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9081A - 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9081A
CN111429081A CN201910024543.XA CN201910024543A CN111429081A CN 111429081 A CN111429081 A CN 111429081A CN 201910024543 A CN201910024543 A CN 201910024543A CN 111429081 A CN111429081 A CN 111429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human resources
subsystem
human
human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45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9081B (zh
Inventor
石亚南
陆争辉
田野
李彬彬
凌健
章玉英
段元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m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45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90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9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9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9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9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5Human resou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子系统以及第二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子系统,对应第一业务,用于发起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所述第一子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满足用工单位灵活用工的需求,也可以提高效率,使得人力资源可以更方便的为多家用工单位提供服务。

Description

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大型的公司、机构等用工单位,通常会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具体的人员入职、离职、调岗等人事变动情况进行管理。在这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具体的入职、离职、调岗等环节,都有着规范化的处理流程。例如,在人员入职环节,应聘人员需要经过面试、笔试、背景调查等多个步骤的测试,在全部通过之后,再通过系统向其发offer(录用通知)。之后还需要被录用者携带一系列的证件等材料,于指定的时间办理入职手续,填写大量的信息,签订劳动合同,等等。
但是,对于商超、物流等劳动密集型的用工单位而言,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所需劳动力数量大,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入职离职频度高,人力资源需求灵活,波动幅度大,等等。例如,对于商超行业而言,经常有一些劳动力在一个门店只工作两三个小时,或者,今天在门店A工作,明天又在门店B工作,等等。可见,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所设计的人力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上述用工特点而言都显得太“重”,不够灵活。另外,办事效率比较低,对于一些急需用工的场景,也可以会由于各种复杂手续的办理,导致任务的时效被延误。
因此,如何更好地满足一些劳动密集型用工单位的灵活人力资源需求,提高效率,成为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满足用工单位灵活用工的需求,也可以提高效率,使得人力资源可以更方便的为多家用工单位提供服务。
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子系统以及第二子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子系统,对应第一业务,用于发起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并获得关于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所述第一子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子系统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所述第一子系统与第一业务对应;
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二子系统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接收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后,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状态信息,提供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以便所述第一子系统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子系统根据关联的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二子系统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获得关于目标第一子系统中目标人力资源的离职消息;
根据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在所述目标第一子系统所述用工单位中的岗位信息,为所述第一子系统进行可替代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推荐信息。
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得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
获得关于成立组织机构的需求消息,以及所需的人力资源对应的岗位、能力以及数量信息;
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提供推荐的人力资源信息。
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需求发布单元,用于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所述第一子系统与第一业务对应;
推荐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人力资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信息维护单元,用于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职业属性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人力资源推荐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后,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状态信息,提供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以便所述第一子系统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需求发布单元,用于根据关联的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推荐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录用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信息维护单元,用于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职业属性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离职消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关于目标第一子系统中目标人力资源的离职消息;
推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在所述目标第一子系统所述用工单位中的岗位信息,为所述第一子系统进行可替代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推荐信息。
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
需求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关于成立组织机构的需求消息,以及所需的人力资源对应的岗位、能力以及数量信息;
人力资源推荐信息,用于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提供推荐的人力资源信息。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所述第一子系统与第一业务对应;
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接收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后,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状态信息,提供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以便所述第一子系统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关联的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获得关于目标第一子系统中目标人力资源的离职消息;
根据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在所述目标第一子系统所述用工单位中的岗位信息,为所述第一子系统进行可替代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推荐信息。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获得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
获得关于成立组织机构的需求消息,以及所需的人力资源对应的岗位、能力以及数量信息;
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提供推荐的人力资源信息。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由第二子系统维护具体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另外可以获得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状态信息,因此,作为用工单位的第一子系统只要在需要用工时发布人力资源需求,即可获得第二子系统的推荐信息,然后,通过简单的身份验证程序即可完成具体的人力资源入职流程,不再需要经过面试、笔试、发Offer、资料审核等一系列的繁琐程序。这样,可以满足第一子系统对应的用工单位灵活用工的需求,也可以提高效率,使得人力资源可以更方便的为多家用工单位提供服务。
其中,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的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可以是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系统反馈的关于所述人力资源在为其提供作业服务的过程中的表现信息确定的。这样,针对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用工单位而言,在简化了用工流程的同时,还可以使得用工单位获得更有效的推荐信息,因为对于这种对文化知识水平要求不高的用工场景来说,具体人力资源在实际作业岗位上的表现信息更为重要。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1至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子系统中的界面示意图;
图3-1至3-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系统中的界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装置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具体的用工单位提供了轻量级的灵活用工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引入了“供应商”的概念,具体的人力资源可以由供应商进行劳务关系的维护,用工单位作为人力资源的使用者,只需要以“租赁”的形式向“供应商”发起用人需求,然后,“供应商”可以向其推荐具体的人力资源,还可以提供基础的资料等信息,用工单位进行一些审核操作之后,可以直接将具体的录用信息通知给“供应商”,再由供应商触达人力资源对应的用户,人力资源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到达用工单位进行报道即可。具体在报道时,也不需要填写大量的表格等信息,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力与用工单位之间并不具有直接的劳务关系,人力资源属于供应商,用工单位只是使用者)。当然,为了保证安全性,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验证,具体的,可以进行人脸识别,以及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的OCR识别等,与供应商具体推荐的劳动力的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即可直接上岗工作。在需要离职时,也只需要用工单位一方在相应的操作界面中点击相关的离职选项,具体的信息将会触达对应的“供应商”,后续该“供应商”又可以将将人力资源向其他用人单位进行推荐,等等。另外还可以在用工单位一方的操作界面中提供“调岗”的操作选项,需要对某劳动力进行调岗时,也是直接通过该操作选项执行操作即可。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由供应商一侧进行维护,用工单位只是以租赁的形式获得人力资源所提供的作业服务。因此,同一个人力资源可以为多个用工单位提供作业服务,相对而言,供应商所维护的人力资源可以看作是“人才市场”,市场中的人力资源可以在多家用工单位之间流动。但是,每次流动到一家用工单位时,不需要与用工单位进行繁琐的入职流程,因为具体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是由市场(供应商)维护的,因此,用工单位只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简单的身份认证即可上岗。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对具体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等“画像”数据进行描述及保存,例如,具体某个人力资源在某岗位上工作的怎样,擅长什么工作,技术是好是坏,等等,以便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人力资源的推荐。也就是说,对于店铺、配送站等劳动密集型的用人单位,由于对人力资源的知识文化背景方面的要求并不高,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这种人力资源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技能,能力等信息。因此,在为这种人力资源办理入职时不需要对人力资源的各种证件等信息进行考核,而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上述由具体用人单位关联的第一子系统为具体的人力资源沉淀下来的职业属性信息进行推荐,更能够符合上述要求。
另外,还可以对供应商的可靠性属性信息进行描述以及保存,例如,具体某个供应商推荐的人力资源的质量如何,准确度如何,等等,这些信息都可以帮助用工单位获得更好更准确的人力资源。
具体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为用工单位提供第一子系统,并为供应商提供第二子系统。其中,第一子系统以及第二子系统都可以提供前端页面,分别用于与用工单位工作人员以及供应商工作人员进行交互。也即,用工单位的具体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预先注册的账户进行登录,进入到第一子系统,前端页面具体可以包括用人单位内部的劳动力信息管理页面,招聘页面等。另外,供应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预先注册的账户进行登录,进入到第二子系统,前端页面具体可以包括具有劳务关系的劳动力信息页面,其中可以展示出具体人力资源的状态等信息,另外还可以展示出具体用工单元的人力资源需求等信息,还可以提供劳动力推荐中心页面,向用工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的推荐,等等。第一子系统以及第二子系统还可以分别部署有服务端,可以进行消息的转达,另外,还可以提供一些数据统计等服务,包括对具体劳动力的职业属性信息,供应商的职业属性信息,等等。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该实施例一首先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系统,参见图1,该系统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子系统101以及第二子系统102;其中,
所述第一子系统101,对应第一业务,用于发起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所述第二子系统102,用于维护与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并获得关于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所述第一子系统1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子系统可以与具体的业务方进行关联,这里可以称为第一业务,具体可以对应多种业务,例如,餐饮类实体店铺中提供的餐品加工制作以及配送业务,或者专门的配送业务,等等。其中,第一业务中可能包括多个工种,例如,拣货,打包,配送,等等。人力资源信息可以是与上述各个工种相对应的,也即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的人力资源都是属于对文化知识水平要求不高,但是对具体岗位技能有一定要求,并且流动性比较大,人力资源需求的产生可能具有临时性的特点,需要尽快到岗,并且需要用工的时间长度可能也并不长,可能两个小时之后就可以离岗,等等。另外,具体人力资源在用工单位内到岗后可能异动性也会比较强,例如,上午在厨房作业,下午需要调岗到前端大堂作业,等等。总之,需要具体的人力资源信息处理系统能够简化流程,符合上述灵活用工的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首先,具体与上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之间的劳务关系可以由供应商用户来维护,这种人力资源可以包括第一业务的多个工种分别对应的人力资源。具体实现时,对于具体人力资源的资料审核,健康状况证明,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等相关手续,都可以由供应商一方来负责办理。而用工单位一方则只需要通过“租赁”的形式使用供应商提供的人力资源,这样,对于用工单位而言,在为人力资源办理入职等手续时,就不再需要进行健康状况证明、资料审核、社会保险办理、劳动合同签订等一系列的流程,身份验证通过之后即可上岗工作。离职、转岗等过程也都可以随之简化,只要将入职、离职的状态通知给第二子系统即可。
其中,在具体实现时,供应商可以有多家,用工单位也可以有多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当于是由各家供应商对社会上的一些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进行维护,多家用工单位则可以根据具体的人力资源需求在多家供应商中选择具体可用的人力资源。因此,同一个人力资源也可能在多家不同的用工单位之间灵活切换,满足用工单位灵活用工的需求,也使得人力资源可以很方便的为多家用工单位提供劳动,而不需要每次到一个用工单位都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等一系列繁琐的流程。具体实现时,还可以通过第二子系统提供为新的人力资源办理入职等流程的功能,包括对相关基础资料的录入,保险的办理,等等。例如,如图2-1所示,对于新增的人员,可以录入基础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身份证件信息等,另外还可以录入劳务信息,主要包括供应商、业务区域、用工类型(小时工或月工等)、意向工作地点,等等。另外,还可以包括健康证等信息的上传,为员工办理的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操作的选项,等等,如果需要,则可以直接通过该第二子系统进行办理。完成办理后,可以在第二子系统中保存具体人力资源的信息。如图2-2所示,可以保存具体人员的工号,姓名,手机号,推荐作业地点,人员状态等信息。其中,人员状态具体就可以包括是否已经在某用工单位在职、待报到、空闲,等等,在接收到具体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时,可以从空闲状态的人力资源中进行推荐。另外,还可以查看具体人力资源的详情信息,例如,点击图2-2中的某个条目,可以进入到图2-3所示的员工详情信息页面,等等。以上过程均与实际的用工单位也即第一子系统无关。
第一子系统主要可以发起具体的人力资源需求,然后第二子系统向其进行人力资源的推荐。具体实现时,第一子系统可以在多种触发条件下进行人力资源需求的发布。例如,一种情况下,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其中,临时用工需求的情况也可以有多种,例如,一种情况下,可以是在所述第一业务中的任务量临时增加导致固有的人力资源不足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具体的,第一子系统还可以根据历史单量数据、实时单量数据等信息,提供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信息,也就是说,在未来一定长度的时间内,需要的用工人数信息,另外,还可以结合当前在岗的人力资源数量,确定出是否存在用工缺口(也即,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如果存在,则可以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例如,对于某全国连锁形式的大型用工单位而言,具体的提示信息展示方式可以如图3-1所示,也即,可以通过地图的形式,显示出省级行政区域内的用工缺口热力图信息,其中,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出缺口大小。在点击进入到某个具体的省份,或者城市等行政区划单位时,如图3-2所示,还可以展示出更多的细节,包括具体某家门店的用工缺口信息,等等。相应的,第一子系统关联的第一用户(也即,具体的实体店铺店长、配送站站长等)便可以根据上述用工缺口信息发布人力资源需求。其中,具体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中可以包括具体所需的岗位,技能,人数等。
其中,具体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并且可以解决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进行设定。例如,在其中一种应用场景下,具体的用工单位可以是提供餐饮类服务的实体店铺,这种实体店铺在线上可以关联有“云店”等虚拟店铺信息,消费者用户可以在线下单,实体店铺内还可以设有厨房等,在接收到订单后,进行餐品的加工制作,然后,再在预定的时间内配送至用户指定的收货地址。在这种场景中,厨房的加工制作、配送等过程中,都可能具有人力资源需求。当然,在具体实现时,实体店铺内也会配备具体的人力资源,包括厨师、配送员等,但是在一些订单高峰期,可能会出现“爆单”的情况,此时,实体店铺内的人力资源可能会出现不足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及时的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子系统发布人力资源需求,并由第二子系统进行人力资源的推荐,在第一子系统审核通过后,可以通过第二子系统通知对应的人力资源在指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提供对应的作业服务,等等。
其中,针对上述场景,第一子系统可以根据当前已生成的订单量确定所需的人力资源总量信息,并确定所述实体店铺内可提供的已有人力资源数量信息,然后,可以根据所述人力资源总量与已有人力资源数量之间的差值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发起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上述预测的工作可以是一直持续不断在实时进行,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是否会出现爆单的情况,并及时发布人力资源需求。其中,实体店铺中的工种可能有多种,包括厨师、配送员等,对于厨师类的人力资源而言,由于这种人力资源都是在实体店铺内提供作业服务,人数相对固定,因此,比较方便进行人力资源缺口的预测。而对于配送类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则相对较复杂,因为配送员可能处于在外进行配送的状态,但是,送完上一单可能会回到实体店铺继续配送;另外对于在实体店铺内等待的配送员可能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刚刚回到实体店铺,尚未分配任务,另一种是在实体店铺内已经分配了配送任务,但是,仍然具有剩余的运力,可以接受更多任务的分配,等等。因此,对配送类资源是否存在缺口的预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根据目标实体店铺关联的已生成订单量确定所需的配送类人力资源总量信息;然后,确定当前位于实体店铺内的第一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以及当前正在执行配送任务,且能够在预置时间内回到所述实体店铺的第二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再根据所述第一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以及第二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确定所述实体店铺内可提供的已有人力资源数量信息。其中,所述预置时间为所述实体店铺进行餐品加工制作所需的平均时间。最后,再根据实际所需的配送类人力资源与所述已有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之间的差值进行预测。例如,如果差值在可接受范围内,则可以认为不存在缺口,否则,存在缺口,需要从实体店铺外的第三方人力资源供应商发布人力资源需求。然后,由第二子系统推荐可以用的人力资源,第一子系统确认可以录用后,可以通过第二子系统通知对应的人力资源,在指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提供作业服务,以保证订单的按时送达。可见,由于上述场景中的人力资源需求是临时发生的,在高峰期过了之后,可能又不再需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灵活用工方案刚好能够满足上述需求,能够在需要用工时,人力资源及时到位,不必进行复杂的入职手续的办理等等,在需要离场时,也可以很便捷的快速离场,便于人力资源快速加入其他有人力资源需求的单位。
在上述由于所述第一业务中的任务量临时增加导致固有的人力资源不足,而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时,具体第一业务中的任务通常为需要在预置的时间内(例如,半小时等)完成的任务,此时,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中还可以包括要求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信息。这样,具体接受任务的人力资源,可以在该指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执行作业任务。
另一种临时用工需求可能是由于第一业务中的人力资源临时离职或者调岗导致的,例如,在所述第一业务中发生人力资源离职,且该人力资源所在岗位的任务尚未完成时,可以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或者,也可以在所述第一业务中发生人力资源调整岗位,且所在的原岗位的任务尚未完成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等等。
具体的人力资源需求发布之后,可以通过广播等方式触达具体的供应商对应的第二子系统,也就是说,多家供应商都可以接收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相应的,第二子系统还可以根据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在提供推荐信息时,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一种方式下,可以是通过人工推荐的方式来实现,也即,人为地从空闲状态的人力资源中,选择出可能会匹配人力资源需求的一个或者多个。当然,在人为推荐之前,系统还可以首先根据具体的意向区域,擅长的工种等信息进行筛选。或者,另一种方式下,也可以有第二子系统进行自动化的推荐。其中,具体在进行自动化推荐时,所依据的数据也可以是员工入职时提供的基础资料、劳务信息等。或者,在更为优选的方式下,还可以是根据第一子系统对具体的人力资源沉淀下来的职业属性信息进行推荐。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的人力资源而言,其之前可能已经为多个用工单位提供过作业,在此过程中,第一子系统还可以对具体人力资源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骑手单量、仓作业的拣货、打包等)等进行记录及评价,从而可以生成对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这种职业属性信息可以提供给第二子系统,这样,第二子系统便可以根据这种职业属性信息,判断具体的人力资源是否符合当前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而进行人力资源的推荐。
其中,具体实现时,由于所述第一业务中可能包括多个工种,所述第二子系统中维护的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与所述多个工种分别对应的人力资源。此时,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在为其提供目标工种上的作业服务过程中的表现信息。这样,第二子系统可以根据具体人力资源在对应工种上的表现,提供更准确的推荐信息。另外,同一人力资源可以在同一工种上积累更多的经验。
另外,所述第一业务包括同一组织机构通过多个不同的地理位置处的用工单位提供的业务,此时,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工作过的用工单位标识信息,以及在该用工单位中所提供的作业服务类别及工作表现,这样,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子系统,将所述人力资源推荐给所述同一组织机构中的其他用工单位。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一批人力资源而言,可以更灵活地在同一组织机构下的多个用工单位之间进行调整,而不再是进行盲目的推荐,可以提高用工效率。
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保存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例如,一种方式下,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941988360000161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保存具体人力资源的一些基础材料信息,包括意向的服务区域,用工类型(小时工或长期工等),联系方式等等,这些信息通常属于由人力资源提供的信息,而不是在第一子系统中沉淀下来的信息,因此,在上述表1中并未体现。
由于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是广播到多个第二子系统,因此,第一子系统可能会接收到来自多个第二子系统的人力资源推荐信息,此时,第一子系统还可以从中选择出具体需要录用的人力资源。具体实现时,选择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人为选择,或者,还可以根据历史用工记录中沉淀下来的数据,形成对第二子系统关联的第二用户(供应商用户)的可靠性属性信息,具体包括推荐的人力资源的准确度等等。然后,可以根据这种可靠性属性信息,从多个第二子系统中选择出目标第二子系统,再根据该目标第二子系统推荐的结果确定待录用的目标人力资源。也就是说,在所述人力资源提供劳动的过程中,第一子系统还可以确定所述人力资源与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匹配度,这样,可以综合多家第一子系统提供上述匹配度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子系统关联的第二用户的可靠性属性信息。
其中,具体对第二子系统关联的第二用户的可靠性属性信息的保存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一种方式下,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1941988360000171
在确定出待录用的人力资源后,可以将第一子系统关联的用工单位的名称、地址、时间等信息,以及该待录用的人力资源的信息提供给第二子系统。然后,可以由该第二子系统向具体的人力资源触达上述通知消息,通知其于何时到何地进行报到,并在人力资源信息列表中将该员工的状态置为“待报到”,等等。在查看具体的员工详情时,可以在详情页面中显示出具体待待报到详情,例如,如图2-3中所示的,“待报到,请通知应聘者于2019-01-05 00:00前往HR测试子公司c-鲜生门店-测试门店c报到”,等等。
人力资源在收到具体的通知消息后,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报到,具体在进行报到时,第一子系统不再需要进行基础资料的采集,健康证明的核验,保险等相关事宜的办理,等等。当然,为了安全起见,第一子系统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身份验证,具体在进行身份验证时,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具体可以采集人力资源对应的用户的生物体征信息(例如,人脸图像等),以及身份证件信息(通过OCR识别等方式),然后,通过采集到的信息对人力资源进行身份验证。在完成身份验证之后,便完成入职流程,人力资源可以正式到岗工作。相应的,第一子系统还可以将人力资源的信息添加到关联的用工单位的在职人力资源信息列表中,如图3-3所示。另外还可以向第二子系统发送入职成功的通知消息,第二子系统可以将对应人力资源的状态修改为“在职”状态,等等。
其中,如图3-3所示,在第一子系统中展示具体人力资源的信息的过程中,每个条目可以对应一个人力资源,并且,具体每个条目中还可以提供用于对对应人力资源执行离场、异动、信息变更等操作的操作选项。这样,如果某人力资源需要离场,则可以直接通过该操作选项进行处理,相应的,第一子系统可以将信息通知给关联的第二子系统,第二子系统可以将人力资源的状态进行更新。异动指的是在同一个用工单位内进行的岗位调整,例如,某人力资源上午在后厨工作,下午需要到前场大堂工作,则直接通过“异动”操作选项进行操作即可,不再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办理相关的手续。
总之,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由第二子系统维护具体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另外可以获得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状态信息,因此,作为用工单位的第一子系统只要在需要用工时发布人力资源需求,即可获得第二子系统的推荐信息,然后,通过简单的身份验证程序即可完成具体的人力资源入职流程,不再需要经过面试、笔试、发Offer、资料审核等一系列的繁琐程序。这样,可以满足第一子系统对应的用工单位灵活用工的需求,也可以提高效率,使得人力资源可以更方便的为多家用工单位提供服务。
其中,由于是由供应商用户维护具体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因此,相关的资料审核等工作都可以由供应商用户来完成,用工单位只要发布人力资源需求,即可获得供应商用户的推荐信息,然后,通过简单的身份验证程序即可完成具体的人力资源入职流程。在人力资源需要离职、调岗时,由于仅是在用工单位内部的变化,实际与供应商之间的劳务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用工单位内部也可以直接通过简化的程序来完成。
另外,具体的人力资源在为第一子系统关联的用人单位提供作业服务的过程中,还可以由第一子系统对人力资源的能力信息等进行评价,以此沉淀出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供应商在进行人力资源推荐时,可以依据这种职业属性信息进行准确的推荐。也就是说,对于店铺、配送站等劳动密集型的用人单位,由于对人力资源的知识文化背景方面的要求并不高,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这种人力资源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技能,能力等信息。因此,在为这种人力资源办理入职时不需要对人力资源的各种证件等信息进行考核,而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上述由具体用人单位关联的第一子系统为具体的人力资源沉淀下来的职业属性信息进行推荐,更能够符合上述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具体的用工需求可能是临时发生的,并且需要人力资源快速到岗,甚至从发出需求到正式上岗,可能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因此,也不允许进行繁琐的入职手续的办理。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具体劳务关系的管理放在供应商一侧,用人单位可以采用“租赁”的形式获得具体人力资源所提供的作业服务,这样,可以形成供应商、用工单位与人力资源之间的三角关系模型,从而可以满足用工单位灵活用工的需求,也可以提高效率,使得人力资源可以更方便的为多家用工单位提供服务。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是与实施例一相对应的,从第一子系统的角度,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参见图4,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401:第一子系统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所述第一子系统与第一业务对应;
S402: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S403: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其中,所述职业属性信息是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系统反馈的关于所述人力资源在为其提供作业服务的过程中的表现信息确定的。
所述第一业务中包括多个工种,所述第二子系统中维护的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与所述多个工种分别对应的人力资源;
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在为其提供目标工种上的作业服务过程中的表现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包括同一组织机构通过多个不同的地理位置处的用工单位提供的业务;此时,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工作过的用工单位标识信息,以及在该用工单位中所提供的作业服务类别及工作表现,以便通过所述第二子系统,将所述人力资源推荐给所述同一组织机构中的其他用工单位。
具体在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具体的,可以在所述第一业务中的任务量临时增加导致固有的人力资源不足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中的任务为需要在预置的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中包括要求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信息。
或者,在所述第一业务中发生人力资源离职,且该人力资源所在岗位的任务尚未完成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或者,在所述第一业务中发生人力资源调整岗位,且所在的原岗位的任务尚未完成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其中,由于供应商等第二用户可能有多个,因此,第一子系统可以接收多个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然后,还可以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子系统关联的第二用户的职业属性信息,选择目标第二子系统,并根据该目标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所述第二用户的职业属性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的历史推荐记录中,人力资源与对应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实际匹配度确定的。
其中,在具体实现时,在被录用的人力资源提供劳动的过程中,还可以确定所述人力资源与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匹配度;然后,可以根据所述匹配度,更新所述第二子系统关联的第二用户的职业属性信息。
另外,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采集所述人力资源提供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然后,根据所述采集到的信息生成或更新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并将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提供给所述第二子系统,以便所述第二子系统根据所述职业属性信息推荐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人力资源信息。
其中,还可以通过对所述待录用的人力资源对应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完成入职流程。例如,可以采集人力资源对应的用户的生物体征信息,以及身份证件信息,通过采集到的信息对人力资源进行身份验证。
另外,在所述待录用的人力资源完成入职流程后,还可以向对应的第二子系统提供完成入职的通知消息,以便所述第二子系统修改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再者,还可以提供在职的人力资源信息列表,其中每个条目对应一个人力资源信息,并在所述条目中提供用于对所述人力资源进行离场或者异动处理的操作选项。
其中,在通过所述离场对应的操作选项接收到针对目标人力资源的操作指令后,可以将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信息从所述列表中清除,并向对应的第二子系统提供离场的通知消息,以便所述第二子系统修改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在通过所述异动对应的操作选项接收到针对目标人力资源的操作指令后,将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岗位信息进行修改操作。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三也是与实施例一相对应的,从第二子系统的角度,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参见图5,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501:第二子系统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S502: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S503:接收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后,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状态信息,提供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以便所述第一子系统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其中,所述职业属性信息是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系统反馈的关于所述人力资源在提供作业服务的过程中的历史评价信息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中包括多个工种,所述第二子系统中维护的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与所述多个工种分别对应的人力资源;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在为其提供目标工种上的作业服务过程中的表现信息;此时,可以根据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中所需的工种信息、技能要求信息,从所述人力资源中选择在该工种上的历史表现符合条件的可用人力资源进行推荐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业务包括同一组织机构通过多个不同的地理位置处的用工单位提供的业务;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工作过的用工单位标识信息,以及在该用工单位中所提供的作业服务类别及工作表现;此时,可以将所述第一子系统所在用工单位所属的组织机构下其他用工单位中对应工种上工作过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推荐。
具体实现时,还可以接收所述第一子系统提供的被录用的人力资源的信息,以及报到的时间、地点信息;然后,将所述被录用的人力资源的状态更新为待报到状态,并将所述报到的时间、地点信息提供给该被录用的人力资源。
再者,还可以接收所述第一子系统提供的关于目标人力资源被录用的通知信息,并对该目标人力资源的状态更新为在职状态。
或者,接收所述第一子系统提供的关于目标人力资源离场的通知信息,并对该目标人力资源的状态更新为空闲状态。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四针对提供餐饮服务的实体店铺作为用工单位的应用场景,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参见图6,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601:第一子系统根据关联的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S602: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S603: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具体的,可以在所述第一业务中的任务量临时增加导致固有的人力资源不足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包括目标实体店铺中提供的餐品加工制作以及配送业务;此时,可以根据目标实体店铺关联的已生成、尚未配送订单量确定所需的配送类人力资源总量信息;在确定所述实体店铺内可提供的已有人力资源数量信息时,首先可以根据所述实体店铺内的人力资源职业属性信息,确定当前位于实体店铺内的第一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以及当前正在执行配送任务,且能够在预置时间内回到所述实体店铺的第二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其中,所述预置时间为所述实体店铺进行餐品加工制作所需的平均时间;然后,根据所述第一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以及第二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确定所述实体店铺内可提供的已有人力资源数量信息。
实施例五
该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在该方法中,由于维护了人力资源职业属性信息库,其中记录有各个人力资源在为多个用人单位提供作业服务的过程中沉淀下来的职业属性信息,对于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更注重实际岗位上的技能或能力的用工场景而言,通过这种职业属性信息能够比较准确的推荐出符合用工需求的人力资源。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五主要是针对在某用人单位中有人力资源离岗的场景,提供了能够快速响应,为该用人单位提供可以替换的新的人力资源信息的解决方案,使得用人单位能够尽快获得人力资源的补充,避免对实际的作业过程造成影响。具体的,参见图7,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701:第二子系统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这里的状态信息同样可以包括是否在某用工单位在职,是否空闲,等等。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劳务关系可以由第二子系统进行维护,或者,也可以由具体的用工单位进行维护,在不需要进行快速入离职处理的系统而言,上述两种方式都可以。
S702: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S703:获得关于目标第一子系统中目标人力资源的离职消息;
S704:根据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在所述目标第一子系统所述用工单位中的岗位信息,为所述第一子系统进行可替代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推荐信息。
实施例六
在该实施例六中,提供了另一种应用场景,在该场景中,可能存在一家需要新创立或者需要进行大批量人员调整的组织机构,如果这种组织机构需要的人力资源也是具有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更注重实际岗位上的技能或能力等特点,则同样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沉淀下来的人力资源职业属性信息库,为这种组织机构提供一整套的人力资源推荐,帮助这种组织机构快速的建立起团队,等等。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参见图8,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801:获得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
S802:获得关于成立组织机构的需求消息,以及所需的人力资源对应的岗位、能力以及数量信息;
S803: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提供推荐的人力资源信息。
关于上述实施例二至实施六中的未详述部分,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一中的记载,这里不再赘述。
与实施例二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参见图9,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需求发布单元901,用于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所述第一子系统与第一业务对应;
推荐信息接收单元902,用于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人力资源确定单元9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其中,所述职业属性信息是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系统反馈的关于所述人力资源在为其提供作业服务的过程中的表现信息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中包括多个工种,所述第二子系统中维护的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与所述多个工种分别对应的人力资源;
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在为其提供目标工种上的作业服务过程中的表现信息。
所述第一业务包括同一组织机构通过多个不同的地理位置处的用工单位提供的业务;
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工作过的用工单位标识信息,以及在该用工单位中所提供的作业服务类别及工作表现,以便通过所述第二子系统,将所述人力资源推荐给所述同一组织机构中的其他用工单位。
所述需求发布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具体的,所述需求发布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在所述第一业务中的任务量临时增加导致固有的人力资源不足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中的任务为需要在预置的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中包括要求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信息。
或者,需求发布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在所述第一业务中发生人力资源离职,且该人力资源所在岗位的任务尚未完成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或者,需求发布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在所述第一业务中发生人力资源调整岗位,且所在的原岗位的任务尚未完成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由于第二子系统可能为多个,因此,推荐信息接收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接收多个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此时,人力资源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子系统关联的第二用户的职业属性信息,选择目标第二子系统,并根据该目标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所述第二用户的职业属性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的历史推荐记录中,人力资源与对应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实际匹配度确定的。
另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匹配度确定单元,用于在被录用的人力资源提供劳动的过程中,确定所述人力资源与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匹配度;
第二用户职业属性信息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度,更新所述第二子系统关联的第二用户的职业属性信息。
再者,该装置还可以
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人力资源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信息;
劳动力职业属性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采集到的信息生成或更新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劳动力职业属性信息提供单元,用于将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提供给所述第二子系统,以便所述第二子系统根据所述职业属性信息推荐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人力资源信息。
其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待录用的人力资源对应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完成入职流程。
第一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待录用的人力资源完成入职流程后,向对应的第二子系统提供完成入职的通知消息,以便所述第二子系统修改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另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操作选项提供单元,用于提供在职的人力资源信息列表,其中每个条目对应一个人力资源信息,并在所述条目中提供用于对所述人力资源进行离场或者异动处理的操作选项。
第二通知单元,用于在通过所述离场对应的操作选项接收到针对目标人力资源的操作指令后,将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信息从所述列表中清除,并向对应的第二子系统提供离场的通知消息,以便所述第二子系统修改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第三通知单元,用于在通过所述异动对应的操作选项接收到针对目标人力资源的操作指令后,将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岗位信息进行修改操作。
与实施例三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参见图10,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信息维护单元1001,用于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职业属性信息获得单元1002,用于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人力资源推荐单元1003,用于接收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后,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状态信息,提供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以便所述第一子系统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其中,所述职业属性信息是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系统反馈的关于所述人力资源在提供作业服务的过程中的历史评价信息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中包括多个工种,所述第二子系统中维护的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与所述多个工种分别对应的人力资源;
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在为其提供目标工种上的作业服务过程中的表现信息;
所述人力资源推荐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中所需的工种信息、技能要求信息,从所述人力资源中选择在该工种上的历史表现符合条件的可用人力资源进行推荐信息。
或者,所述第一业务包括同一组织机构通过多个不同的地理位置处的用工单位提供的业务;
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工作过的用工单位标识信息,以及在该用工单位中所提供的作业服务类别及工作表现;
所述人力资源推荐单元具体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子系统所在用工单位所属的组织机构下其他用工单位中对应工种上工作过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推荐。
另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子系统提供的被录用的人力资源的信息,以及报到的时间、地点信息;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将所述被录用的人力资源的状态更新为待报到状态,并将所述报到的时间、地点信息提供给该被录用的人力资源。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子系统提供的关于目标人力资源被录用的通知信息,并对该目标人力资源的状态更新为在职状态。
第三更新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子系统提供的关于目标人力资源离场的通知信息,并对该目标人力资源的状态更新为空闲状态。
与实施例四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参见图11,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需求发布单元1101,用于根据关联的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推荐信息接收单元1102,用于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录用信息确定单元11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其中,需求发布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在所述第一业务中的任务量临时增加导致固有的人力资源不足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所述第一业务包括目标实体店铺中提供的餐品加工制作以及配送业务;
所述装置还可以用于:
根据目标实体店铺关联的已生成、尚未配送的订单量确定所需的人力资源总量信息;
确定所述实体店铺内可提供的已有人力资源数量信息;
根据所述人力资源总量与已有人力资源数量之间的差值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以确定人力资源是否充足。
具体的,可以根据目标实体店铺关联的已生成订单量确定所需的配送类人力资源总量信息;
确定当前位于实体店铺内的第一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以及当前正在执行配送任务,且能够在预置时间内回到所述实体店铺的第二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其中,所述预置时间为所述实体店铺进行餐品加工制作所需的平均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以及第二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确定所述实体店铺内可提供的已有人力资源数量信息。
与实施例五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参见图12,该装置可以包括:
信息维护单元1201,用于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职业属性信息获得单元1202,用于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离职消息获得单元1203,用于获得关于目标第一子系统中目标人力资源的离职消息;
推荐单元1204,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在所述目标第一子系统所述用工单位中的岗位信息,为所述第一子系统进行可替代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推荐信息。
与实施例六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参见图13,该装置可以包括:
数据获得单元1301,用于获得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
需求信息获得单元1302,用于获得关于成立组织机构的需求消息,以及所需的人力资源对应的岗位、能力以及数量信息;
人力资源推荐信息1303,用于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提供推荐的人力资源信息。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所述第一子系统与第一业务对应;
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以及另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接收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后,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状态信息,提供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以便所述第一子系统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以及另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关联的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另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第二子系统维护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获得关于目标第一子系统中目标人力资源的离职消息;
根据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在所述目标第一子系统所述用工单位中的岗位信息,为所述第一子系统进行可替代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推荐信息。
另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获得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
获得关于成立组织机构的需求消息,以及所需的人力资源对应的岗位、能力以及数量信息;
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提供推荐的人力资源信息。
其中,图14示例性的展示出了电子设备的架构,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1410,视频显示适配器1411,磁盘驱动器1412,输入/输出接口1413,网络接口1414,以及存储器1420。上述处理器1410、视频显示适配器1411、磁盘驱动器1412、输入/输出接口1413、网络接口1414,与存储器1420之间可以通过通信总线1430进行通信连接。
其中,处理器14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4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420可以存储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400运行的操作系统1421,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400的低级别操作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另外,还可以存储网页浏览器1423,数据存储管理系统1424,以及人力资源信息处理系统1425等等。上述人力资源信息处理系统1425就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实现前述各步骤操作的应用程序。总之,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420中,并由处理器14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413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网络接口1414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43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410、视频显示适配器1411、磁盘驱动器1412、输入/输出接口1413、网络接口1414,与存储器1420)之间传输信息。
另外,该电子设备1400还可以从虚拟资源对象领取条件信息数据库1441中获得具体领取条件的信息,以用于进行条件判断,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410、视频显示适配器1411、磁盘驱动器1412、输入/输出接口1413、网络接口1414,存储器1420,总线1430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申请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41)

1.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子系统以及第二子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子系统,对应第一业务,用于发起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并获得关于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所述第一子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2.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子系统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所述第一子系统与第一业务对应;
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职业属性信息是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系统反馈的关于所述人力资源在为其提供作业服务的过程中的表现信息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中包括多个工种,所述第二子系统中维护的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与所述多个工种分别对应的人力资源;
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在为其提供目标工种上的作业服务过程中的表现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包括同一组织机构通过多个不同的地理位置处的用工单位提供的业务;
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工作过的用工单位标识信息,以及在该用工单位中所提供的作业服务类别及工作表现,以便通过所述第二子系统,将所述人力资源推荐给所述同一组织机构中的其他用工单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业务中的任务量临时增加导致固有的人力资源不足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中的任务为需要在预置的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中包括要求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业务中发生人力资源离职,且该人力资源所在岗位的任务尚未完成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业务中发生人力资源调整岗位,且所在的原岗位的任务尚未完成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包括:
接收多个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第二子系统关联的第二用户的可靠性属性信息,选择目标第二子系统,并根据该目标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所述第二用户的可靠性属性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的历史推荐记录中,人力资源与对应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实际匹配度确定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被录用的人力资源提供劳动的过程中,确定所述人力资源与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匹配度;
根据所述匹配度,更新所述第二子系统关联的第二用户的可靠性属性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集所述人力资源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信息;
根据所述采集到的信息生成或更新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将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提供给所述第二子系统,以便所述第二子系统根据所述职业属性信息推荐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人力资源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对所述待录用的人力资源对应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完成入职流程。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待录用的人力资源完成入职流程后,向对应的第二子系统提供完成入职的通知消息,以便所述第二子系统修改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在职的人力资源信息列表,其中每个条目对应一个人力资源信息,并在所述条目中提供用于对所述人力资源进行离场或者调岗处理的操作选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离场对应的操作选项接收到针对目标人力资源的操作指令后,将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信息从所述列表中清除,并向对应的第二子系统提供离场的通知消息,以便所述第二子系统修改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异动对应的操作选项接收到针对目标人力资源的操作指令后,将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岗位信息进行修改操作。
19.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子系统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接收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后,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状态信息,提供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以便所述第一子系统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职业属性信息是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子系统反馈的关于所述人力资源在提供作业服务的过程中的历史评价信息确定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中包括多个工种,所述第二子系统中维护的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与所述多个工种分别对应的人力资源;
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在为其提供目标工种上的作业服务过程中的表现信息;
所述提供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中所需的工种信息、技能要求信息,从所述人力资源中选择在该工种上的历史表现符合条件的可用人力资源进行推荐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包括同一组织机构通过多个不同的地理位置处的用工单位提供的业务;
所述第一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包括:所述人力资源工作过的用工单位标识信息,以及在该用工单位中所提供的作业服务类别及工作表现;
所述提供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包括:
将所述第一子系统所在用工单位所属的组织机构下其他用工单位中对应工种上工作过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推荐。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子系统提供的被录用的人力资源的信息,以及报到的时间、地点信息;
将所述被录用的人力资源的状态更新为待报到状态,并将所述报到的时间、地点信息提供给该被录用的人力资源。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子系统提供的关于目标人力资源完成入职的通知信息,并对该目标人力资源的状态更新为在职状态。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子系统提供的关于目标人力资源离场的通知信息,并对该目标人力资源的状态更新为空闲状态。
26.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子系统根据关联的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关联的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业务中的任务量临时增加导致固有的人力资源不足时,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包括目标实体店铺中提供的餐品加工制作以及配送业务;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目标实体店铺关联的已生成、尚未配送的订单量确定所需的人力资源总量信息;
确定所述实体店铺内可提供的已有人力资源数量信息;
根据所述人力资源总量与已有人力资源数量之间的差值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以确定人力资源是否充足。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目标实体店铺关联的已生成、尚未配送订单量确定所需的人力资源总量信息,包括:
根据目标实体店铺关联的已生成订单量确定所需的配送类人力资源总量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实体店铺内可提供的已有人力资源数量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实体店铺内的人力资源画像数据,确定当前位于实体店铺内的第一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以及当前正在执行配送任务,且能够在预置时间内回到所述实体店铺的第二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其中,所述预置时间为所述实体店铺进行餐品加工制作所需的平均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以及第二配送类人力资源数量,确定所述实体店铺内可提供的已有人力资源数量信息。
30.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子系统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获得关于目标第一子系统中目标人力资源的离职消息;
根据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在所述目标第一子系统所述用工单位中的岗位信息,为所述第一子系统进行可替代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推荐信息。
31.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
获得关于成立组织机构的需求消息,以及所需的人力资源对应的岗位、能力以及数量信息;
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提供推荐的人力资源信息。
32.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需求发布单元,用于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所述第一子系统与第一业务对应;
推荐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人力资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33.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维护单元,用于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职业属性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人力资源推荐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后,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状态信息,提供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以便所述第一子系统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34.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需求发布单元,用于根据关联的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推荐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录用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35.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维护单元,用于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职业属性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离职消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关于目标第一子系统中目标人力资源的离职消息;
推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在所述目标第一子系统所述用工单位中的岗位信息,为所述第一子系统进行可替代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推荐信息。
36.一种人力资源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
需求信息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关于成立组织机构的需求消息,以及所需的人力资源对应的岗位、能力以及数量信息;
人力资源推荐信息,用于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提供推荐的人力资源信息。
3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发布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所述第一子系统与第一业务对应;
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3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接收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后,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状态信息,提供符合所述人力资源需求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以便所述第一子系统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3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关联的第一业务中产生的临时用工需求,发布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接收第二子系统针对所述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子系统用于维护与所述第一业务关联的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及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状态信息,提供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子系统提供的可用人力资源的推荐信息,确定待录用的人力资源。
4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维护与人力资源的劳务关系信息,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
获得所述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
获得关于目标第一子系统中目标人力资源的离职消息;
根据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职业属性信息,以及在所述目标第一子系统所述用工单位中的岗位信息,为所述第一子系统进行可替代所述目标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推荐信息。
4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操作:
获得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
获得关于成立组织机构的需求消息,以及所需的人力资源对应的岗位、能力以及数量信息;
根据所述人力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职业属性信息,提供推荐的人力资源信息。
CN201910024543.XA 2019-01-10 2019-01-10 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1429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4543.XA CN111429081B (zh) 2019-01-10 2019-01-10 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4543.XA CN111429081B (zh) 2019-01-10 2019-01-10 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9081A true CN111429081A (zh) 2020-07-17
CN111429081B CN111429081B (zh) 2023-08-22

Family

ID=71546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4543.XA Active CN111429081B (zh) 2019-01-10 2019-01-10 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90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3090A (zh) * 2020-09-28 2020-12-08 拉卡拉汇积天下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灵活用工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1207A (zh) * 2016-08-04 2016-12-21 天津西瑞尔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订单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6355262A (zh) * 2016-09-27 2017-01-25 唐山百迅科技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需求中用工供给方的自动推荐方法及系统
US20170236131A1 (en) * 2015-04-30 2017-08-17 NetSuite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leveraging customer and company data to generate recommendations and other forms of interactions with customers
CN107680663A (zh) * 2017-09-12 2018-02-09 上海长海医院 护理人员动态调配系统及方法
CN108073645A (zh) * 2016-11-18 2018-05-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招聘平台的求职人推荐页面展示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36131A1 (en) * 2015-04-30 2017-08-17 NetSuite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leveraging customer and company data to generate recommendations and other forms of interactions with customers
CN106251207A (zh) * 2016-08-04 2016-12-21 天津西瑞尔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订单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6355262A (zh) * 2016-09-27 2017-01-25 唐山百迅科技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需求中用工供给方的自动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08073645A (zh) * 2016-11-18 2018-05-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招聘平台的求职人推荐页面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7680663A (zh) * 2017-09-12 2018-02-09 上海长海医院 护理人员动态调配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梅梅;刘立善;刘兴荣;胥萍;: "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某大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3090A (zh) * 2020-09-28 2020-12-08 拉卡拉汇积天下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灵活用工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53090B (zh) * 2020-09-28 2024-05-03 大数惠云(北京)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灵活用工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9081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47609B1 (ko) 구인정보 제공 연동 기반의 구인 구직 중개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US20140278652A1 (en) Hybri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d deploying field technicians in a facilities management hybrid workforce
US20030139986A1 (en) Spend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US20160162840A1 (en) Talent acquisi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1502424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eption, analysis and dissemination of user feedback
WO2019127819A1 (zh) 品牌宣传项目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WO2017037677A1 (e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and data storage systems and processes for industrial projects
KR102456922B1 (ko) 확장된 범위를 가진 인재 채용 중개 서비스 방법
CN114579087A (zh) 一种电力客户服务业务中台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6739302A (zh) 项目交付评估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2009022831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calendaring tool for claim code and workload determination
CN114819769A (zh) It服务任务的切片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420987A (zh) 需求排期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631544B1 (ko) 부동산 임대 관리 시스템
JP6894275B2 (ja) 保守要員融通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保守要員融通支援方法
CN111429081A (zh) 人力资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146545B1 (ko) 이동통신단말 기반 전문건설업체에서의 현장 정보 관리 시스템
US2014027864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lements of parts and labor costs in a facilities management computing environment
KR20120010676A (ko) 고객 서비스 통합 시스템
CN110322116A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3427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on a decentralized resource network
CN105912647B (zh) 一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
CN111985900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132424B (zh) 用于获得异常评估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22187A (zh) 一种面向多人聚会的商家推荐方法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7

Address after: Room 210, 2nd Floor, Juyang Building, No. 1200 Pudong Avenue,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HEMA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Box 847, four, Grand Cayman capital, Cayman Islands, UK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