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9117A - 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9117A
CN111429117A CN202010331520.6A CN202010331520A CN111429117A CN 111429117 A CN111429117 A CN 111429117A CN 202010331520 A CN202010331520 A CN 202010331520A CN 111429117 A CN111429117 A CN 111429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item
physical strength
strength level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15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狄震宇
袁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y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y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y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y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15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91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9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91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2Skill-based matching of a person or a group to a tas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8Determining activity lev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2Ergometry; Measuring muscular strength or the force of a muscular blow
    • A61B5/224Measuring muscular streng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2Ergometry; Measuring muscular strength or the force of a muscular blow
    • A61B5/224Measuring muscular strength
    • A61B5/225Measuring muscular strength of the fingers, e.g. by monitoring hand-grip for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8Performance of employee with respect to a job 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Surger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体力水平评估方法、评估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包括步骤:接收携带职业信息的标准生成请求,获取所述职业信息中的体力水平要求;根据预设评估项目表,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体力水平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根据所述评估项目生成体力水平标准。通过不同职业的体力水平要求选择不同的评估项目,使得制定的体力水平标准能够有效地符合职业需要,从而客观地评估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

Description

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力评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体力水平评估方法、评估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评估一个人的职业能力主要由四个方面的指标组成:体力水平、心智水平、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体力水平和心智水平是职业能力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天赋性和稳定性。相比而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多是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得到的积累和提升。因此,在职业能力评估、职业发展规划、岗位培训、岗位人员招聘等领域,都需要对就业人员进行客观的体力水平和心智水平的评估,其中心智水平的评估可以通过问卷答题、心理测试等手段评估就业人员的性格特征和就业倾向等,方法较为成熟。而体力水平的评估,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并和职业需求挂钩的评估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体力水平评估方法、评估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评估检测方法无法有效评估体力水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体力水平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携带职业信息的标准生成请求,获取所述职业信息中的体力水平要求;
根据预设评估项目表,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体力水平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
根据所述评估项目生成体力水平标准。
可选地,所述体力水平要求包括力量要求、体能活动要求及工作效率要求;所述评估项目表包括力量项目组、体能活动项目组及工作效率项目组;
所述根据预设评估项目表,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体力水平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评估项目表的力量项目组中,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力量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在预设评估项目表的体能活动项目组中,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体能活动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在预设评估项目表的工作效率项目组中,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工作效率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
可选地,所述体力水平要求还包括工作强度要求,所述根据预设评估项目表,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体力水平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已确定的评估项目对应的体能消耗值和已确定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根据已确定的评估项目对应的体能消耗值和已确定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计算总体能消耗值;
判断所述总体能消耗值是否达到所述工作强度要求;
若是,则执行:根据评估项目生成体力水平标准的步骤;
若否,则根据所述工作强度要求对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进行调整,执行:获取已确定的评估项目对应的体能消耗值和已确定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根据已确定的评估项目对应的体能消耗值和已确定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计算总体能消耗值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体力水平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携带待评估人档案的评估请求,获取所述待评估人档案中的评估职业及待评估项目;
根据如上所述的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中生成的体力水平标准,匹配与所述评估职业对应的职业信息;
根据与所述评估职业对应的职业信息,获取评估标准,所述评估标准为与所述评估职业对应的体力水平标准;
判断所述待评估项目的测量值是否符合所述评估标准;
若所述待评估项目的测量值符合所述评估标准,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待评估项目是否符合所述评估标准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评估标准中要求评估项目;
从所述待评估项目中获取与所述要求评估项目相匹配的预备评估项目;
判断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量值是否符合所述评估标准。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量值是否符合所述评估标准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各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及所述要求评估项目对应的测试阈值;
分别计算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与对应测试阈值的比值,生成测试比值;
判断各测试比值是否均达到所述评估标准中对应的预设比例;
所述若所述待评估项目的测量值符合所述评估标准,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各测试比值均达到所述评估标准中对应的预设比例,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量值是否符合所述评估标准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各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及对应的要求评估项目的范围值;
统计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在对应范围值内的个数,并计算所述个数与要求评估项目的个数的比值;
判断所述个数与要求评估项目个数的比值是否达到所述评估标准的预设比值;
所述若所述待评估项目的测量值符合所述评估标准,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个数与要求评估项目个数的比值达到所述评估标准的预设比值,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从所述待评估项目中获取与所述要求评估项目相匹配的预备评估项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待评估项目与所述评估标准的要求评估项目相匹配;
若所述要求评估项目与所述待评估项目匹配,则设置与所述要求评估项目相匹配的所述待评估项目为预备评估项目;
若所述要求评估项目未与所述待评估项目匹配,则生成补充待评估项目的提示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评估装置,所述评估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或如上所述的体力水平评估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或如上所述的体力水平评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体力水平评估方法、评估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接收携带职业信息的标准生成请求,获取所述职业信息中的体力水平要求;根据预设评估项目表,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体力水平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根据所述评估项目生成体力水平标准。通过不同职业的体力水平要求选择不同的评估项目,使得制定的体力水平标准能够有效地符合职业需要,从而客观地评估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体力水平评估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体力水平评估方法第二实施例步骤S240的细化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体力水平评估方法第三实施例步骤S240的细化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评估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10,接收携带职业信息的标准生成请求,获取所述职业信息中的体力水平要求;
所述职业信息包括:职业定义,如:使用机具、检测仪器对电气设备、装置进行安装、调试的人员;职业等级,如: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职业环境,如:室内、外,常温;职业能力特征,如:有一定的识图及掌握技术资料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判断、推理和应用计算能力;有一定的形体知觉和空间感;有基本的搬运、推、拉的力量要求;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以及体力水平要求等。所述体力水平要求是指依照科学的理论和国家相关的职业标准,对职业的关键体能要素特点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形成各项要素的数字化定义,模拟工作岗位的体能要求。
步骤S120,根据预设评估项目表,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体力水平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
所述预设评估项目表是指不同测试程度、测试方式、测试目的的评估项目集合,所述预设评估项目表包括评估项目、度量单位、测试工具等。所述预设评估项表中设置有对应不同体能要求的评估项目,根据所述体力水平要求从预设评估项目表中选取评估项目以使选出的评估项目测试的体力水平符合体力水平要求。
步骤S130,根据所述评估项目生成体力水平标准。
在从预设评估项目表中选取评估项目之后,根据所述评估项目生成该职业对应的体力水平标准。
本实施例通过不同职业的体力水平要求选择不同的评估项目,使得制定的体力水平标准能够有效地符合职业需要,从而客观地评估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
进一步地,在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本发明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所述体力水平要求包括力量要求、体能活动要求及工作效率要求;所述评估项目表包括力量项目组、体能活动项目组及工作效率项目组;所述步骤S120包括步骤:
在预设评估项目表的力量项目组中,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力量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在预设评估项目表的体能活动项目组中,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体能活动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在预设评估项目表的工作效率项目组中,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工作效率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
在所述步骤S120之后包括步骤:
获取已确定的评估项目对应的体能消耗值和已确定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根据已确定的评估项目对应的体能消耗值和已确定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计算总体能消耗值;
判断所述总体能消耗值是否达到所述工作强度要求;
若是,则执行:根据评估项目生成体力水平标准的步骤;
若否,则根据所述工作强度要求对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进行调整,执行:获取已确定的评估项目对应的体能消耗值和已确定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根据已确定的评估项目对应的体能消耗值和已确定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计算总体能消耗值的步骤。
基于对工作岗位要求的现有科学理论的分析,将工作岗位要求中的关键体能归纳成四个方面的体能要素:工作强度、力量、体能活动、工作效率。
力量要求: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发挥的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可以理解为:一天中只有一次可以用到该最大力量或者该最大力量在一天工作中只持续很短暂时间。
本实施例中,根据P(最大力量)将力量要求分为五个等级:
静坐/非常轻量级,P≤4.5kg;
轻量级,4.6kg<P≤9kg;
中量级,9kg<P≤22.5kg;
重量级,22.5kg<P≤45kg;
非常重量级,P>45kg。
体能活动要求: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操作动作,分为力量相关型要求和非力量相关型要求。
力量相关型要求对应的体能活动项目组具体可以为:
提举,将一个物体从一个高度提举或者下送至另一个高度;
搬运,运输一个物体,通常是用手或者胳膊控制;
推,对一个物体施加力,从而使物体向与力的相反的方向移动;
拉,对一个物体施加力,从而使物体向与力的相同的方向移动;
非力量相关型要求的对应体能活动项目组具体可以为:
手部操作,抓、持、握、转或者其他与单手或双手相关的工作;
手指灵活操作,手指操作指的是拣货、拿捏或者其他主要使用手指的工作(而非像搬运一样,使用整手);
伸展,手和胳膊向任意方向伸出的任何(工作)活动;
弯腰/弯曲,跪下、下蹲,身体姿态的改变。
工作效率:主要考察被评估者完成工作的节奏和耐力。本实施例中的评估方法采用MTM(Method-Time-Measurement,方法-时间测量法)。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按照职业信息的要求,测量涉及工作执行的基本动作:伸展、抓握、转动、移动、定位以及施加压力,同时分析动作对于工作表现的影响,如同时使用双手、视线移动时间、视线集中时间以及腿部与脚部的动作,包括走、躲避、转动、弯曲、弯腰以及跪下。每个动作都有设定的时间标准。通过对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者一系列具体工作所需要的方法进行分析,确定了完成某项任务或某几项任务所需要的一个标准“时间”。
本实施例工作效率要求通过E(工作效率百分比)来度量。E指的是用MTM标准除以被测试者的时间分数(秒),并以百分数来表示。例如,如果MTM标准为500秒,而被测试者在700秒钟可以完成任务,那么该工作分数的工作效率百分比便为71%。根据E将工作效率要求分为四个等级:
E>100%,高于平均工作能力;
80%<E≤100%,位于平均工作能力;
70%<E≤80%,位于平均工作能力的较低水平;
0<E≤70%,低于平均工作能力。
本实施例的工作强度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成四级:
I(轻劳动):坐姿: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正常情况下,如打字、缝纫、脚踏开关等);立姿:操作仪器,控制、查看设备,上臂用力为主的装配工作;
II(中等劳动):手和臂持续动作(如锯木头等);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车、拖拉机或建筑设备等运输操作);臂和躯干的工作(如锻造、风动工具操作、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除草、锄田、摘水果和蔬菜等);
III(重劳动):臂和躯干负荷工作(如搬重物、铲、锤锻、锯刨或凿硬木、割草、挖掘等);
IV(极重劳动):大强度的挖掘、搬运,快到极限节律的极强活动。
本实施例中用劳动强度指数来度量工作强度要求,公式如下:
I=3T+7M
其中:I为劳动强度指数;3为劳动时间率的计算系数;T为劳动时间率;7为能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M为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
所述劳动时间率为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分)/工作日总工时(分)(%);
所述能量代谢率为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该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再除以工作日总时间,以千焦耳/分·米来表示。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劳动强度指数将工作强度要求分为:
I<15,Ⅰ级工作强度要求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
15≤I<20,Ⅱ级工作强度要求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
20≤I<25,Ⅲ级工作强度要求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
I≥25,Ⅳ级工作强度要求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
下面以电器设备安装工为例进行步骤说明:
所述电器设备安装职业对应的工作强度要求为II级,对应劳动强度指数为20,需要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力量要求为中量级,最大力量要求是21Kg;体能活动要求包括:形体知觉和空间感(伸展、空间定位)、基本的搬运、推、拉的力量要求、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工作效率要求:达到岗位行业最佳工作效率的70%。
根据上述力量要求、体能活动要求及工作效率要求得到的评估项目分别为静态提举力、静态推力、静态拉力、动态提举力、动态搬运力、手指灵活操作、手部灵活操纵、向前伸展、向上伸展、握力(左右手)、捏力(左右手)、手腕旋转力(左右手、内外旋)、手前臂力量(左右手、内外翻),如下表:
Figure BDA0002463658190000091
根据工作强度要求调整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得到电器设备安装工体力水平标准表:
Figure BDA0002463658190000092
Figure BDA0002463658190000101
上述的体能采集操作流程约1.5个小时,用于模拟一天的工作量。可以均衡分布上述采集内容,以确保力量和灵活度采集交错进行,还可以确保动作时间不低于整个流程时间的67%-70%,整个测试的耗能约为1050焦耳(达到II级劳动强度要求)。
本实施例借助上述四个方面的体力水平要求,可以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关键体能要求进行数字化描述,将相对抽象的职业能力(体力)要求,通过科学的算法,转换成确定的数字化要求,为客观评估就业人员的体力能力提供依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体力水平评估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体力水平评估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210,接收携带待评估人档案的评估请求,获取所述待评估人档案中的评估职业及待评估项目;
步骤S220,根据如上所述的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中生成的体力水平标准,匹配与所述评估职业对应的职业信息;
步骤S230,根据与所述评估职业对应的职业信息,获取评估标准,所述评估标准为与所述评估职业对应的体力水平标准;
步骤S240,判断所述待评估项目的测量值是否符合所述评估标准;
步骤S250,若所述待评估项目的测量值符合所述评估标准,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
若否,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不合格的提示信息
所述待评估项目为待评估人已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的评估项目。
在接收到携带待评估人档案的评估请求之后,通过所述待评估人档案中的评估职业获取与该职业对应的体力水平标准,并将所述待评估项目与获取的体力水平标准中的评估项目进行对比,判断待评估项目是否满足体力水平标准中的对应的评估项目的要求,若是,则所述待评估项目的测量值符合所述评估标准,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评估完成之后,除了提示信息之外,还会生成体力水平评估报告。
本实施例根据评估请求的职业获取与该职业对应的评估标准,使得制定的体力水平标准能够有效地符合职业需要,从而客观地评估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
进一步地,参照图3,在基于本发明体力水平评估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40包括步骤:
步骤S241,获取所述评估标准中要求评估项目;
步骤S242,从所述待评估项目中获取与所述要求评估项目相匹配的预备评估项目;
步骤S243,判断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量值是否符合所述评估标准。
在获取到评估标准之后,在待评估项目中选取与要求评估项目一一对应的待评估项目作为预备评估项目。要求评估项目包括评估标准中所有的评估项目,也可以包括评估标准中部分评估项目。
本实施例只在待评估项目中选取与要求评估项目匹配的评估项目,使得避免待评估项目中出现无需进行评估的项目,影响评估结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4,在基于本发明体力水平评估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所提出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43包括步骤:
步骤S244,分别获取各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及所述要求评估项目对应的测试阈值;
步骤S245,分别计算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与对应测试阈值的比值,生成测试比值;
步骤S246,判断各测试比值是否均达到所述评估标准中对应的预设比例;
所述步骤S250包括步骤:
若各测试比值均达到所述评估标准中对应的预设比例,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
所述测试阈值为所述要求评估项目的标准要求,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测试人员的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在略低于该测试阈值时,仍然能够完成对应职业任务,因此本实施例在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与对应测试阈值的比值大于一定值时,即预设比例,同样认为该预备评估项目符合所述评估标准。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职业或评估项目等不同,针对每一评估项目设置不同的预设比例。
本实施例在测试比值达到所述评估标准中对应的预设比例时,同样认为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量值符合所述评估标准,使得测试结果更贴合正常工作标准。
进一步地,在基于本发明体力水平评估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所提出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43包括步骤:
分别获取各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及对应的要求评估项目的范围值;
统计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在对应范围值内的个数,并计算所述个数与要求评估项目的个数的比值;
判断所述个数与要求评估项目个数的比值是否达到所述评估标准的预设比值;
所述所述步骤S250包括步骤:
若所述个数与要求评估项目个数的比值达到所述评估标准的预设比值,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测试人员的预备评估项目个数达到要求评估项目个数即总预备评估项目个数时,即能够满足该职业的工作需要,因此本实施例在所述个数与总预备评估项目个数的比值达到所述评估标准的预设比值时,同样认为预备评估项目符合所述评估标准。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职业等不同,针对每一职业设置不同的预设比例。
本实施例在所述个数与总预备评估项目个数的比值达到所述评估标准的预设比值时,同样认为预备评估项目符合所述评估标准,使得测试结果更贴合正常工作标准。
进一步地,在基于本发明体力水平评估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所提出的本发明第无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42包括步骤:
将所述待评估项目与所述评估标准的要求评估项目相匹配;
若所述要求评估项目与所述待评估项目匹配,则设置与所述要求评估项目相匹配的所述待评估项目为预备评估项目;
若所述要求评估项目未与所述待评估项目匹配,则生成补充待评估项目的提示信息。
当所述待评估项目未与所述评估标准的要求评估项目相匹配时,说明所述待评估人测试项目不完整,此时需要进行待评估项目补充。
本实施例在确认待评估项目不完整时,生成补充待评估项目的提示信息,避免由于待评估项目不足影响到最终的评估结果。
参照图5,在硬件结构上所述评估装置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0、存储器20以及处理器30等部件。在所述评估装置中,所述处理器30分别与所述存储器20以及所述通信模块10连接,所述存储器20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同时被处理器3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虽然图5中未示出,但所述评估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待评估人对应的评估项目的测试值,并将采集到的测试值发送至处理器30以使所述处理器30根据所述测试值自动生成待评估人档案。
通信模块10,可通过网络与外部通讯设备连接。通信模块10可以接收外部通讯设备发出的请求,还可以发送请求、指令及信息至所述外部通讯设备,所述外部通讯设备可以是其它评估装置、服务器或者物联网设备,例如电视等等。
存储器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判断所述个数与总预备评估项目个数的比值是否达到所述评估标准的预设比值)等;存储数据区可包括数据库,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系统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或信息等。此外,存储器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30,是评估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评估装置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内的数据,执行评估装置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评估装置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地,处理器3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0中。
尽管图5未示出,但上述评估装置还可以包括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电路控制模块用于与电源连接,保证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评估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评估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图5的评估装置中的存储器20,也可以是如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光盘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具有处理器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视,汽车,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和替换,这些变化、修改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携带职业信息的标准生成请求,获取所述职业信息中的体力水平要求;
根据预设评估项目表,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体力水平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
根据所述评估项目生成体力水平标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力水平要求包括力量要求、体能活动要求及工作效率要求;所述评估项目表包括力量项目组、体能活动项目组及工作效率项目组;
所述根据预设评估项目表,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体力水平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评估项目表的力量项目组中,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力量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在预设评估项目表的体能活动项目组中,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体能活动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在预设评估项目表的工作效率项目组中,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工作效率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力水平要求还包括工作强度要求,所述根据预设评估项目表,确定至少一个与所述体力水平要求对应的评估项目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已确定的评估项目对应的体能消耗值和已确定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根据已确定的评估项目对应的体能消耗值和已确定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计算总体能消耗值;
判断所述总体能消耗值是否达到所述工作强度要求;
若是,则执行:根据评估项目生成体力水平标准的步骤;
若否,则根据所述工作强度要求对一个或多个所述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进行调整,执行:获取已确定的评估项目对应的体能消耗值和已确定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根据已确定的评估项目对应的体能消耗值和已确定的评估项目的测试次数计算总体能消耗值的步骤。
4.一种体力水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携带待评估人档案的评估请求,获取所述待评估人档案中的评估职业及待评估项目;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所述的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中生成的体力水平标准,匹配与所述评估职业对应的职业信息;
根据与所述评估职业对应的职业信息,获取评估标准,所述评估标准为与所述评估职业对应的体力水平标准;
判断所述待评估项目的测量值是否符合所述评估标准;
若所述待评估项目的测量值符合所述评估标准,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力水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待评估项目是否符合所述评估标准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评估标准中要求评估项目;
从所述待评估项目中获取与所述要求评估项目相匹配的预备评估项目;
判断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量值是否符合所述评估标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力水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量值是否符合所述评估标准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各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及所述要求评估项目对应的测试阈值;
分别计算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与对应测试阈值的比值,生成测试比值;
判断各测试比值是否均达到所述评估标准中对应的预设比例;
所述若所述待评估项目的测量值符合所述评估标准,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各测试比值均达到所述评估标准中对应的预设比例,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力水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量值是否符合所述评估标准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各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及对应的要求评估项目的范围值;
统计所述预备评估项目的测试值在对应范围值内的个数,并计算所述个数与要求评估项目的个数的比值;
判断所述个数与要求评估项目个数的比值是否达到所述评估标准的预设比值;
所述若所述待评估项目的测量值符合所述评估标准,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个数与要求评估项目个数的比值达到所述评估标准的预设比值,则生成待评估人的体力水平评估合格的提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力水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待评估项目中获取与所述要求评估项目相匹配的预备评估项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待评估项目与所述评估标准的要求评估项目相匹配;
若所述要求评估项目与所述待评估项目匹配,则设置与所述要求评估项目相匹配的所述待评估项目为预备评估项目;
若所述要求评估项目未与所述待评估项目匹配,则生成补充待评估项目的提示信息。
9.一种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或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力水平评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或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力水平评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31520.6A 2020-04-23 2020-04-23 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429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1520.6A CN111429117A (zh) 2020-04-23 2020-04-23 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1520.6A CN111429117A (zh) 2020-04-23 2020-04-23 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9117A true CN111429117A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5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1520.6A Pending CN111429117A (zh) 2020-04-23 2020-04-23 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9117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3398A (zh) * 2009-12-10 2010-06-30 上海众恒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匹配人员与岗位的系统及方法
CN103955782A (zh) * 2014-03-27 2014-07-30 广州市集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能力测评系统
US20150199639A1 (en) * 2006-01-26 2015-07-16 People Ink,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eveloping a values-based, behavior-driven human resources system
CN105117838A (zh) * 2015-08-20 2015-12-02 荆楚理工学院 一种职业人员体能考核与健康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CN106039632A (zh) * 2016-06-22 2016-10-26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 一种综合职业训练系统
US20180018607A1 (en) * 2015-01-28 2018-01-18 Nec Solution Innovators, Ltd. Skill transfer facilitating apparatus, skill transfer facilitat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8665242A (zh) * 2018-05-09 2018-10-16 北京邦邦共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简历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09993403A (zh) * 2019-02-21 2019-07-09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劳动强度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6835A (zh) * 2019-05-29 2019-08-16 西南交通大学 体力劳动强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17742A (zh) * 2019-08-21 2019-11-29 合肥英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职业人员体能考核与健康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99639A1 (en) * 2006-01-26 2015-07-16 People Ink,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eveloping a values-based, behavior-driven human resources system
CN101763398A (zh) * 2009-12-10 2010-06-30 上海众恒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匹配人员与岗位的系统及方法
CN103955782A (zh) * 2014-03-27 2014-07-30 广州市集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能力测评系统
US20180018607A1 (en) * 2015-01-28 2018-01-18 Nec Solution Innovators, Ltd. Skill transfer facilitating apparatus, skill transfer facilitat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5117838A (zh) * 2015-08-20 2015-12-02 荆楚理工学院 一种职业人员体能考核与健康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CN106039632A (zh) * 2016-06-22 2016-10-26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 一种综合职业训练系统
CN108665242A (zh) * 2018-05-09 2018-10-16 北京邦邦共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简历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09993403A (zh) * 2019-02-21 2019-07-09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劳动强度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6835A (zh) * 2019-05-29 2019-08-16 西南交通大学 体力劳动强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17742A (zh) * 2019-08-21 2019-11-29 合肥英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职业人员体能考核与健康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vid Ergonomic methods for assessing exposure to risk factors for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Banai-Kashani A new method for site suitability analysi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twi-Afari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biomechanical risk factors for low back disorders during repetitive rebar lifting
US20230206149A1 (en) Ai powered, fully integrated, end-to-end risk assessment process tool
Xiang et 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two-dimensional maximum weight lifting prediction considering dynamic strength
Gonen et al. Computer‐Aided Ergonomic Analysis for Assembly Unit of an Agricultural Device
Choi et al. Critical analyses of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nd practical solutions in construction
Wibowo et al. The analysis of employees’ work posture by using rapid entire body assessment (REBA) and rapid upper limb assessment (RULA)
Adiyanto et al. Integrated self-report and observational risk assessment for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 i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CN112641441B (zh) 一种体态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9117A (zh) 体力水平标准制定方法、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eldmann et al. Ergonomic evaluation of body postures in order picking systems using Motion Capturing
CN109635498B (zh) 一种基于接触交互信息的多足机器人行走稳定性评价方法
Kaupe et al. Exoskeletons: productivity and ergonomics in logistics: a systematic review
Bernard et al. Estimation of metabolic rate using qualitative job descriptors
Seo et al. Motion data-driven unsafe pose identification through biomechanical analysis
Gurnani et al. A postural risk assessment of manual dairy farm workers using NIOSH lifting equation
Awolusi et al. Decision support framework for selecting wearable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for safety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AU2009238336B2 (en) Ergonomic role analysis
Yuan et al. Estimation of muscle contraction forces and joint reaction forces at the low back and shoulder during drywall installation
Escoba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subjective ergonomic assessment tools: Impact of input information accuracy on output (final scores) generation
Kolgiri et al. A Literature Review On Work-Related Body-Part Discomfort With Respect Of Postures And Movements
Kawakura et al. Optical Flow–Based Study Related to Outdoor Tree Pruning Using OpenCV Utilities and Captured Visual Data
Shibuya et al. Development of a Work Support Tool for the Old with Work Postures as an Index
Yu et al. Ergonomics hazards analysis of linemen’s power line fixing work in Ch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