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4130A - 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 - Google Patents

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4130A
CN111494130A CN202010352757.2A CN202010352757A CN111494130A CN 111494130 A CN111494130 A CN 111494130A CN 202010352757 A CN202010352757 A CN 202010352757A CN 111494130 A CN111494130 A CN 111494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veling wave
bed board
mattress
rod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27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94130B (zh
Inventor
何晓丽
余廷贵
蒲映超
刘定明
黄天池
逯嘉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Zho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20103527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4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4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4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4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4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1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means for turning-over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573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mattress frames having alternately movable par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内设有安装槽;床板结构,包括并排活动安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多块床板;行波辅助侧身结构,安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位于所述床板结构下,用以使多块所述床板产生波浪式高度差以辅助用户侧身;以及,床板支撑结构,安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位于所述床板结构下,所述床板支撑结构具有垂直于所述床板结构的活动行程,用以支撑所述床板结构而使所述床板结构与所述行波辅助侧身结构分离、或者用以与所述床板结构分离而使所述行波辅助侧身结构与所述床板结构接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功能的床垫,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床垫无法辅助特殊群体侧身的问题。

Description

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家具领域,尤其涉及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床垫,一般有弹簧床垫、乳胶床垫、海绵床垫、棕床垫,气床垫等,但它们共同的缺点在于床垫是一体结构,床垫面的形状不能改变。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独立休息时只能保持一种睡姿,但是长时间保持一种睡姿容易产生腰背等部位的不舒适感;特别是对于重病卧床的人,长时间不翻身甚至可能产生褥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床垫,能够解决行动不便的人长时间保持一种睡姿而形成的健康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床垫无法辅助特殊群体用户侧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包括:
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内设有安装槽;
床板结构,包括并排活动安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多块床板;
行波辅助侧身结构,安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位于所述床板结构下,用以使多块所述床板产生波浪式高度差以辅助用户侧身;以及,
床板支撑结构,安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位于所述床板结构下,所述床板支撑结构具有垂直于所述床板结构的活动行程,用以支撑所述床板结构而使所述床板结构与所述行波辅助侧身结构分离、或者用以与所述床板结构分离而使所述行波辅助侧身结构与所述床板结构接触。
可选地,所述行波辅助侧身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至少一个行波结构、以及与所述行波结构连接的行波驱动装置,多块所述床板活动设于所述行波结构上,所述行波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行波结构转动以带动多块所述床板做波浪式运动。
可选地,所述行波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相对的两侧壁之间的行波杆、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行波杆上的多个行波凸轮,多个所述行波凸轮与多个所述床板对应,所述行波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行波杆;
其中,多个所述行波凸轮呈并排设置,且多个所述行波凸轮的凸缘呈正弦状态分布或呈余弦状态分布。
可选地,所述行波驱动装置包括安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行波驱动件、以及与所述行波驱动件传动连接的行波传动结构,所述行波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行波杆
可选地,所述行波辅助侧身结构包括并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两个所述行波结构,所述行波传动结构同时与两个所述行波结构的行波杆连接;
所述行波驱动件包括行波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行波驱动电机连接的行波驱动轴;
所述行波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行波驱动轴连接的第一齿轮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结构连接的中间传动轴,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中间传动轴两侧的各一个第二齿轮传动结构,每个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结构与一个所述行波杆对应连接。
可选地,所述行波驱动轴并排设于两个所述行波杆之间,所述中间传动轴与所述行波驱动轴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齿轮传动结构包括同轴设于所述行波驱动轴上的第一驱动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同轴设于所述中间传动轴上;
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结构包括同轴设于所述中间传动轴上的第二驱动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与所述行波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侧壁上的第三传动直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三传动直齿轮啮合的第四传动直齿轮,所述第四传动直齿轮同轴设于所述行波杆上,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同轴设于所述第三传动直齿轮上。
可选地,所述床板支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伸缩驱动结构,以及与所述伸缩驱动结构连接的支撑杆结构,所述支撑杆结构位于所述床板结构下、并与所述床板结构对应配合,所述伸缩驱动结构用以驱动所述支撑杆结构转动、以使所述支撑杆结构与所述床板结构接触支撑、或使所述支撑杆结构与所述床板结构分离的活动行程。
可选地,所述伸缩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底壁上的电动推杆,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电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支撑杆结构包括与所述电动推杆铰接、并与所述床板结构对应的支撑主杆,以及与所述支撑主杆铰接的支撑辅杆,所述支撑辅杆铰接于所述安装槽底壁上,且所述电动推杆和所述支撑辅杆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主杆两侧;
所述安装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相对的弧形滑槽,所述支撑主杆两端滑动设于所述弧形滑槽中。
可选地,所述床板支撑结构包括并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多个所述支撑杆结构,以及与多个所述支撑杆结构的支撑辅杆均铰接的从动支杆,至少一个所述伸缩驱动结构的电动推杆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结构的支撑主杆铰接。
传统技术中,床垫一般无法改变表面形状,对于特殊群体用户来说,例如老人或者病人,长时间保持一种睡姿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严重甚至可能会造成褥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并排活动安设于安装槽内的多块床板可在行波辅助侧身结构的支撑辅助下,产生波浪式高度差以辅助用户侧身;且设于多块所述床板下的床板支撑结构,具有垂直于床板结构的活动行程,可以支撑所述床板结构而使所述床板结构与所述行波辅助侧身结构分离、或者与所述床板结构分离而使所述行波辅助侧身结构与所述床板结构接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床垫无法辅助特殊群体用户翻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的去除床板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的安装床板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0 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 100 床垫本体
110 安装槽 120 弧形滑槽
200 床板结构 210 床板
300 行波辅助侧身结构 310 行波结构
311 行波杆 312 行波凸轮
320 行波驱动装置 321 行波驱动杆
322 行波传动结构 323 行波驱动电机
324 行波驱动轴 325 第一齿轮传动结构
326 中间传动轴 327 第二齿轮传动结构
400 床板支撑结构 410 伸缩驱动结构
411 电动推杆 412 控制器
420 支撑杆结构 421 支撑主杆
422 支撑辅杆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市场上的床垫有很多,按材质的不同,常见的床垫主要有五类:海绵床垫、棕垫、弹簧床垫、乳胶床垫、记忆棉床垫;但是传统技术中的床垫中都很少有为行动缓慢、四肢无力的老年人量身定做的床垫,用以帮助老人翻身和调整睡姿。尤其是对于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由于身体的原因需要长时间的躺在床上,长时间保持一种睡姿容易产生人体腰背等部位的不舒适感,严重者可能产生褥疮,危害健康。市场上也有帮助老人活动的床垫,但是只能做到帮助老人俯仰和抬腿功能,不能帮助老人左右侧翻。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的去除床板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的安装床板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1000包括:床垫本体100,床垫本体100内设有安装槽110,安装槽110内设有床板结构200,床板结构200包括并排活动安设的多块床板210,床板结构200主要起到支撑形成供用户躺卧的床面;在安装槽110内、且位于床板结构200下,设有行波辅助侧身结构300,行波辅助结构用以使多块床板210产生波浪式高度差,如此便可利用高度差辅助用户侧身;安装槽110内、且位于床板结构200下,还设有床板支撑结构400,床板支撑结构400具有垂直于床板结构200的活动行程,用以支撑床板结构200而使床板结构200与行波辅助侧身结构300分离、或者用以与床板结构200分离而使行波辅助侧身结构300与床板结构200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床垫处于平板状态时,床板支撑结构400向上升,使得床板结构200与行波辅助侧身结构300分离,床板结构200呈平整的床面,而当床垫处于辅助侧身状态时,床板支撑结构400下降,床板结构200与行波辅助侧身结构300接触,所有床板210在受力所确定的平面内,产生行波式高度差,形成行波式床垫,可以辅助用户侧身。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中,行波辅助侧身结构300包括设于安装槽110内的至少一个行波结构310、以及与行波结构310连接的行波驱动装置320,多块床板210活动设于行波结构310上,行波驱动装置320驱动行波结构310转动,以带动多块床板210做波浪式运动,产生高度差,以辅助用户侧身。在本实施例中,行波结构310设为沿安装槽110径向平行设置的两个行波结构310,如此设置,能够与床板结构200充分接触,使得床板结构200的受力更加均匀稳定,更有利于辅助用户侧身。
具体地,请参阅图1,行波结构310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槽110相对的两侧壁之间的行波杆311、以及固定连接于行波杆311上的多个行波凸轮312,每一个行波凸轮312对应一个床板210,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行波结构310的行波凸轮312均对应平行设置,且两个行波结构310上对应的行波凸轮312与一个床板210的两端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多个行波凸轮312呈并排设置,且行波凸轮312的凸缘呈正弦状态分布或呈余弦状态分布,行波驱动装置320驱动连接行波杆311,用以使行波杆311转动从而带动行波凸轮312转动以使床板210产生波浪状高度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行波杆311上设有18个行波凸轮312,且18个行波凸轮312按1.5个正弦波形式的排列方式设计而成,行波凸轮312的上下行程为70mm。如此设置,高度差均匀,且床垫整体能保证较为稳定的状态。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行波凸轮312可拆卸的安装于行波杆311上,且可以通过行波驱动电机323正反转驱动行波杆311的转动,从而改变波峰与波谷的位置,以适应用户的需求。
进一步地,行波驱动装置320包括安设于安装槽110内的行波驱动件、以及与所行波驱动件连接的行波传动结构322,行波驱动件与行波杆311连接;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行波结构310,因而行波传动结构322同时与两个行波结构310的行波杆311连接;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行波驱动件包括行波驱动电机323,以及与行波驱动电机323连接的行波驱动轴324;行波传动结构322包括与行波驱动轴324连接的第一齿轮传动结构325,与第一齿轮传动结构325连接的中间传动轴326,以及分别设于中间传动轴326两侧的各一个第二齿轮传动结构327,每个第二齿轮传动结构327与一个行波杆311对应连接。如图所示,行波驱动电机323驱动行波驱动轴324转动,行波驱动轴324转动带动其上的第一齿轮传动结构325传动,从而带动中间传动轴326转动,而设于中间传动轴326两侧的各一个第二齿轮传动结构327带动两个行波杆311转动,从而使得行波凸轮312发生转动,以使床板结构200产生高度差。
具体地,请参阅图1,行波驱动轴324并排设于两个行波杆311之间,且中间传动轴326与行波驱动轴324相互垂直设置,如此设置,使得各个结构之间互相不产生干涉,且具有较大的移动行程;请参阅图2,第一齿轮传动结构325包括同轴设于行波驱动轴324上的第一驱动锥齿轮,以及与第一驱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第一从动锥齿轮同轴设于所述中间传动轴326上;第二齿轮传动结构327包括同轴设于中间传动轴326上的第二驱动锥齿轮,以及与第二驱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第二从动锥齿轮与所述行波杆3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行波杆311靠近中间传动轴326的端部均设有第二从动锥齿轮,在中间传动轴326的传动作用下,两个行波杆311转动以使行波凸轮312与床板结构200产生接触,从而使床板210产生高度差,辅助用户侧身。
具体的,第二齿轮传动结构327还包括设于安装槽110内侧壁上的第三传动直齿轮,以及与第三传动直齿轮啮合的第四传动直齿轮,第四传动直齿轮同轴设于行波杆311上,第二从动锥齿轮同轴设于第三传动直齿轮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式不唯一,本实施例对具体的驱动方式并不加以限定。
前以述及,床垫由平板状态向辅助侧身状态的切换由床板支撑结构400辅助完成。请参阅图1以及图3,床板支撑结构400包括设于安装槽110内的伸缩驱动结构410,以及与伸缩驱动结构410连接的支撑杆结构420,支撑杆结构420位于床板结构200下、并与床板结构200对应配合,用以支撑调整床板结构200的高度,伸缩驱动结构410用以驱动支撑杆结构420转动、以使支撑杆结构420与床板结构200接触支撑、或使支撑杆结构420与床板结构200分离的活动行程。当支撑杆结构420与床板结构200接触支撑时,床板结构200处于平面状态,用户可以平躺在床垫上,当支撑杆结构420与床板结构200分离,床板结构200与两个行波结构310接触,产生行波式高度差,以辅助用户侧身。
请参与图1,进一步地伸缩驱动结构410包括设于安装槽110底壁上的电动推杆411,以及与电动推杆411电连接的控制器412。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412可以人为控制电动推杆411的伸缩高度,当电动推杆411升高时,支撑杆结构420向上升与床板结构200接触,床垫处于平面状态,当电动推杆411下降时,支撑杆结构420与床板结构200分离,床板结构200与行波结构310接触,产生辅助侧身效果;具体地,支撑杆结构420包括与电动推杆411铰接、并与床板结构200对应的支撑主杆421,以及与支撑主杆421铰接的支撑辅杆422,支撑辅杆422铰接于安装槽110底壁上,且电动推杆411和支撑辅杆422分别位于支撑主杆421两侧;如此设置,具有更稳定的支撑效果;由图所示,安装槽110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相对的弧形滑槽120,支撑主杆421两端滑动设于弧形滑槽120中,当支撑主杆421在电动推杆411的作用下升降时,便沿着弧形滑槽120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床板支撑结构400还可以包括并排设于安装槽110内的多个支撑杆结构420,以及与多个支撑杆结构420的支撑辅杆422均铰接的从动支杆,至少一个伸缩驱动结构410的电动推杆411与其中一个支撑杆结构420的支撑主杆421铰接。在本实施例中,由图所示,设有三个支撑杆结构420,均平行安设于安装槽110内,用以支撑床板结构200。请参阅图1以及图3,在安装槽110对应的两侧壁上,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安装槽110,床板结构200便活动的安装于这些安装槽110内,且在床板支撑结构400的驱动作用下沿着安装槽110上下运动。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1000,通过行波辅助侧身结构300可以实现普通平板床垫与行波式床垫之间的转换,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选择床垫的形式;本发明结构简单,主要是由床板支撑结构400辅助行波辅助侧身结构300工作,安装方便,可以根据需求使用控制器412转换床垫状态,操作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地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内设有安装槽;
床板结构,包括并排活动安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多块床板;
行波辅助侧身结构,安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位于所述床板结构下,用以使多块所述床板产生波浪式高度差以辅助用户侧身;以及,
床板支撑结构,安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位于所述床板结构下,所述床板支撑结构具有垂直于所述床板结构的活动行程,用以支撑所述床板结构而使所述床板结构与所述行波辅助侧身结构分离、或者用以与所述床板结构分离而使所述行波辅助侧身结构与所述床板结构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波辅助侧身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至少一个行波结构、以及与所述行波结构连接的行波驱动装置,多块所述床板活动设于所述行波结构上,所述行波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行波结构转动以带动多块所述床板做波浪式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波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相对的两侧壁之间的行波杆、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行波杆上的多个行波凸轮,多个所述行波凸轮与多个所述床板对应,所述行波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行波杆;
其中,多个所述行波凸轮呈并排设置,且多个所述行波凸轮的凸缘呈正弦状态分布或呈余弦状态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波驱动装置包括安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行波驱动件、以及与所述行波驱动件传动连接的行波传动结构,所述行波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行波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波辅助侧身结构包括并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两个所述行波结构,所述行波传动结构同时与两个所述行波结构的行波杆连接;
所述行波驱动件包括行波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行波驱动电机连接的行波驱动轴;
所述行波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行波驱动轴连接的第一齿轮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结构连接的中间传动轴,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中间传动轴两侧的各一个第二齿轮传动结构,每个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结构与一个所述行波杆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波驱动轴并排设于两个所述行波杆之间,所述中间传动轴与所述行波驱动轴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齿轮传动结构包括同轴设于所述行波驱动轴上的第一驱动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同轴设于所述中间传动轴上;
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结构包括同轴设于所述中间传动轴上的第二驱动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与所述行波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侧壁上的第三传动直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三传动直齿轮啮合的第四传动直齿轮,所述第四传动直齿轮同轴设于所述行波杆上,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同轴设于所述第三传动直齿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支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伸缩驱动结构,以及与所述伸缩驱动结构连接的支撑杆结构,所述支撑杆结构位于所述床板结构下、并与所述床板结构对应配合,所述伸缩驱动结构用以驱动所述支撑杆结构转动、以使所述支撑杆结构与所述床板结构接触支撑、或使所述支撑杆结构与所述床板结构分离的活动行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底壁上的电动推杆,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电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支撑杆结构包括与所述电动推杆铰接、并与所述床板结构对应的支撑主杆,以及与所述支撑主杆铰接的支撑辅杆,所述支撑辅杆铰接于所述安装槽底壁上,且所述电动推杆和所述支撑辅杆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主杆两侧;
所述安装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相对的弧形滑槽,所述支撑主杆两端滑动设于所述弧形滑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支撑结构包括并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多个所述支撑杆结构,以及与多个所述支撑杆结构的支撑辅杆均铰接的从动支杆,至少一个所述伸缩驱动结构的电动推杆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结构的支撑主杆铰接。
CN202010352757.2A 2020-04-28 2020-04-28 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 Active CN111494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2757.2A CN111494130B (zh) 2020-04-28 2020-04-28 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2757.2A CN111494130B (zh) 2020-04-28 2020-04-28 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4130A true CN111494130A (zh) 2020-08-07
CN111494130B CN111494130B (zh) 2021-07-09

Family

ID=71849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2757.2A Active CN111494130B (zh) 2020-04-28 2020-04-28 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413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40861A1 (en) * 2006-08-04 2008-02-21 Yanin Ootayopas Pressure sores prevention bed with adjustable head rest wherein a patient's body remains in the same position
CN203073833U (zh) * 2012-12-27 2013-07-24 王健 一种多功能床
DE102012005143A1 (de) * 2012-03-13 2013-09-19 Alexander Gall Krankenbett
US20150351982A1 (en) * 2014-06-05 2015-12-10 Matthew W. Krenik Automated bed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205019313U (zh) * 2015-09-16 2016-02-10 李华春 一种防褥疮的床垫
CN105877942A (zh) * 2016-06-28 2016-08-24 河南铭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平动床
CN106983617A (zh) * 2017-05-26 2017-07-28 杨国忠 一种防肌肉坏死及大小便自动的医疗床
CN208492566U (zh) * 2017-08-08 2019-02-15 浙江世道电器有限公司 防褥疮护理床
CN110787013A (zh) * 2019-10-15 2020-02-14 湖南粤科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病床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40861A1 (en) * 2006-08-04 2008-02-21 Yanin Ootayopas Pressure sores prevention bed with adjustable head rest wherein a patient's body remains in the same position
DE102012005143A1 (de) * 2012-03-13 2013-09-19 Alexander Gall Krankenbett
CN203073833U (zh) * 2012-12-27 2013-07-24 王健 一种多功能床
US20150351982A1 (en) * 2014-06-05 2015-12-10 Matthew W. Krenik Automated bed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205019313U (zh) * 2015-09-16 2016-02-10 李华春 一种防褥疮的床垫
CN105877942A (zh) * 2016-06-28 2016-08-24 河南铭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平动床
CN106983617A (zh) * 2017-05-26 2017-07-28 杨国忠 一种防肌肉坏死及大小便自动的医疗床
CN208492566U (zh) * 2017-08-08 2019-02-15 浙江世道电器有限公司 防褥疮护理床
CN110787013A (zh) * 2019-10-15 2020-02-14 湖南粤科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病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4130B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4257B1 (en) Anti-bedsore bed
CN103405317B (zh) 自动翻身床
CN211382331U (zh) 辅助老人上下床装置
CN108814847A (zh) 一种便利型护理床
CN203493837U (zh) 一种电动轮椅床
CN113599113A (zh) 一种可分离多功能护理床
CN108013987B (zh) 一种医疗辅助护理机
CN111494130B (zh) 具有辅助侧身功能的床垫
CN202218941U (zh) 可变宽度护理轮椅床
CN107174432B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111529251A (zh) 一种侧翻运动护理床
CN201235041Y (zh) 多功能床
CN212879892U (zh)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KR100335661B1 (ko) 혈액 순환을 도와 주는 침대
CN208626055U (zh) 便利型护理床
CN209203820U (zh) 一种便于调节大小的医用病床
CN208464483U (zh) 一种护理床的翻身系统
CN111904741A (zh) 一种内科病人用手术后康复专用病床
CN110478155A (zh) 一种可活动护理组合床
JPS5810595Y2 (ja) 寝台に於ける背部床板の昇降機構
CN116531196B (zh) 一种多功能病床
CN218589284U (zh) 一种变换患者体位的icu康复病床
CN219579275U (zh) 一种电动翻身起背肢体活动的护理床
CN216570512U (zh) 一种智能电动轮椅
CN220676280U (zh) 一种重症卧床病人防压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6

Address after: 441000 Room 101, Kexie Building, Xiang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Shenzhen Industrial Park, Xiangyang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Zhuhai Avenue and Wuxi Road (Residence Application)

Patentee after: Hubei Zhong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053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no.296 Longzhong Road, Xiangcheng District,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