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7997A - 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7997A
CN111487997A CN202010399577.XA CN202010399577A CN111487997A CN 111487997 A CN111487997 A CN 111487997A CN 202010399577 A CN202010399577 A CN 202010399577A CN 111487997 A CN111487997 A CN 111487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target
angle
gui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95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7997B (zh
Inventor
安彬
祝小平
杨俊鹏
雷金奎
李博
肖佳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Aish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Aish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Aishe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3995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7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7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7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7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7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1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 G05D1/101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 G05D1/104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ircrafts, e.g. formation fly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12Target-seeking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使用两个无人机进行跟踪,其中任一攻击型无人机导引头截获并跟踪目标后,采用斜视飞行的方法,可以对目标位置进行实时估算,并把估算的目标位置信息发送给另一架无人机,使其快速转向目标方向;两架无人机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对攻击点进行解算,使两架无人机从目标两侧攻击目标,达到双机全向攻击目标的效果,提升了双机协同作战效能。

Description

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攻击型无人机制导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单架攻击型无人机发现目标的能力较弱,生存能力较差,对目标的打击能力较低,因此多架攻击型无人机协同攻击目标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而双机协同制导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为发挥更大的作战效能,需在其中一架无人机发现目标的情况下,实现对目标的协同跟踪、全向攻击、同时攻击和大角度命中。目前尚无此类在工程上实际有效的双机协同制导方法。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能够解决两架攻击型无人机在协同跟踪、攻击角度协同、攻击时间协同和带有命中角约束的综合性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两架攻击型无人机在敌方区域按照离线加载的任务规划航线进行目标搜索,在未发现目标前,双机之间不发送数据,一旦其中任意一架无人机的导引头截获并跟踪到目标后,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斜视飞行,实时估算目标位置,通过机载测控终端,将估算的目标位置信息发送给未发现目标的无人机;
步骤2:未发现目标的无人机在接收到另一架无人机发送的目标位置后,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偏置导引,转向目标方向;
步骤3:未发现目标的无人机如果在偏置导引过程中未截获目标,则在其航向角与方位视线角相等时结束偏置导引,俯仰通道继续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定向飞行方向为无人机与目标的方位视线角,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直到导引头截获并跟踪目标;
步骤4:当双机导引头均跟踪到目标后,无人机之间实时发送各自的位置和速度给另一架无人机,计算双机与估算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平面距离,距离较远的无人机俯仰通道继续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直接导引,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
步骤5:距离较近的无人机,在距离较远的无人机与目标水平面的延长线方向上选取攻击点A,解算A的坐标,俯仰通道继续采用定高飞行,定高飞行高度为距离较远的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首先从当前位置飞向A,再从A转向目标方向,双机从目标两侧接近目标,实现双机攻击角度的协同;
步骤6:当距离较近的无人机导引头再次跟踪到目标后,双机纵向通道均采用去定高飞行,偏航通道均采用直接导引,距离较远的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距离较近的无人机根据双机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控制飞行速度,使双机同时攻击到目标,实现双机攻击时间的协同;
步骤7:当满足俯冲攻击条件时,双机俯仰通道均采用偏置导引,偏航通道均继续采用直接导引;
步骤8:当满足终端寻的制导条件时,双机俯仰通道均采用带有终端命中角约束的比例导引,偏航通道均采用终端寻的修正追踪导引。
所述的步骤1具体如下:以无人机发射点的经度、纬度、高度为坐标原点,无人机实时获取自身相对于发射点的位置,其位置记为(x,y,z),通过(x,y,z)估算的目标位置记为(xt,yt,zt);
无人机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升降舵控制量δe=kθ(θ-θg)+kqq+kh(h-hg),其中,θ为俯仰角,θg为开始跟踪目标时的俯仰角,q为俯仰角速度,h为当前飞行高度,hg为开始跟踪目标时的飞行高度,kθ、kq、kh分别为各项系数;
无人机偏航通道采用斜视飞行,使导引头与目标的方位侧角保持不变,方向舵控制量δr=kψddg)+krr,其中,ψd为导引头的方位侧角,ψdg为导引头开始跟踪目标时的方位侧角,r为偏航角速度,kψ、kr分别为各项系数;
目标相对于无人机的方位视线角ψt=ψ+ψd,其中,ψ为航向角;目标相对于发射点的坐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31
目标相对于发射点的坐标xt= x(k)+(yt-y(k))tanψt(k),其中,k为无人机k时刻相关的飞行状态,k+1为无人机k+1时刻相关的飞行状态;
无人机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z(k+1)=z(k),无人机运动距离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32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33
目标相对于无人机的俯仰视线角qt= -θd-θ,其中,θd为导引头的俯仰框架角,θ为俯仰角;目标相对于发射点的坐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34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35
发现目标的无人机采用定高飞行和斜视飞行,将实时估算的目标位置(xt,yt,zt)通过机载测控终端发送给另一架无人机。
所述的步骤2具体如下:无人机偏航通道采用偏置导引,偏航角速度指令rg=rmax,其中rmax为设定的最大偏航角速度,方向舵控制量δr=kri∫(r-rg)+krr,其中,r为偏航角速度,kri,kr为各项系数。
所述的步骤3具体如下:目标相对于无人机的方位视线角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36
则当航向角ψ=ψt时,无人机结束偏置导引,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方向舵控制量δr= kψ(ψ-ψt)+krr,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速度Vmax飞行,直到无人机截获并跟踪目标。
所述的步骤4具体如下:双机与目标平面距离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37
其中, i为无人机的编号;距离目标较远的无人机俯仰通道继续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直接导引,偏航角速度指令rg=kψψd,方向舵控制量δr=kri∫(r-rg)+krr,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速度Vmax朝目标方向飞行。
所述的步骤5具体如下:当距离目标点T较近的无人机转向A飞行时,无人机当前位置为M,水平距离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41
距离目标较远的无人机当前位置为N,水平距离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42
距离较近的无人机的飞行速度V满足约束条件: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43
在NT的延长线上选择点A和点B,水平距离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44
令Rab=Ram,则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45
角度ψT=ψ21-180°,其中,ψ1与ψ2分别为双机在点M、点N 与目标T的方位视线角;距离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46
角度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47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48
角度ψA=180°-2ψB;距离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49
距离Ram=Rbt-Rat;攻击点A的坐标xa=xm+Rammcos(ψ1M),坐标ya=ym+Rammsin(ψ1M);
距离较近的无人机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给定的飞行高度为另一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可以使双机的飞行高度保持一致,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给定的定向飞行角度ψg=ψ1M;当距离较近的无人机飞到攻击点A时,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给定的定向飞行角度ψg=ψ2-180°,直到导引头再次稳定跟踪到目标。
所述的步骤6具体如下:无人机俯仰通道采用去定高飞行,δe=kθ(θ-θg)+kqq,偏航通道采用直接导引,偏航角速度指令rg=kψψd,距离较远的无人机飞行速度为Vmax,距离较近的无人机飞行速度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410
其中Rmin为距离较近的无人机与目标之间的水平距离,Rmax为距离较远的无人机与目标之间的水平距离。
所述的步骤7具体如下:无人机俯冲攻击的条件为导引头俯仰框架角θd<θf,其中,θf为给定的无人机俯冲攻击角度,满足约束条件θf>θdmin,θdmin为导引头最小的俯仰框架角;双机俯仰通道均采用偏置导引,俯仰角速度指令qg=qmax,使无人机俯仰方向快速对准目标,升降舵控制量δe=kqi∫(q-qg)+kqq;双机偏
航通道均继续采用直接导引。
所述的步骤8具体如下:无人机终端寻的条件为无人机俯仰角θ与导引头俯仰框架角θd满足|θ-θd|<θz,其中,θz为给定的切换条件,一般为不超过5°的值;无人机俯仰通道采用带有终端命中角约束的比例导引,俯仰角速度指令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51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52
该式为简化的二次型最优制导律的形式,其中,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53
为导引头的俯仰框架角速度,θdf为终端时刻无人机期望的命中角,t0为无人机开始进入终端寻的制导的时间,t为无人机当前的时间,θd0为时刻t0时导引头的俯仰框架角,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54
分别为各项系数;无人机偏航通道采用终端寻的修正追踪导引时,偏航角速度指令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55
其中,kψd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56
分别为各项系数。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其有益效果包括:
(1)本方法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斜视飞行方法,其中任一攻击型无人机导引头截获并跟踪目标后,采用斜视飞行的方法,可以对目标位置进行实时估算,并把估算的目标位置信息发送给另一架无人机,使其快速转向目标方向,达到双机协同快速跟踪目标的效果。
(2)本方法提供了一种双机攻击角度协同方法,其中两架无人机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对攻击点进行解算,使两架无人机从目标两侧攻击目标,达到双机全向攻击目标的效果,提升了双机协同作战效能。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机攻击时间协同方法,其中两架无人机根据相对位置关系调整飞行速度,并使攻击目标的时间最短,达到双机同时攻击目标的效果,提升了双机协同作战效能。
(4)本方法提供了一种具有命中角约束的制导方法,使无人机攻击目标时达到一定的命中角度,提升了单架无人机的作战效能。
(5)本方法提供了一种双机协同攻击测控方法,在未发现目标时无人机保持静默,相互之间不发送数据,在导引头截获跟踪目标后,双机之间仅需要相互发送各自的位置、速度和估算的目标位置信息,数据帧内容短,降低了对无人机机载测控的要求,并提高了无人机的生存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流程框图。
图2和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无人机斜视飞行时目标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无人机攻击点A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两架攻击型无人机在敌方搜索区域按照离线加载的任务规划航线进行目标搜索,在未发现目标前,双机之间不发送数据,假设无人机1的导引头先截获并稳定跟踪到目标,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斜视飞行,开始实时估算目标位置,通过机载测控终端,将估算的目标位置信息发送给无人机2。
具体地,以无人机发射点的经度、纬度、高度为坐标原点,无人机可以通过惯性导航装置或卫星导航装置实时获得自身相对于发射点的位置,将无人机1的位置记为 (x1,y1,z1),将无人机2的位置记为(x2,y2,z2),将估算的目标位置记为(xt, yt,zt)。
无人机1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升降舵控制量δe1可通过δe1=kθ11g1)+kq1q1+kh1(h1-hg1)获取,其中,θ1为的俯仰角,θg1为导引头开始跟踪目标时的俯仰角,q1为俯仰角速度,h1为无人机1当前的飞行高度,hg1为导引头开始跟踪目标时的飞行高度,kθ1、kq1、kh1分别为各项系数。
无人机1偏航通道采用斜视飞行,无人机1导引头与目标的方位侧角保持不变,方向舵控制量δr1可通过δr1=kψ1d1dg1)+kr1r1获取,其中,ψd1为导引头的方位侧角,ψdg1为导引头开始跟踪目标时的方位侧角,r1为偏航角速度,kψ1、kr1分别为各项系数。
目标相对于无人机1的方位视线角ψt1可通过ψt1=ψ1d1获取,其中,ψ1为航向角。如图2所示,目标相对于发射点的坐标yt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71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72
获取,目标相对于发射点的坐标xt可通过 xt=x(k)+(yt-y(k))tanψt1(k)获取,其中,(x1(k),y1(k))为时刻k无人机1相对于发射点的坐标,k为k时刻无人机1相关的飞行状态,k+1为k+1时刻无人机1相关的飞行状态。无人机1偏航通道采用斜视飞行时,可使tanψt1(k+1)≠tanψt1(k)。
如图3所示,无人机1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时,可使z1(k+1)=z1(k),无人机1的运动距离Rk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73
获取。目标相对于无人机1的俯仰视线角qt1可通过qt1=-θd11获取,其中,θd1为导引头的俯仰框架角,θ1为的俯仰角。目标相对于发射点的坐标zt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74
获取。
无人机1采用定高飞行和斜视飞行,将实时估算的目标位置(xt,yt,zt)通过机载测控终端发送给无人机2。
步骤二:无人机2接收到无人机1发送的目标估算位置后,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偏置导引,快速转向目标方向。
具体地,无人机2俯仰通道采用定高控制,升降舵控制量δe2可通过δe2=kθ22g2)+kq2q2+kh2(h2-hg2)获取,其中,θ2为俯仰角,θg2为无人机2 接收到估算的目标位置时的俯仰角,q2为俯仰角速度,h2为无人机2当前的飞行高度,hg2为无人机2接收到估算的目标位置时的飞行高度,kθ2、kq2、kh2分别为各项系数。
无人机2偏航通道采用偏置导引,偏航角速度指令rg2=10°/s获取,方向舵控制量δr2可通过δr2=kri2∫(r2-rg2)+kr2r2获取,其中r2为偏航角速度,kri2,kr2为各项系数。
步骤三:如果无人机2在偏置导引过程中未截获目标,则在其航向角与方位视线角相等时结束偏置导引,俯仰通道继续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定向飞行方向为无人机2与目标的方位视线角,无人机2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直到无人机2截获并跟踪目标。
具体地,目标相对于无人机2的方位视线角ψt2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81
获取,则当航向角ψ2=ψt2时,无人机2结束偏置导引,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方向舵控制量δr2可通过δr2=kψ22t2)+kr2r2获取,无人机2以最大巡航速度Vmax飞行,直到导引头截获并跟踪目标。
步骤四:当两架攻击型无人机导引头均稳定跟踪到目标后,无人机之间实时发送各自的位置和速度给另一架无人机,计算双机与估算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平面距离,距离较远的无人机俯仰通道继续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直接导引,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
具体地,无人机1与目标平面距离R1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82
获取,无人机2与目标平面距离R2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83
获取。假设R1<R2,无人机2俯仰通道继续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直接导引,偏航角速度指令rg2可通过rg2=kψ2ψd2获取,方向舵控制量δr2可通过δr2=kri2∫(r2-rg2)+kr2r2获取,无人机2以最大巡航速度Vmax朝目标方向飞行,即V2=Vmax
步骤五:无人机1在无人机2与目标水平面的延长线方向上选取攻击点A,解算攻击点A的坐标,俯仰通道继续采用定高飞行,定高飞行高度为距离无人机2的飞行高度,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首先从当前位置飞向攻击点A,再从攻击点A转向目标方向,双机从目标两侧接近目标,实现双机攻击角度的协同。
具体地,如图4所示,当无人机1从点T转向攻击点A飞行时,无人机1当前位置为M,水平距离Rmt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91
获取,无人机2当前位置为N,水平距离Rnt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92
获取。无人机1的飞行速度V1满足约束条件: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93
在NT的延长线上选择点A和点B,水平距离Ram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94
获取,令Rab=Ram,则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95
角度ψT可通过ψT=ψ21-180°获取,其中,ψ1与ψ2分别为双机在点M、点N与目标T的方位视线角。距离Rbm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96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97
获取。角度ψB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98
获取。角度ψA可通过ψA=180°-2ψB获取。距离Rat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099
获取,距离Ram可通过 Ram=Rbt-Rat获取。攻击点A的坐标xA可通过xa=xm+Rammcos(ψ1M)获取,坐标ya可通过ya=ym+Rammsin(ψ1M)。
无人机1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给定的飞行高度取无人机2的飞行高度,可以使双机的飞行高度保持一致,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给定的定向飞行角度ψg1可通过ψg1=ψ1M获取。当无人机1飞到攻击点A时,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给定的定向飞行角度ψg1可通过ψg1=ψ2-180°获取,直到无人机1导引头再次稳定跟踪到目标。
步骤六:当无人机1导引头再次稳定跟踪到目标后,双机纵向通道均采用去定高飞行,偏航通道均采用直接导引,无人机2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无人机1根据双机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控制飞行速度,使双机可同时攻击到目标,实现双机攻击时间的协同。
具体的,无人机俯仰通道采用去定高飞行,升降舵控制量δe1=kθ11g1)+ kq1q1,δe2=kθ22g2)+kq2q2。偏航通道采用直接导引时,偏航角速度指令rg1= kψ1ψd1,rg2=kψ2ψd2,方向舵控制量δr1=kri1∫(r1-rg1)+kr1r1,δr2= kri2∫(r2-rg2)+kr2r2,无人机2飞行速度V2=Vmax,无人机1飞行速度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101
步骤七:当满足俯冲攻击条件时,双机俯仰通道均采用偏置导引,偏航通道均继续采用直接导引。
具体地,无人机俯冲攻击的条件为导引头俯仰框架角θd<-65°。
双机俯仰通道均采用偏置导引,俯仰角速度指令qg1=qg2=10°/s,使无人机俯仰方向快速对准目标,升降舵控制量δe1=kqi1∫(q1-qg1)+kq1q1,δe2=kqi2∫(q2-qg2)+kq2q2。双机偏航通道均继续采用直接导引。
步骤八:当满足终端寻的制导条件时,双机俯仰通道均采用带有终端命中角约束的比例导引,无人机偏航通道均采用终端寻的修正追踪导引。
具体地,无人机1终端寻的的条件为|θ1d1|<3°,无人机2终端寻的的条件为|θ2d2|<3°。
双机俯仰通道采用带有终端命中角约束的比例导引,俯仰角速度指令qg1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102
获取,qg2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103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104
获取,其中,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105
为双机导引头的俯仰框架角速度,t01、t02为双机开始进入终端寻的制导的时间,t1、t2为双机当前的时间,θd10、θd20为双机初始时刻俯仰框架角,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106
分别为各项系数,双机攻击目标时终端命中角约束为90°。
双机偏航通道采用终端寻的修正追踪导引,偏航角速度指令rg1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107
获取,rg2可通过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108
获取,其中,kψd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109
kψd2
Figure RE-GDA00025563170000001010
分别为各项系数。
综上所述:该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机协同跟踪、攻击角度协同、攻击时间协同和带有命中角约束的技术问题,发挥了双机协同的优势,提高了攻击型无人机的作战效能。

Claims (9)

1.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两架攻击型无人机在敌方区域按照离线加载的任务规划航线进行目标搜索,在未发现目标前,双机之间不发送数据,一旦其中任意一架无人机的导引头截获并跟踪到目标后,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斜视飞行,实时估算目标位置,通过机载测控终端,将估算的目标位置信息发送给未发现目标的无人机;
步骤2:未发现目标的无人机在接收到另一架无人机发送的目标位置后,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偏置导引,转向目标方向;
步骤3:未发现目标的无人机如果在偏置导引过程中未截获目标,则在其航向角与方位视线角相等时结束偏置导引,俯仰通道继续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定向飞行方向为无人机与目标的方位视线角,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直到导引头截获并跟踪目标;
步骤4:当双机导引头均跟踪到目标后,无人机之间实时发送各自的位置和速度给另一架无人机,计算双机与估算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平面距离,距离较远的无人机俯仰通道继续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直接导引,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
步骤5:距离较近的无人机,在距离较远的无人机与目标水平面的延长线方向上选取攻击点A,解算A的坐标,俯仰通道继续采用定高飞行,定高飞行高度为距离较远的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首先从当前位置飞向A,再从A转向目标方向,双机从目标两侧接近目标,实现双机攻击角度的协同;
步骤6:当距离较近的无人机导引头再次跟踪到目标后,双机纵向通道均采用去定高飞行,偏航通道均采用直接导引,距离较远的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距离较近的无人机根据双机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控制飞行速度,使双机同时攻击到目标,实现双机攻击时间的协同;
步骤7:当满足俯冲攻击条件时,双机俯仰通道均采用偏置导引,偏航通道均继续采用直接导引;
步骤8:当满足终端寻的制导条件时,双机俯仰通道均采用带有终端命中角约束的比例导引,偏航通道均采用终端寻的修正追踪导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如下:以无人机发射点的经度、纬度、高度为坐标原点,无人机实时获取自身相对于发射点的位置,其位置记为(x,y,z),通过(x,y,z)估算的目标位置记为(xt,yt,zt);
无人机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升降舵控制量δe=kθ(θ-θg)+kqq+kh(h-hg),其中,θ为俯仰角,θg为开始跟踪目标时的俯仰角,q为俯仰角速度,h为当前飞行高度,hg为开始跟踪目标时的飞行高度,kθ、kq、kh分别为各项系数;
无人机偏航通道采用斜视飞行,使导引头与目标的方位侧角保持不变,方向舵控制量δr=kψddg)+krr,其中,ψd为导引头的方位侧角,ψdg为导引头开始跟踪目标时的方位侧角,r为偏航角速度,kψ、kr分别为各项系数;
目标相对于无人机的方位视线角ψt=ψ+ψd,其中,ψ为航向角;目标相对于发射点的坐标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21
目标相对于发射点的坐标xt=x(k)+(yt-y(k))tanψt(k),其中,k为无人机k时刻相关的飞行状态,k+1为无人机k+1时刻相关的飞行状态;
无人机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z(k+1)=z(k),无人机运动距离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22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23
目标相对于无人机的俯仰视线角qt=-θd-θ,其中,θd为导引头的俯仰框架角,θ为俯仰角;目标相对于发射点的坐标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24
发现目标的无人机采用定高飞行和斜视飞行,将实时估算的目标位置(xt,yt,zt)通过机载测控终端发送给另一架无人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如下:无人机偏航通道采用偏置导引,偏航角速度指令rg=rmax,其中rmax为设定的最大偏航角速度,方向舵控制量δr=kri∫(r-rg)+krr,其中,r为偏航角速度,kri,kr为各项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如下:目标相对于无人机的方位视线角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31
则当航向角ψ=ψt时,无人机结束偏置导引,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方向舵控制量δr=kψ(ψ-ψt)+krr,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速度Vmax飞行,直到无人机截获并跟踪目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如下:双机与目标平面距离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32
其中,i为无人机的编号;距离目标较远的无人机俯仰通道继续采用定高飞行,偏航通道采用直接导引,偏航角速度指令rg=kψψd,方向舵控制量δr=kri∫(r-rg)+krr,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速度Vmax朝目标方向飞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具体如下:当距离目标点T较近的无人机转向A飞行时,无人机当前位置为M,水平距离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33
距离目标较远的无人机当前位置为N,水平距离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34
距离较近的无人机的飞行速度V满足约束条件: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35
在NT的延长线上选择点A和点B,水平距离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36
令Rab=Ram,则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37
角度ψT=ψ21-180°,其中,ψ1与ψ2分别为双机在点M、点N与目标T的方位视线角;距离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38
角度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39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310
角度ψA=180°-2ψB;距离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311
距离Ram=Rbt-Rat;攻击点A的坐标xa=xm+Rammcos(ψ1M),坐标ya=ym+Ramsin(ψ1M);
距离较近的无人机俯仰通道采用定高飞行,给定的飞行高度为另一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可以使双机的飞行高度保持一致,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给定的定向飞行角度ψg=ψ1M;当距离较近的无人机飞到攻击点A时,偏航通道采用定向飞行,给定的定向飞行角度ψg=ψ2-180°,直到导引头再次稳定跟踪到目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具体如下:无人机俯仰通道采用去定高飞行,δe=kθ(θ-θg)+kqq,偏航通道采用直接导引,偏航角速度指令rg=kψψd,距离较远的无人机飞行速度为Vmax,距离较近的无人机飞行速度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41
其中Rmin为距离较近的无人机与目标之间的水平距离,Rmax为距离较远的无人机与目标之间的水平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具体如下:无人机俯冲攻击的条件为导引头俯仰框架角θd<θf,其中,θf为给定的无人机俯冲攻击角度,满足约束条件θf>θdmin,θdmin为导引头最小的俯仰框架角;双机俯仰通道均采用偏置导引,俯仰角速度指令qg=qmax,使无人机俯仰方向快速对准目标,升降舵控制量δe=kqi∫(q-qg)+kqq;双机偏航通道均继续采用直接导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具体如下:无人机终端寻的条件为无人机俯仰角θ与导引头俯仰框架角θd满足|θ-θd|<θz,其中,θz为给定的切换条件,一般为不超过5°的值;无人机俯仰通道采用带有终端命中角约束的比例导引,俯仰角速度指令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42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43
该式为简化的二次型最优制导律的形式,其中,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44
为导引头的俯仰框架角速度,θdf为终端时刻无人机期望的命中角,t0为无人机开始进入终端寻的制导的时间,t为无人机当前的时间,θd0为时刻t0时导引头的俯仰框架角,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45
分别为各项系数;无人机偏航通道采用终端寻的修正追踪导引时,偏航角速度指令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51
其中,kψd
Figure FDA0002488918760000052
分别为各项系数。
CN202010399577.XA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 Active CN111487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9577.XA CN111487997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9577.XA CN111487997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7997A true CN111487997A (zh) 2020-08-04
CN111487997B CN111487997B (zh) 2023-06-23

Family

ID=71795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9577.XA Active CN111487997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799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7531A (zh) * 2020-11-24 2021-03-16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平面空间二对一场景下防守区域扩大方法
US20220315221A1 (en) * 2021-03-30 2022-10-0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erver apparatus, system, flight vehicle, and operation method for system
WO2023178495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控制终端、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6346A (zh) * 2016-11-01 2017-02-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无人机协同快速覆盖搜索航迹规划方法
CN107422748A (zh) * 2017-06-29 2017-12-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编队制导装置及协同跟踪制导方法
CN107976899A (zh) * 2017-11-15 2018-05-0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系统的精确目标定位及打击方法
CN107985605A (zh) * 2017-11-30 2018-05-04 陶文英 一种环绕察打一体飞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164825A (zh) * 2018-08-13 2019-01-08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自主导航避障方法及装置
CN109254594A (zh) * 2018-09-21 2019-01-22 北京大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全捷联末制导方法
CN109270945A (zh) * 2018-09-21 2019-01-25 北京大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捷联制导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CN109597427A (zh) * 2018-11-28 2019-04-09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炸弹随遇攻击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9945868A (zh) * 2019-03-07 2019-06-28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一种无人机目标照射航线自动规划方法
CN110244756A (zh) * 2019-04-29 2019-09-17 福州大学 无人机快速追踪协同避障方法
CN110597264A (zh) * 2019-09-25 2019-12-2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无人机反制系统
US20200108922A1 (en) * 2018-10-03 2020-04-09 Sarcos Corp. Deployable Aerial Countermeasures for Neutralizing and Capturing Target Aerial Vehicles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6346A (zh) * 2016-11-01 2017-02-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无人机协同快速覆盖搜索航迹规划方法
CN107422748A (zh) * 2017-06-29 2017-12-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编队制导装置及协同跟踪制导方法
CN107976899A (zh) * 2017-11-15 2018-05-0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系统的精确目标定位及打击方法
CN107985605A (zh) * 2017-11-30 2018-05-04 陶文英 一种环绕察打一体飞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164825A (zh) * 2018-08-13 2019-01-08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自主导航避障方法及装置
CN109254594A (zh) * 2018-09-21 2019-01-22 北京大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全捷联末制导方法
CN109270945A (zh) * 2018-09-21 2019-01-25 北京大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捷联制导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US20200108922A1 (en) * 2018-10-03 2020-04-09 Sarcos Corp. Deployable Aerial Countermeasures for Neutralizing and Capturing Target Aerial Vehicles
CN109597427A (zh) * 2018-11-28 2019-04-09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炸弹随遇攻击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9945868A (zh) * 2019-03-07 2019-06-28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一种无人机目标照射航线自动规划方法
CN110244756A (zh) * 2019-04-29 2019-09-17 福州大学 无人机快速追踪协同避障方法
CN110597264A (zh) * 2019-09-25 2019-12-2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无人机反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蚩军祥 等: "一种电视制导无人机大落角对地攻击末制导律", 《电光与控制》 *
闫威 等: "无人作战飞机对地攻击火/飞耦合控制器设计", 《火力与指挥控制》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7531A (zh) * 2020-11-24 2021-03-16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平面空间二对一场景下防守区域扩大方法
CN112507531B (zh) * 2020-11-24 2024-05-07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平面空间二对一场景下防守区域扩大方法
US20220315221A1 (en) * 2021-03-30 2022-10-0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erver apparatus, system, flight vehicle, and operation method for system
US11952115B2 (en) * 2021-03-30 2024-04-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erver apparatus, system, flight vehicle, and operation method for system
WO2023178495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控制终端、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7997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0556B (zh) 一种时空约束下多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与制导方法
CN111487997A (zh) 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双机协同制导方法
CN109634293B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翻滚机动控制方法
EP0797068B1 (en) A guidance system for air-to-air missiles
CN110345814B (zh) 一种不依赖自身导引头测量信息的末制导算法
CN109669480B (zh) 一种预测目标位置的导引头控制方法
CN112033234A (zh) 一种多导弹协同制导律设计方法
CN111366155B (zh) 基于机载光电系统的局域扫描方法
CN109543135B (zh) 一种基于信息最大化的多auv协同同时导引方法
CN114637304A (zh) 一种察打武器系统及随动跟踪控制方法
CN115328206A (zh) 一种适用于多无人机协同打击的分段制导方法
CN111813152B (zh) 一种反辐射无人机自毁方法
KR101866218B1 (ko) 드론을 이용한 함포 영점 조정 방법
CN114153226B (zh) 动态视线信息辅助的无人飞行器视场保持导引方法及系统
CN113176563B (zh) 一种雷达景象匹配末制导导弹飞行弹道规划方法
CN112461059B (zh) 一种图像寻的制导导弹地面发射方法
Zuoe et al. Study on vertical attack penetration probability of anti-ship missile
CN115617063A (zh) 一种带落角约束的飞行器制导控制装置及方法
Zhao et al. Cooperative guidance for seeker-less missile based on leader-follower framework
CN114608391B (zh) 一种具有隐身效果的炮弹制导方法及系统
US9234723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managing a homing device mounted on a projectile, in particular on a missile
CN113639586A (zh) 一种抗雷达关机的制导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1736625B (zh) 一种基于主被动复合导引的无人机抗诱饵航迹控制方法
CN115586793B (zh) 一种高海况条件下全方位转弯机体指向控制方法
RU41852U1 (ru) Корабельная ракетная пусковая установк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