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9284A - 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和可调床垫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和可调床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9284A
CN111459284A CN202010277087.2A CN202010277087A CN111459284A CN 111459284 A CN111459284 A CN 111459284A CN 202010277087 A CN202010277087 A CN 202010277087A CN 111459284 A CN111459284 A CN 111459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adjustable
adjustment
seat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70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正毅
孙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ang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ang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ang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angk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70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92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9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92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12Means, e.g. measuring means for adapting chairs, beds or mattresses to the shape or weight of persons
    • A47C31/123Means, e.g. measuring means for adapting chairs, beds or mattresses to the shape or weight of persons for beds or mattre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12Means, e.g. measuring means for adapting chairs, beds or mattresses to the shape or weight of persons
    • A47C31/126Means, e.g. measuring means for adapting chairs, beds or mattresses to the shape or weight of persons for chai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G06F2200/1612Flat panel moni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和可调床垫。调整机构包括:传感器、第一分析单元和调整单元,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分析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分析单元与所述调整单元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所述第一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屏幕调整指令;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屏幕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采用调整机构能够自适应的实现显示屏未知的调整,使得显示屏的位置和用户位姿匹配度高。

Description

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和可调床垫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和可调床垫。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很多种类型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在电脑的显示屏前进行工作。
通常,电脑的显示屏会固定放置在办公桌上,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则会保持同一个姿势,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人们在固定姿势下保持的时间过长而产生不适。此时,通常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动调整显示屏的位置或者高度等来改变坐姿。
然而,传统的通过手动调整的方式,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和可调床垫。
一种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传感器、第一分析单元和调整单元,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分析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分析单元与所述调整单元连接;
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所述第一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屏幕调整指令;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屏幕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
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如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调整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调整机构用于对所述显示屏的位姿进行调整。
一种显示屏位置的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屏幕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屏幕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
一种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和可调座椅;
所述可调座椅中设置多个可调单元和第二分析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用于调节所在位置的高度和角度;
所述第二分析单元,用于对用户的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座椅调整指令;
多个所述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其中,所述目标形状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座椅曲面的形状。
一种调整系统的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位置的调整方法和可调座椅调整方法;
所述可调座椅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座椅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其中,所述目标形状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座椅曲面的形状。
一种可调床垫,所述可调床垫中设置多个可调单元和第二分析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用于调节所在位置的高度和角度;
所述第二分析单元,用于对用户的睡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可调调整指令;
多个所述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调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可调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其中,所述目标形状为与用户的睡姿所匹配的可调曲面的形状。
上述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和可调床垫,通过传感器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第一分析单元对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与位姿信息对应的或者匹配的屏幕调整指令,由于目标位置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因此调整单元根据屏幕调整指令调整显示屏的位置至目标位置,能够实现自动将显示屏的位置调整到适合用户观看的位置,实现屏幕自适应的调整,以适配用户的位姿。在使用过程中,相比传统的用户调整坐姿来适应固定位置的显示屏的方式,该调整机构通过对用户的位姿进行分析,自适应的调整显示屏的位置,实现自动匹配用户的姿态,因此调整更为便捷,同时能够及时消除人们在工作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由于显示屏的位置不合理导致的不适和不便,因此极大的提高了用户观看显示屏的舒适性和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中的键盘调整台和鼠标调整台台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提供显示屏位置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显示屏位置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人机距离和显示屏高度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条形结构的可调单元在可调座椅中的分布示意图;
图8b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柱状结构的可调单元在可调座椅中的分布示意图;
图8c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柱状结构的可调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座椅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座椅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床垫中可调单元的分布示意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系统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100,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显示屏可以固定在调整机构100上,当用户使用显示屏的时候可以通过调整机构100来获取用户位姿,并根据用户的位姿将显示屏调整到适合人使用的位置和角度,从而实现自适应的调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调整机构可以和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结合使用,将显示屏固定在该调整机构上来实现显示屏的位置和/或者角度的调节。如图2所示,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传感器110、第一分析单元120和调整单元130,传感器110与第一分析单元120连接,所述第一分析单元120与调整单元130连接;传感器110,用于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第一分析单元120,用于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屏幕调整指令;调整单元130,用于根据所述屏幕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
可选地,传感器110可以设置在调整机构的任意位置,只要是一个固定的位置即可,在使用过程中,该传感器基于所固定的位置进行标定后就探测用户的信息,例如传感器110可以固定在显示屏的边框且朝向用户的方向。图2中传感器110所设置的位置仅为一种示例,而非对本申请造成的限定。可选地,上述第一分析单元120也可以设置在调整机构的任意位置,例如调整单元130的任意位置,还可以和传感器110一体化设置,图2中第一分析单元120所设置的位置仅为一种示例,对此本实施例也不做限定。可选地,该传感器110可以是获取图像的摄像头,例如普通的相机摄像头,也可以是红外传感器,还可以是激光传感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传感器的类型并不做限定。可选地,上述第一分析单元120可以包括处理器。可选地,上述调整单元130可以包括机械结构、电动动力或液压传动部分,例如电动动力部分对调整单元130提供运行的动力,液压传动部分实现机械结构具体的调整动作。可选地,传感器110和第一分析单元120,以及第一分析单元120和调整单元13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有线连接,例如通过数据总线,网线,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例如蓝牙、WIFI、3G网络、4G网络,5G网络或其他通信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位姿信息可以包括表征用户位置和姿态的信息,例如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和显示屏的距离远近、人脸的高度、人脸朝向以及坐姿等。之后,传感器110可以将获取到的用户的位姿信息发送至第一分析单元120,第一分析单元120对该位姿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该位姿信息生成与用户的位姿匹配的屏幕调整指令。可选地,可以是第一分析单元120根据位姿信息,在预设的位姿信息与显示屏的位置和角度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得到位姿信息对应的,即与位姿信息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和角度,然后根据这个显示屏的位置和角度生成相应的屏幕调整指令;还可以是根据用户的位姿信息,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根据用户的位姿信息生成与用户的姿态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和角度,然后根据这个屏幕的位置和角度生成相应的屏幕调整指令。然后,调整单元130在屏幕调整指令的指示下,将显示屏的位置调整到目标位置。其中,该目标位置能够使得用户在当前的这个姿态更便于观看显示屏,避免由于显示屏位置不合适导致用户的姿势不当,造成显示屏的观察不便或者不舒适。同时采用上述自适应的方式进行调整,因此自动化程度更高。
本实施例中,调整机构通过传感器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第一分析单元对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与位姿信息对应的或者匹配的屏幕调整指令,由于目标位置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因此调整单元根据屏幕调整指令调整显示屏的位置至目标位置,能够实现自动将显示屏的位置调整到适合用户观看的位置,实现屏幕自适应的调整,以适配用户的位姿。在使用过程中,相比传统的用户调整坐姿来适应固定位置的显示屏的方式,该调整机构通过对用户的位姿进行分析,自适应的调整显示屏的位置,实现自动匹配用户的姿态,因此调整更为便捷,同时能够及时消除人们在工作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由于显示屏的位置不合理导致的不适和不便,也避免了手动调整导致的调整不合理,因此极大的提高了显示屏位置和用户位姿的匹配度,提高了用户观看显示屏的舒适性和便携性。
可选地,上述调整单元130可以如图3所示,包括:底座131、高度调节子单元132、距离调节子单元133和角度调节子单元134;高度调节子单元132的一端与底座131连接,高度调节子单元132的另一端与距离调节子单元133的一端连接,距离调节子单元133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子单元134连接。底座131,用于对调整单元130进行支撑和重心平衡;高度调节子单元132,用于根据调整指令中的高度调节指令调节显示屏的高度;距离调节子单元133,用于根据调整指令中的距离调节指令调节显示屏与用户的人机距离;角度调节子单元134,用于根据调整指令中的角度调节指令调节显示屏的角度,显示屏的角度包括水平方向的角度和/或垂直方向的角度。
可选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高度调节子单元132可以采用伸缩杆进行调节,例如液压形式的伸缩杆,也可以采用弹簧式的伸缩杆,通过伸缩杆的长短调节实现高度显示屏的高度调节;可选地,上述高度调节子单元132和底座131之间还可以采用转向球阀连接,通过调节高度调节子单元132和底座131的夹角和方向,调节显示屏的高度或者位置。上述距离调节子单元133可以采用伸缩杆进行调节,例如液压形式的伸缩杆,也可以采用弹簧式的伸缩杆实现显示屏与用户的人机距离的调节;可选地,上述距离调节子单元133和高度调节子单元132之间还可以采用转向球阀连接,通过调节距离调节子单元133与高度调节子单元132的方向和夹角实现显示屏的位置或者角度的调节。上述角度调节子单元134可以用于调整显示屏的角度,例如可以参见图3a所示,当上述角度调节子单元134为包括水平方向的调节杆1341和垂直方向的调节杆1342,二者可以是十字交叉状的调节杆时,可以参见图3a所示。水平方向的调节杆1341能够通过绕连接点转动方向调整显示屏在水平方向的角度,垂直方向的调节杆1342能够通过绕连接点转动方向调整显示屏在垂直方向的夹角。各调节杆之间均可以采用转向球阀连接,以实现多位置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高度调节子单元根据调整指令中的高度调节指令调节显示屏的高度,通过设置距离调节子单元根据调整指令中的距离调节指令调节显示屏与用户的人机距离,以及通过角度调节子单元根据调整指令中的角度调节指令调节显示屏的角度,且由于显示屏的角度包括水平方向的角度和/或垂直方向的角度,因此实现了上述显示屏的全方位无死角的位置和方向的调整,能够适配更多场景下的用户的姿态以及更多不同体型的用户,应用更为广泛,使用场景更为丰富,且自动化程度更高。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调整机构还可以如图4所示,包括键盘调整台140;所述键盘调整台140,用于承载键盘并根据键盘调整指令调整所述键盘的放置位置。其中,所述键盘调整指令为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确定的指令。具体的,第一分析单元120可以对上述用户的位姿信息进行分析,得到适合于用户当前的姿势的键盘调整指令,该键盘调整指令能够指示键盘调整台140进行位置或者坡度的调整,还可以是给显示屏的调整机构的运行状态,即显示屏当前的位置进行位置或者坡度的调整,例如通过调整键盘调整台140下方设置键盘高度调节柱141的伸缩长度来调整坡度,例如显示屏高的时候,键盘调整台140的位置可以调高,坡度较大,显示屏低的时候,键盘调整台的位置可以调低,坡度较小,以此适配用户使用键盘的操作姿势。第一分析单元120还可以根据上述显示屏的目标位置进行对应的调整,使得键盘的放置位置和显示屏的目标位置匹配,例如可以是根据二者的的位置对应关系进行,该对应关系也可以是试验或者大数据到的结果,以使得用户使用键盘的操作姿势更为合理。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4所示,所述调整机构还可以包括鼠标调整台150;所述鼠标调整台150,用于承载鼠标并根据鼠标调整指令调整所述鼠标的放置位置。所述鼠标调整台150下方设置鼠标高度调节柱151的伸缩长度来调整坡度。其中,所述鼠标调整指令为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确定的指令。本实施例中的鼠标调整台的运行原理和上述键盘调整台140的运行原理和有益效果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可选地,鼠标调整台150和键盘调整台140可以一体化设置也可以分开设置,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图4中以二者一体化设置为例示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调整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调整机构用于对所述显示屏的位姿进行调整。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屏的实现原理和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方法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也可以是显示屏的调整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成为上述计算机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下述方法实施例以执行主体为显示屏的调整机构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位置的调整方法,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1、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S12、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屏幕调整指令。
S13、根据所述屏幕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
具体的,调整机构通过传感器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通过第一分析单元对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屏幕调整指令,通过调整单元依据调整指令调整显示屏的位置值目标位置。可选地,可以是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屏幕调整指令,也可以是根据预设的调整指令和人体位姿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的屏幕调整指令。该对应关系可以是进行试验得到的,也可以是通过大数据学习得到的,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的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见前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指令包括高度调整指令、距离调整指令和角度调整指令;上述步骤S12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如图6所示,包括:
S121、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人机距离、显示屏高度和显示屏角度。
S122、根据所述显示屏高度生成所述高度调整指令。
S123、根据所述人机距离生成所述距离调整指令。
S124、根据所述显示屏角度生成所述角度调整指令。
具体的,上述调整机构的第一分析单元根据用户的位姿信息,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自动生成表征显示屏和用户距离的人机距离、显示屏高度和显示屏角度。
可选地,上述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能够表征人体的骨骼结构、肌肉分布,以及在不同姿态下对于人体骨骼和肌肉的影响,以及不同的视觉对人的影响,如视线的角度,外界光线对视力的影响等。例如在显示屏字体尽可能调大且兼顾显示的图像范围时,人机距离可以是65cm-90cm之间,人眼的视线角度范围可以是15-50度之间,显示屏高度和显示屏角度可以借助三角函数关系进行计算得到。显示器角度可以为显示屏所在的平面和竖直方形的夹角。
可选地,图6a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高度和人机距离的示意图,图6a中仅为一种示例,显示屏高度和人机距离可以根据参照物的不同进行换算,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例如,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可知,显示屏的顶部稍低于水平视线,人机距离可以采用大多数人适合的范围45至70厘米(18至28英寸)的距离。再如,显示屏角度可以选择减少眩光和头顶灯光,以及减少户外光线的反射。
人机距离、显示屏高度和显示屏角度为调整机构自动确定出与当前的用户姿势匹配的距离、高度和角度。然后调整机构的第一分析单元根据人机距离生成距离调整指令,以指示调整单元的距离调节子单元调整显示屏的和用户之间的距离;第一分析单元还根据显示屏高度生成高度调整指令,以指示调整单元的高度调节子单元调整显示屏的高度;第一分析单元还根据显示屏角度生成角度调整指令,以指示调整单元的角度调节子单元调整显示屏的角度,从而实现了上述显示屏的全方位无死角的位置和方向的调整,能够适配更多场景下的用户的姿态以及更多不同体型的用户,应用更为广泛,使用场景更为丰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键盘调整指令;根据所述键盘调整指令,调整键盘的放置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析单元可以根据用户的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目标位置,生成键盘调整指令,并通过键盘调整台基于键盘调整指令,调整键盘的放置位置使得键盘的放置位置和显示屏的目标位置或者用户的姿势匹配,以使得用户使用键盘的姿势更为合理和舒适,且自动化程度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鼠标调整指令;根据所述鼠标调整指令,调整鼠标的放置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析单元可以根据用户的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目标位置,生成鼠标调整指令,并通过鼠标调整台基于鼠标调整指令,调整鼠标的放置位置使得鼠标的放置位置和显示屏的目标位置或者用户的姿势匹配,以使得用户使用鼠标的姿势更为合理和舒适,且自动化程度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调整系统,可以参见如上述图1中所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100和可调座椅200。可调座椅200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参见图7所示。可调座椅200中设置多个可调单元210和第二分析单元220;其中,每个可调单元210用于调节所在位置的高度和角度;第二分析单元220,用于对用户的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座椅调整指令;多个可调单元210,用于根据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调整可调座椅200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其中,所述目标形状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座椅曲面的形状。
具体的,上述可调座椅200中设置有多个可调单元210,这多个可调单元210可以点状分布在可调座椅200的曲面上,每个可调单元210能够调整其所在位置的高度和/或角度,通过多个可调单元210组成的阵列能够实现改变可调座椅200的曲面。第二分析单元220通过对用户的位姿信息进行分析,从而生成座椅调整指令。这多个可调单元210基于上述座椅调整指令,将可调座椅200的曲面调整成和用户的位姿匹配的目标形状,使得可调座椅200的曲面能够适配用户的姿势。第二分析单元220可以和显示屏的调整机构通信,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可选地,第二分析单元220根据位姿信息,在预设的位姿信息与目标形状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得到位姿信息对应的,即与位姿信息匹配的目标形状,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形状生成相应的座椅调整指令;还可以是根据用户的位姿信息,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与用户的位姿匹配的目标形状,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形状生成相应的座椅调整指令。然后,多个可调单元210在座椅调整指令的指示下,将可调座椅200的曲面调整到目标形状。
本实施例中,可调座椅200中设置多个可调单元210和第二分析单元220;其中,每个可调单元210能够调节所在位置的高度和角度,第二分析单元220对用户的位姿信息进行分析,自动生成与用户位姿匹配的座椅调整指令,通过多个可调单元根据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自适应地调整可调座椅的曲面成为与用户的位姿匹配的目标形状,能够使得用户接触的曲面基于用户的位姿自适应地调整,因此不仅自动化程度更高,且确保用户坐姿合理以及舒适度高。
可选地,上述多个可调单元210可以和第二分析单元220之间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总线连接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通过无线网连接,例如WIFI、蓝牙或者移动通信网络,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调整指令包括每个所述可调单元210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第二分析单元220用于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与所述位姿信息匹配地目标形状,并对所述目标形状按照每个可调单元210的设置位置进行分解,得到每个可调单元210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
具体的,第二分析单元220能够获取表征用户姿势的用户的位姿信息,然后针对该位姿信息,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与所述位姿信息匹配地目标形状。第二分析单元220将上述目标形状按照每个可调单元210的设置位置进行分解,得到每个可调单元210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能够分别用于设置对应的可调单元210的高度和倾斜的角度,使得座椅的曲面形成上述目标形状。例如目标形状突出的地方的可调单元210的高度高一些,目标形状凹进去的地方的可调单元210的高度低一些,部分区域还可以通过改变可调单元210的倾斜的角度,以改变座椅曲面的形状,第二分析单元220,通过高低设置和不同倾斜角度设置的可调单元形成目标形状所表征的曲面。
本实施例中,第二分析单元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与所述位姿信息匹配地目标形状,因此该目标形状能够极大程度地确保坐姿的合理健康和舒适感。通过对目标形状按照每个可调单元的设置位置进行分解,得到每个可调单元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从而指示每个可调单元按照对应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分别调整高度和角度,实现了粒度化(多点化)的曲面调整,进而使得可调单元的高度和角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匹配用户的位姿,因而更为合理,舒适度更高。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每个可调单元210可以为条型结构或柱状结构。如图8a所示,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条形结构的可调单元在可调座椅中的分布示意图,该条形结构的可调单元为半刚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制成,能够产生形变,例如弯曲或伸缩。该条形结构的可调单元能够确保曲面可调的前提下,有效减少可调单元的数量,因此安装和调试更为方便。如图8b所示,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柱状结构的可调单元在可调座椅中的分布示意图,该柱状结构的可调单元通过改变高度和倾斜的角度完成曲面的形状的调节。该柱状结构的可调单元能够基于可调单元的设置数量和密度实现曲面不同粒度的调整,因此使得目标形状更为精准,和用户的位姿的匹配程度更高。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可调单元210为柱状结构时,可调单元210可以如图8c所述包括传感部211和调整部212;传感部211用于采集用户的传感信息,并根据所述传感信息调整传感部211的角度;调整部212用于根据所述传感信息调整上述调整部212的伸缩高度。具体的,传感部211可以采集用户的传感信息,该传感信息可以基于传感部的传感器特性确定,例如当传感部为温度传感器,则传感信息为温度信息;当传感部为压力传感器,则传感信息为压力信息,该压力信息能够表征用户的姿势的倾向或者体重等信息,可选地,传感部211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对此不做限定。传感部211根据上述传感信息调整传感部的倾斜的角度,以此适应用户的姿势;调整部212根据传感信息调整上述调整部212的伸缩高度,以调整调整单元的高度。本实施例中,可调单元可以通过传感部采集用户的传感信息调整传感部的倾斜的角度,以及通过调整部根据传感信息调整上述调整部的伸缩高度,从而实现基于采集到的用户的传感信息对上述可调单元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整,进一步适配用户的姿势和身体状况,使得可调座椅的目标曲面和用户的实际情况更加匹配,因此更为合理,舒适度更高。
可选地,可调座椅200还可以包括靠垫和坐垫,多个所述可调单元分布在所述靠垫和坐垫中;所述靠垫可以分为两部分,包括第一调整部200A和第二调整部200B,可以参见图9所示;其中,第一调整部200A根据所述位姿信息调整所述第一调整部200A内部的多个可调单元210以适配用户的坐姿,第二调整部200B能够根据用户的位姿信息调整第二调整部200B内部的多个可调单元210;可选地,第二调整部200B还可以基于第一调整部200A中的多个可调单元210和/或所述第一调整部200A中的可调单元的位姿调整第二调整部200B内部的可调单元210以适配用户的坐姿。可选地,图9中第一调整部200A和第二调整部200B的调整方式也可以互换,即首先第二调整部200B可以先根据位姿信息调整其中的可调单元210适配用户的坐姿,第一调整部200A再基于第二调整部200B中的多个可调单元210进行进行调整,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一调整部200A和第二调整部200B可以通过铰链(带旋转齿轮)进行连接,二者可以形成平面或具有一定的夹角,当二者存在夹角的时候,可以通过齿轮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使得靠垫的调整范围更大,适配场景更为更富。关于第三调整部200C和第四调整部200D的调整方式和连接方式可以参考第一调整部200A和第二调整部200B,此处不再赘述。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方式,通过首先基于用户的位姿信息调整第一调整部中的可调单元,然后基于用户的位姿信息再调整第二调整部中的可调单元,实现分区域的调整,因此计算和调整操作更方便;基于第一调整部中的已调整的可调单元继续调整第二调整部的可调单元,能够使得可调单元的调整结果更为合理且调整操作方便;基于用户的位姿信息结合第一调整部中的已调整的可调单元的位姿实现调整使得第二调整部中的可调单元的调整操作,由于结合了更多的信息进行调整因此更为全面,使得调整结果更合理。
可选地,所述坐垫包括第三调整部200C和第四调整部200D;所述第三调整部200C,用于根据所述位姿信息调整第三调整部200C内部的可调单元210以适配用户的坐姿;所述第四调整部200D,用于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所述第三调整部200C中的可调单元210的位姿调整第四调整部200D内部的可调单元210以适配用户的坐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式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靠垫中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的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分析单元220,按照预设调整周期,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座椅更新指令,以指示多个所述可调单元根据所述座椅更新指令更新所述可调座椅。上述预设调整周期可以是统计大部分用户的习惯后得到的需要更换坐姿的周期,也可以是采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学习用户的习惯得到的周期,例如半个小时、四十五分钟等。通常,用户固定的坐姿工作时间久了之后,可能存在不适感。这时,第二分析单元220在预设调整周期到来的时候,能够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座椅更新指令,该座椅更新指令能够使得座椅的进行调整,可以包括可调座椅的高度调整,还可以包括可调座椅的曲面调整。该座椅更新指令能够指示多个所述可调单元根据所述座椅更新指令更新所述可调座椅的高度,或者更新座椅的曲面,从而改变用户的位姿,对用户的姿势起到调节作用,因而更为合理,舒适度更高。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还包括座椅高度调节指令;所述可调座椅包括可调支撑杆;所述可调支撑杆用于根据所述座椅高度调节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座椅高度。具体的,第二分析单元220还可以根据用户位姿生成座椅高度调节指令,可选地还可以结合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身高体重或者个人喜好等信息,生成和用户位姿匹配的座椅高度调节指令,然后基于该座椅高度调节指令,调整可调座椅的可调支撑杆,从而改变可调座椅的座椅高度,以适配用户,进一步方便了使用,提高了合理性和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方法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调整系统,也可以是调整系统的调整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成为上述计算机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下述方法实施例以执行主体为显示屏的调整系统中的可调座椅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整系统的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屏的调整方法和可调座椅调整方法;所述可调座椅调整方法可以参见图10所示,包括:
S21、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可调座椅可以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可以是接收显示屏的调整机构获取的位姿信息,也可以是通过可调单元设置的传感器获取的用户位姿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关于用户的位姿信息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S22、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座椅调整指令。
S23、根据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其中,所述目标形状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座椅曲面的形状。
具体的,可调座椅的第二分析单元能够对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可调座椅调整指令,可以是在预设的位姿信息与目标形状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得到位姿信息对应的,即与位姿信息匹配的目标形状,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形状生成相应的座椅调整指令;还可以是根据用户的位姿信息,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与用户的位姿匹配的目标形状,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形状生成相应的座椅调整指令。然后,多个可调单元在座椅调整指令的指示下,各自调整高度和角度,将可调座椅的曲面调整到目标形状。
本实施例中,可调座椅通过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并对位姿信息进行分析,自动生成与用户位姿匹配的座椅调整指令,然后根据可调座椅调整指令调整可调座椅的曲面为与用户的位姿匹配的目标形状,能够使得用户接触的曲面基于用户的位姿自适应地调整,因此不仅自动化程度更高,且确保用户坐姿合理、健康以及舒适度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调整指令包括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步骤S21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如图11所示,包括:
S211、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目标座椅曲面;其中,所述目标座椅曲面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曲面。
S212、将所述目标座椅曲面按照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设置区域进行分解,得到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所述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所述单元角度调节指令。
具体的,第二分析单元能够获取表征用户姿势的用户的位姿信息,然后针对该位姿信息,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与所述位姿信息匹配地目标形状。可选地,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与用户的位姿匹配的目标形状可以参见前文的原理描述,此处不再限定。第二分析单元将上述目标形状按照每个可调单元的设置位置进行分解,得到每个可调单元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能够分别用于设置对应的可调单元的高度和倾斜的角度,使得座椅的曲面形成上述目标形状。例如目标形状突出的地方的可调单元的高度高一些,目标形状凹进去的地方的可调单元的高度低一些,部分区域还可以通过改变可调单元的倾斜的角度,以改变座椅曲面的形状,第二分析单元,通过高低设置和不同倾斜角度设置的可调单元形成目标形状所表征的曲面。
本实施例中,可调座椅的第二分析单元通过对位姿信息进行分析,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目标座椅曲面,并将目标座椅曲面按照每个可调单元的设置区域进行分解,得到每个可调单元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以此指示每个可调单元按照对应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分别调整高度和角度,实现了粒度化得曲面调整,进而使得可调单元的高度和角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匹配用户的位姿,因而更为合理,舒适度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3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单元高度调节指令,调整对应的可调单元的伸缩高度;根据所述单元角度调节指令,调整对应的可调单元的角度。可调座椅能够根据不同的可调单元对应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调节对应的可调单元的伸缩高度,以及根据所述单元角度调节指令,调整对应的可调单元的角度,从而通过多个可调单元的高度和角度的调整完成调整可调座椅曲面的操作以适配用户的姿势,使得可调座椅的形状和用户的姿态匹配度更高,因此更为合理,舒适度更高。
可选地,在上述是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按照预设调整周期,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座椅更新指令;根据所述座椅更新指令按照所述预设调整周期周期性的调整所述可调座椅。上述预设调整周期可以是统计大部分用户的习惯后得到的需要更换坐姿的周期,也可以是采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学习用户的习惯得到的周期,例如半个小时、四十五分钟等。通常,用户固定的坐姿工作时间久了之后,部分肌肉存在长时间紧张,可能存在不适感。这时,在预设调整周期到来的时候,可调座椅能够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座椅更新指令,该座椅更新指令能够使得可调座椅进行调整,可以包括可调座椅的高度调整,例如调整可调座椅的坐垫下方设置的液压杆来进行高度调整,或者通过电机控制调整坐垫下方设置的伸缩杆;还可以包括可调座椅的曲面调整。该座椅更新指令能够指示多个所述可调单元根据所述座椅更新指令,基于预设周期更新所述可调座椅的高度,和/或更新座椅的曲面,从而改变用户的位姿,对用户的姿势起到调节作用,避免了久坐不动可能引起的不适等状态,因而更为合理,舒适度更高。
以上的任何一种调整完成后,显示屏的调整系统就会根据当前用户的目标位姿作出相应的适应性调整,以适配用户的姿势或者体征。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5、图6、图10和图1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5、图6、图10和图1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调床垫,如图12所示,所述可调床垫中设置多个可调单元和第二分析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用于调节所在位置的高度和角度;所述第二分析单元,用于对用户的睡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可调调整指令;多个所述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调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可调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其中,所述目标形状为与用户的睡姿所匹配的可调曲面的形状。本实施例中的可调单元和第二分析单元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关于可调座椅的描述,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可调床垫能够通过曲面进行调整,避免了传统床垫存在的无法匹配用户睡姿导致的不适,使得用户在睡眠场景下的舒适度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的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301、第一分析模块1302和第一调整模块1303;
第一获取模块1301,用于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第一分析模块1302,用于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屏幕调整指令;
第一调整模块1303,用于根据所述屏幕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指令包括高度调整指令、距离调整指令和角度调整指令;第一分析模块1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人机距离、显示屏高度和显示屏角度;根据所述显示屏高度生成所述高度调整指令;根据所述人机距离生成所述距离调整指令;根据所述显示屏角度生成所述角度调整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析模块1302,还用于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键盘调整指令;根据所述键盘调整指令,调整键盘的放置位置;和/或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鼠标调整指令;根据所述鼠标调整指令,调整鼠标的放置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调整系统的调整装置,包括图13中的第一获取模块1301、第一分析模块1302和第一调整模块1303,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1401、第二分析模块1402和第二调整模块1403;
第二获取模块1401,用于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第二分析模块1402,用于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座椅调整指令;
第二调整模块1403,用于根据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其中,所述目标形状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座椅曲面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调整指令包括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第二分析模块1402,具体用于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目标座椅曲面;其中,所述目标座椅曲面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曲面;将所述目标座椅曲面按照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设置区域进行分解,得到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所述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所述单元角度调节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调整模块14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单元高度调节指令,调整对应的可调单元的伸缩高度;根据所述单元角度调节指令,调整对应的可调单元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调整模块1403,还用于按照预设调整周期,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座椅更新指令;根据所述座椅更新指令按照所述预设调整周期周期性的调整所述可调座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还包括座椅高度调节指令;第二调整模块1303,还用于根据所述高度调节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座椅高度。
关于显示屏位置的调整装置和调整系统的调整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显示屏位置的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的调整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显示屏位置的调整装置和调整系统的调整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位姿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显示屏位置的调整方法和调整系统的调整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屏幕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屏幕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指令包括高度调整指令、距离调整指令和角度调整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人机距离、显示屏高度和显示屏角度;
根据所述显示屏高度生成所述高度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人机距离生成所述距离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显示屏角度生成所述角度调整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键盘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键盘调整指令,调整键盘的放置位置;和/或
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鼠标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鼠标调整指令,调整鼠标的放置位置。
应当清楚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的过程,与上述方法中各个步骤的执行过程一致,具体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所述可调座椅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座椅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其中,所述目标形状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座椅曲面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调整指令包括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目标座椅曲面;其中,所述目标座椅曲面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曲面;
将所述目标座椅曲面按照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设置区域进行分解,得到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所述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所述单元角度调节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单元高度调节指令,调整对应的可调单元的伸缩高度;
根据所述单元角度调节指令,调整对应的可调单元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预设调整周期,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座椅更新指令;
根据所述座椅更新指令按照所述预设调整周期周期性的调整所述可调座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还包括座椅高度调节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高度调节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座椅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屏幕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屏幕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指令包括高度调整指令、距离调整指令和角度调整指令;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人机距离、显示屏高度和显示屏角度;
根据所述显示屏高度生成所述高度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人机距离生成所述距离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显示屏角度生成所述角度调整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键盘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键盘调整指令,调整键盘的放置位置;和/或
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鼠标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鼠标调整指令,调整鼠标的放置位置。
应当清楚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的过程,与上述方法中各个步骤的执行过程一致,具体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位置的调整方法中的步骤和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座椅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其中,所述目标形状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座椅曲面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调整指令包括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目标座椅曲面;其中,所述目标座椅曲面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曲面;
将所述目标座椅曲面按照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设置区域进行分解,得到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所述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所述单元角度调节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单元高度调节指令,调整对应的可调单元的伸缩高度;
根据所述单元角度调节指令,调整对应的可调单元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预设调整周期,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座椅更新指令;
根据所述座椅更新指令按照所述预设调整周期周期性的调整所述可调座椅。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高度调节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座椅高度。
应当清楚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的过程,与上述方法中各个步骤的执行过程一致,具体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1)

1.一种显示屏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传感器、第一分析单元和调整单元,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分析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分析单元与所述调整单元连接;
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所述第一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屏幕调整指令;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屏幕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底座、高度调节子单元、距离调节子单元和角度调节子单元;所述高度调节子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高度调节子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距离调节子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距离调节子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角度调节子单元连接;
所述底座,用于对所述调整单元进行支撑和重心平衡;
所述高度调节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中的高度调节指令调节所述显示屏的高度;
所述距离调节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中的距离调节指令调节所述显示屏与用户的人机距离;
所述角度调节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中的角度调节指令调节所述显示屏的角度,所述显示屏的角度包括水平方向的角度和/或垂直方向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键盘调整台;所述键盘调整台,用于承载键盘并根据键盘调整指令调整所述键盘的放置位置;
其中,所述键盘调整指令为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确定的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鼠标调整台;所述鼠标调整台,用于承载鼠标并根据鼠标调整指令调整所述鼠标的放置位置;
其中,所述鼠标调整指令为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确定的指令。
5.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调整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调整机构用于对所述显示屏的位姿进行调整。
6.一种显示屏位置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屏幕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屏幕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显示屏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指令包括高度调整指令、距离调整指令和角度调整指令;所述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调整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人机距离、显示屏高度和显示屏角度;
根据所述显示屏高度生成所述高度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人机距离生成所述距离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显示屏角度生成所述角度调整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键盘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键盘调整指令,调整键盘的放置位置;和/或
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显示屏的所述目标位置,生成鼠标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鼠标调整指令,调整鼠标的放置位置。
9.一种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的调整机构和可调座椅;
所述可调座椅中设置多个可调单元和第二分析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用于调节所在位置的高度和角度;
所述第二分析单元,用于对用户的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座椅调整指令;
多个所述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其中,所述目标形状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座椅曲面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整指令包括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
所述第二分析单元用于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与所述位姿信息匹配地目标形状,并对所述目标形状按照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设置位置进行分解,得到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所述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所述单元角度调节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单元为条型结构或柱状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单元为柱状结构时,所述可调单元包括传感部和调整部;
所述传感部用于采集用户的传感信息,并根据所述传感信息调整所述传感部的角度;
所述调整部用于根据所述传感信息调整所述调整部的伸缩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座椅包括靠垫和坐垫,多个所述可调单元分布在所述靠垫和坐垫中;
所述靠垫包括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
所述第一调整部,用于根据所述位姿信息调整所述第一调整部内部的所述可调单元以适配用户的坐姿;
所述第二调整部,用于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所述第一调整部中的可调单元的位姿调整所述第二调整部内部的所述可调单元以适配用户的坐姿;和/或
所述坐垫包括第三调整部和第四调整部;
所述第三调整部,用于根据所述位姿信息调整所述第三调整部内部的所述可调单元以适配用户的坐姿;
所述第四调整部,用于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或所述第三调整部中的可调单元的位姿调整所述第四调整部内部的所述可调单元以适配用户的坐姿。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析单元,用于按照预设调整周期,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座椅更新指令,以指示多个所述可调单元根据所述座椅更新指令更新所述可调座椅。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还包括座椅高度调节指令;所述可调座椅包括可调支撑杆;所述可调支撑杆用于根据所述座椅高度调节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座椅高度。
16.一种调整系统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位置的调整方法和可调座椅调整方法;
所述可调座椅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位姿信息;
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座椅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其中,所述目标形状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座椅曲面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座椅调整指令包括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单元角度调节指令;所述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座椅调整指令,包括:
对所述位姿信息进行分析,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目标座椅曲面;其中,所述目标座椅曲面为与用户的位姿所匹配的曲面;
将所述目标座椅曲面按照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设置区域进行分解,得到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的所述单元高度调节指令和所述单元角度调节指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包括:
根据所述单元高度调节指令,调整对应的可调单元的伸缩高度;
根据所述单元角度调节指令,调整对应的可调单元的角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调整周期,基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和视觉系统理论,生成座椅更新指令;
根据所述座椅更新指令按照所述预设调整周期周期性的调整所述可调座椅。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整指令还包括座椅高度调节指令;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高度调节指令调整所述可调座椅的座椅高度。
21.一种可调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床垫中设置多个可调单元和第二分析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可调单元用于调节所在位置的高度和角度;
所述第二分析单元,用于对用户的睡姿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可调调整指令;
多个所述可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可调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可调的曲面至目标形状;其中,所述目标形状为与用户的睡姿所匹配的可调曲面的形状。
CN202010277087.2A 2020-04-10 2020-04-10 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和可调床垫 Pending CN1114592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7087.2A CN111459284A (zh) 2020-04-10 2020-04-10 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和可调床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7087.2A CN111459284A (zh) 2020-04-10 2020-04-10 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和可调床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9284A true CN111459284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83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7087.2A Pending CN111459284A (zh) 2020-04-10 2020-04-10 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和可调床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928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5256A (zh) * 2021-10-27 2021-12-31 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主从手术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主从手术机器人
CN114413141A (zh) * 2022-03-30 2022-04-29 广东中强精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的位姿调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68511A (zh) * 2022-09-28 2022-11-01 深圳中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智能终端显示器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6795144A (zh) * 2023-06-21 2023-09-22 中山市正科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自适应调整屏幕角度和高度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5256A (zh) * 2021-10-27 2021-12-31 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主从手术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主从手术机器人
CN114413141A (zh) * 2022-03-30 2022-04-29 广东中强精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的位姿调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68511A (zh) * 2022-09-28 2022-11-01 深圳中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智能终端显示器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5268511B (zh) * 2022-09-28 2023-02-24 深圳中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智能终端显示器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6795144A (zh) * 2023-06-21 2023-09-22 中山市正科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自适应调整屏幕角度和高度的方法
CN116795144B (zh) * 2023-06-21 2024-04-02 中山市正科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自适应调整屏幕角度和高度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9284A (zh) 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调整系统、调整方法和可调床垫
CN212990078U (zh) 显示屏的调整机构、显示屏和调整系统
JP2020078666A (ja) 着席者の姿勢を調整するための技術
CN107028427B (zh) 新型的自动智能调节的睡眠系统的传感方法
CN109595764B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66867A (zh) 机器人
CN112199846A (zh) 基于三维人体重建技术分析和定制床垫的系统
CN109948435A (zh) 坐姿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3341748B (zh) 基于姿态的沙发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EP3517160A1 (en)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for memory training through brain stimulation
US20180267604A1 (en) Computer pointer device
CN104167196A (zh) 一种背光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164918A (zh) 智能坐姿追踪与调整方法、装置、智能升降桌及存储介质
WO2020244971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eye parameters
CN109190562B (zh) 智能坐姿监控方法、装置、智能升降桌及存储介质
CN108445817B (zh) 智能床及其控制方法、智能床系统
US20200029707A1 (en) Workpla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orkplace system
US2019025474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a facial remediation design and application protocol to address observable facial deviations
CN110811645B (zh) 一种视疲劳测量方法及其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KR20160025793A (ko) 상황 적응적 포지션조절가능 상판을 포함하는 장치 및 상황에 따라 상판의 포지션을 조절하는 방법
CN104460323B (zh) 一种智能家具及利用其分析用户健康状况的方法与设备
CN111708166A (zh) 一种度数调节方法、装置和头戴显示设备
WO2021223482A1 (zh) 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2839162B (zh) 一种调整眼睛显示位置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214103834U (zh) 一种智能学习桌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