CN111502280A - 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2280A
CN111502280A CN202010391653.2A CN202010391653A CN111502280A CN 111502280 A CN111502280 A CN 111502280A CN 202010391653 A CN202010391653 A CN 202010391653A CN 111502280 A CN111502280 A CN 111502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pipe
communicating pipe
construc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16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2280B (zh
Inventor
李向南
张伟
栾梦哲
吴晓龙
陈春亮
顾宝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16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2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2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2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2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2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材料:PVC胶200‑220份、泡沫混凝土300‑340份、沥青密封膏150‑170份、木楔50‑70份。采用对反滤管底部集水盒处干湿情况、积水深度的检测判断填充物上部的防水漏水区域,针对填充物上部防水漏水区域进行堵漏,有效的阻隔了水的源头,通过计算反滤互通管的数据进行校核。针对局部区域梁板承载力较大处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区域观测反滤互通管进行判别局部荷载判断,由垂直的反滤管、韧性较大的PTFE软管、集水盒三部分组成,本工法能有针对性的指导漏水处理问题,减少漏水处理费用,避免过高频率的检测盖上平台梁板的承载力的次数,有效的减少了相关的检测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TOD施工工法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们对绿色、健康、便捷的生活要求越来越高,随即而迎来了国内各大一线城市正在大力发展更加绿色、健康、便捷的新型模式-TOD项目。
目前国内TOD项目施工中的重点、难点、亮点就是地下交通枢纽(主要是地铁换乘站)上盖平台的景观工程。因上盖平台的承载能力有限,TOD项目中的绿植、跑道、彩色混凝土路面下不可采用回填土石方、水泥混凝土等高密度材料,现阶段主要采用的填充填充材料为泡沫混凝土、轻型陶粒为填筑材料。以往的传统做法在上盖平台绿化种植土、跑道、彩色混凝土路面下方填充材料的上部做防水层、防水保护层,时间久了之后防水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不能及时的检测漏水情况,增加了额外的检测费用,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采用对反滤管底部集水盒处干湿情况、积水深度的检测判断填充物上部的防水漏水区域,针对填充物上部防水漏水区域进行堵漏,有效的阻隔了水的源头,通过计算反滤互通管的数据进行校核。针对局部区域梁板承载力较大处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区域观测反滤互通管进行判别局部荷载判断,由垂直的反滤管、韧性较大的PTFE软管、集水盒三部分组成。反滤管进行收集防水面下、填充物周边的水,积水通过重力流原理由反滤管中心引流至集水盒,PTFE软管一端与集水盒底部连接,另一端在防水层上。通过真空泵连接防水层上的PTFE管抽出的水量,反算出集水盒中的水位判断积水深度,根据布设反滤管中的集水盒相对高差测算分析大致漏水区域,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漏、堵漏,该工法设计的反滤管式互通管,能有效的检测填充物中积水厚度、漏水区域,从而避免了因找不到漏水点而进行的大面积防水返工处理,也可通过检测填充物中的干湿程度来加大定期检测的间隔时间,本工法能有针对性的指导漏水处理问题,减少漏水处理费用,避免过高频率的检测盖上平台梁板的承载力的次数,有效的减少了相关的检测费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材料:PVC胶200-220份、泡沫混凝土300-340份、沥青密封膏150-170份、木楔50-70份,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布设点位,根据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查阅施工地点水文、气象。综合考虑施工场坪面积、场坪排水能力、汇水面积、填充材料憎水性。综合考虑后确定布设反滤管式互通管的间距,确定布设间距后,对布设点进行编号,依次测量各布设点的高程,计算出各布设点间的相对高程;
S2、布设好点位后安装反滤式互通管,采用钢筋做箍圈,另焊三根钢筋支腿在箍圈上做成支架。将反滤式互通管放置布设点后将焊好的支架套进反滤式互通管后即完成固定;
S3、固定后进行防水措施,反滤式互通管通过支架固定好后,将PTFE管沿反滤管外皮土工布采用缠丝固定,PTFE管口用小木楔封堵好;
S4、然后对填充层进行浇注300-340份泡沫混凝土,填充层材料浇筑过程中,靠近设置反滤互通管中的集水盒位置后浇筑速度放缓,并安排专人检查反滤互通管在浇筑过程中有无变位、倾斜等,保证反滤互通管的竖直状态;
S5、填充材料浇筑完毕后,待填充材料上强度后即进行找平层的施工,找平层施工过程中在反滤式互通管部位做加强保护处理,防止反滤互通管在后续工序中被破坏。防水层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反滤互通管的顶部要与防水材料相接触部位的处理,再次位置上防水层材料操作工人需细致处理,加强防水材料与反滤互通管顶盖的衔接,避免产生空鼓现象;
S6、确定好布设反滤式互通管位置后,检查布设点位置,反滤式互通管的集水盒底部与结构层最底部水平相接,用三角木条调整集水盒底部标高,确保施工填充层前集水盒底部保持水平;
S7、待填充层材料即将接触反滤式互通管的集水盒时,看护集水盒是否偏位并用手用力压住固定反滤式互通管的三角架子,整个过程中要密切注意PTFE管的柔顺,确保PTFE管在填充层施工过程中不得拧成坨、弯折、打死弯等情况,即可离去观察、并固定下一个反滤式互通管;
S8、填充层施工完毕上强度后,即可进行找平的施工,当找平层施工施工至反滤式互通管上方时,,并用小棍等材料进行人工多次振捣,防止开裂,待找平层上强度后,在找平层处PTFE管的根部进行涂抹150-170份沥青油膏,做好此部位的二次防水处理措施;
S9、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在保护层处PTFE管根部进行涂抹少许沥青油膏,尽量防止雨水沿PTFE管根部进入保护层、防水层,尽量避免造成局部防水层、保护层有积水的现象,并且在保护层上铺设绿化植物和大理石后,将PTFE管外露部分装饰好并用50-70份木楔封堵好即可完成安装。
优选的,反滤管的材质选用PVC管材,管材每隔20mm割50mm长切口沿四周,外用定制成品PVC盖盖紧,管管身采用反滤土工布缠绕后用塑料箍圈每隔300mm抱紧,管径选用100mm,壁厚3mm。
优选的,场坪面积10000㎡以上采用间距10m*10m布设,场坪面积5000㎡至10000㎡采用5m*5m间距布设,场坪面积5000㎡一下的采用2m*2m至3m*3m间距布设。
优选的,反滤式互通管中集水盒底部的水平度,不得大于10°。
优选的,三脚架的焊缝质量、三脚架每根脚架与立杆的夹角偏差不得大于15°。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工艺成熟,采用对反滤管底部集水盒处干湿情况、积水深度的检测判断填充物上部的防水漏水区域,针对填充物上部防水漏水区域进行堵漏,有效的阻隔了水的源头,通过计算反滤互通管的数据进行校核。针对局部区域梁板承载力较大处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区域观测反滤互通管进行判别局部荷载判断,由垂直的反滤管、韧性较大的PTFE软管、集水盒三部分组成。反滤管进行收集防水面下、填充物周边的水,积水通过重力流原理由反滤管中心引流至集水盒,PTFE软管一端与集水盒底部连接,另一端在防水层上。通过真空泵连接防水层上的PTFE管抽出的水量,反算出集水盒中的水位判断积水深度,根据布设反滤管中的集水盒相对高差测算分析大致漏水区域,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漏、堵漏,该工法设计的反滤管式互通管,能有效的检测填充物中积水厚度、漏水区域。从而避免了因找不到漏水点而进行的大面积防水返工处理,也可通过检测填充物中的干湿程度来加大定期检测的间隔时间。本工法能有针对性的指导漏水处理问题,减少漏水处理费用,避免过高频率的检测盖上平台梁板的承载力的次数,有效的减少了相关的检测费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3、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材料:PVC胶200-220份、泡沫混凝土300-340份、沥青密封膏150-170份、木楔50-70份,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布设点位,根据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查阅施工地点水文、气象。综合考虑施工场坪面积、场坪排水能力、汇水面积、填充材料憎水性。综合考虑后确定布设反滤管式互通管的间距,确定布设间距后,对布设点进行编号,依次测量各布设点的高程,计算出各布设点间的相对高程;
S2、布设好点位后安装反滤式互通管,采用钢筋做箍圈,另焊三根钢筋支腿在箍圈上做成支架。将反滤式互通管放置布设点后将焊好的支架套进反滤式互通管后即完成固定;
S3、固定后进行防水措施,反滤式互通管通过支架固定好后,将PTFE管沿反滤管外皮土工布采用缠丝固定,PTFE管口用小木楔封堵好;
S4、然后对填充层进行浇注300份泡沫混凝土,填充层材料浇筑过程中,靠近设置反滤互通管中的集水盒位置后浇筑速度放缓,并安排专人检查反滤互通管在浇筑过程中有无变位、倾斜等,保证反滤互通管的竖直状态;
S5、填充材料浇筑完毕后,待填充材料上强度后即进行找平层的施工,找平层施工过程中在反滤式互通管部位做加强保护处理,防止反滤互通管在后续工序中被破坏。防水层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反滤互通管的顶部要与防水材料相接触部位的处理,再次位置上防水层材料操作工人需细致处理,加强防水材料与反滤互通管顶盖的衔接,避免产生空鼓现象;
S6、确定好布设反滤式互通管位置后,检查布设点位置,反滤式互通管的集水盒底部与结构层最底部水平相接,用三角木条调整集水盒底部标高,确保施工填充层前集水盒底部保持水平;
S7、待填充层材料即将接触反滤式互通管的集水盒时,看护集水盒是否偏位并用手用力压住固定反滤式互通管的三角架子,整个过程中要密切注意PTFE管的柔顺,确保PTFE管在填充层施工过程中不得拧成坨、弯折、打死弯等情况,即可离去观察、并固定下一个反滤式互通管;
S8、填充层施工完毕上强度后,即可进行找平的施工,当找平层施工施工至反滤式互通管上方时,并用小棍等材料进行人工多次振捣,防止开裂,待找平层上强度后,在找平层处PTFE管的根部进行涂抹150份沥青油膏,做好此部位的二次防水处理措施;
S9、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在保护层处PTFE管根部进行涂抹少许沥青油膏,尽量防止雨水沿PTFE管根部进入保护层、防水层,尽量避免造成局部防水层、保护层有积水的现象,并且在保护层上铺设绿化植物和大理石后,将PTFE管外露部分装饰好并用50份木楔封堵好即可完成安装。
优选的,反滤管的材质选用PVC管材,管材每隔20mm割50mm长切口沿四周,外用定制成品PVC盖盖紧,管管身采用反滤土工布缠绕后用塑料箍圈每隔300mm抱紧,管径选用100mm,壁厚3mm。
优选的,场坪面积10000㎡以上采用间距10m*10m布设,场坪面积5000㎡至10000㎡采用5m*5m间距布设,场坪面积5000㎡一下的采用2m*2m至3m*3m间距布设。
优选的,反滤式互通管中集水盒底部的水平度,不得大于10°。
优选的,三脚架的焊缝质量、三脚架每根脚架与立杆的夹角偏差不得大于15°。
采用上述工法,每隔三年检测一次,没有发现明显的漏水情况,且节约了检测费11元每平米。
实施例2
4、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材料:PVC胶200-220份、泡沫混凝土300-340份、沥青密封膏150-170份、木楔50-70份,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布设点位,根据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查阅施工地点水文、气象。综合考虑施工场坪面积、场坪排水能力、汇水面积、填充材料憎水性。综合考虑后确定布设反滤管式互通管的间距,确定布设间距后,对布设点进行编号,依次测量各布设点的高程,计算出各布设点间的相对高程;
S2、布设好点位后安装反滤式互通管,采用钢筋做箍圈,另焊三根钢筋支腿在箍圈上做成支架。将反滤式互通管放置布设点后将焊好的支架套进反滤式互通管后即完成固定;
S3、固定后进行防水措施,反滤式互通管通过支架固定好后,将PTFE管沿反滤管外皮土工布采用缠丝固定,PTFE管口用小木楔封堵好;
S4、然后对填充层进行浇注300份泡沫混凝土,填充层材料浇筑过程中,靠近设置反滤互通管中的集水盒位置后浇筑速度放缓,并安排专人检查反滤互通管在浇筑过程中有无变位、倾斜等,保证反滤互通管的竖直状态;
S5、填充材料浇筑完毕后,待填充材料上强度后即进行找平层的施工,找平层施工过程中在反滤式互通管部位做加强保护处理,防止反滤互通管在后续工序中被破坏。防水层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反滤互通管的顶部要与防水材料相接触部位的处理,再次位置上防水层材料操作工人需细致处理,加强防水材料与反滤互通管顶盖的衔接,避免产生空鼓现象;
S6、确定好布设反滤式互通管位置后,检查布设点位置,反滤式互通管的集水盒底部与结构层最底部水平相接,用三角木条调整集水盒底部标高,确保施工填充层前集水盒底部保持水平;
S7、待填充层材料即将接触反滤式互通管的集水盒时,看护集水盒是否偏位并用手用力压住固定反滤式互通管的三角架子,整个过程中要密切注意PTFE管的柔顺,确保PTFE管在填充层施工过程中不得拧成坨、弯折、打死弯等情况,即可离去观察、并固定下一个反滤式互通管;
S8、填充层施工完毕上强度后,即可进行找平的施工,当找平层施工施工至反滤式互通管上方时,并用小棍等材料进行人工多次振捣,防止开裂,待找平层上强度后,在找平层处PTFE管的根部进行涂抹150份沥青油膏,做好此部位的二次防水处理措施;
S9、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在保护层处PTFE管根部进行涂抹少许沥青油膏,尽量防止雨水沿PTFE管根部进入保护层、防水层,尽量避免造成局部防水层、保护层有积水的现象,并且在保护层上铺设绿化植物和大理石后,将PTFE管外露部分装饰好并用50份木楔封堵好即可完成安装。
优选的,反滤管的材质选用PVC管材,管材每隔20mm割50mm长切口沿四周,外用定制成品PVC盖盖紧,管管身采用反滤土工布缠绕后用塑料箍圈每隔300mm抱紧,管径选用100mm,壁厚3mm。
优选的,场坪面积10000㎡以上采用间距10m*10m布设,场坪面积5000㎡至10000㎡采用5m*5m间距布设,场坪面积5000㎡一下的采用2m*2m至3m*3m间距布设。
优选的,反滤式互通管中集水盒底部的水平度,不得大于10°。
优选的,三脚架的焊缝质量、三脚架每根脚架与立杆的夹角偏差不得大于15°。
采用上述工法,每隔三年检测一次,没有发现明显的漏水情况,且节约了检测费10元每平米。
实施例3
5、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材料:PVC胶200-220份、泡沫混凝土300-340份、沥青密封膏150-170份、木楔50-70份,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布设点位,根据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查阅施工地点水文、气象。综合考虑施工场坪面积、场坪排水能力、汇水面积、填充材料憎水性。综合考虑后确定布设反滤管式互通管的间距,确定布设间距后,对布设点进行编号,依次测量各布设点的高程,计算出各布设点间的相对高程;
S2、布设好点位后安装反滤式互通管,采用钢筋做箍圈,另焊三根钢筋支腿在箍圈上做成支架。将反滤式互通管放置布设点后将焊好的支架套进反滤式互通管后即完成固定;
S3、固定后进行防水措施,反滤式互通管通过支架固定好后,将PTFE管沿反滤管外皮土工布采用缠丝固定,PTFE管口用小木楔封堵好;
S4、然后对填充层进行浇注300份泡沫混凝土,填充层材料浇筑过程中,靠近设置反滤互通管中的集水盒位置后浇筑速度放缓,并安排专人检查反滤互通管在浇筑过程中有无变位、倾斜等,保证反滤互通管的竖直状态;
S5、填充材料浇筑完毕后,待填充材料上强度后即进行找平层的施工,找平层施工过程中在反滤式互通管部位做加强保护处理,防止反滤互通管在后续工序中被破坏。防水层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反滤互通管的顶部要与防水材料相接触部位的处理,再次位置上防水层材料操作工人需细致处理,加强防水材料与反滤互通管顶盖的衔接,避免产生空鼓现象;
S6、确定好布设反滤式互通管位置后,检查布设点位置,反滤式互通管的集水盒底部与结构层最底部水平相接,用三角木条调整集水盒底部标高,确保施工填充层前集水盒底部保持水平;
S7、待填充层材料即将接触反滤式互通管的集水盒时,看护集水盒是否偏位并用手用力压住固定反滤式互通管的三角架子,整个过程中要密切注意PTFE管的柔顺,确保PTFE管在填充层施工过程中不得拧成坨、弯折、打死弯等情况,即可离去观察、并固定下一个反滤式互通管;
S8、填充层施工完毕上强度后,即可进行找平的施工,当找平层施工施工至反滤式互通管上方时,并用小棍等材料进行人工多次振捣,防止开裂,待找平层上强度后,在找平层处PTFE管的根部进行涂抹150份沥青油膏,做好此部位的二次防水处理措施;
S9、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在保护层处PTFE管根部进行涂抹少许沥青油膏,尽量防止雨水沿PTFE管根部进入保护层、防水层,尽量避免造成局部防水层、保护层有积水的现象,并且在保护层上铺设绿化植物和大理石后,将PTFE管外露部分装饰好并用50份木楔封堵好即可完成安装。
优选的,反滤管的材质选用PVC管材,管材每隔20mm割50mm长切口沿四周,外用定制成品PVC盖盖紧,管管身采用反滤土工布缠绕后用塑料箍圈每隔300mm抱紧,管径选用100mm,壁厚3mm。
优选的,场坪面积10000㎡以上采用间距10m*10m布设,场坪面积5000㎡至10000㎡采用5m*5m间距布设,场坪面积5000㎡一下的采用2m*2m至3m*3m间距布设。
优选的,反滤式互通管中集水盒底部的水平度,不得大于10°。
优选的,三脚架的焊缝质量、三脚架每根脚架与立杆的夹角偏差不得大于15°。
采用上述工法,每隔三年检测一次,没有发现明显的漏水情况,且节约了检测费14元每平米。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采用对反滤管底部集水盒处干湿情况、积水深度的检测判断填充物上部的防水漏水区域,针对填充物上部防水漏水区域进行堵漏,有效的阻隔了水的源头,通过计算反滤互通管的数据进行校核。针对局部区域梁板承载力较大处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区域观测反滤互通管进行判别局部荷载判断,由垂直的反滤管、韧性较大的PTFE软管、集水盒三部分组成。反滤管进行收集防水面下、填充物周边的水,积水通过重力流原理由反滤管中心引流至集水盒,PTFE软管一端与集水盒底部连接,另一端在防水层上。通过真空泵连接防水层上的PTFE管抽出的水量,反算出集水盒中的水位判断积水深度,根据布设反滤管中的集水盒相对高差测算分析大致漏水区域,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漏、堵漏,该工法设计的反滤管式互通管,能有效的检测填充物中积水厚度、漏水区域。从而避免了因找不到漏水点而进行的大面积防水返工处理,也可通过检测填充物中的干湿程度来加大定期检测的间隔时间。本工法能有针对性的指导漏水处理问题,减少漏水处理费用,避免过高频率的检测盖上平台梁板的承载力的次数,有效的减少了相关的检测费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材料:PVC胶200-220份、泡沫混凝土300-340份、沥青密封膏150-170份、木楔50-70份,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布设点位,根据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查阅施工地点水文、气象。综合考虑施工场坪面积、场坪排水能力、汇水面积、填充材料憎水性。综合考虑后确定布设反滤管式互通管的间距,确定布设间距后,对布设点进行编号,依次测量各布设点的高程,计算出各布设点间的相对高程;
S2、布设好点位后安装反滤式互通管,采用钢筋做箍圈,另焊三根钢筋支腿在箍圈上做成支架。将反滤式互通管放置布设点后将焊好的支架套进反滤式互通管后即完成固定;
S3、固定后进行防水措施,反滤式互通管通过支架固定好后,将PTFE管沿反滤管外皮土工布采用缠丝固定,PTFE管口用小木楔封堵好;
S4、然后对填充层进行浇注300-340份泡沫混凝土,填充层材料浇筑过程中,靠近设置反滤互通管中的集水盒位置后浇筑速度放缓,并安排专人检查反滤互通管在浇筑过程中有无变位、倾斜等,保证反滤互通管的竖直状态;
S5、填充材料浇筑完毕后,待填充材料上强度后即进行找平层的施工,找平层施工过程中在反滤式互通管部位做加强保护处理,防止反滤互通管在后续工序中被破坏。防水层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反滤互通管的顶部要与防水材料相接触部位的处理,再次位置上防水层材料操作工人需细致处理,加强防水材料与反滤互通管顶盖的衔接,避免产生空鼓现象;
S6、确定好布设反滤式互通管位置后,检查布设点位置,反滤式互通管的集水盒底部与结构层最底部水平相接,用三角木条调整集水盒底部标高,确保施工填充层前集水盒底部保持水平;
S7、待填充层材料即将接触反滤式互通管的集水盒时,看护集水盒是否偏位并用手用力压住固定反滤式互通管的三角架子,整个过程中要密切注意PTFE管的柔顺,确保PTFE管在填充层施工过程中不得拧成坨、弯折、打死弯等情况,即可离去观察、并固定下一个反滤式互通管;
S8、填充层施工完毕上强度后,即可进行找平的施工,当找平层施工施工至反滤式互通管上方时,并用小棍等材料进行人工多次振捣,防止开裂,待找平层上强度后,在找平层处PTFE管的根部进行涂抹150-170份沥青油膏,做好此部位的二次防水处理措施;
S9、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在保护层处PTFE管根部进行涂抹少许沥青油膏,尽量防止雨水沿PTFE管根部进入保护层、防水层,尽量避免造成局部防水层、保护层有积水的现象,并且在保护层上铺设绿化植物和大理石后,将PTFE管外露部分装饰好并用50-70份木楔封堵好即可完成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滤管的材质选用PVC管材,管材每隔20mm割50mm长切口沿四周,外用定制成品PVC盖盖紧,管管身采用反滤土工布缠绕后用塑料箍圈每隔300mm抱紧,管径选用100mm,壁厚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场坪面积10000㎡以上采用间距10m*10m布设,场坪面积5000㎡至10000㎡采用5m*5m间距布设,场坪面积5000㎡一下的采用2m*2m至3m*3m间距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滤式互通管中集水盒底部的水平度,不得大于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脚架的焊缝质量、三脚架每根脚架与立杆的夹角偏差不得大于15°。
CN202010391653.2A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 Active CN111502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1653.2A CN111502280B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1653.2A CN111502280B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2280A true CN111502280A (zh) 2020-08-07
CN111502280B CN111502280B (zh) 2021-06-11

Family

ID=71871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1653.2A Active CN111502280B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228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37473A1 (de) * 1991-11-14 1993-05-19 Siemens Ag Ueberwachbare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eberwachen einer einrichtung zum abdichten eines koerpers
CN101490522A (zh) * 2006-07-13 2009-07-22 法国坦卡特土工合成材料公司 在水工建筑物中检测并定位故障的设备、系统和方法以及配备有该设备的水工建筑物
US20150136686A1 (en) * 2012-05-17 2015-05-21 Shanghai Yin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Embedded Type, Inverted-filtering and Anti-Clogged Emitter and Drip Irrigation Pipeline
CN206205007U (zh) * 2016-11-11 2017-05-31 中建三局(厦门)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地下结构防渗漏装置
CN110029690A (zh) * 2019-04-18 2019-07-19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渗滤液检漏收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94217A (zh) * 2019-06-06 2019-08-06 福建浩亿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水堵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一种防水隧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37473A1 (de) * 1991-11-14 1993-05-19 Siemens Ag Ueberwachbare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eberwachen einer einrichtung zum abdichten eines koerpers
CN101490522A (zh) * 2006-07-13 2009-07-22 法国坦卡特土工合成材料公司 在水工建筑物中检测并定位故障的设备、系统和方法以及配备有该设备的水工建筑物
US20150136686A1 (en) * 2012-05-17 2015-05-21 Shanghai Yin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Embedded Type, Inverted-filtering and Anti-Clogged Emitter and Drip Irrigation Pipeline
CN206205007U (zh) * 2016-11-11 2017-05-31 中建三局(厦门)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地下结构防渗漏装置
CN110029690A (zh) * 2019-04-18 2019-07-19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渗滤液检漏收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94217A (zh) * 2019-06-06 2019-08-06 福建浩亿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水堵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一种防水隧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2280B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0226B (zh) 一种种植屋面构造的施工方法
CN100497841C (zh) 支腿式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
CN103774616B (zh) 自嵌式挡块砌筑的生态挡墙施工方法
CN102392549B (zh) 无缝预应力混凝土自防水清水池施工工法
CN101906768B (zh)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施工方法
CN107100227A (zh) 一种城市道路绿化带lid生物滞留沟施工方法
CN110952586A (zh) 一种高速公路下方承台施工工艺
CN111910679B (zh) 复杂地形下超长超高衡重式挡土墙施工方法
CN205576888U (zh) 一种增压式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结构
CN102877538A (zh) 预埋铁丝固定hdpe管施工方法
CN102912945A (zh) 一种屋面复式防渗排汽孔细部处理工艺
CN111502280B (zh) 一种工具检测漏水区域施工方法
CN106835992A (zh) 一种弧形结构清水混凝土现浇箱梁施工方法
CN106245487A (zh) 结合路面维修的城市道路海绵工程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351310B (zh) 一种将绿化结构土用作雨水蓄积器的安装方法
CN111456085A (zh) 一种管廊节段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
CN112681624A (zh) 独立地下室顶板种植屋面的建造方法
CN207484214U (zh) 一种透水蓄水地坪
CN110273404A (zh) 一种大坝面板表面防渗加强施工工艺
CN208023406U (zh) 一种沥青桥面排水结构
CN110439092A (zh) 浆砌片石排水沟施工方法及沟槽边坡修整测量定位工具
CN205975653U (zh) 一种土胎模施工的独立承台结构
CN107386416A (zh) 一种地下室大块石自排水地面施工方法
CN204491797U (zh) 一种运动场雨水过滤积聚装置
CN113718560A (zh) 一种基于智慧监测邻近既有线挡墙式高铁路基协调沉降控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