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1725A - 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1725A
CN111461725A CN202010000929.XA CN202010000929A CN111461725A CN 111461725 A CN111461725 A CN 111461725A CN 202010000929 A CN202010000929 A CN 202010000929A CN 111461725 A CN111461725 A CN 111461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ty information
type
platform
corresponding rel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09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1725B (zh
Inventor
丁林润
朱钢
张明
袁成凤
王红剑
陆东东
胡新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onp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onp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009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1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1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172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5848 priority patent/WO202113520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1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1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08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 G06Q20/085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9Device specific authentication i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 G06Q20/4097Device specific authentication i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using mutual authentication between devices and transaction partner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预先存储表示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另一方面,产生与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交易之前,根据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唯一用户代码,基于所述用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根据本发明,交易发起方在二维码交易发起之前能够做一次身份反查,将查询结果与本地信息库进行匹配,以进行身份识别,在通过身份识别后再进行后续交易。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别限定的场景,例如校园场景、公司场景等之下,二维码支付受理环境建设过程中,发现一些消费场景(例如校内食堂、公司内食堂等)因存在内部补贴等原因,在支付受理过程中,需要针对支付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和判定,并实时对非限定人员进行交易限制或加价处理。
而在目前技术中采用的二维码支付方式中,在二维码字符串中本身是不包含用户信息的,因此,基于二维码本身无法对于进行交易的人员的身份直接进行判断和识别。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在二维码支付中能够实现反向身份识别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不增加交易环节就能够实现身份识别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本发明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份识别步骤,
其中,所述身份识别步骤包括:
获取包含账户号码的二维码信息,
根据账户号码从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账户号码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表示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获取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与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其中,第二对应关系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用户代码与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唯一对应,
若匹配到一致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则获得与该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唯一用户代码,基于所述用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
身份识别步骤,获取包含账户号码的二维码信息,根据账户号码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账户号码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将所获取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则获得与该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唯一用户代码,基于所述用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
进一步,在所述身份识别步骤之前还包括用户绑卡认证骤,
其中,所述用户绑卡认证骤包括:
预先存储表示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另一方面,产生与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其中,所述用户代码用于标识用户身份。
可选地,所述用户绑卡认证骤包括:
第一子步骤:在第一平台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以及
第二子步骤:第二平台获取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并且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将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第三平台;以及
第三子步骤:第三平台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验证用户身份并分配账号代码,第三平台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可选地,第二子步骤包括:
第二平台获取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
第二平台基于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
在第二平台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第三平台。
可选地,所述第三子步骤包括:
第三平台基于所述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所述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用户身份;
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为该用户分配账号代码;
第三平台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以及
第三平台将第三对应关系表返回第二平台。
可选地,所述身份识别步骤包括下述子步骤:
在二维码支付之前,第三平台获取包含账户号码的二维码信息并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基于所述二维码信息向第一平台发出查询请求;
第一平台从所述二维码信息中获得账户号码,根据账户号码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账户号码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并且将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返回到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将接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则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获得与该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代码,并将该用户代码返回到第三平台;以及
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
可选地,在所述身份识别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
交易请求步骤,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到对应的账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向第一平台发送二维码交易请求;以及
交易执行步骤,第一平台基于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
可选地,所述用户绑卡认证骤包括下述子步骤:
第一子步骤:在第一平台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以及
第二子步骤:第二平台获取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并且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在第二平台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并且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第三平台;以及
第三子步骤:第三平台基于所述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所述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用户身份并分配账号代码以及设置交易权限,第三平台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账号代码以及交易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四对应关系表并返回第二平台。
可选地,所述身份识别步骤包括下述子步骤:
在二维码支付之前,第三平台获取包含账户号码的二维码信息并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基于所述二维码信息向第一平台发出查询请求;
第一平台从所述二维码信息中获得账户号码,根据账户号码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账户号码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并且将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返回到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将接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则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获得与该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代码,并将该用户代码返回到第三平台;以及
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四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以及交易权限,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同时基于交易权限进行交易金额计算。
可选地,在所述身份识别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
交易请求步骤,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四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和交易金额向第一平台发送二维码交易请求;以及
交易执行步骤,第一平台基于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
可选地,所述用户绑卡认证骤包括下述子步骤:
第一子步骤:在第一平台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以及
第二子步骤:第二平台获取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并且将账户号码采用第一加密方式进行加密得到加密账户号码作为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将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第三平台;以及
第三子步骤:第三平台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验证用户身份并分配账号代码,第三平台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可选地,所述身份识别步骤包括下述子步骤:
在二维码支付之前,第三平台获取包含账户号码的二维码信息并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基于所述二维码信息向第一平台发出查询请求;
第一平台从所述二维码信息中获得账户号码,根据账户号码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账户号码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并且将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返回到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将接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则将与该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账户号码采用所述第一加密方式进行加密得到加密账户号码作为用户代码,并将该用户代码返回到第三平台;以及
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密方式为不可逆加密算法。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密方式为哈希算法。
可选地,在所述身份识别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
交易请求步骤,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四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和交易金额向第一平台发送二维码交易请求;以及
交易执行步骤,第一平台基于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姓名、地址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码。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码,
所述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姓名、地址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发明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以及第三平台,
其中,所述第一平台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得对应的与二维码信息对应的账户号码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向外部返回对应于该账户号码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平台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用户代码分别发送到第三平台;
分配模块,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模块,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该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相应的用户代码发送到第三平台,
其中,所述第三平台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二维码信息并转发到第二平台;
配置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身份并为该用户配置账号代码,并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以及
请求模块,基于所述用户代码获得账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发出支付请求。
本发明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用户代码分别发送到外部;
分配模块,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模块,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该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相应的用户代码发送到外部。
本发明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以及第三平台,
其中,所述第一平台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得对应的与二维码信息对应的账户号码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向外部返回对应于该账户号码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平台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用户代码分别发送到第三平台;
分配模块,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模块,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该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相应的用户代码发送到第三平台,
其中,所述第三平台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二维码信息并转发到第二平台;
配置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身份并为该用户配置账号代码以及交易权限,并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账号代码以及交易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以及
请求模块,基于所述用户代码获得账户号码以及交易权限并基于账户号码和交易权限生成支付请求。
本发明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用户代码分别发送到外部;
分配模块,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模块,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该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相应的用户代码发送到外部。
本发明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以及第三平台,
其中,所述第一平台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得对应的与二维码信息对应的账户号码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向外部返回对应于该账户号码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平台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加密账户号码分别发送到第三平台;
加密模块,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采用第一加密方式加密账户号码得到加密账户号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加密账户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加密模块,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采用所述第一加密方式加密该用户的账号号码并发送到第三平台,
其中,所述第三平台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二维码信息并转发到第二平台;
配置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身份并为该用户配置账号代码,并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加密账户号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的加密账户号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以及
请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加密账户号码获得账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发出支付请求。
本发明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加密账户号码分别发送到外部;
加密模块,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采用第一加密方式加密账户号码得到加密账户号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加密账户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加密模块,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采用所述第一加密方式加密该用户的账号号码并发送到外部。
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模块、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模块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通过在二维码支付交易之前使用二维码发起独立的查询交易,利用回传的信息进行比对,以实现身份的判别,由此能够实现交易之前的身份反查询。而且,在进行身份查询时不包含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等隐私信息而是取而代之用户代码(userid)进行黑盒封装,能够保证隐私不被泄露,提高交易安全性。再者,查询交易在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之间直接进行,耗时短,大致在200ms之内,因此,能够实现用户支付过程无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用户绑卡认证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用户绑卡认证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用户绑卡认证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8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用户绑卡认证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的是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发明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出于简洁和说明性目的,本文主要参考其示范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相同的原理可等效地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并且可以在其中实施这些相同的原理,以及任何此类变化不背离本专利申请的真实精神和范围。
而且,在下文描述中,参考了附图,这些附图图示特定的示范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电、机械、逻辑和结构上的更改。此外,虽然本发明的特征是结合若干实施/实施例的仅其中之一来公开的,但是如针对任何给定或可识别的功能可能是期望和/或有利的,可以将此特征与其他实施/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进行组合。因此,下文描述不应视为在限制意义上的,并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来定义。
诸如“具备”和“包括”之类的用语表示除了具有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有直接和明确表述的单元(模块)和模块以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也不排除具有未被直接或明确表述的其它单元(模块)和模块的情形。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两大阶段:用户绑卡认证步骤和身份识别步骤。其中,身份识别步骤是本发明的必要步骤,用户绑卡认证步骤是非必要步骤。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用户绑卡认证步骤流程示意图。图2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的流程示意图。以下参照图1和图2分别对于用户绑卡认证步骤和身份识别步骤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1:在第一平台(二维码平台)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姓名、地址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例如手机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步骤S12:从用户终端将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发送到第二平台,或者也可以采用未图示的另一种方式,即用户终端从第一平台获取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后再发送到第二平台;
步骤S13:第二平台获取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userid),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
步骤S14:第二平台将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第三平台;
步骤S15:第三平台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验证用户身份,例如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用户身份,基于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账号代码,并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以及
步骤S16:第三平台将第三对应关系表返回第二平台。
如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7:在二维码支付之前,第三平台获取包含账户号码的二维码信息;
步骤S18:第三平台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第二平台;
步骤S19:第二平台基于所述二维码信息向第一平台发出查询请求;
步骤S20:第一平台从所述二维码信息中获得账户号码,根据账户号码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账户号码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
步骤S21:第一平台将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返回到第二平台;
步骤S22:第二平台将接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则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获得与该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代码;
步骤S23:第二平台该用户代码返回到第三平台;
步骤S24: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
这里身份识别步骤包括图2中的步骤S11~步骤S24,在这些步骤之后还能够进一步设置相关于的交易请求和交易执行的步骤:
步骤S25: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到对应的账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向第一平台发送二维码交易请求;以及
步骤S26:第一平台基于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第一平台10、第二平台20以及第三平台30。
其中,第一平台10包括:
存储模块11,用于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查询模块12,用于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得对应的与二维码信息对应的账户号码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向外部返回对应于该账户号码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
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处理。
第二平台20包括:
收发模块21,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用户代码(userid)分别发送到第三平台;
分配模块22,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userid),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模块23,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该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相应的用户代码(userid)发送到第三平台。
第三平台30包括:
收发模块31,用于从外部(第二平台)接收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二维码信息并转发到第二平台;
配置模块32,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身份并为该用户配置账号代码,并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认证模块33,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以及
请求模块34,基于所述用户代码获得账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发出支付请求。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通过在二维码支付交易之前使用二维码发起独立的查询交易,利用回传的信息进行比对,以实现身份的判别,由此能够实现交易之前的身份反查询。
而且,在进行身份查询时不包含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等隐私信息而是取而代之用户代码(userid)进行黑盒封装,能够保证隐私不被泄露,提高交易安全性。
再者,查询交易在第二平台和第三平台之间直接进行,耗时短,大致在200ms之内,因此,能够实现用户支付过程无感。
第二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第三平台进一步根据用户身份配置交易权限。这里交易权限例如可以是相关于交易金额的权限,例如按预先设定的规则扣减或者增加交易金额。
这里同样也参照图1~图3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
如图1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1:在第一平台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姓名、地址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例如手机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步骤S12:从用户终端将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发送到第二平台,或者也可以采用未图示的另一种方式,即用户终端从第一平台获取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后再发送到第二平台;
步骤S13:第二平台获取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userid),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
步骤S14:第二平台将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第三平台;
步骤S15:第三平台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验证用户身份,例如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于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并且基于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账号代码并同时设置交易权限,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账号代码以及交易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以及
步骤S16:第三平台将第三对应关系表返回第二平台。
如图2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7:在二维码支付之前,第三平台获取包含账户号码的二维码信息;
步骤S18:第三平台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第二平台;
步骤S19:第二平台基于所述二维码信息向第一平台发出查询请求;
步骤S20:第一平台从所述二维码信息中获得账户号码,根据账户号码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账户号码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
步骤S21:第一平台将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返回到第二平台;
步骤S22:第二平台将接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则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获得与该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代码;
步骤S23:第二平台该用户代码返回到第三平台;
步骤S24: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和交易权限,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
这里身份识别步骤包括图2中的步骤S11~步骤S24,在这些步骤之后还能够进一步设置相关于的交易请求和交易执行的步骤:
步骤S25: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到对应的账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以及交易权限向第一平台发送二维码交易请求,例如当所述交易权限是对交易金额进行一定比例扣减,则先根据交易权限进行扣减以后发送出二维码交易请求;以及
步骤S26:第一平台基于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构造。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第一平台10、第二平台20以及第三平台30。
其中,第一平台10包括:
存储模块11,用于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查询模块12,用于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得对应的与二维码信息对应的账户号码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向外部返回对应于该账户号码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
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处理。
第二平台20包括:
收发模块21,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用户代码(userid)分别发送到第三平台;
分配模块22,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userid),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模块23,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该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相应的用户代码(userid)发送到第三平台。
第三平台30包括:
收发模块31,用于从外部(第二平台)接收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二维码信息并转发到第二平台;
配置模块32,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身份并为该用户配置账号代码以及交易权限,并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账号代码以及交易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认证模块33,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以及
请求模块34,基于所述用户代码获得账户号码以及交易权限并基于账户号码和交易权限生成支付请求。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能够进一步设置权限,由此能够按照不同的用户身份设置交易权限,因此,提高交易的灵活性。
第三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身份识别系统,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身份识别系统进行变形,不采用用户代码(useid)而返回加密的账号号码。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用户绑卡认证步骤流程示意图。图5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的流程示意图。以下参照图4和图5分别对于用户绑卡认证步骤和身份识别步骤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4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31:在第一平台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姓名、地址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例如手机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步骤S32:从用户终端将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发送到第二平台,或者也可以采用未图示的另一种方式,即用户终端从第一平台获取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后再发送到第二平台;
步骤S33:第二平台获取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将该用户的账户号码采用第一加密方式加密得到加密账户号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加密账户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这里作为第一加密方式可以采用非对称算法,例如哈希算法;
步骤S34:第二平台将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第三平台;
步骤S35:第三平台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验证用户身份,例如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用户身份,基于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账号代码,并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加密账户号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以及
步骤S36:第三平台将第三对应关系表返回第二平台。
如图5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3:在二维码支付之前,第三平台从扫描终端获取包含账户号码的二维码信息;
步骤S38:第三平台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第二平台;
步骤S39:第二平台基于所述二维码信息向第一平台发出查询请求;
步骤S40:第一平台从所述二维码信息中获得账户号码,根据账户号码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账户号码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
步骤S41:第一平台将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返回到第二平台;
步骤S42:第二平台将接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则第二平台采用第一加密方式加密账户号码得到加密账户号码;
步骤S43:第二平台该加密账户号码返回到第三平台;
步骤S44: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加密账户号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
这里身份识别步骤包括图5中的步骤S31~步骤S44,在这些步骤之后还能够进一步设置相关于的交易请求和交易执行的步骤:
步骤S45: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加密账户号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到对应的账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向第一平台发送二维码交易请求;以及
步骤S46:第一平台基于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第一平台40、第二平台50以及第三平台60。
其中,第一平台40包括:
存储模块41,用于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查询模块42,用于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得对应的与二维码信息对应的账户号码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向外部返回对应于该账户号码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
处理模块4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处理。
第二平台50包括:
收发模块51,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加密账户号码分别发送到第三平台;
加密模块52,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采用第一加密方式加密账户号码得到加密账户号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加密账户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加密模块53,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采用所述第一加密方式加密该用户的账号号码并发送到第三平台。
第三平台60包括:
收发模块61,用于从外部(第二平台)接收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二维码信息并转发到第二平台;
配置模块62,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身份并为该用户配置账号代码,并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加密账户号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认证模块63,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的加密账户号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以及
请求模块64,用于基于所述加密账户号码获得账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发出支付请求。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不需要像第一实施方式中另行分配用户代码(userid),而只要对账户号码(例如银行卡号)以及或者其他所有的身份认证信息进行非对称加密得到一个他人无法解开的代码作为用户代码(userid),也能够同样地获得第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是应用在例如校园场景的一个实施方式,由于在校园场景内消费存在一定的补贴,因此需要对支付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和判定,并实时对校外人员进行相对价格折扣处理而对校外人员进行相对的交易限制或者价格提高处理。
这里同样也参照图7~图9来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用户绑卡认证步骤流程示意图。图8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01:在二维码支付平台预先存储表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步骤S102:从用户终端通过校园H5(第5代HTML)将该用户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等的用户绑卡要素发送到校园后台;
步骤S103:校园后台获取该用户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userid),并且存储表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
步骤S104:校园后台将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支付卡后台;
步骤S105:支付卡后台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验证用户身份,例如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身份证号码以及/或者手机号码对于该用户是否是该校园的学生或者老师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为该用户分配校园卡号并同时设置交易权限,并且存储表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用户代码、校园卡号以及交易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以及
步骤S106:支付卡后台将第三对应关系表返回校园后台。
步骤S107:校园后台将绑卡结果通知到校园H5并在校园H5上进行显示。
如图8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201:扫描终端通过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并上传支付卡后台;
步骤S202:支付卡后台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校园后台;
步骤S203:校园后台基于所述二维码信息向二维码支付平台发出查询请求;
步骤S204:二维码支付平台从所述二维码信息中获得银行卡号,根据银行卡号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银行卡号对应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
步骤S205:二维码支付平台将对应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返回到校园后台;
步骤S206:校园后台将接收到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若匹配到接收到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与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一致的话,则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获得与该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对应的用户代码;
步骤S207:校园后台该用户代码返回到支付卡后台;
步骤S208:支付卡后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校园卡号和交易权限,基于校园卡号进行身份认证,即确认该用户的身份是否存在对应的校园卡号,由此确认用户的身份;
步骤S209:支付卡后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到对应的银行卡号并基于银行卡号以及交易权限通过未图示的收单机构向二维码支付平台发送二维码交易请求,例如当所述交易权限是对交易金额进行一定比例扣减,则先根据交易权限进行扣减以后发送出二维码交易请求;以及
步骤S210:二维码支付平台基于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
步骤S211:二维码支付平台将交易执行结果返回到支付卡后台;以及
步骤S212:支付卡后台将交易执行结果返回到扫描终端。
接着,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构造。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如图9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二维码支付平台100、校园后台200以及支付卡后台300。
其中,二维码支付平台100包括:
存储模块110,用于预先存储表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查询模块120,用于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得对应的与二维码信息对应的银行卡号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向外部返回对应于该银行卡号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以及
处理模块13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处理。
校园后台200包括:
收发模块210,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用户代码(userid)分别发送到支付卡后台;
分配模块220,基于该用户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userid),并且存储表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模块230,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该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相应的用户代码(userid)发送到支付卡后台。
支付卡后台300包括:
收发模块310,用于从外部(校园后台)接收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二维码信息并转发到校园后台;
配置模块320,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的身份证号码以及/或者手机号码验证身份并为该用户配置校园卡号以及交易权限,并存储表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用户代码、校园卡号以及交易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认证模块330,用于根据从所述校园后台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校园卡号;以及
请求模块340,用于基于所述用户代码获得银行卡号以及交易权限并基于银行卡号和交易权限生成支付请求。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能够在校园场景中按照用户代码进行身份验证,并且能够按照预先设置的对应于身份的交易权限来组织和完成交易,由此能够实现在校园场景中按照不同的用户身份进行设置不同的交易权限,因此,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还能够提高交易的灵活性。
第五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身份识别系统是使用在公 司场景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采用用户代码(useid)而返回加密的银行卡号。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用户绑卡认证步骤流程示意图。图11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的流程示意图。以下参照图10和图11分别对于用户绑卡认证步骤和身份识别步骤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0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301:在二维码支付平台预先存储表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步骤S302:从用户终端将该用户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发送到公司后台;
步骤S303:公司后台获取该用户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将该用户的银行卡号采用哈希算法加密得到加密银行卡号,并且存储表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以及加密银行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
步骤S304:公司后台将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支付卡后台;
步骤S305:支付卡后台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验证用户身份,例如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身份证号码以及/或者手机号码验证用户身份,基于身份证号码以及/或者手机号码为该用户分配公司卡号,并存储表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加密银行卡号以及公司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以及
步骤S306:支付卡后台将第三对应关系表返回公司后台。
如图11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中的身份识别步骤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307:在二维码支付之前,从扫描终端向支付卡后台发送包含银行卡号的二维码信息;
步骤S308:支付卡后台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公司后台;
步骤S309:公司后台基于所述二维码信息向二维码支付平台发出查询请求;
步骤S310:二维码支付平台从所述二维码信息中获得银行卡号,根据银行卡号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银行卡号对应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
步骤S311:二维码支付平台将对应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返回到公司后台;
步骤S312:公司后台将接收到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则公司后台采用与上述相同的哈希算法加密银行卡号得到加密银行卡号;
步骤S313:公司后台该加密银行卡号返回到支付卡后台;
步骤S314:支付卡后台基于接收到的加密银行卡号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公司卡号并基于公司卡号进行身份认证。
步骤S315:支付卡后台基于接收到的加密银行卡号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到对应的银行卡号并基于银行卡号向二维码支付平台发送二维码交易请求;
步骤S316:二维码支付平台基于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
步骤S317:二维码支付平台将交易结果返回到支付卡后台;
步骤S318:支付卡后台将交易结果返回到扫描终端。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二维码支付平台400、公司后台500以及支付卡后台600。
其中,二维码支付平台400包括:
存储模块410,用于预先存储表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除了身份证号码也可以进一步包含姓名、地址等信息)、手机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查询模块420,用于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得对应的银行卡号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向外部返回对应于该银行卡号的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以及
处理模块43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处理。
公司后台500包括:
收发模块510,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加密银行卡号分别发送到支付卡后台;
加密模块520,采用哈希算法加密银行卡号得到加密银行卡号,并且存储表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以及加密银行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加密模块530,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同样地采用上述哈希算法加密该用户的银行卡号并将加密银行卡号发送到支付卡后台。
支付卡后台600包括:
收发模块610,用于从外部(公司后台)接收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二维码信息并转发到公司后台;
配置模块620,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的身份证号码以及/或者手机号码验证身份并为该用户配置公司卡号,并存储表示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加密银行卡号、以及公司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认证模块630,用于根据从所述公司后台接收到的加密银行卡号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公司卡号并基于公司卡号进行身份认证;以及
请求模块640,用于基于所述加密银行卡号获得银行卡号并基于银行卡号发出支付请求。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不需要像第一实施方式中另行分配用户代码(userid),而只要对银行卡号或者其他所有的身份认证信息进行非对称加密得到一个他人无法解开的代码作为用户代码(userid)即可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模块、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模块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
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发明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发明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Claims (25)

1.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份识别步骤,
其中,所述身份识别步骤包括:
获取包含账户号码的二维码信息,
根据账户号码从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账户号码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表示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获取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与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其中,第二对应关系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用户代码与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唯一对应,
若匹配到一致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则获得与该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唯一用户代码,基于所述用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
2.如权利要求1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身份识别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用户绑卡认证步骤,
所述用户绑卡认证步骤包括:
预先存储表示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产生与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其中,所述用户代码用于标识用户身份。
3.如权利要求2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绑卡认证骤包括:
第一子步骤:在第一平台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以及
第二子步骤:第二平台获取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并且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将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第三平台;以及
第三子步骤:第三平台基于第二对应关系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表验证用户身份并分配账号代码,第三平台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4.如权利要求3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子步骤包括:
第二平台获取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
第二平台基于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
在第二平台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第三平台。
5.如权利要求4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步骤包括:
第三平台基于所述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所述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用户身份;
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为该用户分配账号代码;
第三平台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以及
第三平台将第三对应关系表返回第二平台。
6.如权利要求4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步骤包括下述子步骤:
在二维码支付之前,第三平台获取包含账户号码的二维码信息并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基于所述二维码信息向第一平台发出查询请求;
第一平台从所述二维码信息中获得账户号码,根据账户号码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账户号码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并且将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返回到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将接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则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获得与该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代码,并将该用户代码返回到第三平台;以及
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
7.如权利要求6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身份识别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
交易请求步骤,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到对应的账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向第一平台发送二维码交易请求;以及
交易执行步骤,第一平台基于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
8.如权利要求2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绑卡认证骤包括下述子步骤:
第一子步骤:在第一平台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以及
第二子步骤:第二平台获取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并且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在第二平台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并且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第三平台;以及
第三子步骤:第三平台基于所述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所述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用户身份并分配账号代码以及设置交易权限,第三平台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账号代码以及交易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四对应关系表并返回第二平台。
9.如权利要求8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步骤包括下述子步骤:
在二维码支付之前,第三平台获取包含账户号码的二维码信息并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基于所述二维码信息向第一平台发出查询请求;
第一平台从所述二维码信息中获得账户号码,根据账户号码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账户号码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并且将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返回到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将接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则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获得与该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代码,并将该用户代码返回到第三平台;以及
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四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以及交易权限,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同时基于交易权限进行交易金额计算。
10.如权利要求9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身份识别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
交易请求步骤,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四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和交易金额向第一平台发送二维码交易请求;以及
交易执行步骤,第一平台基于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
11.如权利要求2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绑卡认证骤包括下述子步骤:
第一子步骤:在第一平台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以及
第二子步骤:第二平台获取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并且将账户号码采用第一加密方式进行加密得到加密账户号码作为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将第二对应关系表发送到第三平台;以及
第三子步骤:第三平台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表验证用户身份并分配账号代码,第三平台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12.如权利要求11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步骤包括下述子步骤:
在二维码支付之前,第三平台获取包含账户号码的二维码信息并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基于所述二维码信息向第一平台发出查询请求;
第一平台从所述二维码信息中获得账户号码,根据账户号码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取与该账户号码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并且将对应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返回到第二平台;
第二平台将接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进行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则将与该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对应的账户号码采用所述第一加密方式进行加密得到加密账户号码作为用户代码,并将该用户代码返回到第三平台;以及
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
13.如权利要求12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密方式为不可逆加密算法。
14.如权利要求12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密方式为哈希算法。
15.如权利要求13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身份识别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
交易请求步骤,第三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四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和交易金额向第一平台发送二维码交易请求;以及
交易执行步骤,第一平台基于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姓名、地址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码。
17.如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码,
所述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姓名、地址中的一项或多项。
18.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以及第三平台,
其中,所述第一平台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得对应的与二维码信息对应的账户号码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向外部返回对应于该账户号码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平台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用户代码分别发送到第三平台;
分配模块,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模块,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该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相应的用户代码发送到第三平台,
其中,所述第三平台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二维码信息并转发到第二平台;
配置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身份并为该用户配置账号代码,并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以及
请求模块,基于所述用户代码获得账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发出支付请求。
19.一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用户代码分别发送到外部;
分配模块,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模块,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该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相应的用户代码发送到外部。
20.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以及第三平台,
其中,所述第一平台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得对应的与二维码信息对应的账户号码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向外部返回对应于该账户号码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平台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用户代码分别发送到第三平台;
分配模块,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模块,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该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相应的用户代码发送到第三平台,
其中,所述第三平台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二维码信息并转发到第二平台;
配置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身份并为该用户配置账号代码以及交易权限,并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用户代码、账号代码以及交易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的用户代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以及
请求模块,基于所述用户代码获得账户号码以及交易权限并基于账户号码和交易权限生成支付请求。
21.一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用户代码分别发送到外部;
分配模块,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用户代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模块,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该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相应的用户代码发送到外部。
22.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以及第三平台,
其中,所述第一平台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表;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从外部接收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得对应的与二维码信息对应的账户号码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向外部返回对应于该账户号码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交易请求执行二维码交易处理,
其中,所述第二平台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加密账户号码分别发送到第三平台;
加密模块,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采用第一加密方式加密账户号码得到加密账户号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加密账户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加密模块,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采用所述第一加密方式加密该用户的账号号码并发送到第三平台,
其中,所述第三平台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用于接收二维码信息并转发到第二平台;
配置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或者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验证身份并为该用户配置账号代码,并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加密账户号码、以及账号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三对应关系表;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第二平台接收到的加密账户号码在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代码并基于账号代码进行身份认证;以及
请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加密账户号码获得账户号码并基于账户号码发出支付请求。
23.一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从外部接收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另一方面用于将下述的第二对应关系表和加密账户号码分别发送到外部;
加密模块,基于该用户的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以及第二类型身份信息,采用第一加密方式加密账户号码得到加密账户号码,并且存储表示账户号码、第一类型身份信息、第二类型身份信息以及加密账户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表;以及
验证加密模块,用于将从外部收到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与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的第一类型身份信息和第二类型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匹配,若匹配到一致的对应关系,则表示验证成功,并将采用所述第一加密方式加密该用户的账号号码并发送到外部。
2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
2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模块、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模块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
CN202010000929.XA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Active CN111461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0929.XA CN111461725B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PCT/CN2020/105848 WO2021135206A1 (zh) 2020-01-02 2020-07-30 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0929.XA CN111461725B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1725A true CN111461725A (zh) 2020-07-28
CN111461725B CN111461725B (zh) 2023-11-14

Family

ID=71683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0929.XA Active CN111461725B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1725B (zh)
WO (1) WO202113520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206A1 (zh) * 2020-01-02 2021-07-0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CN114819978A (zh) * 2022-05-17 2022-07-2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支付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10123B1 (en) * 2022-05-10 2023-11-07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d present account provisioni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6622A (ja) * 2002-04-03 2003-10-17 Docomo Machin Com Inc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CN103825734A (zh) * 2012-11-16 2014-05-28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敏感操作验证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和验证系统
US20150052048A1 (en) * 2012-03-30 2015-02-19 Biglobe Inc. Merchandise sales system
CN107016420A (zh) * 2016-12-08 2017-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25545A (zh) * 2016-01-29 2017-08-08 上海新卡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处理方法以及交易系统
CN108898843A (zh) * 2018-07-17 2018-11-27 东莞市雍华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牌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118662A (zh) * 2018-06-29 2019-01-01 赵东 一种基于二维码验证的产品体验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52417B2 (en) * 2012-11-05 2017-12-26 Mfoundry, Inc. QR code-enabled P2P pay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358421A (zh) * 2017-02-23 2017-11-17 美味不用等(上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支付装置、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07464120B (zh) * 2017-09-22 2020-07-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免密支付的安全验证方法、商户后台系统及支付系统
CN109740324A (zh) * 2018-11-21 2019-05-10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多平台鉴权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88697A (zh) * 2019-06-03 2021-03-1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离线图形码的处理、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461725B (zh) * 2020-01-02 2023-11-14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6622A (ja) * 2002-04-03 2003-10-17 Docomo Machin Com Inc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20150052048A1 (en) * 2012-03-30 2015-02-19 Biglobe Inc. Merchandise sales system
CN103825734A (zh) * 2012-11-16 2014-05-28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敏感操作验证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和验证系统
CN107025545A (zh) * 2016-01-29 2017-08-08 上海新卡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易处理方法以及交易系统
CN107016420A (zh) * 2016-12-08 2017-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118662A (zh) * 2018-06-29 2019-01-01 赵东 一种基于二维码验证的产品体验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8898843A (zh) * 2018-07-17 2018-11-27 东莞市雍华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牌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5206A1 (zh) * 2020-01-02 2021-07-0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CN114819978A (zh) * 2022-05-17 2022-07-2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支付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5206A1 (zh) 2021-07-08
CN111461725B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2214B (zh) 用于使用区块链的所有权验证的方法和系统
US11363015B2 (en) Provisioning transferable access tokens
KR101354388B1 (ko) 일회성 카드번호 생성방법
CN110383757B (zh) 用于安全处理电子身份的系统和方法
KR102477453B1 (ko) 트랜잭션 메시징
US9864983B2 (en) Payment method, payment server performing the same and payment system performing the same
CN111461725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支付的身份识别方法以及身份识别系统
CN105868970B (zh) 一种认证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0291611B2 (en)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stor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KR20210009791A (ko) 블록 체인을 이용한 전자 인증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623173A (zh) 付款系统
CN104820814A (zh) 第二代身份证防伪验证系统
CN106487758B (zh) 一种数据安全签名方法、业务终端以及私钥备份服务器
KR102122555B1 (ko) 사용자가 소지한 금융 카드 기반 본인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348823B1 (ko) 사용자가 소지한 금융 카드 기반 본인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9517699A (ja) カード決済システムおよび生体情報を用いるための方法
KR101666591B1 (ko) 스마트 오티피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802535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tilizing Magnetic Fingerprints Obtained Using Magnetic Stripe Card Readers to Derive Transaction Tokens
US1160487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on code entry using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KR20150004260A (ko) Ic 카드를 인증 매체로 이용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230131437A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uthentication
EP417781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horizing mobile transactions
US11531739B1 (en) Authenticating user identity based on data store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KR102196347B1 (ko) 전자 결제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2003132033A (ja) カード利用確認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