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2647B - 一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2647B
CN105912647B CN201610218515.8A CN201610218515A CN105912647B CN 105912647 B CN105912647 B CN 105912647B CN 201610218515 A CN201610218515 A CN 201610218515A CN 105912647 B CN105912647 B CN 105912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user
data
mapping tabl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85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2647A (zh
Inventor
胡荣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EXIN YUANCHUANG LABO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exin Yuanchuang Lab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exin Yuanchuang Lab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exin Yuanchuang Lab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185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2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2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2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2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2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移动端和服务端,服务端包含具有数据匹配单元的系统管理模块,其中,数据匹配单元基于移动端发送的至少包含地理位置数据的信息建立第一映射表,数据匹配单元基于移动端发送的至少包含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的信息建立第二映射表,并由数据匹配单元基于响应移动端发送的数据或指令完成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的更新,对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和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由数据匹配单元以交互匹配的方式进行服务与需求的匹配和/或筛选,并将匹配和/或筛选后的数据作为服务信息返回至移动端。该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服务需求和地理位置就近匹配出相关服务信息,使社会资源合理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上发布和搜索服务信息是网民的一个重要需求,如58同城、赶集网等这些服务信息发布网站就是基于这个需求而建立的。这里的服务信息包括与工作生活相关的各种供服务与需求信息,如家政服务与需求信息、培训服务与需求、房屋出租信息、求租信息、招工信息等等。
当前,网民在服务信息发布网站上发布服务信息以及搜索服务信息时,更希望在就近发布信息或者获得就近的信息,即服务信息更多地与自身地理位置相关,使得所有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和高质量,不仅节约了服务成本,同时也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更加合理的利用。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587392U)公布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管理系统。该专利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管理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以及服务端(20),所述服务端(20)由注册服务器、登陆服务器、权限管理服务器、后台数据库管理服务器、信息下发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相互连接在一起后再与所述移动终端相连。通过该专利的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增强对移动终端各服务的管理,方便移动终端用户与移动终端设备供应商的信息交流,但是,该系统功能较单一,并不涉及发布信息和需求信息之间的筛选和匹配方案,也不能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和服务请求显示相关的服务信息,便于用户就近取得服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所述服务管理系统包括移动端和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包含具有数据匹配单元的系统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匹配单元基于所述移动端发送的至少包含地理位置数据的信息建立第一映射表,所述数据匹配单元基于所述移动端发送的至少包含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的信息建立第二映射表,并由所述数据匹配单元基于响应所述移动端发送的数据或指令完成所述第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映射表的更新,对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和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由所述数据匹配单元以交互匹配的方式进行服务与需求的匹配和/或筛选,并将匹配和/或筛选后的数据作为服务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端。
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能够根据服务提供方和服务需求方的地理位置快速匹配出相关服务信息,使服务提供方和服务需求方能够就近提供服务或获取服务,该系统尤其在服务需求方发生意外而需要服务时,就近匹配的优势能够使服务需求方及时获得救助。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映射表为所述数据匹配单元基于第一用户经所述移动端发送的地理位置数据而建立的第一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所述第二映射表为所述数据匹配单元基于第一用户经所述移动端发送的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而建立的第一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为所述数据匹配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映射表和第一用户经所述移动端发送的与查询服务和/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匹配出的更新后地理位置数据而建立的第一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为所述数据匹配单元基于所述第二映射表和第一用户经所述移动端发送的与查询服务和/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匹配出的更新后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而建立的第一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端包括个人信息模块、需求数据采集模块、服务评价模块和支付模块,其中,所述个人信息模块用于提交和/或上传用户的属性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并将所述属性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模块进行保存;所述需求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提交和/或上传用户的需求数据并将所述需求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模块进行保存;所述服务评价模块用于用户对对方的服务和/或需求进行评价,并将所述评价发送至所述个人信息模块进行保存;所述支付模块通过第一用户扫描第二用户的二维码以完成费用支付,或者,所述支付模块通过响应于服务端发送的费用支付消息以完成费用支付。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个人信息模块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推送的与服务和/或需求相关的消息和/或提示,并且,所述个人信息模块还包括基于GPS和/或iBeacon定位方式获取用户实时地址的地理位置查询服务单元;所述需求数据采集模块还用于以列表和/或地图方式显示在线服务提供用户的信息以便服务需求用户对匹配的服务提供用户预约下单,和/或所述需求数据采集模块以列表方式显示当前服务需求订单状态和/或用户的历史需求信息以便服务需求用户能够在历史需求信息中挑选满意的服务提供用户预约下单。
本系统基于iBeacon的定位方式,具有定位精确的优势,在服务需求方和/或服务提供方发生意外时,救助人员能准确确定其位置,让服务需求方和/或服务提供方及时获得救助。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服务端还包括服务器模块,所述服务器模块用于保存经所述移动端发送的至少包含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的信息,并且,所述服务器模块将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和所述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作为历史映射表保存,并且,由所述数据匹配单元基于所述服务器模块保存的历史映射表生成至少一个第一预测映射表和至少一个第二预测映射表,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预测映射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测映射表保存于所述服务器模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预测映射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测映射表作为下次数据更新的基础。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管理模块还包括用户管理单元、服务信息单元和财务管理单元,其中,所述用户管理单元基于用户经所述移动端发送的数据或指令提取和/或更新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并将提取和/或更新的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匹配单元;所述服务信息单元用于提取用户经所述移动端发送的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中与服务提供项目和/或服务需求项目相关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进行存储;所述财务管理单元基于服务需求用户提交的服务需求订单信息和/或服务提供用户的服务等级确定支付费用以及基于服务提供用户提交的收款账号信息确定支付对象,并将支付费用和支付对象的信息连同验证码推送至服务需求用户的支付模块。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用户管理单元还用于管理用户提交和/或上传的属性数据并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和/或用户评价确定用户的服务等级,并且,所述用户管理单元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反馈所述移动端发送的确认和/或识别用户身份的信息;所述服务信息单元还基于服务城市、服务项目和/或服务提供用户的服务等级确定服务计费方式。
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和验证,为用户间的服务提供质量保障和安全保障,同时也可防止系统滥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的移动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并且,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通过WiFi、蓝牙、ZigBee、移动2G、移动3G或移动4G实现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服务端的数据传输。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服务管理:用户通过所述个人信息模块和/或所述需求数据采集模块提交和/或上传至少包含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的信息至所述服务端,所述服务器模块对所述信息进行存储,所述数据匹配单元基于所述信息建立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用户经由所述移动端发送与查询服务和/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至所述服务端:所述数据匹配单元基于响应所述移动端发送的数据或指令完成所述第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映射表的更新,并对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和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以交互匹配的方式进行服务与需求的匹配和/或筛选,再将匹配和/或筛选后的数据作为服务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端:用户基于所述移动端显示的服务信息确定下单和/或接收订单,服务提供用户完成相应服务后,由服务需求用户基于所述支付模块响应于服务端发送的费用支付消息以完成费用支付,或者用户基于所述移动端显示的服务信息未确认到服务需求用户和/或服务提供用户,由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对服务与需求进行重新匹配和/或筛选。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端还包括有报警模块,所述服务端还包括有报警系统连接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报警系统连接模块形成紧急报警通道,服务需求用户和服务提供用户在人身安全处于危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报警模块快速与报警系统连接,其中,所述报警系统连接模块将地理位置信息、个人信息迅速发送至报警系统的接警人员。例如,服务需求用户在突发疾病,需要紧急救援时,可通过报警模块快速报警。又例如,服务提供用户在到达服务地点后,发现服务需求用户为违法犯罪分子的情况,可通过报警模块快速报警。服务需求用户和服务提供用户只需要发送报警指令,不需要通过语音报警,便于服务需求用户和服务提供用户在危险情况下隐藏报警。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通过报警模块可在服务需求用户和服务提供用户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报警以获得救助。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能够根据服务提供方和服务需求方的地理位置快速匹配出相关服务信息,使服务提供方和服务需求方能够就近提供服务或获取服务,该系统尤其在服务需求方发生意外而需要服务时,就近匹配的优势能够使服务需求方及时获得救助。
(2)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的移动终端设备为可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方便用户使用,并且,本系统的移动端可同时供服务需求用户和服务提供用户使用,具有通用性。
(3)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和验证,为用户间的服务提供了质量保障和安全保障,同时也可防止系统滥用;另一方面,用户通过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还可对对方的服务和/或需求进行评价,有利于双方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用户或服务需求用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第一映射表、第二映射表、更新后第一映射表和更新后第二映射表的示意图;和
图3是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的服务管理流程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移动端 20:服务端
101:个人信息模块 101a:地理位置查询服务单元
102:需求数据采集模块 103:服务评价模块
104:支付模块 201:服务器模块
202:系统管理模块 202a:用户管理单元
202b:服务信息单元 202c:数据匹配单元
202d:财务管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用户可为服务提供用户,也可为服务需求用户。第二用户也可为服务提供用户或服务需求用户。当第一用户为服务提供用户时,相应的第二用户为服务需求用户。当第一用户为服务需求用户时,相应的第二用户为服务提供用户。本发明的用户是指服务需求用户和/或服务提供用户。
图1是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包括移动端10和服务端20。移动端10适用于服务需求用户和服务提供用户。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的移动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移动终端设备通过WiFi、蓝牙、ZigBee、移动2G、移动3G或移动4G实现移动端10与服务端20的数据传输。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移动端10包括个人信息模块101、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服务评价模块103和支付模块104。其中,个人信息模块101又包括有地理位置查询服务单元101a。
个人信息模块101用于用户提交和/或上传属性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并将属性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模块201进行保存。优选地,服务需求用户的属性数据包括用户姓名、电话、常用地址和实时地址等。其中,常用地址为用户家庭地址和/或办公地址。实时地址为地理位置查询服务单元101a基于GPS和/或iBeacon定位方式获取的地址。服务提供用户的属性数据包括用户姓名、电话、公司、常用地址、收款账号信息、个人学历、培训经历、从业经历、技能或资质证书等。优选地,服务提供用户经个人信息模块101还可上传其服务类别、服务次数、工作年限等信息。个人信息模块101还可接收并显示服务提供用户的服务等级以及服务需求用户对其的评论信息。服务等级为系统根据服务提供用户的属性数据和/或用户评价情况来综合确定。优选地,个人信息模块101还用于接收并显示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推送的与服务和/或需求相关的消息和/或提示。系统推送的消息和/或提示包括系统派单信息、服务需求订单详细信息等。优选地,系统派单信息和服务需求订单详细信息包括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地点和资费等级及计费方式等。优选地,服务提供用户可基于个人信息模块101查看服务需求订单信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用于提交和/或上传用户的需求数据,并将需求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模块201进行保存。需求数据包括所需服务项目、服务地址、服务时间、服务提供用户等级等。优选地,服务需求用户还可根据自身服务需求结合系统提供价格参考体系选择服务类型和计价模式。确定服务类型和计价模式后,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以列表和/或地图方式显示附近在线的相关服务提供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用户可查看服务提供用户的详细信息,对满意的客户预约下单。其中,服务提供用户的详细信息包括提供服务的类型、服务等级和可接收订单的时间段等。优选地,服务需求用户可通过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查阅历史需求信息。历史需求信息按照距今日期由近及远以列表方式呈现。历史需求信息内容包括需求信息产生日期、需求服务种类、资费情况、服务满意度及服务提供用户联系方式等。优选地,服务需求用户可基于历史需求信息挑选其满意或熟悉的服务提供用户,并针对服务提供用户预约下单。
服务评价模块103用于用户对对方的服务和/或需求进行评价,并将评价信息发送至个人信息模块101进行保存。优选地,服务需求用户可通过服务评价模块103对服务提供用户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进行评价。服务提供用户也可通过服务评价模块103对服务需求用户的服务要求、服务难易程度、服务费用等进行评价。用户对对方的服务和/或需求的评价将保存于个人信息模块101,并且,该评价信息不能被用户修改。优选地,服务提供用户和服务需求用户可基于对方用户的评论信息改善自身需求和/或服务。
支付模块104通过第一用户扫描第二用户的二维码以完成费用支付。优选地,服务需求用户通过支付模块104扫描服务提供用户支付模块104中的二维码以确定支付金额。优选地,服务需求用户支付过程可使用优惠券二维码,按照支付模块104生成的实际支付金额进行支付。或者,支付模块104可通过响应财务管理单元202d发送的费用支付消息以完成费用支付。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服务端20包括服务器模块201和系统管理模块202。其中,系统管理模块202又包括有用户管理单元202a、服务信息单元202b、数据匹配单元202c和财务管理单元202d。
服务器模块201用于保存经移动端10发送的至少包含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的信息。服务器模块201将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和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作为历史映射表保存。数据匹配单元202c可基于服务器模块201保存的历史映射表生成至少一个第一预测映射表和至少一个第二预测映射表,并将至少一个第一预测映射表和至少一个第二预测映射表保存于服务器模块201。优选地,第一预测映射表和第二预测映射表作为下次数据更新的基础。优选地,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保存于服务器模块201的历史映射表和神经网络技术,对第一映射历史映射表和第二映射历史映射表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预测并生成第一预测映射表和第二预测映射表。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历史映射表和神经网络生成预测映射表的方式节省了服务端20下一次更新匹配映射表的时间。
用户管理单元202a基于用户经移动端10发送的数据或指令提取和/或更新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并将提取和/或更新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匹配单元202c。优选地,用户管理单元202a还用于用户账号的管理,包括新增或停用用户账号、查看或修改账号信息等。用户管理单元202a还用于管理用户提交和/或上传的属性数据并基于属性数据和/或用户评价确定用户的服务等级。优选地,服务等级为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完整度、个人学历、培训经历、从业经历、技能、资质证书、从业时间和用户评价情况综合确定的。用户管理单元202a可以基于属性数据反馈移动端10发送的确认和/或识别用户身份的信息。优选地,用户管理单元202a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与验证:服务提供用户接收服务需求用户的包含需求信息的订单后,服务需求用户于订单开始前扫描服务提供用户的个人信息模块101提供的个人识别码并将识别码发送至用户管理单元202a,用户管理单元202a反馈服务提供用户的照片信息和身份信息至服务需求用户移动端10的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采用同样的方法,服务提供用户也可对服务需求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和验证。
服务信息单元202b用于提取用户经移动端10发送的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中与服务提供项目和/或服务需求项目相关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进行存储。优选地,服务信息单元202b还包括服务计费方式的管理。服务计费方式根据不同城市类别的不同服务项目的不同服务提供用户等级而不同。城市类别分为一级城市、二级城市、三级城市、四级城市。
数据匹配单元202c用于匹配用户服务数据与位置数据。服务数据包括服务提供用户的属性数据和服务需求用户的需求数据。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用户上传的地理位置数据和用户管理单元202a的用户信息建立第一映射表。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用户上传的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以及用户管理单元202a中包含的用户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的信息建立第二映射表。优选地,第一映射表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一用户经移动端10上传的地理位置数据而建立的第一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第二映射表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一用户经移动端10上传的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而建立的第一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响应移动端10发送的数据或指令完成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的更新。优选地,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一映射表和第一用户经移动端10发送的与查询服务和/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匹配出的更新后地理位置数据而建立的第一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二映射表和第一用户经移动端10发送的与查询服务和/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匹配出的更新后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而建立的第一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数据匹配单元202c对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和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以交互匹配的方式进行服务与需求的匹配和/或筛选。数据匹配单元202c将匹配和/或筛选后的数据作为服务信息返回至移动端10。
财务管理单元202d用于管理订单的财务结算。优选地,财务管理单元202d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订单结算。由财务管理单元202d基于服务需求用户提交的服务需求订单信息确定服务费用。或者,由财务管理单元202d基于服务提供用户的服务等级确定服务费用。优选地,财务管理单元202d采用映射表存储服务提供用户的服务等级与服务费用的信息。通过服务提供用户的服务等级,可在对应的映射表中查到对应的服务费用。同时,财务管理单元202d基于服务提供用户提交的收款账号信息确定服务费用支付对象。在账户余额充足的情况下,财务管理单元202d将扣费信息推送至服务需求用户的支付模块104,服务需求用户通过支付模块104完成服务费用的支付。在账户余额不足的情况下,财务管理单元202d向服务需求用户的支付模块104发送扣费信息的同时,向服务需求用户发出账户余额不足的提示。其中,扣费信息包括服务费用总额、服务提供用户的账号信息和验证码等。优选地,服务需求用户可通过支付宝、银行卡、微信支付等方式对账户进行充值。服务需求用户对账户进行充值后再通过支付模块104完成服务费用的支付。服务需求用户完成费用支付后,由系统向服务需求用户和服务提供用户推送付款成功的信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服务管理:用户通过个人信息模块101和/或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提交和/或上传至少包含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的信息至服务端20。服务器模块201对上传的信息进行存储。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上传的信息建立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用户经由移动端10发送与查询服务和/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至服务端20。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响应移动端10发送的数据或指令完成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的更新。数据匹配单元202c对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和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以交互匹配的方式进行服务与需求的匹配和/或筛选。数据匹配单元202c将匹配和/或筛选后的数据作为服务信息返回至移动端10。用户基于移动端10显示的服务信息确定下单和/或接收订单。服务提供用户完成相应服务后,服务需求用户基于支付模块104相应于服务端20发送的费用支付消息以完成费用支付。或者,用户基于移动端10显示的服务信息未确认到服务需求用户和/或服务提供用户,由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对服务与需求进行重新匹配和/或筛选。
实施例1
以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的建立和更新为例。
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为服务提供用户,第二用户为服务需求用户。反之,第一用户为服务需求用户,第二用户为服务提供用户时,可采用同样的方式建立和更新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
如图2所示,第一映射表包括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其中,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是第一用户经移动端10上传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是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一用户上传的地理位置数据从用户管理单元202a的用户信息中匹配出来的。例如,第一用户上传的地理位置数据为A地,数据匹配单元202c从用户管理单元202a的用户信息中匹配出至少一个地理位置与A地相关的第二用户,即第一映射表中的第二用户A1、第二用户A2……第二用户An。
第二映射表包括第一用户的属性数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需求数据。其中,第一用户的属性数据是第一用户经移动端10上传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需求数据是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一用户上传的属性数据从用户管理单元202a的用户信息中匹配出来的。例如,第一用户上传的属性数据为B,数据匹配单元202c从用户管理单元202a的用户信息中匹配出至少一个需求数据与B相关的第二用户,即第二映射表中的第二用户B1、第二用户B2……第二用户Bp。
第一用户经移动端10发送与查询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数据匹配单元202c根据第一映射表和第一用户更新后的地理位置建立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例如,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经地理位置查询服务单元101a定位为C地,或者通过移动端10将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更新为C地,则第一用户更新后的地理位置为C地。C地可是与A地相距不远地方,如同一个街道;也可以是与A地相隔较远的地方,如不同的城区。若C地与A地是相距不远地方,如同一个街道,数据匹配单元202c可从第一映射表的n个第二用户中匹配出至少一个地理位置与C地相关的第二用户,即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中的第二用户C1、第二用户C2……第二用户Cm。此时,m≤n。若C地与A地相隔较远,如在不同的城区,在第一映射表中无法匹配出与C地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则数据匹配单元202c可从用户管理单元202a的用户信息中匹配出至少一个地理位置与C地相关的第二用户,即更新后第一映射表中的第二用户C1、第二用户C2……第二用户Cm。此时,m与n没有确定的大小关系。
第一用户经移动端10发送与查询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数据匹配单元202c根据第二映射表和第一用户更新后的属性数据建立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例如,第一用户的属性数据通过移动端10更新为D,则第一用户更新后的属性数据为D。D可是与B相关的属性数据,如同属于家政服务领域;D也可以是与B不相关的属性数据,如B是家政服务领域,D是培训服务领域。若D与B是相关的属性数据,数据匹配单元202c可从第二映射表的p个第二用户中匹配出至少一个需求数据与D相关的第二用户,即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中的第二用户D1、第二用户D2……第二用户Dq。此时,q≤p。若D与B是不相关的属性数据,在第二映射表中无法匹配出需求数据与D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则数据匹配单元202c可从用户管理单元202a的用户信息中匹配出至少一个需求数据与D相关的第二用户,即更新后第二映射表中的第二用户D1、第二用户D2……第二用户Dq。此时,q与p没有确定的大小关系。
对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和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由数据匹配单元202c以交互匹配的方式进行服务与需求的匹配和/或筛选,并将匹配和/或筛选后的数据作为服务信息返回至移动端10。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例说明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的建立和更新。
第一用户经移动端10上传的地理位置数据为“成都市武侯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成都市武侯区”从用户管理单元202a的用户信息中匹配出至少一个地理位置与“成都市武侯区”相关的第二用户。第一映射表包括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第一用户经移动端10上传的属性数据为“家政服务”。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家政服务”从用户管理单元202a的用户信息中匹配出至少一个需求数据与“家政服务”相关的第二用户。第二映射表包括第一用户的属性数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需求数据。
第一用户经移动端10发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家政服务房屋清洁”的数据,则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随之更新为“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数据匹配单元202c从第一映射表的n个第二用户中匹配出至少一个地理位置与“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相关的第二用户,从而建立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数据匹配单元202c从第二映射表的p个第二用户中匹配出至少一个需求数据与“家政服务房屋清洁”相关的第二用户,从而建立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或者
第一用户经移动端10发送“成都市锦江区、培训服务”的数据,则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随之更新为“成都市锦江区”,数据匹配单元202c从第一映射表的n个第二用户中不能匹配出至少一个地理位置与“成都市锦江区”相关的第二用户,则数据匹配单元202c从用户管理单元202a的用户信息中匹配出至少一个地理位置与“成都市锦江区”相关的第二用户,从而建立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数据匹配单元202c从第二映射表的p个第二用户中不能匹配出至少一个需求数据与“培训服务”相关的第二用户,则数据匹配单元202c从用户管理单元202a的用户信息中匹配出至少一个需求数据与“培训服务”相关的第二用户,从而建立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
数据匹配单元202c以交互匹配的方式对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和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进行服务与需求的匹配和/或筛选,并将匹配和/或筛选后的数据作为服务信息返回至移动端10。采用本服务管理系统,可让用户就近获取服务或提供服务。
实施例2
以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基于服务需求用户上传的服务需求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匹配出相关服务提供用户的方法为例。
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服务需求用户上传的常用地理位置数据与服务提供用户信息相匹配,生成第一映射表。第一映射表为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服务需求用户上传的常用地理位置数据和服务提供用户信息而建立的服务需求用户与至少一个服务提供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服务需求用户更新后地理位置数据与第一映射表和/或服务提供用户信息相匹配生成更新后第一映射表。更新后第一映射表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一映射表和服务需求用户经个人信息模块101发送的与查询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匹配出当前服务需求用户更新的地理位置数据所建立的服务需求用户与至少一个服务提供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
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服务需求用户上传的需求数据与服务提供用户信息相匹配,生成第二映射表。需求数据为服务需求用户所需服务项目,包括培训服务项目、医疗服务项目和家政服务项目等。服务提供用户信息,包括服务提供用户个人学历、培训经历、从业经历和技能或资质证书等。第二映射表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服务需求用户上传的需求数据与服务提供用户信息而建立的服务需求用户与至少一个服务提供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服务需求用户更新后需求数据与第二映射表和/或服务提供用户信息相匹配生成更新后第二映射表。更新后第二映射表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二映射表和/或服务提供用户信息与服务需求用户经需求数据采集单元102发送的与查询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匹配出当前实时的需求数据而建立的服务需求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
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对更新后第一映射表更新后第二映射表进行匹配,生成服务需求用户所需服务信息。服务信息为基于服务需求用户的地理位置和需求数据匹配出的至少一个服务提供用户列表。优选地,本发明的服务信息为基于服务需求用户的地理位置和需求数据匹配出的至少五个服务提供用户列表。
实施例3
以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基于服务提供用户上传的属性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匹配出相关服务需求用户的方法为例。
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服务提供用户上传的地理位置数据与服务需求用户信息相匹配,生成第一映射表。第一映射表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服务提供用户上传的地理位置数据与服务需求用户信息而建立的服务提供用户与至少一个服务需求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服务提供用户更新后地理位置数据与第一映射表和/或服务需求用户信息相匹配生成更新后第一映射表。更新后第一映射表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一映射表和服务提供用户经个人信息模块101发送的与提供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匹配出的更新后地理位置数据而建立的服务提供用户与至少一个服务需求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
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服务提供用户上传的属性数据与服务需求用户信息相匹配,生成第二映射表。属性数据包括用户个人学历、培训经历、从业经历和技能或资质证书等。服务需求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所需服务项目,如培训服务项目、医疗服务项目和家政服务项目等。第二映射表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服务提供用户上传的属性数据与服务需求用户信息而建立的服务提供用户与至少一个服务需求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响应于服务提供用户发送的数据或指令提取和/或更新用户的属性数据对第二映射表进行更新。更新后第二映射表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二映射表和服务提供用户经移动端发送的与提供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匹配出的属性数据而建立的服务提供用户与至少一个服务需求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
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对更新后第一映射表与更新后第二映射表进行匹配,生成服务提供用户所需服务信息。服务信息为基于服务提供用户的地理位置和服务提供用户的属性数据的至少一个服务需求用户列表。
实施例4
以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的费用支付管理为例。本发明的费用支付包括如下步骤:
S01:发送支付请求。服务需求用户对服务提供用户提供的服务验收合格后,由服务需求用户通过支付模块104向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发送请求付款的消息。
S02:扣费信息的确定。由财务管理单元202d基于服务需求用户提交的服务需求订单确定服务费用。或者,由财务管理单元202d基于服务提供用户的服务等级确定服务费用。同时,财务管理单元202d基于服务提供用户提交的收款账号信息确定服务费用支付对象。财务管理单元202d将确定的服务费用和服务费用支付对象同步发送至服务需求用户的支付模块104。优选地,财务管理单元202d向支付模块104发送服务费用和服务费用支付对象的信息中携带有验证码。
S03:完成支付。在账户余额充足的情况下,服务需求用户基于财务管理单元202d发送的服务费用、服务费用支付对象和验证码的信息,通过支付模块104完成服务费用的支付。在账户余额不足的情况下,财务管理单元202d向服务需求用户的支付模块104发送扣费信息的同时,向服务需求用户发出账户余额不足的提示。服务需求用户通过支付宝、银行卡、微信支付等方式对账户进行充值后再通过支付模块104完成服务费用的支付。
S04:支付反馈。服务需求用户完成费用支付后,由系统向服务需求用户和服务提供用户推送付款成功的信息。若付款不成功,由系统向服务需求用户的支付模块104发送支付失败的消息。服务需求用户在收到支付失败的消息后,重新进行支付操作。
实施例5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的服务管理流程图。如图3所述,本发明的服务管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01:客户下单。服务需求用户登陆移动端10,通过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选择服务项目或填写需求信息,提交服务需求订单。对于新用户,还需完成用户注册后才可进行下单。优选地,用户以电话号码注册或登录,下单也可用此号码作为联系电话。同时,还支持QQ,微信账号登录。
S02:系统订单匹配就近服务人员。系统根据客户服务需求订单信息,匹配至少5个服务提供用户,并将服务需求订单信息推送至该至少5个服务提供用户的移动端10。在60s内第一个接收订单的服务提供用户为被选中的服务提供用户。在60s内无服务提供用户响应,系统重新匹配就近的服务提供用户,直到确定订单接收人员。优选地,系统根据地理位置查询服务单元101a的定位功能和/或服务需求用户手动设置的地理位置匹配周围的服务项目。服务需求用户结合自身服务需求与系统提供价格参考体系选择服务类型和计价模式。确定服务类型和计价模式后,系统以列表的方式显示附近在线的相关服务提供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用户可点击查看服务提供用户详细信息,对满意的服务提供用户预约下单。同时,系统还可以地图的形式显示服务需求用户附近的在线服务提供用户位置,点击可查看服务提供用户详细信息,对满意的服务提供用户预约下单。若服务需求用户确定服务类型和计价模式后,未指定服务提供用户下单,则系统自动重新匹配就近的服务提供用户。
S02a:流程结束。在系统订单匹配就近服务人员和/或服务提供用户接收订单后,服务需求用户取消服务需求订单的,服务流程结束。
S03:接收订单。被选中服务提供用户通过移动端10接收订单。
S04:与客户联系确认服务相关信息。被选中服务提供用户与服务需求用户联系确认服务相关信息。具体为:确认服务项目细节、具体位置、时间、服务报酬等。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流程返回S01,由服务需求用户重新下单。若双方协商一致,则进入下一步骤。
S05:配带工作必需品前往客户处。被选中服务提供用户与服务需求用户联系确认,双方无异议后,服务提供用户携带相关服务项目的工作必需品前往服务需求用户处。
S06:与客户确认服务内容。服务提供用户到达服务需求用户处时,再次与服务需求用户确认服务内容。
S07:开始工作。服务提供用户根据行业标准和具体服务项目执业规范,开始服务工作。
S08:工作结束。服务提供用户完成客户确定各项服务项目,自我验收后,工作结束,待服务需求用户验收。
S09:客户验收。服务需求用户根据订单项目以及与服务提供用户书面或口头约定服务质量标准,完成验收。若验收不合格,服务提供用户需返工后待再次验收。若验收合格,服务需求用户通过移动端10的支付模块104完成服务费用支付。优选地,服务需求用户也可选择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方式支付服务费用。同时,支付过程中可以扫描客户提供的优惠券二维码,然后生成总支付金额,支付到公司统一账户。
S10:流程结束。客户完成付款后,结束流程。若付款失败,由系统进行后台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所述服务管理系统包括移动端(10)和服务端(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20)包含具有数据匹配单元(202c)的系统管理模块(202),其中,
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所述移动端(10)发送的至少包含地理位置数据的信息建立第一映射表,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所述移动端(10)发送的至少包含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的信息建立第二映射表,
并由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响应所述移动端(10)发送的数据或指令完成所述第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映射表的更新,
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为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所述第一映射表和第一用户经所述移动端(10)发送的与查询服务和/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匹配出的更新后地理位置数据而建立的第一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
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为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所述第二映射表和第一用户经所述移动端(10)发送的与查询服务和/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匹配出的更新后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而建立的第一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
对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和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由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以交互匹配的方式进行服务与需求的匹配和/或筛选,并将匹配和/或筛选后的数据作为服务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端(10),
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保存于服务器模块(201)的历史映射表和神经网络技术,对第一映射历史映射表和第二映射历史映射表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预测并生成第一预测映射表和第二预测映射表,其中,
更新后第二映射表为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二映射表和/或服务提供用户信息与服务需求用户经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发送的与查询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匹配出当前实时的需求数据而建立的服务需求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
所述系统管理模块(202)还包括用户管理单元(202a),所述用户管理单元(202a)基于属性数据反馈移动端(10)发送的确认和/或识别用户身份的信息,
所述移动端(10)包括个人信息模块(101),个人信息模块(101)用于用户提交和/或上传属性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并将属性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模块(201)进行保存,服务需求用户的属性数据包括用户姓名、电话、常用地址和实时地址,实时地址为地理位置查询服务单元(101a)基于GPS和iBeacon定位方式获取的地址,个人信息模块(101)接收并显示服务提供用户的服务等级以及服务需求用户对其的评论信息,服务等级为系统根据服务提供用户的属性数据和/或用户评价情况来综合确定;
所述移动端(10)还包括有报警模块,所述服务端(20)还包括有报警系统连接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报警系统连接模块形成紧急报警通道,服务需求用户和服务提供用户在人身安全处于危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报警模块快速与报警系统连接,其中,所述报警系统连接模块将地理位置信息、个人信息迅速发送至报警系统的接警人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表为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一用户经所述移动端(10)发送的地理位置数据而建立的第一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
所述第二映射表为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第一用户经所述移动端(10)发送的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而建立的第一用户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列表,其中,
所述服务端(20)将经过匹配和/或筛选后的所述服务信息以压缩数据形式发送至所述移动端(10)其中,所述服务信息还以同步传输方式传输至所述移动端(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10)包括个人信息模块(101)、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服务评价模块(103)和支付模块(104),其中,
所述个人信息模块(101)用于提交和/或上传用户的属性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并将所述属性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模块(201)进行保存;
所述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用于提交和/或上传用户的需求数据并将所述需求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模块(201)进行保存;
所述服务评价模块(103)用于用户对对方的服务和/或需求进行评价,并将所述评价发送至所述个人信息模块(101)进行保存;
所述支付模块(104)通过第一用户扫描第二用户的二维码以完成费用支付,或者,所述支付模块(104)通过响应于所述服务端(20)发送的费用支付消息以完成费用支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信息模块(101)还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推送的与服务和/或需求相关的消息和/或提示,并且,所述个人信息模块(101)还包括基于GPS和/或iBeacon定位方式获取用户实时地址的地理位置查询服务单元(101a);
所述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还用于以列表和/或地图方式显示在线服务提供用户的信息以便服务需求用户对匹配的服务提供用户预约下单,和/或所述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以列表方式显示当前服务需求订单状态和/或用户的历史需求信息以便服务需求用户能够在历史需求信息中挑选满意的服务提供用户预约下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20)还包括服务器模块(201),
所述服务器模块(201)用于保存经所述移动端(10)发送的至少包含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的信息,并且,所述服务器模块(201)将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和所述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作为历史映射表保存,并且,由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所述服务器模块(201)保存的历史映射表生成至少一个第一预测映射表和至少一个第二预测映射表,并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预测映射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测映射表保存于所述服务器模块(201),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预测映射表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预测映射表作为下次数据更新的基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管理模块(202)还包括用户管理单元(202a)、服务信息单元(202b)和财务管理单元(202d),其中,
所述用户管理单元(202a)基于用户经所述移动端(10)发送的数据或指令提取和/或更新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并将提取和/或更新的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
所述服务信息单元(202b)用于提取用户经所述移动端(10)发送的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中与服务提供项目和/或服务需求项目相关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进行存储;
所述财务管理单元(202d)基于服务需求用户提交的服务需求订单信息和/或服务提供用户的服务等级确定支付费用以及基于服务提供用户提交的收款账号信息确定支付对象,并将支付费用和支付对象的信息连同验证码推送至服务需求用户的支付模块(10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管理单元(202a)还用于管理用户提交和/或上传的属性数据并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和/或用户评价确定用户的服务等级,并且,所述用户管理单元(202a)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反馈所述移动端(10)发送的确认和/或识别用户身份的信息;
所述服务信息单元(202b)还基于服务城市、服务项目和/或服务提供用户的服务等级确定服务计费方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的移动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并且,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通过WiFi、蓝牙、ZigBee、移动2G、移动3G或移动4G实现所述移动端(10)与所述服务端(20)的数据传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服务管理:
用户通过所述个人信息模块(101)和/或所述需求数据采集模块(102)提交和/或上传至少包含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和/或需求数据的信息至所述服务端(20),所述服务器模块(201)对所述信息进行存储,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所述信息建立第一映射表和第二映射表;
用户经由所述移动端(10)发送与查询服务和/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数据或指令至所述服务端(20);
所述数据匹配单元(202c)基于响应所述移动端(10)发送的数据或指令完成所述第一映射表和所述第二映射表的更新,并对更新后的第一映射表和更新后的第二映射表以交互匹配的方式进行服务与需求的匹配和/或筛选,再将匹配和/或筛选后的数据作为服务信息返回至所述移动端(10);
用户基于所述移动端(10)显示的服务信息确定下单和/或接收订单,服务提供用户完成相应服务后,由服务需求用户基于所述支付模块(104)响应于服务端(20)发送的费用支付消息以完成费用支付,或者
用户基于所述移动端(10)显示的服务信息未确认到服务需求用户和/或服务提供用户,由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对服务与需求进行重新匹配和/或筛选。
CN201610218515.8A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 Active CN105912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8515.8A CN105912647B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8515.8A CN105912647B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2647A CN105912647A (zh) 2016-08-31
CN105912647B true CN105912647B (zh) 2020-12-08

Family

ID=56745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8515.8A Active CN105912647B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26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4698B (zh) * 2017-01-26 2020-07-10 四川省和信源创劳务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云服务平台
CN108182534A (zh) * 2017-12-27 2018-06-19 广东卓越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交互的订单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5482A (zh) * 2006-01-16 2007-07-25 朱苏学 一种网络服务定位方法和系统
US20110137776A1 (en) * 2009-12-09 2011-06-09 Allconnec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nd/or recommending third party products and services provided to a user
CN102184224A (zh) * 2011-05-09 2011-09-14 李郁文 一种筛选搜索结果的系统和方法
CN202587392U (zh) * 2012-04-24 2012-12-05 深圳市三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管理系统
CN102761823A (zh) * 2012-06-30 2012-10-31 深圳赛美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获取身边精准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2647A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8915B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
CN105931094B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服务系统
CN105704243B (zh)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系统
US2014010820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Location-Based Discovery and Validated Payment of a Service Provider
CN103489309B (zh) 拼出租车、分享私家车、搭顺风车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5913279B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费用预算系统
JP5848276B2 (ja) 情報推薦提供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KR20180113728A (ko) 의뢰인과 전문가 간의 매칭서비스방법 및 매칭 시스템
TW201712626A (zh) 配送服務系統、配送服務方法、配送服務用伺服器及配送服務用配送者終端
US20160086236A1 (en) Improvements i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cessing Transactions
US2016004244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urrent Rental Vehicle Location and Rate Selection Using Network Based Data
US11023872B2 (en) Systems for collecting retailer-specific data
US201502424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eption, analysis and dissemination of user feedback
CN111598260B (zh) 用于电气维修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179194B (zh) 一种事务处理方法、事务处理系统及服务端
CN105912647B (zh) 一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
US10522044B2 (en) Dispatch platform for road, travel, or home assistance
KR101217905B1 (ko) 매칭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2187419B1 (ko) 문화예술공연 및 이벤트 참여자 사이의 양방향 데이터 관리시스템 및 관리방법
KR20170016119A (ko) 더콜 중개 생활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2524359A (ja) ソーシャルロケーションサービス方法
EP1967991A1 (en) Integrated system for managing aquisition of consumer goods and/or hiring services
KR102452257B1 (ko) 분산데이터방식 저장을 통한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시급제 용역의 시간제 근무 계약 관리시스템
JP6898405B2 (ja) 情報送信システム
KR102425961B1 (ko) 차량 정비 서비스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의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6

Address after: 610072 No.18, floor 11, No.20, middle Qingjiang Road,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HEXIN YUANCHUANG LABOR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17, 6 floor, wing Yat Plaza, No. 100 North Street, Qingyang District, Sichuan, Chengdu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YADING HUYANG RESOURCE GROUP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