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5060B - 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5060B
CN111475060B CN202010483728.XA CN202010483728A CN111475060B CN 111475060 B CN111475060 B CN 111475060B CN 202010483728 A CN202010483728 A CN 202010483728A CN 111475060 B CN111475060 B CN 111475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th
state
scanning period
detection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37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5060A (zh
Inventor
王武军
薛晓光
赵书凯
张连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Commercial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Commercial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Commercial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Commercial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37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5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5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5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5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5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interrupting or reflecting a light beam, e.g. optical touch-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若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则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变化情况来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避免了光路自身抖动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触摸屏自检和各光路自调整的速度。

Description

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一个可以检测到在显示区域内触摸存在和位置的电子设备,它简化了人机交互方法。在当前触控技术中,红外触控技术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寿命更长、可识别触摸点数更多等优势。
传统的红外触摸屏算法仅根据光路二值化强度单阈值来判断触屏中有无触摸物,其将触摸屏的光路视为静态光路,光路未遮挡时为1,而光路遮挡后为0。然而,真实的光路自身存在抖动,并非静态,仅二值化来判断触屏中有无触摸物容易出现误判,进而降低了触摸屏自检和各光路自调整的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摸屏自检和各光路自调整的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
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若所述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所述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对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进行更新;
根据所述光路状态的更新情况,确定所述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包括第一光路状态、第二光路状态、第三光路状态、第四光路状态和第五光路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光路状态的光强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三光路状态的光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五光路状态的光强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光路状态为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对应的防抖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为所述第五光路状态对应的防抖状态。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对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进行更新,包括: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一光路状态、所述第二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三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五光路状态;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三光路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五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一光路状态;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二光路状态;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五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四光路状态。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光路状态的更新情况,确定所述触摸屏的触摸状态,包括:
若存在所述检测光路由所述第三光路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五光路状态更新为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则确定所述触摸屏处于有触摸状态;
若不存在所述检测光路由所述第三光路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五光路状态更新为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则确定所述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所述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包括: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第三阈值,则增强所述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所述第三阈值,则减小所述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识别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触控屏,所述触控屏用于显示画面;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
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若所述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所述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具体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对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进行更新;根据所述光路状态的更新情况,确定所述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包括第一光路状态、第二光路状态、第三光路状态、第四光路状态和第五光路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光路状态的光强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三光路状态的光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五光路状态的光强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光路状态为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对应的防抖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为所述第五光路状态对应的防抖状态。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一光路状态、所述第二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三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五光路状态;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三光路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五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一光路状态;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二光路状态;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五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四光路状态。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若存在所述检测光路由所述第三光路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五光路状态更新为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则确定所述触摸屏处于有触摸状态;
若不存在所述检测光路由所述第三光路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五光路状态更新为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则确定所述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第三阈值,则增强所述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所述第三阈值,则减小所述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选的触控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选的触控识别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通过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若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则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变化情况来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避免了光路自身抖动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触摸屏自检和各光路自调整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触摸屏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1对2扫描时长边的扫描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1对2扫描时短边的扫描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效光路的判定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频率的调整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路状态的更新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路状态的更新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路状态的更新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路状态的更新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对红外触摸屏进行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触摸屏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红外触摸屏由一个长边发射边、一个长边接收边,一个短边发射边、一个短边接收边组成。在发射边上有若干发射灯,相应接收边上对应有若干接收灯,在工作时,由发射边上的发射灯发光,由多面的接收灯接收由此形成光网,再根据光网在触摸和未触摸情况下的不同形态判断触摸行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1对多方式进行扫描,即一个发射灯发光,对面多个接收灯同时接收。
在1对n(n>=1)扫描方式中,对于特定灯来说每条光路拥有不同的角度。对于一个特定发射灯,其所对应的n条光路的每个角度为一个扫描方向。因此,1对n扫描方式有n个扫描方向,每个扫描方向由一组同斜率的平行光路所组成。示例性的,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1对2扫描时长边的扫描方向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1对2扫描时短边的扫描方向的示意图。
传统的红外触摸屏算法仅根据光路二值化强度单阈值来判断触屏中有无触摸物,其将触摸屏的光路视为静态光路,光路未遮挡时为1,而光路遮挡后为0。然而,真实的光路自身存在抖动,并非静态,仅二值化来判断触屏中有无触摸物容易出现误判,进而降低了触摸屏自检和各光路自调整的速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从而提高触摸屏自检和各光路自调整的速度。本申请的发明构思是:通过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变化情况来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从而避免了光路自身抖动的影响。
可以理解,上述触控识别方法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识别设备实现,触控识别设备可以是某个设备的部分或全部,例如可以是手机、触摸屏或者触摸屏内的处理器。
下面以集成或安装有相关执行代码的触控识别设备为例,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进行触摸屏自检和各光路自调整的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
其中,第一扫描周期可以为触控识别设备的任一扫描周期,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扫描周期的时长也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检测光路的选择也不做限制,示例性的,可以选择长边中一个方向下的M条光路作为检测光路,选择短边中一个方向下的N条光路作为检测光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触控识别设备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之前,还可以对触控识别设备进行初始设置。示例性的,可以设置扫描方向数及其每个灯管在各扫描方向下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扫描周期为初始化扫描周期,则还可以将检测光路的光强与无效光路阈值进行比较。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效光路的判定示意图,如图5所示,若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于无效光路阈值t1,则认为检测光路为无效光路,若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或等于于无效光路阈值,则认为检测光路为有效光路。
S102、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在本步骤中,当触控识别设备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后,可以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识别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对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进行更新,再根据光路状态的更新情况,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示例性的,若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由光强较强转为光强较弱,则可以认为触摸屏处于有触摸状态。否则,则可以认为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
S103、若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则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在本步骤中,当触控识别设备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后,若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则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如何调整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不做限制,示例性的,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频率的调整示意图,如图6所示,若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第三阈值,则增强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若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第三阈值,则减小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其中,第三阈值可以为光路光强期望值Exp和光强自身抖动量阈值t3的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后,还可以使用时长计数器和周期计数器累积无触摸状态的次数。示例性的,若当前触控屏处于无触摸状态,时长计数器C1更新累计时长,周期数计数器C2加1。若C1>时长阈值T且C2>帧数阈值F,则调整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相应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触屏处于有触摸状态,则C1重置为0,C2重置为0,根据扫描到的光路进行计算,得到触摸点位置、面积等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识别方法,通过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若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则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变化情况来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避免了光路自身抖动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触摸屏自检和各光路自调整的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对于触控识别设备如何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进行具体说明。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
步骤S201的技术名词、技术效果、技术特征,以及可选实施方式,可参照图4所示的步骤S101理解,对于重复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述。
S201、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对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进行更新。
其中,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包括第一光路状态、第二光路状态、第三光路状态、第四光路状态和第五光路状态;
其中,第一光路状态的光强小于第一阈值,第三光路状态的光强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五光路状态的光强大于第二阈值,第二光路状态为第一光路状态对应的防抖状态,第四光路状态为第五光路状态对应的防抖状态。第一阈值为触摸物光强遮挡阈值t2,第二阈值为触摸物光强遮挡阈值t2和光强自身抖动量阈值t3的和。
示例性的,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路状态的更新示意图,如图8所示,若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第二阈值且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第一光路状态、第二光路状态或第三光路状态,则更新检测光路为第五光路状态。
示例性的,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路状态的更新示意图,如图9所示,若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第一阈值且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第三光路状态、第四光路状态或第五光路状态,则更新检测光路为第一光路状态。
示例性的,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路状态的更新示意图,如图10所示,若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第一光路状态,则更新检测光路为第二光路状态。
示例性的,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路状态的更新示意图,如图11所示,若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第五光路状态,则更新检测光路为第四光路状态。
S203、根据光路状态的更新情况,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存在检测光路由第三光路状态、第四光路状态或第五光路状态更新为第一光路状态,则确定触摸屏处于有触摸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不存在检测光路由第三光路状态、第四光路状态或第五光路状态更新为第一光路状态,则确定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
S204、若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则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步骤S204的技术名词、技术效果、技术特征,以及可选实施方式,可参照图4所示的步骤S103理解,对于重复的内容,在此不再累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识别方法,通过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若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则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变化情况来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避免了光路自身抖动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触摸屏自检和各光路自调整的速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识别设备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触控识别方法。如图12所示,该触控识别设备包括:
触控屏301,触控屏用于显示画面;
处理器302,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
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若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则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2具体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对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进行更新;根据光路状态的更新情况,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包括第一光路状态、第二光路状态、第三光路状态、第四光路状态和第五光路状态;
其中,第一光路状态的光强小于第一阈值,第三光路状态的光强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五光路状态的光强大于第二阈值,第二光路状态为第一光路状态对应的防抖状态,第四光路状态为第五光路状态对应的防抖状态。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2被配置为:若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第二阈值且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第一光路状态、第二光路状态或第三光路状态,则更新检测光路为第五光路状态;
若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第一阈值且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第三光路状态、第四光路状态或第五光路状态,则更新检测光路为第一光路状态;
若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第一光路状态,则更新检测光路为第二光路状态;
若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第五光路状态,则更新检测光路为第四光路状态。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2被配置为:若存在检测光路由第三光路状态、第四光路状态或第五光路状态更新为第一光路状态,则确定触摸屏处于有触摸状态;
若不存在检测光路由第三光路状态、第四光路状态或第五光路状态更新为第一光路状态,则确定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
在本申请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2被配置为:若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第三阈值,则增强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若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第三阈值,则减小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识别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触控识别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触控识别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图13示出的是以一个处理器为例的电子设备。
存储器402,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存储器40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触控识别方法;
其中,处理器4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通信接口、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1独立实现,则通信接口、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1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通信接口、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通信接口、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1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盘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具体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触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
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若所述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所述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对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进行更新;
若更新情况为所述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由光强较强转为光强较弱,则确定所述触摸屏处于触摸状态;
若否,则确定所述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包括第一光路状态、第二光路状态、第三光路状态、第四光路状态和第五光路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光路状态的光强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三光路状态的光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五光路状态的光强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光路状态为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对应的防抖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为所述第五光路状态对应的防抖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触摸物光强遮挡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为触摸物光强遮挡阈值和光强自身抖动量阈值的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对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进行更新,包括: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一光路状态、所述第二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三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五光路状态;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三光路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五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一光路状态;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二光路状态;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五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四光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更新情况为所述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由光强较强转为光强较弱,确定所述触摸屏处于触摸状态,包括:
若存在所述检测光路由所述第三光路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五光路状态更新为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则确定所述触摸屏处于有触摸状态;
若否,则确定所述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包括:
若不存在所述检测光路由所述第三光路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五光路状态更新为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则确定所述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所述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包括: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第三阈值,则增强所述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所述第三阈值为光路光强期望值Exp和光强自身抖动量阈值t3的差值;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所述第三阈值,则减小所述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6.一种触控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控屏,所述触控屏用于显示画面;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
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和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确定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若所述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调整所述检测光路对应的发射灯管的发射频率;
所述处理器具体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对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进行更新;
若更新情况为所述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由光强较强转为光强较弱,则确定所述触摸屏处于触摸状态;
若否,则确定所述触摸屏处于无触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光路的光路状态包括第一光路状态、第二光路状态、第三光路状态、第四光路状态和第五光路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光路状态的光强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三光路状态的光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五光路状态的光强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光路状态为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对应的防抖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为所述第五光路状态对应的防抖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触摸物光强遮挡阈值,第二阈值为触摸物光强遮挡阈值和光强自身抖动量阈值的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一光路状态、所述第二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三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五光路状态;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三光路状态、所述第四光路状态或所述第五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一光路状态;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一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二光路状态;
若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的光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上一扫描周期的检测光路处于所述第五光路状态,则更新所述检测光路为第四光路状态。
CN202010483728.XA 2020-06-01 2020-06-01 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1475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3728.XA CN111475060B (zh) 2020-06-01 2020-06-01 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3728.XA CN111475060B (zh) 2020-06-01 2020-06-01 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5060A CN111475060A (zh) 2020-07-31
CN111475060B true CN111475060B (zh) 2023-10-27

Family

ID=71765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3728.XA Active CN111475060B (zh) 2020-06-01 2020-06-01 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506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1685A (ja) * 2000-09-14 2002-03-29 Ricoh Co Ltd 座標入力装置
CN103885647A (zh) * 2014-03-17 2014-06-25 深圳市创凯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屏装置的自适应修复方法及触摸屏装置
CN106293275A (zh) * 2016-08-19 2017-01-0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方向角度调整方法及红外触控扫描设备
CN106293261A (zh) * 2015-05-21 2017-01-0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6354344A (zh) * 2016-09-14 2017-01-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中检测触摸位置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371674A (zh) * 2016-09-09 2017-02-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的触摸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8877738A (zh) * 2018-06-20 2018-11-23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辉度控制方法和电路、取暖器
CN110262685A (zh) * 2019-05-28 2019-09-20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检测方法、触摸检测装置、存储介质及触摸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3923B (zh) * 2009-06-30 2013-11-01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微機電掃描之座標偵測方法及其觸控螢幕
US9811204B2 (en) * 2014-06-23 2017-11-07 Apple Inc. Time multiplexed touch detection and power charging
US9946407B2 (en) * 2016-01-13 2018-04-17 Elo Touch Solutions, Inc. Frequency multiplexed optical touchscree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1685A (ja) * 2000-09-14 2002-03-29 Ricoh Co Ltd 座標入力装置
CN103885647A (zh) * 2014-03-17 2014-06-25 深圳市创凯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屏装置的自适应修复方法及触摸屏装置
CN106293261A (zh) * 2015-05-21 2017-01-0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CN106293275A (zh) * 2016-08-19 2017-01-0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方向角度调整方法及红外触控扫描设备
CN106371674A (zh) * 2016-09-09 2017-02-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的触摸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354344A (zh) * 2016-09-14 2017-01-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中检测触摸位置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877738A (zh) * 2018-06-20 2018-11-23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辉度控制方法和电路、取暖器
CN110262685A (zh) * 2019-05-28 2019-09-20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检测方法、触摸检测装置、存储介质及触摸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5060A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57213B2 (ja) ページ戻り
CN104731509A (zh) 基于触摸操作的搜索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8304091B (zh)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触摸屏
CN102968338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分类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53179B (zh) 用户操作指令的处理方法及手写阅读设备
CN109144392B (zh) 一种处理手势冲突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53878B (zh) 触摸屏的报点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626058B2 (en) Touch interface with person recognition
CN111475060B (zh) 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
US2017011586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multi-finger sliding gesture
CN113934312B (zh) 一种基于红外触摸屏的触摸物识别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475057A (zh) 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
CN109298809A (zh) 一种触控动作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825254B (zh) 一种触摸装置及其交互方法
CN111414047B (zh) 一种触屏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97493B2 (en) Method for touch sensing enhancement implemented in single chip, single chip capable of achieving touch sensing enhancement, and computing apparatus
CN106302935B (zh) 一种通信信息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3126795B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077359A (zh) 触摸识别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475056A (zh) 触控识别方法及设备
EP3008554B1 (en) Modifying input delivery to applications
CN110794994A (zh) 真实触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0430002B2 (en) Touchscreen input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0347326B (zh) 触摸屏误触摸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7806488A (zh) 触摸点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可读介质及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