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1091A - 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 - Google Patents

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1091A
CN111491091A CN201910071362.2A CN201910071362A CN111491091A CN 111491091 A CN111491091 A CN 111491091A CN 201910071362 A CN201910071362 A CN 201910071362A CN 111491091 A CN111491091 A CN 111491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otor
camera
rotating portion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13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h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h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13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10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1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10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2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additional sensors, e.g. acceleration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该拍摄终端包括:本体以及云台拍摄装置;云台拍摄装置设于本体内,云台拍摄装置包括驱动模组以及摄像模组,驱动模组用于控制摄像模组的拍摄方位。本发明的云台拍摄装置集成于拍摄终端内,能够减少整个云台拍摄装置的体积。

Description

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
背景技术
云台是相机、手机等拍摄终端的稳定器,能够起到平衡与稳定拍摄终端的作用,并能够保持拍摄画面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的拍摄终端大多夹持于云台上,并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旋转,以实现物理防抖,从而实现拍摄终端拍摄画面的稳定性。然而,云台与拍摄终端独立设置,占用体积大,安装使用复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云台与拍摄终端独立设置,占用体积大,安装使用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
一种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包括:
本体;以及
云台拍摄装置,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云台拍摄装置包括驱动模组以及摄像模组,所述驱动模组用于控制所述摄像模组的拍摄方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前壳、后壳以及中框,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中框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云台拍摄装置与所述中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拍摄终端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设于所述后壳;及/或所述前壳开设有通光孔,所述摄像模组的感光路径穿设于所述通光孔,所述前壳的外侧设有覆盖所述通光孔的光学透镜,所述光学透镜外凸于远离所述摄像模组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壳体、定子、以及转子,所述定子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为中空结构,且所述转子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定子内,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转子内且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感光组件以及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设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头座以及设于所述镜头座内的镜头,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镜头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镜头座包括座体以及筒体,所述座体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且环绕所述感光芯片,所述筒体设于所述座体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筒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云台拍摄装置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筒体,且所述垫圈夹设于所述转子与所述座体之间;及/或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与所述壳体两端连接的轴套、以及与所述轴套的内圈连接的轴承,所述筒体穿设于所述轴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第二转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旋转,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子的转动轴线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固定部和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三转动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且所述第三转动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三固定部旋转,所述第三转动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转动轴线垂直,且当所述云台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第三转动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子的转动轴线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云台拍摄装置包括第一臂杆,所述第一臂杆包括第一自由端以及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自由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及/或所述云台拍摄装置包括第二臂杆,所述第二臂杆包括第二自由端以及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端与所述第三转动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云台拍摄装置包括运动检测模块以及处理器,所述运动检测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且能够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摄像模组的方位角的变化,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且能够根据所述运动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旋转角度。
本发明提供的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云台拍摄装置集成于拍摄终端内,能够减少整个云台拍摄装置的体积,并且用户直接使用拍摄终端即可通过拍摄终端内部的云台拍摄装置调节拍摄过程中拍摄方位角的变化,以优化在拍摄过程中因抖动偏差而产生的拍摄成像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拍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拍摄终端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拍摄终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云台拍摄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驱动机构组合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云台拍摄装置200,用于对被拍摄物进行拍摄成像,并可调节拍摄过程中拍摄方位角的变化,以优化在拍摄过程中因抖动偏差而产生的拍摄成像质量问题。该云台拍摄装置200可以直接进行使用,也可应用于拍摄终端10,也即拍摄终端10具有影像增稳的功能。在一实施例中,拍摄终端10包括本体100以及设于本体100内的云台拍摄装置200。在一实施例中,该拍摄终端10为相机(例如数码静物相机)。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拍摄终端10也可以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话机、视频电话、电子书籍阅读器、便携多媒体播放器(PMP)、移动医疗装置、可穿戴式设备等具有拍照功能的智能终端。
现有技术中的拍摄终端大多夹持于云台上,并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旋转,以实现物理防抖,从而实现拍摄终端拍摄画面的稳定性。然而,云台与拍摄终端独立设置,占用体积大,安装使用复杂。本发明的云台拍摄装置200集成于拍摄终端10内,能够减少整个云台拍摄装置200的体积,并且用户直接使用拍摄终端10即可通过拍摄终端10内部的云台拍摄装置200调节拍摄过程中拍摄方位角的变化,以优化在拍摄过程中因抖动偏差而产生的拍摄成像质量问题。
本体100是云台拍摄装置200的装配载体,本体100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铝、铝合金、或不锈钢等,当然,本体100也可以由例如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本体10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安装面110、第二安装面120、以及连接第一安装面110和第二安装面120的侧面130。其中,相背设置可以理解如下:例如,在沿侧面130厚度方向(图1中Y轴方向),假设在侧面130中间的某点位置定义一平行于XZ平面的参考面,则可以使得第一安装面110上的所有点位于该参考面的一侧,并使得第二安装面120上的所有点位于该参考面的另一相对侧。
本体100的第一安装面110可以开设通光孔111,通光孔111用于供云台拍摄装置200的摄像模组220采光。在一实施例中,本体100的第一安装面110设有覆盖通光孔111的光学透镜112,光学透镜112朝向背离摄像模组220的一侧凸出,也即光学透镜112凸出于本体100,从而可以充分扩大云台拍摄装置200中的摄像模组220的采光范围。在一实施例中,拍摄终端10还包括显示屏300,显示屏300安装于本体100的第二安装面120,显示屏300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300是触控显示屏,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操作的方式对显示屏300所展示的信息进行触控操作,例如可以通过触摸操作来触发云台拍摄装置200中的摄像模组220进行拍照的拍摄指令。在其它实施例中,显示屏300也可以是非触控显示屏,只用于信息显示。在其它实施例中,显示屏300也可以省略。本体100的侧面130可以开设槽、孔等结构,以用于装配实现特定元件的外设元件与拍摄终端10形成可拆卸连接,或者作为声音等信号输入输出的通道,或者作为拍摄终端10内部元器件工作散热的通道。在一实施例中,本体100的侧面130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400的电池安装槽131。
在一实施例中,本体100包括前壳101、后壳102以及中框103,前壳101与后壳102连接形成收容腔,中框103设于收容腔内,云台拍摄装置200与中框103连接,前壳101和后壳102用于密封安装设于中框103上的云台拍摄装置200。此时,前壳101远离中框103的一侧所在端面即为第一安装面110,前壳101的外壁面即为本体100的侧面130,后壳102远离中框103的一侧所在端面即为第二安装面120。
请参考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云台拍摄装置200包括驱动模组210以及摄像模组220,驱动模组210用于控制摄像模组220的拍摄方位,以使摄像模组220在拍摄过程中实现光学防抖,也即当摄像模组220在拍摄过程中发生抖动时,为了消除拍摄过程由于抖动而产生的位移偏差,驱动模组210能够作用于摄像模组220,生产抵消上述位移偏差的作用力,以实现云台拍摄装置200的增稳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模组210包括第一驱动件230、第二驱动件240以及第三驱动件250。第一驱动件230、第二驱动件240与第三驱动件250协同作用,从而可以实现拍摄终端10的稳定和多角度拍摄(三轴增稳)。
第一驱动件23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部231和第一转动部232,第一转动部232能够相对第一固定部231转动,第一转动部232的转动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可以理解为与图4中的Y轴平行的方向。摄像模组220与第一转动部232连接且能随第一转动部232一起旋转。
第二驱动件24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固定部241和第二转动部242,第二转动部242能够相对第二固定部241转动,第二转动部242的转动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可以理解为与图4中的X轴平行的方向。其中,第二转动部242与第一固定部231连接,也即第一驱动件230能随第二转动部242一起旋转。在一实施例中(图未示),云台拍摄装置200包括第一臂杆,第一臂杆包括第一自由端以及第一活动端,第一自由端与壳体231a连接,第一活动端与第一转动部242连接。第一臂杆作为中间件可以避免第一驱动件240和第二驱动件250直接连接而产生干涉,而不利于对摄像模组220的拍摄方位进行调节,同时,也方便了第一驱动件240和第二驱动件250的拆装,且还能够使云台拍摄装置200更为美观。
第三驱动件25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固定部251和第三转动部252,第三转动部252能够相对第三固定部251转动,第三转动部252的转动轴线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三方向可以理解为与图4中的Z轴平行的方向。其中,第三转动部252与第二固定部241连接,也即第二驱动件240能随第三转动部252一起旋转。在一实施例中,云台拍摄装置200包括第二臂杆260,第二臂杆260包括第二自由端261以及第二活动端262,第二自由端261与第二固定部241连接,第二活动端262与第三转动部252连接。如此,第二臂杆260作为中间连接件可以避免第二驱动件240和第三驱动件250直接连接而产生干涉,而不利于对摄像模组220的拍摄方位进行调节,同时,也方便了第二驱动件240和第三驱动件250的拆装,且还能够使云台拍摄装置200更为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二方向与三方向垂直,且当云台拍摄装置200处于平衡状态时,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三方向。也即,当云台拍摄装置200处于平衡状态时,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三者之间两两垂直。另外,上述所说的三个驱动件皆为电机,所说的固定部皆为电机的定子(固定部也包括电机的壳体),所说的转动部皆为电机的转子。转动部均可以相对固定部旋转360度。而且,转动部可以在电控作用下自动旋转,也可以在电机关闭的状态下,由外力(如手动拨动)驱动旋转。
在其它实施例中,该云台拍摄装置200也可以实现双轴增稳,此时,第三驱动件250可以省略。另外,当云台拍摄装置200只需要实现单轴增稳时,此时,第二驱动件240和第三驱动件250皆可以省略,第一驱动件230和摄像模组220形成用于实现单轴增稳的驱动机构组合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30包括壳体231a、定子231b以及转子,壳体231a和定子231b即为第一固定部231,转子即为第一转动部232。定子231b设于壳体231a内,转子为中空结构,且转子可转动地设于定子231b内。在一实施例中,定子231b包括漆包线233(相当于外磁体)以及套设于漆包线233的定子铁芯234,转子包括内磁体,内磁体设于漆包线233内侧。由此,通过内磁体与外磁体之间磁力的相互作用即可驱动转子旋转。
摄像模组220设于转子内且与转子固定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摄像模组220包括感光组件221以及镜头组件222,镜头组件222设于感光组件221的感光路径,镜头组件222包括镜头座223以及设于镜头座223内的镜头224,转子套设于镜头座223。如此,转子的转动能够带动镜头座223的转动,从而实现摄像模组220与转子的同步旋转,镜头座223乃至设于镜头座223内的镜头224相当于第一驱动件230的输出轴,摄像模组220内置于第一驱动件230内减少了整个装置的厚度。在一实施例中,感光组件221包括电路板221a以及感光芯片221b,感光芯片221b设于电路板221a且与电路板221a电连接,镜头座223包括座体223a以及筒体223b,座体223a与电路板221a连接且环绕感光芯片221b,筒体223b设于座体223a远离电路板221a的一端,转子套设于筒体223b。在一实施例中,镜头224的中心轴线与转子的转动轴线重合,也即摄像模组220与转子实现同轴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30包括与壳体231a两端连接的轴套235、以及与轴套235的内圈连接的轴承236,筒体223b穿设于轴承236。如此,轴承236可以对筒体233b起到支撑作用,并可以降低筒体223b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其回转精度。其中,上述轴承236可以为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组合件包括垫圈237,垫圈237套设于筒体223b,且垫圈237夹设于转子与座体223a之间,以减少筒体223b在转动过程中的磨损,并可达到减震的功能。其中,垫圈237可以但不限定为塑胶垫圈、硅胶垫圈等弹性垫圈。
在上述云台拍摄装置200中,摄像模组220设于转子内并与转子固定连接,从而摄像模组220能够在转子的带动下同步旋转,以实现物理防抖,提高了摄像模组220拍摄成像的稳定性。由于摄像模组220集成到第一驱动件230(例如电机)内,相比现有技术的电机与摄像模组分离设置而言,减少了装置的整体厚度,体积更小,携带更为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云台拍摄装置200包括运动检测模块以及处理器,运动检测模块可以为陀螺仪,陀螺仪可以设置在镜头座上以与镜头座同步旋转,运动检测模块与处理器连接,且能够向处理器发送摄像模组的方位角的变化,处理器分别与第一驱动件230、第二驱动件240、第三驱动件250连接,且能够根据运动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驱动件230、第二驱动件240、第三驱动件250的旋转角度。
在使用云台拍摄装置200或拍摄终端10时,若用户改变拍摄方位,运动检测模块自身轴线的方位角将随之改变,同时,运动检测模块将方位角的变化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能够根据算法计算出第一转动部232需要旋转的角度、第二转动部242需要旋转的角度、以及第三转动252部需要旋转的角度,且第一转动部232的旋转方向、第二转动部242的旋转方向、以及第三转动部252的旋转方向均与运动检测模块自身轴线的方位角所对应的各方向相反。如此,即使云台拍摄装置200或拍摄终端10在移动,摄像模组220也始终处于初始位置,从而能够保证拍摄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云台拍摄装置200还包括主板270以及按键组件(图未示),按键组件可以设于本体100的外表面,按键组件与主板270连接,且能够向主板270发送动作指令,主板270分别与第一驱动件230、第二驱动件240、第三驱动件250连接,且能够根据动作指令控制第一转动部232旋转的角度、第二转动部242旋转的角度、以及第三转动部252旋转的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按键组件可以包括电源键、摇杆键以及功能键。其中,电源键用于控制云台拍摄装置200的开关以及负责切换摄像模组220的拍照及摄像功能。摇杆键用于控制摄像模组220的方位,如摄像模组220的横滚运动(由第一驱动件230驱动)、俯仰运动(由第二驱动件240驱动)及航向运动(由第三驱动件250驱动)。功能键可设置多个,有的可用于调节摄像模组220的拍摄焦距,有的可用于控制各驱动件的工作模式,如锁定和跟随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按键组件所包含的按键个数,以及各按键的功能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定,在此并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以及
云台拍摄装置,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云台拍摄装置包括驱动模组以及摄像模组,所述驱动模组用于控制所述摄像模组的拍摄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前壳、后壳以及中框,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中框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云台拍摄装置与所述中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终端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设于所述后壳;及/或所述前壳开设有通光孔,所述摄像模组的感光路径穿设于所述通光孔,所述前壳的外侧设有覆盖所述通光孔的光学透镜,所述光学透镜外凸于远离所述摄像模组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壳体、定子、以及转子,所述定子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为中空结构,且所述转子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定子内,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转子内且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感光组件以及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设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头座以及设于所述镜头座内的镜头,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镜头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镜头座包括座体以及筒体,所述座体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且环绕所述感光芯片,所述筒体设于所述座体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筒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拍摄装置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筒体,且所述垫圈夹设于所述转子与所述座体之间;及/或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与所述壳体两端连接的轴套、以及与所述轴套的内圈连接的轴承,所述筒体穿设于所述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第二转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旋转,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子的转动轴线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固定部和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三转动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且所述第三转动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三固定部旋转,所述第三转动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转动轴线垂直,且当所述云台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第三转动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子的转动轴线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拍摄装置包括第一臂杆,所述第一臂杆包括第一自由端以及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自由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及/或所述云台拍摄装置包括第二臂杆,所述第二臂杆包括第二自由端以及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端与所述第三转动部连接;及/或所述云台拍摄装置包括运动检测模块以及处理器,所述运动检测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且能够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摄像模组的方位角的变化,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且能够根据所述运动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旋转角度。
CN201910071362.2A 2019-01-25 2019-01-25 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 Pending CN1114910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1362.2A CN111491091A (zh) 2019-01-25 2019-01-25 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1362.2A CN111491091A (zh) 2019-01-25 2019-01-25 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1091A true CN111491091A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2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1362.2A Pending CN111491091A (zh) 2019-01-25 2019-01-25 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10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5072A (zh) * 2021-11-18 2022-0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25072B (zh) * 2021-11-18 2024-05-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5072A (zh) * 2021-11-18 2022-0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25072B (zh) * 2021-11-18 2024-05-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83944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기기
US11036061B2 (en) Reflecting module for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7340667B (zh) 一种整合相机模组的防抖微型云台
CN105911667B (zh) 摄影机镜头模组
KR102072811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20220058943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기기
CN107079086A (zh) 用于薄相机的光学图像稳定
US20210247667A1 (en) Gimbal, handheld gimbal, and handheld imaging device
US20160327206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speed governor in holder
KR102309464B1 (ko) 카메라 모듈
US20170002975A1 (en) Motor mounting structure in pan-tilt device
CN109803071A (zh) 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0770496B (zh) 云台、手持云台和手持拍摄装置
CN109600551A (zh) 成像方法、成像装置、电子装置及介质
CN112954144A (zh) 马达、摄像装置及终端设备
KR102399007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짐벌 장치
WO2019227346A1 (zh) 云台、手持云台和手持拍摄装置
CN111491091A (zh) 自带影像增稳的拍摄终端
JP2019028112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1491092A (zh) 驱动机构组合件及云台拍摄装置
CN209151241U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KR20200013019A (ko) 카메라 모듈
CN209497532U (zh) 驱动机构组合件及云台拍摄装置
CN109803033A (zh)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KR102442834B1 (ko) 카메라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