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8566A - 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8566A
CN111488566A CN201910084667.7A CN201910084667A CN111488566A CN 111488566 A CN111488566 A CN 111488566A CN 201910084667 A CN201910084667 A CN 201910084667A CN 111488566 A CN111488566 A CN 111488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host
identifier
legal
control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46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846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85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8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8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06F21/445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by mutual authentication, e.g. between devices or progr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主机端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屏幕端的标识;主机端判断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与合法屏幕标识匹配;若匹配,则响应第一控制指令。由此,通过这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分体式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主机端通过校验当前控制主机端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为合法标识,来确定是否响应屏幕端的控制指令,从而保证了分体式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

Description

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不断推陈出新,适应着人们的各种需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利用电子设备进行上网冲浪、存储文件、拍照等等各种活动。
在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信息被泄漏的风险。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密码锁、指纹锁等方式,来增加电子设备的安全性。用户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或者指纹,才能开启电子设备,进而查阅电子设备中的相关信息。但是这种控制方式,适用范围受限,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加密方法,适用范围受限,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主机端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所述屏幕端的标识;所述主机端判断所述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与合法屏幕标识匹配;若匹配,则响应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解码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所述屏幕端的标识;判断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判断所述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与合法屏幕标识匹配;处理模块,用于若匹配,则响应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其包括:主机端、屏幕端、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前所述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屏幕端的标识,之后判断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与合法屏幕标识匹配,若匹配,则响应第一控制指令。由此,分体式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主机端通过校验当前控制主机端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为合法标识,来确定是否响应屏幕端的控制指令,从而不仅保证了分体式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而且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好。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要素。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加密方法,适用范围受限,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可以通过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屏幕端的标识,之后判断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与合法屏幕标识匹配,若匹配,则响应第一控制指令。由此,分体式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主机端通过校验当前控制主机端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为合法标识,来确定是否响应屏幕端的控制指令,从而不仅保证了分体式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而且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好。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通信及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主机端和屏幕端可分离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成为电子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分体式电子设备中,主机端与屏幕端可以分别做各自擅长的事情,比如,主机端可以包存储器、处理器等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键盘、麦克风、话筒等,用于存储电子设备的所有数据信息,并控制电子设备的屏幕端;屏幕端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设备,并通过触摸屏控制电子设备,从主机端获取数据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分体式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中的数据信息主要存储在主机端中,主机端与屏幕端可以通过自身的无线通信模块与对方建立通信,从而实现对对方的控制,或者从对方获取数据。屏幕端可以通过触摸屏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并在需要时向主机端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主机端做出相应的操作,或者从主机端获取数据。但是,若主机端与屏幕端之间没有可靠的验证机制,很容易导致主机端中数据信息的泄露,危及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机端可以通过自身的无线通信模块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控制指令,确定屏幕端的合法性。
步骤102,所述主机端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所述屏幕端的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机端与屏幕端在建立通信时,可以对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加密,并在获取到对方发送的控制指令时,利用预设的规则对获取到的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验证发送控制指令的对端的合法性。
可选的,可以预设第一预设校验码并存储在主机端中,主机端在获取到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之后,即可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屏幕端标识。
步骤103,所述主机端判断所述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与合法屏幕标识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104;否则,执行步骤105。
步骤104,所述主机端响应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步骤105,所述主机端拒绝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分体式电子设备中,可以通过主机端与屏幕端配对的方式,实现主机端与屏幕端的合法验证。可选的,主机端可以将已经与自身建立配对关系的屏幕端的标识存储在本地,作为合法屏幕标识,以在获取到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时,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确定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的屏幕端的标识,并判断第一控制指令中的屏幕端标识与本地存储的合法屏幕标识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可以确定该屏幕端已经与主机端建立了配对关系,可以响应该屏幕端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做出与第一控制指令相应的操作;若第一控制指令中的屏幕端标识与本地存储的合法屏幕标识不匹配,则可以确定该屏幕端未与主机端建立配对关系,为不合法设备,因此,可以拒绝该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以保证主机端的信息安全。
可选的,主机端可以控制多个屏幕端,即一个主机端可以与多个屏幕端进行配对,并将与其配对成功的屏幕端的标识存储在本地,作为合法屏幕标识。因此,主机端在获取到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之后,可以判断本地存储的合法屏幕标识中是否包含该屏幕端标识,若存在,则可以确定该屏幕端已经与主机端建立了配对关系,可以响应该屏幕端的第一控制指令;若本地存储的合法屏幕标识未包含该屏幕端标识,则可以确定该屏幕端未与主机端建立配对关系,为不合法设备,因此,可以拒绝该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可以通过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屏幕端的标识,之后判断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与合法屏幕标识匹配,若匹配,则响应第一控制指令。由此,分体式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主机端通过校验当前控制主机端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为合法标识,来确定是否响应屏幕端的控制指令,从而不仅保证了分体式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而且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好。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分体式电子设备开机时,通过主机端与屏幕端互相发送验证信息的方式,验证对方的合法性,并建立主机端与屏幕端之间的配对关系。
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所述主机端获取所述屏幕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
步骤202,所述主机端判断是否可以利用所述第一预设校验码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若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8。
步骤203,按照预设的规则,校验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解码处理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合法。
步骤204,在确定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解码处理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合法时,将所述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分体式电子设备启动时,主机端与屏幕端可以互相向对方发送经过编码的自身的标识,以使主机端与屏幕端根据获取到的对方发送的编码后的标识,验证对方的合法性,并在确定获取到的对方的标识合法时,将发送该标识的设备的标识作为合法设备标识,存储在本地。其中,主机端与屏幕端的对自身的标识进行编码的方式,以及对对方发送的编码后的标识进行解码的方式,可以是在分体式电子设备在出厂时,就已经预设在主机端与屏幕端中的,并且主机端与屏幕端中都存储有对自身的标识进行编码的校验码,以及对对方的标识进行解码的校验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只在主机端与屏幕端的其中一端中设置电源按键,当设置有电源按键的一端获取到开机指令之后,可以向另一端发送连接请求,以控制另一端开启。可选的,可以在屏幕端中设置电源按键,以通过屏幕端控制分体式电子设备的开启与关闭。因此,主机端需要具有实时接收屏幕端发送的连接请求的功能,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主机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及用于为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的第一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及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处于持续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在主机端中设置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并且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具有为其独立供电的第一供电模块,第一供电模块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处于持续工作状态,以随时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可选的,主机端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蓝牙模块等只可以进行短距离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以使得主机端与屏幕端近距离接触时,才可以建立通信连接,并验证对方的合法性,从而保证了主机端与屏幕端中的一个丢失时,分体式电子设备中的数据不会被盗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屏幕端在通过电源按键获取到开启指令之后,可以主动向主机端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其中,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经过编码的屏幕端的标识,主机端可以在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获取到屏幕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之后,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并根据解码结果判断主机端是否可以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
具体的,若主机端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得的解码结果无意义(比如为乱码),则可以确定主机端无法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即主机端中存储的第一预设校验码,与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的屏幕端中用于对屏幕端的标识进行编码的第一预设校验码不同,因此,可以直接拒绝该第一连接请求;若主机端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得的解码结果有意义,则可以进一步判断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之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合法。
可选的,校验对第一连接请求解码处理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合法的规则,可以提前预设。若对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符合预设的规则,则可以确定对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合法,即发送该第一连接请求的屏幕端为合法设备,从而可以将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若对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不符合预设的规则,则可以确定对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不合法,即发送该第一连接请求的屏幕端为非法设备,从而可以拒绝第一连接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规则中可以包括屏幕端的标识需要满足的预设形式,并在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的形式与预设的规则中包括的预设形式匹配时,即预设形式中包括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的形式,确定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为合法标识。
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预设判断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合法的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205,所述主机端向所述屏幕端发送由第二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主机端标识,以使所述屏幕端校验所述主机端的合法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机端在获取到屏幕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并确定对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合法之后,还可以利用本地存储的第二预设验证码对自身的标识进行编码,并根据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将编码后的主机端标识发送给屏幕端,以使屏幕端利用本地存储的第二预设校验码对获取到的编码后的主机端标识进行解码,并按照预设的规则判断解码后获取的主机端标识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可以确定发送由第二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主机端标识的主机端为合法设备。
步骤206,所述主机端获取所述屏幕端发送的启动指令,其中,所述启动指令是所述屏幕端在确定所述主机端合法后发送的。
步骤207,所述主机端控制所述主机端的主系统启动。
步骤208,所述主机端拒绝所述第一连接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由第二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主机端标识之后,若屏幕端确定主机端标识合法,则会向主机端发送启动指令,以控制主机端启动。因此,主机端在向屏幕端发送由第二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主机端标识之后,可以实时获取屏幕端发送的启动指令,并在获取到屏幕端发送的启动指令之后,控制自身主系统启动。
进一步的,为保证在分体式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主机端也可以实时获取屏幕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和启动指令,主机端中可以设置有处于持续工作状态的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6,可以包括:
所述主机端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获取所述屏幕端发送的启动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主机端的主系统启动之前,主机端中只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处于持续工作状态,因此,主机端可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获取屏幕端发送的启动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可以通过主机端可以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并在确定可以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时,按照预设的规则,校验对第一连接请求解码处理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合法,之后在确定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合法时,将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进而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由第二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主机端标识,以使屏幕端校验主机端的合法性,并在获取到屏幕端在确定主机端合法后发送的启动指令时,控制主机端的主系统启动。由此,在主机端和屏幕端建立连接、及由屏幕端控制主机端启动的过程中,都进行双向校验,以保证主机端和屏幕端仅可与合法的对端进行连接和互相控制,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分体式电子设备被盗用的风险,保证了用户的信息安全,提高了分体式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主机端中设置电源按键,控制主机端与屏幕端的开启与关闭,并在分体式电子设备开机时,通过主机端主动向屏幕端发送连接请求,以控制屏幕端的开启。
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所述主机端向所述屏幕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屏幕端在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校验码确定所述主机端合法时,将所述主机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主机端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只在主机端与屏幕端的其中一端中设置电源按键,当设置有电源按键的一端获取到开机指令之后,可以向另一端发送连接请求,以控制另一端开启。可选的,可以在主机端中设置电源按键,以通过主机端控制分体式电子设备的开启与关闭。因此,屏幕端需要具有实时接收主机端发送的连接请求的功能,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屏幕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及用于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的第二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处于持续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在屏幕端中设置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并且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具有为其独立供电的第二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处于持续工作状态,以随时获取主机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可选的,屏幕端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蓝牙模块等只可以进行短距离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以使得主机端与屏幕端近距离接触时,才可以建立通信连接,并验证对方的合法性,从而保证了主机端与屏幕端中的一个丢失时,分体式电子设备中的数据不会被盗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机端中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在主机端通过电源按键获取到开启指令之后,触发自身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开启,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检测附近的其他无线通信模块,并向检测到的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例如,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均为电子设备的蓝牙模块,那么主机端在开启之后可以检测附近已开启蓝牙连接的电子设备,并向该电子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以使屏幕端在主机端的第一通信模块的连接范围内时,可以获取到主机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并利用本地存储的第二预设校验码对第二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并根据解码结果判断是否可以利用第二预设校验码对第二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
具体的,若屏幕端利用第二预设校验码对第二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得的解码结果无意义(比如为乱码),则可以确定屏幕端无法利用第二预设校验码对第二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即屏幕端中存储的第二预设校验码,与发送第二连接请求的主机端中用于对主机端标识进行编码的第二预设校验码不同,因此,可以直接拒绝该第二连接请求;若屏幕端利用第二预设校验码对第二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得的解码结果有意义,则可以进一步判断利用第二预设校验码对第二连接请求进行解码之后,获取的主机端标识是否合法。
可选的,校验对第二连接请求解码处理后获取的主机端标识是否合法的规则,可以提前预设。若对第二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取的主机端标识符合预设的规则,则可以确定对第二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取的主机端标识合法,即发送该第二连接请求的主机端为合法设备,从而可以将获取的主机端标识存储为合法主机端标识;若对第二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取的主机端标识不符合预设的规则,则可以确定对第二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取的主机端标识不合法,即发送该第二连接请求的主机端为非法设备,从而可以拒绝第二连接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规则中可以包括主机端标识需要满足的预设形式,并在获取的主机端标识的形式与预设的规则中包括的预设形式匹配时,即预设形式中包括获取的主机端标识的形式,确定获取的主机端标识为合法标识。
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预设判断获取的主机端标识是否合法的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为进一步提高分体式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避免主机端或屏幕端被盗用,可以预设主机端与屏幕端之间进行合法验证的时机,比如可以是每次开启分体式电子设备时,或者预设合适的进行合法验证的时间间隔。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01之前,还可以包括:
所述主机端获取启动指令;
或者,
所述主机端确定合法屏幕标识的存储时长大于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分体式电子设备中,可以预设主机端与屏幕端之间进行合法验证的触发条件。可选的,可以在分体式电子设备开启时,触发主机端与屏幕端之间的合法验证。因此,当分体式电子设备在主机端中设置电源按键时,主机端在向屏幕端发送连接请求之前,可以首先获取启动指令,即用户通过主机端中的电源按键开启了主机端,并在每次获取到启动指令之后,向屏幕端发送连接请求,以触发主机端与屏幕端之间的合法验证。
可选的,为避免分体式电子设备处于开启状态时被盗用,还可以预设主机端与屏幕端之间进行合法验证的时间间隔,例如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合法验证。具体的,上一次主机端与屏幕端进行合法验证的时刻与当前时刻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主机端中合法屏幕标识的存储时长确定,即可以预设主机端中合法屏幕标识的存储时长的阈值,若主机端确定合法屏幕标识的存储时长大于阈值,则可以确定当前需要再次进行主机端与屏幕端之间的合法验证,并向屏幕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以触发主机端与屏幕端之间的合法验证。
步骤302,所述主机端获取所述屏幕端返回的由所述第一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其中,所述由所述第一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是所述屏幕端确定所述主机端合法后发送的。
步骤303,所述主机端在确定所述屏幕端合法时,将所述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屏幕端在确定主机端合法之后,会向主机端返回由第一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以使主机端根据本地存储的第一预设校验码验证屏幕端的合法性。因此,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之后,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模块,获取屏幕端返回的由第一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并利用本地存储的第一预设校验码对屏幕端发送的有第一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进行解码处理,并判断对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取的屏幕端标识,是否与预设的规则匹配,若匹配,则可以确定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合法,并将对应的屏幕端的标识作为合法屏幕标识存储在本地。
步骤304,所述主机端向所述屏幕端发送启动指令,以控制所述屏幕端启动。
可以理解的是,主机端在确定对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进行解码处理之后获取的屏幕端标识合法,并将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之后,即可向屏幕端发送启动指令,以控制屏幕端启动。
进一步的,为保证在分体式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屏幕端也可以实时获取主机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和启动指令,屏幕端中可以设置有处于持续工作状态的第二供电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04,可以包括:
所述主机端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启动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屏幕端的主系统启动之前,屏幕端中只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处于持续工作状态,因此,主机端可以向屏幕端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启动指令,以使屏幕端可以获取到主机端发送的启动指令,并根据启动指令控制屏幕端启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可以通过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屏幕端在根据第二预设校验码确定主机端合法时,将主机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主机端标识,之后主机端获取屏幕端确定主机端合法后返回的由第一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并在确定屏幕端合法时,将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进而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启动指令,以控制屏幕端启动。由此,在主机端和屏幕端建立连接、或由主机端控制屏幕端启动的过程中,都进行双向校验,以保证主机端和屏幕端仅可与合法的对端进行连接和互相控制,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分体式电子设备被盗用的风险,保证了用户的信息安全,提高了分体式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4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41,用于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
解码模块42,用于所述主机端利用第一预设的校验码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所述屏幕端的标识;
第一判断模块43,用于所述主机端判断所述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与合法屏幕标识匹配;
第一处理模块44,用于若匹配,则响应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在实际使用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可以被配置在任意电子设备中,以执行前述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可以通过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屏幕端的标识,之后判断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与合法屏幕标识匹配,若匹配,则响应第一控制指令。由此,分体式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主机端通过校验当前控制主机端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为合法标识,来确定是否响应屏幕端的控制指令,从而不仅保证了分体式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而且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好。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4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获取所述屏幕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判断是否可以利用所述第一预设的校验码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是,则按照预设的规则,校验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解码处理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合法;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在确定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解码处理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合法时,将所述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40,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向所述屏幕端发送由第二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主机端标识,以使所述屏幕端校验所述主机端的合法性。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40,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获取所述屏幕端发送的启动指令,其中,所述启动指令是所述屏幕端在确定所述主机端合法后发送的;
控制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控制所述主机端的主系统启动。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主机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及用于为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的第一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及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处于持续工作状态;
相应的,上述第三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主机端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获取所述屏幕端发送的启动指令。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4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向所述屏幕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屏幕端在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校验码确定所述主机端合法时,将所述主机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主机端标识;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获取所述屏幕端返回的由所述第一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其中,所述由所述第一预设的校验码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是所述屏幕端确定所述主机端合法后发送的;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在确定所述屏幕端合法时,将所述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40,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获取启动指令;
或者,
确定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确定合法屏幕标识的存储时长大于阈值。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40,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向所述屏幕端发送启动指令,以控制所述屏幕端启动。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上述屏幕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及用于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的第二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处于持续工作状态;
相应的,上述第三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主机端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启动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图1、图2、图3所示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40,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可以通过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屏幕端在根据第二预设校验码确定主机端合法时,将主机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主机端标识,之后主机端获取屏幕端确定主机端合法后返回的由第一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并在确定屏幕端合法时,将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进而主机端向屏幕端发送启动指令,以控制屏幕端启动。由此,在主机端和屏幕端建立连接、或由主机端控制屏幕端启动的过程中,都进行双向校验,以保证主机端和屏幕端仅可与合法的对端进行连接和互相控制,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分体式电子设备被盗用的风险,保证了用户的信息安全,提高了分体式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上述电子设备200包括:主机端21、屏幕端22、存储器210、处理器220及存储在存储器210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22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
存储器210及处理器220,连接不同组件(包括存储器210和处理器220)的总线230,存储器21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22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总线230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200典型地包括多种电子设备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2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10还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4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250。电子设备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260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6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230相连。存储器2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270的程序/实用工具28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10中,这样的程序模块270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270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29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91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9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93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93通过总线230与电子设备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2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2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10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实施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前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前所述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通过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预设校验码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屏幕端的标识,之后判断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与合法屏幕标识匹配,若匹配,则响应第一控制指令。由此,分体式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主机端通过校验当前控制主机端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为合法标识,来确定是否响应屏幕端的控制指令,从而不仅保证了分体式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而且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再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一种可选实现形式中,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电子设备上部分在远程电子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电子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电子设备的情形中,远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电子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电子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主机端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所述屏幕端的标识;
所述主机端判断所述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与合法屏幕标识匹配;
若匹配,则响应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机端获取所述屏幕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
所述主机端判断是否可以利用所述第一预设校验码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进行解码处理;
若是,则按照预设的规则,校验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解码处理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是否合法;
在确定对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解码处理后获取的屏幕端的标识合法时,将所述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机端向所述屏幕端发送由第二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主机端标识,以使所述屏幕端校验所述主机端的合法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向所述屏幕端发送由第二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主机端标识之后,还包括:
所述主机端获取所述屏幕端发送的启动指令,其中,所述启动指令是所述屏幕端在确定所述主机端合法后发送的;
所述主机端控制所述主机端的主系统启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及用于为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的第一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及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处于持续工作状态;
所述主机端获取所述屏幕端发送的启动指令,包括:
所述主机端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获取所述屏幕端发送的启动指令。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主机端向所述屏幕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屏幕端在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校验码确定所述主机端合法时,将所述主机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主机端标识;
所述主机端获取所述屏幕端返回的由所述第一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其中,所述由所述第一预设校验码编码后的屏幕端的标识是所述屏幕端确定所述主机端合法后发送的;
所述主机端在确定所述屏幕端合法时,将所述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向所述屏幕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机端获取启动指令;
或者,
所述主机端确定合法屏幕标识的存储时长大于阈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屏幕端的标识存储为合法屏幕标识之后,还包括:
所述主机端向所述屏幕端发送启动指令,以控制所述屏幕端启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及用于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的第二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处于持续工作状态;
所述向所述屏幕端发送启动指令,包括:
所述主机端向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启动指令。
10.一种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主机端获取屏幕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
解码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利用第一预设校验码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中包括的所述屏幕端的标识;
判断模块,用于所述主机端判断所述屏幕端的标识是否与合法屏幕标识匹配;
处理模块,用于若匹配,则响应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端、屏幕端、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CN201910084667.7A 2019-01-29 2019-01-29 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4885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4667.7A CN111488566A (zh) 2019-01-29 2019-01-29 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4667.7A CN111488566A (zh) 2019-01-29 2019-01-29 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8566A true CN111488566A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2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4667.7A Pending CN111488566A (zh) 2019-01-29 2019-01-29 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85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1367A (zh) * 2020-12-30 2021-04-13 深圳市计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度航显屏智能监控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5299A (zh) * 2007-05-14 2010-06-23 寇平公司 用于从主机存取数据的移动无线显示器以及控制方法
GB201519011D0 (en) * 2015-10-27 2015-12-09 Headley William R And Headley Laura A remotely configurable display
CN105144130A (zh) * 2013-03-15 2015-12-09 英特尔公司 移动计算设备技术以及使用它的系统和方法
CN107315472A (zh) * 2017-06-15 2017-11-03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vr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9271125A (zh) * 2018-11-05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体式终端设备的屏显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5299A (zh) * 2007-05-14 2010-06-23 寇平公司 用于从主机存取数据的移动无线显示器以及控制方法
CN105144130A (zh) * 2013-03-15 2015-12-09 英特尔公司 移动计算设备技术以及使用它的系统和方法
GB201519011D0 (en) * 2015-10-27 2015-12-09 Headley William R And Headley Laura A remotely configurable display
CN107315472A (zh) * 2017-06-15 2017-11-03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vr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9271125A (zh) * 2018-11-05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体式终端设备的屏显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1367A (zh) * 2020-12-30 2021-04-13 深圳市计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度航显屏智能监控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5689B (zh) 数字钥匙的身份认证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US11516212B2 (en) Multi-functional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11431719A (zh) 一种移动终端密码保护模块、移动终端及密码保护方法
KR20160097323A (ko) Nfc 인증 메커니즘
WO2018010343A1 (zh) 一种ab门开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70139A (zh) 数据安全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9496443B (zh) 移动认证方法和用于其的系统
CN112313983A (zh) 使用伴随设备的用户认证
CN112580017A (zh) 认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887922B (zh) 消息发送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156549B (zh) 应用程序授权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88566A (zh) 分体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66249A (zh) 多用户账户的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EP2985712B1 (en) Application encryp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N110708364B (zh) 电子设备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5157A (zh) 生物特征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1125668A (zh) 一种基于移动端增强Linux操作系统登录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10717770A (zh) 车辆零部件的防伪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82048B (zh) 基于nfc的车门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汽车
CN110851881B (zh) 终端设备的安全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33685B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38800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data security in a portable storage device
CN10616136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668260B (zh) 一种sim卡数据自毁方法、sim卡、装置及服务器
CN103248487A (zh) 近场通信认证方法、证书授权中心及近场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