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7305B -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7305B
CN111447305B CN201910039753.6A CN201910039753A CN111447305B CN 111447305 B CN111447305 B CN 111447305B CN 201910039753 A CN201910039753 A CN 201910039753A CN 111447305 B CN111447305 B CN 1114473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transparent filling
main screen
ligh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97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47305A (zh
Inventor
高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397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73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7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7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47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7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屏幕模组和采光功能模组。通过为电子设备的屏幕模组设置主屏幕和辅助屏幕,并使辅助屏幕和采光功能模组能够交替配合于主屏幕上的透光孔,以使采光功能模组配合于透光孔时实现相应的采光功能,而辅助屏幕配合于透光孔时与主屏幕配合实现完整的显示效果,结构设置简单易实现。其中,还利用与透光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透明填充件的折射率大于设置在盖板玻璃和主屏幕之间的第二透明填充件的折射率,使得辅助屏幕配合于所述透光孔时,主屏幕和辅助屏幕在盖板玻璃外部观看的成像高度一致,因此避免了主屏幕和辅助屏幕配合显示时产生视差,提升了屏幕模组的全面屏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屏幕占比的提升能够增加屏幕的显示效果和电子设备的整体用户体验,而前置摄像头等采光功能模组又需要与屏幕配合实现相应的前置采光功能。特别是针对全面屏电子设备而言,在屏幕上设置与前置摄像头配合的盲孔等结构需要占用电子设备屏幕的显示区域,降低了屏幕的显示面积和效果;而使用弹出式摄像头等方式则增加了摄像头及电子设备的厚度及结构复杂性。
因此,如何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效果同时降低电子设备的厚度和结构复杂性成为当前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以提升电子设备及其屏幕模组的显示效果,同时降低电子设备和屏幕模组的厚度和结构复杂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屏幕模组和采光功能模组;
所述屏幕模组包括主屏幕、辅助屏幕,以及,盖板玻璃、第一透明填充件和第二透明填充件;
所述主屏幕上开设有透光孔,所述辅助屏幕与所述采光功能模组设置在所述主屏幕下方,且交替配合于所述透光孔;
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设置位置与所述透光孔的位置对应;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设置在所述盖板玻璃和主屏幕之间,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的折射率,以使当辅助屏幕配合于所述透光孔时,所述主屏幕和辅助屏幕在所述盖板玻璃外部观看的成像高度一致。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包括第一光学胶层,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包括第二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设置在所述透光孔内;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覆盖所述主屏幕和所述透光孔,且与所述盖板玻璃配合。
可选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突出于透光孔,且与所述盖板玻璃配合;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分别与所述主屏幕和盖板玻璃配合。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滑轨,所述辅助屏幕和所述采光功能模组滑动组装在所述滑轨上。
可选的,所述滑轨包括平行于所述透光孔轴向的纵向轨道和垂直于所述透光孔轴向的横向轨道。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屏幕模组,所述屏幕模组包括主屏幕和辅助屏幕,所述主屏幕上开设有透光孔,所述辅助屏幕活动组装在所述主屏幕下方,且可选择性的远离或配合于所述透光孔;
所述屏幕模组还包括盖板玻璃、第一透明填充件和第二透明填充件;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设置位置与所述透光孔的位置对应;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设置在所述盖板玻璃和主屏幕之间,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的折射率,以使当辅助屏幕配合于所述透光孔时,所述主屏幕和辅助屏幕在所述盖板玻璃外部观看的成像高度一致。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包括第一光学胶层,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包括第二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设置在所述透光孔内;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覆盖所述主屏幕和所述透光孔,且与所述盖板玻璃配合。
可选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突出于透光孔,且与所述盖板玻璃配合;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分别与所述主屏幕和盖板玻璃配合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通过为电子设备的屏幕模组设置主屏幕和辅助屏幕,并使辅助屏幕和采光功能模组能够交替配合于主屏幕上的透光孔,以使采光功能模组配合于透光孔时实现相应的采光功能,而辅助屏幕配合于透光孔时与主屏幕配合实现完整的显示效果,结构设置简单易实现。其中,还利用与透光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透明填充件的折射率大于设置在盖板玻璃和主屏幕之间的第二透明填充件的折射率,使得辅助屏幕配合于所述透光孔时,主屏幕和辅助屏幕在盖板玻璃外部观看的成像高度一致,因此避免了主屏幕和辅助屏幕配合显示时产生视差,提升了屏幕模组的全面屏显示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在前置摄像头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在辅助屏幕与主屏幕配合显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相关技术中,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屏幕占比的提升能够增加屏幕的显示效果和电子设备的整体用户体验,而前置摄像头等采光功能模组又需要与屏幕配合实现相应的前置采光功能。特别是针对全面屏电子设备而言,在屏幕上设置与前置摄像头配合的盲孔等结构需要占用电子设备屏幕的显示区域,降低了屏幕的显示面积和效果;而使用弹出式摄像头等方式则增加了摄像头及电子设备的厚度及结构复杂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采光功能模组可以是前置摄像头、感光传感器、辅助拍摄功能模组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下面以前置摄像头为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设置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在前置摄像头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在辅助屏幕与主屏幕配合显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屏幕模组11和前置摄像头12。所述屏幕模组11包括主屏幕111、辅助屏幕112、以及盖板玻璃113、第一透明填充件114和第二透明填充件115,主屏幕111上开设有透光孔1111,辅助屏幕112与前置摄像头12设置在主屏幕111下方,且交替配合于透光孔1111。第一透明填充件114设置位置与透光孔1111的位置对应,至少一部分第二透明填充件115设置在盖板玻璃113和主屏幕111之间,第一透明填充件114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115的折射率,以使当辅助屏幕112配合于透光孔1111时,主屏幕111和辅助屏幕112在盖板玻璃113外部观看的成像高度一致。
通过为电子设备1的屏幕模组11设置主屏幕111和辅助屏幕112,并使辅助屏幕112和前置摄像头12能够交替配合于主屏幕111上的透光孔1111,以使前置摄像头12配合于透光孔1111时实现相应的采光功能,而辅助屏幕112配合于透光孔1111时与主屏幕111配合实现完整的显示效果,结构设置简单易实现。其中,还利用与透光孔1111位置对应的第一透明填充件114的折射率大于设置在盖板玻璃113和主屏幕111之间的第二透明填充件115的折射率,使得辅助屏幕112配合于所述透光孔1111时,主屏幕111和辅助屏幕112在盖板玻璃113外部观看的成像高度一致,因此避免了主屏幕111和辅助屏幕112配合显示时产生视差,提升了屏幕模组11的全面屏显示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填充件114和第二透明填充件115的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以能够使透光孔1111对应区域的折射率大于主屏幕111显示部分对应的折射率为准,现通过以下实施例对第一透明填充件114和第二透明填充件115的设置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至少一部分第一透明填充件114突出于透光孔1111,且与盖板玻璃113配合,第二透明填充件115分别与所述主屏幕111和盖板玻璃113配合。上述结构设置方式使得在透光孔1111对应的厚度方向上仅存在第一透明填充件114一种折射率较大的材质,便于提升辅助屏幕112与透光孔1111位置对应时的显示效果及其与主屏幕111的配合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114设置在透光孔1111内,第二透明填充件115覆盖主屏幕111和透光孔1111,且与所述盖板玻璃113配合。即,第一透明填充件114和第二透明填充件115在屏幕模组11的厚度方向上分层设置,因此提升了第一透明填充件114和第二透明填充件115的设置便利性,便于工艺上的操作和实现。此外,上述设置方式施力第一透明填充件114和第二透明填充件115在屏幕模组11的显示平面上没有接合处和间隙,避免了因此而对屏幕模组11显示效果产生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填充件114可以是第一光学胶层,第二透明填充件115可以是第二光学胶层,其中,第一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利用盖板玻璃113与主屏幕111及辅助屏幕112之间透明的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差异来减小辅助屏幕112和主屏幕111成像的视差,避免了组装用于减小视差的结构和部件,因此不仅降低了屏幕模组11及电子设备1的结构复杂性,还提升了屏幕模组11及电子设备1的轻薄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屏幕模组11可以包括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和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中至少之一,可以根据具体的结构和显示需求进行设置和组装,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可以为屏幕模组11的辅助屏幕112选择OLED,以提升辅助屏幕112的色彩对比度和视角,从而提升辅助屏幕112与主屏幕111的配合效果。或者,屏幕模组11的主屏幕111也可以采用OLED,以提升主屏幕111的轻薄性能,进一步减少其与主屏幕111之间配合显示时所产生的视差。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屏幕112和前置摄像头12设置在主屏幕111下方,可以通过滑轨13、转盘等多种方式发生移动,以交替配合于主屏幕111上的透光孔1111,现以利用滑轨13为例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滑轨13,辅助屏幕112和前置摄像头12滑动组装在滑轨13上,以在受到驱动后沿着滑轨13滑动从而交替配合于主屏幕111的透光孔111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轨13包括垂直于透光孔1111轴向的一条横向轨道131,辅助屏幕112和前置摄像头12滑动组装在所述横向轨道131上。可以将辅助屏幕112的初始位置设置在横向轨道131与所述透光孔1111位置对应的位置,此时辅助屏幕112与主屏幕111配合实现全面屏无视差的显示效果。当前置摄像头12滑动至透光孔1111处时,辅助屏幕112离开初始位置,前置摄像头12的镜头与透光孔1111配合实现采光和拍摄。在前置摄像头12完成拍摄后仍沿横向轨道131复位,同时辅助屏幕112也随之移动至初始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滑轨13包括平行于透光孔1111轴向的纵向轨道132和垂直于所述透光孔1111轴向的横向轨道131,辅助屏幕112和前置摄像头12滑动组装在横向轨道131或纵向轨道132上,以实现沿透光孔1111深度方向和径向两个方向上的位移。例如,可以将辅助屏幕112的初始位置设置在横向轨道131与所述透光孔1111位置对应的位置,此时由于第一透明填充件114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明填充件115的折射率,辅助屏幕112与主屏幕111配合实现全面屏无视差的显示效果。当需要使用前置摄像头12时,辅助屏幕112沿横向轨道131移动以离开横向初始位置,前置摄像头12随之滑动至透光孔1111处,前置摄像头12的镜头可以在透光孔1111外部与透光孔1111配合实现采光和拍摄,还可以沿纵向轨道132滑入透光孔1111内进行采光和拍摄。在前置摄像头12完成拍摄后仍沿纵向轨道132和横向轨道131复位,同时辅助屏幕112也随之移动至横向及纵向初始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采光功能模组包括前置摄像头12、感光传感器和辅助拍摄功能模组中的两个或多个时,多个采光功能模组可以与滑轨13滑动组装,以通过滑动与透光孔1111的交替配合而实现各自的采光功能。上述结构设置不仅降低了电子设备1的结构复杂度,还提升了电子设备1的功能丰富性。
所述透光孔1111可以设置在主屏幕111的边缘区域,以减少对主屏幕111中心区域显示效果的影响,降低主屏幕111与辅助屏幕112配合效果对整体显示效果的影响。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孔1111还可以设置在主屏幕111的中心区域,以便于增加滑轨13、辅助屏幕112和前置摄像头12的安装空间,降低安装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公开进一步提出一种屏幕模组11,所述屏幕模组11包括主屏幕111和辅助屏幕112,所述主屏幕111上开设有透光孔1111,辅助屏幕112活动组装在主屏幕111下方,且可选择性的远离或配合于所述透光孔1111。屏幕模组11还包括盖板玻璃113、第一透明填充件114和第二透明填充件115,第一透明填充件114设置位置与透光孔1111的位置对应,至少一部分第二透明填充件115设置在盖板玻璃113和主屏幕111之间,第一透明填充件114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明填充件115的折射率,以使当辅助屏幕112配合于所述透光孔1111时,主屏幕111和辅助屏幕112在所述盖板玻璃113外部观看的成像高度一致。
利用与透光孔1111位置对应的第一透明填充件114的折射率大于设置在盖板玻璃113和主屏幕111之间的第二透明填充件115的折射率,使得辅助屏幕112配合于所述透光孔1111时,主屏幕111和辅助屏幕112在盖板玻璃113外部观看的成像高度一致,因此避免了主屏幕111和辅助屏幕112配合显示时产生视差,提升了屏幕模组11的全面屏显示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114设置在透光孔1111内,第二透明填充件115覆盖主屏幕111和透光孔1111,且与所述盖板玻璃113配合。即,第一透明填充件114和第二透明填充件115在屏幕模组11的厚度方向上分层设置,因此提升了第一透明填充件114和第二透明填充件115的设置便利性,便于工艺上的操作和实现。此外,上述设置方式施力第一透明填充件114和第二透明填充件115在屏幕模组11的显示平面上没有接合处和间隙,避免了因此而对屏幕模组11显示效果产生的影响。
在另一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第一透明填充件114突出于透光孔1111,且与盖板玻璃113配合,第二透明填充件115分别与所述主屏幕111和盖板玻璃113配合。上述结构设置方式使得在透光孔1111对应的厚度方向上仅存在第一透明填充件114一种折射率较大的材质,便于提升辅助屏幕112与透光孔1111位置对应时的显示效果及其与主屏幕111的配合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填充件114可以是第一光学胶层,第二透明填充件115可以是第二光学胶层,其中,第一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利用盖板玻璃113与主屏幕111及辅助屏幕112之间透明的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差异来减小辅助屏幕112和主屏幕111成像的视差,避免了组装用于减小视差的结构和部件,因此不仅降低了屏幕模组11及电子设备1的结构复杂性,还提升了屏幕模组11及电子设备1的轻薄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屏幕模组11可以包括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和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中至少之一,可以根据具体的结构和显示需求进行设置和组装,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可以为屏幕模组11的辅助屏幕112选择OLED,以提升辅助屏幕112的色彩对比度和视角,从而提升辅助屏幕112与主屏幕111的配合效果。或者,屏幕模组11的主屏幕111也可以采用OLED,以提升主屏幕111的轻薄性能,进一步减少其与主屏幕111之间配合显示时所产生的视差。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6)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模组和采光功能模组;
所述屏幕模组包括主屏幕、辅助屏幕,以及,盖板玻璃、第一透明填充件和第二透明填充件;
所述主屏幕上开设有透光孔,所述辅助屏幕与所述采光功能模组设置在所述主屏幕下方,且交替配合于所述透光孔;
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设置位置与所述透光孔的位置对应;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设置在所述盖板玻璃和主屏幕之间,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的折射率,以使当辅助屏幕配合于所述透光孔时,所述主屏幕和辅助屏幕在所述盖板玻璃外部观看的成像高度一致;
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设置在所述透光孔内;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覆盖所述主屏幕和所述透光孔,且与所述盖板玻璃配合;或者,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突出于透光孔,且与所述盖板玻璃配合;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分别与所述主屏幕和盖板玻璃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包括第一光学胶层,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包括第二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所述辅助屏幕和所述采光功能模组滑动组装在所述滑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平行于所述透光孔轴向的纵向轨道和垂直于所述透光孔轴向的横向轨道。
5.一种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屏幕和辅助屏幕,所述主屏幕上开设有透光孔,所述辅助屏幕活动组装在所述主屏幕下方,且可选择性的远离或配合于所述透光孔;
所述屏幕模组还包括盖板玻璃、第一透明填充件和第二透明填充件;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设置位置与所述透光孔的位置对应;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设置在所述盖板玻璃和主屏幕之间,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的折射率,以使当辅助屏幕配合于所述透光孔时,所述主屏幕和辅助屏幕在所述盖板玻璃外部观看的成像高度一致;
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设置在所述透光孔内;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覆盖所述主屏幕和所述透光孔,且与所述盖板玻璃配合;或者,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突出于透光孔,且与所述盖板玻璃配合;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分别与所述主屏幕和盖板玻璃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填充件包括第一光学胶层,所述第二透明填充件包括第二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
CN201910039753.6A 2019-01-16 2019-01-16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Active CN111447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9753.6A CN111447305B (zh) 2019-01-16 2019-01-16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9753.6A CN111447305B (zh) 2019-01-16 2019-01-16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7305A CN111447305A (zh) 2020-07-24
CN111447305B true CN111447305B (zh) 2021-06-01

Family

ID=71652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9753.6A Active CN111447305B (zh) 2019-01-16 2019-01-16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730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29475U (zh) * 2015-08-19 2015-12-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屏幕盖板和电子设备
CN107946338B (zh) * 2017-08-17 2020-07-28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7302012U (zh) * 2017-10-31 2018-05-0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7799660U (zh) * 2017-12-30 2018-08-31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触控显示模组及其触控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7305A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0892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2475010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light sensing function
CN206674022U (zh) 输入输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1445785B (zh)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CN106899721A (zh) 电子装置
CN107451518A (zh) 一种显示屏
CN109451217A (zh) 移动终端
CN107067971B (zh)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0098293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TWI514007B (zh) Display device
CN109143670A (zh) 显示面板、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81741B (zh) 显示装置
CN110675754A (zh) 显示装置
CN112736111A (zh)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213471B (zh) 终端设备
CN11138352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47305B (zh)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CN112449031B (zh) 屏幕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630111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1445786B (zh)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CN112289210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65724A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1443760B (zh)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JP6071215B2 (ja) 光学ファインダ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CN110995902B (zh) 电子器件、电子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