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7540B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47540B CN111447540B CN202010226304.5A CN202010226304A CN111447540B CN 111447540 B CN111447540 B CN 111447540B CN 202010226304 A CN202010226304 A CN 202010226304A CN 111447540 B CN111447540 B CN 1114475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earphone
- microphone
- wireless
- energy parameter
- sound wa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micro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04M1/6066—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includ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08—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in the transmitter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08—Earpieces of the supra-aural or circum-aural typ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7—Monophonic and stereophonic headphones with microphone for two-way hands free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包括:通过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确定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根据第一能量参数确定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无线耳机麦克风堵孔状态的自动化检测,有利于提升堵孔检测的便利性、灵活性和智能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与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耳机已成为人们常用于收听媒体的装置,而且,由于有线耳机的耳机线经常出现损坏,导致耳机寿命减短,花销较高,无线耳机应运而生。
目前,人们经常会发现麦克风出现堵孔的现象,例如灰尘堵孔、水滴堵孔等,这便导致无线耳机通过麦克风获取的语音数据出现声音断续、音量较小的情况,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可以实现无线耳机麦克风堵孔状态的自动化检测,有利于提升堵孔检测的便利性、灵活性和智能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第一无线耳机通信连接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所述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
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装置,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第一无线耳机通信连接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耳机,所述麦克风堵孔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所述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无线耳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体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耳机首先通过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其次,确定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最后,根据第一能量参数确定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可见,第一无线耳机通过麦克风获取声波,根据该声波的能量参数便可确定堵孔状态,有利于提高堵孔检测的便捷性,而且,由于声波的普遍性,有利于提升堵孔检测的灵活性,此外,整个检测过程由无线耳机自主执行,实现了无线耳机麦克风堵孔状态的自动化检测,同时,在不增加硬件结构的情况下便可检测麦克风的堵孔状态,拓展了无线耳机的功能,提升了堵孔检测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第一无线耳机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第一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无线耳机系统100,该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01、第一无线耳机102、第二无线耳机103,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01与第一无线耳机102建立有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第一无线耳机102与第二无线耳机103建立有第二通信链路,即第一无线耳机102和第二无线耳机103与移动终端101之间的通信机制采用主从通信机制(具体可以采用蓝牙协议),其中,主耳机即直接与移动终端101建立通信链路进行预设类型数据交互的耳机,从耳机即通过主耳机中转后再与移动终端101进行预设类型数据交互的耳机,其中,预设类型数据包括媒体数据和/或通话数据,其中,媒体数据为电子设备101的除通话语音数据之外的音频数据和/或视频数据,通话数据为移动终端101的通话语音数据,第一无线耳机102和第二无线耳机103可以是蓝牙无线耳机等。移动终端101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移动终端。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第一无线耳机通信连接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如图所示,本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包括:
S201,第一无线耳机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所述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
其中,声波包括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所述超声波所处的频段为20kHz~1GHz,所述可闻声所处的频段为20kHz赫兹至20Hz赫兹之间的人耳能够听见的频段,所述次声波所处的频段为20Hz以下。
其中,所述麦克风获取的预设频段的声波可以是环境音的声波、也可以是移动终端或者第一无线耳机或者第二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发出的声波,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S202,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
其中,声波为一种机械波,因此,声波本身存在能量,该能量可以通过传播的介质密度、频率、振幅和波速计算得到,即单位时间流经单位面积介质的能量的平均值的多少来表示该单位面积的声音的能量。声波的能量的计算公式为(P*w*w*u*A*A)/2,P为介质密度,w声音频率,A为振幅,u为波速。
S203,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举例来说,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可以将第一能量参数与参照能量参数进行比对,当第一能量参数与参照能量参数不匹配时确定堵孔状态。
又举例来说,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可以将第一能量参数与第二无线耳机获取的该声波的第二能量参数进行比较,即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同时获取该预设频段的声波,其中,已知第二无线耳机为非堵孔状态,通过比对第一能量参数与第二能量参数,若第一能量参数与第二能量参数不匹配,则确定第一无线耳机处于堵孔状态。
又举例来说,移动终端(处于非堵孔状态)可以获取该声波的第三能量参数,通过比对第一能量参数和第三能量参数确定第一无线耳机处于堵孔状态。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耳机首先通过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其次,确定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最后,根据第一能量参数确定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可见,第一无线耳机通过麦克风获取声波,根据该声波的能量参数便可确定堵孔状态,有利于提高堵孔检测的便捷性,而且,由于声波的普遍性,有利于提升堵孔检测的灵活性,此外,整个检测过程由无线耳机自主执行,实现了无线耳机麦克风堵孔状态的自动化检测,同时,在不增加硬件结构的情况下便可检测麦克风的堵孔状态,拓展了无线耳机的功能,提升了堵孔检测的智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所述参照能量参数用于表示所述声波由声源传输预设距离后的能量参数,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声源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参照能量参数进行对比;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参照能量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所述堵孔状态。
其中,检测到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参照能量参数不匹配可以是能量参数与参照能量参数的匹配度小于预设匹配度阈值,例如可以是匹配度小于50%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其中,所述声源可以是第一无线耳机或第二无线耳机或者移动终端,且该声源与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无遮挡物。
可见,本示例中,由于麦克风的孔未被堵塞时,声波可以直接穿过该孔并被麦克风采集,此种状态下声波的能量参数为参照能量参数,相反,该孔堵塞时,由于部分声波被反射或者折射而造成较大衰减,故而该声波的能量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小,即实际检测到的第一能量参数小于该参照能量参数,从而实现第一无线耳机的堵孔检测,有利于提升堵孔检测的准确性。
在这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所述声波的频率和初始振幅;获取所述声源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初始振幅和所述距离确定所述声波传输所述距离后的参照振幅;根据所述频率和所述参照振幅确定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
其中,由于第一无线耳机在执行堵孔检测过程时,声波的环境介质是空气,故而能量计算公式中的介质密度和波速都是常数,而声波的频率和振幅均可以确定出来,故而声波在初始状态和被采集状态的能量是可以被计算出来的。
具体实现中,在所述声源为第一无线耳机的扬声器时,该预设距离为第一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和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可以基于第一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和麦克风之间的结构关系确定。
在所述声源为第二无线耳机(或者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时,该预设距离为第二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和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可以基于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信令交互来确定,如第一无线耳机向第二无线耳机发第一消息通知声波发射,第二无线耳机可以基于接收第一消息的时间和采集到声波的时间确定距离,或者,第一第二无线耳机均可以自行定位,则可以通过位置消息交互确定距离。
可见,本示例中,第一无线耳机可以基于相关参数准确确定出参照能量参数,从而比对第一能量参数和参照能量参数,有利于提高堵孔检测的准确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控制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所述预设频段的所述声波;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二能量参数;
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将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能量参数进行比对;当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能量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所述堵孔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处于非堵孔状态,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所述预设频段的所述声波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第一无线耳机发送通知消息给第二无线耳机,第二无线耳机根据通知消息获取声波然后发送给第一无线耳机。
其中,所述声源可以是移动终端,第一第二无线耳机与移动终端之间无遮挡物,即第一第二无线耳机可以直接接收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发射的声波。
可见,本示例中,第一无线耳机通过控制第二无线耳机一起获取该声波,进而通过判断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第一能量参数与第二无线耳机获取的第二能量参数确定堵孔状态,两个无线耳机处于相同的环境下,有利于避免环境干扰,进一步提升堵孔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无线耳机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第二距离参数;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距离参数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参数时,控制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发出所述预设频段的所述声波。
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第一距离参数和第二距离参数的确定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是用户佩戴着第一无线耳机,通过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或者第二无线耳机与用户的距离参数来确定第一距离参数和第二距离参数,或者可以是通过第一无线耳机与移动终端或者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信令交互来确定信令传输时长,根据信令传输时长以及传输速度来确定第一距离参数和第二距离参数,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可见,本示例中,第一无线耳机控制距离第一无线耳机近的移动终端或者第二无线耳机发出声波,有利于避免距离远时第一无线耳机接收的声波衰减严重,提升堵孔检测的准确性,而且,控制移动终端或者第二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发出声波,而不是第一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发出声波,有利于避免用户佩戴第一无线耳机的情况下无法检测堵孔状态的情况,提升了堵孔检测的便利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当检测到拾音请求,且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处于被佩戴状态时,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佩戴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处于所述被佩戴状态时,禁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的拾音功能,通过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麦克风执行所述拾音功能。
其中,所述检测到拾音请求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是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的拾音请求,该拾音请求可以是在聊天类应用程序(例如微信、QQ等)为前台应用程序时,由用户长按触控屏中指定按键等触发的拾音请求,也可以是第一无线耳机通过检测到用户点触或者按压等操作获取的拾音请求,此处不做唯一限定,该拾音请求表示用户需要录制语音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可以通过多个接近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与耳朵轮廓之间的接触来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佩戴状态,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姿态参数来确定所述无线耳机的所述佩戴状态,也可以通过检测到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成功的通信标识来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所述佩戴状态,也可以通过检测到音乐播放消息来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所述佩戴状态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可见,本示例中,第一无线耳机在确定堵孔状态以后,在检测到语音数据的拾音请求时,确定第二无线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当第二无线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切换由第二无线耳机获取语音数据,同时禁用第一无线耳机的语音获取功能,有利于提升语音数据获取的完整性,以及降低第一无线耳机的电量消耗。
在这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当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时,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第四距离参数;当检测到所述第三距离参数小于所述第四距离参数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执行所述拾音功能。
可见,本示例中,第一无线耳机在确定堵孔状态以后,在检测到语音数据的拾音请求时,且确定第二无线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时,确定距离第一无线耳机距离近的移动终端,并通知移动终端获取语音数据,有利于保证语音数据获取的清晰度。
与所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第一无线耳机通信连接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如图所示,本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包括:
S301,第一无线耳机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所述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
S302,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
S303,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所述参照能量参数用于表示所述声波由声源传输预设距离后的能量参数,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声源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
S304,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将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参照能量参数进行对比;
S305,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参照能量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所述堵孔状态。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耳机首先通过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其次,确定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最后,根据第一能量参数确定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可见,第一无线耳机通过麦克风获取声波,根据该声波的能量参数便可确定堵孔状态,有利于提高堵孔检测的便捷性,而且,由于声波的普遍性,有利于提升堵孔检测的灵活性,此外,整个检测过程由无线耳机自主执行,实现了无线耳机麦克风堵孔状态的自动化检测,同时,在不增加硬件结构的情况下便可检测麦克风的堵孔状态,拓展了无线耳机的功能,提升了堵孔检测的智能性。
此外,由于麦克风的孔未被堵塞时,声波可以直接穿过该孔并被麦克风采集,此种状态下声波的能量参数为参照能量参数,相反,该孔堵塞时,由于部分声波被反射或者折射而造成较大衰减,故而该声波的能量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小,即实际检测到的第一能量参数小于该参照能量参数,从而实现第一无线耳机的堵孔检测,有利于提升堵孔检测的准确性。
与所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包括:
S401,第一无线耳机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第二距离参数;
S402,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距离参数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参数时,控制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发出所述预设频段的所述声波,所述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
S403,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
S404,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所述声波的频率和初始振幅;
S405,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所述声源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
S406,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根据所述初始振幅和所述距离确定所述声波传输所述距离后的参照振幅;
S407,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根据所述频率和所述参照振幅确定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
S408,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将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参照能量参数进行对比;
S409,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参照能量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所述堵孔状态。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耳机首先通过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其次,确定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最后,根据第一能量参数确定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可见,第一无线耳机通过麦克风获取声波,根据该声波的能量参数便可确定堵孔状态,有利于提高堵孔检测的便捷性,而且,由于声波的普遍性,有利于提升堵孔检测的灵活性,此外,整个检测过程由无线耳机自主执行,实现了无线耳机麦克风堵孔状态的自动化检测,同时,在不增加硬件结构的情况下便可检测麦克风的堵孔状态,拓展了无线耳机的功能,提升了堵孔检测的智能性。
此外,第一无线耳机可以基于相关参数准确确定出参照能量参数,从而比对第一能量参数和参照能量参数,有利于提高堵孔检测的准确度。
此外,第一无线耳机控制距离第一无线耳机近的移动终端或者第二无线耳机发出声波,有利于避免距离远时第一无线耳机接收的声波衰减严重,提升堵孔检测的准确性,而且,控制移动终端或者第二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发出声波,而不是第一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发出声波,有利于避免用户佩戴第一无线耳机的情况下无法检测堵孔状态的情况,提升了堵孔检测的便利性。
与上述图2、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无线耳机5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第一无线耳机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通信接口503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504,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504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502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501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所述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
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耳机首先通过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其次,确定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最后,根据第一能量参数确定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可见,第一无线耳机通过麦克风获取声波,根据该声波的能量参数便可确定堵孔状态,有利于提高堵孔检测的便捷性,而且,由于声波的普遍性,有利于提升堵孔检测的灵活性,此外,整个检测过程由无线耳机自主执行,实现了无线耳机麦克风堵孔状态的自动化检测,同时,在不增加硬件结构的情况下便可检测麦克风的堵孔状态,拓展了无线耳机的功能,提升了堵孔检测的智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方面,所述程序504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所述参照能量参数用于表示所述声波由声源传输预设距离后的能量参数,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声源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参照能量参数进行对比;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参照能量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所述堵孔状态。
在这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获取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方面,所述程序504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所述声波的频率和初始振幅;获取所述声源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初始振幅和所述距离确定所述声波传输所述距离后的参照振幅;根据所述频率和所述参照振幅确定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504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控制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所述预设频段的所述声波;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二能量参数;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方面,所述程序504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将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能量参数进行比对;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能量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所述堵孔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504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之前,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第二距离参数;以及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距离参数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参数时,控制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发出所述预设频段的所述声波。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504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之后,当检测到拾音请求,且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处于被佩戴状态时,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佩戴状态;以及当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处于所述被佩戴状态时,禁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的拾音功能,通过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麦克风执行所述拾音功能。
在这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504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佩戴状态之后,当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时,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第四距离参数;以及当检测到所述第三距离参数小于所述第四距离参数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执行所述拾音功能。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无线耳机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无线耳机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麦克风堵孔检测装置600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该麦克风堵孔检测装置600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第一无线耳机通信连接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该麦克风堵孔检测装置600包括处理单元601和通信单元602,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601,用于控制所述通信单元602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所述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
其中,所述麦克风堵孔检测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603,用于存储移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所述处理单元601可以是处理器,所述通信单元602可以是触控显示屏或者收发器,存储单元603可以是存储器。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耳机首先通过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其次,确定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最后,根据第一能量参数确定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可见,第一无线耳机通过麦克风获取声波,根据该声波的能量参数便可确定堵孔状态,有利于提高堵孔检测的便捷性,而且,由于声波的普遍性,有利于提升堵孔检测的灵活性,此外,整个检测过程由无线耳机自主执行,实现了无线耳机麦克风堵孔状态的自动化检测,同时,在不增加硬件结构的情况下便可检测麦克风的堵孔状态,拓展了无线耳机的功能,提升了堵孔检测的智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方面,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所述参照能量参数用于表示所述声波由声源传输预设距离后的能量参数,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声源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参照能量参数进行对比;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参照能量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所述堵孔状态。
在这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获取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方面,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声波的频率和初始振幅;获取所述声源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初始振幅和所述距离确定所述声波传输所述距离后的参照振幅;根据所述频率和所述参照振幅确定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01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所述预设频段的所述声波;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二能量参数;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方面,所述处理单元601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能量参数进行比对;当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能量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所述堵孔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01还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之前,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第二距离参数;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距离参数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参数时,控制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发出所述预设频段的所述声波。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01还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之后,当检测到拾音请求,且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处于被佩戴状态时,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佩戴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处于所述被佩戴状态时,禁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的拾音功能,通过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麦克风执行所述拾音功能。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01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时,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第四距离参数;当检测到所述第三距离参数小于所述第四距离参数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执行所述拾音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第一无线耳机通信连接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所述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
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
获取所述声波的频率和初始振幅;获取声源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初始振幅和所述距离确定所述声波传输所述距离后的参照振幅;
根据所述频率和所述参照振幅确定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所述参照能量参数用于表示所述声波由声源传输预设距离后的能量参数,所述预设距离为声源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参照能量参数进行对比;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参照能量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
2.一种麦克风堵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第一无线耳机通信连接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耳机,所述麦克风堵孔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通信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所述预设频段包括以下任一类型声波所处的频段:超声波、可闻声声波、次声波;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一能量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包括:获取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所述参照能量参数用于表示所述声波由声源传输预设距离后的能量参数,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声源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参照能量参数进行对比;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参照能量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所述堵孔状态;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获取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声波的频率和初始振幅;获取所述声源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初始振幅和所述距离确定所述声波传输所述距离后的参照振幅;根据所述频率和所述参照振幅确定所述声波的参照能量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所述预设频段的所述声波;
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获取的所述声波的第二能量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包括:
将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能量参数进行比对;
当所述第一能量参数与所述第二能量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所述堵孔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获取预设频段的声波之前,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第二距离参数;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距离参数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参数时,控制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扬声器发出所述预设频段的所述声波。
5.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之后,当检测到拾音请求,且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处于被佩戴状态时,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佩戴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处于所述被佩戴状态时,禁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的拾音功能,通过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麦克风执行所述拾音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时,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第四距离参数;
当检测到所述第三距离参数小于所述第四距离参数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执行所述拾音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能量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堵孔状态之后,当检测到拾音请求,且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处于被佩戴状态时,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佩戴状态;当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处于所述被佩戴状态时,禁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麦克风的拾音功能,通过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麦克风执行所述拾音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时,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之间的第四距离参数;
当检测到所述第三距离参数小于所述第四距离参数时,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风执行所述拾音功能。
9.一种第一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描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26304.5A CN111447540B (zh) | 2018-07-26 | 2018-07-26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26304.5A CN111447540B (zh) | 2018-07-26 | 2018-07-26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201810841696.9A CN109151700B (zh) | 2018-07-26 | 2018-07-26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41696.9A Division CN109151700B (zh) | 2018-07-26 | 2018-07-26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47540A CN111447540A (zh) | 2020-07-24 |
CN111447540B true CN111447540B (zh) | 2021-08-10 |
Family
ID=647982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2630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447540B (zh) | 2018-07-26 | 2018-07-26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20181084169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51700B (zh) | 2018-07-26 | 2018-07-26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4169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151700B (zh) | 2018-07-26 | 2018-07-26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144495A1 (zh) |
EP (1) | EP3823312A4 (zh) |
CN (2) | CN111447540B (zh) |
WO (1) | WO202001985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47540B (zh) * | 2018-07-26 | 2021-08-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121035B (zh) * | 2018-08-30 | 2020-10-0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耳机异常处理方法、耳机、系统及存储介质 |
US11026083B2 (en) * | 2018-09-27 | 2021-06-01 | Apple Inc. | Identification and user notification of mismatched devices |
CN112788513B (zh) * | 2020-05-31 | 2022-09-02 | 深圳市睿耳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检测无线耳机麦克风堵孔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3329302B (zh) * | 2021-06-30 | 2023-01-24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耳机 |
CN114095835B (zh) * | 2021-11-18 | 2023-06-0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耳机通透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7909A (zh) * | 2013-04-23 | 2013-09-11 | 衡阳加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205545808U (zh) * | 2016-03-16 | 2016-08-31 | 广州启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考试专用耳机 |
CN106911996A (zh) * | 2017-03-03 | 2017-06-3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麦克风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08124042A (zh) * | 2017-12-19 | 2018-06-05 | 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 器件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47002B2 (ja) * | 2003-01-22 | 2009-04-0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マイクロホンアレイを用いた話者距離検出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当該装置を用いた音声入出力装置 |
US7242778B2 (en) * | 2003-04-08 | 2007-07-10 | Gennum Corporation | Hearing instrument with self-diagnostics |
US8144884B2 (en) * | 2004-05-24 | 2012-03-27 | Cochlear Limited | Stand-alone microphone test system for a hearing device |
DE102006026721B4 (de) * | 2006-06-08 | 2008-09-11 | Siemens Audiologische Technik Gmbh | Vorrichtung zum Testen eines Hörgerätes |
EP2640095B2 (en) * | 2012-03-15 | 2020-11-18 | Sonova AG | Method for fitting a hearing aid device with active occlusion control to a user |
US9100756B2 (en) * | 2012-06-08 | 2015-08-04 | Apple Inc. | Microphone occlusion detector |
WO2014037766A1 (en) * | 2012-09-10 | 2014-03-13 | Nokia Corporation | Detection of a microphone impairment |
US9467779B2 (en) * | 2014-05-13 | 2016-10-11 | Apple Inc. | Microphone partial occlusion detector |
CN105979053B (zh) * | 2016-04-18 | 2017-09-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中麦克风的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
CN106303804B (zh) * | 2016-07-28 | 2019-11-1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麦克风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GB201715824D0 (en) * | 2017-07-06 | 2017-11-15 | Cirrus Logic Int Semiconductor Ltd | Blocked Microphone Detection |
EP3917169A1 (en) * | 2017-08-25 | 2021-12-01 | Oticon A/s | A hearing aid device including a self-checking unit for determine status of one or more features of the hearing aid device based on feedback response |
CN108076199B (zh) * | 2017-11-30 | 2020-10-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麦克风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1447540B (zh) * | 2018-07-26 | 2021-08-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
2018
- 2018-07-26 CN CN202010226304.5A patent/CN11144754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07-26 CN CN201810841696.9A patent/CN1091517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9
- 2019-05-27 WO PCT/CN2019/088606 patent/WO2020019857A1/zh unknown
- 2019-05-27 EP EP19842129.9A patent/EP382331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1
- 2021-01-25 US US17/157,240 patent/US2021014449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7909A (zh) * | 2013-04-23 | 2013-09-11 | 衡阳加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205545808U (zh) * | 2016-03-16 | 2016-08-31 | 广州启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考试专用耳机 |
CN106911996A (zh) * | 2017-03-03 | 2017-06-3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麦克风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08124042A (zh) * | 2017-12-19 | 2018-06-05 | 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 器件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51700A (zh) | 2019-01-04 |
WO2020019857A1 (zh) | 2020-01-30 |
US20210144495A1 (en) | 2021-05-13 |
EP3823312A1 (en) | 2021-05-19 |
CN111447540A (zh) | 2020-07-24 |
EP3823312A4 (en) | 2021-08-25 |
CN109151700B (zh) | 2020-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47540B (zh)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2203206B (zh)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2584293B (zh)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1343558A (zh)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9379653B (zh) | 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089201B (zh)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9151212B (zh)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8777827B (zh) | 无线耳机、音量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8810696B (zh) | 一种电量提示方法、tws耳机以及耳机充电设备 | |
CN110505547B (zh) | 一种耳机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及耳机 | |
CN106254993A (zh) | 一种耳机左右声道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9040896B (zh) | 一种耳机及距离检测接入方法 | |
JP6381062B2 (ja) | 通信デバイスのための音声信号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 |
CN109151699B (zh)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
JP2016504841A (ja) | マルチモード・オーディオ装置及び監視システム | |
CN109121060B (zh)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2333608A (zh) | 语音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7370883A (zh) | 改善通话效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1277930B (zh) | 多耳蓝牙耳机的单耳远离检测方法以及蓝牙耳机 | |
CN109982208B (zh) |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6347497A (zh) | 用于确定电子设备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2788513A (zh) | 一种智能检测无线耳机麦克风堵孔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9151701A (zh) |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