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3327A - 双模式检测系统和双模式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模式检测系统和双模式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3327A
CN111413327A CN202010347511.6A CN202010347511A CN111413327A CN 111413327 A CN111413327 A CN 111413327A CN 202010347511 A CN202010347511 A CN 202010347511A CN 111413327 A CN111413327 A CN 111413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terglow
turbidimetric
analyte
reaction cup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75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3327B (zh
Inventor
葛霄鹏
李颖
严志伟
程汉宁
蒋志高
覃敏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aihu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hui Biotechnology Co ltd
Shijiazhuang Dih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Zhongshan Taihui Bio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Taih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hui Biotechnology Co ltd, Shijiazhuang Dih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Zhongshan Taihui Bio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Taihu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h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75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3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3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3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3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3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6Chemiluminescence; Bioluminesc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82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precipitate or turbid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02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munological test procedu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模式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借此可以对同一免疫反应体系中的多个待检测物进行免疫比浊检测和光化学发光检测。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包括:反应杯位,所述反应杯位构造成用于接纳反应杯;激发装置(1),所述激发装置构造成用于提供朝反应杯位照射的激发光源;比浊探测装置(2),所述比浊探测装置包括比浊探测器,所述比浊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从激发装置发出的、经过容纳在反应杯中的免疫反应体系的透射光或散射光;和余辉探测装置(3),所述余辉探测装置包括余辉探测器,所述余辉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在激发装置关闭之后从容纳在同一反应杯中的同一免疫反应体系发出的余辉光。此检测系统结构简单,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经济性。

Description

双模式检测系统和双模式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施免疫比浊与余辉双模式检测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双模式检测系统例如可以用于医疗器械和非医疗器械中,可以用于在药品例如药用生物制品的工业生产中执行检测,或者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中的检测。双模式检测方法例如可以相应地被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是感染性疾病的实验检查的主要依据,用于感染的诊断和鉴别,适用于发热待查、昏迷病人、老年病人、痴呆病人和儿童等患者。其中,最为传统的检测项目是CRP,CRP在感染发生6h~8h后,水平即开始升高,24h~48h达到高峰,高峰值可达正常的数百倍,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这为疾病早期感染类型的鉴别提供了极其得要的依据。SAA在病毒和细菌感染中均升高,而病毒感染中CRP几乎不升高或升高不明显。因此,在CRP正常的病毒感染患者、非侵袭性或早期侵袭性细菌感染患者中,SAA是一个较为有用的指标,对于及时有效地治疗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两者的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感染早期的诊断效率,提高临床灵敏度和临床特异性,并为病毒与细菌感染的鉴别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区分于CRP及SAA,PCT更多被用于监测抗生素的滥用,正常情况下,PCT在人体内的含量低于0.01ng/ml,在主要为细菌感染所产生的炎症刺激下,PCT在血液中的含量会急速上升。由于PCT在血液内的含量根据不同的病症有较大区分并且对抗生素的使用较为敏感,所以PCT多被用于监测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用量及效果。目前,针对大多数(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几种标记物)体外诊断项目的检测主要是免疫检测技术,即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而建立的检测方法,具体的方法学包括免疫比浊法、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层析法等,可从人体血清和血浆中检测出上述蛋白。现阶段,免疫比浊法是最为普遍应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其优势在于均相反应,检测用时短效率高,生产试剂成本较低,技术平台较为成熟等优势。同时,其平台劣势也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检测灵敏度不够,很多高灵敏项目的检测无法实现。由此,均相免疫比浊多针对待测物含量在mg/L级别的检测项目。针对检测灵敏度较高的项目(ng/ml级别),现今最普遍的检测方法为基于免疫反应的化学发光和荧光层析法,荧光层析法虽然操作便捷检测耗时较短,但是精准度较差,基质影响较大。均相发光法是一种基于微球与微球之间靠近的效应用于分析物的均相检测方法,供体含包裹有酞菁分子,受680nm光激发,产生单线态氧,放大信号,受体通过免疫吸附、亲和素-链霉素结合等方式接近供体,其中的发光基团迅速吸收单线态氧,发射波长500-600nm长余辉的光,通过检测器探测。在两种微球表面与生物大分子(抗体或抗原蛋白)相偶联,每个微球表面可以覆盖成百上千个生物分子,可捕获待测分子。当微球受到680nm光激发后,供体球上的光敏剂(吸光剂)就会将溶液中的氧气转化为单线态氧。单线态氧在溶液中的传播距离约200nm,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距离小于这个距离,单线态氧就能扩散至受体微球其中发光配合物就产生多线态的能级,产生光信号。通过对光信号的强度检测,来判断实际检测样品中有无待测目标物。均相法则有效避免了洗脱、分离等繁琐步骤,通过与高亲和力的抗体配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孵育到检测等一系列步骤,在实现高灵敏检验的同时,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性价比,具有取代传统非均相免疫分析的潜力。
均相化学发光检测生物分子,可以不用洗涤,这是它的一大优点。其另一优势在于采用不同的吸光剂和发光剂配对的情况下,可以产生不同波长的信号,即有机会实现在一个检测反应中同时实现对于样本中多个待测物含量进行检验的可能。尤其在如今体外检测呈规模化,套餐化的情况下,实现多个项目联检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但是由于不同待测物在样本中的含量不同,不同项目的检验灵敏度和线性范围技术要求也不同。由于均向免疫发光法的技术条件所限,目前很难对单一样本中的含量差别较大(含量相差大于100倍)的多种抗原或抗体实现联检。如上述CRP、SAA、PCT的检测,CRP、SAA是mg级水平的物质,PCT则是pg级水平的物质。在这情况下,很难使用均相发光试剂实现同时检测多个项目。因此,对于CRP、SAA这类目前可以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的项目依旧保留比浊法进行检测。对于高灵敏的PCT项目可以使用均相发光检测法。两种检测方法基于完全不同原理的测试体系,并且由于均相发光灵敏度极高,所用微球量极少,几乎不会干扰反应最终的浊度,因此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检测结果相互不会形成干扰。通过一次测试,就能完成所有项目的检测。
由此,实现同时检测上述几项指标,可以更加快速、简单的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辅助诊断,降低患者医疗负担,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窗口期的患者因体内抗体灵敏度不足以无法被检出时造成漏检的风险,提高临床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此外,不仅局限于炎症标志物,这一检测优势也能应用于肝肾功能、类风湿关节炎、心梗指标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均相发光技术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模式检测系统和一种双模式检测方法,借此能够实现用免疫比浊和光化学发光的双模式分析同一免疫反应体系中的多个待检测物。
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双模式检测系统达到,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构造成用于对同一免疫反应体系中的多个待检测物进行免疫比浊检测和光化学发光检测,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包括:
反应杯位,所述反应杯位构造成用于接纳反应杯;
激发装置,所述激发装置构造成用于提供朝反应杯位照射的激发光源;
比浊探测装置,所述比浊探测装置包括比浊探测器,所述比浊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从激发装置发出的、经过容纳在反应杯中的免疫反应体系的透射光或散射光;和
余辉探测装置,所述余辉探测装置包括余辉探测器,所述余辉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在激发装置关闭之后从容纳在同一反应杯中的同一免疫反应体系发出的余辉光。
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例如可以用于医疗器械和非医疗器械中,或者可以用于在药品例如药用生物制品的工业生产中执行检测,或者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中的检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发装置、反应杯位和比浊探测装置能形成比浊探测光路,所述激发装置、反应杯位和余辉探测装置能形成余辉探测光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比浊探测装置可以包括:透射光探测装置,所述透射光探测装置包括透射光探测器,所述透射光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从激发装置发出的、经过容纳在反应杯中的免疫反应体系的透射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发装置、反应杯位和透射光探测装置能形成透射光探测光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比浊探测装置可以包括:散射光探测装置,所述散射光探测装置包括散射光探测器,所述散射光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从激发装置发出的、经过容纳在反应杯中的免疫反应体系的散射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发装置、反应杯位和散射光探测装置能形成散射光探测光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反应杯位,所述透射光探测装置可以设置在与激发装置相对置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光探测装置可以设置在与激发装置相对置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光探测装置可以设置在激发装置与反应杯位的连线的侧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余辉探测装置可以设置在激发装置与反应杯位的连线的侧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反应杯位到透射光探测装置的光路区段可以与从反应杯位到散射光探测装置的光路区段形成10~60°的角度,例如形成20°、30°、45°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射光探测装置可以还包括:第一衰减片,所述第一衰减片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透射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第一衰减片可以对透射光进行衰减,使得经衰减的透射光可以更好地适用于用透射光探测器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射光探测装置可以还包括:第一滤波片,所述第一滤波片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透射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第一滤波片可以透过所期望检测的频率范围内的透射光,但是对于在该频率范围之外的透射光是基本上不可透过的。例如第一滤波片可以具有在中心频率的±5%范围内的带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光探测装置可以还包括:第二衰减片,所述第二衰减片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散射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第二衰减片可以对散射光进行衰减,使得经衰减的散射光可以更好地适用于用散射光探测器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光探测装置可以还包括:第二滤波片,所述第二滤波片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散射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第二滤波片可以透过所期望检测的频率范围内的散射光,但是对于在该频率范围之外的散射光是基本上不可透过的。例如第二滤波片可以具有在中心频率的±5%范围内的带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余辉探测装置可以还包括: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余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的余辉快门,所述余辉快门构造成用于打开和关闭从反应杯位到余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余辉探测装置可以还包括: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余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的第三滤波片,所述余辉快门构造成用于打开和关闭从反应杯位到余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优选地,所述第三滤波片设置在所述余辉快门上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可以包括滤波片轮,所述滤波片轮安装有具有不同中心波长的多个滤波片,所述滤波片轮能被旋转,使得所述多个滤波片之中的一个能被选择用作为第三滤波片。因此能够在利用其中一个第三滤波片实施检测之后,通过旋转滤波片轮,迅速地利用另一个第三滤波片实施检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可以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激发装置、比浊探测装置和余辉探测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安装在安装壳体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壳体可以具有反应杯槽作为反应杯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发装置可以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第一侧面上,所述透射光探测装置可以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与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二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光探测装置可以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第二侧面上或者第三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余辉探测装置可以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与第三侧面对置的第四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壳体可以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构造成用于接纳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透射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的第一衰减片和/或第一滤波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壳体可以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构造成用于接纳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散射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的第二衰减片和/或第二滤波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壳体可以具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构造成用于接纳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余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的第三滤波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射光探测器可以为硅光检测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光探测器可以为硅光检测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余辉探测器可以为光电倍增管检测器、单光子计数探测器和雪崩管之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可以还包括暗盒,所述暗盒构造成用于提供暗背景光的测量环境,所述激发装置、比浊探测装置、余辉探测装置和反应杯位均设于所述暗盒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可以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激发装置、比浊探测装置和余辉探测装置连接并且构造成用于控制激发装置、比浊探测装置和余辉探测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可以还包括主控电脑,所述控制器集成在主控电脑中,所述主控电脑构造成用于通过界面设置参数、显示数据和分析数据以及向控制器发送命令,所述控制器构造成用于接收主控电脑的命令并且向激发装置、比浊探测装置和余辉探测装置输出触发信号。
按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双模式检测系统建立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01:用稀释液将比浊待测物和余辉待测物稀释,获得M份余辉待测物溶液,所述M份余辉待测物溶液具有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预定的余辉待测物浓度,其中,M≥3;
S102:将所述M份余辉待测物溶液、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制备成M份免疫反应体系;
S103:将容纳其中一份免疫反应体系的反应杯置于反应杯位处;
S104:开启激发装置,激发光照射;
S106:关闭激发装置;
S107:由余辉探测装置检测免疫反应体系的余辉信号值;
其中,M次重复执行步骤S103、S104、S106和S107,获得M个余辉信号值;
S108:由M个余辉待测物浓度和M个余辉信号值拟合得出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所述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表示两个变量即余辉待测物浓度与余辉信号值之间的关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可以还包括步骤S105:在步骤S104与步骤S106之间,由比浊探测装置检测免疫反应体系的浊度值。
在该方法中,各方法步骤可以按照技术上可行的顺序实施,例如可以依次实施,也可以并行地或者部分并行地实施。
例如可能的是,步骤S101实施完毕之后才实施步骤S102,步骤S102实施完毕之后才实施步骤S103。
例如也可能的是,步骤S101可以包括M个分步骤,在每个分步骤中获得一份余辉待测物溶液;步骤S102可以包括M个分步骤,在每个分步骤中获得一份免疫反应体系;在执行步骤S101和步骤S102的各一个分步骤之后,执行步骤S103、S104、S105、S106和S107;然后执行步骤S101和S102的各下一个分步骤;依次类推。
按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双模式检测系统建立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201:用稀释液将比浊待测物和余辉待测物稀释,获得X份比浊待测物溶液,所述比浊待测物溶液具有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预定的比浊待测物浓度和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预定的余辉待测物浓度,其中,X≥3;
S202:将X份比浊待测物溶液、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制备成X份免疫反应体系;
S203:将容纳其中一份免疫反应体系的反应杯置于反应杯位处;
S204:开启激发装置,激发光照射;
S205:由比浊探测装置检测免疫反应体系的浊度值;
S206:关闭激发装置;
S207:由余辉探测装置检测免疫反应体系的余辉信号值;
其中,X次重复步骤S203–S207,获得X个浊度值和X个余辉信号值;
S208:由X个比浊待测物浓度、X个余辉信号值以及X个浊度值,拟合得出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所述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表示三个变量即比浊待测物浓度、余辉信号值与浊度值之间的关系。
在该方法中,各方法步骤可以按照技术上可行的顺序实施,例如可以依次实施,也可以并行地或者部分并行地实施。
例如可能的是,步骤S201实施完毕之后才实施步骤S202,步骤S202实施完毕之后才实施步骤S303。
例如也可能的是,步骤S201可以包括X个分步骤,在每个分步骤中获得一份比浊待测物溶液;步骤S202可以包括X个分步骤,在每个分步骤中获得一份免疫反应体系。在执行步骤S201和步骤S202的各一个分步骤之后,执行步骤S203、S204、S205、S206和S207;然后执行步骤S201和S202的各下一个分步骤;依次类推。
优选地,X≥10,特别是≥50,优选≥100,例如≥150。
作为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可以通过数学处理,将X个三维坐标点拟合成三维曲面,或者简化地拟合成一簇二维曲线。对于拟合成三维曲面,例如可以采用广泛使用的工程软件Matlab来实现。较多个数的三维坐标点意味着较精确的三维曲面。原则上,三个三维坐标点可以构成一个空间平面,但该空间平面作为标准曲线族可能是低精度的。典型地,超过100个三维坐标点可以实现较高的拟合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01可以包括:用稀释液将比浊待测物和余辉待测物稀释,获得L组比浊待测物溶液,每组包括N份比浊待测物溶液,每组具有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比浊待测物浓度,并且每组具有作为定值的余辉待测物浓度,各组具有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余辉待测物浓度,其中,L≥3,N≥3。例如L可以从4~8中选取,例如L=4、5或6。例如N可以从5~20中选取,例如N=6、8、10、12或1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组比浊待测物溶液的份数N可以是相同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组比浊待测物溶液的份数N可以是不同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每一组比浊待测物溶液,N次重复步骤S203–S207,获得N个浊度值和N个余辉信号值,并且将N个余辉信号值通过求平均而得到一个平均余辉信号值,将N个比浊待测物浓度和N个浊度值,拟合得出一条带有平均余辉信号值的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所述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表示在余辉信号值为常数的情况下比浊待测物浓度与浊度值之间的关系,总共L条分别带有平均余辉信号值的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构成所述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利用双模式检测系统实施的双模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得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所述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表示两个变量即余辉待测物浓度与余辉信号值之间的关系;
S2:获得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所述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表示三个变量即比浊待测物浓度、余辉信号值与浊度值之间的关系;
S3:提供待测样本、稀释液、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
S4:将待测样本、稀释液、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加入反应杯中,制备成免疫反应体系,然后将容纳免疫反应体系的反应杯置于反应杯位处;
S5:开启激发装置,激发光照射;
S6:开启比浊探测装置,获得免疫反应体系的浊度值;
S7:关闭激发装置;
S8:开启余辉探测装置,获得免疫反应体系的余辉信号值;
S9:将余辉信号值代入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得出待测样本中的余辉待测物浓度;
S10:将浊度值和余辉信号值代入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得出待测样本中的比浊待测物浓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可以实施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可以实施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中,可以利用两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待测样本的余辉信号值处在所述两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的两个平均余辉信号值之间,采用线性内插法,得出待测样本中的比浊待测物浓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比浊试剂可以与比浊待测物特异性结合,形成胶乳复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余辉试剂可与余辉待测物特异性结合,形成余辉复合物,该余辉复合物在激发状态下可以产生余辉信号。
按本发明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之中的至少一个:
1)可以将免疫比浊方法学与光化学发光方法学双模式联合工作,其中,可以对一个免疫反应体系中同时含有的比浊方法学标识项目和一个或多个光化学发光方法学标识项目进行探测。
2)余辉发光检测和比浊检测联合,产生的余辉发光信号和浊度信号可以没有相互间的交叉干扰。浊度不会造成余辉的淬灭,可以在一个反应杯内实现两种生物分子或者更多种生物分子的同步均相检测。
3)尤其是在进一步优选方案中,可以根据对不同波段和不同余辉检测时间信号采集,可进一步实现分别被多个光化学发光标记的多项待检测物的检测,实现多项目联检。
例如,可以将比浊探测装置设置在反应杯位的透射方向和/或散射方向上,在开启激发装置时,可以在对光化学发光物质成份进行激发的同时对浊度进行探测;将余辉探测装置设置在反应杯位的侧面,在激发装置关闭和浊度探测之后,在原位探测免疫反应物余辉信号,可根据该余辉信号直接推导光化学发光方法学标记的被检测样品浓度。此外有可能的是,不同的余辉检测试剂在激发状态下,可以产生不同波长的余辉信号,通过设置不同的滤波片可以同时检测多个余辉待测物。
例如可行的是,在检测过程中,用激发光源照射反应杯,浊度试剂与比浊待测物反应生成胶乳复合物,浊度探测器收集透射光和/或散射光,因此可以得出浊度值。与此同时,余辉复合物已经被激发光激发,随后,关闭激发光,余辉探测器收集余辉信号,可以得出余辉信号值。可根据该余辉信号值直接推导光化学发光方法学标记的被检测样品浓度(即余辉待测物浓度),接着可根据这步结果和预存于系统的联合校准曲线族,推导出免疫比浊方法学标记的被检测样品浓度(即比浊待测物浓度)。
在处理比浊待测物和余辉发光两种复合物相互影响方面。首先,比浊待测物的测定对余辉待测物的测定基本不存在影响。一方面,由于比浊信号和余辉信号不同,并且这两种光信号可以由两种不同光学探测器分别收集并且在不同时间收集,余辉信号是在关闭激发光后,收集发光信号,从而避免了交叉干扰。另一方面,由于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本身存在特异性,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倾向于各自形成复合物,这可以减少交叉干扰。
其次,关于余辉待测物的测定对比浊待测物的测定的影响方面,可以在主控电脑中预先存储多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或者说联合校准曲线族(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每条标准曲线中,余辉待测物的浓度可以是一定的,即余辉信号值可以是一定的。分别取极低、低、中和高四种浓度的余辉待测物,经实验拟合得出多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
例如可行的是,在实际检测待测样本的过程中,可以在测得余辉信号值之后,先判断余辉信号值或者说余辉待测物浓度对应于多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之中的哪一条曲线,然后将浊度值代入相应的那一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如果没有一条对应的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可以采用线性内插法和Logit模型得到相应的标准曲线。经过上述操作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比浊待测物浓度,从而保证比浊测定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说明一些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出的和所说明的实施方式。
图1为按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式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建立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按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建立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按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式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按本发明实施例的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的示意图;
图6为按本发明实施例的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的示意图;
图7为按本发明实施例的三条余辉信号的衰减曲线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基于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做出各种修改并且得到其他变型方案或者改进方案,它们都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按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式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构造成用于对同一免疫反应体系中的多个待检测物进行免疫比浊检测和光化学发光检测。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包括反应杯位,所述反应杯位构造成用于接纳反应杯。在此,反应杯位可以通过安装壳体4的反应杯槽11实现。
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包括激发装置1,所述激发装置构造成用于提供朝反应杯位照射的激发光源。激发装置1例如可以提供不同波长、功率型号的激发光源。
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包括比浊探测装置2,所述比浊探测装置包括比浊探测器,所述比浊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从激发装置发出的、经过容纳在反应杯中的免疫反应体系的透射光或散射光。所述比浊探测装置2可以包括:透射光探测装置,所述透射光探测装置包括透射光探测器,所述透射光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从激发装置1发出的、经过容纳在反应杯中的免疫反应体系的透射光,其中,所述激发装置1、反应杯位和透射光探测装置能形成透射光探测光路。作为替换或补充,所述比浊探测装置2可以包括:散射光探测装置,所述散射光探测装置包括散射光探测器,所述散射光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从激发装置1发出的、经过容纳在反应杯中的免疫反应体系的散射光,其中,所述激发装置1、反应杯位和散射光探测装置能形成散射光探测光路。
在图1中仅描述一个透射光探测装置,其与激发模块1对置地设置。也可能的是,与该透射光探测装置紧邻地设置散射光探测装置,换言之,散射光探测装置也与激发模块1对置地设置,或者在安装壳体的侧旁设置散射光探测装置。由透射光探测装置获取的浊度值以及由散射光探测装置获取的浊度值可以分别单独地使用,也可以联合地使用,例如可以将两种浊度值进行加权。在设置多个透射光探测装置或散射光探测装置的情况下,每个透射光探测装置或散射光探测装置的浊度值可以单独地使用,也可以将多个透射光探测装置或散射光探测装置的浊度值联合地使用,例如可以将他们进行加权。有利的是,从反应杯位到透射光探测装置的光路区段与从反应杯位到散射光探测装置的光路区段形成10~60°的角度,例如形成30°或45°的角度。例如,透射光探测器和散射光探测器可以分别为硅光检测器。
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包括余辉探测装置3,所述余辉探测装置包括余辉探测器,所述余辉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在激发装置1关闭之后从容纳在同一反应杯中的同一免疫反应体系发出的余辉。所述激发装置1、反应杯位和余辉探测装置3能形成余辉探测光路。类似地,也可以设置多个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余辉探测装置。例如余辉探测器可以为光电倍增管检测器、单光子计数探测器和雪崩管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如图1所示,激发装置1可以安装在安装壳体4的第一侧面上。透射光探测装置可以安装在安装壳体4的与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二侧面上。未示出的散射光探测装置可以安装在安装壳体4的所述第二侧面上或者安装在第三侧面上。余辉探测装置4可以安装在安装壳体4的与第三侧面对置的第四侧面上。
透射光探测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衰减片和第一滤波片,所述第一衰减片和第一滤波片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透射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如图1所示,安装壳体4可以具有第一卡槽12,所述第一卡槽构造成用于接纳第一衰减片和第一滤波片。可以理解,第一衰减片和第一滤波片也可以设置在安装壳体4之外。第一衰减片和第一滤波片特别是以可更换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卡槽12中,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采用相应的第一衰减片和第一滤波片。
未示出的散射光探测装置可以包括同样未示出的第二衰减片和第二滤波片,所述第二衰减片和第二滤波片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散射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类似地,安装壳体4可以具有未示出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构造成用于接纳第二衰减片和第二滤波片。可以理解,第二衰减片和第二滤波片也可以设置在安装壳体4之外。
余辉探测装置3可以还包括余辉快门,其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余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所述余辉快门构造成用于打开和关闭从反应杯位到余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当余辉快门打开时,通向余辉探测器的余辉光路是通畅的。当余辉快门打开时,通向余辉探测器的余辉光路是断开的。余辉探测装置3可以还包括第三滤波片其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余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优选设置在余辉快门的上游。如图1所示,安装壳体4可以具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构造成用于接纳第三滤波片。第三滤波片可以以可拆的方式安装在第三卡槽中。特别有利的是,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可以包括滤波片轮,所述滤波片轮安装有具有不同中心波长的多个滤波片,所述滤波片轮能被旋转,使得所述多个滤波片之中的一个能被选择用作为第三滤波片。余辉快门可以设置安装壳体4的第四侧面上,或者可以作为单独的部件安装在安装壳体4的第四侧面上。余辉探测器设置在余辉快门的与反应杯位背离的一侧上。有利的是,余辉快门可以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
激发模块1、比浊探测装置2和余辉探测装置3可以分别以可拆的方式或者不可拆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壳体4上,其中,可拆安装方式是有利的,以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
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可以包括未示出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激发装置1、比浊探测装置2和余辉探测装置3连接并且构造成用于控制激发装置1、比浊探测装置2和余辉探测装置3。因此可以实现双模式检测系统的受控的运行。原则上,激发装置1、比浊探测装置2和余辉探测装置3之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手动地运行。控制器可以控制开启激发装置1,在对容纳在反应杯中的免疫反应体系中的光化学发光物质成份进行激发的同时,可以对免疫反应体系进行比浊模式探测。控制器可以控制激发装置1的关闭,在比浊模式探测和激发光关闭之后,可以对反应杯位的余辉信号进行探测。
本实施例的双模式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可以为:
比浊试剂可以与比浊待测物特异性结合,形成胶乳复合物。胶乳复合物吸收激发光源的发射光会造成浊度的变化。浊度值与比浊探测装置接收的信号值相关,而浊度值与比浊待测物浓度相关。另外,余辉试剂可以与余辉待测物特异性结合,形成余辉复合物,余辉复合物在激发状态下可以产生余辉信号,余辉信号在关闭激发光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持续一段时间。通过余辉探测装置接收余辉信号值,该信号值与余辉待测物浓度相关。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待测样本、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依次加入同一个反应杯中,经过温浴,制备成免疫反应体系。取一定量的免疫反应体系到一个反应杯中,并将该反应杯置于反应杯位处。开启激发装置和比浊探测装置,获得比浊试剂与比浊待测物产生的浊度项目的浊度值为。关闭激发装置,打开余辉探测装置,获得光化学发光项目的余辉信号值。接着,由浊度值和余辉信号值,获得比浊待测物浓度和余辉待测物浓度。值得说明的是,关闭激发光后再收集余辉信号值,可以避免待测样本中的杂质对检测信号的干扰。例如,双模式检测系统可以用于全血样本检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激发装置的激发光源可以照射反应杯中的待测样本,利用光子探测器可以收集反应杯中的免疫复合物引起的与浊度关联的光学信号强度变化值。根据光子探测器收集到的光学信号强度变化值,代入存储的在光学信号强度变化值和目标物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可以得到待测样本中的待测目标物的含量。
优选地,双模式检测系统可以附加地包括发生模块,其具有反射膜,该反射膜具有至少一个窗孔,所述窗孔可以用作进光孔和放置光接收器件的接收孔。在进行光化学发光项目的测试时可以将反射膜置于反应杯槽中,使得激发光的激发效率和发射效率可以被提高,例如可以提高1~2个数量级。
双模式检测系统可以还包括未示出的暗盒。激发装置1、比浊探测装置2、余辉探测装置3和安装壳体4均设于暗盒内。暗盒可以用于提供背景光极低的测量环境。
双模式检测系统可以还包括主控电脑。控制器可以集成在主控电脑中。主控电脑可以通过界面设置参数、显示数据和分析数据,并向控制器发送命令。控制器可以用于接收主控电脑的命令,并且可以向激发装置1、比浊探测装置2和余辉探测装置3输出触发信号。
在双模式检测系统的应用中,例如在利用双模式检测系统实施的各种方法或者方法步骤中可以使用一种均相联合检测试剂,其可以用于免疫比浊和余辉发光联合均相免疫检测。该均相联合检测试剂可以包括:浊度试剂组分I、发光试剂给体组分II和发光试剂受体组分III。浊度试剂组分I可以为胶乳微球连接上能与比浊生物标志物(比浊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已知物质。浊度试剂组分I可以与比浊生物标志物可形成免疫反应,使浊度增加。发光试剂给体组分II可以为能量供体微球上连接上能与余辉生物标志物(余辉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已知物质,能量供体微球可在光激发下产生单线态氧。发光试剂受体组分III可以为能量受体微球连接上与余辉生物标志物特异性结合的已知物质。发光试剂给体组分II和发光试剂受体组分III可与余辉生物标志物形成特异性免疫反应,能量受体微球能够与单线态氧反应产生长余辉发光信号。此外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已知的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
下面参照图2说明按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双模式检测系统建立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的方法100,其包括以下步骤:
S101:用稀释液将比浊待测物和余辉待测物稀释,获得M份余辉待测物溶液,所述M份余辉待测物溶液具有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预定的余辉待测物浓度,其中,M≥3;
S102:将所述M份余辉待测物溶液、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制备成M份免疫反应体系;
S103:将容纳其中一份免疫反应体系的反应杯置于反应杯位处;
S104:开启激发装置,激发光照射;
S105:由比浊探测装置检测免疫反应体系的浊度值;
S106:关闭激发装置;
S107:由余辉探测装置检测免疫反应体系的余辉信号值;
其中,M次重复执行步骤S103、S104、S106和S107,获得M个余辉信号值;
S108:由M个余辉待测物浓度和M个余辉信号值拟合得出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所述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表示两个变量即余辉待测物浓度与余辉信号值之间的关系。
在该方法中,各方法步骤可以按照技术上可行的顺序实施,例如可以依次实施,也可以并行地或者部分并行地实施。
例如可能的是,步骤S101实施完毕之后才实施步骤S102,步骤S102实施完毕之后才实施步骤S103。按一种有利的示例性的方式,可以用稀释液将比浊待测物和余辉待测物稀释为浓度依次递增的9份余辉待测物溶液。可以将上述余辉待测物溶液、比浊试剂(浊度试剂组分I)和余辉试剂(发光试剂给体组分II和发光试剂受体组分III)依次加入反应杯中,制备成免疫反应体系,共制备9份免疫反应体系。在此,可以得到9个余辉信号值,将它们结合9份余辉待测物溶液的浓度,可以拟合得出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其在图5中示意性地表示。在图5中,横坐标表示余辉待测物浓度(单位例如为mg/L),纵坐标表示余辉信号值(单位例如为万个)。
例如也可能的是,步骤S101可以包括M个分步骤,在每个分步骤中获得一份余辉待测物溶液;步骤S102可以包括M个分步骤,在每个分步骤中获得一份免疫反应体系;在执行步骤S101和步骤S102的各一个分步骤之后,执行步骤S103、S104、S105、S106和S107;然后执行步骤S101和S102的各下一个分步骤;依次类推。
下面参照图3说明按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双模式检测系统建立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的方法200,其包括以下步骤:
S201:用稀释液将比浊待测物和余辉待测物稀释,获得X份比浊待测物溶液,所述比浊待测物溶液具有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预定的比浊待测物浓度和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预定的余辉待测物浓度,其中,X≥3;
S202:将X份比浊待测物溶液、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制备成X份免疫反应体系;
S203:将容纳其中一份免疫反应体系的反应杯置于反应杯位处;
S204:开启激发装置,激发光照射;
S205:由比浊探测装置检测免疫反应体系的浊度值;
S206:关闭激发装置;
S207:由余辉探测装置检测免疫反应体系的余辉信号值;
其中,X次重复步骤S203–S207,获得X个浊度值和X个余辉信号值;
S208:由X个比浊待测物浓度、X个余辉信号值以及X个浊度值,拟合得出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所述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表示三个变量即比浊待测物浓度、余辉信号值与浊度值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X≥10,例如≥100或者≥150。
在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01可以包括:用稀释液将比浊待测物和余辉待测物稀释,获得L组比浊待测物溶液,每组包括N份比浊待测物溶液,每组具有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比浊待测物浓度,并且每组具有作为定值的余辉待测物浓度,各组具有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余辉待测物浓度,其中,L≥3,N≥3。各组比浊待测物溶液的份数N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每一组比浊待测物溶液,N次重复步骤S203–S207,获得N个浊度值和N个余辉信号值,并且将N个余辉信号值通过求平均而得到一个平均余辉信号值,将N个比浊待测物浓度和N个浊度值,拟合得出一条带有平均余辉信号值的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所述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表示在余辉信号值为常数的情况下比浊待测物浓度与浊度值之间的关系,总共L条分别带有平均余辉信号值的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构成所述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
在该方法中,各方法步骤可以按照技术上可行的顺序实施,例如可以依次实施,也可以并行地或者部分并行地实施。例如可能的是,步骤S201实施完毕之后才实施步骤S202,步骤S202实施完毕之后才实施步骤S303。例如也可能的是,步骤S201可以包括X个分步骤,在每个分步骤中获得一份比浊待测物溶液;步骤S202可以包括X个分步骤,在每个分步骤中获得一份免疫反应体系。在执行步骤S201和步骤S202的各一个分步骤之后,执行步骤S203、S204、S205、S206和S207;然后执行步骤S201和S202的各下一个分步骤;依次类推。例如也可能的是,步骤S201和布置S202可以分别包括L组分步骤,每组包括N个分步骤,其中,在执行步骤S201一组分步骤之后,执行步骤S202的一组分步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可以包括4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L=4),每一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可以对应于一组比浊待测物溶液,它们具有基本上恒定的余辉探测物浓度(对应于基本上恒定的余辉信号值)。各个余辉探测物浓度(余辉信号值)在预定范围内分布,例如可以依次递增。由于每一组的N份比浊待测物溶液(例如N=9)在余辉探测时获得的余辉信号值可以微小地不同,可以对它们求平均,从而用一个平均余辉信号值来表示相应的比浊待测物之中的余辉待测物浓度。示例性的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在图6中描述,其包括4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每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带有一个平均余辉信号值F1–F4,其中,横坐标表示比浊待测物浓度,纵坐标表示浊度值。
现在参考图4说明按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双模式检测系统实施的双模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得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所述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表示两个变量即余辉待测物浓度与余辉信号值之间的关系;
S2:获得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所述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表示三个变量即比浊待测物浓度、余辉信号值与浊度值之间的关系;
S3:提供待测样本、稀释液、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
S4:将待测样本、稀释液、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加入反应杯中,制备成免疫反应体系,然后将容纳免疫反应体系的反应杯置于反应杯位处;
S5:开启激发装置,激发光照射;
S6:开启比浊探测装置,获得免疫反应体系的浊度值;
S7:关闭激发装置;
S8:开启余辉探测装置,获得免疫反应体系的余辉信号值;
S9:将余辉信号值代入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得出待测样本中的余辉待测物浓度;
S10:将浊度值和余辉信号值代入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得出待测样本中的比浊待测物浓度。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实施参照图2说明的方法,在步骤S2中实施财年中图3说明的方法。此外也可能的是,利用已有的存储的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和已有的存储的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它们例如可以存储在本地的计算机中,或者可以存储在服务器中并且从服务器下载和调用。
在步骤S10中,如果余辉信号值正好等于F1、F2、F3、F4之一(例如F1),则可以将浊度值直接地代入到一条具有该余辉信号值的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中(例如在图7中的最上方的一条标准曲线),得到比浊待测物浓度。
在步骤S10中,如果余辉信号值落在F1、F2、F3、F4之中的两个相邻的数值(例如F1、F2)之间,那么可以利用两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例如在图7中的最上方的两条标准曲线)——待测样本的余辉信号值处在所述两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的两个平均余辉信号值之间,采用线性内插法,得出待测样本中的比浊待测物浓度。
例如,可以根据Logit模型对各比浊待测物浓度点和各浊度值进行拟合,得到一条具有所测得的余辉信号值的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并且将浊度值代入其中,得出比浊待测物浓度。为更好的理解,以下举例说明:
例如F2-F1=5Y,所测得的余辉信号值F=F1+2Y。将N=9个比浊待测物浓度点从余辉信号F1的标准曲线向余辉信号为F2的标准曲线画直线(沿着纵坐标方向),在直线的2/5处对应得到新的9个比浊待测物浓度点值,将它们拟合出一条新的标准曲线,然后将浊度值代入该标准曲线中,得出比浊待测物浓度。
下面参照图7说明按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在第三卡槽31中设有滤波片轮,滤波片轮安装多个具有不同中心波长的滤波片。滤波片轮的旋转可使各滤波片轮换置于余辉信号探测光路中。在每一次测试中,收集标记不同余辉试剂产生的不同波长的余辉信号,从而可以实现同一个反应杯中,更多项目的联合检测。
例如余辉试剂的发光试剂给体组分II可以包括给体组分II-1、II-2和II-3,且三者的能量供体微球包含相同的吸光剂,发光试剂给体组分II-1、II-2和II-3可在同一激发光波长光源激发产生单线态氧。另外,发光试剂受体组分III可以包括受体组分III-1、III-2和III-3,且三者的能量受体微球中的发光剂的发射波长不同,根据不同的反射波长,经过计算可分别得到三种余辉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其中,发光试剂给体组分II-1和发光试剂受体组分III-1与标识物1能形成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激发光照射下,产生长余辉发光,长余辉发光的中心波长为X1。发光试剂给体组分II-2和发光试剂受体组分III-2与标识物2能形成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激发光照射下,产生长余辉发光,长余辉发光的中心波长为X2。发光试剂给体组分II-3和发光试剂受体组分III-3与标识物3能形成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激发光照射下,产生长余辉发光,长余辉发光的中心波长为X3。且X1、X2和X3互不相同。
如图7所示,为三条余辉信号的衰减曲线族,从下到上分别为:标识物1(标识物1余辉衰减曲线,其发光蓝光区域、波长较短);标识物2(标识物2余辉衰减曲线,其发光绿光区域、波长略长);标识物3(标识物3的余辉衰减曲线,其发光红光区域、波长最长)。
在该实施例中,将三种不同中心波长的滤波片置于滤波片轮上,间隔一定时间,进行轮换,使各滤波片轮换置于余辉信号探测光路中。如图7所示,在时间T1-T2之间,加载滤波片对应标识物1发光,仅有其信号通过,收集该信号,如在时间T1-T2的填充区域所示,用于拟合该标识物所对应的检测物浓度。在时间T2-T3之间,自动快速更换滤波片。在时间T3-T4之间,加载滤波片对应标识物2发光,仅有其信号通过,收集该信号,用于拟合该标识物所对应的检测物浓度。在时间T4-T5之间,自动快速更换滤波片。在时间T5-T6之间,加载滤波片对应标识物3发光,仅有其信号通过,收集该信号,用于拟合该标识物所对应的检测物浓度。在此,根据对不同波段和不同余辉检测时间信号采集,可进一步实现分别被多个光化学发光标记的多项待检测物的检测,实现多项目联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模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构造成用于对同一免疫反应体系中的多个待检测物进行免疫比浊检测和光化学发光检测,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包括:
反应杯位,所述反应杯位构造成用于接纳反应杯;
激发装置(1),所述激发装置构造成用于提供朝反应杯位照射的激发光源;
比浊探测装置(2),所述比浊探测装置包括比浊探测器,所述比浊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从激发装置发出的、经过容纳在反应杯中的免疫反应体系的透射光或散射光;和
余辉探测装置(3),所述余辉探测装置包括余辉探测器,所述余辉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在激发装置关闭之后从容纳在同一反应杯中的同一免疫反应体系发出的余辉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浊探测装置包括:
透射光探测装置,所述透射光探测装置包括透射光探测器,所述透射光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从激发装置发出的、经过容纳在反应杯中的免疫反应体系的透射光;和/或
散射光探测装置,所述散射光探测装置包括散射光探测器,所述散射光探测器构造成用于探测从激发装置发出的、经过容纳在反应杯中的免疫反应体系的散射光;和/或
参考反应杯位,所述透射光探测装置设置在与激发装置相对置的位置;和/或
所述散射光探测装置设置在在与激发装置相对置的位置,或者设置在激发装置与反应杯位的连线的侧旁;和/或
所述余辉探测装置设置在激发装置与反应杯位的连线的侧旁;和/或
从反应杯位到透射光探测装置的光路区段与从反应杯位到散射光探测装置的光路区段形成10~60°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模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射光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一衰减片和/或第一滤波片,所述第一衰减片和/或第一滤波片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透射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和/或
所述散射光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二衰减片和/或第二滤波片,所述第二衰减片和/或第二滤波片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散射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和/或
所述余辉探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余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的余辉快门,所述余辉快门构造成用于打开和关闭从反应杯位到余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和/或
所述余辉探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余辉快门上游的第三滤波片;
优选地,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包括滤波片轮,所述滤波片轮安装有具有不同中心波长的多个滤波片,所述滤波片轮能被旋转,使得所述多个滤波片之中的一个能被选择用作为第三滤波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还包括安装壳体(4),所述安装壳体具有反应杯槽作为反应杯位,所述激发装置、比浊探测装置和余辉探测装置之中的至少一个安装在安装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还包括安装壳体(4),所述安装壳体具有反应杯槽作为反应杯位,所述激发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第一侧面上,所述透射光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与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二侧面上,所述散射光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所述第二侧面上或者第三侧面上,所述余辉探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与第三侧面对置的第四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壳体具有:
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构造成用于接纳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透射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的第一衰减片和/或第一滤波片;和/或
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构造成用于接纳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散射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的第二衰减片和/或第二滤波片;和/或
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构造成用于接纳设置在从反应杯位到余辉探测器的光路区段中的第三滤波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光探测器为硅光检测器,所述散射光探测器为硅光检测器,所述余辉探测器为光电倍增管检测器、单光子计数探测器和雪崩管之一;和/或
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还包括暗盒,所述暗盒构造成用于提供暗背景光的测量环境,所述激发装置、比浊探测装置、余辉探测装置和反应杯位均设于所述暗盒内;和/或
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激发装置、比浊探测装置和余辉探测装置连接并且构造成用于控制激发装置、比浊探测装置和余辉探测装置;和/或
所述双模式检测系统还包括主控电脑,所述控制器集成在主控电脑中,所述主控电脑构造成用于通过界面设置参数、显示数据和分析数据以及向控制器发送命令,所述控制器构造成用于接收主控电脑的命令并且向激发装置、比浊探测装置和余辉探测装置输出触发信号。
6.一种利用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式检测系统建立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01:用稀释液将比浊待测物和余辉待测物稀释,获得M份余辉待测物溶液,所述M份余辉待测物溶液具有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预定的余辉待测物浓度,其中,M≥3;
S102:将所述M份余辉待测物溶液、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制备成M份免疫反应体系;
S103:将容纳其中一份免疫反应体系的反应杯置于反应杯位处;
S104:开启激发装置,激发光照射;
S106:关闭激发装置;
S107:由余辉探测装置检测免疫反应体系的余辉信号值;
其中,M次重复执行步骤S103、S104、S106和S107,获得M个余辉信号值;
S108:由M个余辉待测物浓度和M个余辉信号值拟合得出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所述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表示两个变量即余辉待测物浓度与余辉信号值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05:在步骤S104与步骤S106之间,由比浊探测装置检测免疫反应体系的浊度值。
7.一种利用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式检测系统建立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201:用稀释液将比浊待测物和余辉待测物稀释,获得X份比浊待测物溶液,所述比浊待测物溶液具有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预定的比浊待测物浓度和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预定的余辉待测物浓度,其中,X≥3;
S202:将X份比浊待测物溶液、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制备成X份免疫反应体系;
S203:将容纳其中一份免疫反应体系的反应杯置于反应杯位处;
S204:开启激发装置,激发光照射;
S205:由比浊探测装置检测免疫反应体系的浊度值;
S206:关闭激发装置;
S207:由余辉探测装置检测免疫反应体系的余辉光信号值;
其中,X次重复步骤S203–S207,获得X个浊度值和X个余辉信号值;
S208:由X个比浊待测物浓度、X个余辉信号值以及X个浊度值,拟合得出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所述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表示三个变量即比浊待测物浓度、余辉信号值与浊度值之间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1包括:用稀释液将比浊待测物和余辉待测物稀释,获得L组比浊待测物溶液,每组包括N份比浊待测物溶液,每组具有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比浊待测物浓度,并且每组具有作为定值的余辉待测物浓度,各组具有在预定浓度范围内分布的余辉待测物浓度,其中,L≥3,N≥3;
优选地,各组比浊待测物溶液的份数N是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
优选地,对于每一组比浊待测物溶液,N次重复步骤S203–S207,获得N个浊度值和N个余辉信号值,并且将N个余辉信号值通过求平均而得到一个平均余辉信号值,将N个比浊待测物浓度和N个浊度值,拟合得出一条带有平均余辉信号值的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所述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表示在余辉信号值为常数的情况下比浊待测物浓度与浊度值之间的关系,总共L条分别带有平均余辉信号值的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构成所述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
9.一种利用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式检测系统实施的双模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得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所述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表示两个变量即余辉待测物浓度与余辉信号值之间的关系;
S2:获得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所述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表示三个变量即比浊待测物浓度、余辉信号值与浊度值之间的关系;
S3:提供待测样本、稀释液、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
S4:将待测样本、稀释液、比浊试剂和余辉试剂加入反应杯中,制备成免疫反应体系,然后将容纳免疫反应体系的反应杯置于反应杯位处;
S5:开启激发装置,激发光照射;
S6:开启比浊探测装置,获得免疫反应体系的浊度值;
S7:关闭激发装置;
S8:开启余辉探测装置,获得免疫反应体系的余辉信号值;
S9:将余辉信号值代入余辉待测物标准曲线,得出待测样本中的余辉待测物浓度;
S10:将浊度值和余辉信号值代入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族,得出待测样本中的比浊待测物浓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实施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和/或
在步骤S2中实施根据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或
在步骤S10中,利用两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待测样本的余辉信号值处在所述两条比浊待测物标准曲线的两个平均余辉信号值之间,采用线性内插法,得出待测样本中的比浊待测物浓度。
CN202010347511.6A 2020-04-28 2020-04-28 双模式检测系统和双模式检测方法 Active CN111413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7511.6A CN111413327B (zh) 2020-04-28 2020-04-28 双模式检测系统和双模式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7511.6A CN111413327B (zh) 2020-04-28 2020-04-28 双模式检测系统和双模式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3327A true CN111413327A (zh) 2020-07-14
CN111413327B CN111413327B (zh) 2023-03-21

Family

ID=71492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7511.6A Active CN111413327B (zh) 2020-04-28 2020-04-28 双模式检测系统和双模式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33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9859A (zh) * 2020-09-30 2021-01-05 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检测肺炎球菌多糖含量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8203A (ja) * 1992-11-11 1994-05-27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US6042785A (en) * 1996-04-22 2000-03-28 Wallac Oy Multilabe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CN1428603A (zh) * 2001-12-22 2003-07-09 浙江大学 荧光余辉测量装置
US6825921B1 (en) * 1999-11-10 2004-11-30 Molecular Devices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 detection system
US20150044780A1 (en) * 2012-04-26 2015-02-12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Multi-application approach for 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an analyte in a fluid sample on an automated analyzer
CN204389386U (zh) * 2015-01-05 2015-06-10 任峰 一种多光谱透射、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反射法检测用检测头及检测浊度仪
CN207396345U (zh) * 2017-03-21 2018-05-22 广州埃克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ct特定蛋白检测分析仪
CN109100341A (zh) * 2018-08-27 2018-12-28 绿嘉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干式poct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08547572U (zh) * 2018-05-15 2019-02-26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兼容比色、比浊和荧光检测的光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8203A (ja) * 1992-11-11 1994-05-27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US6042785A (en) * 1996-04-22 2000-03-28 Wallac Oy Multilabe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US6825921B1 (en) * 1999-11-10 2004-11-30 Molecular Devices Corporation Multi-mode light detection system
CN1428603A (zh) * 2001-12-22 2003-07-09 浙江大学 荧光余辉测量装置
US20150044780A1 (en) * 2012-04-26 2015-02-12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Multi-application approach for 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an analyte in a fluid sample on an automated analyzer
CN204389386U (zh) * 2015-01-05 2015-06-10 任峰 一种多光谱透射、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反射法检测用检测头及检测浊度仪
CN207396345U (zh) * 2017-03-21 2018-05-22 广州埃克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ct特定蛋白检测分析仪
CN208547572U (zh) * 2018-05-15 2019-02-26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兼容比色、比浊和荧光检测的光学系统
CN109100341A (zh) * 2018-08-27 2018-12-28 绿嘉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干式poct设备及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雪梅: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9859A (zh) * 2020-09-30 2021-01-05 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检测肺炎球菌多糖含量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3327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89316A1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oint-of-care diagnostics
US20210293793A1 (en) Interactive test device and apparatus with timing mechanism
CN101592659B (zh) 一种基于持续荧光物标记的试条定量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JP6861642B2 (ja) 蛍光検出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8474743B (zh) 流体中的物质的光学探测
US4407964A (en) Homogeneous fluoroimmunoassay involving sensing radiation for forward and back directions
CN207248894U (zh) 胱抑素c时间分辨检测卡及试剂盒
CN201535776U (zh) 基于持续荧光物标记的试条定量检测系统
EP2841926B1 (en) Biological assay sample analyzer
CN107576802A (zh) 一种荧光微量蛋白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1413327B (zh) 双模式检测系统和双模式检测方法
CN112955742A (zh) 一种血样分析方法及凝血分析仪
CN115244382A (zh) 一种样本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5244403A (zh)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及方法
US7528952B2 (en) Hand-held fluorescence polarimeter
CN115280155A (zh)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及方法
CN205786658U (zh) 基于单频激发双频接收原理的免疫层析检测系统
CN111505267B (zh) 一种时间分辨免疫分析检测系统与检测方法
Rajulu et al. Principles of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Drugs, Endogenous Compounds, and Poisons—2
Soini et al. 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Rocks Light absorption, scatter and luminescence techniques in routine clinical biochemistry
Spectrophotometry Basic and Contemporary Technique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5

Address after: 200438 room 904b, block A8, WANGU Science Park, Guoquan North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Taihui Bio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Zhongshan Taihui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438 room 904b, block A8, WANGU Science Park, Guoquan North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Taihui Bio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Zhongshan Taihui Bio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Taihui Bio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hijiazhuang Dihong Bio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0

Address after: Room 302, 303, and 308, 3rd Floor, Building 2, No. 18 Chunch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aihui Bio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00438 room 904b, block A8, WANGU Science Park, Guoquan North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aihui Bio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Taihui Bio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