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4198B - 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4198B
CN111314198B CN202010081775.1A CN202010081775A CN111314198B CN 111314198 B CN111314198 B CN 111314198B CN 202010081775 A CN202010081775 A CN 202010081775A CN 111314198 B CN111314198 B CN 111314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r
port
address
addresses
port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17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4198A (zh
Inventor
潘洁红
陈雪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17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4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4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4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04L49/253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using establishment or release of connections between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白盒交换机中的每个IP地址,并校验IP地址是否可用,将可用的IP地址按顺序存入IP地址集合中;获取白盒交换机中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并将端口号用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连接形成端口组合;依次识别端口组合中的第一标识符,响应于第一标识符前的端口号中不存在第二标识符,将集合中的一个IP地址设置到端口;响应于第一标识符前的端口号中存在第二标识符,判断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号的数量并将集合中的对应数量的IP地址依次设置到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中。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节省交换机多个端口IP设置的时间,提高了交换机的易用性,提升了公司交换机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计算机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在使用华为、华三和思科等品牌的传统交换机,然而像Google、Amazon和Facebook这样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率先使用白盒交换机。白盒交换机和传统交换机相比,前者可以编程,而后者不可以编程。白盒交换机最大的亮点是具有强大的开放性,也就是说,对于用户而言,白盒交换机的操作系统、软件等方面都有更多的选择。
三层交换机能够快速地完成不同子网间的数据转发,从而避免了使用路由器会造成的三层转发瓶颈,目前已经在企业内部、学校和住宅小区的局域网得到大量使用。在配置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时,通常有2种方法:一是直接在物理端口上设置IP地址,设置过程比较简单,该方法只需要直接给端口配置IP即可,二是通过逻辑VLAN端口间接地设置IP地址,需先给VLAN设置IP地址,然后将物理端口配置在VLAN下。以上两种方法都能为交换机端口设置IP地址,从操作步骤上看,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一次也只能给一个端口配置IP;第二种方法需要先将端口和VLAN对应起来再设置IP地址。而且第2种方法在配置IP地址时还需同时使用对应的VLAN,过多使用VLAN号后可能会给日后的运行维护带来了不便。交换机端口作为三层接口接入网络时,需要给其配置IP地址。但是交换机端口数量不一,几十到上百个端口,逐一配置IP地址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和设备,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节省交换机多个端口IP设置的时间,方便了用户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多次设置时产生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交换机的易用性,提升了公司交换机的竞争力。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白盒交换机中的每个IP地址,并校验IP地址是否可用,将可用的IP地址按顺序存入IP地址集合中;
获取白盒交换机中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并将端口号用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连接形成端口组合;
依次识别端口组合中的第一标识符,响应于第一标识符前的端口号中不存在第二标识符,将集合中的一个IP地址设置到端口;
响应于第一标识符前的端口号中存在第二标识符,判断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号的数量并将集合中的对应数量的IP地址依次设置到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校验IP地址是否可用包括:
向每个IP地址发送一个ping包,以判断IP地址是否已经存在;
响应于IP地址不存在,判断IP地址可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获取白盒交换机中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并将端口号用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连接形成端口组合包括:
判断端口号与下一个端口号是否连续;
响应于端口号不连续,在端口号后面加第一标志符;
响应于端口号连续,在首位端口号和末位端口号之间加第二标识符并在末位端口号后面加第一标识符;
将所有端口号连接在一起形成端口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标识符包括逗号,第二标识符包括to。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响应于可用的IP地址数量小于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的数量,弹出错误警告。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设备,设备包括:
校验模块,校验模块配置为获取白盒交换机中的每个IP地址,并校验IP地址是否可用,将可用的IP地址按顺序存入IP地址集合中;
连接模块,连接模块配置为获取白盒交换机中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并将端口号用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连接形成端口组合;
第一设置模块,第一设置模块配置为依次识别端口组合中的第一标识符,响应于第一标识符前的端口号中不存在第二标识符,将集合中的一个IP地址设置到端口;
第二设置模块,第二设置模块配置为响应于第一标识符前的端口号中存在第二标识符,判断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号的数量并将集合中的对应数量的IP地址依次设置到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校验模块还配置为:
向每个IP地址发送一个ping包,以判断IP地址是否已经存在;
响应于IP地址不存在,判断IP地址可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连接模块还配置为:
判断端口号与下一个端口号是否连续;
响应于端口号不连续,在端口号后面加第一标志符;
响应于端口号连续,在首位端口号和末位端口号之间加第二标识符并在末位端口号后面加第一标识符;
将所有端口号连接在一起形成端口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标识符包括逗号,第二标识符包括to。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可用的IP地址数量小于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的数量,弹出错误警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通过获取白盒交换机中的每个IP地址,并校验IP地址是否可用,将可用的IP地址按顺序存入IP地址集合中;获取白盒交换机中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并将端口号用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连接形成端口组合;依次识别端口组合中的第一标识符,响应于第一标识符前的端口号中不存在第二标识符,将集合中的一个IP地址设置到端口;响应于第一标识符前的端口号中存在第二标识符,判断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号的数量并将集合中的对应数量的IP地址依次设置到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中的技术方案,能够节省交换机多个端口IP设置的时间,方便了用户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多次设置时产生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交换机的易用性,提升了公司交换机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1中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白盒交换机中的每个IP地址,并校验IP地址是否可用,将可用的IP地址按顺序存入IP地址集合中,可以根据交换机的IP组获取所有的IP地址,首先获取每个IP组(IP组即为连续的IP,如IP100.2.73.5-100.2.73.7,即包含100.2.73.5、100.2.73.6和100.2.73.7三个IP地址)的包含的IP数量和IP地址,以及每个IP组开始IP地址和结束IP地址;
S2获取白盒交换机中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并将端口号用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连接形成端口组合,可以根据交换机的端口组获取所有的端口号,每个端口组(端口组即为连续的端口,如Ethernet1-4,即包含Ethernet1、Ethernet2、Ethernet和、Ethernet4四个端口)的包含的端口数量及端口号,以及每个端口组开始端口号和结束端口号;
S3依次识别端口组合中的第一标识符,响应于第一标识符前的端口号中不存在第二标识符,将集合中的一个IP地址设置到端口;
S4响应于第一标识符前的端口号中存在第二标识符,判断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号的数量并将集合中的对应数量的IP地址依次设置到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中。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节省交换机多个端口IP设置的时间,方便了用户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多次设置时产生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交换机的易用性,提升了公司交换机的竞争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校验IP地址是否可用包括:
向每个IP地址发送一个ping包,以判断IP地址是否已经存在;
响应于IP地址不存在,判断IP地址可用。如果该IP能ping通或者有数据传输则说明该IP已经被使用,则判断为不可用IP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获取白盒交换机中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并将端口号用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连接形成端口组合包括:
判断端口号与下一个端口号是否连续;
响应于端口号不连续,在端口号后面加第一标志符;
响应于端口号连续,在首位端口号和末位端口号之间加第二标识符并在末位端口号后面加第一标识符;
将所有端口号连接在一起形成端口组合。端口号不连续说明是单个端口,在单个端口后加第一标识符,端口号连续说明是一组端口,将第一位和最后一位端口号之间加上第二标识符表示这组端口,然后在后面加上第一标识符。然后将所有的单个端口和连续的端口通过第一标识符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端口组合,例如“Ethernet5,Ethernet35to50,Ethernet52,”这样的端口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标识符包括逗号,第二标识符包括to。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可用的IP地址数量小于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的数量,弹出错误警告。
设置好IP地址集合和端口组合后,可以使用命令来完成该设置的方法,例如使用命令sudo config interfaces Ethernet5,Ethernet35to50,ip add 100.2.73.5/24,100.2.73.35/24to100.2.73.50/24,即给端口5、35-50设置IP地址,IP地址为100.2.73.5,100.2.73.35-100.2.73.5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上述方法为为端口设置IP地址的方法,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将端口的IP地址删除,例如使用命令sudo config interfaces Ethernet5,Ethernet35to50,ip remove100.2.73.5/24,100.2.73.35/24to100.2.73.50/24,即给端口5、35-50删除IP地址,IP地址为100.2.73.5,100.2.73.35-100.2.73.5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节省交换机多个端口IP设置的时间,方便了用户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多次设置时产生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交换机的易用性,提升了公司交换机的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上述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可以达到与之对应的前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还可以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设备,如图2所示,设备200包括:
校验模块201,校验模块201配置为获取白盒交换机中的每个IP地址,并校验IP地址是否可用,将可用的IP地址按顺序存入IP地址集合中;
连接模块202,连接模块202配置为获取白盒交换机中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并将端口号用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连接形成端口组合;
第一设置模块203,第一设置模块203配置为依次识别端口组合中的第一标识符,响应于第一标识符前的端口号中不存在第二标识符,将集合中的一个IP地址设置到端口;
第二设置模块204,第二设置模块204配置为响应于第一标识符前的端口号中存在第二标识符,判断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号的数量并将集合中的对应数量的IP地址依次设置到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校验模块201还配置为:
向每个IP地址发送一个ping包,以判断IP地址是否已经存在;
响应于IP地址不存在,判断IP地址可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连接模块202还配置为:
判断端口号与下一个端口号是否连续;
响应于端口号不连续,在端口号后面加第一标志符;
响应于端口号连续,在首位端口号和末位端口号之间加第二标识符并在末位端口号后面加第一标识符;
将所有端口号连接在一起形成端口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标识符包括逗号,第二标识符包括to。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可用的IP地址数量小于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的数量,弹出错误警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系统的实施例采用了上述方法的实施例来具体说明各模块的工作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想到,将这些模块应用到上述方法的其他实施例中。
此外,上述方法步骤以及系统单元或模块也可以利用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步骤或单元或模块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
上述实施例,特别是任何“优选”实施例是实现的可能示例,并且仅为了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而提出。可以在不脱离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许多变化和修改。所有修改旨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并且由所附权利要求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白盒交换机的IP组获取IP组中所有的IP地址,并校验所有的IP地址是否被使用,将未被使用的IP地址按顺序存入IP地址集合中;
获取所述白盒交换机中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并将所述端口号用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连接形成端口组合;
依次识别所述端口组合中的所述第一标识符,响应于所述第一标识符前的所述端口号中不存在所述第二标识符,将所述集合中的一个IP地址设置到所述端口;
响应于所述第一标识符前的所述端口号中存在所述第二标识符,判断所述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号的数量并将所述集合中的对应数量的IP地址依次设置到所述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校验所有的IP地址是否被使用包括:
向每个所述IP地址发送一个ping包,以判断所述IP地址是否已经存在;
响应于所述IP地址不存在,判断所述IP地址未被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白盒交换机中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并将所述端口号用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连接形成端口组合包括:
判断所述端口号与下一个端口号是否连续;
响应于所述端口号不连续,在所述端口号后面加所述第一标识符;
响应于所述端口号连续,在首位端口号和末位端口号之间加所述第二标识符并在所述末位端口号后面加所述第一标识符;
将所有端口号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端口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符包括逗号,所述第二标识符包括to。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未被使用的IP地址数量小于所述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的数量,弹出错误警告。
6.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校验模块,所述校验模块配置为基于白盒交换机的IP组获取IP组中所有的IP地址,并校验所有的IP地址是否被使用,将未被使用的IP地址按顺序存入IP地址集合中;
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配置为获取所述白盒交换机中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并将所述端口号用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连接形成端口组合;
第一设置模块,所述第一设置模块配置为依次识别所述端口组合中的所述第一标识符,响应于所述第一标识符前的所述端口号中不存在所述第二标识符,将所述集合中的一个IP地址设置到所述端口;
第二设置模块,所述第二设置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标识符前的所述端口号中存在所述第二标识符,判断所述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号的数量并将所述集合中的对应数量的IP地址依次设置到所述第二标识符连接的端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模块还配置为:
向每个所述IP地址发送一个ping包,以判断所述IP地址是否已经存在;
响应于所述IP地址不存在,判断所述IP地址未被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还配置为:
判断所述端口号与下一个端口号是否连续;
响应于所述端口号不连续,在所述端口号后面加所述第一标识符;
响应于所述端口号连续,在首位端口号和末位端口号之间加所述第二标识符并在所述末位端口号后面加所述第一标识符;
将所有端口号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端口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符包括逗号,所述第二标识符包括to。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未被使用的IP地址数量小于所述需要设置的每个端口号的数量,弹出错误警告。
CN202010081775.1A 2020-02-06 2020-02-06 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1314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1775.1A CN111314198B (zh) 2020-02-06 2020-02-06 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1775.1A CN111314198B (zh) 2020-02-06 2020-02-06 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4198A CN111314198A (zh) 2020-06-19
CN111314198B true CN111314198B (zh) 2022-04-22

Family

ID=71150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1775.1A Active CN111314198B (zh) 2020-02-06 2020-02-06 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4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48635A (zh) * 2023-03-23 2023-06-09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修改局域网冲突协议地址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2792A (zh) * 2012-11-15 2014-05-2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机多端口的协同系统及协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6665A (zh) * 2015-12-24 2016-06-08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端口配置的方法和交换机
KR20180058594A (ko) * 2016-11-24 2018-06-01 쿨클라우드(주) Sdn/tap 어플리케이션
US10616319B2 (en) * 2018-02-06 2020-04-07 Vmwar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allocate temporary protocol ports to control network load balanc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2792A (zh) * 2012-11-15 2014-05-2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机多端口的协同系统及协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4198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1726B (zh) 网络路径探测方法及装置、系统
US8270306B2 (en) Fault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ause of fault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401568B (zh) 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及设备
JP2005006303A (ja)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アドレス
US9692660B2 (en) Election and use of configuration manager
CN106357542B (zh) 提供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
US20150106669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for specification or autodiscovery of device under test (dut) topology information
CN104702560A (zh) 一种防止报文攻击方法及装置
CN105743687B (zh) 节点故障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06452915B (zh) Mpls vpn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US20210203591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oute flapping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device
CN110784373A (zh) 虚拟网络收敛方法及装置
CN106789438A (zh) 一种设备连通性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11314198B (zh) 一种白盒交换机设置端口ip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124117A1 (zh) 一种sdn中的链路保护方法、交换设备及网络控制器
CN108521341A (zh)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915561A (zh) 网络拓扑图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2333013B (zh) 自适应组网方法、装置、路由器及存储介质
CN112217680B (zh) 基于软件定义广域网的控制器能力基准测试方法和装置
EP3240251A1 (en) Line card determination, determin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line card determination system
CN109889421B (zh) 路由器的管理方法、装置、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049697B (zh) 一种网络链路质量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1102231B (zh) 一种ppp链路路由设备的自动发现方法和装置
US863018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a network switching apparatus
CN115720181A (zh) 裸金属节点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