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4343B - 日志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日志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4343B
CN111414343B CN202010112231.7A CN202010112231A CN111414343B CN 111414343 B CN111414343 B CN 111414343B CN 202010112231 A CN202010112231 A CN 202010112231A CN 111414343 B CN111414343 B CN 111414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
log data
storage space
determining
space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22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4343A (zh
Inventor
赵瑾阳
林冰
王洪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Yuntut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Yuntut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Yuntut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Yuntut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122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4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4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4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4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4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05Append-only file systems, e.g. using logs or journals to store data
    • G06F16/1815Journaling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06F16/172Caching, prefetching or hoarding of fi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日志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确定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获取日志数据,将该日志数据存放在所述日志缓冲区;确定计时器的设定时间;基于该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和该设定时间,确定日志数据的处理方式。该实施方式通过将日志聚合后再写入存储介质,有效的减少了写入次数,从而使得日志写入所需的总时间减少,进一步提高了软件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日志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日志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一款软件而言,当软件系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操作时,随之大量日志被产生。大量日志的写入会给存储带来压力,存储的写入速度成为了软件的运行瓶颈。而相关的日志写入技术是将日志一条一条的写入,这样的写入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操作。再因写入耗时,容易造成软件运行缓慢。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日志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日志写入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确定计时器的设定时间;获取日志数据,将日志数据存放在日志缓冲区;基于所述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和所述计时器的设定时间,确定日志数据的处理方式。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日志写入装置,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被配成确定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存储单元,被配成获取日志数据,将该日志数据存放在该日志缓冲区;第二确定单元,被配成确定计时器的设定时间;第三确定单元,被配成基于该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和该设定时间,确定日志数据的处理方式。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定时器,进而划分得到一个时间范围。将时间范围内的日志数据统一写入存储介质,从而减少了日志写入次数。通过设定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进而划分得到一个预设大小存储空间,将存储空间内的日志数据统一写入存储介质,进一步减少了日志写入次数,从而使得日志写入所需的总时间减少,提高了软件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日志写入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日志写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日志写入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100。该日志写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日志写入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服务器)首先在存储介质(例如内存、磁盘等)中划分出一块存储空间。其中,上述存储空间的大小(例如100k)是预先设定好的。在这里,存储空间的作用是作为日志缓冲区,进而用来存储日志信息。例如,上述日志的来源可以是软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短时间进行大量操作,进而会出现大量的日志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在获取软件系统中产生的日志数据时,同时可以通过简单的小程序来获取这些日志数据所占内存的大小。例如,上述简单的小程序可以是由shell语言编程得到。通过获得每一条日志数据的大小,可以及时有效的对存储空间阈值进行调整,可以更好的应对多种不同软件系统或者同一软件系统的不同操作。
步骤102,获取日志数据,将该日志数据存放在上述日志缓冲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将获取在软件运行过程(例如,用户使用软件修改用户信息)中所产生的日志数据。并且将上述日志数据按照一定规则存入步骤101中的日志缓冲区。其中,上述一定规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日志产生的先后顺序、日志的大小等。
作为示例,当用户使用某一款软件修改用户信息时,这时,软件系统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日志信息。将上述大量的日志信息按照产生的时间顺序,一条一条的写入日志缓冲区。
步骤103,确定计时器的设定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当检测到上述日志缓冲区开始接收并写入日志数据时,开始启动定时器,进而使用定时器确定一个设定时间。作为示例,当某一款软件产生预定数量条(例如10条)日志数据时,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首先将所产生的第一条日志数据放入步骤101中的日志缓冲区。在放入第一条数据的同时,启动内部的定时器,使用定时器确定一个定时时间(例如10秒、20秒等)。
步骤104,基于该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和该设定时间,确定日志数据的处理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时刻检测到上述日志缓冲区的实际存储日志数据的大小,可以称其为实际值。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利用实际值、日志缓冲区存储空间阈值和定时器所设定时间这三个指标完成对日志数据的处理。作为示例,当某一款软件系统检测到日志缓冲区的实际存储日志数据为50k,即实际值为50k。而此时该软件的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设定为100k,并且此时软件系统的内部时间(5秒)达到设定时间(10秒)的一半,可以将此刻,缓冲区的的日志数据写入存储介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当检测到上述日志缓冲区的实际存储值达到上述存储空间阈值,开始关闭计时器,进而计时器的设定时间无效。然后,将此刻日志缓冲区存储的日志数据统一写入存储介质(例如,内存条、磁盘等)。然而,当上述执行主体未检测到上述日志缓冲区的实际存储值达到上述存储空间阈值时,可以参考定时器的所设定时间来决定是否将日志缓冲区的日志数据写入存储介质。例如,当系统时间达到定时的器所设定时间的一半时,可以将此刻日志缓冲区存储的日志数据统一写入存储介质。这一实现方式使得每次写入内存的数据大小较为统一,而且避免了数据的多次写入,减少了对内存的操作次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当检测到当前系统内部时间达到定时器的所设定时间时,可以关闭定时器。然后,将这一时间段内的系统所产生的日志数据统一写入存储介质。然而,当上述执行主体未检测到当前系统内部时间达到定时器的所设定时间时,可以继续使定时器保持工作,此刻仍然可以将系统所产生的日志数据放入日志缓存区。这一实现方式有利于按照时间顺序有规律的将软件系统所产生的的日志信息进行写入内存,使得以后对日志数据的查找更加方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存储空间阈值可以是由阈值预测模型预测而来。其中,上述阈值预测模型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软件预测出相应的阈值。例如,对一款聊天软件而言,因为其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操作(例如发送聊天数据)。所以经阈值预测模型预测,聊天软件的存储空间阈值可以为200k;而对于一款音乐软件来说,因为其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经常产生大量操作,所以经阈值预测模型预测,音乐软件的存储空间阈值可以为100k。上述预测结果可以由多个算法混合计算而成。上述多个算法可以包括:深度神经网络、GBDT(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分解机和SVM(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在这里,使用GBDT、SVM以及分解机的作用是完成对因子的特征提取。首先收集因子集,其中,因子集包括:日志数据的大小,日志日志数据的类型,日志数据所产生的时间,日志数据的格式等。然后,将所述因子集转化为一个4维的因子向量。接着,将上述4维的因子向量分别使用GBDT、SVM以及分解机进行特征提取,生成对应的第一特征向量、第二特征向量以及第三特征向量;最后,将第一特征向量、第二特征向量以及第三特征向量一起输入阈值预测模型,最终输出存储空间阈值。其中,阈值预测模型可以是一个特制深度神经网络,专用于表征三个特征向量与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的对应关系。上述特制深度神经网络可以包括激活层、全连接层、reshape层以及sigmoid层等,其中,全连接层的数量大于等于5。这一实现方式综合多种因素来预测出一个合理的缓存区存储空间阈值。而且,针对不同性质的服务,可以预测出符合本服务的缓存区存储空间阈值。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定时器,进而划分得到一个时间范围。将时间范围内的日志数据统一写入存储介质,从而减少了日志写入次数。通过设定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进而划分得到一个预设大小存储空间,将存储空间内的日志数据统一写入存储介质,进一步减少了日志写入次数,从而使得日志写入所需的总时间减少,提高了软件的运行效率。
进一步参考图2,作为对上述各图上述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日志写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这些装置实施例与图1上述的那些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的日志写入装置2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被配成确定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存储单元,被配成获取日志数据,将上述日志数据存放在上述日志缓冲区;第二确定单元,被配成确定计时器的设定时间;第三确定单元,被配成基于上述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和上述设定时间,确定日志数据的处理方式。
下面参考图3,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中的服务器)300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3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301、ROM 302以及RAM303通过总线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305也连接至总线3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3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3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307;包括例如存储卡等的存储装置308;以及通信装置309。通信装置3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3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3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3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图3中示出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代表多个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308被安装,或者从ROM 3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3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确定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获取日志数据,将该日志数据存放在所述日志缓冲区;确定计时器的设定时间;基于该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和该设定时间,确定日志数据的处理方式。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存储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确定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确定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5)

1.一种用于写入日志的方法,包括:
确定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
获取日志数据以及确定所述日志数据的大小,将所述日志数据按照日志的大小存放在所述日志缓冲区;
确定计时器的设定时间;
基于所述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实际值和所述设定时间,确定日志数据的处理方式,其中,实际值为时刻检测到所述日志缓冲区的实际存储日志数据的大小;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以及所述设定时间,确定日志数据的处理方式,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实际值达到所述存储空间阈值,关闭计时器,计时器的设定时间无效,将所述日志数据合并写入磁盘;
响应于检测到实际值未达到所述存储空间阈值,基于所述设定时间,确定所述日志数据的处理方式;
其中,确定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包括:
收集因子集,其中,所述因子集包括:日志数据的大小,日志数据的类型,日志数据所产生的时间,日志数据的格式;
通过梯度提升树算法对所述因子集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第一特征向量;
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所述因子集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第二特征向量;
通过分解机算法对所述因子集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第三特征向量;
将所述第一特征向量、所述第二特征向量以及所述第三特征向量输入阈值预测模型中,输出所述存储空间阈值,其中,所述阈值预测模型用于表征三个特征向量与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设定时间,确定日志数据的处理方式,包括:
响应于达到所述设定时间,关闭计时器,将日志数据合并写入磁盘;
响应于未达到所述设定时间,获取日志数据,将日志数据放入所述日志缓冲区。
3.一种用于写入日志的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被配成确定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
存储单元,被配成获取日志数据,将所述日志数据存放在所述日志缓冲区;
第二确定单元,被配成确定计时器的设定时间;
第三确定单元,被配成基于所述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实际值和所述设定时间,确定日志数据的处理方式,其中,实际值为时刻检测到所述日志缓冲区的实际存储日志数据的大小;
其中,所述第三确定单元,进一步被配成:响应于检测到实际值达到所述存储空间阈值,关闭计时器,计时器的设定时间无效,将所述日志数据合并写入磁盘;响应于检测到实际值未达到所述存储空间阈值,基于所述设定时间,确定所述日志数据的处理方式;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进一步被配成:收集因子集,其中,所述因子集包括:日志数据的大小,日志数据的类型,日志数据所产生的时间,日志数据的格式;通过梯度提升树算法对所述因子集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第一特征向量;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所述因子集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第二特征向量;通过分解机算法对所述因子集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第三特征向量;将所述第一特征向量、所述第二特征向量以及所述第三特征向量输入阈值预测模型中,输出所述存储空间阈值,其中,所述阈值预测模型用于表征三个特征向量与日志缓冲区的存储空间阈值的对应关系。
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被程序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12231.7A 2020-02-24 2020-02-24 日志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1414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2231.7A CN111414343B (zh) 2020-02-24 2020-02-24 日志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2231.7A CN111414343B (zh) 2020-02-24 2020-02-24 日志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4343A CN111414343A (zh) 2020-07-14
CN111414343B true CN111414343B (zh) 2023-08-04

Family

ID=71490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2231.7A Active CN111414343B (zh) 2020-02-24 2020-02-24 日志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43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3675A (zh) * 2020-11-18 2021-02-12 苏州元核云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838950B (zh) * 2020-12-30 2022-05-06 浙江三维利普维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故障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3837B1 (en) * 1999-07-16 2002-12-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ing log buffers to trace an event in a computer system
CN104035730A (zh) * 2014-06-04 2014-09-10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写入方法、装置及无线存储设备
CN104301360A (zh) * 2013-07-19 2015-01-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日志数据记录的方法、日志服务器及系统
CN107766202A (zh) * 2017-09-30 2018-03-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og4j的日志写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62942A (zh) * 2019-06-13 2019-09-20 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日志分析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2307B (zh) * 2016-07-01 2019-10-11 百势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日志保存方法及装置
CN108829730A (zh) * 2018-05-11 2018-11-16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日志数据进行存储的方法、装置及其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3837B1 (en) * 1999-07-16 2002-12-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ing log buffers to trace an event in a computer system
CN104301360A (zh) * 2013-07-19 2015-01-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日志数据记录的方法、日志服务器及系统
CN104035730A (zh) * 2014-06-04 2014-09-10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写入方法、装置及无线存储设备
CN107766202A (zh) * 2017-09-30 2018-03-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og4j的日志写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62942A (zh) * 2019-06-13 2019-09-20 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日志分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4343A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40528B2 (e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accelerating neural network training
CN109523187B (zh)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2685154A (zh) 任务流引擎的数据处理方法、任务流引擎、设备和介质
CN111340220B (zh) 用于训练预测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14343B (zh) 日志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JP2020027616A (ja) コマンド実行方法及び装置
CN114964296A (zh) 车辆行驶路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491890A (zh) 图像方法和装置
CN111161072A (zh) 基于区块链的随机数生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068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46670B (zh) 特征向量降维方法和装置
CN112380883A (zh) 模型训练方法、机器翻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09784B (zh) 用于生成用户留存时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666449B (zh) 视频检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062995B (zh) 生成人脸图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784567B (zh) 用于转换图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595047A (zh) 一种批量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633596A (zh) 预测车辆方向角的方法和装置
CN118035594B (zh) 生产文档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697206B (zh) 物联网节点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709787B (zh) 用于生成用户留存时间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562913B (zh) 视图组件的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565607B (zh) 确定蛋白质信息的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070163B (zh) 图像分割模型训练和图像分割方法、装置、设备
CN117170986B (zh) 芯片一致性处理系统,及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42 201, 2nd floor, block a, building 15, Enji West Industrial Park, No.1 liangjiadian, Fuwai,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Baidu yuntut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42 2nd floor, block a, building 15, Enji West Industrial Park, No.1 liangjiadian, Fuwai,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Yun Tu Teng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