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0411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0411B
CN111430411B CN202010169515.XA CN202010169515A CN111430411B CN 111430411 B CN111430411 B CN 111430411B CN 202010169515 A CN202010169515 A CN 202010169515A CN 111430411 B CN111430411 B CN 1114304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rea
sub
edge
auxiliary
auxiliary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95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0411A (zh
Inventor
王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95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0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0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0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0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0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显示面板的衬底基板包括主显示区、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主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分别位于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远离主显示区的一侧。位于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的衬底基板能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的衬底基板弯折。第一辅显示区包括与第一边缘相交的第三边缘。第二辅显示区包括与第二边缘相交的第四边缘,第四边缘位于第二辅显示区靠近第一辅显示区的一侧。在展开状态下,第三边缘与第四边缘相交形成的远离主显示区一侧的夹角为锐角。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会将显示面板设计为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在非显示区域中会设置驱动电路等电子器件,以驱动位于显示区域中的像素进行显示。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用户对显示效果的需求的逐步提高,为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如何减小非显示区域的面积,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已成为本领域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
主显示区,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边缘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第一辅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边缘远离所述主显示区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辅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能够相对于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进行弯折;所述第一辅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相交的第三边缘;
第二辅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边缘远离所述主显示区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辅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能够相对于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进行弯折;所述第二辅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二边缘相交的第四边缘和第五边缘,所述第四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辅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一辅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五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辅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一辅显示区的一侧;
在展开状态下,位于所述主显示区、所述第一辅显示区和所述第二辅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三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相交形成的远离所述主显示区一侧的夹角为锐角。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并将位于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的衬底基板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的衬底基板进行弯折,这样,在将位于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的衬底基板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的衬底基板的弯折角度设置为锐角时,弯折以后,在从主显示区的法线方向观察该显示面板时,将不仅能够观察到主显示区的显示画面,还能同时观察到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相当于增大了正面显示区的面积,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展开状态下,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之间远离主显示区一侧的夹角α设置为锐角,也就是说,在展开状态下,在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在位置处形成一缺口,这样在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相对于主显示区分别以锐角β1和β2弯折后,通过角度α、β1和β2的匹配,能够使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之间的缝隙尽量小,使位于显示面板的侧面的包括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在内的侧面显示区尽量形成一个趋近于完整的显示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区域Q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3沿CC’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区域Q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2沿DD’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2沿DD’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区域Q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区域Q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区域Q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个辅显示区,但这些辅显示区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各个不同位置处的辅显示区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辅显示区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辅显示区,类似地,第二辅显示区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辅显示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区域Q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为图3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3沿CC’的一种截面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衬底基板1包括主显示区AA1、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
其中,主显示区AA1包括第一边缘11和第二边缘12,第一边缘1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边缘12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可选的,可以将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如图1所示的直角,当然,也可以将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其他,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第一辅显示区AA21位于第一边缘11远离主显示区AA1的一侧。第二辅显示区AA22位于第二边缘12远离主显示区AA1的一侧。
第一辅显示区AA21包括与第一边缘11相交的第三边缘13。第二辅显示区AA22包括与第二边缘12相交的第四边缘14和第五边缘15。其中,第四边缘14位于第二辅显示区AA22靠近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一侧,第五边缘15位于第二辅显示区AA22远离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一侧。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衬底基板1能够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进行弯折,位于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衬底基板1能够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进行弯折。
结合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显示区AA1、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均包括形成于衬底基板1的一侧的子像素行2和信号线3。子像素行2包括多个子像素20。以显示面板处于图1和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为例,子像素行2和信号线3均沿第二方向y排列,位于同一个子像素行2的多个子像素20沿第一方向x排列,信号线3沿第一方向x延伸。位于同一个子像素行2的多个子像素20与同一条信号线3电连接。
示例性的,以该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为例,上述子像素20可以包括发光器件以及与发光器件电连接的像素电路。其中,像素电路可以包括存储电容以及多个薄膜晶体管。上述信号线3可以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以通过信号线3所传输的信号控制子像素的工作。可选的,该信号线3可以为扫描控制信号线Scan和/或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
在令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衬底基板1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进行弯折时,如图4和图5所示,可以令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衬底基板1远离主显示区AA1的一侧朝向位于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的背光侧(即未设置子像素20的一侧)进行弯折。
在弯折状态下,如图4所示,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衬底基板1与位于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之间具有非零夹角β1。如图5所示,位于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衬底基板1与位于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之间具有非零夹角β2。
示例性的,在显示面板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2所示,位于主显示区AA1、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且,第三边缘13与第四边缘14相交形成的远离主显示区AA1一侧的夹角α为锐角。
在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示例性的,可以首先提供一处于展开状态的衬底基板1,然后在衬底基板1的一侧依次形成包括像素电路、发光器件和封装层等在内的用于显示的各个膜层。在膜层制备完毕后,使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衬底基板1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进行弯折,以使显示面板形成如图3所示的结构。
在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衬底基板1弯折后,如图3所示,可以将主显示区AA1所在侧作为显示面板的正面显示区,将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所在侧作为显示面板的侧面显示区。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上述β1和β2设置为锐角,这样在从主显示区AA1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不仅能够观察到主显示区AA1的显示画面,还能同时观察到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显示画面,相当于增大了正面显示区的面积,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展开状态下,第三边缘13和第四边缘14之间远离主显示区AA1一侧的夹角α也设置为锐角,也就是说,在展开状态下,在第三边缘13和第四边缘14所在位置处形成一缺口,这样在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分别相对于主显示区AA1以锐角β1和β2弯折后,通过角度α、β1和β2的匹配,能够使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之间的缝隙尽量小,能够使位于显示面板的侧面的包括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在内的侧面显示区形成一个趋近于完整的显示区域。
如果将展开状态下,第三边缘13和第四边缘14之间形成的远离主显示区AA1一侧的夹角α设置为钝角或直角,在使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衬底基板1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在锐角角度范围内弯折之后,不论将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相对于主显示区AA1的弯折角度设计为多大,弯折后,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衬底基板1之间都会存在很大的缝隙,不能使位于侧面的显示区域形成一完整画面,影响显示效果。
示例性的,在该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上述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主显示区AA1,以及第二辅显示区AA22和主显示区AA1所呈现的画面可以构成连续的完整画面。或者,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也可以为独立的显示区域,例如,可以利用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显示诸如电量、信号强度、日期、来电或消息提醒等辅助信息。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主显示区AA1,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指的是设有子像素20,能够用于显示的区域。因此,各个显示区的边缘可以理解为是由位于相应显示区中最外侧的子像素20所限定的。
以将上述主显示区AA1设置为矩形为例,可以将主显示区AA1中各个子像素行2所包括的子像素20的数量近似看作相等,由此限定出矩形形状的主显示区AA1。其中,第一边缘11即为主显示区AA1中最靠近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一行子像素2所限定出的边缘。第二边缘12即为主显示区AA1中最靠近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一列子像素2所限定出的边缘。在弯折状态下,可以将位于不同平面的主显示区AA1和第一辅显示区AA21之间的分界线看作第一边缘11,将位于不同平面的主显示区AA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之间的分界线看作第二边缘12。即,将位于正面显示区的主显示区AA1和位于侧面显示区的第一辅显示区AA21之间的分界线看作第一边缘11,将位于正面显示区的主显示区AA1和位于侧面显示区的第二辅显示区AA22之间的分界线看作第二边缘12。
另外,为缓解弯折操作带来的应力集中现象,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在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靠近主显示区AA1的一侧设置一曲面过渡区,上述第一边缘11和第二边缘12可以为曲面过渡区与主显示区AA1之间的分界线。
在设置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时,如上所述,为使展开状态下,第三边缘13和第四边缘14之间形成缺口,以图2所示方位为例,可以将第一辅显示区AA21中沿第二方向y,距离第一边缘11较近的子像素行2所包括的子像素20的数量设置的较少,距离第一边缘11较远的子像素行2所包括的子像素20的数量设置的较多。且,第一辅显示区AA21中包括较多数量的子像素行2中多于其他子像素行2的子像素分列于该行两侧,以使第一辅显示区AA21靠近第二辅显示区AA22一侧的子像素20的排列轨迹呈锯齿状,该锯齿状的排列轨迹的宏观表征即为第三边缘13。
同样的,在设置第二辅显示区AA22时,在展开状态下,可以将与第一辅显示区AA21中具有较少数量子像素20的子像素行2处于同一水平的子像素行2中设置较多数量的子像素20,与第一辅显示区AA21中具有较多数量子像素20的子像素行2处于同一水平的子像素行2中设置较少数量的子像素20。以图2所示方位为例,沿自上向下的方向,第一辅显示区AA21中子像素行2所包括的子像素20的数量逐渐增多,第二辅显示区AA22中子像素行2所包括的子像素20的数量逐渐减少。
并且,除了将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中不同子像素行2所包括的子像素20的数量按照上述方式进行设定外,为在第三边缘13和第四边缘14之间形成缺口,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第二辅显示区AA22中靠近第一辅显示区AA21一侧的子像素20的排列轨迹设置为呈锯齿状,该锯齿状的排列轨迹的宏观表征即为第四边缘14。
可选的,上述衬底基板1可以由具有柔性的绝缘材料形成,例如,衬底基板可以由聚酰亚胺(Polyimide,以下简称PI)、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以下简称PC)、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以下简称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以下简称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以下简称PEN)、环烯烃聚合物(Cyclo Olefin Polymer,以下简称COP)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形成。
另外,图4和图5中所示的膜层厚度,以及子像素20的大小、形状目的只是用于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并不用于限定其实际结构。
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衬底基板1还包括第一非显示区NA1,第二非显示区NA2和第三非显示区NA3。其中,第一非显示区NA1与第二辅显示区AA22相邻,且,第一非显示区NA1位于第二辅显示区AA22远离主显示区AA1的一侧。
在显示面板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1和图2所示,沿第二方向y,第二非显示区NA2位于第二辅显示区AA22靠近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一侧。沿第一方向x,第三非显示区NA3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靠近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一侧。
而且,在显示面板处于图3所示的弯折状态时,位于第三非显示区NA3和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衬底基板1处于同一平面,位于第二非显示区NA2和第二辅显示区AA2的衬底基板1处于同一平面。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令位于第三非显示区NA3的衬底基板1与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衬底基板1始终位于同一平面,使二者之间不发生相对弯折。同样的,也可以令位于第二非显示区NA2和第二辅显示区AA2的衬底基板1始终位于同一平面,使二者之间不发生相对弯折。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二非显示区NA2具有靠近第三非显示区NA3的边缘16,第三非显示区NA3具有靠近第二非显示区NA2的边缘17,该边缘16和边缘17可以为显示面板的实体边缘。即,在展开状态下,边缘16和边缘17为形成上述缺口的两条相交的边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非显示区NA2靠近第三非显示区NA3的边缘16设置为与第四边缘14平行,将第三非显示区NA3靠近第二非显示区NA2的边缘17设置为与第三边缘13平行。如此设置,在展开状态下,在将第三边缘13和第四边缘14之间形成的远离主显示区AA1一侧的夹角α设置为锐角时,第二非显示区NA2靠近第三非显示区NA3的边缘16与第三非显示区NA3靠近第二非显示区NA2的边缘17之间形成的远离主显示区AA1一侧的夹角也为锐角α。如此一来,在对显示面板进行弯折时,通过匹配上述弯折角度β1和β2与夹角α,可以使边缘16与边缘17重合,即,使边缘16与边缘17之间没有缝隙,从而能够使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所在的侧面显示区之间仅被第二非显示区NA2和第三非显示区NA3所隔开,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二者之间的距离,使包括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侧面显示区能够趋近于连续完整。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非显示区NA1设有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单元4。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信号线3与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的至少部分移位寄存单元4电连接。可选的,该移位寄存单元可以发出扫描控制信号信号和/或发光控制信号。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移位寄存单元4逐次发出控制相应的子像素行2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与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子像素行2电连接的信号线3连接至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的移位寄存单元4,避免了在第三非显示区NA3中设置移位寄存单元4,能够大幅减小第三非显示区NA3的宽度。这样在弯折后将上述边缘16与边缘17设置为重合后,在观察包括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侧面显示画面时,与在第三非显示区NA3中设置移位寄存单元4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减小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之间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使侧面显示区域形成一个近乎完整的屏幕,极大地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为使弯折后上述边缘16和边缘17重合,在展开状态下,将第三边缘13与第四边缘14之间的夹角设置为锐角α的前提下,可以使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衬底基板1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也以锐角α弯折,即,令上述β1=α。同样的,使位于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衬底基板1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也以锐角α弯折,即,令上述β2=α。也就是说,在弯折状态下,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之间的夹角、位于第二辅显示区AA22和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之间的夹角均为α。
示例性的,在展开状态下,第三边缘13与第四边缘14相交形成的远离所述主显示区一侧的夹角α可以为45°。此时,在将β1和β2也设置为45°,即,使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衬底基板1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弯折45°,使位于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衬底基板1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AA1的衬底基板1也弯折45°后,能够使边缘16和边缘17重合。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图6为图1中区域Q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为了使图像更加清晰,在图6中仅示出了显示面板中各个不同区域的划分,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上述第一非显示区NA1设置为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将第二辅显示区AA22设置为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第一子辅显示区AA221和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位于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靠近第四边缘14的一侧。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位于第一子辅显示区AA221靠近第四边缘14的一侧。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第一辅显示区AA21包括与主显示区AA1相邻的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其中,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的形状为梯形或类梯形。第三边缘13为梯形的腰。第一边缘11为梯形的上底。沿第一方向x,梯形的上底(即第三边缘13)的长度小于梯形的下底的长度。如前所述,在此呈现出梯形或类梯形状的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中所包括的子像素行2中,至少存在两个子像素行2所包括的子像素20的个数不同,且,靠近第一边缘11的子像素行2所包括的子像素20的个数较少,远离第一边缘11的子像素行2所包括的子像素20的个数较多。从微观角度来看,梯形的腰可以呈锯齿状排列,锯齿的排列轨迹与图1、图2和图6所示的直线形的第三边缘13相同。
可选的,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增大显示区域的面积,还可以将第一辅显示区AA21设置为包括第四子辅显示区AA212,其中,第四子辅显示区AA212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远离主显示区AA1的一侧。其中,第四子辅显示区AA212所包括的多个子像素行2中,各行的子像素20的数量可以基本相同,即,将第四子辅显示区AA212可设计为类似矩形的形状。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第一子辅显示区AA221、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为显示面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辅显示区AA22和第一非显示区NA1中与主显示区AA1位于同一水平的区域。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为显示面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辅显示区AA22和第一非显示区NA1中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位于同一水平的区域。
以将主显示区AA1设置为矩形为例,主显示区AA1中各个子像素行2所包括的子像素20的数量近似相等。第一子辅显示区AA221中各个子像素行2所包括的子像素20的数量也近似相等。
以图2所示方位为例,沿自上向下的方向,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中子像素行2所包括的子像素20的数量逐渐增多,且,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中远离第一辅显示区AA21一侧的子像素20在第二方向y上近乎齐平,即,沿第二方向y排成一列。靠近第一辅显示区AA21一侧的子像素20的排列轨迹呈锯齿状形成第四边缘14。
在将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信号线3与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的至少部分移位寄存单元4电连接时,如图2所示,可以将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的至少部分信号线3通过位于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的信号线3与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中的移位寄存单元4电连接。并将位于主显示区AA1的信号线3通过位于第一子辅显示区AA221的信号线3与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中的移位寄存单元4电连接,如此设置以避免在第三非显示区NA3设置驱动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的子像素的移位寄存单元。
具体的,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二非显示区NA2和第三非显示区NA3的多条连接线5;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的至少部分信号线通过连接线5与位于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的信号线3电连接。
由于移位寄存单元4中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及存储电容等电子元件,因此,移位寄存单元4的面积较大,宽度一般在400μm-500μm之间,而连接线5的宽度一般只有几个微米。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方式,在保证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的子像素20能够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在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能够大幅减小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和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之间的非显示区的宽度,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实现全面屏显示。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至少两条连接线5设置为由不同的金属层图案化形成。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图7为图2沿DD’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其中,部分连接线5由第一金属层51图案化形成,部分连接线5由第二金属层52图案化形成,第一金属层51和第二金属层52通过绝缘层50相互绝缘。若所有的连接线5均同层设置,相邻两条连接线5位于同一层,为避免二者信号相互干扰,相邻两条连接线5之间需设置一定的间隔,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连接线5异层设置,由于相邻两条连接线5位于不同层,因此,在避免二者信号相互干扰的前提下,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内,相邻两条连接线5之间的间隔可以设置的较小,能够减小连接线5所占用的空间。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可以将位于不同金属层的相邻两条连接线5的边缘设置为相切。
或者,如图8所示,图8为图2沿DD’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为进一步减小连接线5的占用空间,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令位于不同金属层的至少两条相邻的连接线5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至少部分交叠。也就是说,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内,相邻两条连接线5之间不设置间隔。
可选的,在将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的至少部分信号线3通过位于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的信号线与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中的移位寄存单元4电连接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中的移位寄存单元4的数量设置为大于等于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中的子像素行2的数量,将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中的子像素行2的数量设置为大于等于位于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中的子像素行2的数量,以使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中的所有子像素行2均能通过位于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的信号线3与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的移位寄存单元4相连。即,使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中的移位寄存单元4既能用于驱动位于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中的子像素行2,也能驱动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中的子像素行2。
如图2所示为将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中的移位寄存单元4的数量、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中的子像素行2的数量、以及位于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中的子像素行2的数量均设置为7的示例。
具体的,为了将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的移位寄存单元4的数量设置的足够多以驱动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的像素行2,如图9所示,图9为图1中区域Q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在展开状态下,沿第二方向y,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中的相邻两个移位寄存单元4之间的间距d2设置为小于位于第一子非显示区NA11中的相邻两个移位寄存单元4之间的间距d1,其中,相邻两个移位寄存单元4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个移位寄存单元4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压缩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中的相邻两个移位寄存单元4之间的间距d2,能够在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的有限空间内设置更多数量的移位寄存单元4。
或者,如图10所示,图10为图1中区域Q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将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中的相邻两个子像素行2的间距L1设置为与位于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中相邻两个子像素行2的间距L2相等。其中,相邻两个子像素行2的间距为相邻两个子像素行2中位于同一列的两个子像素20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并在此基础上,将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沿第二方向y的最大长度Hmax2设置为大于等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H1。以图10所示方位为例,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沿第二方向y的最大长度Hmax2可以看作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中沿自上向下的方向的第一个子像素行2与最后一个子像素行2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能够增大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中可容纳的子像素行2和信号线3的数量,从而可以使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的信号线3均能通过位于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中的信号线3连接至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的移位寄存单元4。
或者,如图11所示,图11为图1中区域Q的又一种放大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将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中的相邻两个子像素行2的间距L1设置为大于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中相邻两个子像素行2的间距L2。即,减小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中的像素密度和信号线3的数量。如此设置,无需将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的长度设置的过大,在将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沿第二方向y的最大长度Hmax2设置为小于等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沿第二方向的长度H1时,也可以使位于第三子辅显示区AA211中的信号线3均能够通过位于第二子辅显示区AA222的信号线连接至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A12中的移位寄存单元4。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辅显示区AA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y,两个第一辅显示区AA21位于主显示区AA1的相对两侧。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x,两个第二辅显示区AA22位于主显示区AA1的相对两侧。本发明实施例如此设置,在将位于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衬底基板1均进行弯折后,能够侧面显示区形成环绕主显示区AA1的完整一圈,能够进一步优化显示面板的全面屏设计。
可选的,如图2所示,上述第三边缘13和第四边缘14均包括相连的线段和圆弧。第三边缘13和第四边缘14的圆弧相交,第三边缘13和第四边缘14的线段的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远离主显示区AA1一侧的夹角α为锐角。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第一边缘11、第二边缘12、第三边缘13和第四边缘14相交于一点O,以使显示面板中包括主显示区AA1、第一辅显示区AA21和第二辅显示区AA22的整个显示区域的面积尽量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2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因此,采用该显示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并将位于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的衬底基板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的衬底基板进行弯折,这样,在将位于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的衬底基板相对于位于主显示区的衬底基板的弯折角度设置为锐角时,弯折以后,在从主显示区的法线方向观察该显示面板时,将不仅能够观察到主显示区的显示画面,还能同时观察到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的显示画面,相当于增大了正面显示区的面积,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展开状态下,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之间远离主显示区一侧的夹角α设置为锐角,也就是说,在展开状态下,在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在位置处形成一缺口,这样在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相对于主显示区分别以锐角β1和β2弯折后,通过角度α、β1和β2的匹配,能够使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之间的缝隙尽量小,使位于显示面板的侧面的包括第一辅显示区和第二辅显示区在内的侧面显示区尽量形成一个趋近于完整的显示区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
主显示区,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边缘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第一辅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边缘远离所述主显示区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辅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能够相对于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进行弯折;所述第一辅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相交的第三边缘;
第二辅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边缘远离所述主显示区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辅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能够相对于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进行弯折;所述第二辅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二边缘相交的第四边缘和第五边缘,所述第四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辅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一辅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五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辅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一辅显示区的一侧;
在展开状态下,位于所述主显示区、所述第一辅显示区和所述第二辅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三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相交形成的远离所述主显示区一侧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衬底基板还包括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与所述第二辅显示区相邻,且,所述第一非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辅显示区远离所述主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子像素行、信号线和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单元;
所述主显示区、所述第一辅显示区和所述第二辅显示区均包括所述子像素行和所述信号线,且,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子像素行和所述信号线均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子像素行与所述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子像素行包括多个子像素;
所述移位寄存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位于所述第一辅显示区的所述信号线与至少部分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相交形成的远离所述主显示区一侧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子非显示区和第二子非显示区,所述第二子非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子非显示区靠近所述第四边缘的一侧;
第二辅显示区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子辅显示区和第二子辅显示区,所述第二子辅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子辅显示区靠近所述第四边缘的一侧;
所述第一辅显示区包括与所述主显示区相邻的第三子辅显示区,所述第三子辅显示区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三边缘为所述梯形的腰;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梯形的上底;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梯形的上底的长度小于所述梯形的下底的长度;
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所述信号线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子辅显示区的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子非显示区中的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电连接;
位于所述第三子辅显示区的至少部分所述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二子辅显示区的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子非显示区中的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非显示区中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位于所述第三子辅显示区中的所述子像素行的数量,所述第三子辅显示区中所述子像素行的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子辅显示区中所述子像素行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子非显示区中相邻两个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子非显示区中相邻两个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子辅显示区中相邻两个所述子像素行的间距与所述第二子辅显示区中相邻两个所述子像素行的间距相等;
所述第二子辅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子辅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子辅显示区中相邻两个所述子像素行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子辅显示区中相邻两个所述子像素行的间距;
所述第二子辅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子辅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底基板还包括第二非显示区和第三非显示区;
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非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辅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一辅显示区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非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辅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二辅显示区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非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三非显示区的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平行;所述第三非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边缘与所述第三边缘平行;
且,在弯折状态下,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第一辅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具有非零夹角;位于所述第三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一辅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处于同一平面;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第二辅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具有非零夹角;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二辅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三非显示区的多条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三子辅显示区的至少部分所述信号线通过所述连接线与位于所述第二子辅显示区的所述信号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条所述连接线由不同金属层图案化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位于不同金属层的至少两条相邻的所述连接线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至少部分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弯折状态下,所述第二非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三非显示区的边缘与所述第三非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边缘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弯折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辅显示区和所述主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位于所述第二辅显示区和所述主显示区的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均为α;
且,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之间的夹角为α。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辅显示区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个所述第一辅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相对两侧;
和/或;
所述第二辅显示区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第二辅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的相对两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相交于一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均包括相连的线段和圆弧;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的圆弧相交,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的线段的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远离所述主显示区一侧的夹角为锐角。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169515.XA 2020-03-12 2020-03-1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430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9515.XA CN111430411B (zh) 2020-03-12 2020-03-1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9515.XA CN111430411B (zh) 2020-03-12 2020-03-1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0411A CN111430411A (zh) 2020-07-17
CN111430411B true CN111430411B (zh) 2022-07-01

Family

ID=71547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9515.XA Active CN111430411B (zh) 2020-03-12 2020-03-1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04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8713B (zh) * 2020-07-31 2022-01-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3066366B (zh) * 2021-03-15 2022-05-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0384B1 (ko) * 2011-06-30 2013-10-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9430180B2 (en) * 2013-11-15 2016-08-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6036058A1 (en) * 2014-09-02 2016-03-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urved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388104B1 (ko) * 2015-08-13 2022-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커버 부재 제조방법
CN113534522A (zh) * 2016-12-23 2021-10-22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KR102296074B1 (ko) * 2017-05-19 2021-08-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7029894B2 (ja) * 2017-07-11 2022-03-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7784940B (zh) * 2017-11-10 2019-11-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766977B (zh) * 2018-05-24 2021-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1358A (zh) * 2019-01-29 2019-04-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53518A (zh) * 2019-11-21 2020-0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0867472A (zh) * 2019-11-26 2020-03-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0411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4179B2 (en) Display panel to mitigate short-circuiting between touch electrodes,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228004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20190304999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CN11085417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9662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019010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1990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1027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4580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87883A (zh)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38085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43041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387310B2 (en) Array substrate with connection portion connecting power bus and power line and display panel
JP2019082798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1276787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36324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2874001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34774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86333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06457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0988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707309A (zh) 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US1203277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008297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011597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