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4897A - 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4897A
CN111444897A CN202010388319.1A CN202010388319A CN111444897A CN 111444897 A CN111444897 A CN 111444897A CN 202010388319 A CN202010388319 A CN 202010388319A CN 111444897 A CN111444897 A CN 111444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cake
tea cake
produc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83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绍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3883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48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4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48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10Terrestrial sce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涉及普洱茶防伪识别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茶园实际产茶的情况,在能够覆盖合理半径范围内选定或建设茶叶初、精制加工所,并进行认证编码,纳入区块链追溯体系,统一将产能指标分配给茶树资源持有者,即茶叶采摘权归属者,将指标分配给指定的初、精制加工所。该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利用普洱茶纹路成像识别技术,解决茶商、茶企发布普洱茶产品信息的真实性,使消费者购买普洱茶产品由原来基于对人的信任,转变为对产品本身的信任,对产品的真实性进行比对鉴别,打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从而促进普洱茶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普洱茶防伪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普洱茶产业市场化快速发展,诞生出许多“名山名茶”的概念,结合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普洱茶炒作的概念众说纷纭。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也伴生出许多普洱茶的“乱象”,如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仿古做旧等,使得众多消费者难以辨识,只能依靠商家自行介绍,或者产品本身信息介绍。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得到证实,这是制约整个普洱茶产业发展的一大痛点,若不能有效解决此问题,普洱茶消费信心就无法树立。
归根结底,就是要证实普洱茶产品是真实的,是无法被造假和被篡改的,甚至即便造假和篡改都毫无意义的,连造假和篡改的动机都彻底打掉。
为此,我们利用了纹路成像识别技术对普洱茶产品进行鉴别,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茶园实际产茶的情况,在能够覆盖合理半径范围内选定或建设茶叶初、精制加工所,并进行认证编码,纳入区块链追溯体系,统一将产能指标分配给茶树资源持有者,即茶叶采摘权归属者,将指标分配给指定的初、精制加工所,初、精制加工所根据实际加工情况和对应的茶园,释放生产指标,得到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
S2、得到的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将会创建某一批次毛料的溯源信息,之后根据初、精制加工所的实际生产情况,针对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的生产批次信息进行添加,同时原料送检,质检中心会根据原料检验结果添加原料检验信息,检验合格的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将进入到下一道加工工序中;
S3、将检验合格的普洱茶原料使用负离子水加热得到的水蒸气进行蒸软处理,使茶叶变软,蒸软时间为15-25秒,在蒸软过程中始终保持普洱茶原料的温度在100℃-120℃的温度范围内;
S4、将普洱茶原料放入模具内,并用压制设备对模具内的茶叶进行压制,压制时间为20-30秒,使茶叶被压紧成型,形成一个茶饼;
S5、压紧成型的普洱茶原料放入烘房进行烘干,在120℃的烘干温度下循环烘干60-90分钟,在烘干过程中不断的翻动茶叶,使得普洱茶的含水量7-10%的数值范围内;
S6、将压制好的茶饼在包装之前进行纹路成像记录,使用高清拍照设备对茶饼上下两面进行拍照,形成茶饼图像,提取茶饼正反面图像,茶饼上茶叶条索、茶饼颜色,并将图像与茶饼形成一对一匹配关系,茶饼图像在储存在系统中时,并将图片划分为1024个细分模块,相当于每个茶饼具备了1024个特征的纹路信息,并将纹路信息的数据连同拍照的时间信息一并记录到单独区块链的区块节点上,形成不可更改的特征信息数据;
S7、将形成成像记录的茶饼在包装车间进行包装,包装好后形成产成品,并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产品销售环节;
S8、消费者购买普洱茶产品后,在打开包装之前,可以通过二维码、编码等查询产品溯源信息和茶饼纹路图像信息,也可以使用手机APP启动拍照设备对茶饼进行拍照,将拍照的图片与系统内原保存的产品图片特征进行对比,完成对产品真伪的识别。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6中的细分模块也可以根据系统自行调整为512-1024数值范围内任一个数,使得每个茶饼具备了与之数值对应的特征的纹路信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6中的纹路成像记录还可以建立普洱茶饼模型,用扫描或高清拍照茶饼上下两面,形成茶饼图像,提取茶饼正反面图像,茶饼上茶叶条索、茶饼颜色,系统将形成的图像拆分成若干个像素模块,将这些像素模块赋予茶饼模型,形成特定茶饼模型,然后将特定的茶饼模型与每一饼茶形成匹配关系,在系统中自动保存,直接上链区块链。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8中对比特征时,一般比对确认150个特征以上,即可识别为相同茶饼,所对比的特征具有随机布局性,并非特定指向的150个特征,对比结论相同,则对应相应的产品编码、溯源信息等。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8中,消费者还可以使用手机APP或微信、支付宝等带有扫描功能的软件对茶饼进行扫描,扫描过程持续上传和对比茶饼图像或模型特征,整个茶饼上随机选取比对,当相同特征达到120个以上,可判断为相同茶饼,则对应出产品的编码、溯源信息等。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8中,消费者还可以扫描普洱茶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获取该产品在出厂时系统内原保存的产品图片,消费者可以对照系统内原保存的产品图片自行进行对比。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利用普洱茶纹路成像识别技术,解决茶商、茶企发布普洱茶产品信息的真实性,使消费者购买普洱茶产品由原来基于对人的信任,转变为对产品本身的信任,对产品的真实性进行比对鉴别,打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从而促进普洱茶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的系统内保存的拍照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茶园实际产茶的情况,在能够覆盖合理半径范围内选定或建设茶叶初、精制加工所,并进行认证编码,纳入区块链追溯体系,统一将产能指标分配给茶树资源持有者,即茶叶采摘权归属者,将指标分配给指定的初、精制加工所,初、精制加工所根据实际加工情况和对应的茶园,释放生产指标,得到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
S2、得到的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将会创建某一批次毛料的溯源信息,之后根据初、精制加工所的实际生产情况,针对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的生产批次信息进行添加,同时原料送检,质检中心会根据原料检验结果添加原料检验信息,检验合格的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将进入到下一道加工工序中;
S3、将检验合格的普洱茶原料使用负离子水加热得到的水蒸气进行蒸软处理,使茶叶变软,蒸软时间为15-25秒,在蒸软过程中始终保持普洱茶原料的温度在100℃-120℃的温度范围内;
S4、将普洱茶原料放入模具内,并用压制设备对模具内的茶叶进行压制,压制时间为20-30秒,使茶叶被压紧成型,形成一个茶饼;
S5、压紧成型的普洱茶原料放入烘房进行烘干,在120℃的烘干温度下循环烘干60-90分钟,在烘干过程中不断的翻动茶叶,使得普洱茶的含水量7-10%的数值范围内;
S6、将压制好的茶饼在包装之前进行纹路成像记录,使用高清拍照设备对茶饼上下两面进行拍照,形成茶饼图像,提取茶饼正反面图像,茶饼上茶叶条索、茶饼颜色,并将图像与茶饼形成一对一匹配关系,茶饼图像在储存在系统中时,并将图片划分为1024个细分模块,相当于每个茶饼具备了1024个特征的纹路信息,并将纹路信息的数据连同拍照的时间信息一并记录到单独区块链的区块节点上,形成不可更改的特征信息数据;
S7、将形成成像记录的茶饼在包装车间进行包装,包装好后形成产成品,并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产品销售环节;
S8、消费者购买普洱茶产品后,在打开包装之前,可以通过二维码、编码等查询产品溯源信息和茶饼纹路图像信息,也可以使用手机APP启动拍照设备对茶饼进行拍照,将拍照的图片与系统内原保存的产品图片特征进行对比,完成对产品真伪的识别。
具体的,所述S6中的细分模块也可以根据系统自行调整为512-1024数值范围内任一个数,使得每个茶饼具备了与之数值对应的特征的纹路信息。
具体的,所述S8中对比特征时,一般比对确认150个特征以上,即可识别为相同茶饼,所对比的特征具有随机布局性,并非特定指向的150个特征,对比结论相同,则对应相应的产品编码、溯源信息等。
请参阅图2,具体的,所述S8中,消费者还可以扫描普洱茶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普洱茶溯源平台根据二维码在区块链上提取相关数据信息,在手机APP或微信、支付宝等带有扫描功能的软件上显示查询结果,显示出产品出厂时的拍照图片,消费者将打开包装的茶饼与显示出该产品出厂时拍照图片进行自行对比,观察茶饼上茶叶条索、茶饼上的颜色分布,对普洱茶产品的真伪进行自鉴定,让消费者参与识别,识别成功后让消费者更有成就感与足感。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茶园实际产茶的情况,在能够覆盖合理半径范围内选定或建设茶叶初、精制加工所,并进行认证编码,纳入区块链追溯体系,统一将产能指标分配给茶树资源持有者,即茶叶采摘权归属者,将指标分配给指定的初、精制加工所,初、精制加工所根据实际加工情况和对应的茶园,释放生产指标,得到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
S2、得到的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将会创建某一批次毛料的溯源信息,之后根据初、精制加工所的实际生产情况,针对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的生产批次信息进行添加,同时原料送检,质检中心会根据原料检验结果添加原料检验信息,检验合格的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将进入到下一道加工工序中;
S3、将检验合格的普洱茶原料使用负离子水加热得到的水蒸气进行蒸软处理,使茶叶变软,蒸软时间为15-25秒,在蒸软过程中始终保持普洱茶原料的温度在100℃-120℃的温度范围内;
S4、将普洱茶原料放入模具内,并用压制设备对模具内的茶叶进行压制,压制时间为20-30秒,使茶叶被压紧成型,形成一个茶饼;
S5、压紧成型的普洱茶原料放入烘房进行烘干,在120℃的烘干温度下循环烘干60-90分钟,在烘干过程中不断的翻动茶叶,使得普洱茶的含水量7-10%的数值范围内;
S6、将压制好的茶饼在包装之前进行纹路成像记录,建立普洱茶饼模型,用扫描或高清拍照茶饼上下两面,形成茶饼图像,提取茶饼正反面图像,茶饼上茶叶条索、茶饼颜色,系统将形成的图像拆分成若干个像素模块,将这些像素模块赋予茶饼模型,形成特定茶饼模型,然后将特定的茶饼模型与每一饼茶形成匹配关系,在系统中自动保存,直接上链区块链;
S7、将形成成像记录的茶饼在包装车间进行包装,包装好后形成产成品,并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产品销售环节;
S8、消费者购买普洱茶产品后,消费者打开产品包装,使用手机APP启动拍照设备,对茶饼进行拍照,将拍照的图片与系统内原保存的产品图片特征进行对比,完成对产品真伪的识别。
请参阅图2,具体的,所述S8中,消费者还可以扫描普洱茶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普洱茶溯源平台根据二维码在区块链上提取相关数据信息,在手机APP或微信、支付宝等带有扫描功能的软件上显示查询结果,显示出产品出厂时的拍照图片,消费者将打开包装的茶饼与显示出该产品出厂时拍照图片进行自行对比,观察茶饼上茶叶条索、茶饼上的颜色分布,对普洱茶产品的真伪进行自鉴定,让消费者参与识别,识别成功后让消费者更有成就感与足感。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茶园实际产茶的情况,在能够覆盖合理半径范围内选定或建设茶叶初、精制加工所,并进行认证编码,纳入区块链追溯体系,统一将产能指标分配给茶树资源持有者,即茶叶采摘权归属者,将指标分配给指定的初、精制加工所,初、精制加工所根据实际加工情况和对应的茶园,释放生产指标,得到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
S2、得到的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将会创建某一批次毛料的溯源信息,之后根据初、精制加工所的实际生产情况,针对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的生产批次信息进行添加,同时原料送检,质检中心会根据原料检验结果添加原料检验信息,检验合格的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将进入到下一道加工工序中;
S3、将检验合格的普洱茶原料使用负离子水加热得到的水蒸气进行蒸软处理,使茶叶变软,蒸软时间为15-25秒,在蒸软过程中始终保持普洱茶原料的温度在100℃-120℃的温度范围内;
S4、将普洱茶原料放入模具内,并用压制设备对模具内的茶叶进行压制,压制时间为20-30秒,使茶叶被压紧成型,形成一个茶饼;
S5、压紧成型的普洱茶原料放入烘房进行烘干,在120℃的烘干温度下循环烘干60-90分钟,在烘干过程中不断的翻动茶叶,使得普洱茶的含水量7-10%的数值范围内;
S6、将压制好的茶饼在包装之前进行纹路成像记录,使用高清拍照设备对茶饼上下两面进行拍照,形成茶饼图像,提取茶饼正反面图像,茶饼上茶叶条索、茶饼颜色,并将图像与茶饼形成一对一匹配关系,茶饼图像在储存在系统中时,并将图片划分为1024个细分模块,相当于每个茶饼具备了1024个特征的纹路信息,并将纹路信息的数据连同拍照的时间信息一并记录到单独区块链的区块节点上,形成不可更改的特征信息数据;
S7、将形成成像记录的茶饼在包装车间进行包装,包装好后形成产成品,并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产品销售环节;
S8、消费者购买普洱茶产品后,消费者打开产品包装,使用手机APP启动拍照设备,对茶饼进行拍照,将拍照的图片与系统内原保存的产品图片特征进行对比,完成对产品真伪的识别。
具体的,所述S6中的细分模块也可以根据系统自行调整为512-1024数值范围内任一个数,使得每个茶饼具备了与之数值对应的特征的纹路信息。
具体的,所述S8中对比特征时,一般比对确认150个特征以上,即可识别为相同茶饼,所对比的特征具有随机布局性,并非特定指向的150个特征,对比结论相同,则对应相应的产品编码、溯源信息等。
具体的,所述S8中,消费者还可以使用手机APP或微信、支付宝等带有扫描功能的软件对茶饼进行扫描,扫描过程持续上传和对比茶饼图像或模型特征,整个茶饼上随机选取比对,当相同特征达到120个以上,可判断为相同茶饼,则对应出产品的编码、溯源信息等。
请参阅图2,具体的,所述S8中,消费者还可以扫描普洱茶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普洱茶溯源平台根据二维码在区块链上提取相关数据信息,在手机APP或微信、支付宝等带有扫描功能的软件上显示查询结果,显示出该产品出厂时的拍照图片,消费者将打开包装的茶饼与显示出的该产品出厂时拍照图片进行自行对比,观察茶饼上茶叶条索、茶饼上的颜色分布,对普洱茶产品的真伪进行自鉴定,让消费者参与识别,识别成功后让消费者更有成就感与满足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利用普洱茶纹路成像识别技术,解决茶商、茶企发布普洱茶产品信息的真实性,使消费者购买普洱茶产品由原来基于对人的信任,转变为对产品本身的信任,对产品的真实性进行比对鉴别,打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从而促进普洱茶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茶园实际产茶的情况,在能够覆盖合理半径范围内选定或建设茶叶初、精制加工所,并进行认证编码,纳入区块链追溯体系,统一将产能指标分配给茶树资源持有者,即茶叶采摘权归属者,将指标分配给指定的初、精制加工所,初、精制加工所根据实际加工情况和对应的茶园,释放生产指标,得到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
S2、得到的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将会创建某一批次毛料的溯源信息,之后根据初、精制加工所的实际生产情况,针对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的生产批次信息进行添加,同时原料送检,质检中心会根据原料检验结果添加原料检验信息,检验合格的标准化散装普洱茶原料将进入到下一道加工工序中;
S3、将检验合格的普洱茶原料使用负离子水加热得到的水蒸气进行蒸软处理,使茶叶变软,蒸软时间为15-25秒,在蒸软过程中始终保持普洱茶原料的温度在100℃-120℃的温度范围内;
S4、将普洱茶原料放入模具内,并用压制设备对模具内的茶叶进行压制,压制时间为20-30秒,使茶叶被压紧成型,形成一个茶饼;
S5、压紧成型的普洱茶原料放入烘房进行烘干,在120℃的烘干温度下循环烘干60-90分钟,在烘干过程中不断的翻动茶叶,使得普洱茶的含水量7-10%的数值范围内;
S6、将压制好的茶饼在包装之前进行纹路成像记录,使用高清拍照设备对茶饼上下两面进行拍照,形成茶饼图像,提取茶饼正反面图像,茶饼上茶叶条索、茶饼颜色,并将图像与茶饼形成一对一匹配关系,茶饼图像在储存在系统中时,并将图片划分为1024个细分模块,相当于每个茶饼具备了1024个特征的纹路信息,并将纹路信息的数据连同拍照的时间信息一并记录到单独区块链的区块节点上,形成不可更改的特征信息数据;
S7、将形成成像记录的茶饼在包装车间进行包装,包装好后形成产成品,并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产品销售环节;
S8、消费者购买普洱茶产品后,在打开包装之前,可以通过二维码、编码等查询产品溯源信息和茶饼纹路图像信息,也可以使用手机APP启动拍照设备对茶饼进行拍照,将拍照的图片与系统内原保存的产品图片特征进行对比,完成对产品真伪的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的细分模块也可以根据系统自行调整为512-1024数值范围内任一个数,使得每个茶饼具备了与之数值对应的特征的纹路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的纹路成像记录还可以建立普洱茶饼模型,用扫描或高清拍照茶饼上下两面,形成茶饼图像,提取茶饼正反面图像,茶饼上茶叶条索、茶饼颜色,系统将形成的图像拆分成若干个像素模块,将这些像素模块赋予茶饼模型,形成特定茶饼模型,然后将特定的茶饼模型与每一饼茶形成匹配关系,在系统中自动保存,直接上链区块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对比特征时,一般比对确认150个特征以上,即可识别为相同茶饼,所对比的特征具有随机布局性,并非特定指向的150个特征,对比结论相同,则对应相应的产品编码、溯源信息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消费者还可以使用手机APP或微信、支付宝等带有扫描功能的软件对茶饼进行扫描,扫描过程持续上传和对比茶饼图像或模型特征,整个茶饼上随机选取比对,当相同特征达到120个以上,可判断为相同茶饼,则对应出产品的编码、溯源信息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消费者还可以扫描普洱茶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获取该产品在出厂时系统内原保存的产品图片,消费者可以对照系统内原保存的产品图片自行进行对比。
CN202010388319.1A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 Pending CN1114448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8319.1A CN111444897A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8319.1A CN111444897A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4897A true CN111444897A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53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8319.1A Pending CN111444897A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48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9720A (zh) * 2021-06-29 2021-09-10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茶饼图像特征编码的茶饼防伪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4958A (zh) * 2019-03-21 2019-05-21 佛山盈道科技有限公司 茶叶溯源防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0084788A (zh) * 2019-04-15 2019-08-02 宁波天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紧压茶外观纹理记录及识别方法
CN110115301A (zh) * 2019-04-25 2019-08-1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可溯源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11046889A (zh) * 2019-12-17 2020-04-21 易见天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压制茶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25393A (zh) * 2019-12-26 2020-05-08 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存储普洱茶饼信息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4958A (zh) * 2019-03-21 2019-05-21 佛山盈道科技有限公司 茶叶溯源防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0084788A (zh) * 2019-04-15 2019-08-02 宁波天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紧压茶外观纹理记录及识别方法
CN110115301A (zh) * 2019-04-25 2019-08-1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可溯源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11046889A (zh) * 2019-12-17 2020-04-21 易见天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压制茶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25393A (zh) * 2019-12-26 2020-05-08 山东爱城市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存储普洱茶饼信息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9720A (zh) * 2021-06-29 2021-09-10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茶饼图像特征编码的茶饼防伪方法
CN113379720B (zh) * 2021-06-29 2022-08-09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茶饼图像特征编码的茶饼防伪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6988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防伪溯源系统
CN11087474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溯源系统
CN108985926A (zh) 实物履历识别码的输出系统
CN11082704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酒类溯源存证解决系统及其方法
CN107169777B (zh) 一种覆叠码防伪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系统
CN109003099A (zh) 区块链节点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61743A (zh) 基于nfc的区块链普洱茶防伪溯源的实现方法
CN102722824A (zh) 一种利用条形码鉴别商品真伪的方法
CN109308621A (zh) 一种安全高效的产品防伪及识别方法
CN111444897A (zh) 一种基于纹路成像识别技术的普洱茶鉴别方法
CN114092108A (zh) 一种鉴别普洱茶真伪的方法
CN111046889A (zh) 压制茶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949050B (zh)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鉴定分析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82059A (zh) 基于区块链的用于元宇宙去中心化的电子商务平台
CN109377246B (zh) 一种珠宝证书防伪智能识别系统
CN107609883B (zh) 防伪验证共享系统及验证方法
CN109960996A (zh) 一种判断珠宝产品与证书是否对应的系统及方法
CN108664830A (zh) 一种溯源二维码的识别方法
CN107341461A (zh) 智能识别与分析技术鉴别艺术品真伪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6308418A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珍珠可信溯源方法及装置
CN103426090A (zh) 一种百货商场的诚信生产与诚信销售的方法
CN111260380A (zh) 基于区块链的茶叶品种和品质的认定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4299102A (zh) 一种普洱茶饼的ai验证系统
CN104240101A (zh) 一种商品长期跟踪防伪及质量监督方法及对应的网络系统
CN111523824A (zh) 一种普洱茶原料证实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