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6490B - 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6490B
CN111456490B CN202010346396.0A CN202010346396A CN111456490B CN 111456490 B CN111456490 B CN 111456490B CN 202010346396 A CN202010346396 A CN 202010346396A CN 111456490 B CN111456490 B CN 111456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ll
sunshade
wind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63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6490A (zh
Inventor
褚国栋
王立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63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6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6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6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6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6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7/00Flower holders or the like
    • A47G7/02Devices for supporting flower-pots or cut flowers
    • A47G7/04Flower tables; Stands or hangers, e.g. baskets, for flowers
    • A47G7/041Flower tables or stan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0/00Sunshades, e.g. Florentine blinds or jalousies; Outside screens; Awnings or baldachins
    • E04F10/08Sunshades, e.g. Florentine blinds or jalousies; Outside screens; Awnings or baldachins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rigid parts, e.g. slabs, lamellae
    • E04F10/10Sunshades, e.g. Florentine blinds or jalousies; Outside screens; Awnings or baldachins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rigid parts, e.g. slabs, lamellae collapsible or extensible; metallic Florentine blinds; awnings with movable parts such as louv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04Air-ducts or air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包括墙体以及设置于墙体顶部的房顶,所述墙体包括内墙与外墙,所述内墙与外墙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内墙设置有连通室内的送风组件,所述外墙设置有连通室外的集风组件,间隙内设置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一端连接于集风组件,另一端连接于送风组件,所述房顶设置有遮阳结构。本发明具有可适应建筑群微气候,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微气候建筑设计指的是在考虑本地大范围气候的基础上,对建筑所处地区的环境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和改善建筑设计中的气候因素,创造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微气候建筑设计有别于地域性的建筑研究,两者之间研究范围和侧重点不同。地域性建筑侧重于整个地域范围内的气候条件下的整体建筑,微气候建筑设计则只需考虑单一的建筑环境因素,考虑的是小范围的气候特征,仅针对单一的气候添加改善和利用好周围的环境因素,如对建筑朝向、风力、层次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但微气候建筑设计比起建筑单体设计来,范围又稍大。在微气候建筑设计中,设计师还可以通过建筑型式、材料等方面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建筑的外部条件,从而改善建筑内部的气候环境。
建筑是由各种部位的设计构造组成的,建筑本体的设计需要建筑各部位,如屋顶、墙体、门窗等符合造型要求,并能够进行完整的结合,达到整体大于部分的目的。做好建筑各部位的构造设计,是微气候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公告号为CN20466303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保暖住宅,由墙体和阳光间组成,所述墙体由外墙和内墙构成双层墙体,两层墙体之间夹围的空间为一空气层,北向外墙内设置有保温层,在地下空气层中铺设有卵石层,在住宅南向设一阳光间,阳光间的下侧地面设有出风口,阳光间的上侧进风处设有风叶,南向倾斜屋顶为一透明的窗户,在阳光间的墙内倾斜设置有太阳能吸热板。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只适合于天气寒冷地区,可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但是对于冬冷夏热且温差大的地区,无法保证夏季的降温,导致夏季过于炎热的问题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具有夏季降温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包括墙体以及设置于墙体顶部的房顶,所述墙体包括内墙与外墙,所述内墙与外墙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内墙设置有连通室内的送风组件,所述外墙设置有连通室外的集风组件,间隙内设置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一端连接于集风组件,另一端连接于送风组件,所述房顶设置有遮阳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外墙靠近顶端的集风组件可以收集较大体量的风,并通过送风管以及送风组件将风送至每一住户,实现对低楼层处的住户进行供风,使得任一楼层都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畅,并且通过房顶的遮阳结构对楼体实现遮阳降温,减少太阳对房顶的直接照射,从而在炎热的夏季降低楼体以及室内温度,在寒冷的冬季通过关闭送风组件或者集风组件,关闭送风通道,且此时由于墙体为双层结构,从而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使冬季的房间内更保温,在内墙和外墙之间的间隙内还可以填充有保温泡沫板,起到进一步保温的作用,使得建筑物冬暖夏凉,适应群体建筑的微气候,提高住户的居住舒适感。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风组件包括开设于外墙且靠近房顶位置的进风口、连接于进风口的集风罩,所述进风口连接于送风管,所述集风罩包括连接于进风口下边沿且呈向下倾斜的下集风板、连接于进风口上边沿且呈向上倾斜的上集风板,所述上集风板和下集风板组成开口逐渐变大的喇叭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集风板和下集风板呈张开状,可以达到集风效果更好的目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集风板固定连接于进风口下边沿,所述上集风板转动连接于进风口上边沿,所述外墙转动连接有用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上集风板并控制上集风板沿竖直方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气缸的伸缩,控制上集风板的转动,正常使用时,上集风板呈向上倾斜设置,此时上集风板与下集风板呈开口逐渐变大的喇叭形,从而便于收集更多的风,当遇到下雨、恶劣天气或者寒冬时,可以通过驱动气缸带动上集风板向下转动,从而将进风口关闭,并且此时上集风板与下集风板均呈向下倾斜设置,还可以起到对雨水向外导流的作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集风板边沿向下延伸有侧挡板,所述下集风板侧边抵接于侧挡板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气缸推动上集风板转动至打开状态时,上集风板、下集风板与侧挡板可以包围组成封闭的喇叭口状,从而更加高效的集风。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送风组件包括开设于内墙侧壁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用于调节风量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出风口侧壁的若干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转轴水平设置,若干调节板的侧边端部转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呈竖直设置且与调节板的侧边组成平行四边形,所述内墙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连接于调节板且对调节板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风组件收集的风经送风管送到出风口进而送到室内,此时住户可根据自身需要转动调节板,进而调节出风口的大小以及出风方向,且由于联动杆与若干个调节板同时转动连接,当转动某一调节板时,可以带动所有调节板同步转动,且当调节板水平时,出风口的出风量最大,当调节板转动至趋于竖直时,出风口的出风量最小,当将调节板转动至合适位置时,通过定位组件对调节板定位,避免调节板在风力作用下自由转动。此处的联动杆还可以设置为两个,上半部分的调节板与下半部分的调节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联动杆,从而使得上半部分的调节板和下半部分的调节板可以单独控制,这样当将上半部分的调节板转动至向上倾斜,将下半部分的调节板转动至向下倾斜,使得出风口处的风一半向上吹,一半向下吹,进而在房间内形成特定的空气流向,并在房间内形成涡流,提升室内吹风的体感舒适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于内墙且位于出风口一侧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板侧边固定连接有横向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穿过内墙并伸入调节槽内,所述转轴伸入调节槽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齿轮,所述调节槽侧壁开设有与齿轮轴线平行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穿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卡接于定位齿轮的某一齿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调节板时,先将定位销拔出,使得定位齿轮能够转动,当将调节板转动至合适位置时,将定位销穿设于定位孔内,此时定位销卡接于定位齿轮的某一齿轮槽内,从而将定位齿轮卡接定位,实现调节板角度的定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遮阳结构包括固定于房顶的支架、滑移连接于支架上表面的若干遮阳杆,所述支架连接有展开组件,所述展开组件连接于遮阳杆并用于驱动若干遮阳杆展开或收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展开组件的驱动下,若干根遮阳杆收拢时形成完整的板状,从而对房顶楼板实现严密的遮阳,在夏季起到遮阳降温的效果,在冬天时可以将若干遮阳杆展开,使得相邻遮阳杆之间形成间距,使得阳光可以照射到房顶,提升建筑的温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展开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组驱动杆,每组交叉的驱动杆中部铰接,遮阳杆固定连接于驱动杆的铰接点,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有控制气缸,所述控制气缸水平设置且活塞杆转动连接于驱动杆的铰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气缸伸缩时,可以带动一组驱动杆绕铰接点转动,进而带动若干组驱动杆同步绕铰接点转动,从而带动若干根遮阳杆沿控制气缸伸缩方向平移。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遮阳杆上表面设置有半圆形的嵌槽,相邻两遮阳杆上的嵌槽组成圆形并用于嵌设花盆,在花盆内种植有遮阳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夏季,通过控制气缸带动若干遮阳杆收拢,在嵌槽内嵌设花盆并在花盆内种植遮阳植物,如盆栽月季等,可以起到较好的遮阳降温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墙与外墙设置有连通的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一端连通室内,另一端连通室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循环风管,可以及时将室内的空气排出,与出风口形成连通的通道,使得空气流通更通畅。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在外墙靠近顶端的集风组件可以收集较大体量的风,并通过送风管以及送风组件将风送至每一住户,实现对低楼层处的住户进行供风,使得任一楼层都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畅,并且通过房顶的遮阳结构对楼体实现遮阳降温,减少太阳对房顶的直接照射,从而在炎热的夏季降低楼体以及室内温度,在寒冷的冬季通过关闭送风组件或者集风组件,关闭送风通道,且此时由于墙体为双层结构,从而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使冬季的房间内更保温,在内墙和外墙之间的间隙内还可以填充有保温泡沫板,起到进一步保温的作用,使得建筑物冬暖夏凉,适应群体建筑的微气候,提高住户的居住舒适感;
集风组件收集的风经送风管送到出风口进而送到室内,此时住户可根据自身需要转动调节板,进而调节出风口的大小以及出风方向,且由于联动杆与若干个调节板同时转动连接,当转动某一调节板时,可以带动所有调节板同步转动,且当调节板水平时,出风口的出风量最大,当调节板转动至趋于竖直时,出风口的出风量最小,当将调节板转动至合适位置时,通过定位组件对调节板定位,避免调节板在风力作用下自由转动。此处的联动杆还可以设置为两个,上半部分的调节板与下半部分的调节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联动杆,从而使得上半部分的调节板和下半部分的调节板可以单独控制,这样当将上半部分的调节板转动至向上倾斜,将下半部分的调节板转动至向下倾斜,使得出风口处的风一半向上吹,一半向下吹,进而在房间内形成特定的空气流向,并在房间内形成涡流,提升室内吹风的体感舒适度;
在展开组件的驱动下,若干根遮阳杆收拢时形成完整的板状,从而对房顶楼板实现严密的遮阳,在夏季起到遮阳降温的效果,在冬天时可以将若干遮阳杆展开,使得相邻遮阳杆之间形成间距,使得阳光可以照射到房顶,提升建筑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室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送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遮阳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遮阳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房顶;3、内墙;4、外墙;5、送风组件;6、集风组件;7、送风管;8、遮阳结构;9、进风口;10、集风罩;11、下集风板;12、上集风板;13、驱动气缸;14、侧挡板;16、出风口;17、调节组件;18、调节板;19、联动杆;20、定位组件;21、调节槽;22、转轴;23、定位齿轮;24、定位孔;25、定位销;26、支架;27、遮阳杆;28、展开组件;29、驱动杆;30、控制气缸;31、嵌槽;32、循环风管;33、滑槽;34、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墙体1,四面墙体1包围形成中部空间,在墙体1围成的中部空间内沿竖直方向通过若干层楼板将中部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小房间,在墙体1的顶部设置有房顶2。墙体1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墙4和内墙3,外墙4和内墙3呈平行设置且之间留有间隙,从而达到冬季保温的效果,在内墙3上设置有送风组件5,送风组件5与室内连通,在外墙4靠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集风组件6,集风组件6与外界连通,在外墙4和内墙3的间隙内设置有送风管7,送风管7的一端连接于集风组件6,另一端连接于送风组件5,从而使得外界的风依次经过集风组件6、送风管7以及送风组件5送至室内,实现室内空气流通达到降温的效果,并且在房顶2设置有遮阳结构8,从而在炎热的夏季对建筑物达到遮阳降温的效果。
由于现代城市高楼林立,且为了节省用地,楼间距通常较小,导致楼房密度较大,当楼盘面积较大时,每栋楼房低层的住户采风较差,影响室内通风,通过设置在外墙4靠近顶端的集风组件6可以收集较大体量的风,并通过送风管7以及送风组件5将风送至每一住户,实现对低楼层处的住户进行供风,使得任一楼层都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畅,并且通过房顶2的遮阳结构8对楼体实现遮阳降温,减少太阳对房顶2的直接照射,从而在炎热的夏季降低楼体以及室内温度,在寒冷的冬季通过关闭送风组件5或者集风组件6,关闭送风通道,且此时由于墙体1为双层结构,从而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使冬季的房间内更保温,在内墙3和外墙4之间的间隙内还可以填充有保温泡沫板,起到进一步保温的作用,使得建筑物冬暖夏凉,适应群体建筑的微气候,提高住户的居住舒适感。
为了保证足够的集风量,如图2所示,集风组件6包括开设于外墙4且靠近房顶2位置的进风口9,在进风口9处连接有集风罩10,进风口9朝向间隙的部分连接于送风管7,其中集风罩10包括连接于进风口9下边沿且向下倾斜的下集风板11,下集风板11的上边沿焊接有钢筋,通过将钢筋浇筑在外墙4内从而将下集风板11固定在外墙4上,在进风口9的上边沿还转动连接有上集风板12,上集风板12的边沿焊接有钢筋,钢筋的两端转动穿设在外墙4内,从而使得上集风板12能够以钢筋为转轴22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外墙4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气缸13,外墙4上通过穿墙螺栓固定连接有支座,驱动气缸13的缸体转动连接于支座,驱动气缸13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上集风板12,通过驱动气缸13的伸缩,控制上集风板12的转动,正常使用时,上集风板12呈向上倾斜设置,此时上集风板12与下集风板11呈开口逐渐变大的喇叭形,从而便于收集更多的风,当遇到下雨、恶劣天气或者寒冬时,可以通过驱动气缸13带动上集风板12向下转动,从而将进风口9关闭,并且此时上集风板12与下集风板11均呈向下倾斜设置,还可以起到对雨水向外导流的作用。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上集风板12与下集风板11集风时的效果,在上集风板12的两侧焊接有侧挡板14,侧挡板14与上集风板12垂直,且下集风板11的侧边抵接于侧挡板14的内壁。当驱动气缸13推动上集风板12转动至打开状态时,上集风板12、下集风板11与侧挡板14可以包围组成封闭的喇叭口状,从而更加高效的集风。
如图2和图5所示,送风组件5包括开设于内墙3侧壁的出风口16,出风口16连接于送风管7且用于向室内送风,在出风口16设置有用于调节风量的调节组件17,调节组件17包括转动连接于出风口16侧壁的若干调节板18,调节板18两端连接有水平的转轴22,转轴22转动穿设在出风口16的内壁上,若干调节板18的侧边端部转动连接有联动杆19,联动杆19呈竖直设置且与调节板18的侧边组成平行四边形,在内墙3上还设置有定位组件20,定位组件20连接于调节板18且对调节板18定位;集风组件6收集的风经送风管7送到出风口16进而送到室内,此时住户可根据自身需要转动调节板18,进而调节出风口16的大小以及出风方向,且由于联动杆19与若干个调节板18同时转动连接,当转动某一调节板18时,可以带动所有调节板18同步转动,且当调节板18水平时,出风口16的出风量最大,当调节板18转动至趋于竖直时,出风口16的出风量最小,当将调节板18转动至合适位置时,通过定位组件20对调节板18定位,避免调节板18在风力作用下自由转动。此处的联动杆19还可以设置为两个,上半部分的调节板18与下半部分的调节板18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联动杆19,从而使得上半部分的调节板18和下半部分的调节板18可以单独控制,这样当将上半部分的调节板18转动至向上倾斜,将下半部分的调节板18转动至向下倾斜,使得出风口16处的风一半向上吹,一半向下吹,进而在房间内形成特定的空气流向,并在房间内形成涡流,提升室内吹风的体感舒适度。
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定位组件20包括开设于内墙3且位于出风口16一侧边的调节槽21,调节板18侧边的转轴22转动穿过内墙3并伸入调节槽21内,转轴22伸入调节槽2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齿轮23,在调节槽21侧壁开设有与定位齿轮23轴线平行的定位孔24,在定位孔24内穿设有定位销25,定位销25卡接于定位齿轮23的某一齿轮槽内;当需要转动调节板18时,先将定位销25拔出,使得定位齿轮23能够转动,当将调节板18转动至合适位置时,将定位销25穿设于定位孔24内,此时定位销25卡接于定位齿轮23的某一齿轮槽内,从而将定位齿轮23卡接定位,实现调节板18角度的定位。
为了提升炎热夏季的降温效果,如图1、图6和图7所示,遮阳结构8包括固定于房顶2的支架26,在支架26上连接有展开组件28,展开组件28上连接有若干平行设置的遮阳杆27,展开组件28用于驱动若干遮阳杆27展开或收拢;在展开组件28的驱动下,若干根遮阳杆27收拢时形成完整的板状,从而对房顶2楼板实现严密的遮阳,在夏季起到遮阳降温的效果,在冬天时可以将若干遮阳杆27展开,使得相邻遮阳杆27之间形成间距,使得阳光可以照射到房顶2,提升建筑的温度。
如图7所示,展开组件28可以选用剪叉式升降杆,其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组驱动杆29,每组交叉的驱动杆29中部铰接,遮阳杆27中部转动连接于驱动杆29铰接处的上表面,在支架26上固定连接有控制气缸30,控制气缸30水平设置且活塞杆转动连接于驱动杆29铰接处的下表面,从而当控制气缸30伸缩时,可以带动一组驱动杆29绕铰接点转动,进而带动若干组驱动杆29同步绕铰接点转动,从而带动若干根遮阳杆27沿控制气缸30伸缩方向平移。为了防止遮阳杆27在展开过程中发生转动,在支架26上表面沿遮阳杆27移动方向开设有滑槽,在遮阳杆27下表面连接有滑轮,滑轮滑动嵌设在滑槽内,从而限制遮阳杆27的转动,使得遮阳杆27展开或收拢时更稳定。
如图6所示,在遮阳杆27的上表面设置有半圆形的嵌槽31,相邻两遮阳杆27上的嵌槽31组成圆形并用于嵌设花盆,在花盆内种植有遮阳植物;在夏季,通过控制气缸30带动若干遮阳杆27收拢,在嵌槽31内嵌设花盆并在花盆内种植遮阳植物,如盆栽月季等,可以起到较好的遮阳降温效果。
如图2所示,在内墙3与外墙4设置有连通的循环风管32,循环风管32一端连通室内,另一端连通室外,在循环风管32上铰接有盖板,可以控制循环风管32的打开或关闭。通过设置循环风管32,可以及时将室内的空气排出,与出风口16形成连通的通道,使得空气流通更通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炎热的夏季,驱动气缸13带动上集风板12转动至向上倾斜,此时上集风板12与下集风板11呈张开的喇叭状,从而房顶2处的风能够更多的收集到送风管7内并送至出风口16,住户可根据需要转动调节板18进而调节出风口16的出风量,并通过转动调节板18调节室内空气流动方向,从而获得最佳的吹风体感,除此之外通过控制气缸30收缩并带动若干遮阳杆27收缩并拢,使得若干根遮阳杆27并拢呈板状,实现夏日阳光的初步遮挡,进一步的还可以在嵌槽31内嵌设花盆,通过在花盆内种植遮阳植物达到进一步的降温效果;在寒冷的冬季,驱动气缸13带动上集风板12向下转动至与下集风板11抵接,同时将进风口9闭合,从而阻止外界寒风进入墙体1,除此之外将遮阳植物取掉,通过控制气缸30带动遮阳杆27伸展开,使得相邻的遮阳杆27之间留有供阳光穿过的间距,从而在冬季阳光能够直接照射于房顶2,对建筑体起到升温的作用,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包括墙体(1)以及设置于墙体(1)顶部的房顶(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包括内墙(3)与外墙(4),所述内墙(3)与外墙(4)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内墙(3)设置有连通室内的送风组件(5),所述外墙(4)设置有连通室外的集风组件(6),间隙内设置有送风管(7),所述送风管(7)一端连接于集风组件(6),另一端连接于送风组件(5),所述房顶(2)设置有遮阳结构(8);所述集风组件(6)包括开设于外墙(4)且靠近房顶(2)位置的进风口(9)、连接于进风口(9)的集风罩(10),所述进风口(9)连接于送风管(7),所述集风罩(10)包括连接于进风口(9)下边沿且呈向下倾斜的下集风板(11)、连接于进风口(9)上边沿且呈向上倾斜的上集风板(12),所述上集风板(12)和下集风板(11)组成开口逐渐变大的喇叭形;所述下集风板(11)固定连接于进风口(9)下边沿,所述上集风板(12)转动连接于进风口(9)上边沿,所述外墙(4)转动连接有用驱动气缸(13),所述驱动气缸(13)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上集风板(12)并控制上集风板(12)沿竖直方向转动;所述送风组件(5)包括开设于内墙(3)侧壁的出风口(16),所述出风口(16)设置有用于调节风量的调节组件(17),所述调节组件(17)包括转动连接于出风口(16)侧壁的若干调节板(18),所述调节板(18)的转轴(22)水平设置,若干调节板(18)的侧边端部转动连接有联动杆(19),所述联动杆(19)呈竖直设置且与调节板(18)的侧边组成平行四边形,所述内墙(3)设置有定位组件(20),所述定位组件(20)连接于调节板(18)且对调节板(18)定位;所述定位组件(20)包括开设于内墙(3)且位于出风口(16)一侧的调节槽(21),所述调节板(18)侧边固定连接有横向的转轴(22),所述转轴(22)转动穿过内墙(3)并伸入调节槽(21)内,所述转轴(22)伸入调节槽(2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齿轮(23),所述调节槽(21)侧壁开设有与定位齿轮(23)轴线平行的定位孔(24),所述定位孔(24)内穿设有定位销(25),所述定位销(25)卡接于定位齿轮(23)的某一齿轮槽内;联动杆(19)设置为两个,上半部分的调节板(18)与下半部分的调节板(18)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联动杆(19),从而使得上半部分的调节板(18)和下半部分的调节板(18)可以单独控制,这样当将上半部分的调节板(18)转动至向上倾斜,将下半部分的调节板(18)转动至向下倾斜,使得出风口(16)处的风一半向上吹,一半向下吹,进而在房间内形成特定的空气流向,并在房间内形成涡流,提升室内吹风的体感舒适度;所述上集风板(12)边沿向下延伸有侧挡板(14),所述下集风板(11)侧边抵接于侧挡板(14)内壁;所述遮阳结构(8)包括固定于房顶(2)的支架(26)、滑移连接于支架(26)上表面的若干遮阳杆(27),所述支架(26)连接有展开组件(28),所述展开组件(28)连接于遮阳杆(27)并用于驱动若干遮阳杆(27)展开或收拢;所述展开组件(28)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组驱动杆(29),每组交叉的驱动杆(29)中部铰接,遮阳杆(27)固定连接于驱动杆(29)的铰接点,所述支架(26)固定连接有控制气缸(30),所述控制气缸(30)水平设置且活塞杆转动连接于驱动杆(29)的铰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杆(27)上表面设置有半圆形的嵌槽(31),相邻两遮阳杆(27)上的嵌槽(31)组成圆形并用于嵌设花盆,在花盆内种植有遮阳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3)与外墙(4)设置有连通的循环风管(32),所述循环风管(32)一端连通室内,另一端连通室外。
CN202010346396.0A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 Active CN111456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396.0A CN111456490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396.0A CN111456490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6490A CN111456490A (zh) 2020-07-28
CN111456490B true CN111456490B (zh) 2021-11-30

Family

ID=71686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6396.0A Active CN111456490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64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2838A (zh) * 2022-06-02 2022-08-12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建筑砌砖的降风力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8924Y (zh) * 2003-05-30 2004-07-28 深圳市瑞华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自动控制换气系统
CN103233532A (zh) * 2013-05-20 2013-08-07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多层建筑通风空调墙体
WO2015163561A1 (ko) * 2014-04-23 2015-10-29 네이버비즈니스플랫폼 주식회사 서버실 냉각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데이터 센터의 공조 시스템의 제조 방법
CN206430310U (zh) * 2016-12-30 2017-08-22 深圳市海吉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通风装置
CN206651207U (zh) * 2017-02-24 2017-11-21 永胜银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设有通风口的蛋鸡养殖舍
CN208624178U (zh) * 2018-06-11 2019-03-22 湖北大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楼顶绿化隔热棚
CN208965812U (zh) * 2018-08-15 2019-06-11 江苏中南建设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幕墙用通风器
CN110258843A (zh) * 2018-03-12 2019-09-20 上海宝冶建设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导流墙体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8316B (zh) * 2015-10-27 2018-06-26 天津大学 精确控制送风方向的送风口及其实现不同气流组织的方法
CN207334908U (zh) * 2017-07-31 2018-05-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8924Y (zh) * 2003-05-30 2004-07-28 深圳市瑞华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自动控制换气系统
CN103233532A (zh) * 2013-05-20 2013-08-07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多层建筑通风空调墙体
WO2015163561A1 (ko) * 2014-04-23 2015-10-29 네이버비즈니스플랫폼 주식회사 서버실 냉각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데이터 센터의 공조 시스템의 제조 방법
CN206430310U (zh) * 2016-12-30 2017-08-22 深圳市海吉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通风装置
CN206651207U (zh) * 2017-02-24 2017-11-21 永胜银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设有通风口的蛋鸡养殖舍
CN110258843A (zh) * 2018-03-12 2019-09-20 上海宝冶建设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导流墙体结构
CN208624178U (zh) * 2018-06-11 2019-03-22 湖北大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楼顶绿化隔热棚
CN208965812U (zh) * 2018-08-15 2019-06-11 江苏中南建设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幕墙用通风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6490A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7055U (zh) 一种空气外循环式双层幕墙
Etzion et al. Adaptive architecture: integrating low-energy technologies for climate control in the desert
CN112177098A (zh) 绿色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568143A (zh) 一种智能被动式建筑的综合设计方法
CN111456490B (zh) 一种基于微气候的建筑结构
CN106836523A (zh) 一种基于蓄能的玻璃空腔绿植系统
CN101089340A (zh) 居住式节能环保生态温室大棚
CN100432360C (zh) 居住式节能环保观光温室大棚
CN105544746B (zh) 一种利用遮阳系统节能的建筑结构及其方法
CN111962712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装配式单元外围护体
CN201141215Y (zh) 居住式节能环保观光温室大棚
CN110939294A (zh) 一种具有微气候改善功能的环保住宅
CN110499821A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CN214593099U (zh) 一种智能环保乡村住宅
CN213928152U (zh) 一种房屋节能挡光系统
CN211572278U (zh) 一种可调节屋顶温度的建筑装置
CN210827820U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结构
CN209403158U (zh) 一种半地下节能玻璃温室
CN1237247C (zh) 幕墙窗结构及全日照阳光空调
CN102912942B (zh) 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
CN215736834U (zh) 一种雪茄烟高级晾房
CN112314266A (zh) 配备多段通风结构的塑料大棚
CN216476542U (zh) 主被动结合的一体化温墙屋
CN111321912B (zh) 一种多层阳光节能房
CN211691626U (zh) 一种具有微气候改善功能的环保住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