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4607B -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4607B
CN111464607B CN202010231317.1A CN202010231317A CN111464607B CN 111464607 B CN111464607 B CN 111464607B CN 202010231317 A CN202010231317 A CN 202010231317A CN 111464607 B CN111464607 B CN 1114646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edge computing
mobile edge
computing nod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13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4607A (zh
Inventor
李申
高有军
任容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Xiongan I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Xiongan I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Xiongan I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13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4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4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4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4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for networked environ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包括:接收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连接的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的数据备份请求;根据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当前流量负载,向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避免网络拥塞。

Description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可利用无线接入网络就近提供移动通信用户所需服务和云端计算功能,而创造出一个具备高性能、低延迟与高带宽的电信级服务环境,加速网络中各项内容、服务及应用的快速下载,让消费者享有不间断的高质量网络体验。
为了保障MEC节点数据安全,需要对MEC节点数据进行备份。当MEC节点部署于接入层时,接入层无法有效对网络承载情况进行合理有效地管控,当对MEC节点数据进行备份时,容易造成接入层网络拥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避免网络拥塞。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User PortFunction,UPF)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接收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连接的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的数据备份请求;
根据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当前流量负载,向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方法,包括:
向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连接的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数据备份请求;
若接收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则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第一信息为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发送的。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连接的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的数据备份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当前流量负载,向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连接的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数据备份请求;
备份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则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第一信息为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发送的。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提供的数据备份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提供的数据备份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针对在接入网侧的移动边缘计算节点数据备份问题,结合网络负荷情况,决策是否进行备份,能够避免网络拥塞,进而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硬件架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可以包括:
S101:接收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连接的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的数据备份请求。
S102:根据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当前流量负载,向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数据备份请求可以包括:备份数据量、备份所需时长、安全性要求和目标MEC节点信息等。
首先,欲备份数据的MEC节点(即第一MEC节点)向与其连接的UPF网元设备(第一UPF网元设备)发送数据备份请求。
第一UPF网元设备在接收到第一MEC节点发送的数据备份请求后,根据其自身的当前流量负载,确定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当满足数据备份条件时,向第一MEC节点发送可以进行数据备份的第一信息。
第一MEC节点在接收到该可以进行数据备份的第一信息后,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一MEC节点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网关(Gateway)将数据备份请求发送给第一UPF网元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数据备份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流量负载率不超过预设流量负载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一MEC节点可以通过第三个和移动边缘(Mobile Edge,ME)平台应用相关的参考点(MP3参考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其中,MP3参考点用于控制MEC平台之间的通信,MEC平台之间可以通过MP3参考点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备份方法,UPF网元设备具备流量监控功能,能够针对在接入网侧的移动边缘计算节点数据备份问题,结合网络负荷情况,决策是否进行备份,能够避免网络拥塞,进而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一MEC节点还可以将数据备份请求发送给目标MEC节点。目标MEC节点将该数据备份请求发送给与其连接的UPF网元设备(即第二UPF网元设备)。第二UPF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确定是否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并将包括确定结果的第二信息发送给第一UPF网元设备。
当确定结果为表示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时,向第一UPF网元设备发送包括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的第二信息。
当确定结果为表示不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时,向第一UPF网元设备发送包括不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的第二信息。
当第一UPF网元设备接收到第二UPF网元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后,结合自身的当前流量负载,确定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当且仅当第一UPF网元设备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以及第二UPF网元设备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时,才满足数据备份条件,也就是说,第一UPF网元设备接收到第二UPF网元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的第二消息以及第一UPF网元设备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时,才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当第一UPF网元设备和第二UPF网元设备中存在任意一个UPF网元设备不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时,都不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当不满足数据备份条件时,第一UPF网元设备和第二UPF网元设备之间可以不断协商直至双方均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此时,第一UPF网元设备向第一MEC节点发送可以进行数据备份的消息。第一MEC节点在接收到该可以进行数据备份的消息后,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方法,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方法可以包括:
S201:向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连接的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数据备份请求。
S202:若接收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则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
其中,第一信息为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发送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数据备份请求可以包括:备份数据量、备份所需时长、安全性要求和目标MEC节点信息等。
首先,欲备份数据的MEC节点(即第一MEC节点)向与其连接的UPF网元设备(第一UPF网元设备)发送数据备份请求。
第一UPF网元设备在接收到第一MEC节点发送的数据备份请求后,根据其自身的当前流量负载,确定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当满足数据备份条件时,向第一MEC节点发送可以进行数据备份的第一信息。
第一MEC节点在接收到该可以进行数据备份的第一信息后,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一MEC节点可以通过API Gateway将数据备份请求发送给第一UPF网元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数据备份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流量负载率不超过预设流量负载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一MEC节点可以通过MP3参考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备份方法,UPF网元设备具备流量监控功能,能够针对在接入网侧的移动边缘计算节点数据备份问题,结合网络负荷情况,决策是否进行备份,能够避免网络拥塞,进而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一MEC节点还可以将数据备份请求发送给目标MEC节点。目标MEC节点将该数据备份请求发送给与其连接的UPF网元设备(即第二UPF网元设备)。第二UPF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确定是否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并将包括确定结果的第二信息发送给第一UPF网元设备。
当确定结果为表示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时,向第一UPF网元设备发送包括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的第二信息。
当确定结果为表示不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时,向第一UPF网元设备发送包括不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的第二信息。
当第一UPF网元设备接收到第二UPF网元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后,结合自身的当前流量负载,确定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当且仅当第一UPF网元设备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以及第二UPF网元设备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时,才满足数据备份条件,也就是说,第一UPF网元设备接收到第二UPF网元设备发送的表示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的消息以及第一UPF网元设备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时,才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当第一UPF网元设备和第二UPF网元设备中存在任意一个UPF网元设备不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时,都不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一MEC节点中的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中的备份过程,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的过程示意图。
首先,第一MEC节点将数据备份请求发送至与其连接的第一UPF网元设备和目标MEC节点。
第一UPF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流量负载确定是否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
目标MEC节点将该数据备份请求发送至第二UPF网元设备。
第二UPF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流量负载确定是否允许第一MEC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并将确定结果发送给第一UPF网元设备。
第一UPF网元设备接收第二UPF网元设备发送的确定结果,结合自身的确定结果和接收到的确定结果,确定是否满足数据备份条件。
当满足数据备份条件时,第一UPF网元设备向第一MEC节点发送允许备份消息。
第一MEC节点接收到该允许备份消息后,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MEC节点。
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备份装置。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连接的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的数据备份请求;
发送模块402,用于根据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当前流量负载,向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发送模块402,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当前流量负载以及第二信息,向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为与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连接的第二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且用于允许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二信息为第二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确定的。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备份装置,针对在接入网侧的移动边缘计算节点数据备份问题,结合网络负荷情况,决策是否进行备份,能够避免网络拥塞,进而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装置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501,用于向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连接的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数据备份请求;
备份模块502,用于若接收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则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第一信息为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发送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第一信息为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以及第二信息发送的;第二信息为与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连接的第二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且用于允许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可能实现中,发送模块501,还可以用于:
将数据备份请求发送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以用于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向第二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数据备份请求,第二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基于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以及数据备份请求向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第二信息。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备份装置,针对在接入网侧的移动边缘计算节点数据备份问题,结合网络负荷情况,决策是否进行备份,能够避免网络拥塞,进而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硬件架构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计算设备600包括输入设备601、输入接口602、中央处理器603、存储器604、输出接口605、以及输出设备606。其中,输入接口602、中央处理器603、存储器604、以及输出接口605通过总线610相互连接,输入设备601和输出设备606分别通过输入接口602和输出接口605与总线610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600的其他组件连接。
具体地,输入设备601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信息,并通过输入接口602将输入信息传送到中央处理器603;中央处理器603基于存储器604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输出信息,将输出信息临时或者永久地存储在存储器604中,然后通过输出接口605将输出信息传送到输出设备606;输出设备606将输出信息输出到计算设备600的外部供用户使用。
也就是说,图6所示的计算设备也可以被实现为数据备份设备,该数据备份设备可以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或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或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备份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与所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连接的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的数据备份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当前流量负载,向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当前流量负载,向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当前流量负载以及第二信息,向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与所述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连接的第二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且用于允许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所述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第二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确定的。
3.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向与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连接的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数据备份请求;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则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
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以及第二信息发送的;所述第二信息为与所述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连接的第二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且用于允许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所述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数据备份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以用于所述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向所述第二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备份请求,所述第二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基于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以及所述数据备份请求向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5.一种数据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连接的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的数据备份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当前流量负载,向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的当前流量负载以及第二信息,向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与所述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连接的第二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且用于允许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所述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信息。
6.一种数据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与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连接的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数据备份请求;
备份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则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
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根据其自身当前流量负载以及第二信息发送的;所述第二信息为与所述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连接的第二用户端口功能网元设备发送的、且用于允许所述第一移动边缘计算节点将待备份数据备份至所述目标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信息。
7.一种数据备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
CN202010231317.1A 2020-03-27 2020-03-27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1464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317.1A CN111464607B (zh) 2020-03-27 2020-03-27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317.1A CN111464607B (zh) 2020-03-27 2020-03-27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607A CN111464607A (zh) 2020-07-28
CN111464607B true CN111464607B (zh) 2023-04-07

Family

ID=71679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1317.1A Active CN111464607B (zh) 2020-03-27 2020-03-27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46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6714B (zh) * 2020-11-27 2023-07-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系统、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952A (zh) * 2013-09-10 2014-01-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备份方法和设备
EP3490202A1 (en) * 2017-09-28 2019-05-29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loud monitoring-based load balancing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868B (zh) * 2011-07-19 2016-09-28 上海可鲁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US10536515B2 (en) * 2016-12-23 2020-01-14 Kausik Majumdar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robot communications
CN114448673A (zh) * 2018-02-13 2022-05-06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接入方法、相关平台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688213B (zh) * 2018-07-05 2023-02-10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资源管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9802934A (zh) * 2018-12-13 2019-05-24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容器云平台的mec系统
CN109861867B (zh) * 2019-02-28 2022-04-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ec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601992B (zh) * 2019-09-20 2022-08-3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量测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952A (zh) * 2013-09-10 2014-01-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备份方法和设备
EP3490202A1 (en) * 2017-09-28 2019-05-29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loud monitoring-based load balancing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607A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276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247484B2 (en) Limiting of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requests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10784432A (zh) 一种会话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11464607B (zh)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Bozorgchenani et al. Mobile edge computing partial offloading techniques for mobile urban scenarios
CN111132349A (zh) 频谱带宽调整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JP6771559B2 (ja) 移動体通信装置、移動体通信方法、及び移動体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11465873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电子设备
Fizza et al. Faster ota updates in smart vehicles using fog computing
CN112584437B (zh)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EP3876560A1 (en) Navig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levant product
CN110837381B (zh) 投影设备的软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US20120259914A1 (en) Server, client termi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WO2021087809A1 (zh)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US20160226779A1 (en) Distribution control method, distribution contro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9238060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873003B (zh) 物联网中存储端和通信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70238267A1 (en) Power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449398A (zh)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和核心网设备
CN114157660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97671A1 (zh) 辅助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80056B (zh) 物联网通信方法及物联网网关
CN111417172A (zh)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移动管理实体、基站及介质
CN113133051A (zh) 接入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JP6481600B2 (ja)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4

Address after: No. 88 Aowei Road South, Rongcheng County,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071799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xionga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700 No.88, South Aowei Road, Rongcheng County,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xionga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