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3265A - 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3265A
CN111453265A CN202010298773.8A CN202010298773A CN111453265A CN 111453265 A CN111453265 A CN 111453265A CN 202010298773 A CN202010298773 A CN 202010298773A CN 111453265 A CN111453265 A CN 111453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drum
box
motor
gear
plastic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87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3265B (zh
Inventor
王海舰
杜嘉宸
李嘉辉
高兴宇
赵雪梅
卢士林
黄梦蝶
尹炳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2987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3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3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3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3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3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405Compressing means incorporat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fuse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32Drai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38Identific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62Press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76Sor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40/00Types of refuse collected
    • B65F2240/112Bottles
    • B65F2240/1126Plastic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微型摄像头装置、整体外箱、入口开关装置、转筒箱装置、显示屏、间歇轮转筒装置、挤压装置、钻孔器装置、储存箱、排水管、第一转筒、第二转筒、第三转筒、第四转筒、排水管,入口开关装置设置在整体外箱上半部投掷口处,整体外箱投掷口处设置有微型摄像头装置和智能监显示屏,整体外箱内部中层设置有转筒箱装置,转筒箱上方设置有挤压装置,转筒箱内部设有间歇轮转筒装置,转筒箱一侧设置有钻孔器装置,整体外箱下层设置有储存箱,第一转筒、第二转筒、第三转筒、第四转筒与间歇轮转筒装置固定连接。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塑料瓶的回收效率,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塑料瓶回收,有效的提高了塑料瓶回收率和回收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作为化工原料应用,在提供给人们生活便捷的同时,对环境也带来许多危害。随着我国塑料瓶产品的大量使用,废旧塑料瓶也急剧增加,“白色污染”已成为环境保护突出的问题。废旧塑料垃圾被填埋,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而且浪费资源。目前,常见的垃圾桶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部分,在人们丢垃圾时提醒其将垃圾分类丢弃,以方便进行可利用垃圾的回收,然而在实际人们扔垃圾时垃圾桶分类垃圾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结果,通常需要进行人工再分类才可将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进行收集,收集过程中需要麻袋等收纳物,这类收纳物占用过多地方从而造成运输麻烦,同时,收集时还需清理塑料瓶中的残余液体使收集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达到节约资源、节省人力、便于塑料瓶垃圾的收集运输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包括外箱、微型摄像头装置、入口开关装置、显示屏、储存箱、间歇轮装置、转筒箱装置、挤压装置、钻孔装置、排水管,所述入口开关装置设置在所述外箱上半部投掷口处,所述投掷口处设置有微型摄像头装置和显示屏,所述微型摄像头装置位于入口开关装置左侧,固定在所述外箱上表面,所述显示屏位于入口开关装置右侧,固定在所述外箱上表面,所述外箱内部中层设置有转筒箱装置,所述转筒箱装置上方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转筒箱装置内部设有间歇轮装置,所述转筒箱装置一侧设置有钻孔装置,所述外箱下层设置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外侧面上设置有把手;所述储存箱底部设有底座;所述排水管设置于转筒箱装置的排水孔下方。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微型摄像头装置,入口开关装置的第一电机,间歇轮装置的第二电机,挤压装置的第三电机,钻孔装置的第四电机连接。
所述外箱包括隔板、导管、投掷口、夹层,在所述投掷口所处面上设置有夹层,所述外箱一侧设有储存箱的空留位置。
所述入口开关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一转盘、滑槽、扇叶片、第一连杆、限位立柱,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同步工作,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转盘固定连接并与基座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转盘通过第一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相连,所述限位立柱十根,在第一转盘的内圈、外圈各均布五根,所述第一转盘上设有所述滑槽分别与第一转盘的外圈五根限位立柱相连,所述扇叶片与第一转盘的内圈五根限位立柱相连,另一槽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一转盘相连。
所述转筒箱装置包括第一基台、第一导孔、第二基台、第三基台、排水孔、第三转轴、第二导孔、第四基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导孔,所述第一基台位于转筒箱装置一角,所述第一导孔位于转筒箱装置上平台表面,所述第二基台位于第一基台所处角的对角处,所述第三基台位于转筒箱装置上平台下表面一角与第二基台所处角相同,所述排水孔位于转筒箱装置内部下底面表面上与第一导孔同心设置,所述第三转轴设置于转筒箱内部下底面中心处,所述第二导孔设置于转筒箱装置内部下底面,其与排水孔相对于第三转轴的角度偏差为90°,所述第四基台位于转筒箱装置外侧下底面一角,所述第三导孔位于转筒箱装置侧面与第三基台同侧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位于第三导孔两侧。
所述间歇轮装置包括从动转盘、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主动转盘、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二电机、第一从动锥齿轮、第二转盘、第一转筒、第二转筒、第三转筒、第四转筒,所述从动转盘和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固定,所述主动转盘上面圆台与从动转盘边线相切放置,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与第二电机同轴固定,同步运动,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与主动转盘同轴固定,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与第一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盘与第一转轴同轴固定,所述第一转筒、所述第二转筒、所述第三转筒和所述第四转筒与第二转盘四凹陷角相固定,所述第一转筒、所述第二转筒、所述第三转筒、所述第四转筒外侧设有针孔,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相固定,所述第一转轴和转筒箱装置下表面相固定,设置于间歇轮装置与转筒箱装置内部。
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活塞、底板、第三支架、第一带支架齿轮、第二连杆、第二从动齿轮、第三连杆、第二带支架齿轮、第三从动齿轮、第四连杆、连接轴、第三电机、第二主动锥齿轮、第二从动锥齿轮、第四支架,所述底板与转筒箱装置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位于第二基台上,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与第三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与第二主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底板中间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带支架齿轮和第二带支架齿轮分别位于底板两侧与底板相固定,所述第一带支架齿轮与第三支架内侧同心安置,所述第二带支架齿轮与第四支架内侧同心安置,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三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从动齿轮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杆一端与第四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分别与第一带支架齿轮和第二带支架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轴与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同轴相连,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连接轴中间相连,所述活塞位于第三连杆底端与底板的第二通孔同轴放置。
所述钻孔装置包括钻头、滑块、第四电机、第四转轴、导杆、第三转盘、第四转盘,所述钻头固定于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三转盘与第四电机同轴固定,所述第四转轴位于第三转盘边缘,通过与所述第四转盘相连使第四转盘和第三转盘同轴转动,所述导杆套在第四转轴上并于滑块相连接,使所述滑块随第四电机的转动而做来回平行移动,所述第四电机位于第三基台上,所述第四转轴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顶部孔洞同轴相连。
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位于垃圾桶外箱上斜面的微型摄像头装置识别所投垃圾是否是塑料瓶,当确定是可回收塑料瓶时,通过入口开关装置打开投掷口,投入后塑料瓶通过导管进入间歇轮装置的转筒内。
步骤2:通过间歇轮装置的第二电机的带动,使转筒进行第一次90°转动,钻孔装置的第四电机转动进行扎口放水,废水通过排水管排放到箱体外部,间歇轮装置的第二电机第二次转动,使转筒进行第二次90°转动,到达挤压装置下方。
步骤3:通过第三电机的带动,活塞下沉,对转筒内的塑料瓶进行挤压,活塞抬起后挤压装置的第三电机停止,间歇轮装置的第二电机转动,使转筒进行第三次90°转动,通过转筒箱装置内的第二导孔抵达掉落区域,塑料瓶落入储存箱,完成对塑料瓶的一次收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通过图像扫描识别收容垃圾信息,通过入口开关装置实现智能开合,确保回收正确;通过间歇轮装置实现对塑料瓶多步处理的转移;通过钻孔装置对塑料瓶进行排水清理;通过挤压装置实现对塑料瓶的压缩;通过转筒箱装置的掉落孔使塑料瓶进入储存箱;最后通过储存箱装置对已压扁的塑料瓶进行收集: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塑料瓶的回收效率,降低了人工清理的压力,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塑料瓶回收,有效的提高了塑料瓶回收率和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全局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全局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外箱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入口开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筒箱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筒箱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间歇轮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间歇轮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挤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钻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流程示意图。
符号说明:1-外箱,12-隔板,13-导管,14-投掷口,15-夹层,2-微型摄像头装置,3-入口开关装置,31-第一电机,32-主动齿轮,33-第一从动齿轮,34-第一转盘,35-滑槽,36-扇叶片,37-第一连杆,38-第一通孔,39-限位立柱,4-显示屏,5-储存箱,51-把手,6-底座,7-间歇轮装置,71-从动转盘,72-第一转轴,73-第二转轴,74-主动转盘,75-第一主动锥齿轮,76-第二电机,77-第一从动锥齿轮,78-第二转盘,8-转筒箱装置,81-第一基台,82-第一导孔,83-第二基台,84-第三基台,85-排水孔,86-第三转轴,87-第二导孔,88-第四基台,89-第一支架,810-第二支架,811-第三导孔,9-挤压装置,91-活塞,92-底板,93-第三支架,94-第一带支架齿轮,95-第二连杆,96-第二从动齿轮,97-第三连杆,98-第二带支架齿轮,99-第三从动齿轮,910-第四连杆,911-第三电机,912-第二主动锥齿轮,913-第二从动锥齿轮,914-第四支架,915-连接轴,10-钻孔装置,101-钻头,102-滑块,103-第四电机,104第四转轴,105-导杆,106-第三转盘,107-第四转盘,11-排水管,121-第一转筒,122-第二转筒,123-第三转筒,124-第四转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下面参照图1-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包括外箱1、微型摄像头装置2、入口开关装置3、显示屏4、储存箱5、底座6、间歇轮装置7、转筒箱装置8、挤压装置9、钻孔装置10、排水管11、入口开关装置3设置在外箱1上半部投掷口14处,投掷口14处设置有微型摄像头装置2和显示屏4,微型摄像头装置2位于入口开关装置3左侧,固定在外箱1上表面,显示屏4位于入口开关装置3右侧,固定在外箱1上表面,外箱1内部中层设置有转筒箱装置8,转筒箱装置8上方设置有挤压装置9,转筒箱装置8内部设有间歇轮装置7,转筒箱装置8一侧设置有钻孔装置10,外箱1下层设置有储存箱5,储存箱5外侧面上设置有把手51。储存箱5底部设有底座6。
显示屏4固定安装在入口开关装置3一侧,作用是持续显示储存箱5的收集情况,对回收的塑料瓶次数进行计数,当达到预设值时会显示需要回收的提示,并停止收集塑料瓶垃圾,此时入口开关装置3处于持续关闭状态,显示屏4的型号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其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如图4所示,外箱1包括隔板12、导管13、投掷口14、夹层15,在投掷口14所处面上设置有夹层15,夹层15用于固定入口开关装置3,外箱1一侧设有储存箱5的空留位置,用于储存箱5的放入与抽出。
如图5所示,入口开关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1、主动齿轮32、第一从动齿轮33、第一转盘34、滑槽35、扇叶片36、第一连杆37、限位立柱39,主动齿轮32与第一电机31输出端相连,同步工作,第一从动齿轮33与第一转盘34固定连接并与基座同轴连接,第一转盘34通过第一从动齿轮33与主动齿轮32啮合相连,限位立柱39共十根,在第一转盘34的内圈、外圈各均布五根,第一转盘34上设有滑槽35分别与第一转盘34的外圈五根限位立柱相连,扇叶片36与第一转盘34的内圈五根限位立柱相连,扇叶片36通过第一连杆37与第一转盘34相连。
微型摄像头装置2用于识别丢弃物,通过视觉检测,将摄像头拍到的图像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识别结果,如果是塑料瓶,则自动输出控制信号启动第一电机31,第一电机31启动带动主动齿轮32驱动及与之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33对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34与第一从动齿轮33同步转动,第一转盘34带动第一连杆37,使得第一连杆37带动扇叶片36实现开启状态,当微型摄像头装置2观察到塑料瓶完全进入口开关装置3后,输出控制信号,实现第一电机31反转,使扇叶片36恢复原来关闭状态。如果不是塑料瓶,则不开门。通过入口开关装置3实现智能开合,确保回收正确。箱体上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微型摄像头装置2,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76,第三电机911,第四电机103连接,控制器选择为STM32单片机,通过设定延时程序,并下载到STM32单片机控制器中,间歇轮装置7、挤压装置9、钻孔装置10可以通过控制器根据程序设定的延时自动执行各步骤,具体设定的延时时间及控制器执行步骤如图12所示。
如图6至图7所示,转筒箱装置8包括第一基台81、第一导孔82、第二基台83、第三基台84、排水孔85、第三转轴86、第二导孔87、第四基台88、第一支架89、第二支架810、第三导孔811,第一基台81位于转筒箱装置8一角,用于放置第一电机31,第一导孔82位于转筒箱装置8上平台表面,第二基台83位于第一基台81所处位置的对角处,用于放置第三电机911,第三基台84位于转筒箱装置8上平台下表面一角与第二基台83所处角相同,用于放置第四电机103,排水孔85位于转筒箱装置8内部下底面表面上与第一导孔82同心设置,第三转轴86设置于转筒箱内部下底面中心处,用于连接间歇轮装置7,第二导孔87设置于转筒箱装置8内部下底面,其与排水孔85相对于第三转轴86的角度偏差为90°,当塑料瓶经过打孔、挤压处理后,通过第二导孔87掉入到储存箱5,第四基台88位于转筒箱装置8外侧下底面一角,第三导孔811位于转筒箱装置8侧面,与第三基台84同侧设置,第一支架89与第二支架810分别位于第三导孔811两侧,用于与第四转轴104同轴连接。
工作时,通过间歇轮装置7的旋转带动第一转筒121、第二转筒122、第三转筒123、第四转筒124同步旋转,保证每投入一个塑料瓶,各转筒同时旋转90°,每个转筒分别完成各自的塑料瓶装载、塑料瓶打孔、塑料瓶挤压以及挤压后的塑料瓶收集动作,挤压装置9和钻孔装置10配合旋转动作完成每次的塑料瓶打孔和塑料瓶挤压功能,整体结构紧凑,四个功能同步进行,互不影响,高效率的完成塑料瓶的收集。
如图8至图9所示,间歇轮装置7包括从动转盘71、第一转轴72、第二转轴73、主动转盘74、第一主动锥齿轮75、第二电机76、第一从动锥齿轮77、第二转盘78、第一转筒121、第二转筒122、第三转筒123、第四转筒124,从动转盘71和第一转轴72同轴固定,主动转盘74上面圆台与从动转盘71边线相切放置,第一主动锥齿轮75与第二电机76同轴固定,同步运动,第一从动锥齿轮77与主动转盘74同轴固定,第一主动锥齿轮75与第一从动锥齿轮77啮合连接,第二转盘78与第一转轴72同轴固定,第一转筒121、第二转筒122、第三转筒123和第四转筒124与第二转盘78四凹陷角相固定,第一转筒121、第二转筒122、第三转筒123、第四转筒124外侧设有针孔,通过第二转轴73和第三转轴86相固定,第一转轴72转筒箱装置8下表面相固定,设置于间歇轮装置7与转筒箱装置8内部。
工作时,通过第二电机76转动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75转动及与之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77对向转动,进而带动主动转盘74对向转动,由于主动转盘74上面圆台与从动转盘71边线相切放置,从动转盘71与第一转轴72同轴固定,第二转盘78与第一转轴72同轴固定,从而使与第二转盘78凹陷角相固定的转筒进行转动,实现对塑料瓶的接收、移动及扎口挤压处理后的移出,完成对塑料瓶多步骤处理的转移。采用间歇轮装置7满足在每一次塑料瓶投入时均能使每一个转筒同步旋转90,实现各滚筒内的塑料瓶装载、塑料瓶打孔、塑料瓶挤压以及挤压后的塑料瓶的收集动作,每一个塑料瓶完成收集动作后通过第二导孔87掉入到储存箱5。运用锥齿轮改变第二电机76的转动轴的方向,使第二电机76的传动机构更加紧凑,可以预留更多的空间给储存箱5,增加空间利用率。
如图10所示,挤压装置9包括活塞91、底板92、第三支架93、第一带支架齿轮94、第二连杆95、第二从动齿轮96、第三连杆97、第二带支架齿轮98、第三从动齿轮99、第四连杆910、连接轴915、第三电机911、第二主动锥齿轮912、第二从动锥齿轮913、第四支架914,底板92与转筒箱装置8上表面相连接,第三电机911位于第二基台83上,第二主动锥齿轮912与第三电机911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913位于所述第四支架914上与第二主动锥齿轮912相啮合,底板92中间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支架93和第四支架914,第一带支架齿轮94和第二带支架齿轮98分别位于底板92两侧与底板92相固定,第一带支架齿轮94与第三支架93内侧同心安置,第二带支架齿轮98与第四支架914内侧同心安置,第二连杆95一端与第三支架93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从动齿轮96相连接,第四连杆910一端与第四支架914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从动齿轮99相连接,第二从动齿轮96和第三从动齿轮99分别与第一带支架齿轮94和第二带支架齿轮98相啮合,连接轴915与第二从动齿轮96和第三从动齿轮99同轴相连,第三连杆97与连接轴中间相连,活塞91位于第三连杆97底端,与底板92的第二通孔同轴放置。
工作时,通过第三电机911转动带动第二主动锥齿轮912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913对向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913与第四连杆910相连接的轴嵌套在第四支架914内,通过第二从动锥齿轮913的转动驱动第四连杆910带动第三从动齿轮99转动,通过连接轴915实现活塞91的下沉,对间歇轮装置7转筒内的塑料瓶进行挤压,通过挤压装置9实现对塑料瓶的挤压。这种结构利用旋转运动实现活塞91的升降运动,完成塑料瓶的挤压以及活塞91自身的复位功能,且每旋转一周完成一次挤压和复位,无需计算活塞91的升降高度,使每次挤压与复位的位置保持一致。
如图11所示,钻孔装置10包括钻头101、滑块102、第四电机103、第四转轴104、导杆105、第三转盘106、第四转盘107,钻头101固定于滑块102上,第三转盘106与第四电机103同轴固定,第四转轴104位于第三转盘106边缘,通过与第四转盘107相连使第四转盘107和第三转盘106同轴转动,导杆105套在第四转轴104上并于滑块102相连接,使滑块102随第四电机103的转动而做来回平行移动,第四电机103位于第三基台84上,第四转轴104与第一支架89和第二支架810顶部孔洞同轴相连。
工作时,通过钻孔装置10实现对塑料瓶进行排水处理,排水管11设置于排水孔85下方。
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位于垃圾桶外箱1上斜面的微型摄像头装置2识别所投垃圾是否是塑料瓶,当确定是可回收塑料瓶时,通过入口开关装置3打开投掷口14,投入后塑料瓶通过导管13进入间歇轮装置7的转筒内。
步骤2:通过间歇轮装置7的第二电机76的带动,使转筒进行第一次90°转动,钻孔装置10的第四电机103转动进行扎口放水,废水通过排水管11排放到箱体外部,间歇轮装置7的第二电机76第二次转动,使转筒进行第二次90°转动,到达挤压装置9下方。
步骤3:通过第三电机911的带动,活塞91下沉,对转筒内的塑料瓶进行挤压,活塞91抬起后挤压装置9的第三电机911停止,间歇轮装置7的第二电机76转动,使转筒进行第三次90°转动,通过转筒箱装置8内的第二导孔87抵达掉落区域,塑料瓶落入储存箱5,完成对塑料瓶的一次收集。

Claims (8)

1.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1)、微型摄像头装置(2)、入口开关装置(3)、显示屏(4)、储存箱(5)、间歇轮装置(7)、转筒箱装置(8)、挤压装置(9)、钻孔装置(10)、排水管(11),所述入口开关装置(3)设置在外箱(1)上半部投掷口(14)处,所述投掷口(14)处设置有微型摄像头装置(2)和显示屏(4),所述微型摄像头装置(2)位于入口开关装置(3)左侧,固定在外箱(1)上表面,所述显示屏(4)位于入口开关装置(3)右侧,固定在外箱(1)上表面,所述外箱(1)内部中层设置有转筒箱装置(8),所述转筒箱装置(8)上方设置有挤压装置(9),所述转筒箱装置(8)内部设有间歇轮装置(7),所述转筒箱装置(8)一侧设置有钻孔装置(10),所述外箱(1)下层设置有储存箱(5),所述储存箱(5)外侧面上设置有把手(51);所述储存箱(5)底部设有底座(6);所述排水管(11)设置于转筒箱装置(8)的排水孔(85)下方,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微型摄像头装置(2)、入口开关装置(3)的第一电机31、间歇轮装置(7)的第二电机76、挤压装置(9)的第三电机911、钻孔装置(10)的第四电机10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包括隔板(12)、导管(13)、投掷口(14)、夹层(15),在投掷口(14)所处面上设置有夹层(15),所述外箱(1)一侧设有储存箱(5)的空留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开关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1)、主动齿轮(32)、第一从动齿轮(33)、第一转盘(34)、滑槽(35)、扇叶片(36)、第一连杆(37)、限位立柱(39),所述主动齿轮(32)与第一电机(31)相连,同步工作,所述第一从动齿轮(33)与第一转盘(34)固定连接并与基座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转盘(34)通过第一从动齿轮(33)与主动齿轮(32)啮合相连,所述限位立柱(39)十根,在第一转盘(34)的内圈、外圈各均布五根,所述第一转盘(34)上设有所述滑槽(35)分别与第一转盘(34)的外圈五根限位立柱相连,所述扇叶片(36)与第一转盘(34)的内圈五根限位立柱相连,所述扇叶片(36)通过第一连杆(37)与第一转盘(3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箱装置(8)包括第一基台(81)、第一导孔(82)、第二基台(83)、第三基台(84)、排水孔(85)、第三转轴(86)、第二导孔(87)、第四基台(88)、第一支架(89)、第二支架(810)、第三导孔(811),所述第一基台(81)位于转筒箱装置(8)一角,所述第一导孔(82)位于转筒箱装置(8)上平台表面,所述第二基台(83)位于第一基台(81)所处角的对角处,所述第三基台(84)位于转筒箱装置(8)上平台下表面一角与第二基台(83)所处角相同,所述排水孔(85)位于转筒箱装置(8)内部下底面表面上与第一导孔(82)同心设置,所述第三转轴(86)设置于转筒箱内部下底面中心处,所述第二导孔(87)设置于转筒箱装置(8)内部下底面,其与排水孔(85)相对于第三转轴(86)的角度偏差为90°,所述第四基台(88)位于转筒箱装置(8)外侧下底面一角,所述第三导孔(811)位于转筒箱装置(8)侧面与第三基台(84)同侧设置,所述第一支架(89)与第二支架(810)分别位于第三导孔(811)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轮装置(7)包括从动转盘(71)、第一转轴(72)、第二转轴(73)、主动转盘(74)、第一主动锥齿轮(75)、第二电机(76)、第一从动锥齿轮(77)、第二转盘(78)、第一转筒(121)、第二转筒(122)、第三转筒(123)、第四转筒(124),所述从动转盘(71)和第一转轴(72)同轴固定,所述主动转盘(74)上面圆台与从动转盘(71)边线相切放置,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75)与第二电机(76)同轴固定,同步运动,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77)与主动转盘(74)同轴固定,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75)与第一从动锥齿轮(7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盘(78)与第一转轴(72)同轴固定,所述第一转筒(121)、第二转筒(122)、第三转筒(123)和第四转筒(124)与第二转盘(78)四凹陷角相固定,所述第一转筒(121)、第二转筒(122)、第三转筒(123)、第四转筒(124)外侧设有针孔,通过第二转轴(73)和第三转轴(86)相固定,所述第一转轴(72)和转筒箱装置(8)下表面相固定,设置于间歇轮装置(7)与转筒箱装置(8)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9)包括活塞(91)、底板(92)、第三支架(93)、第一带支架齿轮(94)、第二连杆(95)、第二从动齿轮(96)、第三连杆(97)、第二带支架齿轮(98)、第三从动齿轮(99)、第四连杆(910)、轴、第三电机(911)、第二主动锥齿轮(912)、第二从动锥齿轮(913)、第四支架(914),所述底板(92)与转筒箱装置(8)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机(911)位于第二基台(83)上,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912)与第三电机(911)相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913)位于所述第四支架(914)上与第二主动锥齿轮(912)相啮合,所述底板(92)中间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支架(93)和第四支架(914),所述第一带支架齿轮(94)和第二带支架齿轮(98)分别位于底板(92)两侧与底板(92)相固定,所述第一带支架齿轮(94)与第三支架(93)内侧同心安置,所述第二带支架齿轮(98)与第四支架(914)内侧同心安置,所述第二连杆(95)一端与第三支架(93)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从动齿轮(96)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杆(910)一端与第四支架(914)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99)相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96)和第三从动齿轮(99)分别与第一带支架齿轮(94)和第二带支架齿轮(98)相啮合,所述轴与第二从动齿轮(96)和第三从动齿轮(99)同轴相连,所述第三连杆(97)与轴中间相连,所述活塞(91)位于第三连杆(97)底端与底板(92)的第二通孔同轴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装置(10)包括钻头(101)、滑块(102)、第四电机(103)、第四转轴(104)、导杆(105)、第三转盘(106)、第四转盘(107),所述钻头(101)固定于滑块(102)上,所述第三转盘(106)与第四电机(103)同轴固定,所述第四转轴(104)位于第三转盘(106)边缘,通过与所述第四转盘(107)相连使第四转盘(107)和第三转盘(106)同轴转动,所述导杆(105)套在第四转轴(104)上并于滑块(102)相连接,使所述滑块(102)随第四电机(103)的转动而做来回平行移动,所述第四电机(103)位于第三基台(84)上,所述第四转轴(104)与第一支架(89)和第二支架(810)顶部孔洞同轴相连。
8.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位于垃圾桶外箱(1)上斜面的微型摄像头装置(2)识别所投垃圾是否是塑料瓶,当确定是可回收塑料瓶时,通过入口开关装置(3)打开投掷口(14),投入后塑料瓶通过导管(13)进入间歇轮装置(7)的转筒内;
步骤2:通过间歇轮装置(7)的第二电机(76)的带动,使转筒进行第一次90°转动,钻孔装置(10)的第四电机(103)转动进行扎口放水,废水通过排水管(11)排放到箱体外部,间歇轮装置(7)的第二电机(76)第二次转动,使转筒进行第二次90°转动,到达挤压装置(9)下方;
步骤3:通过第三电机(911)的带动,活塞(91)下沉,对转筒内的塑料瓶进行挤压,活塞(91)抬起后挤压装置(9)的第三电机(911)停止,间歇轮装置(7)的第二电机(76)转动,使转筒进行第三次90°转动,通过转筒箱装置(8)内的第二导孔(87)抵达掉落区域,塑料瓶落入储存箱(5),完成对塑料瓶的一次收集。
CN202010298773.8A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1453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8773.8A CN111453265B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8773.8A CN111453265B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3265A true CN111453265A (zh) 2020-07-28
CN111453265B CN111453265B (zh) 2021-12-03

Family

ID=71672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8773.8A Active CN111453265B (zh) 2020-04-16 2020-04-16 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32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0235A (zh) * 2021-11-04 2022-03-04 创合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pp专用增韧材料混料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56691A1 (en) * 1997-06-10 1998-12-17 Demil S.R.L.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and compacting recyclable waste
JPH11105035A (ja) * 1997-10-08 1999-04-20 Aiwa Co Ltd 空容器用圧縮処理装置
CN106275949A (zh) * 2016-09-30 2017-01-04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分类垃圾桶
CN107089457A (zh) * 2017-06-02 2017-08-25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智能饮料瓶回收器
CN107600793A (zh) * 2017-09-05 2018-01-19 蔡素真 一种环保型塑料瓶资源再回收系统
CN109591220A (zh) * 2018-12-05 2019-04-09 何港港 一种环保型固体垃圾处理设备
CN110640938A (zh) * 2019-09-09 2020-01-03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塑料瓶智能回收装置
CN110900886A (zh) * 2019-11-28 2020-03-24 界首市利能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塑料瓶回收的转动式挤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56691A1 (en) * 1997-06-10 1998-12-17 Demil S.R.L.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and compacting recyclable waste
JPH11105035A (ja) * 1997-10-08 1999-04-20 Aiwa Co Ltd 空容器用圧縮処理装置
CN106275949A (zh) * 2016-09-30 2017-01-04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分类垃圾桶
CN107089457A (zh) * 2017-06-02 2017-08-25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智能饮料瓶回收器
CN107600793A (zh) * 2017-09-05 2018-01-19 蔡素真 一种环保型塑料瓶资源再回收系统
CN109591220A (zh) * 2018-12-05 2019-04-09 何港港 一种环保型固体垃圾处理设备
CN110640938A (zh) * 2019-09-09 2020-01-03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塑料瓶智能回收装置
CN110900886A (zh) * 2019-11-28 2020-03-24 界首市利能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塑料瓶回收的转动式挤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0235A (zh) * 2021-11-04 2022-03-04 创合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pp专用增韧材料混料装置
CN114130235B (zh) * 2021-11-04 2023-08-22 创合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pp专用增韧材料混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3265B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7275U (zh) 鲜榨橙汁贩卖机
CN107089350B (zh) 智能垃圾处理器
CN111453265B (zh) 一种塑料瓶垃圾自动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844390B (zh) 一种家居式瓶类垃圾智能分类箱
CN107804609A (zh) 一种智能分拣分类垃圾筒
CN214058693U (zh) 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
CN105644991A (zh) 一种微型垃圾处理设备
CN112975628B (zh) 一种用于汽车外饰条的节能环保型加工方法
CN108237141A (zh) 一种厨房垃圾自动分类回收处理装置
CN107953600A (zh) 一种废弃塑料瓶处理设备
CN110606294A (zh) 一种识别分类自动化垃圾回收装置
CN210280158U (zh) 餐厨垃圾再生装置
CN105938744B (zh) 一种建设用电线电缆回收分类装置
CN112427141B (zh) 一种餐厅厨房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CN207942713U (zh) 一种污物处理系统
KR20230165199A (ko) 스마트 쓰레기통 및 그 작동 방법
CN112744476A (zh) 一种环保用高效塑料瓶分类回收设备
CN111729368B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3557358U (zh) 一种废旧数码电池的专用回收装置
CN211593805U (zh) 一种新型垃圾分类运输装置
CN113213023A (zh) 一种厨余垃圾自动分类收集的垃圾车
CN105620975A (zh) 一种微型垃圾处理设备
CN219028111U (zh) 一种儿童玩具智能制造用废料回收设备
CN216189265U (zh) 一种加工中心废料自动收集装置
CN111056168A (zh) 一种上置洗菜池式真空旋转分类垃圾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Assignee: Guilin Hanling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45000019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automatic recycling device for plastic bottle garbage and its use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