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0820A - 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0820A
CN111490820A CN202010154417.9A CN202010154417A CN111490820A CN 111490820 A CN111490820 A CN 111490820A CN 202010154417 A CN202010154417 A CN 202010154417A CN 111490820 A CN111490820 A CN 111490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receiving
receiving device
optical
curved surface
rotation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44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豹
彭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1544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08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0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0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7Opt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及其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接收装置为杯状旋转曲面体;包括内、外曲面和底面,具有三个结构参数:旋转角β,装置的整体高度L’,底部厚度H;本发明对这三个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处理,优化方法包括Taguchi正交实验法和ANOVA数据分析法。本发明设计的光学接收装置,光学视场角可达100°;光学增益高达11.29,光学接收端的光学接收功率可达6.7496dBm以上,且光斑能量分布均匀。优化方法极大地简化了设计过程,能有效获取光学接收装置的最优化结构参数组合。本发明光学接收装置绿色环保、安装方便、成本低,能够满足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通信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相比于传统照明方式具有低功耗、高亮度与长寿命等优势,目前已被广 泛应用于信息显示、视觉传输、照明等多种领域。与此同时,因为LED具备有高开关频率和高 响应灵敏度的特点,其被应用于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即可见光通信(VLC)。
在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对于光接收机而言,光学接收装置的设计是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一个 重要部分。设计好的光学接收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光接收功率、光学增益和信噪比。然而目前关 于光学接收装置地研究较少。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光学接收端的光学增益、光接收功率和 信噪比,同时提供较大的视场角,国内外业界提出了各种光学接收装置的设计思路,但是光学 接收装置的设计与优化过程总会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Y.C.Chen,S.S.Wen,Y.X.Wu,Y.Y.Ren,W.P.Guan,Y.L.Zhou,“Long-range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LEDcollimating lens,”OpticsCommunications,377(2016):83–88(2016).
[2]C.F.Lin,C.C.Wu,P.H.Yang and T.Y.Kuo,“Application of TaguchiMethodin Light-Emitting Diode Back light Design for Wide ColorGamut Displays,”Journal of Display Technology,5:323-330(2009)。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及其优化 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接收装置,为杯状旋转曲面体,参见图1所示;包括内、外曲面和底面, 记装置外曲面(旋转曲面)的轴截面的曲线为AC、BD,该截面曲线满足复合抛物面聚光器截 面曲线的基本特性;AB为装置上口(光线入射口)宽度,CD为下口(光线出射口)宽度,记装置 中心轴线到上口(A或B)的距离为a,装置中心轴线到底部边缘(C或D)的距离为b,记内、 外曲面在杯状上端部处的切线夹角为β,亦称旋转角,装置的整体高度为L’,底部厚度为H; 记AC和BD所围成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半视场角为θmax;
所述装置高度L’是经过截短处理后的高度,其大小与截短比k有关。这里,所谓“截短 处理”:是指装置外曲面的轴截面曲线AC、BD,绕中心轴线旋转得到旋转对称体,对该旋转 对称体的上部进行截断,得到本发明装置的本体。所述截短比是指本发明装置高度L’与旋转 对称体的高度之比。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接收装置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角度β的大小在4°-8°之间;所述高度L’的大小在12mm-16mm之间;所述底部壁厚H的大小在3mm-8mm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接收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是选择三个结构参数:旋转角β,装置高 度L’(等价于截断比k),底部厚度H,进行优化处理,使装置满足特定需求,达到最佳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接收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Taguchi正交实验法[1]和ANOVA数据 分析法[2],具体步骤如下:
(1)选取光学接收装置的光学增益、光学接收功率与信噪比作为Taguchi正交实验的品 质特性;
(2)选取光学接收装置的旋转角度β、底部壁厚H与截断比k作为Taguchi正交实验的 影响因子并设置控制水平,所述控制水平是指影响因子的大小,根据具体的变化规律选取合适 的数值;
(3)计算不同影响因子参数组合下的Taguchi正交实验信噪比(S/N)值,并分别得到不 同控制水平下光学增益、光学接收功率与信噪比的S/N值;
(4)采用ANOVA数据分析法分别计算旋转角度β、底部壁厚H与截断比k对于光学接收 装置性能影响的贡献度;
(5)根据步骤(4)中所得不同影响因子的贡献度,确定光学接收装置的最优化结构参数 组合,并做进一步地验证。
其中,所述S/N值在Taguchi正交实验中的计算,采用望大公式:
Figure BDA0002403578480000021
其中,yi表示第i个品质特性,n为试验次数。
其中,所述影响因子的贡献度采用下式表示:
Figure BDA0002403578480000022
其中,SST=SSd+SSe,SSd表示方差和,SSe表示错误的方差和。在仿真优化过程中,SSe接近于0,因为仿真的错误率极低,具有可重复性。
所述方差SST由S/N值的方差和给出:
Figure BDA0002403578480000031
其中,n是实验数,ηi是每个影响因子第i次实验的S/N值,ηn为S/N值的平均值。
经过优化设计,本发明装置的结构参数为:旋转角度β的大小在4°-8°之间;底部壁厚H的大小在3mm-8mm之间;高度L’的大小在12mm-16mm之间。
进一步地,本发明装置的更优结构参数为:旋转角度β的大小在5°-7°之间;底部壁厚H的大小在4mm-6mm之间;高度L’的大小在13mm-15mm之间(截断比的大小在0.6-0.8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根据传统可见光通信光学接收天线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光 学视场角可达100°;光学增益高达11.29,光学接收端的光学接收功率可达6.7496dBm以上, 大大提高了可见光通信光学接收端的性能;
(2)本发明对所设计的光学接收装置,提出了一种基于Taguchi正交实验法和ANOVA数 据分析法的光学结构优化方法。极大地简化了设计与优化过程,能有效获取光学接收装置的最 优化结构参数组合;
(3)本发明设计的光学接收装置,采用单级结构,装置材料为PMMA,绿色环保、安装方 便、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能够有效满足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通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学接收装置结构图示。其中,AB为单元上口(光线入射口)宽度,CD为 下口(光线出射口)宽度,L单元高度,AC、BD弧为单元外曲面(旋转曲面)的轴截面的曲线; θmax表示曲线AC和BD所围成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半视场角;a为单元中心轴线到单元上口 的距离,b为单元中心轴线到单元底部边缘的距离。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学接收装置接收光线的示意图。
图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Taguchi正交实验的结果示意图。
图3为不同控制水平下光学增益的S/N值。
图4为不同控制水平下光学接收功率的S/N值。
图5为不同控制水平下信噪比的S/N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包括三个基本设计参数:旋转角度β;装置高度L’;底部壁厚H。所述旋转角度β的外围曲线AC满足复合抛物面聚光器截面曲线的基本特性;所述装置高度L’是经过截断处理后的高度,其大小与截断比有关。
所述曲线AC的焦距可以通过下式来进行计算:
f=b(1+sinθmax)
其中,b表示光学接收装置的底部半径。
所述光学接收装置在进行截断处理前的高度(G)可以用下式来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2403578480000041
所述截断比采用下式来表示:
Figure BDA0002403578480000042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接收装置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如图2所示,光学接收装置通过反射与折射相结合的方式汇聚光线。进一步地,设置光学 接收装置的底部半径为4mm,曲线AC的焦距为6mm。
本发明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Taguchi正交实验法和ANOVA数据分析法。具体步骤为:
(1)选取光学接收装置的光学增益、光学接收功率与信噪比作为Taguchi正交实验的品 质特性;
(2)选取光学接收装置的旋转角度β、底部壁厚H与截断比作为Taguchi正交实验的影 响因子并设置控制水平;
(3)计算不同控制因子参数组合下的Taguchi正交实验信噪比(S/N)值,并分别得到不 同控制水平下光学增益、光学接收功率与信噪比的S/N值;
(4)选取ANOVA数据分析法分别计算旋转角度β、底部壁厚H与截断比对于光学接收装 置性能影响的贡献率;
(5)根据步骤(4)中所得不同影响因子的贡献率,确定光学接收装置的最优化结构参数 组合,并做进一步地验证。
所述S/N值在Taguchi正交实验中的计算,采用望大公式:
Figure BDA0002403578480000043
其中,yi表示第i个品质特性,n为试验次数。
所述影响因子的贡献度采用下式表示:
Figure BDA0002403578480000044
其中,SST=SSd+SSe,SSd表示方差和,SSe表示错误的方差和。在仿真优化过程中,SSe接近为0,因为仿真的错误率极低,具有可重复性。
所述方差SST由S/N值的方差和给出:
Figure BDA0002403578480000051
其中,n是实验数,ηi是每个影响因子第i次实验的S/N值,ηn为S/N值的平均值。
如图3~5所示,设置旋转角度β为A,底部壁厚H为B,截断比为C。通过选取旋转角度β的控制水平分别为5°、6°和7°;底部壁厚H的控制水平分别为4mm、5mm和6mm;截断比 的控制水平分别为0.6、0.7和0.8。如图3所示得到优化光学增益的最佳参数组合为A1-B1-C3;如图4所示得到优化光学接收功率的最佳参数组合为A2-B1-C3;如图5所示得到优化信噪比的最佳参数组合为A1-B2-C2。
进一步地,为了平衡对各品质特性的优化作用,计算各影响因子分别对于品质效应的贡献 率,得到该光学接收天线的最优化结构参数组合为A1-B1-C3。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 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杯状旋转曲面体;包括内、外曲面和底面,记装置外曲面的轴截面的曲线为AC、BD,该截面曲线满足复合抛物面聚光器截面曲线的基本特性;杯状旋转曲面体的上口为光线入射口,下口为光线出射口,其结构参数为:外曲面在杯状上端部处的切线夹角β,亦称旋转角,装置的整体高度L’,底部厚度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角度β的大小在4°-8°之间;所述高度L’的大小在12mm-16mm之间;所述底部壁厚H的大小在3mm-8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接收装置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接收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三个结构参数:旋转角β,装置高度L’(等价于截短比k),底部厚度H,进行优化处理,使装置满足特定需求,达到最佳性能;具体步骤如下:
(1)选取光学接收装置的光学增益、光学接收功率与信噪比作为Taguchi正交实验的品质特性;
(2)选取光学接收装置的旋转角度β、底部壁厚H与截短比k作为Taguchi正交实验的影响因子并设置控制水平;
(3)计算不同影响因子参数组合下的Taguchi正交实验信噪比(S/N)值,并分别得到不同控制水平下光学增益、光学接收功率与信噪比的S/N值;
(4)采用ANOVA数据分析法分别计算旋转角度β、底部壁厚H与截断比k对于光学接收装置性能影响的贡献度;
(5)根据步骤(4)中所得不同影响因子的贡献度,确定光学接收装置的最优化结构参数组合,并做进一步地验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光学接收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N值在Taguchi正交实验中的计算,采用望大公式:
Figure FDA0002403578470000011
其中,yi表示第i个品质特性,n为试验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光学接收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子的贡献度采用下式表示:
Figure FDA0002403578470000012
其中,SST=SSd+SSe,SSd表示方差和,SSe表示错误的方差和,SSe接近于0,所述方差SST由S/N值的方差和给出:
Figure FDA0002403578470000021
其中,n是实验数,ηi是每个影响因子第i次实验的S/N值,ηn为S/N值的平均值。
CN202010154417.9A 2020-03-07 2020-03-07 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Pending CN111490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4417.9A CN111490820A (zh) 2020-03-07 2020-03-07 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4417.9A CN111490820A (zh) 2020-03-07 2020-03-07 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0820A true CN111490820A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1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4417.9A Pending CN111490820A (zh) 2020-03-07 2020-03-07 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082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062A (zh) * 2017-01-20 2017-06-13 北京理工大学 角度分集型填充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光学接收天线
CN107894656A (zh) * 2017-11-16 2018-04-10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光学接收天线
CN108563013A (zh) * 2017-12-15 2018-09-2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复合抛物面接收天线设计方法以及复合抛物面接收天线
CN110048772A (zh) * 2019-05-11 2019-07-23 复旦大学 一种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的高增益光学接收天线
CN209930264U (zh) * 2019-05-11 2020-01-10 复旦大学 一种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的高增益光学接收天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062A (zh) * 2017-01-20 2017-06-13 北京理工大学 角度分集型填充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光学接收天线
CN107894656A (zh) * 2017-11-16 2018-04-10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光学接收天线
CN108563013A (zh) * 2017-12-15 2018-09-2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复合抛物面接收天线设计方法以及复合抛物面接收天线
CN110048772A (zh) * 2019-05-11 2019-07-23 复旦大学 一种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的高增益光学接收天线
CN209930264U (zh) * 2019-05-11 2020-01-10 复旦大学 一种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的高增益光学接收天线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NG PENG: "Design and Analysis of Optical Receiving Antenna for LE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aguchi Method", 《IEEE ACCESS(VOLUME 7,2019)》 *
XING PENG: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optical receiving antenna based on 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 for in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OPTICS COMMUNICATION》 *
吴楠等: "可见光通信中光学天线的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彭星等: "基于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的新型两级光学接收天线设计与分析", 《物理学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uai et al. Radiation performance of dish solar concentrator/cavity receiver systems
CN107894656B (zh)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光学接收天线
CN102590988B (zh) 一种用于非球面检测的补偿器镜头
CN103728684A (zh) 一种高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0820A (zh) 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CN203673094U (zh) 一种反射镜
CN109283670B (zh) 一种基于自由曲面的离轴稀疏孔径两反光学成像系统
CN213094212U (zh) 一种光学接收装置
CN104570298B (zh) 一种内对焦、大像面、高照度的手机镜头
CN101329442A (zh) 光学玻璃热压成型高次非球面太阳能聚光元件
CN116147208A (zh) 新型圆柱面反射镜拼接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2327476B (zh) 一种制备太赫兹双远心透镜天线组的方法及透镜天线组
CN106067014B (zh) 一种均匀性光照采指面结构
CN101388418B (zh) 便携免跟踪式非成像太阳能聚光装置
CN209930264U (zh) 一种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的高增益光学接收天线
Cotal et al. The effects of chromatic aberr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GaInP/GaAs/Ge concentrator solar cells from Fresnel optics
CN204731476U (zh) 摄像头
CN112097405B (zh) 一种静态大角度太阳能收集系统
CN104880811A (zh) 一种摄像头
CN211698455U (zh) 一种两片式激光准直系统
CN202929224U (zh) 短焦距薄型菲涅尔透镜
CN219868554U (zh) 新型圆柱面反射镜拼接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CN105572880A (zh) 一种用于近红外光谱感知节点的入射光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7406412B (zh) 一种基于自由曲面的离轴反射式精密量测光学系统
CN103792660A (zh) 一种小视场光学系统面形误差相互补偿的自动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