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8538A - 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8538A
CN111418538A CN202010191267.9A CN202010191267A CN111418538A CN 111418538 A CN111418538 A CN 111418538A CN 202010191267 A CN202010191267 A CN 202010191267A CN 111418538 A CN111418538 A CN 111418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rod
hopper
fixedly connected
mar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12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8538B (zh
Inventor
吕伟锋
邱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 Heng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heng Wuxi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heng Wuxi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heng Wuxi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12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85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8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8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8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8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90Sorting, grading, counting or marking live aquatic animals, e.g. sex determination
    • A01K61/95Sorting, grading, counting or marking live aquatic animals, e.g. sex determin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80Feed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Processing Of Meat And 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鱼类标记技术领域,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包括装置底座,装置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顶部为开口状的水箱,两个水箱之间固定安装有增氧泵,增氧泵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气管,气管的底部与增氧泵相连通,且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箱的内部相连通,气管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料斗,料斗的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料斗的一端与水箱固定连接,料斗的底端连通有三通管。可以实现装置使用简单,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便于取出鱼类,提高了标记效率,使用45‑180mg/L的茜素红溶液对鱼类进行标记,避免了物理处理方法对鱼类伤害较大的问题,减少了标记过程中鱼类的死亡。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标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河流鱼类资源迅速减少的前提下,人为组织的大规模鱼类增殖放流项目也越来越频繁,要检验人为放流是否可使江河渔业资源的贫乏境况有所缓解,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这就需要对鱼类在放流前进行标记处理,方便回捕辨认。
通常采用的是对放流鱼体进行标记处理,并进行跟踪回捕来检测放流效果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对鱼类进行标记的方法大多是物理处理方法,例如:剪鳍,外挂标签,植入性标记线等等,这些处理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操作,而且人为操作对鱼体伤害较大,不利于大规模的放流操作,且对放流回捕的进程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也有采用化学溶剂浸泡鱼类,在鱼类身上形成标记的化学处理方法,但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对鱼类进行标记的过程时,标记装置使用起来比较麻烦,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且不便于打捞标记形成后的鱼,标记效率较低,且在标记过程中容易导致鱼类死亡。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可以实现装置使用简单,简化了操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便于取出鱼类,提高了标记效率,标记方法属于化学处理方法,使用45-180mg/L的茜素红溶液对鱼类进行标记,避免了物理处理方法对鱼类伤害较大的问题,且标记时,将大鱼和小鱼分开放置,可防止鱼类抢食造成小鱼死亡。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顶部为开口状的水箱,两个所述水箱之间固定安装有增氧泵,所述增氧泵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底部与增氧泵相连通,且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气管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料斗,所述料斗的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料斗的一端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料斗的底端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远离料斗的两个支管分别与两个水箱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水箱远离料斗一侧的外壁上均连通有供水管。
两个所述水箱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滤鱼筒,所述滤鱼筒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设置为U字型的连接杆,所述装置底座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所述连接杆的上方活动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收纳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连接底座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垂直调节杆设置,且插杆贯穿连接底座以及调节杆,所述收纳杆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且位于收纳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顶端与收纳槽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横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杆,所述齿轮杆贯穿顶板并与顶板滑动连接,且齿轮杆与联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水箱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铰接有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两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气阀门,所述三通管与水箱相连通的支管上均设置有止回阀,可防止液体回流。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的顶端设置为开口状,从而便于投放茜素红,且料斗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状,可便于茜素红流入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滤鱼筒的材质为304不锈钢,使得滤鱼筒不易生锈、变形,所述滤鱼筒的顶部设置为开口状,可便于投放鱼类,且滤鱼筒侧面以及底部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漏孔,使得溶液可经漏孔流入滤鱼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撑柱贯穿滑块并与滑块滑动连接,可防止横杆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从而便于拉动插杆。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与收纳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从而拔出插杆后,可使弹簧回弹,带动调节杆向收纳槽内移动,进而使调节杆与连接底座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套设有两个手柄套,两个所述手柄套分别位于连接底座的两侧,从而便于拎动滤鱼筒。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远离竖杆的一端与连接杆滑动连接,通过支撑块、竖杆、支撑板的设置,支撑板与竖杆铰接,使得连接杆以及滤鱼筒上升,会带动支撑板向上摆动,直至滤鱼筒与支撑板脱离后,支撑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摆动,最终落在水箱的顶端外壁上,然后滤鱼筒下降落在支撑板上时,支撑板可对滤鱼筒进行支撑,从而便于进行拔出插杆等操作,提高了便利性。
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料斗内加入适量的茜素红,使茜素红经三通管均匀的流入两个水箱内,通过供水管向水箱内注入适量的水,与水箱内的茜素红配置成浓度为45-180mg/L的茜素红溶液,茜素红溶液的水平面低于滤鱼筒的顶端;
S2、启动增氧泵并打开气管上的气阀门,向水箱内鼓入氧气,然后向滤鱼筒内投入适量的鱼食;
S3、将重量大于或等于500g的鱼投入左侧水箱的滤鱼筒内,将重量小于500g的与投入右侧水箱的滤鱼筒内,使鱼在水箱内浸泡12-15个小时;
S4、形成标记后,启动驱动电机正转,带动滤鱼筒向上移动,直至滤鱼筒与支撑板脱离,启动驱动电机反转,使滤鱼筒下降,落在支撑板上;
S5、通过拉环拔出插杆,弹簧回弹,带动调节杆上升向收纳槽内移动,使调节杆与连接底座脱离,然后即可通过连接杆拎动滤鱼筒,将滤鱼筒内的倒入池塘,三个月后,鱼的鳃盖处出现直径为0.2-1.0cm的红色斑点标记。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水箱、滤鱼筒、驱动电机、联动齿轮、横杆、滑块、收纳杆、连接底座、调节杆、插杆的设置,使用简单,简化了操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便于取出鱼类,提高了标记效率,标记方法属于化学处理方法,使用45-180mg/L的茜素红溶液对鱼类进行标记,避免了物理处理方法对鱼类伤害较大的问题,且标记时,将大鱼和小鱼分开放置,可防止鱼类抢食造成小鱼死亡。
(2)气管两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气阀门,三通管与水箱相连通的支管上均设置有止回阀,可防止液体回流。
(3)料斗的顶端设置为开口状,从而便于投放茜素红,且料斗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状,可便于茜素红流入水箱。
(4)滤鱼筒的材质为304不锈钢,使得滤鱼筒不易生锈、变形,滤鱼筒的顶部设置为开口状,可便于投放鱼类,且滤鱼筒侧面以及底部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漏孔,使得溶液可经漏孔流入滤鱼筒内。
(5)横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支撑柱贯穿滑块并与滑块滑动连接,可防止横杆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6)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从而便于拉动插杆。
(7)调节杆与收纳槽滑动连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从而拔出插杆后,可使弹簧回弹,带动调节杆向收纳槽内移动,进而使调节杆与连接底座脱离。
(8)连接杆的外壁上套设有两个手柄套,两个手柄套分别位于连接底座的两侧,从而便于拎动滤鱼筒。
(9)支撑板远离竖杆的一端与连接杆滑动连接,通过支撑块、竖杆、支撑板的设置,支撑板与竖杆铰接,使得连接杆以及滤鱼筒上升,会带动支撑板向上摆动,直至滤鱼筒与支撑板脱离后,支撑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摆动,最终落在水箱的顶端外壁上,然后滤鱼筒下降落在支撑板上时,支撑板可对滤鱼筒进行支撑,从而便于进行拔出插杆等操作,提高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水箱内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收纳杆和连接底座内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支撑板对滤鱼筒进行支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装置底座;2、水箱;3、增氧泵;4、气管;5、气阀门;6、料斗;7、支撑杆;8、三通管;9、止回阀;10、供水管;11、滤鱼筒;12、连接环;13、连接杆;14、支撑柱;15、顶板;16、驱动电机;17、联动齿轮;18、横杆;19、滑块;20、收纳杆;21、连接底座;22、调节杆;23、插杆;24、拉环;25、收纳槽;26、挡块;27、弹簧;28、齿轮杆;29、手柄套;30、支撑块;31、竖杆;3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装置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顶部为开口状的水箱2,两个水箱2之间固定安装有增氧泵3,增氧泵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气管4,气管4的底部与增氧泵3相连通,且气管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箱2的内部相连通,气管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料斗6,料斗6的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远离料斗6的一端与水箱2固定连接,料斗6的底端连通有三通管8,三通管8远离料斗6的两个支管分别与两个水箱2的内部相连通,气管4两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气阀门5,三通管8与水箱2相连通的支管上均设置有止回阀9,可防止液体回流,料斗6的顶端设置为开口状,从而便于投放茜素红,且料斗6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状,可便于茜素红流入水箱2,两个水箱2远离料斗6一侧的外壁上均连通有供水管10。
请参阅图1和图4,两个水箱2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滤鱼筒11,滤鱼筒11的材质为304不锈钢,使得滤鱼筒11不易生锈、变形,滤鱼筒11的顶部设置为开口状,可便于投放鱼类,且滤鱼筒11侧面以及底部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漏孔,使得溶液可经漏孔流入滤鱼筒11内,滤鱼筒1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环12,连接环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设置为U字型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外壁上套设有两个手柄套29,两个手柄套29分别位于连接底座21的两侧,从而便于拎动滤鱼筒11。
请参阅图1-3和图5-6,装置底座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15,顶板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17,连接杆13的上方活动安装有横杆18,横杆1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9,支撑柱14贯穿滑块19并与滑块19滑动连接,可防止横杆18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横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收纳杆20,连接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21,连接底座2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调节杆22,连接底座21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插杆23,插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24,从而便于拉动插杆23,插杆23垂直调节杆22设置,且插杆23贯穿连接底座21以及调节杆22,收纳杆20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25,调节杆22的顶端且位于收纳槽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块26,挡块26的顶端与收纳槽25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7,调节杆22与收纳槽25滑动连接,弹簧27处于拉伸状态,从而拔出插杆23后,可使弹簧27回弹,带动调节杆22向收纳槽25内移动,进而使调节杆22与连接底座21脱离,横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杆28,齿轮杆28贯穿顶板15并与顶板15滑动连接,且齿轮杆28与联动齿轮17啮合连接,通过联动齿轮17、齿轮杆28的设置,使得启动驱动电机16正转,可带动横杆18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滤鱼筒11向上移动,同理,启动驱动电机16反转,可带动滤鱼筒11向下移动,水箱2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30,支撑块3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竖杆31,竖杆31的顶端铰接有支撑板32,支撑板32远离竖杆31的一端与连接杆13滑动连接,通过支撑块30、竖杆31、支撑板32的设置,支撑板32与竖杆31铰接,使得连接杆13以及滤鱼筒11上升,会带动支撑板32向上摆动,直至滤鱼筒11与支撑板32脱离后,支撑板3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摆动,最终落在水箱2的顶端外壁上,然后滤鱼筒11下降落在支撑板32上时,支撑板32可对滤鱼筒11进行支撑,从而便于进行拔出插杆23等操作,提高了便利性。
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料斗内加入适量的茜素红,使茜素红经三通管8均匀的流入两个水箱2内,通过供水管10向水箱2内注入适量的水,与水箱2内的茜素红配置成浓度为45-180mg/L的茜素红溶液,茜素红溶液的水平面低于滤鱼筒11的顶端;
S2、启动增氧泵3并打开气管4上的气阀门,向水箱2内鼓入氧气,然后向滤鱼筒11内投入适量的鱼食;
S3、将重量大于或等于500g的鱼投入左侧水箱2的滤鱼筒11内,将重量小于500g的与投入右侧水箱2的滤鱼筒11内,使鱼在水箱2内浸泡12-15个小时;
S4、形成标记后,启动驱动电机16正转,带动滤鱼筒11向上移动,直至滤鱼筒11与支撑板32脱离,启动驱动电机16反转,使滤鱼筒11下降,落在支撑板32上;
S5、通过拉环24拔出插杆23,弹簧27回弹,带动调节杆22上升向收纳槽25内移动,使调节杆22与连接底座21脱离,然后即可通过连接杆13拎动滤鱼筒11,将滤鱼筒11内的倒入池塘,三个月后,鱼的鳃盖处出现直径为0.2-1.0cm的红色斑点标记。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使用简单,简化了操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便于取出鱼类,提高了标记效率,标记方法属于化学处理方法,使用45-180mg/L的茜素红溶液对鱼类进行标记,避免了物理处理方法对鱼类伤害较大的问题,且标记时,将大鱼和小鱼分开放置,可防止鱼类抢食造成小鱼死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顶部为开口状的水箱(2),两个所述水箱(2)之间固定安装有增氧泵(3),所述增氧泵(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气管(4),所述气管(4)的底部与增氧泵(3)相连通,且气管(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箱(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气管(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料斗(6),所述料斗(6)的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远离料斗(6)的一端与水箱(2)固定连接,所述料斗(6)的底端连通有三通管(8),所述三通管(8)远离料斗(6)的两个支管分别与两个水箱(2)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水箱(2)远离料斗(6)一侧的外壁上均连通有供水管(10);
两个所述水箱(2)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滤鱼筒(11),所述滤鱼筒(1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环(12),所述连接环(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设置为U字型的连接杆(13),所述装置底座(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4),所述支撑柱(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17),所述连接杆(13)的上方活动安装有横杆(18),所述横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收纳杆(20),所述连接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21),所述连接底座(2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调节杆(22),所述连接底座(21)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插杆(23),所述插杆(23)垂直调节杆(22)设置,且插杆(23)贯穿连接底座(21)以及调节杆(22),所述收纳杆(20)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25),所述调节杆(22)的顶端且位于收纳槽(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块(26),所述挡块(26)的顶端与收纳槽(25)的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7),所述横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杆(28),所述齿轮杆(28)贯穿顶板(15)并与顶板(15)滑动连接,且齿轮杆(28)与联动齿轮(17)啮合连接,所述水箱(2)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30),所述支撑块(3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竖杆(31),所述竖杆(31)的顶端铰接有支撑板(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4)两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气阀门(5),所述三通管(8)与水箱(2)相连通的支管上均设置有止回阀(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6)的顶端设置为开口状,且料斗(6)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鱼筒(11)的材质为304不锈钢,所述滤鱼筒(11)的顶部设置为开口状,且滤鱼筒(11)侧面以及底部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漏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9),所述支撑柱(14)贯穿滑块(19)并与滑块(19)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2)与收纳槽(25)滑动连接,所述弹簧(27)处于拉伸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3)的外壁上套设有两个手柄套(29),两个所述手柄套(29)分别位于连接底座(21)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2)远离竖杆(31)的一端与连接杆(13)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料斗内加入适量的茜素红,使茜素红经三通管(8)均匀的流入两个水箱(2)内,通过供水管(10)向水箱(2)内注入适量的水,与水箱(2)内的茜素红配置成浓度为45-180mg/L的茜素红溶液,茜素红溶液的水平面低于滤鱼筒(11)的顶端;
S2、启动增氧泵(3)并打开气管(4)上的气阀门,向水箱(2)内鼓入氧气,然后向滤鱼筒(11)内投入适量的鱼食;
S3、将重量大于或等于500g的鱼投入左侧水箱(2)的滤鱼筒(11)内,将重量小于500g的与投入右侧水箱(2)的滤鱼筒(11)内,使鱼在水箱(2)内浸泡12-15个小时;
S4、形成标记后,启动驱动电机(16)正转,带动滤鱼筒(11)向上移动,直至滤鱼筒(11)与支撑板(32)脱离,启动驱动电机(16)反转,使滤鱼筒(11)下降,落在支撑板(32)上;
S5、通过拉环(24)拔出插杆(23),弹簧(27)回弹,带动调节杆(22)上升向收纳槽(25)内移动,使调节杆(22)与连接底座(21)脱离,然后即可通过连接杆(13)拎动滤鱼筒(11),将滤鱼筒(11)内的倒入池塘,三个月后,鱼的鳃盖处出现直径为0.2-1.0cm的红色斑点标记。
CN202010191267.9A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14185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1267.9A CN111418538B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1267.9A CN111418538B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8538A true CN111418538A (zh) 2020-07-17
CN111418538B CN111418538B (zh) 2021-10-26

Family

ID=71548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1267.9A Active CN111418538B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85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1594A (zh) * 2023-11-22 2024-01-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鱼类标记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1352A (zh) * 2013-04-10 2013-07-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鱼类鳃盖标记的方法
KR101677010B1 (ko) * 2016-06-28 2016-11-18 대한민국 블로워를 이용한 양식장용 사료 자동 정량 공급장치
CN107094690A (zh) * 2017-04-18 2017-08-29 中江中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能够合理喂养多种鱼类的智能鱼缸
CN107821280A (zh) * 2017-11-01 2018-03-2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鱼类耳石标记专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1352A (zh) * 2013-04-10 2013-07-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鱼类鳃盖标记的方法
KR101677010B1 (ko) * 2016-06-28 2016-11-18 대한민국 블로워를 이용한 양식장용 사료 자동 정량 공급장치
CN107094690A (zh) * 2017-04-18 2017-08-29 中江中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能够合理喂养多种鱼类的智能鱼缸
CN107821280A (zh) * 2017-11-01 2018-03-2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鱼类耳石标记专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1594A (zh) * 2023-11-22 2024-01-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鱼类标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8538B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8538B (zh) 一种新型鱼类标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383196U (zh) 一种林木幼苗水培装置
CN200987323Y (zh) 全自动养鱼网箱
CN112206155A (zh) 一种用于中药药液制备的浸泡装置
CN212344771U (zh) 一种菌棒注水设备
CN207604384U (zh) 一种鱼苗繁殖调温下塘装置
CN206352073U (zh) 一种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并联系统用上水装置
CN213217889U (zh) 一种大黄鱼亲鱼的全自动催产装置
CN101703013A (zh) 乌贼人工育种方法
CN205671251U (zh) 一种适用于幼蛙变态期的自动分离池
CN114410460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01101055Y (zh) 鱼池增氧设备
CN209914788U (zh) 一种鳗鱼选别回池装置
CN209569204U (zh) 一种养殖池塘用潜水泵支架
CN219877336U (zh) 一种鱼胶清洗辅助装备
CN212993897U (zh) 一种沼虾虾苗收集装置
CN206686939U (zh) 一种鱼缸自动增氧装置
CN106577406B (zh) 一种鱼卵自动脱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609909U (zh) 一种用于茶叶芳香剂生产的保温萃取罐
CN219117600U (zh) 一种进水接头的电镀装置
CN213471645U (zh) 一种滑轮车轮模腔灌注装置
CN112106721B (zh) 水产养殖移动式定期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7284376U (zh) 一种营养液自循环水培装置
CN217025530U (zh)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CN215627858U (zh) 发酵池窖泥养护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31

Address after: 310000, 10th Floor, Building 3, Baifu Times Building, Zhalongkou Street, Shangche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u Heng Hi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217 Xuanzhuang group, Mazhuang village, Wanshi Town,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uheng (Wuxi) Wuli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