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4889A - 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4889A
CN111464889A CN202010204154.8A CN202010204154A CN111464889A CN 111464889 A CN111464889 A CN 111464889A CN 202010204154 A CN202010204154 A CN 202010204154A CN 111464889 A CN111464889 A CN 111464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new
node
sink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41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4889B (zh
Inventor
陶雪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41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48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4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4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52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带宽调整指令,获取带宽调整信息;在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维持原通道,并根据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待新通道建立完成后,在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进行通道切换。本发明在不影响通信工作进程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满足带宽需求的通道替换原通道,进行带宽调整工作,满足通道的带宽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网络需求逐渐增大,而作为承载网络的光传送网,其进行通道带宽的调整,也成为网络中最频繁的操作。
普通大众用户,对业务的可靠性要求不高,对带宽调整过程要求较低,短时间的中断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但是,特定领域的专线客户如金融、政府、军网等对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则非常严苛,不允许任何时间的中断发生。
在传统的OTN设备上,为了满足业务带宽调整的需求,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国际标准定义了无损调整的机制即G.7044标准协议,主要做法是基于使用中的通道对象,使用链路连接调整协议和带宽调整协议来完成通道带宽的收缩和扩张。
对于OTN网络,G.7044协议可以解决一部分OTUk通道带宽调整需求,但只能基于原有通道调整所调整的带宽是在原通道所在接口的情况下进行,而如果当前OTUk通道上所剩时隙不足需要更换OTUk接口时,则无法解决。实际网络中,一个接口的时隙数量是有限的,需要更换新的OTUk接口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对于这种需求的做法是网管上删除原有客户业务和OTUk通道,进而新建通道,并将用户数据映射到新的通道,该操作无法保证业务的损伤时间,具体影响主要取决于网络操作人员操作的效率。此外,因G.HAO标准涉及网络端到端的带宽协商确认及带宽无损调整,协议逻辑较为复杂,对OTN芯片设计、系统软件、网络管理器而言,进行实际调控的难度较大。
因此,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需要一种新的通道带宽调整方案,以降低对日常通信工作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在不影响通信工作进程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满足带宽需求的通道替换原通道,进行带宽调整工作,满足通道的带宽需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源节点以及宿节点,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带宽调整指令,获取带宽调整信息;
在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维持原通道,并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
待所述新通道建立完成后,在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进行通道切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在所述源节点内创建新源接口,在所述宿节点内创建新宿接口;
在所述新源接口以及所述新宿接口之间创建处于空载状态的所述新通道;
在所述新通道内进行所述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并获得通道切换所需的切换时间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包括,验证新通道连通性以及获得所述切换时间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在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进行通道切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以及所述切换时间信息,完成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的业务接入配置更改以及交叉连接修改;
待所述业务接入配置更改以及交叉连接修改完成后,将业务通道切换至新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待所述业务通道切换至所述新通道,关闭所述原通道;
待所述原通道关闭后,删除所述源节点内与所述原通道对应的原源接口以及所述宿节点内与所述原通道对应的原宿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源节点还包括第一电交叉矩阵以及第一业务接入点;
所述宿节点还包括第二电交叉矩阵以及第二业务接入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通道带宽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基于源节点以及宿节点,所述系统包括:
指令响应单元,其用于响应带宽调整指令,获取带宽调整信息;
通道调整单元,其用于在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维持原通道,并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
通道切换单元,其用于待所述新通道建立完成后,在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进行通道切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通道调整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在所述源节点内创建新源接口,在所述宿节点内创建新宿接口;
所述通道调整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新源接口以及所述新宿接口之间创建处于空载状态的所述新通道;
所述通道调整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新通道内进行所述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并获得通道切换所需的切换时间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通道切换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以及所述切换时间信息,完成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的业务接入配置更改以及交叉连接修改;
所述通道切换单元还用于待所述业务接入配置更改以及交叉连接修改完成后,将业务通道切换至新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通道切换单元还用于待所述业务通道切换至所述新通道,关闭所述原通道;
所述通道切换单元还用于待所述原通道关闭后,删除所述源节点内与所述原通道对应的原源接口以及所述宿节点内与所述原通道对应的原宿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在不影响通信工作进程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满足带宽需求的通道替换原通道,进行带宽调整工作,满足通道的带宽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道带宽调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道带宽调整方法的新通道建立流程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道带宽调整方法中源节点以及宿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道带宽调整方法中OTN电交叉节点A以及OTN电交叉节点B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在具体实施时的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通道带宽调整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1、指令响应单元;2、通道调整单元;3、通道切换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在不影响通信工作进程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满足带宽需求的通道替换原通道,进行带宽调整工作,满足通道的带宽需求。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响应带宽调整指令,获取带宽调整信息;
S2、在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维持原通道,并根据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
S3、待新通道建立完成后,在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进行通道切换。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该方法基于源节点以及宿节点,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响应带宽调整指令,获取带宽调整信息;
S2、在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维持原通道,并根据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
S3、待新通道建立完成后,在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进行通道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响应带宽调整指令,获取带宽调整信息,从而获得在带宽调整时所需的参数信息;
进而,在需要进行带宽调整的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开展带宽调整工作,首先维持原通道,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进而根据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
最后,待新通道建立完成后,在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根据原通道以及新通道,进行通道切换,利用新通道替代原通道完成之前原通道进行的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在不影响通信工作进程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满足带宽需求的通道替换原通道,进行带宽调整工作,满足通道的带宽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带宽调整信息至少包括带宽调整的配置参数以及对应节点所需要配置的参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中,即新通道建立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根据带宽调整信息,在源节点内创建新源接口,在宿节点内创建新宿接口;
A2、在新源接口以及新宿接口之间创建处于空载状态的新通道;
A3、在新通道内进行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并获得通道切换所需的切换时间信息;
其中,由于原通道在源节点中存在原源接口,在宿节点中存在原宿接口,故而在需要维持原通道正常业务的前提下,原源接口以及原宿接口需要维持不变,故而根据带宽调整信息,在源节点内创建新源接口,在宿节点内创建新宿接口,新源接口以及新宿接口用于建立新通道;
在新源接口以及新宿接口之间创建处于空载状态的新通道,该新通道的配置信息与符合带宽调整信息中的配置参数匹配;
在新通道内进行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并获得通道切换所需的切换时间信息,为后续的通道切换做预备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包括,验证新通道连通性以及获得切换时间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不影响原通道的正常工作,采取另外新建源接口和宿接口的方式来进行新通道的建立提供保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待业务通道切换至新通道,关闭原通道;
S5、待原通道关闭后,删除源节点内与原通道对应的原源接口以及宿节点内与原通道对应的原宿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待通道切换完毕后,关闭原通道并删除原源接口以及原宿接口,从而避免对新通道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源节点还包括第一电交叉矩阵以及第一业务接入点;
宿节点还包括第二电交叉矩阵以及第二业务接入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可以应用于OTN线路的ODUk通道带宽调整个工作中,OTN线路的ODUk通道具体包括2个OTN电交叉节点,具体为OTN电交叉源节点以及OTN电交叉宿节点,各OTN电交叉节点均包括客户业务接入单元、电交叉单元、线路接入单元;
如说明书附图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OTN电交叉节点接收到对特定ODUk通道的带宽调整配置信息,下发线路接口单元所需的新ODUk通道数据,并向原ODUk通道数据下发带宽调整信息;
步骤S20、线路接口单元按照接收到的新ODUk通道数据,根据配置的时隙数量、通道类型信息,建立新ODUk通道;
步骤S30、在新ODUk通道上,2个OTN电交叉节点进行通道切换前的协商确认,
具体的协商确认工作为;通过通道开销信息,发送询问信息到另一个OTN电交叉节点,对方收到后,返回通道可切换标识及计划的切换时间信息;
步骤S31、如果通道切换前的协商确认过程,未收到返回的信息或等待超时,即判定为协商失败,反馈协商失败信息至网络管理器,原ODUk通道资源继续使用,新ODUk通道资源根据网络管理器的控制做释放;
步骤S40、如果OTN电交叉节点收到线路上返回的通道可切换标识和切换时间信息,将配置信息写入映射和交叉芯片的配置缓存区,在各芯片时间同步的基础下,在切换时间到来时逻辑触发客户业务接入、交叉矩阵芯片的各部分缓存配置生效,完成通道快速切换。
步骤S50、执行结束,释放原ODUk通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可以应用于OTN线路的ODUk通道带宽调整个工作中,OTN线路的ODUk通道具体包括2个OTN电交叉节点,具体为OTN电交叉源节点以及OTN电交叉宿节点,各OTN电交叉节点均包括客户业务接入单元、电交叉单元、线路接入单元;
给出一种可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进行带宽调节的OTN线路的ODUk通道系统,OTN电交叉源节点标记为电交叉节点A,OTN电交叉宿节点标记为电交叉节点B,具体如说明书附图图4所示;
电交叉节点A中,客户业务接入单元接入一个100GE以太网接口,100GE接口中的以太网报文按照标准GFP方式映射到ODUk通道中,带宽调整前,根据接口实际流量选择ODUk的时隙的个数为m,电交叉单元将ODUk(m)调度到线路接口A1单元,并相应的也为ODUk分配m个时隙,ODUk(m)再映射到标准OTUk接口,然后通过长距光纤线路传输到光交叉节点B,线路接口B1单元从OTUk线路接口的相应时隙中解映射出ODUK(m),经过电交叉单元B调度到客户业务接入单元B,客户业务接入单元从ODUk(m)中解映射出以太网报文,从100GE客户接口送出。带宽调整后,根据100GE接口上的流量需求选择映射的ODUk时隙个数为n,电交叉单元A将ODUk(n)调度到线路接口A2单元,并相应的为ODUk分配n个时隙,ODUk(n)再映射到OTUk接口,上光纤线路传输到光交叉节点B,连接线路接口映射B2单元,线路接口映射B2单元从OTUk中解映射出ODUk(n),经过电交叉单元B调度到客户业务接入单元B,客户业务接入单元B从ODUk(n)中解映射出以太网报文,从连接客户的100GE接口送出;
另外,如果线路接口单元在调整前的空闲时隙大于n,ODUk(m)和ODUk(n)可以在同一个线路接口单元中,即线路接口A1和A2是同一个线路接口,线路接口B1和B2是同一个线路接口。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提供了实施例一对应的通道带宽调整系统的实施例,详见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
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道带宽调整系统,该系统基于源节点以及宿节点,该系统包括:
指令响应单元1,其用于响应带宽调整指令,获取带宽调整信息;
通道调整单元2,其用于在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维持原通道,并根据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
通道切换单元3,其用于待新通道建立完成后,在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进行通道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响应带宽调整指令,获取带宽调整信息,从而获得在带宽调整时所需的参数信息;
进而,在需要进行带宽调整的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开展带宽调整工作,首先维持原通道,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进而根据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
最后,待新通道建立完成后,在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根据原通道以及新通道,进行通道切换,利用新通道替代原通道完成之前原通道进行的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在不影响通信工作进程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满足带宽需求的通道替换原通道,进行带宽调整工作,满足通道的带宽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通道调整单元2还用于根据带宽调整信息,在源节点内创建新源接口,在宿节点内创建新宿接口;
通道调整单元2还用于在新源接口以及新宿接口之间创建处于空载状态的新通道;
通道调整单元2还用于在新通道内进行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并获得通道切换所需的切换时间信息;
其中,由于原通道在源节点中存在原源接口,在宿节点中存在原宿接口,故而在需要维持原通道正常业务的前提下,原源接口以及原宿接口需要维持不变,故而根据带宽调整信息,在源节点内创建新源接口,在宿节点内创建新宿接口,新源接口以及新宿接口用于建立新通道;
在新源接口以及新宿接口之间创建处于空载状态的新通道,该新通道的配置信息与符合带宽调整信息中的配置参数匹配;
在新通道内进行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并获得通道切换所需的切换时间信息,为后续的通道切换做预备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包括,验证新通道连通性以及获得切换时间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不影响原通道的正常工作,采取另外新建源接口和宿接口的方式来进行新通道的建立提供保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通道切换单元3还用于根据带宽调整信息以及切换时间信息,完成源节点以及宿节点之间的业务接入配置更改以及交叉连接修改;
通道切换单元3还用于待业务接入配置更改以及交叉连接修改完成后,将业务通道切换至新通道。
在新源接口以及新宿接口之间创建处于空载状态的新通道,该新通道的配置信息与符合带宽调整信息中的配置参数匹配;
在新通道内进行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并获得通道切换所需的切换时间信息,为后续的通道切换做预备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包括,验证新通道连通性以及获得切换时间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不影响原通道的正常工作,采取另外新建源接口和宿接口的方式来进行新通道的建立提供保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通道切换单元3还用于待业务通道切换至新通道,关闭原通道;
通道切换单元3还用于待原通道关闭后,删除源节点内与原通道对应的原源接口以及宿节点内与原通道对应的原宿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待通道切换完毕后,关闭原通道并删除原源接口以及原宿接口,从而避免对新通道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源节点还包括第一电交叉矩阵以及第一业务接入点;
宿节点还包括第二电交叉矩阵以及第二业务接入点。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提供了实施例一对应的存储介质的实施例,详见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实施例中的所有方法步骤或部分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现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 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提供了实施例一对应的设备的实施例,详见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储存有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实施例中的所有方法步骤或部分方法步骤。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 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 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是计算机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的各个部分。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计算机装置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视频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服务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服务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源节点以及宿节点,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带宽调整指令,获取带宽调整信息;
在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维持原通道,并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
待所述新通道建立完成后,在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进行通道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在所述源节点内创建新源接口,在所述宿节点内创建新宿接口;
在所述新源接口以及所述新宿接口之间创建处于空载状态的所述新通道;
在所述新通道内进行所述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并获得通道切换所需的切换时间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包括,验证新通道连通性以及获得所述切换时间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进行通道切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以及所述切换时间信息,完成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的业务接入配置更改以及交叉连接修改;
待所述业务接入配置更改以及交叉连接修改完成后,将业务通道切换至新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待所述业务通道切换至所述新通道,关闭所述原通道;
待所述原通道关闭后,删除所述源节点内与所述原通道对应的原源接口以及所述宿节点内与所述原通道对应的原宿接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节点还包括第一电交叉矩阵以及第一业务接入点;
所述宿节点还包括第二电交叉矩阵以及第二业务接入点。
7.一种通道带宽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基于源节点以及宿节点,所述系统包括:
指令响应单元,其用于响应带宽调整指令,获取带宽调整信息;
通道调整单元,其用于在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维持原通道,并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建立新通道;
通道切换单元,其用于待所述新通道建立完成后,在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进行通道切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调整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在所述源节点内创建新源接口,在所述宿节点内创建新宿接口;
所述通道调整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新源接口以及所述新宿接口之间创建处于空载状态的所述新通道;
所述通道调整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新通道内进行所述源宿节点协商工作,并获得通道切换所需的切换时间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切换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带宽调整信息以及所述切换时间信息,完成所述源节点以及所述宿节点之间的业务接入配置更改以及交叉连接修改;
所述通道切换单元还用于待所述业务接入配置更改以及交叉连接修改完成后,将业务通道切换至新通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切换单元还用于待所述业务通道切换至所述新通道,关闭所述原通道;
所述通道切换单元还用于待所述原通道关闭后,删除所述源节点内与所述原通道对应的原源接口以及所述宿节点内与所述原通道对应的原宿接口。
CN202010204154.8A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4648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4154.8A CN111464889B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4154.8A CN111464889B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889A true CN111464889A (zh) 2020-07-28
CN111464889B CN111464889B (zh) 2022-02-01

Family

ID=7168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4154.8A Active CN111464889B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48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8208A1 (zh) * 2020-10-12 2022-04-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4827A (zh) * 2003-01-09 2003-06-18 上海交通大学 自动光交换网中的双向通道恢复方法
CN102130787A (zh) * 2011-03-02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管设备及其管理ODUflex帧的空闲时隙的方法
CN102143052A (zh) * 2010-11-08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损带宽调整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984605A (zh) * 2011-09-07 2013-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通道带宽的故障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883320A (zh) * 2015-06-10 2015-09-0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tn分组业务无损调整的装置与方法
US20160057078A1 (en) * 2009-06-09 2016-02-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ossless adjustment method of oduflex channel bandwidth and oduflex channel
CN108632061A (zh) * 2017-03-20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039892A (zh) * 2018-08-28 2018-12-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9150747A (zh) * 2017-06-15 2019-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更业务带宽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4827A (zh) * 2003-01-09 2003-06-18 上海交通大学 自动光交换网中的双向通道恢复方法
US20160057078A1 (en) * 2009-06-09 2016-02-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ossless adjustment method of oduflex channel bandwidth and oduflex channel
CN102143052A (zh) * 2010-11-08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损带宽调整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130787A (zh) * 2011-03-02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管设备及其管理ODUflex帧的空闲时隙的方法
CN102984605A (zh) * 2011-09-07 2013-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通道带宽的故障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883320A (zh) * 2015-06-10 2015-09-0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tn分组业务无损调整的装置与方法
CN108632061A (zh) * 2017-03-20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150747A (zh) * 2017-06-15 2019-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更业务带宽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39892A (zh) * 2018-08-28 2018-12-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8208A1 (zh) * 2020-10-12 2022-04-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889B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623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disruptive call modification
CN101207508B (zh) 实现光网络带宽按需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10912835B (zh) 业务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9619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Muñoz et al. Transport network orchestration for end-to-end multilayer provisioning across heterogeneous SDN/OpenFlow and GMPLS/PCE control domains
US11567793B2 (en) Ser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616402B (zh) 一种远端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EP1108334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ele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s
JPH02131050A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12437104B (zh) 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CN108738082B (zh) 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08074211A1 (fr) Procédé d'ajustement de bande passante dans une transaction de bande passante à la demande et appareil correspondant
US11418385B2 (en) Network alarm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terminal
EP2552058B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multicast preview
CN111555974B (zh) 一种数据包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EP2439903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home gateway and home network system
US200800379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d transmitting fine granularity services
CN111464889B (zh) 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8092787B (zh) 一种缓存调整方法、网络控制器及系统
RU2554846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оптовой торговли трафиком на основе программного коммутатора
US9380359B2 (en) Method and a device of service migration in an 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CN101848052B (zh) 多域网络业务映射配置方法及系统
WO2021012588A1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管理通道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7613414B (zh) 用于无源光网络多波长通道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US7212533B2 (en) Method of managing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 network management unit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