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2573B - 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2573B
CN111412573B CN202010175641.6A CN202010175641A CN111412573B CN 111412573 B CN111412573 B CN 111412573B CN 202010175641 A CN202010175641 A CN 202010175641A CN 111412573 B CN111412573 B CN 111412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lter
box
basement
filt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56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2573A (zh
Inventor
邓梁
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中建钢构置业(深圳)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建钢构置业(深圳)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建钢构置业(深圳)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01017564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2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2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2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2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2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66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 B01D46/70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acting counter-currently on the filtering surface, e.g. by flushing on the non-cake side of the filter
    • B01D46/71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acting counter-currently on the filtering surface, e.g. by flushing on the non-cake side of the filter with pressurised gas, e.g. puls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风系统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包括新风箱、导风机、回风箱,以及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顶部与新风箱连通,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滤筒芯,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进风管,新风自内而外通过所述滤筒芯;所述过滤箱顶部设置有清理气管,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出杂管,所述出杂管上设置有开闭阀;所述过滤箱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气体流向的三通装置。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当所述进风管中进气时,气体自内而外通过滤筒芯后流动至新风箱内,当所述清理气管中进气时,气体自外而内通过滤筒芯后流动至出杂管中,与拆卸滤筒芯相比,操作简便,不需要一个个去进行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高层建筑大多数附有地下室,有些多层地下室埋深十多米以下。
在大厦中,例如办公楼或者商场,地下室大多是用来作为停车库,为了防止停车库内汽车尾气的滞留、满足仓库的通风的需求,在停车场、地下车 库、仓库等大空间通常都具有一个新风系统,该通风系统由数台送风机、管道、调节阀、送风 口、排风口、排风机等组成。
随着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地下室新风系统都会采用智能方式控制风速,例如使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79893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可手机控制的智能型诱导风机,包括机壳,机壳的外壁上固定有三个万向球形的喷嘴,机壳的内部固定有蜗壳,蜗壳内设有外转子风机和叶轮,机壳内设有三个分流板,分流板将蜗壳的出风口分成三路分别与一个喷嘴连接,与喷嘴相连的每个通道内各设有橡胶球,通过改变橡胶球的大小控制相应的喷嘴的出风量。此种导风机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远距离控制,同时可以调节各个喷嘴的出风量,操作方便且安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这种新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在新风进入时往往夹杂着不少杂质,导致新风系统中的过滤器需要定时进行清理,而由于地下室的面积往往很大,逐个去拆卸并清理,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能够较为便捷的清理过滤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室内的新风箱、设置在新风箱内的导风机、设置在地下室内的回风箱,以及设置在地下室内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顶部与新风箱连通,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滤筒芯,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进风管,新风自内而外通过所述滤筒芯;所述过滤箱顶部设置有清理气管,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出杂管,所述出杂管上设置有开闭阀;所述过滤箱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气体流向的三通装置,当所述进风管中进气时,气体自内而外通过滤筒芯后流动至新风箱内,当所述清理气管中进气时,气体自外而内通过滤筒芯后流动至出杂管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新风进入时,将会从进风管进入,此时将会进入至过滤箱内,自内而外地穿过滤筒芯,此时新风得到过滤,杂质将会被留存在滤筒芯内部,新风在导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地下室,而回风箱将地下室的空气排出,当滤筒芯上的杂质过多时,通过从清理气管中通入气体,将会使得空气自外而内的对滤筒芯进行反向吹动,使得粘附在滤筒芯内壁上的杂质掉落,并且随气体通过出杂管排出,与拆卸滤筒芯相比,操作简便,不需要一个个去进行拆卸。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箱内且位于所述三通装置下侧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过滤箱内自下而上分隔为风室和过滤室,所述滤筒芯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上且位于过滤室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新风进入至风室内,从第一隔板下侧运动至过滤室内,掉落的杂质将会落在过滤箱底部,而第一分隔板能够起到分隔作用,能够使得杂质保持在风室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滤筒芯设置有多个且阵列设置在第一隔板上,多个所述滤筒芯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过滤效果,增加过滤面积,并且当多个滤筒芯交错设置后,无论是在过滤还是反向吹气的过程中,都能够增加进气或者出气量,不会形成干涉。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三通装置包括设置在过滤箱内的第二隔板、开设在第二隔板中间的连通孔、间隔设置在第二隔板上且位于连通孔两侧的第一控制板与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与新风箱连通的出气腔,所述第二控制板与第二隔板之前形成与过滤室连通的回气腔;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第二控制板之间形成连通室,所述连通室顶部与所述清理气管连通,所述连通室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连通室与出气腔以及回气腔连通的开闭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时,开闭组件使得连通室与出气腔连通,且与回气腔阻隔,当过滤后的气体将会通过第一控制板进入至出气腔中,而当清理是,开闭组件使得连通室与回气腔连通,而与出气腔阻隔,此时清理气管中的气体将会通过回气腔,运动至过滤室中,从而对滤筒芯外壁进行作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控制板上开设有第一控制孔,所述第二控制板上且位于第一控制孔上方开设有第二控制孔,位于所述回气腔内的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三控制孔,所述开闭组件包括滑移连接在连通室内的气塞块、设置在气塞块上侧且与过滤箱内壁连接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新风进入时,由于气压作用,能够使得气塞块保持抵触在过滤箱上侧,使得第二控制孔保持闭合,从而使得气体能够通过第一控制孔进入至出气腔中,而回气腔保持闭合;当需要清理时,清理气管中气体进入连通室,在气压的作用下,将会使得气塞块滑动,并且弹簧将会拉伸,从而使得气体压力达到一定的大小后,气塞块打开第二控制孔且将第一控制孔堵住,此时气体进入至回气腔内,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对滤筒芯的外壁进行作用,从而进行清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第二控制板相对一侧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气塞块抵触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清理时输入的气体压力较大,但是可能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当气体压力过大时,可以使得气塞块与限位块抵触,起到防脱的作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风管上安装有用于使得气体流入至风室内的单向气阀,所述过滤箱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进风管的管口处设置有斜向上设置的挡风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反向吹气进行清理时,单向气阀能够起到阻挡气体回流的可能性,也能防止进风管被污染,且挡风板能够使得新风进来时,能够较好的朝上运动,避免去影响掉落在底部的杂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箱底部具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积自上而下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渡部的内壁呈斜面时,能够减小杂质发生堆积的可能性,在清理时,杂质能够顺着斜面向下掉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渡部呈倒置的锥状体,所述过渡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导风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在过渡部内运动时,将会随着导风片进行旋转运动,从而产生漩涡的效果,使得杂质能够较好地被带走,提高清理的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新风箱设置在地下室上侧,所述回风箱设置在地下室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上侧进入的新风将会在回风箱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减少扬尘,并且能够将部分的灰尘带出至外界。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需要清理杂质时,向清理气管中通入气体,将会使得空气自外而内的对滤筒芯进行反向吹动,使得粘附在滤筒芯内壁上的杂质掉落,并且随气体通过出杂管排出,与拆卸滤筒芯相比,操作简便,不需要一个个去进行拆卸;
2.当需要清理时,清理气管中气体进入连通室,在气压的作用下,将会使得气塞块滑动,并且弹簧将会拉伸,从而使得气体压力达到一定的大小后,气塞块打开第二控制孔且将第一控制孔堵住,此时气体进入至回气腔内,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对滤筒芯的外壁进行作用,从而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气塞块运动后另一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过滤箱上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隔板的俯视图,用于展示滤筒芯的分布方式;
图5是另一实施例中过渡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新风箱;111、导风机;112、回风箱;120、过滤箱;121、第一隔板;122、风室;123、过滤室;124、滤筒芯;125、进风管;126、单向气阀;127、挡风板;130、清理气管;140、出杂管;141、开闭阀;151、第二隔板;152、连通孔;153、第一控制板;154、第二控制板;155、出气腔;156、回气腔;160、连通室;161、第一控制孔;162、第二控制孔;163、第三控制孔;170、开闭组件;171、气塞块;172、弹簧;173、安装槽;174、限位块;180、过渡部;181、导风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参照图1,包括设置在地下室内的新风箱110、设置在新风箱110内的导风机111、设置在地下室内的回风箱112,以及设置在地下室内的过滤箱120。新风箱110安装在地下室上侧,回风箱112安装在地下室下侧,导风机111安装在新风箱110内,且回风箱112中也安装有导风机111。
参照图1,过滤箱120顶部与新风箱110连通,过滤箱120内水平地安装有第一隔板121,过滤箱120内自下而上分隔为风室122和过滤室123,风室122与新风箱110连通。第一隔板121上安装有滤筒芯124且位于过滤室123内,滤筒芯124设置有多个且阵列设置,多个滤筒芯124交错设置(如图4所示)。
参照图2、图3,过滤箱120底部安装有进风管125,且进风管125上安装有用于使得气体流入至风室122内的单向气阀126,过滤箱120的内壁上且位于进风管125的管口处焊接有斜向上设置的挡风板127。导风机111工作时,新风通过进风管125进入至风室122内,新风自内而外通过滤筒芯124。过滤箱120顶部安装有清理气管130,过滤箱120底部设置有出杂管140,出杂管140上安装有开闭阀141。
过滤箱120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气体流向的三通装置,三通装置能够使得当进风管125中进气时,气体自内而外通过滤筒芯124后流动至新风箱110内,当清理气管130中进气时,气体自外而内通过滤筒芯124后流动至出杂管140中。
三通装置包括第二隔板151、连通孔152、第一控制板153、第二控制板154,第二隔板151安装在过滤箱120内,且第二隔板151位于第一隔板121上方。连通孔152开设在第二隔板151中间部分,第一控制板153与第二控制板154间隔设置在第二隔板151上且位于连通孔152两侧。第一控制板153与第二隔板151之间形成与新风箱110连通的出气腔155,第二控制板154与第二隔板151之前形成与过滤室123连通的回气腔156。
同时,第一控制板153与第二控制板154之间形成连通室160,连通室160顶部与清理气管130连通,所述连通室160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连通室160与出气腔155以及回气腔156连通的开闭组件170。第一控制板153上开设有第一控制孔161,第二控制板154上且位于第一控制孔161上方开设有第二控制孔162,位于回气腔156内的第二隔板151上开设有第三控制孔163。开闭组件170包括气塞块171、弹簧172,气塞块171滑移连接在连通室160内,弹簧172的一端安装在气塞块171上侧,且清理气管130的一端端部开始有供弹簧172嵌入的安装槽173,弹簧172的一端与安装槽173槽底固定连接。气塞块171滑动时能够与两侧的控制板紧贴,使得其能够保持密封,同时气塞块171能够将连通室160封闭。
参照图1、图2,新风进入时,由于气压作用,能够使得气塞块171保持抵触在过滤箱120上侧,使得第二控制孔162保持闭合,从而使得气体能够通过第一控制孔161进入至出气腔155中,并且进入至新风箱110内,而回气腔156保持闭合。当清理气管130在通入气体时,将会使得气塞块171滑动,弹簧172将会拉长,使得第二控制孔162打开,此时空气将会从第二控制孔162与第三控制孔163中运动至过滤室123,此时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对滤筒芯124的外壁进行作用,从而进行清理。
由于在清理时输入的气体需要将气塞块171顶开,故气体压力较大,但是可能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当气体压力过大时,气塞块171可能脱离连通室160,故在第一控制板153与第二控制板154相对一侧上均安装有用于与气塞块171抵触的限位块174,限位块174可以使得气塞块171与限位块174抵触,起到防脱的作用。
参照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过滤箱120底部具有过渡部180,过渡部180的横截面积自上而下减小,过渡部180可为呈倒置的锥状体,过渡部180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导风片181,能够使得清理时的气体能够产生漩涡的效果,使得杂质能够较好地被带走,提高清理的效果。
实施原理为:新风进入时,新风通过进风管125进入至风室122内,且在挡风板127的作用下朝滤筒芯124一侧运动,减少对过滤箱120底部的影响,同时新风从滤筒芯124内部吹出,杂质将会被留存在过滤箱120底壁或者粘附在滤筒芯124内壁上,此时的气塞块171抵触在过滤箱120底部,第一控制孔161打开,且第二控制孔162被气塞块171堵住,新风通过出气腔155进入新风箱110,并且回风箱112内的导风机111使得地下室内的气体抽出。
而当需要进行清理时,将出杂管140上的开闭阀141打开后,朝清理气管130通入具有较大气压的气体,使得气塞块171滑动,将第二控制孔162打开,第一控制孔161关闭,通入的气体将会从回气腔156内运动至过滤室123内,从而对滤筒芯124外壁反吹,将粘附在内壁上的杂质吹下,气体将会将杂质一同从出杂管140中排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室内的新风箱(110)、设置在新风箱(110)内的导风机(111)、设置在地下室内的回风箱(112),以及设置在地下室内的过滤箱(1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20)顶部与新风箱(110)连通,所述过滤箱(120)内设置有滤筒芯(124),所述过滤箱(120)底部设置有进风管(125),新风自内而外通过所述滤筒芯(124);
所述过滤箱(120)顶部设置有清理气管(130),所述过滤箱(120)底部设置有出杂管(140),所述出杂管(140)上设置有开闭阀(141);
所述过滤箱(120)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气体流向的三通装置,当所述进风管(125)中进气时,气体自内而外通过滤筒芯(124)后流动至新风箱(110)内,当所述清理气管(130)中进气时,气体自外而内通过滤筒芯(124)后流动至出杂管(140)中;
所述过滤箱(120)内且位于所述三通装置下侧设置有第一隔板(121),所述过滤箱(120)内自下而上分隔为风室(122)和过滤室(123),所述滤筒芯(124)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121)上且位于过滤室(123)内;
所述三通装置包括设置在过滤箱(120)内的第二隔板(151)、开设在第二隔板(151)中间的连通孔(152)、间隔设置在第二隔板(151)上且位于连通孔(152)两侧的第一控制板(153)与第二控制板(154),所述第一控制板(153)与第二隔板(151)之间形成与新风箱(110)连通的出气腔(155),所述第二控制板(154)与第二隔板(151)之前形成与过滤室(123)连通的回气腔(156);
所述第一控制板(153)与所述第二控制板(154)之间形成连通室(160),所述连通室(160)顶部与所述清理气管(130)连通,所述连通室(160)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连通室(160)与出气腔(155)以及回气腔(156)连通的开闭组件(170);
所述第一控制板(153)上开设有第一控制孔(161),所述第二控制板(154)上且位于第一控制孔(161)上方开设有第二控制孔(162),位于所述回气腔(156)内的第二隔板(151)上开设有第三控制孔(163),所述开闭组件(170)包括滑移连接在连通室(160)内的气塞块(171)、设置在气塞块(171)上侧且与过滤箱(120)内壁连接的弹簧(1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芯(124)设置有多个且阵列设置在第一隔板(121)上,多个所述滤筒芯(124)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板(153)与所述第二控制板(154)相对一侧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气塞块(171)抵触的限位块(17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125)上安装有用于使得气体流入至风室(122)内的单向气阀(126),所述过滤箱(120)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进风管(125)的管口处设置有斜向上设置的挡风板(1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20)底部具有过渡部(180),所述过渡部(180)的横截面积自上而下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180)呈倒置的锥状体,所述过渡部(180)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导风片(18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箱(110)设置在地下室上侧,所述回风箱(112)设置在地下室下侧。
CN202010175641.6A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 Active CN111412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5641.6A CN111412573B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5641.6A CN111412573B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2573A CN111412573A (zh) 2020-07-14
CN111412573B true CN111412573B (zh) 2021-06-15

Family

ID=71489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5641.6A Active CN111412573B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25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1499A (zh) * 2020-11-01 2021-02-12 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新风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13217A1 (de) * 1991-04-23 1992-10-29 Kurt Kugler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ntstaubung von kondensierbaren heissgasen bzw. heissgasen mit kondensierbaren gasanteilen
CN101619881A (zh) * 2009-06-16 2010-01-06 长沙凯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整体厂房除尘系统
CN106669302A (zh) * 2016-10-28 2017-05-17 韶关市贝瑞过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器
CN107569946A (zh) * 2017-10-19 2018-01-12 张家港市艾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自洁式过滤器
CN109091973A (zh) * 2018-09-30 2018-12-28 靳瑞 一种滤筒自清洁粉尘处理装置
CN209355428U (zh) * 2018-11-26 2019-09-06 江苏绿色都建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物地下室低能耗通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13217A1 (de) * 1991-04-23 1992-10-29 Kurt Kugler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ntstaubung von kondensierbaren heissgasen bzw. heissgasen mit kondensierbaren gasanteilen
CN101619881A (zh) * 2009-06-16 2010-01-06 长沙凯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整体厂房除尘系统
CN106669302A (zh) * 2016-10-28 2017-05-17 韶关市贝瑞过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器
CN107569946A (zh) * 2017-10-19 2018-01-12 张家港市艾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自洁式过滤器
CN109091973A (zh) * 2018-09-30 2018-12-28 靳瑞 一种滤筒自清洁粉尘处理装置
CN209355428U (zh) * 2018-11-26 2019-09-06 江苏绿色都建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物地下室低能耗通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2573A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91867B2 (en) Ventilation system
CN101210727B (zh) 空调
CN2769739Y (zh) 固定表冷器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CN111412573B (zh) 一种地下室智能新风诱导系统
CN208004208U (zh) 一种迷宫纸盒漆雾处理装置
KR20190000356U (ko) 급기관의 자가청소기능을 가지는 급기시스템
KR101233442B1 (ko) 정압 보상형 지하주차장 환기장치
CN204853807U (zh) 一种住宅汽车库排风排烟系统
CN102410604B (zh) 一种分体结构的旋流式抽排风装置
CN206626682U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106871316A (zh) 一种高大洁净空间的送风系统
CN207455836U (zh) 一种净化机
CN105020833A (zh) 厂房换气装置
KR102419435B1 (ko) 폐열 회수 기능을 갖는 덕트 모듈
CN201105272Y (zh) 一种吹吸尘枪
CN201470280U (zh) 半离线褶式滤筒脉冲除尘器
CN204469444U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
CN203764034U (zh) 湿式除尘柜
CN102261715A (zh) 用于多层建筑物的空气致动系统
CN203043791U (zh) 矿用湿法节水型机电控制脱硫除尘器
CN105737320A (zh) 教室用集成式空气净化系统
CN2570727Y (zh) 冷凝器自动清洗装置
CN219328141U (zh) 一种洁净室内防交叉污染控制装置
CN1485594A (zh) 冷凝器自动清洗装置
CN219243770U (zh) 洁净室腔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5

Address after: 518000 19A, 19b, 19C, 19d-19a, shuisong building, Tairan Science Park, No. 25, Tairan 8th Road, Tian'an community, Shato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oup Operation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703, 27th floor, Zhongjian steel building, 3331 Zhongxin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CSCEC steel structure real estate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