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5788A - 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5788A
CN111435788A CN201910036256.0A CN201910036256A CN111435788A CN 111435788 A CN111435788 A CN 111435788A CN 201910036256 A CN201910036256 A CN 201910036256A CN 111435788 A CN111435788 A CN 111435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supply
capacity
distributed
pow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62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5788B (zh
Inventor
赵珊珊
宋晓辉
李雅洁
高菲
李建芳
张瑜
徐东杰
贾志义
马维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Yangqu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Yangqu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Yangqu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00362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5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5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5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5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5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8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配电网的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如果没有满足提高要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本发明避免了仅从优化这一单一角度使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最大化的局限性,从根本上解决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问题,而且对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或允许渗透率的提高程度较高,大幅度提高了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保证大规模分布式电源能够安全可靠接入配电网。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替代和节能减排的需求日益迫切,分布式电源越来越广泛地接入配电系统。但是除局部特殊区域外,总体来说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普遍偏低,即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或允许渗透率较低,这是由于现有配电网结构和运行控制方式的制约。现有的配电网结构以辐射状、多分段简单联络结构为主,配电网运行控制方式以开环运行、集中控制为主,由此导致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的电压、谐波、三相不平衡、短路电流和继电保护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从而无法保证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但是未来配电网中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将成为必然趋势,所以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下如何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方法主要是通过优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和/或接入位置和/或接入方式来提高分布式电源的准入容量,具体如下:1)不同种类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对其准入容量的影响,例如光伏发电和负荷日峰谷差的关系,风力发电与负荷季节性特性的配合;2)围绕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的优化展开,探讨分布式电源的准入容量与接入位置的关系,得出分布式电源直接接入母线或馈线中间或末端负荷节点等不同接入位置的场景下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3)分布式电源接入方式对其准入容量的影响,例如大规模集中接入、小规模分散接入、微网接入、同步发电机式接入、感应发电机式接入、逆变器式接入、单一电压等级接入、多电压等级接入等场景下计算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4)通过目标优化方法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对其准入容量的影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法仅是通过优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和/或接入位置和/或接入方式使其准入容量最大化,并没有改变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控制方式,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问题,而且对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的优化程度较低,大规模分布式电源仍无法安全可靠接入配电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对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的优化程度较低以及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无法安全可靠接入配电网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如果没有满足提高要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保证大规模分布式电源能够安全可靠接入配电网。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包括:
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
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配电网的优化结果;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如果没有满足提高要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
所述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包括:
通过可靠性评估、电压灵敏度分析或长期运行工况历史数据确定配电网的薄弱节点;
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所述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包括:
基于配电网潮流优化分布、建设运行维护成本的要求以及所述薄弱节点确定柔性控制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所述安装容量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所述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包括:
基于接入的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出力确定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所述安装容量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所述柔性控制系统包括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及其附属元件;
其中,所述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包括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或晶闸管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
所述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之前,包括:
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所述第一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所述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包括:
以所述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为目标,并以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约束,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得到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对应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确定变压器分接头位置;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和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并基于所述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为配电网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进行网络重构,并基于新的配电网确定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所述优化结果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以及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所述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包括: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二表征参数,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当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大于第一表征参数,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否则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满足提高要求。
所述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还包括: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二表征参数,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判断第二表征参数与第一表征参数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目标差值,若是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否则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满足提高要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装置,包括:
加装模块,用于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配电网的优化结果;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如果没有满足提高要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
所述加装模块包括:
第一加装单元,用于通过可靠性评估、电压灵敏度分析或长期运行工况历史数据确定配电网的薄弱节点,并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第二加装单元,用于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所述第一加装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配电网潮流优化分布、建设运行维护成本的要求以及所述薄弱节点确定柔性控制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所述安装容量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所述第二加装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接入的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出力确定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所述安装容量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所述柔性控制系统包括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及其附属元件;
其中,所述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包括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或晶闸管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表征参数确定模块,所述第一表征参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所述第一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以所述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为目标,并以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约束,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得到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对应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确定变压器分接头位置;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和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并基于所述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为配电网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进行网络重构,并基于新的配电网确定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所述优化结果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以及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二表征参数,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当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大于第一表征参数,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否则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满足提高要求。
所述判断模块还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二表征参数,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判断第二表征参数与第一表征参数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目标差值,若是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否则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满足提高要求。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中,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基于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如果没有满足提高要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大幅度提高了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保证大规模分布式电源能够安全可靠接入配电网;
本发明避免了仅从优化这一单一角度使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最大化的局限性,从改变配电网结构和运行控制方式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解决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问题,而且对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或允许渗透率的提高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如图1所示:
S101: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
S102: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
S103:基于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如果没有满足提高要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具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
上述S101中,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包括:
通过可靠性评估、电压灵敏度分析或长期运行工况历史数据确定配电网的薄弱节点(即通过可靠性评估或电压灵敏度分析,可靠性指标或电压指标不在阈值范围内的节点),并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上述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包括:基于配电网潮流优化分布、建设运行维护成本的要求以及薄弱节点确定柔性控制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安装容量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上述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包括:
基于接入的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出力确定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安装容量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上述柔性控制系统包括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及其附属元件;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包括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Static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或晶闸管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Thyristor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
上述S102的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之前,包括:
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第一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S102中,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配电网的优化结果,包括:
以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为目标,并以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约束,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得到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对应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
基于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确定变压器分接头位置;
基于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和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并基于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为配电网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基于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进行网络重构,并基于新的配电网确定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上述优化结果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以及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上述S103中,基于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包括:
基于优化结果,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二表征参数,第二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当第二表征参数大于第一表征参数,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否则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满足提高要求。
上述S103中基于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还包括: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二表征参数,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判断第二表征参数与第一表征参数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目标差值,若是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否则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满足提高要求。
实施例2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2还提供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装置,包括加装模块、确定模块和判断模块,下面对上述几个模块的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加装模块,用于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得配电网的优化结果;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如果没有满足提高要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
上述加装模块包括:
第一加装单元,用于通过可靠性评估、电压灵敏度分析或长期运行工况历史数据确定配电网的薄弱节点,并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第二加装单元,用于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上述第一加装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配电网潮流优化分布、建设运行维护成本的要求以及薄弱节点确定柔性控制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安装容量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第二加装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接入的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出力确定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安装容量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柔性控制系统包括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及其附属元件;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包括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Static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或晶闸管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Thyristor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装置还包括第一表征参数确定模块,第一表征参数确定模块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第一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上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具体过程如下:
以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为目标,并以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约束,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得到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对应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
基于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确定变压器分接头位置;
基于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和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并基于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为配电网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基于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进行网络重构,并基于新的配电网确定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优化结果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以及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上述判断模块基于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具体过程如下:
基于优化结果,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二表征参数,第二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当第二表征参数大于第一表征参数,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否则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满足提高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判断模块还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二表征参数,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判断第二表征参数与第一表征参数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目标差值,若是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否则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满足提高要求。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参照上述实施例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
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如果没有满足提高要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包括:
通过可靠性评估、电压灵敏度分析或长期运行工况历史数据确定配电网的薄弱节点;
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包括:
基于配电网潮流优化分布、建设运行维护成本的要求以及所述薄弱节点确定柔性控制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所述安装容量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包括:
基于接入的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出力确定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所述安装容量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控制系统包括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及其附属元件;
其中,所述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包括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或晶闸管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之前,包括:
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所述第一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包括:
以所述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为目标,并以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约束,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得到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对应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确定变压器分接头位置;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和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并基于所述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为配电网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进行网络重构,并基于新的配电网确定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结果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以及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包括: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二表征参数,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当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大于第一表征参数,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否则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满足提高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还包括: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二表征参数,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判断第二表征参数与第一表征参数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目标差值,若是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否则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满足提高要求。
11.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装模块,用于为配电网加装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加装了柔性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的优化结果;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判断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是否满足提高要求,如果没有满足提高要求,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装模块包括:
第一加装单元,用于通过可靠性评估、电压灵敏度分析或长期运行工况历史数据确定配电网的薄弱节点,并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第二加装单元,用于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装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配电网潮流优化分布、建设运行维护成本的要求以及所述薄弱节点确定柔性控制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所述安装容量在每个薄弱节点处分别加装柔性控制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装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接入的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出力确定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安装容量;
基于所述安装容量在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处加装分布式储能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控制系统包括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及其附属元件;
其中,所述分布式柔性潮流控制装置包括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或晶闸管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表征参数确定模块,所述第一表征参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一表征参数,所述第一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以所述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为目标,并以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约束,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得到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对应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确定变压器分接头位置;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和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并基于所述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为配电网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基于所述接入种类、接入位置、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进行网络重构,并基于新的配电网确定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结果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种类、接入位置和接入方式、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容量和加装位置以及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各自的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二表征参数,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当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大于第一表征参数,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否则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满足提高要求。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优化结果,采用仿真试验法确定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第二表征参数,所述第二表征参数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准入容量或最大允许渗透率;
判断第二表征参数与第一表征参数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目标差值,若是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满足提高要求,否则确定所述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不满足提高要求。
CN201910036256.0A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435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6256.0A CN111435788B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6256.0A CN111435788B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5788A true CN111435788A (zh) 2020-07-21
CN111435788B CN111435788B (zh) 2024-01-16

Family

ID=71580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6256.0A Active CN111435788B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578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5108A (zh) * 2021-01-11 2021-05-28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连续潮流仿真的电网自动电压控制仿真方法
CN114006415A (zh) * 2021-11-24 2022-02-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网新能源接纳能力提升的评估方法、系统及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4917A (zh) * 2017-03-07 2017-05-17 西华大学 分布式电源的位置动态优化及准入容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7196297A (zh) * 2017-06-28 2017-09-22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基于snop的柔性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最大准入容量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4917A (zh) * 2017-03-07 2017-05-17 西华大学 分布式电源的位置动态优化及准入容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7196297A (zh) * 2017-06-28 2017-09-22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基于snop的柔性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最大准入容量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斌等: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电网技术, vol. 33, no. 3, pages 84 - 88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5108A (zh) * 2021-01-11 2021-05-28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连续潮流仿真的电网自动电压控制仿真方法
CN112865108B (zh) * 2021-01-11 2022-09-13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连续潮流仿真的电网自动电压控制仿真方法
CN114006415A (zh) * 2021-11-24 2022-02-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网新能源接纳能力提升的评估方法、系统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5788B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zavi et al. Impact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on protection and voltage regulation of distribution systems: A review
Olivier et al. Active management of low-voltage networks for mitigating overvoltages due to photovoltaic units
Zhao et al. A review of active management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bdul Kadir et al. Integrating photovoltaic systems in power system: power quality impacts and optimal planning challenges
CN102882229B (zh) 风电场动态电压自动控制系统
CN103346576B (zh) 基于二阶网损灵敏度矩阵的配电网无功补偿选点方法
CA306527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lly controlling power delivery along a distribution feeder of an electricity grid
CN113381445B (zh) 一种抑制新能源暂态过电压的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5244909A (zh) 一种直流微网系统及并网自平衡控制策略
Thukaram et al. Optimal reactive power dispatch in a large power system with AC–DC and FACTS controllers
CN102868178B (zh) 风电场电压自动控制系统中提高并网暂态稳定性的方法
CN110970905B (zh) 一种优化风电场电压控制能力的多电源无功配合方法及系统
CN109494738A (zh) 一种自动协调控制的电网故障快速稳定控制方法
CN111435788B (zh) 一种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Hamza et al. Impact and assessment of the overvoltage mitigation methods in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excessive penetration of PV systems: A review
Moro et al. A review on techniques to increase hosting capacity of distribution systems to DERs
Tao et al.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for commutation security based on extinction angle trajectory
Tapia‐Tinoco et al. Hardware structures, control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ic spring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Abdalla et al. Multifunction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Vijayalakshmi et al. Power quality issues in smart grid/microgrid
CN107785921B (zh) 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城市电网分区互联运行调度方法
Zhang et al. A coordinated charging strategy for electric vehicle considering three-phase load unbalance
CN114844130A (zh) 一种提升电网电压强度的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Nguyen et al. Three phase unbalance elimination in distribution system by optimal inverter dispatch of PCS
CN111641204A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准入容量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