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1354B - 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1354B
CN111491354B CN201910073928.5A CN201910073928A CN111491354B CN 111491354 B CN111491354 B CN 111491354B CN 201910073928 A CN201910073928 A CN 201910073928A CN 111491354 B CN111491354 B CN 1114913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ime slot
time period
period sequenc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39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91354A (zh
Inventor
王路
蔡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39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1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1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1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1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1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本发明解决了在降低自组网的功耗时需进行全网同步导致网络开销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以百亿计的设备计入互联网中,这些设备可分布在家庭、工厂、街道以及其他的任何位置。在使用这些设备的过程中,有些设备节点可能无法一直连接电源,例如,超市的电子标签、水表、智能家居中的温度检测装置、安防设备等。另外,在没有基础设施,或者基础设备比较差的区域,部署低功耗自组网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减少改装成本,并提高部署效率。
对于自组织网络,节点在发送、接收和监听数据状态时的停留时间是节点功耗的主要来源,因此,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降低功耗的方法是减少节点在发送、接收和监听数据状态时的停留时间。
然而,现有的自组织网络,例如,mesh网络,均是支持低功耗节点,但不支持低功耗自组织网络。而仅支持低功耗节点的网络对所有的业务问题并不适用,例如,可能无法覆盖超市内的所有电子标签,此时,一般通过安装中继节点来解决上述问题,但增加了部署节点的难度和成本。对于上述问题,目前主要是通过采用全网协商休眠时间的方法,当休眠时间结束后,再让所有节点一起醒来,并发送和接收网络数据。但全网节点同步需要较大的网络开销,并且网络时间同步对晶振等要求较高,此外,全网节点时间同步无法支持网络中的移动节点。
针对上述在降低自组织网络的功耗时需进行全网同步,导致网络开销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以至少解决在降低自组网的功耗时需进行全网同步导致网络开销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包括: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包括: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内执行唤醒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组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第一节点用于维护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和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在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用于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并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以及在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之前,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执行模块,用于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下步骤: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包括:在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移动过程中,从自组网中选择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其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互为邻居节点;第一节点获取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另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包括: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根据预设的条件,从所述自组网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节点;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对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进行同步,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局部时间同步的方式,通过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并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达到了降低自组网的全网功耗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自组网的网络时间同步的复杂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在降低自组网的功耗时需进行全网同步导致网络开销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局部休眠同步模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节点入网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请求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请求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请求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请求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组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首先,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名词或术语适用于如下解释:
Mesh网络,即无线网格网络,可与其他网络协同通信,是一个动态可不断扩展的网络架构。
自组织网络,是一种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网络,是移动计算机网络的一种,其能够利用移动终端的路由器转发功能,在无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实现通信。
低功耗自组织网络,是指所有节点均处于低功耗模式的自组织网络。
低功耗节点,是指自组织网络中处于低功耗模式的节点,其中,自组织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不一定处于低功耗模式。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供的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通过时隙划分和有限交互,完成了网络时间同步的机制,降低了网络时间同步的复杂度,实现了自组织网络的全网低功耗。
具体的,图1是根据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的流程图,由图1可知,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另外,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互为自组网中的邻居节点,且第二节点支持数据的转发。此外,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父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如图2所示的一种可选的局部休眠同步模型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图2中包括三个节点,分别为节点A、节点B和节点C,其中,节点A为节点B的父节点,节点B为节点C的父节点。此外,每个节点包括两个时间周期序列,如图2中的节点B对应两个时间周期序列,分别为时间周期序列1和时间周期序列2(节点A和节点C仅示出了一个时间周期序列),其中,一个时间周期序列为父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如图2中的时间周期序列1为节点A的时间周期序列),另一个周期序列为节点本身的时间周期序列(如图2中的时间周期序列2为节点B的时间周期序列)。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时间周期序列由N个时隙(即Time Slots)组成,时序编号由1至N组成,并以此循环。如图2,每个时间周期序列由7个时隙组成,图2中的虚线框表示唤醒时隙,实线框表示休眠时隙。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以超市的电子标签为例进行说明,电子标签A的时间周期序列为图2中节点A对应的时间周期序列,电子标签B与图1中的节点B相对应。电子标签B通过向电子标签A发送请求消息,电子标签A在接收到电子标签B发送的请求消息之后,将电子标签A对应的时间周期序列发送至电子标签B中,至此,电子标签B便得到了电子标签A的时间周期序列。
步骤S104,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需要说明的是,当父节点醒来时,与父节点对应的子节点也会被唤醒。例如,仍以图2为例进行说明,节点A在时隙3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则当节点B在时间周期序列1的时隙达到时隙2时也会被唤醒。同样,当节点A具有多个子节点时,节点A的所有子节点在时隙3所指示的时长内也处于唤醒状态,从而可使得父节点和其对应的子节点同时唤醒,实现了自组织网络内所有节点的周期性唤醒。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节点没有子节点时,第一节点只需要按照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即可,进而实现自组织网络内父节点与子节点的周期性唤醒或睡眠。而当第一节点还存在子节点时,第一节点需要根据第二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以及本身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唤醒或睡眠,例如,如图2中的节点B还有作为子节点的节点C。节点B根据时间周期序列A在时隙3内与其父节点,即节点A一起处于唤醒状态,而当进入到时隙4中时,节点A处于休眠状态,节点B根据时间周期序列2处于唤醒状态,同时节点C也处于唤醒状态。
基于步骤S102至步骤S104所限定的方案,可以获知,通过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并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容易注意到的是,本申请通过将父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时隙划分,并使子节点按照父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中的休眠节点或唤醒节点进行休眠或唤醒,进而使父节点与子节点进行同步休眠或唤醒,从而实现了自组织网络中的局部休眠或唤醒,降低了自组织网络的功耗。此外,由于不需要全网同步,因此,本申请还能够支持自组织网络中的移动节点。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所提供的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可以达到降低自组织网络的全网功耗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自组织网络的网络时间同步的复杂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在降低自组网的功耗时需进行全网同步导致网络开销大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周期性唤醒。具体的,第一节点依据第一唤醒时隙确定第一唤醒时隙的下一唤醒时隙,然后第一节点在下一唤醒时隙到达时,确定进入唤醒状态。例如,在图2中,节点C根据时间周期序列可确定时隙4的下一个唤醒时隙为时隙1,因此,当节点C在时隙1达到时,节点C进入唤醒状态。同样,节点C进一步确定时隙1的下一唤醒时隙为时隙4,因此,当节点C在时隙4达到时,节点C进入唤醒状态。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自组网中节点的休眠周期决定了自组网的网络响应时间周期,通过如下公式可计算自组网中节点的休眠周期T:
T=timeslot*N
在上式中,timeslot为时隙的长度,N为每个时间周期序列中的时隙数量。由上式可知,通过调节时隙长度以及时隙数量可满足不同网络规模和业务能力的需求。
可选地,第一节点依据第一唤醒时隙获取第一唤醒时隙的下一唤醒时隙,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0,第一节点获取第二节点在自组网中的全局唯一标识和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
步骤S1024,第一节点基于第二节点的全局唯一标识和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确定下一唤醒时隙。
需要说明的是,自组网中节点的全局唯一标识为UUID(即Universally UniqueIdentifier)。
具体的,可通过如下公式得到下一唤醒时隙的编号nextslot
nextslot=hash(UUID,currentslot)%N+1
在上式中,currentslot为当前唤醒时隙的编号,N为每个时间周期序列中的时隙数量。由上式可知,通过将UUID和currentslot进行哈希运算对得到的数值,再对N进行取模加一运算,即可得到下一唤醒时隙的编号。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在根据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中的当前唤醒时隙的编号计算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中下一唤醒时隙的编号的过程中,当前唤醒时隙的编号为父节点(即第二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中的时隙编号。另外,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之前,第一节点根据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中的唤醒时隙的编号确定下一唤醒时隙编号。
具体的,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其中,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在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为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根据当前的唤醒时隙的编号确定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下一个唤醒时隙的编号的方法,与在第一时间周期内确定下一个唤醒时隙的标号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随机选择一个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例如,图2中的节点B的时间周期序列为上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节点B选择时隙4作为当前时隙,并根据时隙4来确定下一个唤醒时隙的编号为1。
可选地,如图3所示的一种可选的节点入网示意图,在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之后,第一节点进行入网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60,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
步骤S1062,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入网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等待时长信息,其中,该等待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确认消息的有效接收时长。例如,第一节点在向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之后,第一节点在有效接收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节点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此次入网请求失败;如果第一节点在有效接收时长内接收到第二节点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此次入网请求有效。
另外,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包括:第一节点按照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当第一节点唤醒之后,第一节点可进行数据通信,如图4所示的一种可选的数据请求的方法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80,在第一节点唤醒后,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用于请求接收数据的接收数据请求;
步骤S1082,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依据接收数据请求转发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在接收到第二节点转发后的数据之后,第一节点进入到睡眠状态,待到下一个唤醒时隙之后,再向第二节点发送接收数据请求。
另外,如果第二节点没有数据可发送给第一节点,则第一节点执行步骤S1084,如图5所示的一种可选的数据请求的方法流程图。
步骤S1084,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确认消息,其中,确认消息指示第一节点进入休眠状态。同时,第二节点对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更新。
此外,如果第一节点连续多次发送接收数据请求,但均未收到第二节点返回的数据,则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S1086,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时,第一节点从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节点为非移动节点。如图6所示的一种可选的数据请求的方法流程图,第一节点连续3次向第一节点发送接收数据请求,但第二节点均未返回数据,也未返回确认消息,此时,第一节点确定第二节点失效,并从自组网中重新选择节点作为父节点。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如果移动节点在发送多次接收数据请求之后才寻找新的父节点,则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因此,当第一节点为移动节点时,第一节点会按照如图7所示的数据请求的方法流程图执行相关步骤,即在第一节点第一次发送接收数据请求之后未收到第二节点返回的数据或者确认消息,则直接在自组网中选择新的节点作为父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供的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不需要全网同步,只需要当前节点与父节点之间完成同步即可,降低了网络开销。另外,由于无需全网同步,因此,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即使同步失败,也可通过多次重试来实现同步,从而降低了对晶振的要求。最后,对于自组网中的移动节点,移动节点每次移动后仅需关心相邻的节点即可,无需关心全网的时间同步情况,简化了网络同步流程,加速了移动节点的切换速率。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的实施例,其中,图8示出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802,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互为自组网中的邻居节点,且第二节点支持数据的转发,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父节点。另外,第一唤醒时隙为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中的一个时隙。
可选地,第一节点获取第二节点在自组网中的全局唯一标识和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并基于第二节点的全局唯一标识和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确定下一唤醒时隙。其中,可通过如下公式确定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中下一唤醒时隙的编号:
nextslot=hash(UUID,currentslot)%N+1
在上式中,currentslot为当前唤醒时隙的编号,N为每个时间周期序列中的时隙数量,hash()表示进行hash运算,%表示取模运算。
步骤S804,第一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内执行唤醒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节点依据第一唤醒时隙确定第一唤醒时隙的下一唤醒时隙,然后在下一唤醒时隙到达时,确定进入唤醒状态。例如,在图2中,节点C根据时间周期序列可确定时隙4的下一个唤醒时隙为时隙1,因此,当节点C在时隙1达到时,节点C进入唤醒状态。同样,节点C进一步确定时隙1的下一唤醒时隙为时隙4,因此,当节点C在时隙4达到时,节点C进入唤醒状态。
基于步骤S802至步骤S804所限定的方案,可以获知,通过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唤醒时隙,并在第一唤醒时隙内执行唤醒操作醒,其中,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容易注意到的是,本申请通过将父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时隙划分,并使子节点按照父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中的休眠节点或唤醒节点进行休眠或唤醒,进而使父节点与子节点进行同步休眠或唤醒,从而实现了自组织网络中的局部休眠或唤醒,降低了自组织网络的功耗。此外,由于不需要全网同步,因此,本申请还能够支持自组织网络中的移动节点。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所提供的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可以达到降低自组织网络的全网功耗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自组织网络的网络时间同步的复杂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在降低自组网的功耗时需进行全网同步导致网络开销大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之前,需要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其中,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在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可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随机选择一个时隙作为当前时隙。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之后,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入网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等待时长信息,其中,该等待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确认消息的有效接收时长。
此外,第一节点可按照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可选地,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之后,在第一节点唤醒后,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用于请求接收数据的接收数据请求,并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依据接收数据请求转发的数据。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用于请求接收数据的接收数据请求之后,如果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则第一节点从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执行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的自组网系统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901和第二节点903。
其中,第一节点用于维护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和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在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用于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并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以及在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之前,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互为自组网中的邻居节点,且第二节点支持数据的转发。
由上可知,通过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并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以及在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之前,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
容易注意到的是,本申请通过将父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时隙划分,并使子节点按照父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中的休眠节点或唤醒节点进行休眠或唤醒,进而使父节点与子节点进行同步休眠或唤醒,从而实现了自组织网络中的局部休眠或唤醒,降低了自组织网络的功耗。此外,由于不需要全网同步,因此,本申请还能够支持自组织网络中的移动节点。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所提供的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可以达到降低自组织网络的全网功耗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自组织网络的网络时间同步的复杂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在降低自组网的功耗时需进行全网同步导致网络开销大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第一节点依据第一唤醒时隙确定第一唤醒时隙的下一唤醒时隙,并在下一唤醒时隙到达时,确定进入唤醒状态。其中,第一节点获取第二节点在自组网中的全局唯一标识和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并基于第二节点的全局唯一标识和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确定下一唤醒时隙。
此外,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之前,还可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其中,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在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其中,第一节点可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随机选择一个时隙作为当前时隙。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之后,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入网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等待时长信息,其中,该等待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确认消息的有效接收时长。
另外,第一节点可按照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在第一节点唤醒后,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用于请求接收数据的接收数据请求,并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依据接收数据请求转发的数据。其中,如果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则第一节点从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的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装置,其中,该装置应用于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如图10所示,该装置10包括:获取模块1001以及执行模块1003。
其中,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执行模块1003,用于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互为自组网中的邻居节点,且第二节点支持数据的转发。
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获取模块1001以及执行模块1003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4,两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实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可选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确定模块以及第二确定模块。其中,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依据第一唤醒时隙确定第一唤醒时隙的下一唤醒时隙;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下一唤醒时隙到达时,确定进入唤醒状态。
可选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获取模块以及第三确定模块。其中,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节点在自组网中的全局唯一标识和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二节点的全局唯一标识和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确定下一唤醒时隙。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获取模块以及第三确定模块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20至步骤S1024,两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实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可选地,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其中,第四确定模块,用于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其中,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在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可选地,第四确定模块包括:第一选择模块。其中,第一选择模块,用于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随机选择一个时隙作为当前时隙。
可选地,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以及第一接收模块。其中,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第一接收模块,用于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发送模块以及第一接收模块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60至步骤S1062,两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实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可选地,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其中,处理模块,用于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包括:第一节点按照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需要说明的是,入网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等待时长信息,其中,该等待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确认消息的有效接收时长。
可选地,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以及第二接收模块。其中,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节点唤醒后,向第二节点发送用于请求接收数据的接收数据请求;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节点依据接收数据请求转发的数据。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发送模块以及第二接收模块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80至步骤S1082,两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实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可选地,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装置还包括:第二选择模块。其中,第二选择模块,用于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时,第一节点从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计算机终端,该计算机终端可以是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设备。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也可以替换为移动终端等终端设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图11示出了一种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计算机终端A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1102a、1102b,……,1102n来示出)处理器1102(处理器1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1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I/O接口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A还可包括比图1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1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2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机终端A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处理器1102可以通过传输装置调用存储器存储的信息及应用程序,以执行下述步骤: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存储器1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1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存储器1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A。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A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机终端A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图11所示的计算机终端A可以包括硬件元件(包括电路)、软件元件(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代码)、或硬件元件和软件元件两者的结合。应当指出的是,图11仅为特定具体实例的一个实例,并且旨在示出可存在于上述计算机终端A中的部件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A可以执行应用程序的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中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节点依据第一唤醒时隙确定第一唤醒时隙的下一唤醒时隙;第一节点在下一唤醒时隙到达时,确定进入唤醒状态。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节点获取第二节点在自组网中的全局唯一标识和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第一节点基于第二节点的全局唯一标识和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确定下一唤醒时隙。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其中,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在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随机选择一个时隙作为当前时隙。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包括:第一节点按照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第一节点唤醒后,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用于请求接收数据的接收数据请求;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依据接收数据请求转发的数据。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时,第一节点从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计算机终端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声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图11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A还可包括比图1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显示装置等),或者具有与图11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实施例6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保存上述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或者位于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中。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节点依据第一唤醒时隙确定第一唤醒时隙的下一唤醒时隙;第一节点在下一唤醒时隙到达时,确定进入唤醒状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节点获取第二节点在自组网中的全局唯一标识和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第一节点基于第二节点的全局唯一标识和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确定下一唤醒时隙。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其中,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在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随机选择一个时隙作为当前时隙。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包括:第一节点按照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第一节点唤醒后,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用于请求接收数据的接收数据请求;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依据接收数据请求转发的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时,第一节点从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第二节点。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的实施例,其中,图12示出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202,在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移动过程中,从自组网中选择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其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互为邻居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为一跳范围内的邻居节点,其中,第二节点支持数据的转发,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父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如果移动节点在发送多次接收数据请求之后才寻找新的父节点,则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因此,当第一节点为移动节点时,第一节点如果在第一次发送接收数据请求之后未收到第二节点返回的数据或者确认消息,则直接在自组网中选择新的节点作为父节点,达到了节省时间的目的。
步骤S1204,第一节点获取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如图2所示,每个节点包括两个时间周期序列,节点B对应两个时间周期序列,分别为时间周期序列1和时间周期序列2(节点A和节点C仅示出了一个时间周期序列),其中,一个时间周期序列为父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如图2中的时间周期序列1为节点A的时间周期序列),另一个周期序列为节点本身的时间周期序列(如图2中的时间周期序列2为节点B的时间周期序列)。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时间周期序列由N个时隙(即TimeSlots)组成,时序编号由1至N组成,并以此循环。如图2,每个时间周期序列由7个时隙组成,图2中的虚线框表示唤醒时隙,实线框表示休眠时隙。
步骤S1206,第一节点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需要说明的是,当父节点醒来时,与父节点对应的子节点也会被唤醒。例如,仍以图2为例进行说明,节点A在时隙3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则当节点B在时间周期序列1的时隙达到时隙2时也会被唤醒。同样,当节点A具有多个子节点时,节点A的所有子节点在时隙3所指示的时长内也处于唤醒状态,从而可使得父节点和其对应的子节点同时唤醒,实现了自组织网络内所有节点的周期性唤醒。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节点没有子节点时,第一节点只需要按照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即可,进而实现自组织网络内父节点与子节点的周期性唤醒或睡眠。而当第一节点还存在子节点时,第一节点需要根据第二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以及本身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唤醒或睡眠,例如,如图2中的节点B还有作为子节点的节点C。节点B根据时间周期序列A在时隙3内与其父节点,即节点A一起处于唤醒状态,而当进入到时隙4中时,节点A处于休眠状态,节点B根据时间周期序列2处于唤醒状态,同时节点C也处于唤醒状态。
基于步骤S1202至步骤S1206所限定的方案,可以获知,在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移动过程中,第一节点从自组网中选择自组网中与第一节点互为邻居节点的第二节点,并获取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然后按照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容易注意到的是,本申请通过将父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时隙划分,并使子节点按照父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中的休眠节点或唤醒节点进行休眠或唤醒,进而使父节点与子节点进行同步休眠或唤醒,从而实现了自组织网络中的局部休眠或唤醒,降低了自组织网络的功耗。此外,由于不需要全网同步,因此,本申请还能够支持自组织网络中的移动节点。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所提供的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可以达到降低自组织网络的全网功耗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自组织网络的网络时间同步的复杂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在降低自组网的功耗时需进行全网同步导致网络开销大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在从自组网中选择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之前,第一节点确定由休眠状态转为唤醒状态。即在第一节点重新选择父节点之前,第一节点处于唤醒状态。具体的,在第一节点唤醒后,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用于请求接收数据的接收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第二节点依据接收数据请求转发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在接收到第二节点转发后的数据之后,第一节点进入到睡眠状态,待到下一个唤醒时隙之后,再向第二节点发送接收数据请求。
可选地,在第一节点获取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之前,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其中,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一节点在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具体的,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随机选择一个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下一个时隙编号:
nextslot=hash(UUID,currentslot)%N+1
在上式中,currentslot为当前时隙的编号,N为每个时间周期序列中的时隙数量。由上式可知,通过将UUID和currentslot进行哈希运算对得到的数值,再对N进行取模加一运算,即可得到下一个时隙编号。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之后,第一节点进行入网操作。具体的,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并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然后按照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入网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等待时长信息,其中,该等待时长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确认消息的有效接收时长。例如,第一节点在向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之后,第一节点在有效接收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节点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此次入网请求失败;如果第一节点在有效接收时长内接收到第二节点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此次入网请求有效。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不需要全网同步,只需要当前节点与父节点之间完成同步即可,降低了网络开销。另外,由于无需全网同步,因此,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即使同步失败,也可通过多次重试来实现同步,从而降低了对晶振的要求。最后,对于自组网中的移动节点,移动节点每次移动后仅需关心相邻的节点即可,无需关心全网的时间同步情况,简化了网络同步流程,加速了移动节点的切换速率。
实施例8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302,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根据预设的条件,从自组网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节点;
步骤S1304,根据至少一个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对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进行同步,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第二节点在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其中,步骤S1302中,上述预设条件可以依据第一节点的状态、是否收到父节点发送的数据或是否接收到入网请求的确认消息确定,即步骤1302可以表现为以下之一实现过程:
1)在第一节点确定由休眠状态转为唤醒状态时,从自组网中选择节点作为至少一个第二节点;
2)在第一节点在唤醒状态下,向第一节点的父节点发送数据请求;在连续发送N次数据请求后,仍未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数据时,从自组网中选择节点作为至少一个第二节点,其中,N为正整数;
以第一节点为移动节点为例,如果移动节点在发送多次接收数据请求之后才寻找新的父节点,则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因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节点为移动节点时,第一节点如果在第一次发送接收数据请求之后未收到第二节点返回的数据或者确认消息,则直接在自组网中选择新的节点作为父节点,达到了节省时间的目的。
3)在第一节点向第一节点的父节点发送入网请求后,并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入网确认消息时,从自组网中选择节点作为至少一个第二节点。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入网确认消息中包含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节省自组网内节点之间进行同步的网络开销,上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为一跳范围内的邻居节点。这样,节点仅与邻居节点进行同步即可,不必进行全网同步,可以更好地支持低功耗节点。
另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节点包括两个时间周期序列,节点B对应两个时间周期序列,分别为时间周期序列1和时间周期序列2(节点A和节点C仅示出了一个时间周期序列),其中,一个时间周期序列为父节点的时间周期序列(如图2中的时间周期序列1为节点A的时间周期序列),另一个周期序列为节点本身的时间周期序列(如图2中的时间周期序列2为节点B的时间周期序列)。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时间周期序列由N个时隙(即Time Slots)组成,时序编号由1至N组成,并以此循环。如图2,每个时间周期序列由7个时隙组成,图2中的虚线框表示唤醒时隙,实线框表示休眠时隙。
当父节点醒来时,与父节点对应的子节点也会被唤醒。仍以图2为例进行说明,节点A在时隙3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则当节点B在时间周期序列1的时隙达到时隙2时也会被唤醒。同样,当节点A具有多个子节点时,节点A的所有子节点在时隙3所指示的时长内也处于唤醒状态,从而可使得父节点和其对应的子节点同时唤醒,实现了自组网内所有节点的周期性唤醒。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实施例1-7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移动过程中,从所述自组网中选择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互为邻居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所述第一节点在有效接收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有效,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有效接收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失败,所述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在存在子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和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之后,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为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
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为一跳范围内的邻居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自组网中选择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确定由休眠状态转为唤醒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所述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所述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随机选择一个时隙作为所述当前时隙。
6.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所述第一节点在有效接收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有效,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有效接收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失败,所述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在存在子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和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之后,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为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
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周期性唤醒,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依据所述第一唤醒时隙确定所述第一唤醒时隙的下一唤醒时隙;
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下一唤醒时隙到达时,确定进入唤醒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依据所述第一唤醒时隙获取所述第一唤醒时隙的下一唤醒时隙,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自组网中的全局唯一标识和所述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二节点的全局唯一标识和所述第一唤醒时隙的编号确定所述下一唤醒时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所述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所述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随机选择一个时隙作为所述当前时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网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等待时长信息,其中,该等待时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的有效接收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节点唤醒后,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用于请求接收数据的接收数据请求;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依据所述接收数据请求转发的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互为所述自组网中的邻居节点,且所述第二节点支持数据的转发。
14.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所述第一节点在有效接收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有效,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有效接收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失败,所述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隙内执行唤醒操作,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在存在子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和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所述第一唤醒时隙;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之后,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为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
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互为所述自组网中的邻居节点,且所述第二节点支持数据的转发。
16.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根据预设的条件,从所述自组网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节点,其中,所述预设的条件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所述第一节点在有效接收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有效,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有效接收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失败;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对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进行同步,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在存在子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和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同步;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之后,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为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
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为一跳范围内的邻居节点。
18.一种自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用于维护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和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二唤醒时隙,该第二唤醒时隙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所述第一节点在有效接收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有效,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有效接收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失败,所述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用于获取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并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以及在获取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之前,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并依据所述当前时隙的编号确定所述当前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编号,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在存在子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和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之后,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为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
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19.一种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装置,应用于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所述第一节点在有效接收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有效,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有效接收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失败,所述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所述第二节点;
执行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在存在子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和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之后,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为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
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2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下步骤:
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所述第一节点在有效接收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有效,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有效接收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失败,所述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在存在子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和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之后,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为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
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21.一种计算机终端,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自组网中的第一节点获取所述自组网中的第二节点的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时隙中至少包括:第一唤醒时隙,该第一唤醒时隙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隙所指示的时长内处于唤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所述第一节点在有效接收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有效,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有效接收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返回的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则确定所述入网请求失败,所述第一节点在连续N个第一时隙内未接收到数据,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自组网中重新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在存在子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和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所述第一节点从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中选择一个第二时隙作为当前时隙之后,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入网请求消息,其中,该入网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一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一确认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以及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周期序列为所述第一节点自身的时间周期序列;
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按照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编号、所述第二节点当前所处时隙的时隙偏移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序列进行休眠或唤醒。
CN201910073928.5A 2019-01-25 2019-01-25 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 Active CN111491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3928.5A CN111491354B (zh) 2019-01-25 2019-01-25 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3928.5A CN111491354B (zh) 2019-01-25 2019-01-25 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1354A CN111491354A (zh) 2020-08-04
CN111491354B true CN111491354B (zh) 2023-09-12

Family

ID=71793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3928.5A Active CN111491354B (zh) 2019-01-25 2019-01-25 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13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1406B (zh) * 2020-08-06 2024-03-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3671A (zh) * 2005-06-13 2008-09-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执行与基站的时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0024784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questing radio resources and/or synchronization with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83183A (zh) * 2011-03-07 2011-06-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的相对时间同步的低能耗休眠侦听方法
CN102595550A (zh) * 2012-02-16 2012-07-18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基于跨层优化的自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
CN102625427A (zh) * 2012-03-14 2012-08-0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异步唤醒调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方法
CN104936273A (zh) * 2015-07-13 2015-09-23 北京博大光通国际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esh自组织无线传感网同步休眠及低功耗通讯方法
CN105703868A (zh) * 2016-01-19 2016-06-22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以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3671A (zh) * 2005-06-13 2008-09-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执行与基站的时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0024784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questing radio resources and/or synchronization with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83183A (zh) * 2011-03-07 2011-06-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网络的相对时间同步的低能耗休眠侦听方法
CN102595550A (zh) * 2012-02-16 2012-07-18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基于跨层优化的自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
CN102625427A (zh) * 2012-03-14 2012-08-0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异步唤醒调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方法
CN104936273A (zh) * 2015-07-13 2015-09-23 北京博大光通国际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esh自组织无线传感网同步休眠及低功耗通讯方法
CN105703868A (zh) * 2016-01-19 2016-06-22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以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1354A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7744B (zh) 在一無線網路中運作機對機設備的方法與系統及非短暫性的電腦可讀媒體
Pham et al. An adaptive mobility-aware MA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 (MS-MAC)
KR101591313B1 (ko)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비컨들
CN105122852A (zh) 用于在邻居知悉网络内进行发现和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JP5140683B2 (ja) 無線個人通信ネットワーク(wpan)でビーコンテーブルを利用したビーコンスロット割りあて方法及びwpan機器
CN104737597A (zh) 将超低功率信号用于经调度功率节省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43718B (zh) 经由nan代理服务器提供代理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23495A (zh) 用于自组织网络中的无线设备的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US20100097969A1 (en) Low-power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s
CN104756560A (zh) 具有常规ps模式且无ulp的近乎无源接收机(ap不知道该接收机/电路模式)
US20070286136A1 (en) Method for energy efficient prospective peer discovery in an ad hoc network
CN105009647A (zh) 用于邻域知悉网络内的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JP6546291B2 (ja) ページング方法、ユーザ機器、基地局、及び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CN104160753A (zh) 用于减少话务指示映射寻呼之后的冲突的系统和方法
WO2014047125A1 (en) Method for triggering mobile devices to send discovery messages configured to advertise services
CN105637951A (zh) 用于经由已知共用信道上的操作跨多个网络和参与sta建立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94664A (zh) 用于减少话务指示映射寻呼之后的冲突的系统和方法
CN111343709B (zh) 节点控制方法、系统、芯片、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878727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471747B (zh) 用于跳频无线网络中的节点同步的方法
CN111491354B (zh) 自组网中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和自组网系统
KR100952229B1 (ko) 비콘 비가용 모드의 저전력 지그비 센서 네트워크 시스템및 그에 따른 네트워크 통신 방법
CN109716824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程序
CN112075106B (zh) 使用所估计时间漂移来确定同步网络中的保活周期性
FI127550B (en) Time-delayed channel acces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46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