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9164A - 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9164A
CN111489164A CN202010274436.5A CN202010274436A CN111489164A CN 111489164 A CN111489164 A CN 111489164A CN 202010274436 A CN202010274436 A CN 202010274436A CN 111489164 A CN111489164 A CN 111489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user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ransaction
int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44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栋
王焕娟
韩少勤
秦日臻
崔建业
汪洋
玄佳兴
杨珂
王合建
薛真
崔九鑫
赵寿生
邱兰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 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 Comme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Blockcha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44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91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9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91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接收区域微网中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其中,所述区域微网中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基于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对售电请求和购电请求进行交易匹配;将得到的匹配结果分别发送给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和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用于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进行交易确认;按照匹配结果进行电力交易处理,以得到交易结果。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客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售电侧市场的放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分布式能源成为能源交易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分布式能源具有交易主体多、交易频繁、数据并发量大等特点。
但是,当前以集中式交易占主流的分布式能源市场中的各个主体的私有信息得不到全面的保障,如财务相关信息、行为相关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直接或间接的被任意调取和访问的状态,隐私问题未被真正重视,中心化的能源调度和交易很难获得各方完全认可。
因此,分布式能源交易主体的数据安全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区域微网中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其中,所述区域微网中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基于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
基于预先配置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对所述售电请求和所述购电请求进行交易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将所述匹配结果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用于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进行交易确认;
按照所述匹配结果进行电力交易处理,以得到交易结果。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基于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从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对本地数据库中的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用户信息编码;所述用户信息编码包括多项用户信息的编码,所述用户信息的编码至少包括所述用户、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和所述用户对应的数据各自的编码;
将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传输到所述物联网数据库。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并向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和所述用户信息输入交易选择操作;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用户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和所述用户信息输入交易选择操作;
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用户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和所述第二用户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均表征确定交易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按照所述匹配结果进行电力交易处理,以得到交易结果;
其中,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包括:
在所述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在所述本地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其中,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包括:
在所述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在所述本地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上述方法,优选的,根据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对本地数据库中的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用户信息编码,包括:
将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编码为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码;
以所述物联网标识为前缀,在所述物理网标识后添加后缀编码,以得到本地数据库中的所述用户的对应的设备和所述用户对应的数据的编码。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
上述方法,优选的,在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
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第一比对结果;
在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征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准确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向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其中,在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
将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第二比对结果;
在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准确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向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将所述交易结果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
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区域微网中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其中,所述区域微网中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基于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
交易匹配单元,用于基于预先配置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对所述售电请求和所述购电请求进行交易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匹配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匹配结果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用于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进行交易确认;
交易处理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匹配结果进行电力交易处理,以得到交易结果。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及所述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以实现:接收所述区域微网中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其中,所述区域微网中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基于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基于预先配置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对所述售电请求和所述购电请求进行交易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将所述匹配结果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用于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进行交易确认;按照所述匹配结果进行电力交易处理,以得到交易结果。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对于每个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其新注册时就基于物联网标识进行确权,相应的在接收到用户的售电请求和购电请求并进行交易匹配之后,就可以根据匹配结果进行交易处理,这一过程中,参与交易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以便于对方用户进行交易确认并完成交易处理。可见,本申请中通过在用户新注册时就在源头对新的用户信息进行确权,相应的交易过程中不会任由其他用户进行数据调取或访问,从而保障在交易中的数据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图4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6-图9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的其他部分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在逻辑上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实现的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技术的区域微网交易系统与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和区块链平台的交互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实现的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技术的区域微网交易系统在电力交易中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中的方法主要用于提高电力交易中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区域微网中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
其中,区域微网由分布式发电、用电负荷、监控、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等组成(必要时含储能装置),是一个能够基本实现内部电力电量平衡的小型供电系统,既可并网又可离网独立运行。本实施例中,区域微网可以理解为由一个电网区域中多个用户的用电设备(至少包含智能电表等设备)所组成的网络,每个用户具有自己的终端,如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本实施例中可以建立与每个用户所在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而接收准备参与交易的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之后,通常首先对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请求进行验证,例如,分析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中各自的请求内容是否完整和是否满足一定的交易规则等。
当然,在接收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之前首先接收第一用户的登录请求和第二用户的登录请求,并分别对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进行用户验证如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等身份认证之后,才允许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分别提交各自的请求,进而接收到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
在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用户是指参与在区域微网中能够进行电力交易的用户,例如电网公司、居民用户、工业用户等所有参与购电、储能、售电的用户。而时购电请求中可以包括有:时间段、电量、购买电价、用电地址、用户编码等请求参数,售电请求中可以包括有:时间段、电量、出售电价、售电网络编码、用户编码等请求参数。
其中,区域微网中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新注册时基于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第一用户新注册时基于第一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第二用户新注册时基于第二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例如,在第一用户向本实施例中所实现的区域微网交易系统首次注册时,本实施例中对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基于第一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进行确权,以使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只有在第一用户允许的情况下被其他用户调取或访问;在第二用户向本实施例中所实现的区域微网交易系统首次注册时,本实施例中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基于第二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进行确权,以使得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只有在第二用户允许的情况下被其他用户调取或访问。
步骤102:基于预先配置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对售电请求和购电请求进行交易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其中,预先配置的区块链智能合约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所实现的智能合约,能够保证真实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各种市场化方式对售电请求和购电请求进行交易匹配,进而生成相应的匹配结果,该匹配结果中可以包括有电子合同,其中相应包含交易价格、交易时间等交易参数。
步骤103:将所述匹配结果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
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与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将匹配结果发送给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以提示第一用户当前匹配得到的匹配结果,并且,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与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将匹配结果发送给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以提示第二用户当前匹配得到的匹配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力交易中实现交易匹配并得到匹配结果之后,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电力交易中能够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进行交易确认。比如,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可以提供给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以便于第二用户基于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匹配结果进行交易确认,即确定是否交易;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可以提供给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以便于第一用户基于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匹配结果进行交易确认,即确定是否交易。
步骤104:按照匹配结果进行电力交易处理,以得到交易结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匹配结果中的电子合同进行电力交易处理,得到交易结果,该交易结果除了包含表征交易成功的参数之外,还可以包括有涉及交易内容的其他参数,以表征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实际交易结果。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对于每个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其新注册时就基于物联网标识进行确权,相应的在接收到用户的售电请求和购电请求并进行交易匹配之后,就可以根据匹配结果进行交易处理,这一过程中,参与交易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以便于对方用户进行交易确认并完成交易处理。可见,本申请中通过在用户新注册时就在源头对新的用户信息进行确权,相应的交易过程中不会任由其他用户进行数据调取或访问,从而保障在交易中的数据安全性。
基于以上实现,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01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图2中所示:
步骤105:将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售电请求和购电请求进行加密或计算相应的哈希值之后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例如,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一用户的公钥和/或第二用户的公钥对售电请求和购电请求分别进行加密,再将经过公钥加密的加密请求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相应的,只有具有公钥对应的私钥即第一用户的私钥和/或第二用户的私钥的用户才能对这些经过加密的请求进行访问并解密,从而保障上链请求的安全性。
并在步骤104之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图2中所示:
步骤106:将交易结果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交易结果进行加密或计算相应的哈希值之后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例如,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一用户的公钥和/或第二用户的公钥对交易结果按照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等算法进行加密,再将经过公钥加密的加密结果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相应的,只有具有公钥对应的私钥即第一用户的私钥和/或第二用户的私钥的用户才能对这些经过加密的交易结果进行访问并解密,从而保障上链请求的安全性。
由此,本实施例中利用区块链平台的不可篡改的安全特性,将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各自的请求以及交易结果均上链存证,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用户新注册时基于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具体为: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从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并根据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对本地数据库中的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用户信息编码,例如,将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编码为用户的用户标识码;以物联网标识为前缀,在物理网标识后添加后缀编码,以得到本地数据库中的用户的对应的设备和所述用户对应的数据的编码;这里的用户信息编码中包括多项用户信息的编码,其中,用户信息的编码至少包括用户、用户对应的设备和用户对应的数据各自的编码;最后,将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传输到所述物联网数据库。另外,在用户新注册时,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
以下以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各自的用户信息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其中,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第一用户新注册时基于第一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如图3中所示:
步骤301:接收第一用户的注册请求。
其中,第一用户的注册请求是指第一用户在首次向本实施例所实现的区域微网交易系统中进行新用户注册时的注册请求,相应的,本实施例中针对第一用户的注册请求进行新用户注册,同时,执行步骤302,如下:
步骤302:从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
其中,物联网数据库可以理解为在预先构建的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中搭建的数据库。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的注册请求之后,同样在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中进行同步注册,相应的,在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中注册有该第一用户,相应的,在物联网数据库中为第一用户配置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并将第一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进行传输,由此,本实施例中实现从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用户对应的物理网标识可以理解为一串编码。
步骤303:根据第一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对本地数据库中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用户信息编码。
其中,所述用户信息编码包括多项用户信息的编码,所述用户信心的编码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设备和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数据的编码,这里第一用户对应的设备可以为第一用户在用电或售电中所相关的设备,如智能电表、电器等设备。也就是说,本地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可以为多项,相应的这些用户信息可以为第一用户、第一用户对应的设备或第一用户对应的数据,如:发电、储能、测电等设备信息以及用电数据、发电数据等。由此,在为这些用户信息根据第一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进行编码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编码为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码;以所述物联网标识为前缀,在所述物理网标识后添加后缀编码,以得到本地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一用户的对应的设备和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数据的编码。例如,第一用户的物联网标识为A,相应将A编码为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码,以A为前缀,在A后面添加后缀,将编码A.0000-A.9999,依次标记为本地数据库中的第一用户的多项用户信息的编码。例如,A.0000-A.0010分别为第一用户对应的11个设备的设备编码,A.0011-A.0100分别为第一用户对应的多项数据的数据编码,等等。
步骤304:将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传输到物联网数据库。
其中,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传输到物联网数据库中的目的在于,将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与其编码之间的编码映射关系在物联网数据库所对应的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中进行注册记录,以便于后续进行编码查询等处理。
同时,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用户新注册时,可以将本地数据库中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例如,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用户信息进行加密或计算相应的哈希值之后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以便于上链存证,由此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例如,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一用户的公钥对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按照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等算法进行加密,再将经过公钥加密的加密结果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相应的,只有具有公钥对应的私钥即第一用户的私钥的用户才能对这些经过加密的用户信息进行访问并解密,从而保障上链信息的安全性。
对于第二用户来说,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第二用户新注册时被确权,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如图4中所示:
步骤401:接收第二用户的注册请求。
其中,第二用户的注册请求是指第二用户在首次向本实施例所实现的区域微网交易系统中进行新用户注册时的注册请求,相应的,本实施例中针对第二用户的注册请求进行新用户注册,同时,执行步骤302,如下:
步骤402:从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第二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
其中,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二用户的注册请求之后,同样在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中进行同步注册,相应的,在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中注册有该第二用户,相应的,在物联网数据库中为第二用户配置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并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进行传输,由此,本实施例中实现从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第二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可以为一串编码。
步骤403:根据第二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对本地数据库中的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用户信息编码。
其中,所述用户信息编码包括多项用户信息的编码,所述用户信息的编码至少包括第二用户、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的编码,这里第二用户对应的设备可以为第二用户在用电或售电中所相关的设备,如智能电表、电器等设备。也就是说,本地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可以为多项,相应的这些用户信息可以为第二用户、第二用户对应的设备或第二用户对应的数据,由此,在为这些用户信息根据第二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进行编码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将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编码为所述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码;以所述物联网标识为前缀,在所述物理网标识后添加后缀编码,以得到本地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设备和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数据的编码。例如,第二用户的物联网标识为B,相应将B编码为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码,以B为前缀,在B后面添加后缀,将编码B.0000-B.9999,依次标记为本地数据库中的第二用户的多项用户信息的编码。例如,B.0000-B.0010分别为第二用户对应的11个设备的设备编码,B.0011-B.0100分别为第二用户对应的多项数据的数据编码,等等。
步骤404: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传输到物联网数据库。
其中,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传输到物联网数据库中的目的在于,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与其编码之间的编码映射关系在物联网数据库所对应的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中进行注册记录,以便于后续进行编码查询等处理。
同时,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用户新注册时,可以将本地数据库中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例如,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用户信息进行加密或计算相应的哈希值之后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以便于上链存证,由此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例如,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二用户的公钥对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按照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等算法进行加密,再将经过公钥加密的加密结果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相应的,只有具有公钥对应的私钥即第二用户的私钥的用户才能对这些经过加密的用户信息进行访问并解密,从而保障上链信息的安全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步骤103之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图5中所示:
步骤107:获得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并向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使得第一用户根据匹配结果和用户信息输入交易选择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在接收到匹配结果和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第一用户可以通过查看这些内容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交易,进而在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上的交互界面中输入相应的交易选择操作,交易选择操作表征第一用户是否确定交易。
步骤108:获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并向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使得第二用户根据匹配结果和用户信息输入交易选择操作。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在接收到匹配结果和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第二用户可以通过查看这些内容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交易,进而在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上的交互界面中输入相应的交易选择操作,交易选择操作表征第二用户是否确定交易。
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步骤108和步骤107以及步骤103的执行先后不限,也可以同时执行。
步骤109:接收第一用户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和第二用户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在交易选择操作均表征确定交易的情况下,执行步骤104。
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与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第一用户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并通过与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接收第二用户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相应的,在第一用户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和第二用户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均表征确定交易的情况下,执行后续的步骤104。
本实施例中向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和向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匹配结果的先后顺序不限,也可以同时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中的任意一方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表征不交易,那么交易终止,不再执行步骤104,此时可以生成表征交易失败的交易结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步骤107在获得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如图6中所示:
步骤601:在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
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交易的匹配结果来表征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分别授权对方可以获得自己的用户信息,因此,本实施例中在向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前,能够向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中请求其所注册并保存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中,由此,在相应的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
步骤602:根据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在本地数据库中获得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本地数据库中按照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编码查找到相应的用户信息,即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同理,本实施例中步骤108在获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如图7中所示:
步骤701:在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
其中,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交易的匹配结果来表征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分别授权对方可以获得自己的用户信息,因此,本实施例中在向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前,能够向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中请求其所注册并保存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中,由此,在相应的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
步骤702:根据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在本地数据库中获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本地数据库中按照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编码查找到相应的用户信息,即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基于以上实现,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07中获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图8中所示:
步骤801:在区块链平台上获得第一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
其中,第一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可以理解为在第一用户进行新用户注册时,所上传到区块链平台的用户信息的初始版本,该初始用户信息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区块链中读取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可以利用第一用户的私钥对用户信息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步骤802:将第一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和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第一比对结果,相应的,在第一比对结果表征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准确的情况下,执行步骤107中的:向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其中,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和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可以理解为:将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区块链平台上保存的初始版本和在本地数据库中所获得的当前版本进行比对,进而得到能够表征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是否发生篡改的第一比对结果。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比对结果表征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没有发生篡改即准确的情况下,确定可以将此时获得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发送给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进而保障所发送给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的用户信息的准确性。
基于以上实现,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08中获得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图9中所示:
步骤901:在区块链平台上获得第二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
其中,第二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可以理解为在第二用户进行新用户注册时,所上传到区块链平台的用户信息的初始版本,该初始用户信息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区块链中读取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可以利用第二用户的私钥对用户信息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步骤902:将第二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和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第二比对结果,相应的,在第二比对结果表征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准确的情况下,执行步骤108中的:向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其中,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和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可以理解为:将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区块链平台上保存的初始版本和在本地数据库中所获得的当前版本进行比对,进而得到能够表征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是否发生篡改的第二比对结果。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比对结果表征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没有发生篡改即准确的情况下,确定可以将此时获得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发送给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进而保障所发送给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的用户信息的准确性。
参考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配置在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中的装置主要用于提高电力交易中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请求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区域微网中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其中,所述区域微网中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基于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
交易匹配单元1002,用于基于预先配置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对售电请求和购电请求进行交易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匹配发送单元1003,用于将匹配结果分别发送给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和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
交易处理单元1004,用于按照匹配结果进行电力交易处理,以得到交易结果。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区域微网交易装置,对于每个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其新注册时就基于物联网标识进行确权,相应的在接收到用户的售电请求和购电请求并进行交易匹配之后,就可以根据匹配结果进行交易处理,这一过程中,参与交易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以便于对方用户进行交易确认并完成交易处理。可见,本申请中通过在用户新注册时就在源头对新的用户信息进行确权,相应的交易过程中不会任由其他用户进行数据调取或访问,从而保障在交易中的数据安全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还包括以下结构,如图11中所示:
数据确权单元1005,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从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根据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对本地数据库中的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用户信息编码;所述用户信息编码包括多项用户信息的编码,所述用户信息的编码至少包括所述用户、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和所述用户对应的数据各自的编码;将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传输到所述物联网数据库。
信息发送单元1006,用于获得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并向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使得第一用户根据匹配结果和用户信息输入交易选择操作;其中,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第一用户新注册时被确权;
信息发送单元1006,还用于获得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并向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使得第二用户根据匹配结果和用户信息输入交易选择操作;其中,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第二用户新注册时被确权;
操作接收单元1007,用于接收第一用户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和第二用户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在接收到的交易选择操作均表征确定交易的情况下,触发交易处理单元1004。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信息发送单元1006在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时,具体用于:
在所述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在所述本地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信息发送单元1006在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时,具体用于:
在所述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在所述本地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可选的,数据确权单元1005在根据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对本地数据库中的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用户信息编码时,具体包括:将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编码为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码;以所述物联网标识为前缀,在所述物理网标识后添加后缀编码,以得到本地数据库中的所述用户的对应的设备和所述用户对应的数据的编码。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结构,如图11中所示:
区块链上传单元1008,用于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
相应的,信息发送单元1006在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还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在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征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准确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向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其中,信息发送单元1006在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还用于: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将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第二比对结果;在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准确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向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区块链上传单元1008还用于:将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
可选的,区块链上传单元1008还用于:将所述交易结果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单元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参考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如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主要用于提高电力交易中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存储器1201,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及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处理器1202,用于执行应用程序,以实现:接收所述区域微网中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其中,所述区域微网中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基于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基于预先配置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对所述售电请求和所述购电请求进行交易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将所述匹配结果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按照所述匹配结果进行电力交易处理,以得到交易结果。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对于每个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其新注册时就基于物联网标识进行确权,相应的在接收到用户的售电请求和购电请求并进行交易匹配之后,就可以根据匹配结果进行交易处理,这一过程中,参与交易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以便于对方用户进行交易确认并完成交易处理。可见,本申请中通过在用户新注册时就在源头对新的用户信息进行确权,相应的交易过程中不会任由其他用户进行数据调取或访问,从而保障在交易中的数据安全性。
以本实施例中所实现的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技术的区域微网交易系统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首先,本系统能够实现微网用户设备解析和数据确权。具体的,本系统采用物联网标识技术,对用户的相关数据进行唯一标识注册,实现数据确权和数据溯源;而且,本系统采用加密算法,将赋有唯一标识的原始数据加密后发布至区块链上,由此,用户持有私钥,使数据掌握在用户自己手中,保证数据隐私性和不可篡改性的同时,实现数据分布式存储和安全共享;另外,本系统中基于区块链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促进交易主体间达成共识,完成区域微网多主体间安全可信交易,实现分布式能源快速消纳。
由此,本申请所实现的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技术的区域微网交易系统,能够实现区域微网用户数据确权及区域微网的电力交易处理。在逻辑上,本系统主要包括标识管理、供需发布、自主交易三个模块,如图12中所示,其中:
标识管理模块,用于:完成对用户、设备及其相关数据赋码和编码注册的功能,为实现分布式能源数据确权和溯源奠定基础;
供需发布模块,用于:针对已注册的区域微网用户、发布购电信息或者售电信息进行审核,在通过系统审核后,用户发布的供需信息(购电请求和售电请求)经过加密后,在区块链平台进行广播;
自主交易模块,用于:本系统根据需求方和供应方发布的电价、时段等信息,进行智能匹配,并将匹配结果通知供需双方,经双方一致同意后,智能合约达成并完成交易。
其中,结合图13中所示的本系统的架构,以图14中所示的交易流程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1、基于物联网标识技术,微网用户在本系统进行注册,本系统通过物理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为用户分配唯一标识码,为用户发电设备及储能设备赋码;
2、将用户、设备及其相关数据的编码映射关系在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进行注册;
3、将用户、设备及相关数据如产能、储能等数据加密后上链存证;
4、微网用户发布电力供需信息,包括购电请求和售电请求等;
5、供需信息通过本系统验证后,发布到区块链平台的交易信息池中并进行广播;
6、基于区块链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技术,本系统匹配供需双方发布的购电和售电信息;
7、将匹配结果通知相匹配的双方用户;
8、本系统访问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平台,基于标识解析技术,为供需双方获得匹配方用户信息;
9、供需双方根据本系统发送的查询结果,判断是否进行交易,并进行交易选择;
10、若双方均确认交易,则继续完成交易;否则有一方取消,则交易终止。
11、交易信息加密后上链存证。
其中,本申请中的相关名词可以有如下理解:
赋码规则:用户编码符合工业互联网标识统一规范,用户能源数据以用户编码为前缀,终端设备及其数据序列号为后缀,保证编码唯一原则。
编码注册:将用户编码、终端及数据编码与数据存储地址的映射关系注册在物联网标识注册解析系统。
发布的购电请求信息包括:时间段、电量、购买电价、用电地址、用户编码等;
发布的售电请求信息包括:时间段、电量、出售电价、售电网络编码、用户编码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区域微网中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其中,所述区域微网中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基于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
基于预先配置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对所述售电请求和所述购电请求进行交易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将所述匹配结果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用于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进行交易确认;
按照所述匹配结果进行电力交易处理,以得到交易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基于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的注册请求的情况下,从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对本地数据库中的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用户信息编码;所述用户信息编码包括多项用户信息的编码,所述用户信息的编码至少包括所述用户、所述用户对应的设备和所述用户对应的数据各自的编码;
将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传输到所述物联网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并向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用户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和所述用户信息输入交易选择操作;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用户根据所述匹配结果和所述用户信息输入交易选择操作;
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用户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和所述第二用户所输入的交易选择操作均表征确定交易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按照所述匹配结果进行电力交易处理,以得到交易结果;
其中,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包括:
在所述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在所述本地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其中,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包括:
在所述物联网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编码,在所述本地数据库中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对本地数据库中的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用户信息编码,包括:
将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编码为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码;
以所述物联网标识为前缀,在所述物理网标识后添加后缀编码,以得到本地数据库中的所述用户的对应的设备和所述用户对应的数据的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将所述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
将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第一比对结果;
在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表征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准确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向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其中,在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平台上获得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
将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初始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以得到第二比对结果;
在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准确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向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所述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交易结果上传到区块链平台进行保存。
9.一种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区域微网中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其中,所述区域微网中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基于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
交易匹配单元,用于基于预先配置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对所述售电请求和所述购电请求进行交易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匹配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匹配结果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
交易处理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匹配结果进行电力交易处理,以得到交易结果。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及所述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以实现:接收所述区域微网中第一用户的售电请求和第二用户的购电请求;其中,所述区域微网中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在所述用户新注册时基于所述用户对应的物联网标识被确权;基于预先配置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对所述售电请求和所述购电请求进行交易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将所述匹配结果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所在的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所在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能够提供给对方用户所在的终端;按照所述匹配结果进行电力交易处理,以得到交易结果。
CN202010274436.5A 2020-04-09 2020-04-09 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4891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4436.5A CN111489164A (zh) 2020-04-09 2020-04-09 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4436.5A CN111489164A (zh) 2020-04-09 2020-04-09 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9164A true CN111489164A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2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4436.5A Pending CN111489164A (zh) 2020-04-09 2020-04-09 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916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4080A (zh) * 2021-08-10 2021-11-30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交易平台结构化数据确权方法
CN114268643A (zh) * 2021-11-26 2022-04-0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主动标识技术的配电物联终端及管理方法
CN115292291A (zh) * 2022-08-19 2022-11-0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大数据交换方法及系统
CN115829276A (zh) * 2022-12-05 2023-03-21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元宇宙的电力交易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1018A (zh) * 2018-07-19 2018-12-0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基于智能合约的微电网电力市场去中心化交易机制
CN109559223A (zh) * 2018-10-10 2019-04-02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方法、装置及区块链网络
CN110223062A (zh) * 2019-04-24 2019-09-1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1018A (zh) * 2018-07-19 2018-12-0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基于智能合约的微电网电力市场去中心化交易机制
CN109559223A (zh) * 2018-10-10 2019-04-02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方法、装置及区块链网络
CN110223062A (zh) * 2019-04-24 2019-09-1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电力交易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4080A (zh) * 2021-08-10 2021-11-30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交易平台结构化数据确权方法
CN113724080B (zh) * 2021-08-10 2024-01-30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交易平台结构化数据确权方法
CN114268643A (zh) * 2021-11-26 2022-04-0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主动标识技术的配电物联终端及管理方法
CN114268643B (zh) * 2021-11-26 2024-04-16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主动标识技术的配电物联终端及管理方法
CN115292291A (zh) * 2022-08-19 2022-11-0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大数据交换方法及系统
CN115829276A (zh) * 2022-12-05 2023-03-21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元宇宙的电力交易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829276B (zh) * 2022-12-05 2023-10-20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元宇宙的电力交易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478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44331B (zh)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应用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Xu et al. A blockchain-based nonrepudiation network computing service scheme for industrial IoT
CN110377239B (zh) 数据签名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067801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身份认证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489164A (zh) 基于物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6574168B2 (ja) 端末識別方法、ならびにマシン識別コードを登録する方法、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CN109509518A (zh) 电子病历的管理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460966A (zh) 基于请求方类别的合同签订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795767B (zh) 一种电力交易方法、装置、系统及可信云平台
CN11218264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347632B (zh) 一种区块链id生成及使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619526A (zh)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服务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639723A (zh) 一种基于erp系统的微服务访问方法及服务器
CN110599342B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信息的授权方法及装置
CN110535648A (zh) 电子凭证生成及验证和密钥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1146040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15659A (zh) 基于web项目的安全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49398A (zh) 一种完备的数据资产可信管理和价值流转系统和方法
CN113987080A (zh) 基于信誉共识的区块链激励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
CN11146179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4866323A (zh) 一种用户可控的隐私数据授权共享系统及方法
CN115796871A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091011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301288A (zh) 在线身份认证、在线交易验证、在线验证保护的方法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