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1377A -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91377A CN111491377A CN201910081546.7A CN201910081546A CN111491377A CN 111491377 A CN111491377 A CN 111491377A CN 201910081546 A CN201910081546 A CN 201910081546A CN 111491377 A CN111491377 A CN 1114913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band
- terminal
- base station
- band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终端,涉及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带信息,频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若检测到频带信息指示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包括第一频带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频带,则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分配给终端,以及配置信息指示第一频带工作于补充下行链路SDL模式;其中,第二频带不同于第一频带以及第三频带,其中,第三频带为若第一频带上存在上行信号则会对上行信号产生干扰的频带。本申请能够适应天线面受限等多元场景,实现简单、并可有效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在基站侧由于频带Band7的下行信号对Band38的上行信号存在干扰,因此,若实现Band7与Band38共天线面,则需要对Band7与Band38进行干扰抑制,显然,增加了设备设计的复杂度以及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基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二频带对第一频带的干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基站,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带信息,频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若检测到频带信息指示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包括第一频带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频带,则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分配给终端,以及配置信息指示第一频带工作于补充下行链路SDL模式;其中,第二频带不同于第一频带以及第三频带,其中,第三频带为若第一频带上存在上行信号则会对上行信号产生干扰的频带。
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适应天线面受限等多元场景,实现简单、并可有效降低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频带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中包括指示第二频带为主载波以及第一频带为辅载波的载波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带工作为TDD频带,第三频带为FDD频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在所述基站端共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基站可通过第二频带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或,基站可通过第一频带和/或第二频带向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终端,方法包括:向基站发送频带信息,频带信息中包含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其中,频带类型包括:第一频带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频带;接收基站基于类型信息返回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分配给终端,并指示第一频带工作于补充下行链路SDL模式;其中,第二频带不同于第一频带以及第三频带,其中,第三频带为若第一频带上存在上行信号则会对上行信号产生干扰的频带;基于配置信息,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频带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中包括指示第二频带为主载波以及第一频带为辅载波的载波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带工作为TDD频带,第三频带为FDD频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在所述基站端共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配置信息,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可以包括:终端可通过第二频带将上行信号发送给基站;以及,终端可通过第一频带和/或第二频带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带信息,频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发送模块,用于若检测到频带信息指示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包括第一频带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频带,则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分配给终端,以及配置信息指示第一频带工作于补充下行链路SDL模式;其中,第二频带不同于第一频带以及第三频带,其中,第三频带为若第一频带上存在上行信号则会对上行信号产生干扰的频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频带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中包括指示第二频带为主载波以及第一频带为辅载波的载波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带工作为TDD频带,第三频带为FDD频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在所述基站端共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模块还可以用于通过第二频带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或,发送模块还可以用于通过第一频带和/或第二频带向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频带信息,频带信息中包含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其中,频带类型包括:第一频带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频带;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基于类型信息返回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分配给终端,并指示第一频带工作于补充下行链路SDL模式;其中,第二频带不同于第一频带以及第三频带,其中,第三频带为若第一频带上存在上行信号则会对上行信号产生干扰的频带;发送模块,还可以用于基于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数据;接收模块,还可以用于基于配置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频带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配置信息中包括指示第二频带为主载波以及第一频带为辅载波的载波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带工作为TDD频带,第三频带为FDD频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在所述基站端共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模块还可以用于通过第二频带将上行信号发送给基站;以及,接收模块还可以用于通过第一频带和/或第二频带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收发器/收发管脚和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其中,所述收发器/收发管脚、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控制所述收发器/收发管脚发送或者接收信号;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收发器/收发管脚和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其中,所述收发器/收发管脚、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控制所述收发器/收发管脚发送或者接收信号;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涉及的基站和终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示例中提供的一种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4是示例中提供的一种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时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RRU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说明之前,首先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进行说明。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包括基站、终端1、终端2。在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终端可以为电脑、智能手机、电话机、有线电视机顶盒、数字用户线路路由器等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基站与终端的数量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图1所示通信系统的基站与终端的数量仅为适应性举例,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通信系统可以用于支持第四代(fourth generation,4G)接入技术,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也可以支持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接入技术,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也可以用于支持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3G)接入技术,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接入技术;或者通信系统也可以用于支持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2G)接入技术,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接入技术;或者,该通信系统还可以用于支持多种无线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支持LTE技术和NR技术。另外,该通信系统也可以适用于窄带物联网系统(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系统(Enhanced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宽带码分多址系统(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2000系统(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以及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
以及,图1中的基站可用于支持终端接入,例如,可以是2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3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节点B(node 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 controller,RNC)、4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5G接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中继节点(relay node)、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网络设备或基站。
图1中的终端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或者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也可以称为移动台(mobile station),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站台(station),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等。终端可以为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台,平板电脑(pad)等。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接入通信系统、可以与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进行通信,或者通过通信系统与其它物体进行通信的设备都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譬如,智能交通中的终端和汽车、智能家居中的家用设备、智能电网中的电力抄表仪器、电压监测仪器、环境监测仪器、智能安全网络中的视频监控仪器、收款机等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与基站,例如图1中的基站进行通信。多个终端之间也可以进行通信。终端可以是静态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
图2a是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a中:
基站中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1、至少一个存储器102、至少一个收发器103、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4和一个或多个天线105。处理器101、存储器102、收发器103和网络接口104相连,例如通过总线相连。天线105与收发器103相连。网络接口104用于使得基站通过通信链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相连。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可包括各类接口、传输线或总线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01,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类型: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用于实现逻辑运算的集成电路。例如,处理器1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至少一个处理器101可以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中或位于多个不同的芯片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02,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类型: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nlymemory,EEPROM)。在某些场景下,存储器还可以是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102可以是独立存在,与处理器101相连。可选的,存储器102也可以和处理器101集成在一起,例如集成在一个芯片之内。其中,存储器102能够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01来控制执行,被执行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被视为是处理器101的驱动程序。例如,处理器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收发器103可以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与终端之间射频信号的接收或者发送,收发器103可以与天线105相连。收发器103包括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具体地,一个或多个天线105可以接收射频信号,该收发器103的接收机Rx用于从天线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提供给所述处理器101,以便处理器101对该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做进一步的处理,例如解调处理和译码处理。此外,收发器103中的发射机Tx还用于从处理器101接收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并将该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105发送所述射频信号。具体地,接收机Rx可以选择性地对射频信号进行一级或多级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以得到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所述下混频处理和模数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发射机Tx可以选择性地对经过调制的数字基带信号或数字中频信号时进行一级或多级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以得到射频信号,所述上混频处理和数模转换处理的先后顺序是可调整的。数字基带信号和数字中频信号可以统称为数字信号。
图2b是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b中:
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至少一个收发器202和至少一个存储器203。处理器201、存储器203和收发器202相连。可选的,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204、输入设备205和一个或多个天线206。天线206与收发器202相连,输出设备204、输入设备205与处理器201相连。
收发器202、存储器203以及天线206可以参考图2a中的相关描述,实现类似功能。
处理器201可以是基带处理器,也可以是CPU,基带处理器和CPU可以集成在一起,或者分开。
处理器201可以用于为终端实现各种功能,例如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或者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或者用于协助完成计算处理任务,例如对图形图像处理或者音频处理等等;或者处理器201用于实现上述功能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输出设备204和处理器2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204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205和处理器2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205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基于图1中的通信系统,目前,对于2.6G频谱,全球主要国家地区的发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Band 41的方式发放,双工模式为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频率范围2496MHz~2690MHz。另一种是以Band 7及Band 38方式发放,其中Band 7的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频率范围:2620MHz~2690MHz、2500MHz~2570MHz。Band 38的双工模式为时分双工,频率范围为2570MHz~2620MHz。对于Band7与Band38的发放方式,在基站侧,工作于FDD模式的Band7的下行信号将会对工作在TDD模式下的Band38的上行信号造成干扰。而对于终端侧,Band7上的上行信号会对Band38上的下行信号造成干扰。
为解决上述问题,已有技术通常采用空间隔离的方式,即,如图3所示,TDD(例如:支持Band38的天线)天线与FDD(例如:支持Band7的天线)天线之间需要满足空间隔离要求,因此,在已有技术中,Band38与Band7无法实现共面(即Band38与Band7共天线面,或者可以理解为,基站(指同一个基站)中的天线同时支持Band38与Band7,基站可通过天线同时在Band38与Band7上进行数据传输)部署,而对于一些天线面受限的场景,已有技术中将无法提供技术支持。
在另一种已有技术中,采用滤波的方式,如图4所示,即,将FDD与TDD共天面部署,通过外置滤波器或其它滤波方式,或者是提高双工器带外抑制度的要求,以降低不同双工模式之间的干扰。而该种已有技术中,由于需要额外增加器件或提供双工器带外抑制度的要求,因此会增加成本。
综上所述,如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Ban38与Band7的共面部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案,以适应天线面受限等多元场景,实现简单、并可有效降低成本。
结合上述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示意图,下面介绍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案:
结合图2,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5中:
步骤101,基站与终端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可通过修改支持第一频带的小区的广播,以禁止终端在第一频带上驻留,即,基站通过修改支持第一频带的小区的广播中的指定信令,以禁止任一终端在第一频带上发起RRC连接,则,终端将会在小区的其它频带上发起RRC连接。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接入基站,并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在RRC连接成功建立后,可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仅以终端与基站建立RRC连接的过程中涉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资源分配部分进行详细阐述,其它RRC连接中的配置部分可参照已有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不再赘述。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与终端建立RRC连接的过程中,终端可向基站发送频带信息。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向基站发送的频带信息中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指示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终端是否支持载波聚合的信息。其中,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频带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频带、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频带和/或第三频带,其中,第二频带为不为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的频带,以及,第三频带为可能对第一频带的上行信号产生干扰的频带。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频带可以为TDD频带,第二频带可以为FDD频带。例如:第一频带可以为Band38(Band38为TDD频带),第三频带可以为Band7(Band7为FDD频带),第二频带可以为Band1或Band3等不为Band38与Band7的频带。即,基站可通过修改小区的广播中的指定信令,以使终端不在Band38上驻留。
例如:如上文所述,在基站侧,Band7为FDD频带,并且Band7上的下行信号会对Band38(Band38为TDD频带)上的上行信号产生干扰,则,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B第一频带可以为Band38,第三频带可以为Band7,第二频带则可以为不为Band38与Band7的任意频带N,例如:Band1和/或Band3。
举例说明:终端1支持的频带类型包括:频带Band38、Band1和Band7。则,终端1向基站发送的频带信息包含有上述频带类型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终端支持的频带的信息均由终端出厂或初始化时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赘述。
以及,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频带信息中包括的用于指示终端是否支持载波聚合的信息即为若终端支持载波聚合,则频带信息中携带有终端支持载波聚合的信息。反之,若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则频带信息中不携带任何与载波聚合相关的信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频带信息后,若检测到终端不支持载波聚合,则基站与终端按照已有技术实施例中的接入流程进行。若检测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则继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程。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检测到终端支持载波聚合,并获取终端所支持的频带类型。
随后,基站可基于终端的类型信息,为终端分配相应的工作频带。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为终端分配工作频带可基于下述规则进行分配:
1)若终端支持第一频带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频带做载波聚合(其中,第二频带为不为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的频带,第三频带与第一频带的关系如前所述,此处不赘述),则将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分配给终端,以及,第一频带工作于SDL模式。其中,若第二频带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不为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的频带,例如:Band1和Band3,则基站可基于频带的负载情况等条件,为终端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频带中的频带与第一频带一起分配给终端。举例说明:若终端支持Band38及BandN做载波聚合(其中,N为不为38与7的正整数,举例说明:BandN可以为Band1和Band3,即,BandN可以为不为Band38与Band7的一个或一个以上频带),则将Band38与BandN分配给终端,以及,Band38工作于SDL模式。其中,若BandN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不为Band38与Band7的频带,例如:Band1和Band3,则基站可基于频带的负载情况等条件,为终端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BandN中的频带与Band38一起分配给终端。举例说明:基站可将Band1、Band3、Band38分配给终端1,也可以将Band1与Band38分配给终端1。
2)若终端支持第一频带、第二频带与第三频带。则,基站可基于各频带的负载情况等条件,为终端分配第三频带和/或第二频带,或者,为终端分配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的组合。其中,为终端分配第三频带和/或第二频带的情况下,可按照已有技术进行设置。对于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的组合,则与1)中相似,即,第一频带工作于SDL模式。举例说明:若终端支持Band38、Band7与BandN。则,基站可基于各频带的负载情况等条件,为终端分配Band7和/或BandN,或者,为终端分配Band38与BandN的组合。其中,为终端分配Band7和/或BandN的情况下,可按照已有技术进行设置。对于Band38与BandN的组合,则与1)中相似,即,Band38工作于SDL模式。举例说明:若终端1支持Band7、Band38以及Band1,终端2支持Band7、Band3,则,基站可将Band38与Band1分配给终端1,将Band7或Band3分配给终端2。
基于上述分配方式,基站将会基于终端支持频带的类型信息与当前各频带的负载情况等条件,为各终端分配对应的频带或频带组合,其中,频带组合中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频带,以及,若频带组合中包括第一频带,则第一频带工作于SDL模式。举例说明:对于基站侧而言,若存在多个终端,并且部分终端可能支持Band7和/或BandN、部分终端可能支持Band38与BandN、和/或部分终端可能支持Band38、Band7与BandN(其中,上述终端均支持载波聚合),基站将会基于终端支持频带的类型信息与当前各频带的负载情况等条件,为各终端分配对应的频带或频带组合,其中,频带组合中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频带,以及,若频带组合中包括Band38,则Band38工作于SDL模式。
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于该种分配方式,由于Band38工作于SDL模式,在基站侧存在工作于Band7的终端时,对于基站侧,基站在Band7发送的下行信号将不会对Band38产生任何干扰,其原因为:Band38工作于SDL模式,即,Band38上不会再存在任何上行信号,因此,工作于FDD模式的Band7上的下行信号将不会再对工作于TDD模式的Band38上的上行信号产生任何干扰。而对于支持Band38的终端而言,终端不会在Band38上发送上行信号。以及,Band38与Band7不会出现在同一个频带组合中,即,对于终端,Band38与Band7不会被同时启用,因此,终端侧将不会出现Band7上的上行信号对Band38上的下行信号产生干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终端侧的干扰抑制效果。
继续参照图5,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为终端确定分配的频带后,可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以告知终端为其分配的频带。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向终端发送RRC信令,以通过RRC信令中的指定信元携带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配置信息。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主载波信息、辅载波信息以及上下行时隙配比等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基站确定为终端分配频带资源为: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则,基站向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包含用于指示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做载波聚合,并且,第一频带为主载波,第二频带为辅载波,其中,第二频带工作在SDL的信息,以及,配置信息还可包括第二频带的上下行时隙配比等信息。举例说明:若基站为终端分配的频带资源包括Band38与Band1,则,基站向终端发送的配置信息可包含用于指示Band38与Band1做载波聚合,以及,Band1为主载波、Band38为辅载波,以及Band38的上下行时隙配比等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非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即,不支持Band38,RRC信令可按照已有技术中实施例中的规定进行交互,本申请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可通过设置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信令以添加辅载波及辅载波相关的信息。该信令中包含信元sCellToAddModList,其中,信元sCellToAddModList中进一步包括信元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SCell以及信元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SCell。其中,信元sCellToAddModList即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配置信息,可用于添加辅载波及相关信息。信元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SCell可携带公共信息,公共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辅载波的带宽、上下行时隙配比等信息。信元radioResourceConfigDedicatedSCell可用于携带专用信息,专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行功率分配信息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站设置主载波的方式与已有技术中的相同,即,通过指定信元携带主载波的相关信息(包括主载波的标识信息、带宽信息以及上下行时隙配比等信息,可参照已有技术中实施例中方案,本申请不再赘述)。基站可通过该RRC连接重配置信令以告知终端为其分配的主载波及主载波相关信息以及辅载波及辅载波相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通过设置辅载波及相关信息,即,在RRC信令中指示终端为其分配的主载波与辅载波,并将主载波与辅载波作载波聚合,即可指示没有做上行载波聚合的辅载波(即,Band38)工作于补充下行链路(SupplementalDownlink,SDL)模式,即,在协议中规定,载波聚合中的辅载波为下行辅载波。
继续参照图5,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后,根据基站为其分配的频带,以及频带对应的工作模式(频带对应的工作模式是指主载波或者辅载波,其中,辅载波即为工作于SDL模式的载波),对本地的载波配置进行设置。并在设置完成后,向基站返回响应信息,以通知基站载波配置成功。
举例说明:若基站为终端1分配的频带为:Band1(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频带)为主载波,Band38(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频带)为辅载波(即Band38工作于SDL模式),则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后,将上述信息缓存于本地,以记录当前终端工作的频带及其相关信息(带宽、上下行时隙配比等信息),并基于上述内容,修改本地配置。
步骤102,基站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接收到终端返回的响应信息后,即可确定RRC建立成功(RRC建立过程中还需要其它的配置过程,可参照已有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本申请不再赘述),随后,基站可与成功接入的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即,基站可在为终端分配的频带资源上,向终端发射下行信号,或者,在为终端分配的频带资源上,接收终端发射的上行信号。其中,若基站为终端分配的频带资源为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并且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做载波聚合(第一频带为主载波、第二频带为辅载波并工作在SDL模式),则,在该种情况下,基站在第一频带和/或第二频带上发射下行信号,并在第二频带上接收上行信号。以及,终端在第一频带和/或第二频带上接收下行信号,并在第二频带上发送上行信号。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以基站为终端1分配的频带为:Band38与Band1为例。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基站为终端1分配Band38与Band1作为其对应的工作频带,并且,Band38与Band1作载波聚合,其中,Band1作为主载波,Band38作为辅载波,即,Band38工作于SDL模式。
对于基站侧,基站可在Band1和/或Band38上发射对应于终端1的下行信号,以及,在Band1上接收终端1的上行信号。
对于终端侧,终端1可在Band1上发射上行信号,以及,在Band1和/或Band38上接收基站发射的下行信号。如图6所示为Band38的时序图(时序图中指示Band38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信息),其中,图6中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为2。图6中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仅为示意性举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基于图6中的无限帧结构,基站可在Band38的下行子帧上发射下行信号,并且,基站将不会对Band38上的上行子帧进行调度,同时,终端也不会在Band38的上行子帧上发送上行信号。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将工作于TDD模式下的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做载波聚合,并且第一频带工作于SDL模式,从而使工作于FDD模式下的第三频带上的下行信号不会对第一频带产生干扰,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适应天线面受限等多元场景,实现简单、并可有效降低成本的资源分配方案。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如图所示的基站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中:
基于图2a中的基站结构,对基站结构进一步展开,其中,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以及一个或多个天线。其中,RRU、BBU均支持第一频带(例如:Band38)与第二频带(例如:Band7),或者,也可以理解为RRU与BBU均支持TDD频带与FDD频带。以及,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RRU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所述RRU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下行信号或配置信息。以及,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处于FDD模式下的第二频带不会对处于TDD模式下的第一频带造成干扰(原因如前所述,TDD模式下的第一频带上不存在上行信号,则FDD频带不会对TDD造成上行干扰),因此,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即第二频带和受第二频带干扰影响的第一频带)可实现共PA,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可实现共面,并且无需任何额外的滤波设备,即可实现如图7所示的基站,其中,基站的天线为TDD&FDD天线。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中RRU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中,RRU中包括:中频模块、收发模块、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和双工器。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通过将第二频带,例如:Band38设置为载波聚合中的辅载波,即Band38工作在SDL模式,则不存在第二频带(例如:Band7)对Band38的上行信号干扰的问题,所以,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例如:Band38与Band7)可共PA。可选地,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例如:Band38与Band7)还可以设置为共输出端口,相应的,即可实现基站侧的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的共面(指Band38与Band7共天线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基站不会将第三频带与第一频带同时分配给终端,因此,终端侧将不会出现第三频带(例如:Band7)上的上行信号对第一频带(例如:Band38)上的下行信号产生干扰的问题,因此,终端侧的天线(图中未示出)同样可实现第一频带与第三频带共面,并且无需增加额外的滤波设备。
以及,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RRU支持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例如:Band7、Band38)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可包括一个或多个RRU,举例说明:如图7所示的RRU支持Band7与Band38,即Band7与Band38可共PA,可选地,Band7与Band38可共输出端口,以及,基站还可包括支持第二频带(例如:Band1和/或Band3)的一个或多个RRU)。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双工器支持的下行频率范围可包括Band7与Band38的下行频率范围,上行支持的频率范围可包括Band7的上行频率范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保留频带,以降低对双工器的指标要求。例如:双工器的下行频率范围为2590MHz~2670MHz,上行频率范围为2500MHz~2550MHz,预计设置40MHz的保护带宽,则,双工器的上下行频率间隔为:2550MHz~2590MHz,通过设置保护频带,以降低对双工器的带外抑制的指标要求,从而进一步降低RRU的成本。
所述BBU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与BBU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BBU至少支持Band7与Band38与BandN,以及BBU支持载波聚合。
所述BBU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BBU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BBU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BBU可用于控制终端不驻留在Band38上,并且,还用于控制终端不在Band38的上行子帧上发送上行信号,即,BBU可用于发送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携带有配置信息的RRC信令,以指示终端不在Band38上进行RRC连接,并且Band38为辅载波,即工作于SDL模式。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基站或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基站或终端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基站30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基站可以包括:接收模块301、发送模块302。其中,接收模块301可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带信息”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的相关步骤。发送模块302可用于“若检测到所述频带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包括频带38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不为频带38与频带7的频带N,则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的相关步骤。
图1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40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基站可以包括:发送模块401、接收模块402、以及数据传输模块403。其中,发送模块401可用于“向基站发送的频带信息”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终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的相关步骤。接收模块402可用于“接收基站基于所述类型信息返回的配置信息”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的相关步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401还可以用于“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向基站发送数据”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终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2的相关步骤。以及接收模块402还可以用于“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的步骤,例如,该模块可以用于支持终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2的相关步骤。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如图11所示:
该装置包括处理模块501和通信模块502。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503。处理模块501、通信模块502和存储模块503通过通信总线相连。
通信模块502可以是具有收发功能的装置,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或者通信网络进行通信。
存储模块503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设备、电路中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的器件。
存储模块503可以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与处理模块501相连。存储模块也可以与处理模块501集成在一起。
装置500可以用于网络设备、电路、硬件组件或者芯片中。
装置5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例如终端1或终端2。终端的示意图可以如图2b所示。可选的,装置500的通信模块502可以包括终端的天线和收发机,例如图2b中的天线104和收发机102。可选的,通信模块502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例如图2b中的输出设备1214和输入设备1215。
装置5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中的芯片。通信模块502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可选的,存储模块可以存储终端侧的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处理模块501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终端侧的方法。存储模块503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模块503可以和处理模块501集成在一起;存储模块503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模块503可以与处理模块501相独立。可选的,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收发机可以被集成在装置500上,例如通信模块502集成了收发机202。
当装置50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或者终端中的芯片时,装置500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信号转发设备执行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考图5、图6以及图7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装置5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基站的示意图可以如图2a所示。可选的,装置500的通信模块502可以包括基站的天线和收发机,例如图2a中的天线105和收发机103。通信模块502还可以包括基站的网络接口,例如图2a中的网络接口104。
装置500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中的芯片。通信模块502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可选的,存储模块可以存储基站侧的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处理模块501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基站侧的方法。存储模块503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模块503可以和处理模块501集成在一起;存储模块503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模块503可以与处理模块501相独立。可选的,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收发机可以被集成在装置500上,例如通信模块502集成了收发机103,网络接口104。
当装置50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或者基站中的芯片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基站执行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考图5、图6以及图7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还可以包括任何可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可用于承载的任何其它介质或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所需的程序代码,并且可由计算机访问。而且,任何连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技术(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得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流程或功能。上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26)
1.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带信息,所述频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
若检测到所述频带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包括第一频带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频带,则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频带与所述第二频带分配给所述终端,以及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频带工作于补充下行链路SDL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频带不同于所述第一频带以及第三频带,其中,所述第三频带为若所述第一频带上存在上行信号则会对所述上行信号产生干扰的频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频带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指示所述第二频带为主载波以及所述第一频带为辅载波的载波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频带工作为时分复用TDD频带,所述第三频带为频分复用FDD频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频带与所述第三频带在所述基站端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频带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或,
通过所述第一频带和/或所述第二频带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7.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基站发送频带信息,所述频带信息中包含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其中,所述频带类型包括:第一频带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频带;
接收基站基于所述类型信息返回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频带与所述第二频带分配给所述终端,并指示所述第一频带工作于补充下行链路SDL模式;其中,所述第二频带不同于所述第一频带以及第三频带,其中,所述第三频带为若所述第一频带上存在上行信号则会对所述上行信号产生干扰的频带;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频带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指示所述第二频带为主载波以及所述第一频带为辅载波的载波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频带工作为时分复用TDD频带,所述第三频带为频分复用FDD频带。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频带与所述第三频带在所述基站端共面。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配置信息,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频带将上行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或,
通过所述第一频带和/或所述第二频带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带信息,所述频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
发送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频带信息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包括第一频带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频带,则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频带与所述第二频带分配给所述终端,以及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频带工作于补充下行链路SDL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频带不同于所述第一频带以及第三频带,其中,所述第三频带为若所述第一频带上存在上行信号则会对所述上行信号产生干扰的频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频带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指示所述第二频带为主载波以及所述第一频带为辅载波的载波配置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频带工作为时分复用TDD频带,所述第三频带为频分复用FDD频带。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频带与所述第三频带在所述基站端共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频带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或,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频带和/或所述第二频带向所述终端发送下行信号。
1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频带信息,所述频带信息中包含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支持的频带类型,其中,所述频带类型包括:第一频带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第二频带;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基于所述类型信息返回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频带与所述第二频带分配给所述终端,并指示所述第一频带工作于补充下行链路SDL模式;其中,所述第二频带不同于所述第一频带以及第三频带,其中,所述第三频带为若所述第一频带上存在上行信号则会对所述上行信号产生干扰的频带;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基站发送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频带的上下行时隙配比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指示所述第二频带为主载波以及所述第一频带为辅载波的载波配置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频带工作为时分复用TDD频带,所述第三频带为频分复用FDD频带。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频带38与所述频带7在所述终端端共面。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频带将上行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以及,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频带和/或所述第二频带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至少一段代码,该至少一段代码可由基站执行,以控制所述基站执行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至少一段代码,该至少一段代码可由终端执行,以控制所述终端执行权利要求7-12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81546.7A CN111491377B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基站 |
PCT/CN2020/072189 WO2020156170A1 (zh) | 2019-01-28 | 2020-01-15 |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基站 |
EP20749677.9A EP3908060A4 (en) | 2019-01-28 | 2020-01-15 |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
US17/382,314 US20210352676A1 (en) | 2019-01-28 | 2021-07-21 |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81546.7A CN111491377B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91377A true CN111491377A (zh) | 2020-08-04 |
CN111491377B CN111491377B (zh) | 2024-07-09 |
Family
ID=71795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81546.7A Active CN111491377B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基站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352676A1 (zh) |
EP (1) | EP3908060A4 (zh) |
CN (1) | CN111491377B (zh) |
WO (1) | WO202015617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99091A (zh) * | 2020-12-03 | 2022-06-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访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47722A (zh) * | 2011-02-18 | 2012-08-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dd小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
CN105357710A (zh) * | 2014-08-19 | 2016-02-2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终端状态的上报方法及装置、终端状态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WO2016142905A1 (en) * | 2015-03-10 | 2016-09-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d adap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s |
CN106412989A (zh) * | 2016-09-29 | 2017-02-1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协同调度的方法及基站 |
CN106486771A (zh) * | 2015-08-28 | 2017-03-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频带微线条天线 |
US20170117956A1 (en) * | 2014-03-26 | 2017-04-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ignal exchange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an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carrier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7211427A (zh) * | 2015-01-28 | 2017-09-26 |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 针对无线热点的免许可频带的分配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54972B2 (en) * | 2007-06-06 | 2013-01-15 | Fractus, S.A. | Dual-polarized radiating element, dual-ban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ssembly an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rray |
CN102958064B (zh) * | 2011-08-18 | 2016-05-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US9806874B2 (en) * | 2014-05-09 | 2017-10-31 | Apple Inc. | Spectrum enhancement and user equipment coexistence through uplink/downlink decoupling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and through non-continuous frame structures for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
CN105101421B (zh) * | 2014-05-09 | 2019-10-1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方法和资源分配装置 |
WO2016052909A1 (ko) * | 2014-09-29 | 2016-04-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셀룰러 통신과 d2d 통신을 동시 수행할 수 있는 단말기 |
CN105898770B (zh) * | 2015-01-26 | 2020-1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频道检测方法及节点设备 |
EP3592066B1 (en) * | 2017-02-28 | 2022-08-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ign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
US11147099B2 (en) * | 2018-10-19 | 2021-10-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dication using cross carrier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2019
- 2019-01-28 CN CN201910081546.7A patent/CN111491377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1-15 WO PCT/CN2020/072189 patent/WO202015617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1-15 EP EP20749677.9A patent/EP3908060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7-21 US US17/382,314 patent/US20210352676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47722A (zh) * | 2011-02-18 | 2012-08-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dd小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
US20170117956A1 (en) * | 2014-03-26 | 2017-04-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ignal exchange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an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carrier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357710A (zh) * | 2014-08-19 | 2016-02-2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终端状态的上报方法及装置、终端状态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CN107211427A (zh) * | 2015-01-28 | 2017-09-26 |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 针对无线热点的免许可频带的分配 |
WO2016142905A1 (en) * | 2015-03-10 | 2016-09-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d adap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s |
CN106486771A (zh) * | 2015-08-28 | 2017-03-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频带微线条天线 |
CN106412989A (zh) * | 2016-09-29 | 2017-02-1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协同调度的方法及基站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99091A (zh) * | 2020-12-03 | 2022-06-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访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56170A1 (zh) | 2020-08-06 |
EP3908060A1 (en) | 2021-11-10 |
CN111491377B (zh) | 2024-07-09 |
EP3908060A4 (en) | 2022-03-02 |
US20210352676A1 (en) | 2021-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96465B2 (en) | Uplink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7820723B (zh) | 频率选择方法、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 |
US20200053659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 |
US10389560B2 (en) | Baseband processing unit, radio remote un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11867094A (zh) | 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及装置 | |
US11528710B2 (en) | Time domain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in relay network,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 |
US11128412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CN113678550A (zh) | 降级信令 | |
EP4203602A1 (en)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of suspend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WO2020043009A1 (zh) | 一种ui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30217474A1 (en) | Supplementary Uplink Su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1491377B (zh) |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基站 | |
WO2023024890A1 (zh) | 频域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频域资源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13498136B (zh) | 测量方法及装置 | |
WO2023070336A1 (zh) |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CN113950098B (zh) | Ap设备组网方法、ap设备及系统 | |
EP4132174A1 (en) |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24169711A1 (zh) | 测量方法与通信装置 | |
CN111263444B (zh) |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
WO2024114380A2 (zh) | 频段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14402534B (zh) | 通信装置、终端设备及通信方法 | |
US20220225222A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20042976A1 (zh) | 一种ui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0042977A1 (zh) | 一种ui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4144755A1 (e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figuring multi-access point (ap) oper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