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8872A - 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8872A
CN111458872A CN201910338075.3A CN201910338075A CN111458872A CN 111458872 A CN111458872 A CN 111458872A CN 201910338075 A CN201910338075 A CN 201910338075A CN 111458872 A CN111458872 A CN 111458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d light
polarization
film
transpare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80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俊峰
方涛
吴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ure Beijing Blac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ure Beijing Bl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ure Beijing Blac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ure Beijing Black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58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8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属于光学显示技术领域,包括像源装置和反射显像件,像源装置出射的光线到达反射显像件后被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反射显像件包括透明基材、偏振透反膜和偏振吸收膜,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的一表面,偏振吸收膜置于偏振透反膜远离人眼的一侧。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外界环境光的P偏振光通过偏振吸收膜吸收,外界环境光的S偏振光通过偏振吸收膜和偏振透反膜透射至人眼,由于外界环境光中P偏振光被偏振吸收膜吸收,且偏振吸收膜吸收率最高可达100%,从而避免或大大降低了由于外界环境光在反射显像件上的反射带来的眩光对外界的影响,同时人眼可以清晰的观察外界环境,从而提高驾驶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抬头显示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向驾驶员展示很多类型信息,这些信息通过HUD抬头显示器的光学成像系统所成的像显示出来,例如各类仪表盘上信息,速度、胎压、油耗等信息,人们不需要低头查看仪表盘只需平视HUD就可以查看到自己需要的各类驾驶信息,虽然非常方便但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HUD抬头显示器不仅要向驾驶员眼睛投射来自像源的光线,还要投射来自外界的环境光线。因此,如何确保像源的光线和外界环境光线都能绝大多数到达驾驶员眼睛中,使人眼不仅可以清晰看到像源的像,还能清晰看到外界环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CN20172135845X,公开了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其包括HUD照明系统和光学成像系统,其中HUD照明系统中包括准直均匀元件和强度分布调整元件,准直均匀元件和强度分布调整元件沿光源方向依次设置,准直均匀元件用于将光源光束调整为近准直均匀光束,强度分布调整元件用于折射、反射及将入射光束进行散射,该抬头显示装置通过采用该种HUD照明系统,从而实现调整光源光束,最终使得光源光束集中在人眼盒区域内,从而提高光效,同时降低系统功耗。但是该种方法仅通过在HUD照明系统中设置准直均匀元件和强度分布调整元件,来实现调整光源光束,实验结果证明光源光束最终并不能全部或绝大多数集中在眼盒中,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像的亮度,降低了系统功耗,但是光效还是较差;而且对于同时存在的外界环境光,即不能高效地透过到人眼,又与来自光学成像系统所成的像之间形成互扰,使得人眼既不能看清楚来自学成像系统所成的像,又不能看清外界环境,影响驾驶安全,还不能体现抬头显示装置的使用功能。
中国专利申请CN2018106309248,公开了一种可配合偏光墨镜使用并消除重影的HUD,该HUD包括光源模组和反射模组,光源模组出射P偏振光,反射模组包括能够反射P偏振光、透射S偏振光的汽车风挡玻璃,采用包括玻璃内表面、P光反射层和玻璃外表面该三层结构的汽车风挡玻璃,可以反射P光透射S光,驾驶员佩戴偏光墨镜的时候P光不会被过滤,还能使得P光反射层对P光的反射率控制在5%到20%之间,以保证汽车挡风玻璃的透光性大于70%,该专利具有以下缺陷:缺陷一:P光反射层设在玻璃内表面和玻璃外表面之间,且该HUD装置为WHUD装置,在汽车厂家制作挡风玻璃时,加大了制作挡风玻璃工艺难度;缺陷二:反射模组对于光源模组发出的P偏振光的反射率极低,只能控制在5%到20%之间,对于驾驶员来说HUD中显示图像信息并不清晰,而且光效差,功耗较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抬头显示装置光效差、功耗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显像装置,该装置光效高,功耗低。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包括像源装置和反射显像件,所述像源装置出射的光线到达反射显像件后被反射显像件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
进一步地,所述像源装置出射非偏振光或偏振光。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显像件反射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
进一步地,所述像源装置包括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像源装置包括出射偏振光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包括LED阵列或QD阵列或PLED或OLED。
进一步地,所述出射偏振光的装置包括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和偏振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出射偏振光的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LCD和偏光膜。
进一步地,所述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包括LED阵列或QD阵列或PLED或OLED。
进一步地,所述偏振控制装置包括起偏器或/和波片。
进一步地,所述出射偏振光的装置包括准直膜,该准直膜设于光源和LCD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显像件反射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或线偏振光。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显像件反射S偏振光或P偏振光。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显像件包括透明基材。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显像件包括偏振透反膜,该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一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显像件包括增透膜,该增透膜设于透明基材另一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显像件包括偏振吸收膜。
进一步地,所述偏振吸收膜设于偏振透反膜远离人眼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偏振透反膜反射圆偏振光,所述偏振吸收膜对应吸收圆偏振光;
或所述偏振透反膜反射椭圆偏振光,所述偏振吸收膜对应吸收椭圆偏振光;
或所述偏振透反膜反射线偏振光,所述偏振吸收膜对应吸收线偏振光。
进一步地,所述偏振透反膜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所述偏振吸收膜对应吸收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
或所述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所述偏振吸收膜对应吸收P偏振光透射S偏振光。
进一步地,所述偏振透反膜采用氧化物薄膜或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偏振吸收膜采用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
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在汽车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显像装置设于车控台上,所述透明显像装置与汽车之间通过OBD接口连接,透明显像装置形成的虚像不仅可以向驾驶员展示相关驾车信息,还可提供如打电话、导航、人机交互、语音交互等其他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显像装置形成的虚像与人眼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0~120cm之间。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的优点是:
1、本发明的透明显像装置,该装置主要是通过反射显像件将像源装置出射的光线进行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该装置形成的虚像光效高,功耗低;
2、本发明的透明显像装置,其中反射显像件包括偏振透反膜,该偏振透反膜用于反射偏振光且透射另一偏振光,该偏振透反膜反射偏振光即该偏振透反膜将像源装置的出射光进行反射形成虚像,该偏振透反膜透射另一偏振光即该偏振透反膜透射外界环境光,不仅可以观察虚像,同时不妨碍观察外界环境;
3、本发明的透明显像装置,采用高分子薄膜或氧化物薄膜制作而成的反射S偏振光透射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对来自像源装置的S偏振光的反射率较高,对来自外界环境光的P偏振光的透过率较高,实现了显示装置的高反高透,不仅可以清晰地观察虚像,还可以同时清晰地观察外界环境;
4、本发明的透明显像装置,其中反射显像件包括偏振吸收膜,偏振吸收膜设于偏振透反膜远离人眼的一侧,当外界自然环境光照射到反射显像件上时,外界自然环境光中部分具有唯一偏振特性的偏振光被偏振吸收膜吸收,剩余的与吸收的偏振光偏振方向垂直的另一部分偏振光透过偏振吸收膜、偏振透反膜最终透射至人眼,由于外界自然环境光中部分具有唯一偏振特性的偏振光被偏振吸收膜吸收且偏振吸收膜吸收率可达100%,从而避免或大大降低了由于外界环境光在反射显像件上的反射带来的眩光,避免眩光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人眼可以清晰的观察外界环境,从而提高驾驶安全系数;
5、本发明的透明显像装置,采用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的反射P偏振光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对来自像源装置的P偏振光的反射率可接近100%,对来自外界环境光的S偏振特性部分的透过率最高可达100%。对应的,偏振吸收膜对来自外界环境光的P偏振特性部分的吸收率最高可达100%,从而避免盖板上的反射光线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用者不仅可以清晰地观察虚像,还可以同时清晰地观察外界环境,真正实现了显示装置的高反高透;
6、本发明的透明显像装置,在同等功耗的情况下,采用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的反射P偏振光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时,对来自像源的P偏振光线反射率接近100%,同时对外界环境光的S偏振特性部分几乎100%透射。同时,偏振吸收膜对来自外界环境光的P偏振特性部分的吸收率接近100%,不仅实现了透明显像装置的光效高,而且满足功耗低,适用性强,且能有效避免反射光线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7、本发明的透明显像装置,当采用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的反射P偏振光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时,当驾驶员在佩戴墨镜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图像;
8、本发明的透明显像装置,采用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的反射P偏振光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由于高分子薄膜本身加工方便,且很容易贴合在透明基材表面上,使得加工工艺简单方便;
9、传统P偏振光从空气介质到达玻璃介质经过反射存在布鲁斯特角的缺陷,而本发明P偏振光从空气介质到达反射P偏振光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材质上,反射过程中不存在布鲁斯特角带来的缺陷,更加体现了本发明透明显示装置的优越性;
10、本发明的透明显像装置在汽车中的应用,将透明显像装置置于车控台上,透明显像装置与汽车之间通过OBD接口连接,透明显像装置形成的虚像不仅可以向驾驶员展示相关驾车信息,还可提供额外的功能,如打电话、导航等;驾驶员不仅可以观察虚像还能够观察外界环境,从而提高驾驶安全系数。同时在阳光直射等外界环境光线较强的情况下,外界环境光线不会在反射显像件上发生强烈的反射,大大降低了由于外界环境光在反射显像件上的反射带来的眩光,避免眩光对外界环境,如行人、对面司机、交警等的影响,进一步提升驾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透明显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像源装置出射非偏振光、反射显像件反射偏振光的光学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偏振透反膜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光学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光学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圆偏振光的光学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椭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椭圆偏振光的光学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反射显像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发明反射显像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反射显像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0本发明反射显像件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1本发明反射显像件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2本发明反射显像件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13本发明反射显像件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14是像源装置出射非偏振光、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偏振吸收膜吸收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光学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15是偏振透反膜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偏振吸收膜吸收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光学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16是像源装置出射P偏振光、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偏振吸收膜吸收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光学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17是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圆偏振光、偏振吸收膜吸收左旋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圆偏振光的光学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18是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椭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椭圆偏振光、偏振吸收膜吸收左旋椭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椭圆偏振光的光学成像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1、主机;22、主机盖板;1、像源装置;2、反射显像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描述上的简洁和直观,下文通过描述若干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阐述。实施方式中大量的细节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但是很明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时可以不局限于这些细节。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模糊了本发明的方案,一些实施方式没有进行细致地描述,而是仅给出了框架。下文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是指“至少根据……,但不限于仅根据……”。“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对特征的指代,而并不意图对该特征进行任何限制、例如顺序上的限制。由于汉语的语言习惯,下文中没有特别指出一个成分的数量时,意味着该成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或可理解为至少一个。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包括像源装置1和反射显像件2,其中像源装置1出射的光线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同时,外界环境光线被反射显像件2透射至人眼。如此,人眼不仅可以观察与像源对应的虚像,还可以透过反射显像件2看到外界环境,反射显像件2在人眼观察虚像时并不阻碍人眼看外界环境。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一,参照图1,包括主机11和主机盖板22,主机11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机本体和像源装置1,主机盖板22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机盖板本体和反射显像件2。
其中主机盖板22可以盖合在主机11上,主机盖板22也可以沿着主机11翻转,两者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类似于翻盖式装置。
主机11和主机盖板22之间可连接亦可分离,主机11和主机盖板22之间连接方式为主机11和主机盖板22之间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
主机11和主机盖板22之间可通过电动转轴活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该种连接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连接方式),电动转轴的连接方式使得主机盖板22相对主机11翻转,另外使用步进电机控制电动转轴,从而使得主机盖板22相对主机11自动翻转,主机盖板22相对主机11翻转使得主机盖板22和主机11之间存在一定角度,该角度范围为0°~180°;
其中主机11包括主机本体和像源装置1,该主机本体采用铝合金外壳或其他材料外壳,像源装置1设在主机本体上,从外观上看两者形为一体;主机盖板22包括主机盖板本体和反射显像件2,反射显像件2设在主机盖板本体上,从外观上看两者形为一体。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一,参照图1,其中像源装置1出射的光线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
参照图2,其中像源装置1的光线出射面(像源装置1出射光线的一面)和反射显像件2的光线入射面(反射显像件2上入射光线的一面)位置相对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角度θ,该θ的角度范围能够使得像源装置1出射的光线绝大部分都到达反射显像件2,反射显像件2的光线反射面(反射显像件2上反射光线的一面,反射显像件2的光线反射面和反射显像件2的光线入射面通常为一个平面)和人眼位置相对,像源装置1出射的光线绝大部分都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以一定角度α反射至人眼,从而在人眼前形成虚像;同时外界环境光线被反射显像件2透射至人眼。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三,其中像源装置1出射非偏振光,非偏振光是指包含多种偏振特性、偏振特性不唯一的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光线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
像源装置1出射非偏振光,该非偏振光类似于自然光,是具有多种偏振特性、偏振特性不唯一的光,例如该非偏振光具有圆偏振特性和/或椭圆偏振特性和/或线偏振特性等其他偏振特性的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非偏振光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反射显像件2反射其中某一特性的偏振光,例如反射显像件2反射圆偏振特性或椭圆偏振特性或线偏振特性的光,至人眼形成虚像。
参照图2,像源装置1出射非偏振光,该非偏振光具有S偏振特性和P偏振特性,反射显像件2反射P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非偏振光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同时,外界环境自然光通过反射显像件2透射至人眼,反射显像件2透射S偏振光,外界环境自然光具有S偏振特性和P偏振特性,反射显像件2透射S偏振光。综上所述,在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像源装置1出射非偏振光,反射显像件2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非偏振光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像源装置1出射的非偏振光在反射显像件2上的反射率达50%,外界环境自然光在反射显像件2上的透射率达50%。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四,其中像源装置1出射非偏振光,反射显像件2反射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光线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像源装置1出射非偏振光,像源装置1包括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该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包括LED阵列或QD(Quantum Dot)阵列或PLED或OLED。
采用LED阵列或QD(Quantum Dot)阵列或PLED或OLED出射非偏振光,反射显像件2反射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光线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三,其中像源装置1出射偏振光,偏振光是指偏振特性唯一的光,例如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反射显像件2反射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偏振光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
像源装置1出射偏振光,该偏振光是具有唯一偏振特性的光,该偏振光具有圆偏振特性或椭圆偏振特性或线偏振特性,其中具有线偏振特性的偏振方向与水平方向有一定夹角,夹角范围为0°~90°,当线偏振特性的偏振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0°时,是S偏振光;当线偏振特性的偏振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90°时,是P偏振光,S偏振光和P偏振光统称为特殊线偏振光,其他夹角范围的线偏振光统称为普通线偏振光。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六,其中像源装置1出射偏振光,像源装置1包括出射偏振光的装置,出射偏振光的装置包括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和偏振控制装置,其中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包括LED阵列或QD(Quantum Dot)阵列或PLED或OLED,偏振控制装置包括波片或起偏器,采用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出射非偏振光,后经过偏振控制装置将非偏振光变为偏振特性唯一的光,反射显像件2对偏振光进行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六,其中像源装置1出射偏振光,像源装置1包括出射偏振光的装置,该出射偏振光的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LCD和偏光膜,由光源出射光线依次至LCD和偏光膜,最终像源装置1实现出射偏振光,后反射显像件2对偏振光进行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通常情况下,LCD和偏光膜会被设置为一体的结构,例如LCM。光源可以采用例如LED阵列或QD(Quantum Dot)阵列或PLED或OLED等其他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光源和LCD之间还可以设置准直膜,准直膜的作用是将光源出射的光准直打到LCD上,充分利用光线,达到高光效。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六,反射显像件2可以反射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尤其地,反射显像件2可以反射S偏振光或P偏振光。
其中反射显像件2包括透明基材和偏振透反膜,该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一表面,透明基材使得外界环境光可以透过反射显像件2至人眼,透过率较高。偏振透反膜采用高分子薄膜或氧化物薄膜制作而成,偏振透反膜可以反射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或线偏振光。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九,参照图3,偏振透反膜反射S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S偏振光到达偏振透反膜后被偏振透反膜反射,偏振透反膜反射S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同时,偏振透反膜透射P偏振光,外界环境自然光通过偏振透反膜透射至人眼,外界环境自然光具有S偏振特性和P偏振特性,偏振透反膜透射P偏振光至人眼。综上所述,在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采用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
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采用高分子薄膜或氧化物薄膜制作而成。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九,参照图4,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P偏振光到达偏振透反膜后被偏振透反膜反射,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同时,偏振透反膜透射S偏振光,外界环境自然光通过偏振透反膜透射至人眼,外界环境自然光具有S偏振特性和P偏振特性,偏振透反膜透射S偏振光至人眼。综上所述,在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采用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
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采用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九,参照图5,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圆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左旋圆偏振光到达偏振透反膜后被偏振透反膜反射,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圆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同时,偏振透反膜透射右旋圆偏振光,外界环境自然光通过偏振透反膜透射至人眼,外界环境自然光具有左旋圆偏振特性和右旋圆偏振特性,偏振透反膜透射右旋圆偏振光至人眼。综上所述,在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采用反射左旋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圆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
实施例十三: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九,参照图6,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椭圆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左旋椭圆偏振光到达偏振透反膜后被偏振透反膜反射,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椭圆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同时,偏振透反膜透射右旋椭圆偏振光,外界环境自然光通过偏振透反膜透射至人眼,外界环境自然光具有左旋椭圆偏振特性和右旋椭圆偏振特性,偏振透反膜透射右旋椭圆偏振光至人眼。综上所述,在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采用反射左旋椭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椭圆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六,其中反射显像件2包括透明基材和偏振透反膜,透明基材使得外界自然环境光可以透过反射显像件2至人眼,透过率较高,该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一表面,该偏振透反膜可以反射某种具有唯一偏振特性的偏振光且可以透射另一种具有唯一偏振特性的偏振光,例如:偏振透反膜可以反射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尤其地,该偏振透反膜可以反射S偏振光或P偏振光;偏振透反膜可以透射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尤其地,该偏振透反膜可以透射S偏振光或P偏振光;对应的,偏振透反膜反射具有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且透射B偏振特性的偏振光(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和B偏振特性的偏振光均是指上述中具有某种唯一偏振特性的光),例如偏振透反膜可以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偏振透反膜可以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偏振透反膜可以反射左旋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圆偏振光;偏振透反膜可以反射左旋椭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椭圆偏振光等。
其中反射显像件2还包括偏振吸收膜,偏振吸收膜用于吸收具有唯一偏振特性的偏振光,当偏振透反膜反射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且透射B偏振特性的偏振光时,对应的偏振吸收膜吸收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且透射B偏振特性的偏振光。
外界自然环境光先通过偏振吸收膜后再通过偏振透反膜,最终透射至人眼,人眼可以清晰的观察外界环境,具体的,采用反射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且透射B偏振特性的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对应的采用吸收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且透射B偏振特性的偏振光的偏振吸收膜,像源装置1出射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经过偏振透反膜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外界自然环境光包括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和B偏振特性的偏振光,外界自然环境光先通过偏振吸收膜,偏振吸收膜吸收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且透射B偏振特性的偏振光,透射的B偏振特性的偏振光再通过偏振透反膜最终透射至人眼,该种方案中,由于外界自然环境光中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首先被偏振吸收膜吸收,从而避免或大大降低了外界环境光中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在偏振透反膜上的反射带来的眩光,该种方案中偏振吸收膜对外界环境光中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的吸收率可达100%,基本上消除了A偏振特性的偏振光在偏振透反膜上的反射带来的外界环境的眩光,避免了眩光对交警,行人,对面司机等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驾驶安全系数。
实施例十五: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四,反射显像件2包括透明基材、偏振透反膜和偏振吸收膜,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一表面,具体的如: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靠近人眼的一表面或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远离人眼的一表面。
偏振吸收膜设于偏振透反膜远离人眼的一侧(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偏振吸收膜和偏振透反膜之间可设置其他部件,只要保证偏振吸收膜设于偏振透反膜远离人眼的一侧即可),反射显像件2中透明基材、偏振透反膜和偏振吸收膜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7、图8、
图9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内所述“人眼”,是指包括观察者的人眼,即所述人眼位于反射显像件2与像源装置1所围成的空间区域内,也可以理解为本发明所述产品在使用时,观察者的人眼位置。
参照图7-图9,为反射显像件2的结构示意图,反射显像件2包括透明基材201、偏振透反膜202和偏振吸收膜203。需要注意的是,图7-图9中为了说明结构关系,反射显像件2各部件之间存在空隙,但这并不意味或暗示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各部件之间存在空隙。可以理解的是,各部件之间可以进行全贴合加工,也可以存在一定的空隙。
如图7所示,偏振透反膜202设于透明基材201远离人眼的一侧,偏振吸收膜203设于偏振透反膜202远离人眼的一侧,外界自然环境光依次经过偏振吸收膜203、偏振透反膜202和透明基材201,后至人眼;
如图8所示,偏振透反膜202设于透明基材201靠近人眼的一侧,偏振吸收膜203设于偏振透反膜202远离人眼的一侧,且偏振吸收膜203设于偏振透反膜202和透明基材201之间,外界自然环境光依次经过透明基材201、偏振吸收膜203和偏振透反膜202,后至人眼。
如图9所示,偏振透反膜202设于透明基材201靠近人眼的一侧,偏振吸收膜203设于偏振透反膜202远离人眼的一侧,且偏振吸收膜203设于透明基材201远离人眼的一侧,外界自然环境光依次经过偏振吸收膜203、透明基材201和偏振透反膜202,后至人眼。
实施例十六: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五,反射显像件2包括透明基材、偏振透反膜和偏振吸收膜,反射显像件2还包括增透膜。
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一表面,增透膜设于透明基材另一表面,具体的如: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靠近人眼的一表面,这样增透膜就设于透明基材另一表面;或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远离人眼的一表面,这样增透膜就设于透明基材另一表面;
偏振吸收膜设于偏振透反膜远离人眼的一侧(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偏振吸收膜和偏振透反膜之间可设置其他部件,只要保证偏振吸收膜设于偏振透反膜远离人眼的一侧即可),反射显像件2中透明基材、偏振透反膜和偏振吸收膜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
参照图10-图13,为反射显像件2的结构示意图,反射显像件2包括透明基材201、偏振透反膜202、偏振吸收膜203和增透膜204。需要注意的是,图10-图13中为了说明结构关系,反射显像件2各部件之间存在空隙,但这并不意味或暗示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各部件之间存在空隙。可以理解的是,各部件之间可以进行全贴合加工,也可以存在一定的空隙。
图10所示,偏振透反膜202设于透明基材201远离人眼的一侧,增透膜204设于透明基材201靠近人眼的一侧,偏振吸收膜203设于偏振透反膜202远离人眼的一侧,外界自然环境光依次经过偏振吸收膜203、偏振透反膜202、透明基材201和增透膜204,后至人眼;
图11所示,偏振透反膜202设于透明基材201靠近人眼的一侧,增透膜204设于透明基材201远离人眼的一侧,偏振吸收膜203设于偏振透反膜202远离人眼的一侧且偏振吸收膜203设于偏振透反膜202和透明基材201之间,外界自然环境光依次经过增透膜204、透明基材201、偏振吸收膜203和偏振透反膜202,后至人眼;
图12所示,偏振透反膜202设于透明基材201靠近人眼的一侧,增透膜204设于透明基材201远离人眼的一侧,偏振吸收膜203设于偏振透反膜202远离人眼的一侧且偏振吸收膜203设于增透膜204和透明基材201之间,外界自然环境光依次经过增透膜204、偏振吸收膜203、透明基材201和偏振透反膜202,后至人眼;
图13所示,偏振透反膜202设于透明基材201靠近人眼的一侧,增透膜204设于透明基材201远离人眼的一侧,偏振吸收膜203设于偏振透反膜202远离人眼的一侧且设于增透膜204远离人眼的一侧,外界自然环境光依次经过偏振吸收膜203、增透膜204、透明基材201和偏振透反膜202,后至人眼。
实施例十七: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四,其中像源装置1出射非偏振光,非偏振光是指包含多种偏振特性、偏振特性不唯一的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光线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
像源装置1出射非偏振光,该非偏振光类似于自然光,是具有多种偏振特性、偏振特性不唯一的光,例如该非偏振光具有圆偏振特性和/或椭圆偏振特性和/或线偏振特性等其他偏振特性;像源装置1出射的非偏振光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反射显像件2反射其中某一特性的偏振光,例如反射显像件2反射圆偏振特性或椭圆偏振特性或线偏振特性的光,至人眼形成虚像。
参照图14,像源装置1出射非偏振光,该非偏振光具有S偏振特性和P偏振特性,反射显像件2反射P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非偏振光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P偏振特性部分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同时,外界环境自然光通过偏振吸收膜,自然光中的P偏振特性部分被吸收,S偏振特性部分透射,S偏振特性部分再经过偏振透反膜透射至人眼。综上所述,在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像源装置1出射非偏振光,反射显像件2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非偏振光到达反射显像件2后被反射显像件2反射,像源装置1出射的非偏振光在反射显像件2上的反射率达50%,外界环境自然光在反射显像件2上的吸收率为50%,透射率为50%。
实施例十八: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四,参照图15,偏振透反膜反射S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S偏振光到达偏振透反膜后被偏振透反膜反射,偏振透反膜反射S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同时,偏振吸收膜吸收S偏振光透射P偏振光,偏振透反膜透射P偏振光,外界环境自然光通过偏振吸收膜和偏振透反膜,外界环境自然光包括S偏振特性和P偏振特性,外界环境光的S偏振特性部分被偏振吸收膜吸收,外界环境光的P偏振特性部分透射,再经过偏振透反膜透射至人眼。综上所述,在图15对应的实施例中,采用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以及吸收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偏振吸收膜。
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采用高分子薄膜或氧化物薄膜制作而成。
吸收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偏振吸收膜采用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
实施例十九: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四,参照图16,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P偏振光到达偏振透反膜后被偏振透反膜反射,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同时,偏振吸收膜吸收P偏振光透射S偏振光,偏振透反膜透射S偏振光,外界环境自然光通过偏振吸收膜和偏振透反膜,外界环境自然光包括S偏振特性和P偏振特性,外界环境光的P偏振特性部分被偏振吸收膜吸收,外界环境光的S偏振特性部分透射,再经过偏振透反膜透射至人眼。综上所述,在图16对应的实施例中,采用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以及吸收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吸收膜。
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采用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
吸收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吸收膜采用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
实施例二十: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四,参照图17,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圆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左旋圆偏振光到达偏振透反膜后被偏振透反膜反射,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圆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同时,偏振吸收膜吸收左旋圆偏振光透射右旋圆偏振光,偏振透反膜透射右旋圆偏振光,外界环境自然光通过偏振吸收膜和偏振透反膜,外界环境自然光包括左旋圆偏振特性和右旋圆偏振特性,外界环境光的左旋圆偏振特性部分被偏振吸收膜吸收,外界环境光的右旋圆偏振特性部分透射,再经过偏振透反膜透射至人眼。综上所述,在图17对应的实施例中,采用反射左旋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圆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以及吸收左旋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圆偏振光的偏振吸收膜。
实施例二十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四,参照图18,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椭圆偏振光,像源装置1出射的左旋椭圆偏振光到达偏振透反膜后被偏振透反膜反射,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椭圆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同时,偏振吸收膜吸收左旋椭圆偏振光透射右旋椭圆偏振光,偏振透反膜透射右旋椭圆偏振光,外界环境自然光通过偏振吸收膜和偏振透反膜,外界环境自然光包括左旋椭圆偏振特性和右旋椭圆偏振特性,外界环境光的左旋椭圆偏振特性部分被偏振吸收膜吸收,外界环境光的右旋椭圆偏振部分透射,再经过偏振透反膜透射至人眼。综上所述,在图18对应的实施例中,采用反射左旋椭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椭圆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以及吸收左旋圆偏振光且透射右旋圆偏振光的偏振吸收膜。
实施例二十二: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四,反射显像件2包括透明基材、偏振透反膜和偏振吸收膜,反射显像件2还包括增透膜,增透膜用于增加外界环境自然光在反射显像件2上的透射率,该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一表面,则增透膜设于透明基材另一表面;该偏振透反膜可设于透明基材的内表面也可设于透明基材的外表面,透明基材的内表面是指反射显像件2与人眼位置相对的一面,相对的透明基材的外表面是指外界环境自然光直接入射的一面;该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的外表面,则增透膜设于透明基材的内表面;该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的内表面,则增透膜设于透明基材的外表面。
实施例二十三: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参照图3,像源装置1出射的偏振光线以一定角度α入射到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反S偏振光且透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上,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反S偏振光透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反射S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外界环境自然光的P偏振光通过反S偏振光透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透射到人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α的角度范围优选为10度~80度。
实施例二十四: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八,参照图15,像源装置1出射的偏振光线以一定角度α入射到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反S偏振光且透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上,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反S偏振光透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反射S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外界环境自然光的S偏振特性部分被偏振吸收膜吸收,外界环境光的P偏振特性部分透射,再经过反S偏振光透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透射到人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α的角度范围优选为10度~80度。
实施例二十五: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采用氧化物薄膜或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
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对S偏振光的反射率较高,对P偏振光的透射率较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氧化物薄膜制作而成的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可以由至少两种具有不同折射率的膜层堆叠而成,膜层的成分选自五氧化二钽、二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锆、二氧化硅、氟化镁、氮化硅、氮氧化硅、氟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工时堆叠的膜层层数较多。通过该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可以实现对S偏振光的高反,反射率较高,且对外界环境光的透射率较高,外界环境光的P偏振光透过该反S偏振光透P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实现人眼不仅可以观察到虚像中显示的信息,还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外界环境。
实施例二十六: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一,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参照图4,像源装置1出射的偏振光线以一定角度α入射到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上,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外界环境自然光的S偏振光通过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透射到人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α的角度范围优选为10度~80度。
反P偏振光且透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该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对P偏振光的反射率极高,可达到100%,且对S偏振光的透射率极高。
实施例二十七: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九,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参照图16,像源装置1出射的偏振光线以一定角度α入射到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上,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外界环境自然光的P偏振特性部分被偏振吸收膜吸收,外界环境光的S偏振特性部分透射,再经过反P偏振光透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透射到人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α的角度范围优选为10度~80度。
反P偏振光且透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该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透反膜对P偏振光的反射率极高,可达到100%,且对S偏振光的透射率极高。
实施例二十八: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二,参照图5,偏振透反膜反射圆偏振光,其中圆偏振光包括左旋圆偏振光或右旋圆偏振光;
像源装置1出射的偏振光光线以一定角度α入射到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偏振透反膜上,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圆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外界环境自然光的右旋圆偏振光通过偏振透反膜透射到人眼。通过该偏振透反膜,可以实现对左旋圆偏振光的高反射率,且对右旋圆偏振光透射率较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α的角度范围优选为10度~80度。
实施例二十九: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二十,参照图17,偏振透反膜反射圆偏振光,其中圆偏振光包括左旋圆偏振光或右旋圆偏振光;
像源装置1出射的偏振光光线以一定角度α入射到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偏振透反膜上,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圆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外界环境自然光的左旋圆偏振特性部分被偏振吸收膜吸收,外界环境光的右旋圆偏振特性部分透射,再通过偏振透反膜透射到人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α的角度范围优选为10度~80度。
实施例三十: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三,参照图6,偏振透反膜反射椭圆偏振光,其中椭圆偏振光包括左旋椭圆偏振光或右旋椭圆偏振光;
像源装置1出射的偏振光光线以一定角度α入射到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偏振透反膜上,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椭圆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外界环境自然光的右旋椭圆偏振光通过偏振透反膜透射到人眼。通过该偏振透反膜,可以实现对左旋椭圆偏振光的高反射率,且对右旋椭圆偏振光透射率较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α的角度范围优选为10度~80度。
实施例三十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二十一,参照图18,偏振透反膜反射椭圆偏振光,其中椭圆偏振光包括左旋椭圆偏振光或右旋椭圆偏振光;
像源装置1出射的偏振光光线以一定角度α入射到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偏振透反膜上,设于透明基材内表面上的偏振透反膜反射左旋椭圆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外界环境自然光的左旋椭圆偏振特性部分被偏振吸收膜吸收,外界环境光的右旋椭圆偏振特性部分透射,再通过偏振透反膜透射到人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α的角度范围优选为10度~80度。
实施例三十二: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基于实施例十四,吸收A偏振特性光且透射B偏振特性光的偏振吸收膜采用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但并不意味着所述偏振透反膜仅仅包括一种成分的高分子薄膜,相应的,可在高分子薄膜中添加如碘单质、金属涂层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吸收A偏振特性光且透射B偏振特性光的偏振吸收膜,尤其是吸收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的偏振吸收膜及吸收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的偏振吸收膜,可以包括PVA膜(聚乙烯醇膜);或PVA膜与碘组成的膜;或PVA膜与金、银、铁铝等金属涂层组成的膜;或PVA与二向色性有机染料组成的膜;或PVA与乙烯组成的膜。
通过该吸收A偏振特性光且透射B偏振特性光的偏振吸收膜,可以实现对A偏振特性光的高吸收,对B偏振特性光的高透射,即不影响外界环境光的透过,同时还可避免外界环境光在反射显像件上的反射,避免眩光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实施例三十三:
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在汽车中的应用,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显像装置,该透明显像装置位于车控台上,该透明显像装置与汽车之间通过OBD接口连接,实现透明显像装置在汽车中的应用。在汽车中应用时,该透明显像装置形成的虚像内容包括车载各方面信息,具体包括车速、车位、油耗等其他信息,还可实现定位、导航、人机交互、语音交互等功能。同时在阳光直射等外界环境光线较强的情况下,外界环境光线不会在反射显像件2上发生强烈的反射,避免眩光对行人、交警、对面司机等造成的影响;该透明显像装置呈现的虚像与人眼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0~120cm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像源装置和反射显像件,所述像源装置出射的光线到达反射显像件后被反射显像件反射,至人眼形成虚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源装置出射非偏振光或偏振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显像件反射偏振光,至人眼形成虚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源装置包括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源装置包括出射偏振光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包括LED阵列或QD阵列或PLED或OLED。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偏振光的装置包括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和偏振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偏振光的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LCD和偏光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非偏振光的装置包括LED阵列或QD阵列或PLED或OLED。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控制装置包括起偏器或/和波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偏振光的装置包括准直膜,该准直膜设于光源和LCD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显像件反射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或线偏振光。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显像件反射S偏振光或P偏振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显像件包括透明基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显像件包括偏振透反膜,该偏振透反膜设于透明基材一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显像件包括增透膜,该增透膜设于透明基材另一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显像件包括偏振吸收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吸收膜设于偏振透反膜远离人眼的一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透反膜反射圆偏振光,所述偏振吸收膜对应吸收圆偏振光;
或所述偏振透反膜反射椭圆偏振光,所述偏振吸收膜对应吸收椭圆偏振光;
或所述偏振透反膜反射线偏振光,所述偏振吸收膜对应吸收线偏振光。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透反膜反射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所述偏振吸收膜对应吸收S偏振光且透射P偏振光;
或所述偏振透反膜反射P偏振光且透射S偏振光,所述偏振吸收膜对应吸收P偏振光透射S偏振光。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透反膜采用氧化物薄膜或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吸收膜采用高分子薄膜制作而成。
23.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在汽车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显像装置设于车控台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在汽车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显像装置与汽车之间通过OBD接口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透明显像装置在汽车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显像装置形成的虚像与人眼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0~120cm之间。
CN201910338075.3A 2019-01-21 2019-04-25 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14588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51454 2019-01-21
CN201910055145 2019-01-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8872A true CN111458872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775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0668.1A Pending CN111458870A (zh) 2019-01-21 2019-03-11 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及其应用
CN201910338075.3A Pending CN111458872A (zh) 2019-01-21 2019-04-25 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及其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0668.1A Pending CN111458870A (zh) 2019-01-21 2019-03-11 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45887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27470A (ko) * 2010-05-19 2011-11-25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CN105629472A (zh) * 2016-01-28 2016-06-01 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短距离光学放大模组、放大方法及放大系统
CN107203042A (zh) * 2016-03-17 2017-09-26 异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成像系统及方法、带该系统的交通工具
CN107924084A (zh) * 2015-08-14 2018-04-17 金泰克斯公司 平视显示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27470A (ko) * 2010-05-19 2011-11-25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CN107924084A (zh) * 2015-08-14 2018-04-17 金泰克斯公司 平视显示器系统
CN105629472A (zh) * 2016-01-28 2016-06-01 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短距离光学放大模组、放大方法及放大系统
CN107203042A (zh) * 2016-03-17 2017-09-26 异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成像系统及方法、带该系统的交通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8870A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3358B2 (en) Head-mounted augmented reality display
US7158095B2 (en) Visual display system for displaying virtual images onto a field of vision
JP2507700B2 (ja) 偏光ホログラフ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EP1664898B1 (en) Substrate-guided optical devices
JP2017538141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CN1732404A (zh) 带偏振光源与广角p偏振反射偏振镜的平视显示器
JP2019512754A (ja) 表示結像システム及び方法、当該システム付き交通ツール
CN213092017U (zh) 多层图像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WO2022037703A1 (zh) 多层图像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CN213092015U (zh) 图像源、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JP6809441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CN111458869A (zh) 一种反射式透明显示装置及其应用
CN106547094A (zh) 利用汽车前挡风玻璃实现抬头显示的设备
CN211375183U (zh) 一种抬头显示设备、成像系统和车辆
CN111458873A (zh) 一种显像系统及显像方法
CN111458872A (zh) 一种透明显像装置及其应用
CN109870813A (zh) 一种采用pbs偏振分光片的ar-hud光路系统
CN216927135U (zh) 导光装置、光源装置以及抬头显示器
CN211375181U (zh) 一种抬头显示设备、成像系统和车辆
CN207833114U (zh) 车载抬头显示系统
CN114063284A (zh) 图像源、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JPS6145218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206741090U (zh) 利用汽车前挡风玻璃实现抬头显示的设备
CN219916086U (zh) 一种改善杂散光的近眼显示光学模组及头戴显示装置
CN112987152B (zh) 一种反射膜及显示成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