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1188A - 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1188A
CN111431188A CN201911156970.XA CN201911156970A CN111431188A CN 111431188 A CN111431188 A CN 111431188A CN 201911156970 A CN201911156970 A CN 201911156970A CN 111431188 A CN111431188 A CN 111431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action
wheel
round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569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云松
康明才
陈永华
徐洲
李祝昆
张俊芳
任建锋
刘东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RI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RI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RI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11569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1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1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1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2Home appliances
    • Y04S20/244Home appliances the home appliances being or involving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建立需求侧空调负荷模型和空调聚合体模型;提出基于设定温度调节的空调负荷聚合体控制方法,整定需求侧调控轮次动作值;计算需求侧调控轮次后的系统不平衡功率,整定切负荷动作轮次的动作频率值、动作时延和切负荷量;根据母线电压灵敏度确定切负荷地点,分配切负荷量。本发明通过调整空调负荷模型设定温度减少功率消耗,提高了需求侧资源在电网调控中的主动性;同时根据需求侧响应轮次后的频率、电压特性动态整定功率缺额,根据母线电压灵敏度动态分配各负荷节点的切负荷量,比传统离线整定切负荷量方法的自适应性及切负荷的准确性更高,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
背景技术
当电网遭受扰动时,系统由于出现功率缺额会导致频率和电压下降,切负荷装置通过切除部分负荷是频率和电压尽快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这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常切负荷方案需要先进行电网稳定计算,整定出各扰动情况下系统的需切量和动作轮次,形成对应的动作策略表。当发生扰动时,根据策略表依次切除多余的负荷。由于传统策略在切负荷时强制停止对切负荷线路的供电,没有考虑用电用户的参与性和能动性,严重影响了用户生活,已经不能满足电网需求。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可控能效负荷出现在电网中,利用需求侧的主动响应来进行切负荷会带来很大收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以提高切负荷的准确性和主动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需求侧空调负荷模型和空调聚合体模型。
本发明提出的精准切负荷方法综合考虑了空调负荷聚合体模型的主动响应能力,通过调高空调聚合体内部分被控空调的设定温度,减少系统紧急情况下的负荷消耗功率,提高电网用户在紧急情况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1.1、建立单台空调功率与室内温度的关系。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11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12
式中,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13
表示t时刻的室内温度,℃;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14
表示t+1时刻的室外温度,℃;C为等效热容,kWh/℃;R为等效热阻,℃/kW;η为空调能效比;ηP为空调的额定制冷量;s为空调启停状态变量,1表示空调启动,0表示空调停止,Δt为仿真时间间隔。
设定室内温度限值为[θminmax],控制周期为tc,空调打开时间为t1,关断时间为t0,假定控制周期内环境温度为恒温值,将室内温度上下限代入式(1)和(2),同时令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15
迭代计算可得: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21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22
tc=t1+t0 式(5)
其中温度限值和温度设定值的关系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23
式中,δ为空调的温度死区宽度,θset为空调的温度设定值。
由上式可得在一定的室外温度和温度控制区间内空调的关断时间、开启时间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24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25
1.2、建立空调负荷聚合体模型。
当假设室外温度不变时,稳态运行情况下任一时刻空调处于开机状态的概率为t1/(t0+t1),即开机时间与控制周期之比。当空调数量足够大时,利用大数定律即事件发生的期望值来近似事件发生的概率,近似得到空调群的总功率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26
式中,Psum(t)为t时刻空调负荷的聚合功率;Pi为第i台空调的额定功率。可用空调的占空比Pon,i表示空调处于开机状态的概率: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27
将式(7)和(8)代入式(10),经不等式变化可得: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28
根据式(9)和式(11)可近似获得N台空调负荷聚合功率的估值区间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29
考虑到空调负荷的异质性,并且假设异质空调负荷参数相互独立且同分布于给定的概率密度函数。则空调负荷近似聚合功率的上、下界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31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32
式中,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33
分别表示空调负荷近似聚合功率的上、下界,ηeq、Req、θset_eq和δeq分别为空调能效比平均值、房间热阻平均值、设定温度平均值和温度死区的平均值。基于空调负荷参数的分布情况,通过蒙特卡洛法抽样得到空调聚合体的参数θset、1/ηR和δ的期望值,进而可估算出聚合功率的上下界。且经过多次仿真表明,近似聚合功率在上下界的中值附近时误差相对较小,实际应用中可以近似取中值。那么可得: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34
由于单体空调模型里不同参数间又有一定的关联,为得到更精准的结果,可以将空调按照不同功率进行分组,不同组空调的参数也具有不同的概率分布。先聚合每个小组里面的空调,再聚合所有组的空调,聚合功率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35
式中,M为分组数,Psum,m为第m组空调聚合功率。
2、提出基于设定温度调节的空调负荷聚合体控制方法,整定需求侧调控轮次动作值。
2.1、提出基于设定温度调节的空调负荷聚合体控制方法。
考虑到空调的实际运行情况,室温在设定温度上下波动,稳态运行时可认为平均室温与设定温度近似相等,依据式(15)可得: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36
式中,θin_ave表示平均室温。从式(15)可看出当其他参数不变时,聚合功率只与平均室温有关。若将空调聚合体看成一个整体,其能效比即为ηeq,等效热阻即为Req/N。从单体空调的虚拟储能模型可得: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41
式中,Pave表示运行周期内空调负荷的平均温度,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42
表示单个空调周期内的平均室温。
依据式(2),空调聚合的平均温度和聚合功率也满足下式: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43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44
式中,Req_sun表示空调聚合体的等效热阻,Ceq_sum表示空调负荷聚合整体的等效热容;θin_ave表示空调聚合体的平均室内温度。
若在功率削减平均室温从θ1变化到θ2,保证聚合功率为定值,始终保持Psum等于P*,依据式(8)可得出削减时间的表达式: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45
由于聚合功率的设定温度与平均室温近似相等,那么θ1就等于功率削减前的设定温度,θ2就等于新的设定温度。那么当功率削减时间一定时,聚合功率的稳态运行功率表达式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46
式中,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47
Psum1表示调温前稳定运行的聚合功率;Psum2表示调温后稳定运行的聚合功率。
那么稳态功率削减量为:
Pcut=Psum1-P* 式(23)
依据上述削减时间和削减功率的关系,综合考虑到用户舒适度、集群负荷曲线平滑性和操作可行性,提出结合了启停控制的空调负荷聚合体设定温度调节方法。调温过程:先计算出温度调整量Δθset和削减时长Tcut下对应的稳态削减功率Pcut,再选取是否完成调温、开关状态和设定温度与实时室温差值三个指标对空调综合排序,处于未完成设定温度调整、开启状态且室温低于设定温度的空调排名靠前;反之,则排名靠后。关闭排名靠前的空调使削减功率等于Pcut,并调整这些空调的温度设定值θset。调温完成后,继续通过排序来启停空调,使空调群在新的设定温度下逐渐稳态运行。
2.2、整定需求侧调控轮次动作值。
本发明考虑了需求侧资源响应,系统扰动发生后,控制中心首先向需求侧资源发出调节信号,需求侧资源做出主动响应,降低功率消耗,以减少基本轮的实际切负荷量。调节需求响应轮次的动作频率一般高于基本轮第一轮的动作频率0.05Hz~0.1Hz,动作延时取0.1s。
根据上述整定规则,整定需求侧响应轮次动作值动作频率为49.3Hz,动作延时为0.1s。根据空调负荷聚合模型及基于设定温度调节的空调负荷聚合体控制方法,对空调负荷聚合体进行调控,得到空调负荷的功耗变化量Pcut
3、计算需求侧调控轮次后的系统不平衡功率,整定切负荷动作轮次的动作频率值、动作时延和切负荷量。
本发明提出的精准切负荷方法综合考虑了需求侧调控轮次后的系统频率、电压特性,根据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母线电压变化情况等参数计算出紧急情况下系统的有功功率缺额。
3.1、计算出系统的等效惯性时间常数、惯量中心频率、有功功率缺额等参数。
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Heq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51
式中,Hi表示第i台发电机惯性时间常数。
系统惯量中心频率fCOI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52
式中,fi表示第i台发电机频率。
3.2、提出计算系统不平衡功率的一般公式。
系统需要调整的总减载量Pshed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53
式中,Seq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之和,fN为系统额定频率,PSR为系统的旋转备用容量,PL0,i表示扰动前母线i的负荷有功功率值,U0,i、Ui表示扰动发生前负荷母线i的电压和当前的电压值;m为系统中所有负荷母线的数量;αi为负荷功率随电压变化的指数。
对于系统不同条件下的初始负荷PL0,i和指数αi,系统的实际功率缺额的变化程度是不同的,因为负荷的变化普遍受到频率和电压共同作用的影响,PL0,i、αi和母线电压Ui对负荷功率都有影响。同时,由于考虑了负荷的母线电压变化,通过式(26)确定系统扰动功率的时间相比单一采用频率变化率所用的时间留下了一定的裕度。
3.3、整定切负荷动作轮次的动作频率值、动作时延和切负荷量。
低频低压切负荷轮次法一般分为基本轮和特殊轮,基本轮的作用是通过切除一定量的负荷防止频率进一步下降,特殊轮的作用是为了避免系统在切负荷动作后频率悬浮于某一过低频率值。基于轮次法的思想,本发明提出一种切负荷轮次和切负荷量的确定方法,各轮次的切负荷量由上一轮切负荷装置动作后的频率变化情况整定得到。
本发明用于负荷响应的需求侧资源以空调负荷为例。在需求侧响应轮中,空调负荷接到调温信号后,主动调节设定温度θset,继续通过排序来启停空调,使总功耗降低。调温后再由需求侧响应技术的双向通信功能将空调负荷的功耗变化量Pcut传回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判断此时系统的频率和电压恢复情况,如果系统的频率和电压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则需要继续进行基本轮切负荷动作。根据切负荷量依次启动低频低压切负荷的基本轮和特殊轮切除负荷,直至频率恢复到正常运行范围内。
本发明将基本轮设置为m轮,特殊轮设置为n轮,并设置各轮次需要整定的参数,包括每轮的动作频率值、动作时延、切负荷量等。通常切负荷动作的轮次越多、每轮动作频率相差的越少,其阻止频率的下降速度和下降维度的效果就越好。但是切负荷的轮次变多之后会导致每轮动作的配合难度增加并且延时选择复杂,所以通常m设定为3~8轮,级差取0.2Hz。特殊轮的设置是为了避免系统频率长时间悬浮于不可接受的数值,所以各轮次的整定参数可以相同,通常n设定为3~5轮。基本轮动作频率值一般不超过49.3Hz并不低于47Hz,特殊轮动作频率上限比基本轮高0.1~0.2Hz。由于短路故障系统会出现频率暂态波动,切负荷装置需要加入动作延时避免装置误动,一般设定基本轮延时为0.2s,特殊轮动作延时则根据具体方案设置成5~20s。
根据上述整定规则,以m为5、n为3,即基本轮分为5轮,特殊轮分为3轮为例,说明各轮次切负荷量、动作频率值、动作延时的具体整定方法。
(1)整定基本轮第一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9.2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1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1/dt代替,dfCOI,1/dt为空调负荷调温控制后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一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1整定为:
P’shed,1=k1Pshed,1 式(27)
式中,k1为第一轮切负荷比例系数,通过仿真实验,在电网结构和故障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观察切除不同比例的负荷对系统频率恢复情况的影响,选择频率恢复值最高的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为k1。不同的电网结构和频率变化情况dfCOI,1/dt整定得到的k1值不同。
(2)整定基本轮第二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9.0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2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2/dt代替,dfCOI,2/dt为第二轮切负荷动作前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二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2整定为:
P’shed,2=k2Pshed,2 式(28)
式中,k2为第二轮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方法同k1
(3)整定基本轮第三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8.8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3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3/dt代替,dfCOI,3/dt为第三轮切负荷动作前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三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3整定为:
P’shed,3=k3Pshed,3 式(29)
式中,k3为第三轮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方法同k1
(4)整定基本轮第四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8.6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4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4/dt代替,dfCOI,4/dt为第四轮切负荷动作前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四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4整定为:
P’shed,4=k4Pshed,4 式(30)
式中,k4为第四轮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方法同k1
(5)整定基本轮第五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8.4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5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5/dt代替,dfCOI,5/dt为第五轮切负荷动作前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五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5整定为:
P’shed,5=k5Pshed,5 式(31)
式中,k5为第五轮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方法同k1
(6)整定特殊轮动作值
特殊轮共设置3轮,每一轮的整定规则相同,如下:
动作频率49.5Hz,动作延时5s,切负荷量设定为:
P’shed,spe=kspePshed,1 式(32)
式中,kspe为特殊轮切负荷比例系数,取0.08~0.1。
(7)确定需求侧响应轮、基本轮和特殊轮动作次序,得出切负荷方案。
需求侧响应轮的作用是:当系统出现紧急情况时,控制中心检测到系统频率开始下降,一旦频率下降到需求侧响应轮次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设定动作延时,控制中心对空调负荷聚合体温度进行调节,降低功率消耗,以减少功率缺额。
基本轮的作用是通过切除一定量的负荷防止频率进一步下降。当需求侧调控轮次动作后,切负荷装置继续检测系统频率变化情况。如果频率继续下降到基本轮第一轮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设定动作延时,基本轮开始动作,切除相应负荷,切负荷装置继续检测系统频率变化情况。若频率继续下降到基本轮第二轮动作阈值,则基本轮第二轮动作切除负荷;否则,基本轮动作结束。以此类推,每一轮动作切除负荷后均需要继续检测系统频率变化情况,以判断是否继续动作下一轮并计算功率缺额,直至基本轮操作结束。
特殊轮的作用是避免系统在基本轮切负荷动作后频率悬浮于某一不允许的较低值。在切负荷基本轮动作结束后,切负荷装置继续检测系统频率情况,若恢复频率低于基本轮第一轮阈值的持续时间超过特殊轮动作延时时,则说明系统不稳定,需要特殊轮第一轮动作,切除少量负荷使频率恢复到允许范围内。若特殊轮第一轮动作后频率恢复上升至允许范围,则特殊轮动作结束;否则,若频率仍然低于49.5Hz,则特殊轮第二轮动作切除少量负荷。以此类推,每一轮动作切除负荷后均需要继续检测系统频率恢复情况,以判断是否继续动作下一轮,直至频率恢复至允许值范围或者特殊轮操作结束。切负荷方案由图2所示。
4、根据母线电压灵敏度确定切负荷地点,分配切负荷量。
在确定了各轮次切负荷量后,下一步需要确定每一轮切负荷母线位置和对应母线的切负荷量。当系统受到较大的功率扰动时,仅仅根据电压的下降幅值判断和制定相应的切负荷控制策略是不可靠的。因此本发明采用一种根据电压灵敏度确定切负荷量的分配方法。
母线的V-Q灵敏度表示在给定运行点上Q-V曲线的斜率。当V-Q灵敏度为正值,表示系统稳定运行,灵敏度越小,则系统越稳定。随着系统稳定度的降低,电压灵敏度的幅值增大,当达到稳定极限时,灵敏度为无限大。电压灵敏度反映了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的内在关系,电压稳定性差的负荷母线应该作为切负荷地点,且应该切除更多的过负荷量。
Q-V曲线斜率dQi/dVi数值的倒数dVi/dQi定义为电压灵敏度,根据所有母线的电压灵敏度分配各轮切负荷动作时负荷母线的切负荷量。每条负荷母线第k轮切负荷量P’shed,k,i的分配公式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91
其中,P'shed,k,i表示第k轮切负荷动作时负荷母线i分配的切负荷量,m表示系统中所有母线数;P'shed,k表示各轮次应切除的负荷量,基本轮和特殊轮的切负荷量分配原理相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考虑了需求侧资源在切负荷过程中的主动响应,以空调聚合体模型为例,通过向空调聚合体里的部分空调发出设定温度调节指令,调高被控对象的设定温度,以削减空调聚合体消耗的功率,减少系统紧急情况下的切负荷量,提高了电网用电用户的主动性,减少了切负荷带来的经济损失;2)本发明根据系统紧急情况下的频率、电压特性整定功率缺额,根据母线电压灵敏度动态分配各负荷节点的切负荷量,提高了切负荷量计算的准确性和自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考虑需求侧资源的切负荷方案设计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需求侧空调负荷模型和空调聚合体模型。
本发明提出的精准切负荷方法综合考虑了空调负荷聚合体模型的主动响应能力,通过调高空调聚合体内部分被控空调的设定温度,减少系统紧急情况下的负荷消耗功率,提高电网用户在紧急情况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1.1、建立单台空调功率与室内温度的关系。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92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093
式中,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01
表示t时刻的室内温度,℃;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02
表示t+1时刻的室外温度,℃;C为等效热容,kWh/℃;R为等效热阻,℃/kW;η为空调能效比;ηP为空调的额定制冷量;s为空调启停状态变量,1表示空调启动,0表示空调停止,Δt为仿真时间间隔。
设定室内温度限值为[θminmax],控制周期为tc,空调打开时间为t1,关断时间为t0,假定控制周期内环境温度为恒温值,将室内温度上下限代入式(1)和(2),同时令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010
迭代计算可得: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03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04
tc=t1+t0 式(5)
其中温度限值和温度设定值的关系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05
式中,δ为空调的温度死区宽度,θset为空调的温度设定值。
由上式可得在一定的室外温度和温度控制区间内空调的关断时间、开启时间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06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07
1.2、建立空调负荷聚合体模型。
当假设室外温度不变时,稳态运行情况下任一时刻空调处于开机状态的概率为t1/(t0+t1),即开机时间与控制周期之比。当空调数量足够大时,利用大数定律即事件发生的期望值来近似事件发生的概率,近似得到空调群的总功率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08
式中,Psum(t)为t时刻空调负荷的聚合功率;Pi为第i台空调的额定功率。可用空调的占空比Pon,i表示空调处于开机状态的概率: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09
将式(7)和(8)代入式(10),经不等式变化可得: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11
根据式(9)和式(11)可近似获得N台空调负荷聚合功率的估值区间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12
考虑到空调负荷的异质性,并且假设异质空调负荷参数相互独立且同分布于给定的概率密度函数。则空调负荷近似聚合功率的上、下界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13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14
式中,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15
分别表示空调负荷近似聚合功率的上、下界,ηeq、Req、θset_eq和δeq分别为空调能效比平均值、房间热阻平均值、设定温度平均值和温度死区的平均值。基于空调负荷参数的分布情况,通过蒙特卡洛法抽样得到空调聚合体的参数θset、1/ηR和δ的期望值,进而可估算出聚合功率的上下界。且经过多次仿真表明,近似聚合功率在上下界的中值附近时误差相对较小,实际应用中可以近似取中值。那么可得: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16
由于单体空调模型里不同参数间又有一定的关联,为得到更精准的结果,可以将空调按照不同功率进行分组,不同组空调的参数也具有不同的概率分布。先聚合每个小组里面的空调,再聚合所有组的空调,聚合功率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17
式中,M为分组数,Psum,m为第m组空调聚合功率。
2、提出基于设定温度调节的空调负荷聚合体控制方法,整定需求侧调控轮次动作值。
2.1、提出基于设定温度调节的空调负荷聚合体控制方法。
考虑到空调的实际运行情况,室温在设定温度上下波动,稳态运行时可认为平均室温与设定温度近似相等,依据式(15)可得: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21
式中,θin_ave表示平均室温。从式(15)可看出当其他参数不变时,聚合功率只与平均室温有关。若将空调聚合体看成一个整体,其能效比即为ηeq,等效热阻即为Req/N。从单体空调的虚拟储能模型可得: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22
式中,Pave表示运行周期内空调负荷的平均温度,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23
表示单个空调周期内的平均室温。
依据式(2),空调聚合的平均温度和聚合功率也满足下式: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24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25
式中,Req_sun表示空调聚合体的等效热阻,Ceq_sum表示空调负荷聚合整体的等效热容;θin_ave表示空调聚合体的平均室内温度。
若在功率削减平均室温从θ1变化到θ2,保证聚合功率为定值,始终保持Psum等于P*,依据式(8)可得出削减时间的表达式: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26
由于聚合功率的设定温度与平均室温近似相等,那么θ1就等于功率削减前的设定温度,θ2就等于新的设定温度。那么当功率削减时间一定时,聚合功率的稳态运行功率表达式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27
式中,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28
Psum1表示调温前稳定运行的聚合功率;Psum2表示调温后稳定运行的聚合功率。
那么稳态功率削减量为:
Pcut=Psum1-P* 式(23)
依据上述削减时间和削减功率的关系,综合考虑到用户舒适度、集群负荷曲线平滑性和操作可行性,提出结合了启停控制的空调负荷聚合体设定温度调节方法。调温过程:先计算出温度调整量Δθset和削减时长Tcut下对应的稳态削减功率Pcut,再选取是否完成调温、开关状态和设定温度与实时室温差值三个指标对空调综合排序,处于未完成设定温度调整、开启状态且室温低于设定温度的空调排名靠前;反之,则排名靠后。关闭排名靠前的空调使削减功率等于Pcut,并调整这些空调的温度设定值θset。调温完成后,继续通过排序来启停空调,使空调群在新的设定温度下逐渐稳态运行。
2.2、整定需求侧调控轮次动作值。
本发明考虑了需求侧资源响应,系统扰动发生后,控制中心首先向需求侧资源发出调节信号,需求侧资源做出主动响应,降低功率消耗,以减少基本轮的实际切负荷量。调节需求响应轮次的动作频率一般高于基本轮第一轮的动作频率0.05Hz~0.1Hz,动作延时取0.1s。
根据上述整定规则,整定需求侧响应轮次动作值动作频率为49.3Hz,动作延时为0.1s。根据空调负荷聚合模型及基于设定温度调节的空调负荷聚合体控制方法,对空调负荷聚合体进行调控,得到空调负荷的功耗变化量Pcut
3、计算需求侧调控轮次后的系统不平衡功率,整定切负荷动作轮次的动作频率值、动作时延和切负荷量。
本发明提出的精准切负荷方法综合考虑了需求侧调控轮次后的系统频率、电压特性,根据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母线电压变化情况等参数计算出紧急情况下系统的有功功率缺额。
3.1、计算出系统的等效惯性时间常数、惯量中心频率、有功功率缺额等参数。
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Heq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31
式中,Hi表示第i台发电机惯性时间常数。
系统惯量中心频率fCOI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32
式中,fi表示第i台发电机频率。
3.2、提出计算系统不平衡功率的一般公式。
系统需要调整的总减载量Pshed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41
式中,Seq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之和,fN为系统额定频率,PSR为系统的旋转备用容量,PL0,i表示扰动前母线i的负荷有功功率值,U0,i、Ui表示扰动发生前负荷母线i的电压和当前的电压值;m为系统中所有负荷母线的数量;αi为负荷功率随电压变化的指数。
对于系统不同条件下的初始负荷PL0,i和指数αi,系统的实际功率缺额的变化程度是不同的,因为负荷的变化普遍受到频率和电压共同作用的影响,PL0,i、αi和母线电压Ui对负荷功率都有影响。同时,由于考虑了负荷的母线电压变化,通过式(26)确定系统扰动功率的时间相比单一采用频率变化率所用的时间留下了一定的裕度。
3.3、整定切负荷动作轮次的动作频率值、动作时延和切负荷量。
低频低压切负荷轮次法一般分为基本轮和特殊轮,基本轮的作用是通过切除一定量的负荷防止频率进一步下降,特殊轮的作用是为了避免系统在切负荷动作后频率悬浮于某一过低频率值。基于轮次法的思想,本发明提出一种切负荷轮次和切负荷量的确定方法,各轮次的切负荷量由上一轮切负荷装置动作后的频率变化情况整定得到。
本发明用于负荷响应的需求侧资源以空调负荷为例。在需求侧响应轮中,空调负荷接到调温信号后,主动调节设定温度θset,继续通过排序来启停空调,使总功耗降低。调温后再由需求侧响应技术的双向通信功能将空调负荷的功耗变化量Pcut传回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判断此时系统的频率和电压恢复情况,如果系统的频率和电压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则需要继续进行基本轮切负荷动作。根据切负荷量依次启动低频低压切负荷的基本轮和特殊轮切除负荷,直至频率恢复到正常运行范围内。
本发明将基本轮设置为m轮,特殊轮设置为n轮,并设置各轮次需要整定的参数,包括每轮的动作频率值、动作时延、切负荷量等。通常切负荷动作的轮次越多、每轮动作频率相差的越少,其阻止频率的下降速度和下降维度的效果就越好。但是切负荷的轮次变多之后会导致每轮动作的配合难度增加并且延时选择复杂,所以通常m设定为3~8轮,级差取0.2Hz。特殊轮的设置是为了避免系统频率长时间悬浮于不可接受的数值,所以各轮次的整定参数可以相同,通常n设定为3~5轮。基本轮动作频率值一般不超过49.3Hz并不低于47Hz,特殊轮动作频率上限比基本轮高0.1~0.2Hz。由于短路故障系统会出现频率暂态波动,切负荷装置需要加入动作延时避免装置误动,一般设定基本轮延时为0.2s,特殊轮动作延时则根据具体方案设置成5~20s。
根据上述整定规则,以m为5、n为3,即基本轮分为5轮,特殊轮分为3轮为例,说明各轮次切负荷量、动作频率值、动作延时的具体整定方法。
(1)整定基本轮第一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9.2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1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1/dt代替,dfCOI,1/dt为空调负荷调温控制后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一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1整定为:
P’shed,1=k1Pshed,1 式(27)
式中,k1为第一轮切负荷比例系数,通过仿真实验,在电网结构和故障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观察切除不同比例的负荷对系统频率恢复情况的影响,选择频率恢复值最高的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为k1。不同的电网结构和频率变化情况dfCOI,1/dt整定得到的k1值不同。
(2)整定基本轮第二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9.0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2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2/dt代替,dfCOI,2/dt为第二轮切负荷动作前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二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2整定为:
P’shed,2=k2Pshed,2 式(28)
式中,k2为第二轮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方法同k1
(3)整定基本轮第三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8.8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3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3/dt代替,dfCOI,3/dt为第三轮切负荷动作前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三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3整定为:
P’shed,3=k3Pshed,3 式(29)
式中,k3为第三轮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方法同k1
(4)整定基本轮第四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8.6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4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4/dt代替,dfCOI,4/dt为第四轮切负荷动作前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四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4整定为:
P’shed,4=k4Pshed,4 式(30)
式中,k4为第四轮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方法同k1
(5)整定基本轮第五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8.4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5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5/dt代替,dfCOI,5/dt为第五轮切负荷动作前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五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5整定为:
P’shed,5=k5Pshed,5 式(31)
式中,k5为第五轮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方法同k1
(6)整定特殊轮动作值
特殊轮共设置3轮,每一轮的整定规则相同,如下:
动作频率49.5Hz,动作延时5s,切负荷量设定为:
P’shed,spe=kspePshed,1 式(32)
式中,kspe为特殊轮切负荷比例系数,取0.08~0.1。
(7)确定需求侧响应轮、基本轮和特殊轮动作次序,得出切负荷方案。
需求侧响应轮的作用是:当系统出现紧急情况时,控制中心检测到系统频率开始下降,一旦频率下降到需求侧响应轮次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设定动作延时,控制中心对空调负荷聚合体温度进行调节,降低功率消耗,以减少功率缺额。
基本轮的作用是通过切除一定量的负荷防止频率进一步下降。当需求侧调控轮次动作后,切负荷装置继续检测系统频率变化情况。如果频率继续下降到基本轮第一轮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设定动作延时,基本轮开始动作,切除相应负荷,切负荷装置继续检测系统频率变化情况。若频率继续下降到基本轮第二轮动作阈值,则基本轮第二轮动作切除负荷;否则,基本轮动作结束。以此类推,每一轮动作切除负荷后均需要继续检测系统频率变化情况,以判断是否继续动作下一轮并计算功率缺额,直至基本轮操作结束。
特殊轮的作用是避免系统在基本轮切负荷动作后频率悬浮于某一不允许的较低值。在切负荷基本轮动作结束后,切负荷装置继续检测系统频率情况,若恢复频率低于基本轮第一轮阈值的持续时间超过特殊轮动作延时时,则说明系统不稳定,需要特殊轮第一轮动作,切除少量负荷使频率恢复到允许范围内。若特殊轮第一轮动作后频率恢复上升至允许范围,则特殊轮动作结束;否则,若频率仍然低于49.5Hz,则特殊轮第二轮动作切除少量负荷。以此类推,每一轮动作切除负荷后均需要继续检测系统频率恢复情况,以判断是否继续动作下一轮,直至频率恢复至允许值范围或者特殊轮操作结束。切负荷方案由图2所示。
4、根据母线电压灵敏度确定切负荷地点,分配切负荷量。
在确定了各轮次切负荷量后,下一步需要确定每一轮切负荷母线位置和对应母线的切负荷量。当系统受到较大的功率扰动时,仅仅根据电压的下降幅值判断和制定相应的切负荷控制策略是不可靠的。因此本发明采用一种根据电压灵敏度确定切负荷量的分配方法。
母线的V-Q灵敏度表示在给定运行点上Q-V曲线的斜率。当V-Q灵敏度为正值,表示系统稳定运行,灵敏度越小,则系统越稳定。随着系统稳定度的降低,电压灵敏度的幅值增大,当达到稳定极限时,灵敏度为无限大。电压灵敏度反映了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的内在关系,电压稳定性差的负荷母线应该作为切负荷地点,且应该切除更多的过负荷量。
Q-V曲线斜率dQi/dVi数值的倒数dVi/dQi定义为电压灵敏度,根据所有母线的电压灵敏度分配各轮切负荷动作时负荷母线的切负荷量。每条负荷母线第k轮切负荷量P’shed,k,i的分配公式为:
Figure RE-GDA0002512779140000171
其中,P'shed,k,i表示第k轮切负荷动作时负荷母线i分配的切负荷量,m表示系统中所有母线数;P'shed,k表示各轮次应切除的负荷量,基本轮和特殊轮的切负荷量分配原理相同。

Claims (5)

1.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需求侧空调负荷模型和空调聚合体模型;
步骤2、提出基于设定温度调节的空调负荷聚合体控制方法,整定需求侧调控轮次动作值;
步骤3、计算需求侧调控轮次后的系统不平衡功率,整定切负荷动作轮次的动作频率值、动作时延和切负荷量;
步骤4、根据母线电压灵敏度确定切负荷地点,分配切负荷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建立需求侧空调负荷模型和空调聚合体模型的具体方法为:
2.1、建立单台空调功率与室内温度的关系: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11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12
式中,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13
表示t时刻的室内温度,℃;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14
表示t+1时刻的室外温度,℃;C为等效热容,kWh/℃;R为等效热阻,℃/kW;η为空调能效比;ηP为空调的额定制冷量;s为空调启停状态变量,1表示空调启动,0表示空调停止,Δt为仿真时间间隔;
设定室内温度限值为[θminmax],控制周期为tc,空调打开时间为t1,关断时间为t0,假定控制周期内环境温度为恒温值,将室内温度上下限代入式(1)和(2),同时令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15
迭代计算可得: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16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17
tc=t1+t0 式(5)
其中温度限值和温度设定值的关系为: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18
式中,δ为空调的温度死区宽度,θset为空调的温度设定值;
由上式可得在一定的室外温度和温度控制区间内空调的关断时间、开启时间为: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19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21
2.2、建立空调负荷聚合体模型;
当假设室外温度不变时,稳态运行情况下任一时刻空调处于开机状态的概率为t1/(t0+t1),即开机时间与控制周期之比;当空调数量足够大时,利用大数定律即事件发生的期望值来近似事件发生的概率,近似得到空调群的总功率为: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22
式中,Psum(t)为t时刻空调负荷的聚合功率;Pi为第i台空调的额定功率,可用空调的占空比Pon,i表示空调处于开机状态的概率: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23
将式(7)和(8)代入式(10),经不等式变化可得: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24
根据式(9)和式(11)可近似获得N台空调负荷聚合功率的估值区间为: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25
考虑到空调负荷的异质性,并且假设异质空调负荷参数相互独立且同分布于给定的概率密度函数,则空调负荷近似聚合功率的上、下界为: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26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27
式中,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28
分别表示空调负荷近似聚合功率的上、下界,ηeq、Req、θset_eq和δeq分别为空调能效比平均值、房间热阻平均值、设定温度平均值和温度死区的平均值;基于空调负荷参数的分布情况,通过蒙特卡洛法抽样得到空调聚合体的参数θset、1/ηR和δ的期望值,进而可估算出聚合功率的上下界;且经过多次仿真表明,近似聚合功率在上下界的中值附近时误差相对较小,实际应用中可以近似取中值,那么可得: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31
由于单体空调模型里不同参数间又有一定的关联,为得到更精准的结果,可以将空调按照不同功率进行分组,不同组空调的参数也具有不同的概率分布,先聚合每个小组里面的空调,再聚合所有组的空调,聚合功率为: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32
式中,M为分组数,Psum,m为第m组空调聚合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提出基于设定温度调节的空调负荷聚合体控制方法,整定需求侧调控轮次动作值的具体方法为:
3.1、提出基于设定温度调节的空调负荷聚合体控制方法;
考虑到空调的实际运行情况,室温在设定温度上下波动,稳态运行时可认为平均室温与设定温度近似相等,依据式(15)可得: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33
式中,θin_ave表示平均室温,从式(15)可看出当其他参数不变时,聚合功率只与平均室温有关;若将空调聚合体看成一个整体,其能效比即为ηeq,等效热阻即为Req/N,从单体空调的虚拟储能模型可得: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34
式中,Pave表示运行周期内空调负荷的平均温度,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35
表示单个空调周期内的平均室温,依据式(2),空调聚合的平均温度和聚合功率也满足下式: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36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37
式中,Req_sun表示空调聚合体的等效热阻,Ceq_sum表示空调负荷聚合整体的等效热容;θin_ave表示空调聚合体的平均室内温度;若在功率削减平均室温从θ1变化到θ2,保证聚合功率为定值,始终保持Psum等于P*,依据式(8)可得出削减时间的表达式: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41
由于聚合功率的设定温度与平均室温近似相等,那么θ1就等于功率削减前的设定温度,θ2就等于新的设定温度,那么当功率削减时间一定时,聚合功率的稳态运行功率表达式为: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42
式中,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43
Psum1表示调温前稳定运行的聚合功率;Psum2表示调温后稳定运行的聚合功率,那么稳态功率削减量为:
Pcut=Psum1-P* 式(23)
依据上述削减时间和削减功率的关系,综合考虑到用户舒适度、集群负荷曲线平滑性和操作可行性,提出结合了启停控制的空调负荷聚合体设定温度调节方法;调温过程:先计算出温度调整量Δθset和削减时长Tcut下对应的稳态削减功率Pcut,再选取是否完成调温、开关状态和设定温度与实时室温差值三个指标对空调综合排序,处于未完成设定温度调整、开启状态且室温低于设定温度的空调排名靠前;反之,则排名靠后;关闭排名靠前的空调使削减功率等于Pcut,并调整这些空调的温度设定值θset;调温完成后,继续通过排序来启停空调,使空调群在新的设定温度下逐渐稳态运行;
3.2、整定需求侧调控轮次动作值;
调节需求响应轮次的动作频率一般高于基本轮第一轮的动作频率0.05Hz~0.1Hz,动作延时取0.1s;根据上述整定规则,整定需求侧响应轮次动作值动作频率为49.3Hz,动作延时为0.1s;根据空调负荷聚合模型及基于设定温度调节的空调负荷聚合体控制方法,对空调负荷聚合体进行调控,得到空调负荷的功耗变化量Pcu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计算需求侧调控轮次后的系统不平衡功率,整定切负荷动作轮次的动作频率值、动作时延和切负荷量,具体方法为:
4.1、计算出系统的等效惯性时间常数、惯量中心频率、有功功率缺额等参数;
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Heq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51
式中,Hi表示第i台发电机惯性时间常数;
系统惯量中心频率fCOI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52
式中,fi表示第i台发电机频率;
4.2、提出计算系统不平衡功率的一般公式;
系统需要调整的总减载量Pshed为: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53
式中,Seq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之和,fN为系统额定频率,PSR为系统的旋转备用容量,PL0,i表示扰动前母线i的负荷有功功率值,U0,i、Ui表示扰动发生前负荷母线i的电压和当前的电压值;m为系统中所有负荷母线的数量;αi为负荷功率随电压变化的指数;
4.3、整定切负荷动作轮次的动作频率值、动作时延和切负荷量;
对于基本轮,轮次取3~8轮,各轮次动作频率值取[47Hz,49.3Hz],级差取0.2Hz,延时取0.2s;对于特殊轮,轮次取3~5轮,各轮次动作频率值取[49.4Hz,49.5Hz],延时取5~20s。
根据上述整定规则,设置基本轮分为5轮,特殊轮分为3轮,各轮次切负荷量、动作频率值、动作延时的具体整定方法:
(1)整定基本轮第一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9.2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1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1/dt代替,dfCOI,1/dt为空调负荷调温控制后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一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1整定为:
P’shed,1=k1Pshed,1 式(27)
式中,k1为第一轮切负荷比例系数,通过仿真实验,在电网结构和故障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观察切除不同比例的负荷对系统频率恢复情况的影响,选择频率恢复值最高的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为k1,不同的电网结构和频率变化情况dfCOI,1/dt整定得到的k1值不同;
(2)整定基本轮第二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9.0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2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2/dt代替,dfCOI,2/dt为第二轮切负荷动作前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二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2整定为:
P’shed,2=k2Pshed,2 式(28)
式中,k2为第二轮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方法同k1
(3)整定基本轮第三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8.8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3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3/dt代替,dfCOI,3/dt为第三轮切负荷动作前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三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3整定为:
P’shed,3=k3Pshed,3 式(29)
式中,k3为第三轮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方法同k1
(4)整定基本轮第四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8.6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4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4/dt代替,dfCOI,4/dt为第四轮切负荷动作前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四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4整定为:
P’shed,4=k4Pshed,4 式(30)
式中,k4为第四轮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方法同k1
(5)整定基本轮第五轮动作值;
动作频率48.45Hz,动作延时0.2s;
应切负荷总量Pshed,5由式(26)计算得出,其中dfCOI/dt由dfCOI,5/dt代替,dfCOI,5/dt为第五轮切负荷动作前测得的系统惯量中心频率变化率,基本轮的第五轮分配的切负荷量P’shed,5整定为:
P’shed,5=k5Pshed,5 式(31)
式中,k5为第五轮切负荷比例系数,整定方法同k1
(6)整定特殊轮动作值;
特殊轮共设置3轮,每一轮的整定规则相同,如下:
动作频率49.5Hz,动作延时5s,切负荷量设定为:
P’shed,spe=kspePshed,1 式(32)
式中,kspe为特殊轮切负荷比例系数,取0.08~0.1;
(7)确定需求侧响应轮、基本轮和特殊轮动作次序,得出切负荷方案;
需求侧响应轮的作用是:当系统出现紧急情况时,控制中心检测到系统频率开始下降,一旦频率下降到需求侧响应轮次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设定动作延时,控制中心对空调负荷聚合体温度进行调节,降低功率消耗,以减少功率缺额;
基本轮的作用是通过切除一定量的负荷防止频率进一步下降。当需求侧调控轮次动作后,切负荷装置继续检测系统频率变化情况;如果频率继续下降到基本轮第一轮阈值且持续时间超过设定动作延时,基本轮开始动作,切除相应负荷,切负荷装置继续检测系统频率变化情况;若频率继续下降到基本轮第二轮动作阈值,则基本轮第二轮动作切除负荷;否则,基本轮动作结束;以此类推,每一轮动作切除负荷后均需要继续检测系统频率变化情况,以判断是否继续动作下一轮并计算功率缺额,直至基本轮操作结束;
特殊轮的作用是避免系统在基本轮切负荷动作后频率悬浮于某一不允许的较低值,在切负荷基本轮动作结束后,切负荷装置继续检测系统频率情况,若恢复频率低于基本轮第一轮阈值的持续时间超过特殊轮动作延时时,则需要特殊轮第一轮动作,切除少量负荷使频率恢复到允许范围内;若特殊轮第一轮动作后频率恢复上升至允许范围,则特殊轮动作结束;否则,若频率仍然低于49.5Hz,则特殊轮第二轮动作切除少量负荷;以此类推,每一轮动作切除负荷后均需要继续检测系统频率恢复情况,以判断是否继续动作下一轮,直至频率恢复至允许值范围或者特殊轮操作结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根据所有母线的电压灵敏度分配各轮切负荷动作时负荷母线的切负荷量,每条负荷母线第k轮切负荷量P’shed,k,i的分配公式为:
Figure RE-FDA0002512779130000071
其中,dVi/dQi表示电压灵敏度;P'shed,k,i表示第k轮切负荷动作时负荷母线i分配的切负荷量,m表示系统中所有母线数;P'shed,k表示各轮次应切除的负荷量。
CN201911156970.XA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 Pending CN111431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6970.XA CN111431188A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6970.XA CN111431188A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1188A true CN111431188A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6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56970.XA Pending CN111431188A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118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5574A (zh) * 2020-11-26 2021-01-2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暂态量与中电阻融合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跳闸方法及系统
CN112564032A (zh) * 2020-11-27 2021-03-26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 地市电网低频减载保护装置整定线路调整方法
CN113188239A (zh) * 2021-05-08 2021-07-3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空调负荷集群建模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5679A (zh) * 2019-05-22 2019-08-23 南京理工大学 计及系统频率和电压特性的自适应切负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5679A (zh) * 2019-05-22 2019-08-23 南京理工大学 计及系统频率和电压特性的自适应切负荷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5574A (zh) * 2020-11-26 2021-01-2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暂态量与中电阻融合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跳闸方法及系统
CN112255574B (zh) * 2020-11-26 2023-07-2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暂态量与中电阻融合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跳闸方法及系统
CN112564032A (zh) * 2020-11-27 2021-03-26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 地市电网低频减载保护装置整定线路调整方法
CN112564032B (zh) * 2020-11-27 2023-03-28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 地市电网低频减载保护装置整定线路调整方法
CN113188239A (zh) * 2021-05-08 2021-07-3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空调负荷集群建模方法
CN113188239B (zh) * 2021-05-08 2022-05-17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空调负荷集群建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2498B (zh) 一种基于双层控制的温控负荷参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方法
CN111431188A (zh) 一种考虑需求侧资源的精准切负荷方法
US10871795B2 (en) Electric power system
CN104214912B (zh) 一种基于温度设定值调整的聚合空调负荷调度方法
CN105633988B (zh) 一种储能系统参与电网一次频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25706A (zh) 面向电网削峰的聚合空调负荷调控方法
CN109768582B (zh) 一种多约束条件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
CN112803446B (zh) 基于客户侧需求响应的多能优化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7732977B (zh) 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agc实时调度方法
CN110311391B (zh) 一种电动汽车与空调联合参与调频的低频减载方法
CN106972497B (zh) 空调负荷群分散调制策略的概率模型建立与求解方法
CN112186783B (zh) 一种温控负荷集群控制方法
CN110165679B (zh) 计及系统频率和电压特性的自适应切负荷方法
CN113949055A (zh) 一种基于数字储能的直流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812946B (zh) 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居民空调负荷群需求响应的控制方法
CN107228453B (zh) 一种定频空调器控制方法和定频空调器
CN106953340B (zh) 一种基于多类温控负荷加权状态队列控制的配网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方法
CN108197755A (zh) 一种考虑大受端电网一次调频性能的日前机组组合优化调度方法
CN111555309A (zh) 一种新能源参与异步送端电网调频的方法
CN113381416A (zh) 多类型柔性负荷参与的调峰方法及系统
CN111446725B (zh) 一种用于微电网的混合储能调频控制方法
CN110266060B (zh) 一种基于综合协调控制的虚拟电厂调频运行方法
CN108683195B (zh) 一种温控负荷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方法
CN117267910B (zh)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负荷柔性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865113B (zh) 一种聚合空调需求响应直接负荷控制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