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0081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0081B
CN111490081B CN202010304520.7A CN202010304520A CN111490081B CN 111490081 B CN111490081 B CN 111490081B CN 202010304520 A CN202010304520 A CN 202010304520A CN 111490081 B CN111490081 B CN 1114900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transparent layer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45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90081A (zh
Inventor
樊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045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00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0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0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0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0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以使得不同波段的光从第一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不同;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多个发光器件,设置于衬底上,以及位于显示区的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设置于衬底上且背离发光器件出光侧的一侧,每个发光器件位于一个亚像素内;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形成驱动发光器件发光的电场;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复合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的光学长度满足公式:n×h;n为第一透明层或第二透明层的折射率,h为第一透明层或第二透明层的厚度;构成第一电极中,最靠近第二电极的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由于具有自发光、低功耗、宽视角、响应速度快以及高对比度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智能产品中。此外,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由于具有质量轻、厚度薄以及抗弯折性能的特点,因此成为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亚像素;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多个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每个所述发光器件位于一个所述亚像素内;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形成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的电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侧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所述第一透明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层的光学长度满足公式:n×h;其中,n为所述第一透明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层的折射率,h为所述第一透明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层的厚度;构成所述第一电极中,最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的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红外光发射器以及红外光接收器;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的出光侧以及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的接收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在大于100个所述亚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所述红外光接收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在大于100个所述亚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所述第一复合层中的第一透明层、所述第一复合层中的第二透明层、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的第一透明层以及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的第二透明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复合层中的第二透明层位于,所述第一复合层中的第一透明层和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的第一透明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合层靠近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且所述第一复合层中的第一透明层、第二透明层依次远离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其中,构成所述第一复合层中的第二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所述第一复合层和所述第二复合层的情况下,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和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的红外光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透过率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455261480000021
其中,E1为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第二透明层的电场强度,H1为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第二透明层的磁场强度,Ek+1为所述显示面板中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邻的封装层的电场强度,Hk+1所述显示面板中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邻的封装层的磁场强度;
Figure BDA0002455261480000022
其中,i为虚数单位,
Figure BDA0002455261480000023
nm为所述第一电极中的第m层透明层的折射率,hm为所述第一电极中的第m层透明层的厚度;
Figure BDA0002455261480000024
Figure BDA0002455261480000025
则,R=|r|2
Figure BDA0002455261480000031
则,T=|t|2
其中,n0为所述显示面板中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邻的有机功能层折射率,nk+1为所述显示面板中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邻的封装层的折射率;r为反射系数,t为透射系数;R为反射率,T为透过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构成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第一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构成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第二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构成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第一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构成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第二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材料包括氟化镁、氟化锂、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构成第二电极的材料包括金属单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所述第一透明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层的光学长度满足公式:n×h;其中,n为所述第一透明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层的折射率,h为所述第一透明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层的厚度;构成所述第二电极层中,最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层的折射率为1.95,所述第二透明层的折射率为1.4。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由于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的光学长度满足公式:n×h,而第一透明层或第二透明层的光学长度为1/4λ时,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为增透膜(增透膜为:增加光从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出射的透过率),因此在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的光学长度满足n×h=1/4λ时,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的折射率以及厚度,并且调节第一电极包括的复合层的周期数,使得在可见光区,光从第一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与从半透明金属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相近,而在红外波段,光从第一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远高于从半透明金属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由于光学传感器发出的光为红外光,因此在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时,可以使得光学传感器接收到较强的红外光,从而满足光学传感器在显示面板中的应用需求;在此基础上,由于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复合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即第一电极的材料不包含金属单质,因而能够降低第一电极表面等离子体的损失和第一电极表面的吸收率,从而提高器件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光发射器或红外光接收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多个亚像素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包括不同周期的透明层,光从第一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包括折射率为1.95和折射率为1.4交替排列的四层透明层与半透明金属电极两种结构的透过率的对比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器件发蓝光时,第一电极包括折射率为1.95和折射率为1.4交替排列的四层透明层与半透明金属电极两种结构的发光强度的对比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时,光从第一电极出射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或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装置(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
此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框架1、盖板2、显示面板3以及电路板4等其它配件。此处,显示面板3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也可以为刚性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3为柔性显示面板的情况下,显示装置为柔性显示装置。
其中,框架1的纵截面呈U型,显示面板3、电路板4以及其它配件均设置于框架1内,电路板4置于显示面板3的下方(即背面,背离显示面板3的显示面的一面),盖板2设置于显示面板3远离电路板4的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3,可以应用于上述的显示装置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3具有显示区A1(Act ive Area,简称为AA区),显示区A1包括多个亚像素P。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3包括衬底30以及设置于衬底30上的多个发光器件31,位于显示区A1的光学传感器10;光学传感器10设置于衬底30上且背离发光器件31的出光侧的一侧,每个发光器件31位于一个亚像素P内,发光器件31包括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12;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12用于形成驱动发光器件31发光的电场;第一电极311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3110,复合层31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光学长度满足公式:n×h,n为第一透明层3110a或第二透明层3110b的折射率,h为第一透明层3110a或第二透明层3110b的厚度;构成第一电极311中,最靠近第二电极312的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3还包括位于显示区A1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A2(也可称为周边区),附图2以非显示区A2包围显示区A1为例进行示意。非显示区A2用于布线,此外,也可以将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非显示区A2。参考图2,显示区A1划分为像素区A11和非像素区A12,像素区A11为每个亚像素P所对应的区域,非像素区A12为相邻两个亚像素P之间的区域。
可选的,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3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12之间的像素界定层32,参考图3可知,第二电极312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图案3120,像素界定层32包括多个开口部,一个开口部露出一个第二电极图案3120。
可选的,第一电极311为阴极,第二电极312为阳极;或者,第一电极311为阳极,第二电极312为阴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31还包括发光层31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31除包括发光层313外,还包括电子传输层(election transporting layer,简称ETL)、电子注入层(election injection layer,简称E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ing layer,简称HTL)以及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ion layer,简称HIL)中的一层或多层。
在第一电极311为阴极,第二电极312为阳极的情况下,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设置在第一电极311和发光层313之间,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设置在第二电极312和发光层313之间。在第一电极311为阳极,第二电极312为阴极的情况下,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设置在第二电极312和发光层313之间,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设置在第一电极311和发光层313之间。
此外,可以是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空穴传输层仅位于像素界定层32的开口部内;也可以是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空穴传输层不仅位于像素界定层32的开口部内,而且覆盖像素界定层32远离衬底30的表面,即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空穴传输层为一整层。
对于多个亚像素P的颜色不进行限定。可选的,多个亚像素P包括红色亚像素、蓝色亚像素以及绿色亚像素,在此基础上,发光层313包括位于红色亚像素内的红色发光图案、位于蓝色亚像素的蓝色发光图案以及位于绿色亚像素内的绿色发光图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个亚像素P的颜色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几种,多个亚像素P中的其它颜色都应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的,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3还包括设置在衬底30上的多个驱动电路,一个驱动电路与一个第二电极图案3120电连接。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33,多个薄膜晶体管33中作为驱动晶体管的薄膜晶体管33的漏极与第二电极图案3120电连接。
在显示面板3还包括设置在衬底30上的多个驱动电路的情况下,显示面板3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电路和第二电极312之间的平坦层34,第二电极图案3120通过平坦层34上的过孔与多个薄膜晶体管33中作为驱动晶体管的薄膜晶体管33的漏极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中的“透明”指的是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不包含金属单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层3110包括的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也可称为介质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构成第一电极311中,最靠近第二电极312的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这样一来,可以确保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12之间形成驱动发光器件31发光的电场。
对于金属氧化物不进行限定,以能导电为准。金属氧化物例如可以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简称IZO)或者为其它合适的材料,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构成第二电极312的材料包括金属单质,金属单质例如可以为银(Ag)、铝(Al)、镁(Mg)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构成第二电极312的材料仅包括金属单质,此时,第二电极312为金属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构成第二电极312的材料除包括金属单质外,还包括金属氧化物,第二电极312例如可以为层叠设置的氧化铟锡/银/氧化铟锡(ITO/Ag/ITO);或者,可以为层叠设置的氧化铟锌/银/氧化铟锌(IZO/Ag/IZO)。
在第二电极312的材料包括金属单质的情况下,即第二电极312为全反射电极,其透过率为零,在此基础上,发光器件31发出的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在第一电极311相对于第二电极312远离衬底30一侧时,显示装置为顶发光型显示装置;在第一电极311相对于第二电极312靠近衬底30一侧时,显示装置为底发光型显示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光学传感器10包括红外光发射器35以及红外光接收器36,第一电极311设置于红外光发射器35的出光侧以及红外光接收器36的接收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光发射器35以及红外光接收器36也可称为TOF(time of flight)装置,TOF装置与实现3D立体视觉体验有关。TOF的技术原理为:用红外光发射器35向物体发射红外光,再由红外光接收器36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然后根据光线往返的时间来计算物体与显示装置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确定反射点。当发射的红外光足够多的时候,所有的点就能连成一个立体面。
以显示装置为顶发光型显示装置为例,则第二电极312为全反射电极(即第二电极312不透光)。参考图4可以看出,红外光发射器35发出的红外光通过显示面板3的非像素区A12照到物体上,再由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通过显示面板3的非像素区A12由红外光接收器36接收。
应当理解到,光学传感器10发出的光为红外光,而红外光的波段一般在940nm。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层31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因此当第一电极311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3110时,也即第一电极311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透明层(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可以认为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为复合层3110的一个周期,在第一电极311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3110时,也即第一电极311包括至少一个周期的透明层。
在此基础上,可以是第一电极311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透明层;也可以是第一电极311包括层叠设置的三层或三层以上的透明层。
在第一电极311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透明层的情况下,第一电极31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对于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位置不进行限定。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依次远离第二电极312设置;或者,如图6所示,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依次靠近第二电极312设置。
在第一电极311包括层叠设置的三层透明层的情况下,示例的,如图7所示,第一电极31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3110a、第二透明层3110b和第一透明层3110a,第二透明层3110b位于两个第一透明层3110a之间;或者,如图8所示,第一电极31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透明层3110b、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第一透明层3110a位于两个第二透明层3110b之间。
应当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311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几种结构,第一电极311还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透明层,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光学长度满足公式:n×h,而第一透明层3110a或第二透明层3110b的光学长度为1/4λ时,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为增透膜(增透膜为:增加光从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出射的透过率),因此在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光学长度满足n×h=1/4λ时,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折射率以及厚度,并且调节第一电极311包括的复合层3110的周期数,使得在可见光区,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时的透过率与从半透明金属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相近,而在红外波段(例如940nm),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时的透过率远高于从半透明金属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由于光学传感器10发出的光为红外光,因此在光学传感器10设置在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时,可以使得光学传感器10接收到较强的红外光,从而满足光学传感器10在显示面板3中的应用需求。
在此基础上,由于第一电极311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3110,复合层31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即第一电极311的材料不包含金属单质,因而能够降低第一电极311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简称SPP)的损失和第一电极311表面的吸收率,从而提高器件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红外光发射器35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在大于100个亚像素P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以内,红外光接收器36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在大于100个亚像素P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以内。
附图9以红外光发射器35(或者红外光接收器36)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在40个亚像素P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以内为例进行示意。应当理解到,红外光发射器35(或者红外光接收器36)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在40个亚像素P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以内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光发射器35(或者红外光接收器36)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40个亚像素P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的边界重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光发射器35(或者红外光接收器36)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40个亚像素P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具有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5,为了避免红外光发射器35发射的红外光和红外光接收器36的接收的红外光相互不受影响,因此红外光发射器35和红外光接收器36之间具有间隙d。对于间隙d的距离不进行限定。示例的,间隙d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覆盖大于20个亚像素P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此处,红外光发射器35(红外光接收器36)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覆盖亚像素P的数量增加时,相应地,间隙d衬底30上的正投影覆盖亚像素P的数量也会增加。例如间隙d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覆盖亚像素P的数量为红外光发射器35(红外光接收器36)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覆盖亚像素P的数量的五分之一。
此外,参考图9,当红外光发射器35(红外光接收器36)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覆盖亚像素P时,需要说明的是,在选取显示面板3中的亚像素P时,相邻两个亚像素P之间不会有其余的亚像素P,即红外光发射器35(红外光接收器36)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所覆盖的多个数量的亚像素P的区域为一个整体。
需要说明的是,红外光发射器35和红外光接收器36的尺寸应当以实际尺寸为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仅是对红外光发射器35和红外光接收器36的示意说明。
由于红外光发射器35和红外光接收器36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分别在大于100个亚像素P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以内,即红外光发射器35和红外光接收器36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覆盖多个亚像素P在衬底30上的正投影,因此可以使红外光发射器35的红外光更多的通过非像素区A12从第一电极311出射,从而使得红外光接收器36接收到更多的红外光,以进一步满足TOF在显示面板3中的应用需求。
可选的,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电极311包括第一复合层3111和第二复合层3112;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以及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依次层叠设置;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位于,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和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之间。
可选的,如图10所示,第二复合层3112靠近第二电极312设置,且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第一透明层3110a依次远离第二电极312设置,在此基础上,构成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
对于构成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的材料、构成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的材料以及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不进行限定。例如,构成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或者,构成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又例如,构成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或者,构成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又例如,构成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或者,构成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由此可知,除构成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固定,为金属氧化物外,其余三层透明层中,每层透明层均有两种材料可以选择,因此共有2×2×2=8种组合方式。
可选的,如图11所示,第一复合层3111靠近第二电极312设置,且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第二透明层3110b依次远离第二电极312设置。在此基础上,构成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
对于构成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构成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的材料以及构成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不进行限定。例如,构成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或者,构成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又例如,构成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或者,构成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又例如,构成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或者,构成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由此可知,除构成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的材料固定,为金属氧化物外,其余三层透明层中,每层透明层均有两种材料可以选择,因此共有2×2×2=8种组合方式。
此处,对于透明材料的材料不进行限定。透明材料例如可以包括氟化镁(MgF)、氟化锂(LiF)中的一种;或者包括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或氮氧化硅(SiOxNy)中的一种或者包括其它合适的无机材料。
在透明材料包括氟化镁或者氟化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溅射、或蒸镀的方法形成透明层。在透明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的方法形成透明层。
在显示面板3还包括设置于显示区A1的红外光发射器35以及红外光接收器36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电极311包括第一复合层3111和第二复合层3112;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第二透明层3110b位于,第一复合层3111中的和第二复合层3112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之间,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折射率以及厚度,进一步提高红外波段的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的透过率,进一步使得红外光接收器36接收到较强的反射光,从而进一步满足TOF在显示面板3中的应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层3110a的折射率为1.95,第二透明层3110b的折射率为1.4。
图12、图13以及图14为通过控制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明层3110b的厚度和折射率以及调节第一电极311包括的复合层3110的周期数,得到的模拟结果。图12表示第一电极311包括不同周期的透明层时,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的透过率的曲线图;图13表示第一电极311包括2个周期的透明层与第一电极311为半透明金属电极时,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的透过率的关系曲线图;图14表示第一电极311包括四层透明层与第一电极311为半透明金属电极时,发光器件31发蓝光的光谱模拟结果。
参考图12可以看出,在可见光区(380nm~780nm),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时的透过率在40%~70%之间;在红外波段(例如940nm),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时的透过率接近于100%。从图13中可以看出,在可见光区(380nm~780nm),第一电极311采用折射率为1.95和1.4交替排列的四层透明层时,光的透过率为60%~80%,而光在半透明金属电极的透过率为30%~70%;在红外波段(例如940nm),第一电极311采用折射率为1.95和1.4交替排列的四层透明层时,光的透过率接近于100%,而光在半透明金属电极的透过率为20%~40%。从图14中可以看出,两种结构的第一电极311的光谱峰位基本一致,但第一电极311采用折射率为1.95和1.4交替排列的四层透明层时发光器件31的发光强度远大于采用半透明金属电极时发光器件31的发光强度;采用折射率为1.95和1.4交替排列的四层透明层时发光器件31的亮度相对于采用半透明金属电极时发光器件31的亮度增加了20%。在色度图(CIE-y)中,发光器件31发蓝光时的光谱色度图的亮度结果提升了3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是发光器件31发蓝光时的光谱模拟结果示意图,发光器件31发红光以及发绿光的光谱模拟结果与发蓝光时的光谱模拟结果相近,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基于图12、图13以及图14的模拟结果可知,通过调整第一透明层3110a折射率为1.95和第二透明层3110b折射率为1.4,且相应地增加第一电极311包括的复合层3110的周期(例如第一电极311包括两个周期的透明层),最终可以使得在可见光区,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时的透过率与光从半透明金属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相近,而在红外波段,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时的透过率远高于光从半透明金属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电极311还可以选择不同折射率的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材料,通过控制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厚度以及组合顺序任意调节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的透过率,以同时满足显示和TOF的应用需求。
结合图15所示,在第一电极311包括第一复合层3111和第二复合层3112的情况下,红外光发射器35和红外光接收器的红外光在第一电极311的透过率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455261480000141
其中,E1为第二复合层3112中第二透明层3110b的电场强度,H1为第二复合层3112中第二透明层3110b的磁场强度,Ek+1为显示面板3中与第一电极311相邻的封装层的电场强度,Hk+1显示面板3中与第一电极311相邻的封装层的磁场强度。
Figure BDA0002455261480000151
其中,i为虚数单位,
Figure BDA0002455261480000152
nm为第一电极311中的第m层透明层的折射率,hm为第一电极311中的第m层透明层的厚度。
Figure BDA0002455261480000153
Figure BDA0002455261480000154
则,R=|r|2
Figure BDA0002455261480000155
则,T=|t|2
其中,n0为显示面板3中与第一电极311相邻的有机功能层折射率,nk+1为显示面板3中与第一电极311相邻的封装层的折射率;r为反射系数,t为透射系数;R为反射率,T为透过率。
由上述公式可知,红外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时的透过率和反射率与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折射率以及厚度有关,通过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折射率以及厚度就可以计算出红外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时的透过率和反射率。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折射率以及厚度,并调节第一电极311包括的复合层3110的周期数,能够任意调节某一波段的光从第一电极311出射时的透过率和反射率。
可选的,第二电极312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3110,复合层31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光学长度满足公式:n×h,n为第一透明层3110a或第二透明层3110b的折射率,h为第一透明层3110a或第二透明层3110b的厚度;构成第二电极312中,最靠近第一电极311的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
应当理解到,第二电极312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3110时,复合层3110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特征及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显示面板3的第二电极312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3110,复合层31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情况下,此时,显示装置为双面发光型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12中的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光学长度满足公式:n×h,而第一透明层3110a或第二透明层3110b的光学长度为1/4λ时,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为增透膜(增透膜为:增加光从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出射的透过率),因此在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光学长度满足n×h=1/4λ时,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的折射率以及厚度,并且调节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12包括的复合层3110的周期数,使得在可见光区,光从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12出射时的透过率与从半透明金属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相近,而在红外波段(例如940nm),光从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12出射时的透过率远高于从半透明金属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由于光学传感器10发出的光为红外光,因此在光学传感器10设置在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时,可以使得光学传感器10接收到较强的红外光,从而进一步满足光学传感器10在显示面板3中的应用需求。
在此基础上,由于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12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3110,复合层31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3110a和第二透明层3110b,即第一电极311和第二电极312的材料不包含金属单质,因而能够降低第一电极311、第二电极312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Plasmon Polaritons,简称SPP)的损失和第一电极311、第二电极312表面的吸收率,从而提高器件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亚像素;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多个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每个所述发光器件位于一个所述亚像素内;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形成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的电场;
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红外光学传感器,所述红外光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侧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所述第一透明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层的光学长度满足公式:n×h=1/4λ;其中,n为所述第一透明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层的折射率,h为所述第一透明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层的厚度;“透明”指的是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的材料不包含金属单质;
通过改变所述第一透明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层的折射率以及厚度,使得在可见光区,光从所述第一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与从半透明金属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相近,而在红外波段,光从第一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远高于从半透明金属电极出射时的透过率;
构成所述第一电极中,最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的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学传感器包括红外光发射器以及红外光接收器;
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的出光侧以及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的接收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在大于100个所述亚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所述红外光接收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在大于100个所述亚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所述第一复合层中的第一透明层、所述第一复合层中的第二透明层、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的第一透明层以及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的第二透明层依次层叠设置;
所述第一复合层中的第二透明层位于,所述第一复合层中的第一透明层和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的第一透明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层靠近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且所述第一复合层中的第一透明层、第二透明层依次远离所述第二电极设置;
其中,构成所述第一复合层中的第二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所述第一复合层和所述第二复合层的情况下,所述红外光发射器和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的红外光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透过率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908077620000021
其中,E1为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第二透明层的电场强度,H1为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第二透明层的磁场强度,Ek+1为所述显示面板中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邻的封装层的电场强度,Hk+1所述显示面板中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邻的封装层的磁场强度;
Figure FDA0003908077620000022
其中,i为虚数单位,
Figure FDA0003908077620000023
nm为所述第一电极中的第m层透明层的折射率,hm为所述第一电极中的第m层透明层的厚度;
Figure FDA0003908077620000024
Figure FDA0003908077620000025
则,R=|r|2
Figure FDA0003908077620000026
则,T=|t|2
其中,n0为所述显示面板中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邻的有机功能层折射率,nk+1为所述显示面板中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邻的封装层的折射率;r为反射系数,t为透射系数;R为反射率,T为透过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第一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构成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第二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第一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构成所述第二复合层中第二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透明材料包括氟化镁、氟化锂、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二电极的材料包括金属单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层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层和第二透明层;所述第一透明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层的光学长度满足公式:n×h=1/4λ;其中,n为所述第一透明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层的折射率,h为所述第一透明层或所述第二透明层的厚度;
构成所述第二电极层中,最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透明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层的折射率为1.95,所述第二透明层的折射率为1.4。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304520.7A 2020-04-17 2020-04-1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490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4520.7A CN111490081B (zh) 2020-04-17 2020-04-1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4520.7A CN111490081B (zh) 2020-04-17 2020-04-1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0081A CN111490081A (zh) 2020-08-04
CN111490081B true CN111490081B (zh) 2023-02-07

Family

ID=71797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4520.7A Active CN111490081B (zh) 2020-04-17 2020-04-1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00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6791B (zh) * 2020-08-17 2023-10-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331710A (zh) * 2020-10-30 2021-0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13690223B (zh) * 2021-08-11 2023-10-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06502A (zh) * 2022-03-17 2022-07-0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63838A (ja) * 2003-08-13 2005-03-10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光学デバイス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4428979B2 (ja) * 2003-09-30 2010-03-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有機elパネル
JP5005164B2 (ja) * 2004-03-03 2012-08-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発光素子,発光型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TWI363441B (en) * 2007-02-09 2012-05-01 Au Optronics Corp Self-emissive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0081A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008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485707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1582440B (zh) 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512022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386766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21027B1 (ko)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JP4832781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5425242B2 (ja) 有機el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KR102174652B1 (ko) 발광 소자, 표시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
US11251230B2 (en)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KR20100138773A (ko)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소자, 이것을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센스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CN108493350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US10340314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100283385A1 (en) Organic el device
US8033675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50131522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소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10658449B2 (en) Package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223912A (zh) 显示面板
US20140346480A1 (en) Light emitting element,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ghting apparatus
US10062862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KR20070058765A (ko) 전계 발광소자
KR101888088B1 (ko)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3437241A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
JP2012054091A (ja) 多色表示装置
CN111477762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