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8204B - 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8204B
CN111428204B CN202010535855.XA CN202010535855A CN111428204B CN 111428204 B CN111428204 B CN 111428204B CN 202010535855 A CN202010535855 A CN 202010535855A CN 111428204 B CN111428204 B CN 111428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luence
user
social platform
social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58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8204A (zh
Inventor
庞斌
鲁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ig Data Computer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ig Data Computer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ig Data Computer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ig Data Computer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58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82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8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8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8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8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lgebra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获取社交平台中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将所述所有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根据映射结果获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当检测到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发生变化时或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对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进行动态调整,其中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包括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和标准差。本发明通过动态调整的平台评价分,使得“差评”和“好评”会随着时间推移,影响力会慢慢衰减,形成一个竞争模式的分级评价,且评价可以随时间增长动态变化。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社交app等社交平台是人们进行通信的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社交app的用户经常会对其他用户进行评价等社交互动。
但是现有技术中,用户互动中收到的评分是自生成以后便保持固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用户间的社交活动缺少此消彼长的评价机制,也无法使得评价随时间增长动态变化。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社交用户间的社交活动缺少此消彼长的评价机制,也无法使得评价随时间增长动态变化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应用于社交平台,包括:
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获取社交平台中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将所述所有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
根据映射结果获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当检测到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发生变化时或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对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进行动态调整,其中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包括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和标准差。
可选地,所述根据映射结果获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后,包括:
每隔一预定时间,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规则对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每隔一预定时间,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规则对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进行调整,包括:
每隔一预定时间,将大于预设影响力阈值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降低预定比例,将小于预设影响力阈值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增加预定比例。
可选地,所述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包括:
获取社交平台中用户的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检测到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获取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
根据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及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所有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包括:
通过预设的规则将所有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其中,所述预设的规则为预定比例的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分布于预设的评价分区间内。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获取社交平台中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将所述所有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
根据映射结果获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当检测到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发生变化时或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对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进行动态调整,其中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包括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和标准差。
可选地,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每隔一预定时间,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规则对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每隔一预定时间,将大于预设影响力阈值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降低预定比例,将小于预设影响力阈值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增加预定比例。
可选地,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社交平台中用户的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检测到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获取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
根据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及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的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获取社交平台中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将所述所有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根据映射结果获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当检测到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发生变化时或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对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进行动态调整,其中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包括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和标准差。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动态调整的平台评价分,使得“差评”和“好评”会随着时间推移,影响力会慢慢衰减,形成一个竞争模式的分级评价,且评价可以随时间增长动态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的一实施例用户影响力的正态分布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应用于社交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0、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步骤S200、获取社交平台中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将所述所有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
步骤S300、根据映射结果获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步骤S400、当检测到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发生变化时或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对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进行动态调整,其中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包括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和标准差。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是将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进行互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自动的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信用评价机制代码开源透明。
其中,预先对基本概念进行介绍。以社交平台为乐无app为例进行介绍。
区块链智能合约: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自动的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
区块链虚拟币:这是用户与其他用户互动所产生的虚拟币,在乐无app上这是唯一的资产;
用户影响力:用户的总区块链虚拟币;
评价影响力:其值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大于用户影响力,每分钟评价影响力都在恢复增长,一天最大恢复值为用户影响力*20%;
评价:用户在社交活动中,通过区块链网络互动,可以互相评分和填写印象描述;
社交平台影响力值:用户评价别人或被别人评价,就会获得相应的社交平台影响力数值;
平台评价分:乐无app区块链信用评价机制中的评价分数值 ,其值范围为[1,5]分,最大保留3位小数。
通过智能合约对用户初始的用户影响力和评价影响力进行设定。用户在社交活动中,可获得区块链虚拟币。获得多少区块链虚拟币,就有多少的用户影响力。当第一次获得区块链虚拟币时,同时获得等额的用户影响力和评价影响力。评价会消耗评价影响力,每天评价影响力最多恢复20%的用户影响力,并且用户要参与app内的社交任务,才能发起评价(类似在购物网站上买了东西才能评价商家的服务)。
用户在社交活动中,通过区块链网络互动,可以互相评分和填写印象描述,相关内容将上链到区块链网络。评价时,评价方和被评价方都将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评价方和被评价方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通过公式计算。
进一步地,被评价方的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的计算公式为:
S1=M*((e/2)^(N1-N2)) *(A-a) (公式1)
评价方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的计算公式为:
S2=M*((e/2)^(a-N1)) *(b-a ) (公式2)
其中 S1为被评价方获得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S2为评价方获得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M为消耗的评价影响力,e为大于1的实数,N1为评价方的平台评价分,N2为被评价方的平台评价分,常数a为系统设置的中间分,常数b为系统打分,A为用户评分。
获取用户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再通过评价等互动,获取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计算用户的当前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获取乐无app中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对平台评价分区间进行设置,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平台评价分区间内。
单一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可根据映射关系从映射后的平台评价分区间获取。
当检测到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发生变化或是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对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进行动态调整。其中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包括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和标准差。
进一步地,将所述所有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包括:
通过预设的规则将所有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其中,所述预设的规则为预定比例的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分布于预设的评价分区间内。
具体实施时,把系统中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整体的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1~5的评分,且满足条件:95%的用户平台评价分在1.824到4.176之间。平台评价分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5。利用正态分布把系统中所有用户的评价映射到1-5分,形成一个竞争模式的分级评价。
具体方法如下:
正态分布公式如下
Figure 49400DEST_PATH_IMAGE001
(公式3)
其中e为大于1的实数,σ为标准差,其值等于方差的算术平方根,μ为平均数。
图2为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的正态分布曲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曲线和x轴之间的面积表示数据分布的概率,从正态分布曲线中可以看出:
横轴区间(μ-1.96σ,μ+1.96σ)内的面积约为95%。
根据公式:DX^2=EX^2-(EX)^2
方差= ((平方和/用户数目) - (均值*均值))
可求出均值和标准差。
可推导出,平台评价分 =( (S - μ)*1.176)/(σ*1.96) + 3,其中S为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此时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和一个对应的平台评价分,并且是动态的,只要系统中任何一个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变化,则可能会引起其他用户平台评价分的变化。
区块链会记录关键数据:社交平台影响力值总和、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平方和、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和用户的数量等数据。
当有新用户加入到系统中,默认新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为0,则社交平台影响力值总和不变,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平方和不变、用户数目增加。这时,就可以求出新的均值和方差。其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当系统中一个老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发生变化时:
新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总和 = 旧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总和 - 用户的旧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 用户的新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新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平方和 = 旧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平方和 - 用户的旧社交平台影响力值*用户的旧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 用户的新社交平台影响力值*用户的新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用户数目不变。这时,就可以求出新的均值和标准差。其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根据映射结果获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后,包括:
每隔一预定时间,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规则对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进行调整。
再进一步地,每隔一预定时间,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规则对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进行调整,包括:
每隔一预定时间,将大于预设影响力阈值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降低预定比例,将小于预设影响力阈值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增加预定比例。
具体实施时,假设影响力阈值为0,每天凌晨,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向0方向调整。大于0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会降低千分之二,小于0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会增大千分之二,等于0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不变。这时,又会产生新的均值和标准差,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可能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建立一个随时间增长动态变化的评价机制:一个平台评价分低的用户,在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随着时间增长,平台评价分可以慢慢提高到中值;一个平台评价分很高的用户在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随着时间增长,平台评价分会慢慢降低到中值。
进一步地,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包括:
获取社交平台中用户的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检测到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获取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
根据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及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具体实施时,特定社交数据是指用户要参与乐无app内的社交任务,才能发起评价(类似在购物网站上买了东西才能评价商家的服务),这样可以防止随意评价的问题。社交数据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评价、UP功能。在用户未参加app内的社交任务时,用户有一个初始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评价功能和UP功能都会使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发生变化,具体的值的改变,是由评价功能与UP功能对应的不同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计算公式决定。
例如,以特定社交数据为评价,乐无app内的社交任务为悬赏任务为例,用户A发起一个悬赏任务:谁帮忙解决某个数学问题,用户A就会奖励对方12个区块链虚拟币。如果用户B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且完成了任务。最后,用户A可以对用户B进行评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一个乐无app内任务完成后,任务发起者可以给任务执行者打平台评价分。平台评价分类似淘宝购物后对卖家的服务进行评价,可以打1到5分(整数)。每个任务有一个任务奖励金。使用任务奖励金、分数、打分者的upvote等参数,通过一个公式运算,可以生成本次双方用户获得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其中upvote是指用户影响力。
当一个用户收到别人的评价时,就可以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影响力是一个累加的值,可正可负,为正说明获得了好评,为负说明获得了差评。使用任务奖励金、分数、打分者的upvote等参数,通过一个预设的公式,可以生成用户某次获得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由图2可知,横轴区间(μ-1.96σ,μ+1.96σ)内的面积约为95%。
乐无app中的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要求95%的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在1.824到4.176之间。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计算最终平台评价分的一个流程如下:
每个用户收到评分(1-5分)或者被up时,会获得一个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社交平台影响力值累加的同时每天都会做系统校准;
每个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放在同一个全局数组里面,可以计算出这个数组的平均数μ和标准差σ。
根据(μ-1.96σ,μ+1.96σ)影响力值区间的用户分数为1.824到4.176,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最终平台评价分S =( (X - μ)*1.176)/(σ*1.96) + 3,
其中X为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用户影响力映射为用户平台评价分的计算过程如下:
假设乐无app只有4个用户A,B,C,D,他们的影响力值分别如下:A:21;B:-3;C:6;D:17;
计算平均数μ=(21-3+6+17)/4=10.25;
计算方差=((10.25 -21)^2+(10.25 -(-3))^2+(10.25 -6)^2+(10.25 -17)^2)/4= 计算方差=88.6875;
计算标准差σ=9.4174。
根据公式:平台评价分S =( (X - μ)*1.176)/(σ*1.96) + 3 ,其中X为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则A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计算过程如下:
计算A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X - μ)*1.176)/(σ*1.96) + 3
计算A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21 - 10.25)*1.176)/(9.4174*1.96) + 3
计算A用户的平台评价分=(12.642/18.458104)+3 = 3.684;
B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计算过程如下:
计算B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X - μ)*1.176)/(σ*1.96) + 3
计算B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3 - 10.25)*1.176)/(9.4174*1.96) + 3
计算B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3 - 10.25)*1.176)/(9.4174*1.96) + 3
计算B用户的平台评价分=(-15.582/18.458104)+3 = 2.155;
C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计算过程如下:
计算C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X - μ)*1.176)/(σ*1.96) + 3
计算C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6 - 10.25)*1.176)/(9.4174*1.96) + 3
计算C用户的平台评价分=(-4.998/18.458104)+3 = 2.729
D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计算过程如下:
计算D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X - μ)*1.176)/(σ*1.96) + 3
计算D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17 - 10.25)*1.176)/(9.4174*1.96) + 3
计算D用户的平台评价分=(7.938/18.458104)+3 = 3.430.
具体实施时,区块链会实时维护每个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当前最新的平均数μ和标准差σ。计算最终平台评价分,由Java后台处理。因为理论上,当产生一个新的评价行为时,平均数μ和标准差σ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由区块链实时维护平台评价分,这样做计算消耗很大,是不明智的。区块链只需要维护关键数据,最终平台评价分需要获取的时候只实时计算。
因此,用户的最终平台评价分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假设某个用户当前的平台评价分为3.5分,如果用户不再继续累积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那有可能自己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的排名降低,导致最后正态分布映射计算时平台评价分低于3.5分。
系统校准机制的目的是,如果某个用户获得了别人恶意的差评,那不要紧,随着时间的流逝,差评的影响力会降低。好评也是如此,影响力也会慢慢衰减。
只有不断保持社交平台影响力值的正向累积,才能维持一个理想的平台评价分。如果某个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大于3,那么说明这个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击败了其他多数用户。
由以上方法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区块链智能合约保证了评价数据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不同于常规的独立评分建立一个此消彼长、存在竞争模式的分级评价;同时有衰减机制,如果某个用户获得了别人恶意的差评,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评的影响力会降低。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系统进行描述,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系统10包括:存储器101、处理器102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1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获取社交平台中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将所述所有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
根据映射结果获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当检测到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发生变化时或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对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进行动态调整,其中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包括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和标准差。
具体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1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每隔一预定时间,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规则对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进行调整。
具体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1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每隔一预定时间,将大于预设影响力阈值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降低预定比例,将小于预设影响力阈值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增加预定比例。
具体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1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包括:
获取社交平台中用户的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检测到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获取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
根据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及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具体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S100至步骤S400。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社交平台,包括:
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获取社交平台中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将所述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
根据映射结果获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当检测到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发生变化时或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对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进行动态调整,其中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包括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和标准差,所述根据映射结果获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后,包括:
每隔一预定时间,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规则对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进行调整,所述每隔一预定时间,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规则对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进行调整,包括:
每隔一预定时间,将大于预设影响力阈值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降低预定比例,将小于预设影响力阈值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增加预定比例,所述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包括:
获取社交平台中用户的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检测到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获取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
通过智能合约对用户初始的用户影响力和评价影响力进行设定,用户在社交活动中,可获得区块链虚拟币,获得多少区块链虚拟币,就有多少的用户影响力,当第一次获得区块链虚拟币时,同时获得等额的用户影响力和评价影响力,评价会消耗评价影响力,每天评价影响力最多恢复20%的用户影响力,并且用户要参与app内的社交任务,才能发起评价;
用户在社交活动中,通过区块链网络互动,可以互相评分和填写印象描述,相关内容将上链到区块链网络,评价时,评价方和被评价方都将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评价方和被评价方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通过公式计算;
被评价方的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的计算公式为:
S1=M*((e/2)^(N1-N2)) *(A-a) (公式1)
评价方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的计算公式为:
S2=M*((e/2)^(a-N1)) *(b-a ) (公式2)
其中 S1为被评价方获得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S2为评价方获得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M为消耗的评价影响力,e为大于1的实数,N1为评价方的平台评价分,N2为被评价方的平台评价分,常数a为系统设置的中间分,常数b为系统打分,A为用户评分;
根据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及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所述将所述所有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包括:
通过预设的规则将所有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其中,所述预设的规则为预定比例的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分布于预设的评价分区间内。
2.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获取社交平台中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将所述所有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通过正态分布曲线映射到预设的评价分区间;
根据映射结果获取用户的平台评价分;
当检测到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发生变化时或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对用户的平台评价分进行动态调整,其中正态分布曲线的参数包括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和标准差;
通过智能合约对用户初始的用户影响力和评价影响力进行设定,用户在社交活动中,可获得区块链虚拟币,获得多少区块链虚拟币,就有多少的用户影响力,当第一次获得区块链虚拟币时,同时获得等额的用户影响力和评价影响力,评价会消耗评价影响力,每天评价影响力最多恢复20%的用户影响力,并且用户要参与app内的社交任务,才能发起评价;
用户在社交活动中,通过区块链网络互动,可以互相评分和填写印象描述,相关内容将上链到区块链网络,评价时,评价方和被评价方都将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评价方和被评价方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通过公式计算;
被评价方的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的计算公式为:
S1=M*((e/2)^(N1-N2)) *(A-a) (公式1)
评价方获得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的计算公式为:
S2=M*((e/2)^(a-N1)) *(b-a ) (公式2)
其中 S1为被评价方获得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S2为评价方获得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M为消耗的评价影响力,e为大于1的实数,N1为评价方的平台评价分,N2为被评价方的平台评价分,常数a为系统设置的中间分,常数b为系统打分,A为用户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每隔一预定时间,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规则对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进行调整,假设影响力阈值为0,每天凌晨,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向0方向调整,大于0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会降低千分之二,小于0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会增大千分之二,等于0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每隔一预定时间,将大于预设影响力阈值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降低预定比例,将小于预设影响力阈值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增加预定比例,产生新的均值和标准差,用户的平台评价分可能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建立一个随时间增长动态变化的评价机制:一个平台评价分低的用户,在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随着时间增长,平台评价分可以慢慢提高到中值;一个平台评价分很高的用户在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随着时间增长,平台评价分会慢慢降低到中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包括:
获取社交平台中用户的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检测到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特定社交数据,根据特定社交数据获取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
根据初始社交平台影响力值及社交平台影响力变化值生成用户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值。
6.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
CN202010535855.XA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428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5855.XA CN111428204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5855.XA CN111428204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8204A CN111428204A (zh) 2020-07-17
CN111428204B true CN111428204B (zh) 2021-01-15

Family

ID=71555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5855.XA Active CN111428204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82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1624B (zh) * 2020-11-06 2024-01-0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维度因子的动态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US11763332B2 (en) 2020-11-16 2023-09-19 Theta Labs, Inc. Edge computing platform supported by smart contract enabled blockchain networ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6699A (zh) * 2018-08-08 2019-01-04 苏州酷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相亲交友综合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1127230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动态社交圈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16906A1 (en) * 2006-01-04 2014-10-23 You Rock Media Group,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Talent
CN108805369A (zh) * 2017-04-26 2018-11-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消退机制的微博用户影响力排名方法
CN109063024B (zh) * 2018-07-13 2022-02-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社交平台用户影响力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8960686A (zh) * 2018-08-20 2018-12-07 杜林蔚 影响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145608A (zh) * 2018-08-31 2019-01-04 北京粉丝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97345A (zh) * 2019-06-17 2019-09-0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一种以线路为单元的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
CN110473058A (zh) * 2019-07-25 2019-11-1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信誉值的共享平台交易方法
CN110569475A (zh) * 2019-09-19 2019-12-13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民影响力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10357A (zh) * 2019-12-26 2020-05-29 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社交网络信息交互的用户影响力获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6699A (zh) * 2018-08-08 2019-01-04 苏州酷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相亲交友综合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1127230A (zh) * 2018-10-31 2020-05-0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动态社交圈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8204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9809B2 (en) Proof-of-approval distributed ledger
US11562242B2 (en) Architectur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gram defined state system
US1194815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redit evaluation on work publisher on basis of blockchain
WO2019204670A2 (en) Decentralized protocol for maintaining cryptographically proven multi-step referral networks
Wan et al.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network latency on the safety of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CN111428204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
WO2019236471A1 (en) Decentralized safeguard against fraud
JP2018536957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資産取引におけるセキュリティを向上させ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Macías et al. Analysis of a trust model for SLA negotiation and enforcement in cloud markets
US11823177B2 (en) Smart contract of a blockchain for management of cryptocurrencies
CN11173881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益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2904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用户评价方法及系统
US11849342B2 (en) Global and local measures of centrality for signed and unsigned networks
Li et al. Development Trajectory of Blockchain Platforms: The Role of Multirole
CN110909038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Tamang Decentralized Reputation Model and Trust Framework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s
Gautam Volatility Modeling Using High Frequency Trade Data to Identify Cryptocurrency Bubbles
CN117541376A (zh) 舆情信息的风险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aquib et al. GreenCoin: A Renewable Energy-Aware Cryptocurrency
CN114170005A (zh) 一种基于信用值信贷的区块链交易系统及方法
Baskin Stock Spam Emails: Proliferation and Impa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