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6429A - 发电机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发电机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6429A
CN111416429A CN202010287379.4A CN202010287379A CN111416429A CN 111416429 A CN111416429 A CN 111416429A CN 202010287379 A CN202010287379 A CN 202010287379A CN 111416429 A CN111416429 A CN 111416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or
cabinet
load
controlling
cl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73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瑊
李程贵
侯瑞强
吕楠
王智慧
刘波
张建雪
谢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73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64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6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64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requiring starting of a prime-mov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9/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gener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1/00Special adaptation of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ors
    • H02P2101/25Special adaptation of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or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启动规则,启动发电机组,其中,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一个成功启动的第一发电机;控制至少一个第一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若接入的发电机组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其中,每个发电机出线柜包括对应感性负载的第一出线柜或对应容性负载的第二出线柜。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发电机的带载成功率,有效避免发电机宕机的情况。

Description

发电机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环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像数据中心等负载普遍通过市电、高压柴油发电机组系统以及不间断通信电源系统组成的供电组网架构进行供电,其中,高压配电系统采用两段高压母线的运行方式,低压配电系统配备母联断路器,实现双路市电的切换,后备电源采用高压柴油发电机组并机系统运行方式。
当市电停电时,例如,10KV市电与发电机电源投合方式采用自动投合;市电来电时,手动退出发电机电源,恢复市电供电。发电机电源作为备用电源,发电机电源的总功率等于或略大于负荷满载功率进行配置,但由于数据中心的负载特性复杂,包括服务器为主的容性负载和冷机水泵等感性负载,而柴油发电机电源具有带感性负载能力强、容性负载能力弱的特性,因此,柴油发电机的突加载能力有限,所以,在市电断电转为柴油发电机带载时,大负荷的突加载会对柴油发电机造成冲击导致柴油发电机宕机,出现发电失败的情况,存在很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发电机组带载时,大负荷的分级投入,能够避免发电机宕机的情况,极大提高大负荷情况下,发电机的带载成功率,有效避免出现负载失电的事故。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机负载方法,方法包括:按照预设启动规则,启动发电机组,其中,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一个成功启动的第一发电机;
控制至少一个第一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
若接入的发电机组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其中,每个发电机出线柜包括对应感性负载的第一出线柜或对应容性负载的第二出线柜。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预设合闸规则包括:
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的第一合闸顺序,以及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的第一合闸时间间隔。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预设合闸规则包括:
控制第一出线柜和第二出线柜合闸的第二合闸顺序,以及控制第一出线柜和第二出线柜合闸的第二合闸时间间隔。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第二合闸顺序包括:控制第一出线柜合闸;
在第一出线柜完成合闸的第二合闸时间间隔后,控制第二出线柜合闸。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在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之后,方法还包括:检测所有发电机出线柜的输出信息;
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后,检测到输出信息包括发电机出线柜输出失败的线路的信息,则将输出失败的线路切换到发电机出线柜输出成功的线路。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第一预设时间大于第二合闸时间间隔。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控制至少一个第一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包括:
获取市电高压柜的失电参数;
确定满足失电参数的至少一个第一发电机,分别将第一发电机连接到发电机母线,其中,发电机母线与发电机进线柜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若接入的发电机的输出不满足供电条件,确定发电机组中未成功启动的至少一个第二发电机;
启动至少一个第二发电机;
控制已启动的第二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
若已启动的第二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后,发电机组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发电机出线柜合闸。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在控制已启动的第二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之后,方法还包括:
若已启动的第二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后,发电机组的输出不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的供电保障信息,对目标负载进行供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机负载装置,装置包括:启动模块,用于按照预设启动规则,启动发电机组,其中,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一个成功启动的第一发电机;
接入模块,用于控制至少一个第一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
合闸模块,用于若接入的发电机组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其中,每个发电机出线柜包括对应感性负载的第一出线柜或对应容性负载的第二出线柜。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机负载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一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发电机负载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一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发电机负载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负载方法,通过按照预设启动规则,启动发电机组,并控制发电机组中的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使得发电机、高压柜等设备的稳定运行,保障用电安全;以及通过判断接入的发电机组的输出是否满足供电条件,若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发电机出线柜对应感性负载的第一出线柜或对应容性负载的第二出线柜合闸。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实现机房负荷分级投入用电系统,尤其能够解决大负荷情况下,突加载导致的发电机宕机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发电机的带载成功率,有效避免出现负载失电的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发电机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电机负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电机负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电机负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电机负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目前,例如像数据中心等负载普遍通过市电、高压柴油发电机组系统以及不间断通信电源系统组成的供电组网架构进行供电,其中,高压配电系统采用两段高压母线的运行方式,低压配电系统配备母联断路器,实现双路市电的切换,后备电源采用高压柴油发电机组并机系统运行方式。
当市电停电时,例如,10KV市电与发电机电源投合方式采用自动投合,而在市电恢复供电后,则需要手动断开发电机的供电。发电机投入和断开流程可以如图1所示,该过程可以包括:S101-S109。
S101、负载接收市电供电,供电监测系统监测市电是否供电,若监测到市电能够供电,则继续执行S101,负载接收市电供电。若监测到市电无法供电时,则供电线路自动执行S102。
S102、分闸高压侧市电进线断路器,以及合闸高压侧发电机进线断路器。
S103、启动发电机。
在启动发电机后,判断已启动的发电机能否并机,若能并机,则供电线路自动执行S104。
S104、合闸发电机侧发电机出线断路器。在启动发电机机组、发电机进线及对应的发电机出线启动后,执行S105。
S105、负载接收发电机供电。
负载的备用发电机作为市电供电的备用电源,若市电供电无法正常供电,则负载继续以发电机作为供电电源。在发电机进线柜下口的电压互感器(PotentialTransformer,PT)有压且正常后,同时市电PT电压消失且市电开关在分位时,经延时自动投入发电机进线开关。在市电恢复,能够正常供电后,市电的PT电压恢复正常,此时则需要先手动断开发电机进线开关,即手动执行S106。
S106、分闸高压侧的发电机进线断路器,以及分闸发电机侧的发电机出线断路器。
S107、停止发电机。同时检测高压侧发电机是否有电压,若有电压,则继续检查并停止发电机;若无电压,则手动执行S108。
S108、合闸高压侧发电机进线断路器。
S109、负载接受市电供电。
示例性的,以数据中心的负载为例,供电通常包括市电1和市电2,各断路器的开合逻辑状态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449042820000061
其中,“C”表示合闸状态;“0”表示分闸状态。
通常,选用柴油发电机电源作为备用电源,发电机电源的总功率配置为等于或略大于负荷满载功率。但由于各种负载的特性复杂,包括服务器为主的容性负载和冷机水泵等感性负载,而柴油发电机电源具有带感性负载能力强、容性负载能力弱的特性,因此,柴油发电机的突加载能力有限,所以,在市电断电转为柴油发电机带载时,大负荷的突加载会对柴油发电机造成冲击导致柴油发电机宕机,出现发电机供电失败的情况,也存在很大失电隐患。此外,随着发电机使用年限的增长,容易出现带载后低电压、低频率等震荡问题,导致发电机投切失败,也存在很大失电隐患。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大负荷的突加载容易导致发电机宕机,以及发电机老化等问题,而易出现供电失败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负载方法,使机房负荷分级投入用电系统,实现发电机带载稳定运行输出,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进行介绍。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电机负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发电机负载方法可以包括S201至S203。
S201、按照预设启动规则,启动发电机组,其中,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一个成功启动的第一发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市电失压、过压、频率偏差、三相不平衡度、相位偏移、高次谐波等质量问题超出分别对应的预设阈值范围时,为了不影响负载的业务,可以通过市电断路器分闸,同时通过发电机控制系统向发电机组发出启动命令,将市电作为电源切换为由发电机作为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市电供电的信号可以由市电PT以及市电高压柜有无电流输出提供。当市电PT产生的失压信号,以及市电高压柜无输出电流时,可以确定市电无法正常供电。
在确定市电无法供电后,发电机控制系统将启动发电机组。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电机启动的顺序可以是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启动,其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设置发电机启动的顺序,启动所需的发电机。在启动发电机组后,则执行S202。
S202、控制至少一个第一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市电无法正常供电后,获取市电高压柜的失电参数;确定满足失电参数的至少一个第一发电机,分别将第一发电机连接到发电机母线,其中,发电机母线与发电机进线柜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市电高压柜的失电参数可以包括市电供电的电压条件、供电频率条件等。根据市电高压柜的失电参数,发电机控制系统将满足失电参数的至少一个第一发电机连接至发电机母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电机控制系统可以获取发电机组中已启动的发电机提供的供电电压和供电频率,根据供电电压和供电频率,将最先达到市电高压柜的失电参数的一个发电机合闸到发电机母线。可选的,对于其他已启动的发电机,在供电电压和供电频率达到市电高压柜的失电参数后,将其他已启动的发电机并入发电机母线,实现通过发电机母线连接的发电机进线柜为负载供电。
为了方便描述,将已启动并成功并入发电机母线的发电机可以称为第一发电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已启动的发电机成功并入发电机母线后,发电机控制系统将执行S203。
S203、若接入的发电机组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其中,每个发电机出线柜包括对应感性负载的第一出线柜或对应容性负载的第二出线柜。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负载所需的供电条件,若成功并入发电机母线的发电机组能够满足负载所需的供电条件,发电机组正常输出,则按照第一预设合闸顺序,控制发电机出线柜合闸。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电机出线柜至少可以有一个。预设合闸规则至少可以包括: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的第一合闸顺序,以及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的第一合闸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合闸规则至少还可以包括:控制第一出线柜和第二出线柜合闸的第二合闸顺序,以及控制第一出线柜和第二出线柜合闸的第二合闸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合闸顺序可以包括:控制第一出线柜合闸;在第一出线柜完成合闸的第二合闸时间间隔后,控制第二出线柜合闸。
其中,第二合闸时间间隔可以根据负载的特性、负载的业务、发电机的突加载能力、发电机的加载时间等指标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性负载可以包括制冷设备,例如制冷机水泵等设备;容性负载可以是例如服务器等设备。通过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不需要增加昂贵的控制器,也无需改动任何原有的供电保障系统的线路,即可实现发电机在负载条件下分级投入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之后,还包括:检测所有发电机出线柜的输出信息;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后,检测到输出信息包括发电机出线柜输出失败的线路的信息,则将输出失败的线路切换到发电机出线柜输出成功的线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大于第二合闸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低压配电柜的母联断路器检测发电机的出线柜的输出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后,若检测到发电机的出线柜的输出信息包括输出失败线路的信息,即,低压配电柜的母联断路器检测到发电机的出线柜存在输出失败的线路,则将输出失败线路切换至发电机出线柜输出成功的线路,以确保负载能够通过发电机出线柜输出成功的线路得到发电机组的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发电机组在带载时,供电过程的稳定性,可以根据对应感性负载的第一出线柜和对应容性负载的第二出线柜的第二合闸时间间隔,设定第一预设时间。可选的,将第一预设时间设置为大于第二合闸时间间隔,以避免母联断路器频繁动作而导致供电过程电压不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在将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且判断接入的发电机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后,通过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发电机的出线柜合闸,使得发电机、高压柜等设备的稳定运行,保障用电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接入的发电机组的输出不满足供电条件,确定发电机组中未成功启动的至少一个第二发电机;启动至少一个第二发电机;控制已启动的第二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若已启动的第二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后,发电机组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发电机出线柜合闸。
根据负载的供电条件,若成功并入发电机母线的发电机无法满足负载的供电条件,则发电机并不输出。此时,确定发电机组中未成功启动的至少一个发电机,为了方便描述,将未成功启动的至少一个发电机称为第二发电机,启动发电机组中的第二发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认第二发电机满足市电高压柜的失电参数后,将第二发电机并入发电机母线,若此时发电机组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发电机出线柜合闸。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已启动的第二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后,发电机组的输出不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的供电保障信息,对目标负载进行供电。
预设的供电保障信息可以是不同负载的供电重要性标识,根据不同负载的重要性,将重要性高的负载作为目标负载,并对目标负载进行供电,对非重要的负载实施下电,即暂时停止对非重要的负载继续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启动发电机组中的第二发电机,可以是在第一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接入后,按照预设启动规则自动启动的发电机,也可以是运维人员在获知成功并入发电机母线的发电机无法满足负载的供电条件后,由运维人员手动启动的发电机,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通过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发电机的出线柜合闸,实现机房负荷分级投入用电系统,尤其能够解决大负荷情况下,突加载导致的发电机宕机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发电机的带载成功率,有效避免出现负载失电的事故。
为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电机负载方法具体实现方式,下面将结合图3对本发明的发电机负载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S301、获取市电失电参数,确定发电机电源供电接口。
在检测到市电停止供电以后,发电机控制系统确定用于发电机供电的供电接口、市电的失电参数、发电机的并机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等。其中,失电参数可以包括:市电供电的电压条件、供电频率条件等。若在此过程中市电供电仍未恢复正常供电状态,发电机控制系统则执行S302。
S302、发出发电机组启动信号。
在发电机组接收到启动信号,启动至少一个发电机,发电机控制系统可以采集已启动的发电机的输出信号,根据发电机的输出信号,将输出信号满足供电条件的已启动的发电机并入发电机母线。例如,根据发电机启动信号,有10台发电机启动成功,在每台发电机输出信号满足供电条件后,并入发电机母线,发电机母线与发电机进线柜连接。
其中,输出信号可以包括发电机的供电电压、供电频率等相关信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发电机控制系统根据发电机的并机状态,在获知发电机并机成功后,执行S303。
S303、根据预设的合闸顺序,合闸相应线路。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在确定接入的10台发电机满足负载所需的供电需求,且能够正常输出后,可以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发电机出线柜合闸。例如,有4台发电机出线柜,按照第一预设合闸顺序,4台发电机出线柜将按照第一预设合闸顺序中预先设定的第一合闸时间间隔,依次合闸,例如,预先设定的第一合闸时间间隔可以为10秒,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具体设定为其他时间。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发电机出线柜合闸,还可以考虑对应感性负载的第一出线柜和对应容性负载的第二出线柜之间的合闸顺序。也就是说,根据预设合闸规则,可以先控制感性负载对应的第一出线柜合闸,然后在第二合闸时间间隔后,控制容性负载对应第二出线柜合闸。
通过将第一预设时间设置为大于第二合闸时间间隔,保证发电机出线柜合闸过程中低压配电柜的母联断路器不动作,只有在第一预设时间后,母联断路器检测到发电机出线柜存在输出失败的供电线路,此时母联断路器动作,将输出失败的线路切换到发电机出线柜输出成功的线路,实现因母联断路器频繁动作而导致的供电电压不稳定。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第二合闸时间间隔可以为10秒,则第一预设时间设置为20秒,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第一预设时间设置为其他大于第一预设时间的数值。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可以使用欧姆龙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PLC)控制器程序进行改造,通过调整了母联断路器合闸时间,例如,设置为20S,保证在高压侧分级投切切换过程中,母联断路器不合闸,以避免母联断路器频繁动作造成供电不稳定。若出现母联断路器合闸的情况,在确定市电高压柜能够正常输入输出后,母联断路器可以自动分闸。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假设使用10台发电机带载测试,负载量为设计值的90%,即18000KW,发电机总备用功率20000KW,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经过十次测试,发电机带载成功率为10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进行入网测试,发电机机房实际负荷为12000KW,经3次测试后,发电机均成功带载,能够稳定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能够通过结合PLC程序控制逻辑实现负荷分级投入,实现发电机在负载情况下的大负荷分级投入应用,在不增加昂贵的控制器,不需改动任何原有的供电保障系统的线路的情况下,实现发电机在负载条件下分级投入供电。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发电机负载装置。如图4所示,该发电机负载装置可以包括:启动模块401、接入模块402、合闸模块403。
其中,启动模块401,用于按照预设启动规则,启动发电机组,其中,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一个成功启动的第一发电机。
接入模块402,用于控制至少一个第一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
合闸模块403,用于若接入的发电机组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其中,每个发电机出线柜包括对应感性负载的第一出线柜或对应容性负载的第二出线柜。
其中,预设合闸规则至少可以包括: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的第一合闸顺序,以及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的第一合闸时间间隔。
预设合闸规则至少还可以包括:控制第一出线柜和第二出线柜合闸的第二合闸顺序,以及控制第一出线柜和第二出线柜合闸的第二合闸时间间隔。第二合闸顺序可以包括:控制第一出线柜合闸;在第一出线柜完成合闸的第二合闸时间间隔后,控制第二出线柜合闸。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电机负载装置还可以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有发电机出线柜的输出信息;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后,检测到输出信息包括发电机出线柜输出失败的线路的信息,则将输出失败的线路切换到发电机出线柜输出成功的线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大于第二合闸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电机负载装置还可以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市电高压柜的失电参数;确定满足失电参数的至少一个第一发电机,分别将第一发电机连接到发电机母线,其中,发电机母线与发电机进线柜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接入的发电机组的输出不满足供电条件,启动模块401,还用于确定发电机组中未成功启动的至少一个第二发电机;启动至少一个第二发电机;接入模块402,还用于控制已启动的第二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合闸模块403,还用于若已启动的第二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后,发电机组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发电机出线柜合闸。
在一些实施例中,合闸模块403,还用于若已启动的第二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后,发电机组的输出不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的供电保障信息,对目标负载进行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电机负载装置,通过按照预设启动规则,启动发电机组,并控制发电机组中的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使得发电机、高压柜等设备的稳定运行,保障用电安全;以及通过判断接入的发电机组的输出是否满足供电条件,若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发电机出线柜对应感性负载的第一出线柜或对应容性负载的第二出线柜合闸。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负载装置,实现机房负荷分级投入用电系统,尤其能够解决大负荷情况下,突加载导致的发电机宕机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发电机的带载成功率,有效避免出现负载失电的事故。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电机负载装置,可以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的执行主体,发电机负载装置的各个模块/单元的操作和/或功能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的相应部分的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电机负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发电机负载设备500包括输入设备501、输入接口502、中央处理器503、存储器504、输出接口505、以及输出设备506。其中,输入接口502、中央处理器503、存储器504、以及输出接口505通过总线510相互连接,输入设备501和输出设备506分别通过输入接口502和输出接口505与总线510连接,进而与发电机负载设备500的其他组件连接。
具体地,输入设备501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信息,并通过输入接口502将输入信息传送到中央处理器503;中央处理器503基于存储器504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输出信息,将输出信息临时或者永久地存储在存储器504中,然后通过输出接口505将输出信息传送到输出设备506;输出设备506将输出信息输出到发电机负载设备500的外部供用户使用。
也就是说,图5所示的发电机负载设备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可以实现结合图2或图3所示实例描述的发电机负载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发电机负载设备500包括:存储器504,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503,用于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负载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做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adio Frequency,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发电机负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启动规则,启动发电机组,其中,所述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一个成功启动的第一发电机;
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
若接入的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其中,每个所述发电机出线柜包括对应感性负载的第一出线柜或对应容性负载的第二出线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合闸规则包括:
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发电机出线柜合闸的第一合闸顺序,以及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发电机出线柜合闸的第一合闸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合闸规则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出线柜和所述第二出线柜合闸的第二合闸顺序,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出线柜和所述第二出线柜合闸的第二合闸时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合闸顺序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出线柜合闸;
在所述第一出线柜完成合闸的第二合闸时间间隔后,控制所述第二出线柜合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有所述发电机出线柜的输出信息;
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后,检测到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发电机出线柜输出失败的线路的信息,则将所述输出失败的线路切换到所述发电机出线柜输出成功的线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大于第二合闸时间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包括:
获取市电高压柜的失电参数;
确定满足所述失电参数的至少一个第一发电机,分别将所述第一发电机连接到发电机母线,其中,所述发电机母线与所述发电机进线柜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入的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不满足供电条件,确定所述发电机组中未成功启动的至少一个第二发电机;
启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发电机;
控制已启动的所述第二发电机接入所述发电机母线;
若已启动的所述第二发电机接入所述发电机母线后,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所述预设合闸规则,控制所述发电机出线柜合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已启动的所述第二发电机接入所述发电机母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已启动的所述第二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后,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不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的供电保障信息,对目标负载进行供电。
10.一种发电机负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按照预设启动规则,启动发电机组,其中,所述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一个成功启动的第一发电机;
接入模块,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发电机接入发电机母线;
合闸模块,用于若接入的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满足供电条件,则按照预设合闸规则,控制至少一个发电机出线柜合闸,其中,每个所述发电机出线柜包括对应感性负载的第一出线柜或对应容性负载的第二出线柜。
11.一种发电机负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电机负载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电机负载方法。
CN202010287379.4A 2020-04-13 2020-04-13 发电机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4164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7379.4A CN111416429A (zh) 2020-04-13 2020-04-13 发电机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7379.4A CN111416429A (zh) 2020-04-13 2020-04-13 发电机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6429A true CN111416429A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94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7379.4A Pending CN111416429A (zh) 2020-04-13 2020-04-13 发电机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64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5600A (zh) * 2022-06-27 2022-07-29 新能动力(北京)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解ups系统冲击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53487U (zh) * 2011-11-08 2012-07-25 威海广泰空港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电能质量分级管理功能的模块化电源
CN202914189U (zh) * 2012-11-14 2013-05-01 河北大唐国际张家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柴油发电机启动负载控制系统
CN106972496A (zh) * 2017-03-23 2017-07-21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应急保安柴油机动静负荷间隔投入选型方法
CN109256849A (zh) * 2018-11-13 2019-01-22 浙江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置有柴油发电机的酒店配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742809A (zh) * 2019-03-15 2019-05-10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源互补储能型发电厂保安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23831A (zh) * 2018-03-29 2019-10-11 美登思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实际容量逐级投切的多电源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CN210669631U (zh) * 2019-08-20 2020-06-02 海通科创(深圳)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系统及运用混合动力系统的起重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53487U (zh) * 2011-11-08 2012-07-25 威海广泰空港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电能质量分级管理功能的模块化电源
CN202914189U (zh) * 2012-11-14 2013-05-01 河北大唐国际张家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柴油发电机启动负载控制系统
CN106972496A (zh) * 2017-03-23 2017-07-21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应急保安柴油机动静负荷间隔投入选型方法
CN110323831A (zh) * 2018-03-29 2019-10-11 美登思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实际容量逐级投切的多电源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CN109256849A (zh) * 2018-11-13 2019-01-22 浙江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置有柴油发电机的酒店配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742809A (zh) * 2019-03-15 2019-05-10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源互补储能型发电厂保安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669631U (zh) * 2019-08-20 2020-06-02 海通科创(深圳)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系统及运用混合动力系统的起重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阎治安等: "《电机学习题解析及实验指导 第3版》", 30 June 201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5600A (zh) * 2022-06-27 2022-07-29 新能动力(北京)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解ups系统冲击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26380B1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S20230006466A1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and driving method for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CN111835031A (zh) 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网侧断路器及机侧开关控制策略
CN111756107A (zh) 一种备自投方法及其系统、备自投装置、存储介质
CN111416429A (zh) 发电机负载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261512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10445421B (zh) 电机的启动电路与启动电路的控制方法及工程机械
CN110752664A (zh) 双电源快速切换装置
CN110896247A (zh) 母联开关自动控制系统
US11955833B2 (en) Intelligent load control to support peak load demands in electrical circuits
EP4030585A1 (en) Intelligent load control to support peak load demands in electrical circuits
CN108469570B (zh) 一种基于逆变器的电网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412256B (zh) 一种备用电源投入方法及装置
CN111525522A (zh) 直流线路突变量保护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16056460U (zh) 一种供电系统
JP2001286078A (ja) 無停電電源システム
CN111668814B (zh) 母线故障切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81597B (zh) 芯片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快速接入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478425B (zh) 一种高压厂用电快切系统、供电系统及方法
US11621580B2 (en) Microgrid switchover using zero-cross detection
CN115411754B (zh) 一种储能电站的进线备自投方法及装置
KR20180112996A (ko) 전압 강하 보상 시스템
CN115065072A (zh) 一种负载选相装置
CN111579863A (zh) 电路保护装置及分布式能源供给系统
CN114069569A (zh) 一种使配电箱在故障状态下减少电量损失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