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8983A - 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8983A
CN111478983A CN202010171748.3A CN202010171748A CN111478983A CN 111478983 A CN111478983 A CN 111478983A CN 202010171748 A CN202010171748 A CN 202010171748A CN 111478983 A CN111478983 A CN 111478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port
target
configuration
layer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17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8983B (zh
Inventor
陈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717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8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8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8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8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8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04L49/253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using establishment or release of connections between por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均基于预先为三层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一对一配设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并且均包括:配置三层交换机上目标端口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对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的每个目标端口,均通过如下步骤p1‑p3进行IP地址配置:p1、分析目标端口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头部,获取数据报文的头部中的ip地址网段信息;p2、获取所述ip地址网段信息中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p3、基于上述获取到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自动配置目标端口的ip地址。本发明用于提高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的配置效率。

Description

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换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三层交换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三层交换机,软硬件一体,例如华为s5700等等。另一种就是三层白盒交换机,软件系统解耦的交换机,使用开源的网络操作系统,例如sonic等。
三层交换机的初衷是将网络二层功能和三层功能进行一个整合,达到一机多用、交换机和路由器合为一体的目的,基本可以代替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使用。但是三层交换机端口默认实现的是二层转发功能,都不具备自动配置ip地址的方式,如果要实现路由功能需要配置端口ip地址,从而将端口作为某个子网的网关,进而当路由接口使用。
目前,无论是针对当前的开源网络操作系统例如sonic等,或是针对传统的三层交换机,配置三层交换机ip地址的方式基本上是只有手动配置。然而数据中心交换机需求量较大,手工配置耗费人力,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于提高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的配置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该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基于预先为三层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一对一配设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所述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的取值包括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和关闭端口IP地址配置;该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包括步骤:
配置三层交换机上目标端口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所述目标端口为三层交换机上将要进行IP地址配置的端口;
对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的每个目标端口,均通过如下步骤p1-p3进行IP地址配置:
p1、分析目标端口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头部,获取数据报文的头部中的ip地址网段信息;
p2、获取所述ip地址网段信息中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
p3、基于上述获取到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自动配置目标端口的ip地址。
进一步地,步骤p3具体包括:
记上述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为第一目标ip地址和第二目标ip地址;
判断第一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
若否,则将目标端口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一目标ip地址;
若是,则继续判断第二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若否,则将目标端口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二目标ip地址;若是则输出配置fail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或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
在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时,第二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
在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时,第二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层交换机为三层白盒交换机。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系统,该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系统基于预先为三层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一对一配设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所述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的取值包括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和关闭端口IP地址配置;该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系统包括:
启动配置单元,配置三层交换机上目标端口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所述目标端口为三层交换机上将要进行IP地址配置的端口;
IP地址自动配置单元,对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的每个目标端口分别进行IP地址配置;
所述的IP地址自动配置单元,包括:
地址网段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分析目标端口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头部,获取数据报文的头部中的ip地址网段信息;
ip地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ip地址网段信息中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
ip地址配置模块,用于基于上述获取到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自动配置目标端口的ip地址;
控制模块,用于调用所述的地址网段信息获取模块、ip地址获取模块及ip地址配置模块,对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的每个目标端口分别进行IP地址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ip地址配置模块,包括:
目标ip地址单元,记上述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为第一目标ip地址和第二目标ip地址;
判断单元,判断第一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
第一决策单元,在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目标端口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一目标ip地址;
第二决策单元,在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继续判断第二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
第三决策单元,在第二决策单元判定第二目标ip地址不能ping通时,将目标端口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二目标ip地址;
第四决策单元,在第二决策单元判定第二目标ip地址能ping通时,输出配置fail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或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
在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时,第二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
在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时,第二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层交换机为三层白盒交换机。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其中,
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可通过分析目标端口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头部,获取数据报文的头部中的ip地址网段信息,然后通过从所述ip地址网段信息中获取到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自动配置目标端口的ip地址,可见避免了人工手动配置三层交换机ip地址的方式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配置所需的人力,提高了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的配置效率。
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三层白盒交换机和主机以及其他普通二层交换机的一种网络拓扑。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基于预先为三层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一对一配设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
所述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的取值包括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和关闭端口IP地址配置。当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的取值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时,用于开始执行对应端口的ip地址配置工作。如图1所示,该方法100包括:
步骤110,配置三层交换机上目标端口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所述目标端口为三层交换机上将要进行IP地址配置的端口;
步骤120,对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的每个目标端口,分别进行IP地址配置。
具体地,步骤120对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的每个目标端口,均通过如下步骤1201-1203进行IP地址配置:
1201、分析目标端口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头部,获取数据报文的头部中的ip地址网段信息;
1202、获取所述ip地址网段信息中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
1203、基于上述获取到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自动配置目标端口的ip地址。
作为优选,步骤1203具体包括:
记上述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为第一目标ip地址和第二目标ip地址;
判断第一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
若否,则将目标端口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一目标ip地址;
若是,则继续判断第二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若否,则将目标端口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二目标ip地址;若是则输出配置fail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或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其中,在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时,第二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在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时,第二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
可选地,所述的三层交换机为三层白盒交换机。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以本发明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的原理,结合实施例中对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进行配置的过程,对本发明提供的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做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的,所述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包括:
步骤S1:配置三层交换机上目标端口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
目标端口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三层交换机为三层白盒交换机,本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用于对所述三层白盒交换机(下文中统称为″目标交换机″)
目标交换机中目标端口的数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目标交换机中有两个目标端口(目标交换机中将要进行IP地址配置的端口):端口1和端口2。
端口1和端口2均预先配设有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
经过该步骤S1,端口1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端口2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也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
步骤S2:对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的每个目标端口,分别进行IP地址配置。
其中,该步骤S2中,对端口1通过如下步骤S21-步骤S23进行IP地址配置。步骤S2中对端口2的IP地址配置步骤,可参照步骤S21-步骤S23执行。
步骤S21:分析端口1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头部,获取所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头部中的ip地址网段信息。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三层白盒交换机和主机以及其他普通二层交换机的一种网络拓扑。三层白盒交换机开机后,其端口默认支持二层数据转发功能,在实际使用中,主机网卡会因为需要通过各种协议发送广播报文(即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数据报文),例如DHCP、ARP协议等。
相对应地,本实施例中的目标交换机在实际使用时,其端口1与端口2也会接收到对应主机发来的数据报文。
本实施例中,该步骤S21用于分析端口1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头部,并获取到所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头部中包含的ip地址网段信息为:10.10.10.1/24-10.10.10.254/24。
步骤S22:获取所述ip地址网段信息中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
本实施例中,第一个ip地址是10.10.10.1/24,最后一个ip地址是10.10.10.254/24。
步骤S23、基于上述获取到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自动配置端口1的ip地址。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3具体包括:
记上述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为第一目标ip地址(在本实施例中为10.10.10.1/24)和第二目标ip地址(在本实施例中为10.10.10.254/24);判断第一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
若否,则将端口1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一目标ip地址;
若是,则继续判断第二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若否,则将端口1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二目标ip地址;若是则输出配置fail(失败)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步骤S23:第一目标ip地址能够ping通,说明第一目标ip地址冲突;第二目标ip地址不能够ping通,说明第二目标ip地址未冲突可以使用,配置端口1的ip地址为第二目标ip地址,之后,此端口1便可作为路由接口使用,也可作为此网段(10.10.10.1/24-10.10.10.254/24)的网关。
综上可见,本方法100,避免了人工手动配置三层交换机ip地址的方式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配置所需的人力,提高了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的配置效率。
实施例2: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系统基于预先为三层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一对一配设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所述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的取值包括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和关闭端口IP地址配置。
如图3示,该系统200包括:
启动配置单元201,配置三层交换机上目标端口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所述目标端口为三层交换机上将要进行IP地址配置的端口;
IP地址自动配置单元202,对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的每个目标端口分别进行IP地址配置;
所述的IP地址自动配置单元202,包括:
地址网段信息获取模块2021,用于分析目标端口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头部,获取数据报文的头部中的ip地址网段信息;
ip地址获取模块2022,用于获取所述ip地址网段信息中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
ip地址配置模块2023,用于基于上述获取到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自动配置目标端口的ip地址;
控制模块2024,用于调用所述的地址网段信息获取模块2021、ip地址获取模块2022及ip地址配置模块2023,对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的每个目标端口分别进行IP地址配置。
可选地,所述的ip地址配置模块2023,包括:
目标ip地址单元20231,记上述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为第一目标ip地址和第二目标ip地址;
判断单元20232,判断第一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
第一决策单元20233,在判断单元2023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目标端口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一目标ip地址;
第二决策单元20234,在判断单元2023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第二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
第三决策单元20235,在第二决策单元20234判定第二目标ip地址不能ping通时,将目标端口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二目标ip地址;
第四决策单元20236,在第二决策单元20234判定第二目标ip地址能ping通时,输出配置fail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或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其中:
在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时,第二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
在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时,第二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
可选地,所述的三层交换机为三层白盒交换机。
实施例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3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300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
其中,该终端300可以包括:处理器310、存储器320及通信单元330。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服务器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该存储器320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310的执行指令,存储器320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终端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当存储器320中的执行指令由处理器310执行时,使得终端300能够执行以下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处理器310为存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电子终端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器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310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通信单元330,用于建立通信信道,从而使所述存储终端可以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接收其他终端发送的用户数据或者向其他终端发送用户数据。
实施例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系统、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基于预先为三层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一对一配设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所述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的取值包括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和关闭端口IP地址配置;该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包括步骤:
配置三层交换机上目标端口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所述目标端口为三层交换机上将要进行IP地址配置的端口;
对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的每个目标端口,均通过如下步骤p1-p3进行IP地址配置:
p1、分析目标端口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头部,获取数据报文的头部中的ip地址网段信息;
p2、获取所述ip地址网段信息中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
p3、基于上述获取到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自动配置目标端口的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p3具体包括:
记上述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为第一目标ip地址和第二目标ip地址;
判断第一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
若否,则将目标端口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一目标ip地址;
若是,则继续判断第二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若否,则将目标端口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二目标ip地址;若是则输出配置fail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或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
在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时,第二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
在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时,第二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层交换机为三层白盒交换机。
5.一种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系统基于预先为三层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一对一配设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所述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的取值包括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和关闭端口IP地址配置;该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系统包括:
启动配置单元,配置三层交换机上目标端口的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所述目标端口为三层交换机上将要进行IP地址配置的端口;
IP地址自动配置单元,对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的每个目标端口分别进行IP地址配置;
所述的IP地址自动配置单元,包括:
地址网段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分析目标端口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头部,获取数据报文的头部中的ip地址网段信息;
ip地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ip地址网段信息中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
ip地址配置模块,用于基于上述获取到的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自动配置目标端口的ip地址;
控制模块,用于调用所述的地址网段信息获取模块、ip地址获取模块及ip地址配置模块,对端口IP地址配置属性被配置为开启端口IP地址配置的每个目标端口分别进行IP地址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p地址配置模块,包括:
目标ip地址单元,记上述第一个ip地址和最后一个ip地址为第一目标ip地址和第二目标ip地址;
判断单元,判断第一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
第一决策单元,在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目标端口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一目标ip地址;
第二决策单元,在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继续判断第二目标ip地址是否能ping通;
第三决策单元,在第二决策单元判定第二目标ip地址不能ping通时,将目标端口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为第二目标ip地址;
第四决策单元,在第二决策单元判定第二目标ip地址能ping通时,输出配置fail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或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
在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时,第二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
在第一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最后一个ip地址时,第二目标ip地址为所述的第一个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层交换机为三层白盒交换机。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的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71748.3A 2020-03-12 2020-03-12 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78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1748.3A CN111478983B (zh) 2020-03-12 2020-03-12 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1748.3A CN111478983B (zh) 2020-03-12 2020-03-12 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8983A true CN111478983A (zh) 2020-07-31
CN111478983B CN111478983B (zh) 2022-05-13

Family

ID=71747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1748.3A Active CN111478983B (zh) 2020-03-12 2020-03-12 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898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9653A (zh) * 2020-09-09 2020-12-0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交换机、ip地址部署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73241A (zh) * 2020-09-07 2020-12-11 三一石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3585A (zh) * 2020-12-23 2021-04-13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移机的自动分阶段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489618A (zh) * 2021-09-06 2021-10-08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铁路系统中交换机三层路由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5002076A (zh) * 2022-05-27 2022-09-0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ip地址配置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5150345A (zh) * 2022-06-28 2022-10-0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白盒交换机的bmc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白盒交换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869A (zh) * 2016-12-16 2017-06-1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的配置方法以及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869A (zh) * 2016-12-16 2017-06-1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的配置方法以及网络设备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3241A (zh) * 2020-09-07 2020-12-11 三一石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3241B (zh) * 2020-09-07 2023-07-11 三一石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9653A (zh) * 2020-09-09 2020-12-0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交换机、ip地址部署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19653B (zh) * 2020-09-09 2022-08-1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交换机、ip地址部署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53585A (zh) * 2020-12-23 2021-04-13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移机的自动分阶段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653585B (zh) * 2020-12-23 2022-12-02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移机的自动分阶段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489618A (zh) * 2021-09-06 2021-10-08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铁路系统中交换机三层路由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5002076A (zh) * 2022-05-27 2022-09-0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ip地址配置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5002076B (zh) * 2022-05-27 2024-03-08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ip地址配置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5150345A (zh) * 2022-06-28 2022-10-0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白盒交换机的bmc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白盒交换机
CN115150345B (zh) * 2022-06-28 2023-08-1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白盒交换机的bmc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白盒交换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8983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8983B (zh) 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US9118587B2 (en) Network multi-path discovery
CN106878194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011824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以及网络设备
EP334384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packet
US20100284403A1 (en) Scalable routing policy construction using dynamic redefinition of routing preference value
EP4231597A1 (en) Method for forwarding bier message, and device and system
US118634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routing information for network nodes
CN114465931B (zh) 网络探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357542B (zh) 提供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
EP3200405A1 (en) Three-layer-forwarding device route table capacity expansion method and forwarding device
US2020029598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network isolation
CN110391987A (zh) 从运营商边缘设备集合中选择指定转发器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965596B2 (en) Hybrid services insertion
CN109756409B (zh) 桥接转发方法
EP4283948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3507410B (zh) 一种cgn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3438101B (zh) Urpf的配置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及框式设备
CN111314198B (zh) 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和设备
CN109660394B (zh) 分组传送网络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48202A (zh) 基于网络切片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4036B (zh) 智能控制源地址转换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04183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421499A1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099434A1 (zh) 配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