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2169A - 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2169A
CN111412169A CN202010245520.4A CN202010245520A CN111412169A CN 111412169 A CN111412169 A CN 111412169A CN 202010245520 A CN202010245520 A CN 202010245520A CN 111412169 A CN111412169 A CN 111412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user
supply section
infrared
us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55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2169B (zh
Inventor
陈小平
唐清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55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2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2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2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2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2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2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geometry within the pumps, e.g. by adjusting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F04D29/462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30Control parameters, e.g. input parameters
    • F05D2270/303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80Devices generating input signals, e.g. transducers, sensors, cameras or strain gauges
    • F05D2270/804Optic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适用于智能出风设备,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所述送风段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红外检测的方式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按照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与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进行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通过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段进行分配,同时满足多人送风需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的一种使用上述送风段分配方法的系统,控制方法简单,智能化程度高。此外,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储存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规的塔扇多是单一方向出风,送风范围较小,即使塔扇能够自动左右摇头,增大塔扇的送风范围和改变送风角度,但由于塔扇是一体结构,因此送风方向是相对固定的,进而就不能根据需要来对塔扇的送风方向进行分割,从而调整塔扇的送风方向,例如当室内同时存在位于不同位置的两人需要吹风时,塔扇只能对一人吹风或交错地对两人吹风,而不能同时对两人不同风向或风速地吹风。因此,塔扇的送风方式就受到限制,不能同时满足多人送风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通过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段进行分配,同时满足多人送风需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上述送风段分配方法的系统,控制方法简单,智能化程度高。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储存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适用于智能出风设备,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所述送风段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红外检测的方式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按照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与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进行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
优选的,所述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包括对送风段的数量进行分配,通过获取的人体红外信息确定用户的数量,进行对应送风段数量的分配。
优选的,确定用户数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采集时间内,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动态影像;
判断红外动态影像中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
当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发生变化,对该物体标记为用户,并确认用户的数量。
优选的,还包括重叠判断步骤:
预先设置重叠检测阈值;
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
根据重叠检测阈值,判断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是否有重叠的红外辐射区域;
当具有重叠的红外辐射区域时,按照重叠的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和/或预先设置水平宽度阈值;
根据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将送风区域的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与水平宽度阈值进行对比;
当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水平宽度阈值时,按照重叠的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当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小于水平宽度阈值时,将当前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当作单个用户,并按照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优选的,所述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包括对送风段的长度进行分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距离、姿势和温度检测值;
根据获取到的用户的距离、姿势和温度检测值,判断用户的预测体温;
根据用户的预测体温确定送风段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包括对送风段的顺序进行分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
根据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还原用户的实际高度;
根据用户的实际高度,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
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和/或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
根据多个红外图像还原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
根据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
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当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发生变化时,判断人体红外信息停止变化后的停留时间是否超于设定时间范围,当停留时间小于设定时间范围时,保留原分配后的送风段参数;当停留时间大于设定时间范围时,重新分配。
优选的,重新分配的步骤具体为:
检测送风区域内各物体的人体红外信息,依次比较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与原用户数量、用户红外辐射量与原用户红外辐射量、用户红外辐射面积与原用户红外辐射面积;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发生变化时,重新分配送风段的数量、长度和顺序;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红外辐射量发生变化时,重新分配送风段的长度;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红外辐射面积发生变化时,重新分配送风段的长度和/或顺序。
优选的,重新分配送风段的数量的步骤具体为: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变化量等于1,且用户数量大于原用户数量时,根据用户的方位信息,抽取分配与该新增用户距离相邻的、且送风段长度最长的旧用户的送风段,其他送风段保持不变;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变化量等于1,且用户数量小于原用户数量时,根据用户的方位信息,合并分配与该减少用户距离相邻的、且送风段长度最短的旧用户的送风段,其他送风段保持不变;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变化量大于1时,重新分配所有送风段的数量、长度和顺序。
一种送风段分配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物体的红外信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和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其中,人体红外信息包括距离、姿势、温度检测值和红外辐射面积,送风段参数包括送风段的数量、长度和顺序;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送风区域内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用于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按照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与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进行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并用于将组合排布的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智能出风设备,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多个所述出风栅板按分配信息组成若干段送风段,各送风段执行各自的送风模式。
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采集时间内,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动态影像;判断红外动态影像中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当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发生变化,对该物体标记为用户,并确认用户的数量;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距离和温度检测值,根据获取到的用户的距离、姿势和温度检测值,判断用户的预测体温,根据用户的预测体温确定送风段的长度;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还原用户的实际高度;根据用户的实际高度,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和/或用于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还原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根据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重叠判断模块:
所述重叠判断模块,用于预先设置重叠检测阈值,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根据重叠检测阈值,判断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是否有重叠的红外辐射区域,当具有重叠的红外辐射区域时,按照重叠的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和/或用于预先设置水平宽度阈值,根据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将送风区域的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与水平宽度阈值进行对比;当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水平宽度阈值时,按照重叠的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当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小于水平宽度阈值时,将当前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当作单个用户,并按照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监测步骤: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停留时间的时间范围;
所述监测步骤,用于当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发生变化时,判断人体红外信息停止变化后的停留时间是否超于设定时间范围,当停留时间小于设定时间范围时,保留原分配后的送风段参数;当停留时间大于设定时间范围时,重新分配。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所述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通过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段进行分配,同时满足多人送风需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的一种使用上述送风段分配方法的系统,控制方法简单,智能化程度高。此外,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储存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出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智能出风设备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风轮100、风轮驱动装置130、进出风阵列机构140、单元驱动装置400、出风栅板310、风道板3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适用于智能出风设备,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所述送风段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红外检测的方式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按照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与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进行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
目前市场上常规的塔扇多是单一方向出风,送风范围较小,即使塔扇能够自动左右摇头,但由于塔扇是一体结构,因此送风方向是相对固定的,塔扇的送风方式就受到限制,不能同时满足多人送风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该分配方法适用于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出风栅板的智能出风设备,例如具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出风栅板且各出风栅板的送风参数独立设置的塔扇/柱形落地扇等电风扇,其通过对智能出风设备的多个出风栅板进行分段,同时满足多人送风需求。特别地,该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出风栅板,即每个出风栅板均设有单元驱动装置,使每个出风栅格可绕智能出风设备的转轴实现相互独立的旋转。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适用于上述智能出风设备,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通过红外检测的方式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按照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与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进行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
任何物质,只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都能辐射红外线。红外线传感器测量时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摩擦,并且有灵敏度高,反应快等优点。因此,本技术方案通过检测物体的红外信息来对人体进行标记,并根据获取的人体红外信息控制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段进行分配。送风段参数排的是送风段的数量、长度或顺序,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指的是对送风段的数量、长度或顺序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分配方式的组合。
本技术方案通过检测物体的红外信息来对人体进行标记,并根据获取的人体红外信息控制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段进行分配,人体红外信息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距离、姿势、温度检测值、红外辐射面积等。
通过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与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可以对获取的人体红外信息对送风段参数进行有效地分配和安排,有利于提高用户满足度。需要说明的是人体红外信息与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可以为智能出风设备生产开发时设置,也可以为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对智能出风设备进行设置。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包括对送风段的数量进行分配,通过获取的人体红外信息确定用户的数量,进行对应送风段数量的分配。
送风段的分配可以指的是对送风段的数量,送风段的数量指的是将多个相互独立的出风栅板分成若干个送风段,每一个送风段包含任意个数的出风栅板,例如,智能出风设备共有26个出风栅板,若根据需要将其平均分成两个送风段,则每一个送风段有13个出风栅板。送风段的分配可使得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方向根据用户数量而相对灵活地出风,打破了现有智能出风设备中送风方式相对固定的限制,可同时满足多人送风需求。每个用户可分配一个以上的送风段,若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可判断出某用户无需通过送风来降温,则可不分配送风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可通过以下智能出风设备实现,但不限于该智能出风设备的结构。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包括:风轮100、风轮驱动装置130、导风结构和进出风阵列机构140;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140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和用于驱动每层风道层结构独立水平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独立安装的单元驱动装置400和与该单元驱动装置400传动配合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风道层结构。所述风轮100竖立设置,且与所述风轮驱动装置130传动连接;所述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风轮100外侧,用于在风轮外侧导风;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140罩设于所述导风结构的外侧,且所述单元驱动装置400用于驱动对应位置的所述风道层结构相对于所述导风结构水平转动。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多层出风栅板310上下叠置形成的层状结构,所述出风栅板310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出风道板321,多块所述风道板321平行分布与所述出风栅板310的下表面。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出风栅板被分成送风段一、送风段二和送风段三,其实现分段的具体步骤为:智能出风设备从红外检测模块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并根据人体红外信息识别到送风区域内有三名用户,然后智能出风设备根据用户的数量对出风栅板310进行分段,生成对多个出风栅板310分成三段的分段信息。智能出风设备的单元驱动装置400获取分段信息后,驱动对应位置的风道层结构相对于导风结构水平转动,使得出风栅板310在单元驱动装置400的驱动下分成三个送风段。出风栅板310的分段设置使本技术方案通过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段进行分配,且送风段一、送风段二和送风段三可单独旋转至不同或相同的转动角度,使同时满足多人送风需求的实现成为可能。
进一步说明,确定用户数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采集时间内,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动态影像;
判断红外动态影像中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
当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发生变化,对该物体标记为用户,并确认用户的数量。
送风区域内可能同时有人体、动物和发热电器,当要区别人体还是动物还是发热电器时,可以从红外动态影像中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来进行判断。例如,如果辐射面积有从小变大或位置有从低变高,就可以判定为人;若辐射面积没有变化,可初步判定为非人体。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重叠判断步骤:
预先设置重叠检测阈值;
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
根据重叠检测阈值,判断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是否有重叠的红外辐射区域;
当具有重叠的红外辐射区域时,按照重叠的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送风区域内有可能会出现人与人重叠的现象,系统预先设有一个重叠检测阈值,重叠检测阈值具体指的是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内两个辐射区域之间的距离,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根据阈值判断出是否有重叠;判断出重叠就按照重叠人数分配对应的送风段,当未判断出重叠就按照一个人分配送风段。
和/或预先设置水平宽度阈值;
根据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将送风区域的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与水平宽度阈值进行对比;
当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水平宽度阈值时,按照重叠的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当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小于水平宽度阈值时,将当前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当作单个用户,并按照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系统还预先设置水平宽度阈值来判断送风区域内是否有用户间的重叠现象。具体地,系统获取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将送风区域的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与水平宽度阈值进行对比,水平宽度阈值指的是某一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宽度距离,一般情况下,当红外图像中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没有出现重叠的情况下,其红外辐射面积的宽度距离一般为30~60cm的范围内,当红外图像中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出现重叠的情况下,则该情况下的红外辐射面积的宽度距离一般超过60cm。因此,本技术方案利用红外辐射面积的重叠原理预先设置水平宽度阈值来判断送风区域内是否有用户间的重叠现象。
进一步说明,所述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包括对送风段的长度进行分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距离、姿势和温度检测值;
根据获取到的用户的距离和温度检测值,判断用户的预测体温;
根据用户的预测体温确定送风段的长度。
所述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包括对送风段的长度进行分配,送风段的长度指的是某一个送风段内所包含的出风栅板的个数,若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送风段有10个出风栅板,第二送风段有16个出风栅板,则说明第一送风段的长度小于第二送风段的长度。
具体地,在同一个送风区域内,用户距离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不同,其所需要的送风量就不同;用户当前的姿势不同,其所需要的送风量也不同,如果安静静坐的用户,其所需要的送风量较小,而正在活动状态的用户,其所需要的送风量较大;进一步地,每个用户的体温都会存在个体差异,而不同体温的用户其所需要的送风量也不同。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可根据系统中预先存储的用户的预测体温和送风段长度的映射关系,根据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距离、姿势和温度检测值判断用户的预测体温,并根据用户的预测体温来确定送风段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所指的送风段的长度,指的是一个送风段内所包含的出风栅板的个数,在智能出风设备中风轮转速相等的情况下,当用户的用户的预测体温越大,其需要的送风段的长度就越长,用户可以感受到风的范围越大,送风量就越大,更有利于满足不同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需求。
进一步说明,所述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包括对送风段的顺序进行分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
根据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还原用户的实际高度;
根据用户的实际高度,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
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和/或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
根据多个红外图像还原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
根据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
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本技术方案还通过预先存储的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和送风段顺序的映射关系来确定送风段的顺序。送风段的顺序可以表明为分配后的每一个送风段在整个智能出风设备中的相对位置,若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送风段有10个出风栅板,第二送风段有16个出风栅板,第一送风段和第二送风段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则表明第一送风段位于智能出风设备中的上部,第二送风段位于智能出风设备中的下部。
具体地,每个用户的高度都会存在个体差异,而这些高度上的差异可以被红外检测设备检测和识别,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系统再根据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不同方向的热量衰减程度、距离和红外辐射面积的拍摄角度还原用户的实际高度,再根据用户的实际高度,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并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在本技术方案的另一个实施中,系统也可以通过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根据多个红外图像还原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根据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具体地,将人体头部的最高点作为基准点,将红外检测设备检测到的送风区域内多个用户的基准点进行排序,例如,送风区域内检测到三个用户,用户一的基准点最高,用户二的基准点次高,用户三的基准点最低,则此时智能送风设备分成三个送风段分配给每个用户,其中送风段一位于智能送风设备的上部分配给用户一,送风段二位于智能送风设备的中部分配给用户二,送风段三位于智能送风设备的下部分配给用户三。本技术方案通过用户基准点的高低排序来确定送风段的顺序,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根据用户所在的位置进行送风,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以下步骤,当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发生变化时,判断人体红外信息停止变化后的停留时间是否超于设定时间范围,当停留时间小于设定时间范围时,保留原分配后的送风段参数;当停留时间大于设定时间范围时,重新分配。
送风区域内的用户不会静止不动,可能在初次分配结束后的某一时间点后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会发生变化,例如用户的增加或减少,用户距离智能出风设备的远或近,用户由原来的站立状态变成盘坐状态等都会使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发生变化。送风区域内时常有偶然的、短暂的变化发生,例如有送风区域内有用户经过、送风区域内的用户短暂地站立拿取物件、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走出送风区域内扔垃圾后回到原来位置等情况,为了避免因送风区域内偶然的、短暂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本技术方案以下步骤,步骤中设定了用于判断送风区域内的变化是否为偶然的、短暂的变化的时间范围,例如,时间范围可以设置有20秒,当某一变化情况停止发生后,停留时间小于20秒时,即表明该情况可能为偶然发生的情况,保留原分配后的送风段参数;当某一变化情况停止发生后,停留时间大于20时,即表明该情况可能为行为确定的情况,应该根据目前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重新分配送风段。
进一步说明,重新分配的步骤具体为:
检测送风区域内各物体的人体红外信息,依次比较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与原用户数量、用户红外辐射量与原用户红外辐射量、用户红外辐射面积与原用户红外辐射面积;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发生变化时,重新分配送风段的数量、长度和顺序;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红外辐射量发生变化时,重新分配送风段的长度;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红外辐射面积发生变化时,重新分配送风段的长度和/或顺序。
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送风段参数的确定有不同的触发条件,同时有先后顺序,为了进一步减化控制程序,提高控制效率,避免某一触发条件的发生均对送风段的全部参数进行重新分配,本技术方案提出了重新分配的具体步骤。
具体地,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发生变化时,重新分配送风段的数量、长度和顺序;由于送风段参数中最基本的参数为送风段的数量,当送风段的数量需要变化时,意味着送风段的长度和顺序都需要与数量来匹配变化,因此,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发生变化时,送风段的其他参数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没有发生变化时,即送风段的数量不变,此时要考虑的是哪个触发条件发生变化。由于红外辐射量和长度有映射关系,那么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红外辐射量发生变化时,重新分配送风段的长度;红外辐射面积与送风段的长度、顺序均有映射关系,当红外辐射面积发生变化时,要综合考虑红外辐射面积的大小和基准点的变化来重新分配送风段的长度和/或顺序。
进一步说明,重新分配送风段的数量的步骤具体为: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变化量等于1,且用户数量大于原用户数量时,根据用户的方位信息,抽取分配与该新增用户距离相邻的、且送风段长度最长的旧用户的送风段,其他送风段保持不变;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变化量等于1,且用户数量小于原用户数量时,根据用户的方位信息,合并分配与该减少用户距离相邻的、且送风段长度最短的旧用户的送风段,其他送风段保持不变;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变化量大于1时,重新分配所有送风段的数量、长度和顺序。
为了进一步优化分配方法的控制逻辑,本技术方案对用户数量变化时的再分配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由于当用户数量变化量太小时,如果对智能出风设备的全部送风段都进行重新分配的话,需要一定的运行量,为了避免智能出风设备在用户数量变化量太小的时候消耗运行量,同时确保其他用户的使用不会受到影响,本技术方案将重新分配送风段数量的总体逻辑分为两种,分别是用户数量变化量等于1和用户数量变化量大于1的情形,具体如下: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变化量等于1,且用户数量大于原用户数量时,根据用户的方位信息,抽取分配与该新增用户距离相邻的、且送风段长度最长的旧用户的送风段,其他送风段保持不变;具体地,新增用户分别与原用户一、原用户二相邻,且原用户一、原用户二中原用户一被分配到的送风段一长度最长,则从送风段一中抽取一部分的送风段分配新增用户,即送风段一被拆分为送风段二和送风段三,需要说明的是,新分配的送风段二和送风段三的长度和顺序按照分配方法的正常分配逻辑进行分配。由于新增用户和原用户一的方位信息判断为相邻,因此即使在原送风段一中拆分成两个送风段,两个送风段对两用户的出风感受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拆分后的送风段对原用户一的出风感受影响不大,有利于满足全部用户的出风需求。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变化量等于1,且用户数量小于原用户数量时,根据用户的方位信息,合并分配与该减少用户距离相邻的、且送风段长度最短的旧用户的送风段,其他送风段保持不变;具体地,减少用户分别与原用户一、原用户二相邻,且原用户一、原用户二中原用户一被分配到的送风段长度最短,则将减少用户的送风段和原用户一的送风段合并后分配原用户一,即原来的两送风段被合并成一送风段,需要说明的是,合并后的送风段参数按照原用户一的送风段参数进行设置。由于减少用户和原用户一的方位信息判断为相邻,且其送风段长度最短,因此即使两送风段合并后对原用户一的出风感受影响不大,有利于满足全部用户的出风需求。
一种送风段分配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物体的红外信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和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其中,人体红外信息包括距离、姿势、温度检测值和红外辐射面积,送风段参数包括送风段的数量、长度和顺序;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送风区域内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用于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按照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与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进行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并用于将组合排布的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智能出风设备,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多个所述出风栅板按分配信息组成若干段送风段,各送风段执行各自的送风模式。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送风段分配系统,其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和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地,在用户的操作下,存储模块可向用户调取红外检测模块的相关检测数据记录,有利于用户根据数据记录的变化,结合环境的变化等信息对分配系统内的映射关系进行相应调整,使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的分配系统更进一步地提高准确性和针对性。
进一步说明,红外检测模块设置于智能出风设备上,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可设置于智能出风设备或通讯终端,智能出风设备和通讯终端之间可实现通信连接,具体地,通讯终端可以是手机或智能家电中除智能出风设备以外的其他家用电器设备等。
进一步说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采集时间内,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动态影像;判断红外动态影像中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当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发生变化,对该物体标记为用户,并确认用户的数量;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距离和温度检测值,根据获取到的用户的距离、姿势和温度检测值,判断用户的预测体温,根据用户的预测体温确定送风段的长度;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还原用户的实际高度;根据用户的实际高度,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和/或用于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还原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根据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更具体地,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处理单元可设置有多个红外检测模块,且多个红外检测模块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当系统需要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时,可从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检测模块获取红外图像;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处理单元可设置有可活动的红外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可以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自由活动,当系统需要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时,红外检测模块可在活动范围内活动并得到不同位置上获取的红外图像。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重叠判断模块:
所述重叠判断模块,用于预先设置重叠检测阈值,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根据重叠检测阈值,判断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是否有重叠的红外辐射区域,当具有重叠的红外辐射区域时,按照重叠的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和/或用于预先设置水平宽度阈值,根据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将送风区域的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与水平宽度阈值进行对比;当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水平宽度阈值时,按照重叠的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当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小于水平宽度阈值时,将当前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当作单个用户,并按照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监测步骤: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停留时间的时间范围;
所述监测步骤,用于当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发生变化时,判断人体红外信息停止变化后的停留时间是否超于设定时间范围,当停留时间小于设定时间范围时,保留原分配后的送风段参数;当停留时间大于设定时间范围时,重新分配。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所述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适用于智能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所述送风段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红外检测的方式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
按照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与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进行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包括对送风段的数量进行分配,通过获取的人体红外信息确定用户的数量,进行对应送风段数量的分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用户数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采集时间内,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动态影像;
判断红外动态影像中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
当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发生变化,对该物体标记为用户,并确认用户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叠判断步骤:
预先设置重叠检测阈值;
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
根据重叠检测阈值,判断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是否有重叠的红外辐射区域;
当具有重叠的红外辐射区域时,按照重叠的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和/或预先设置水平宽度阈值;
根据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将送风区域的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与水平宽度阈值进行对比;
当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水平宽度阈值时,按照重叠的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当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小于水平宽度阈值时,将当前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当作单个用户,并按照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包括对送风段的长度进行分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距离、姿势和温度检测值;
根据获取到的用户的距离、姿势和温度检测值,判断用户的预测体温;
根据用户的预测体温确定送风段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包括对送风段的顺序进行分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
根据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还原用户的实际高度;
根据用户的实际高度,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
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和/或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
根据多个红外图像还原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
根据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
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当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发生变化时,判断人体红外信息停止变化后的停留时间是否超于设定时间范围,当停留时间小于设定时间范围时,保留原分配后的送风段参数;当停留时间大于设定时间范围时,重新分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新分配的步骤具体为:
检测送风区域内各物体的人体红外信息,依次比较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与原用户数量、用户红外辐射量与原用户红外辐射量、用户红外辐射面积与原用户红外辐射面积;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发生变化时,重新分配送风段的数量、长度和顺序;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红外辐射量发生变化时,重新分配送风段的长度;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红外辐射面积发生变化时,重新分配送风段的长度和/或顺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新分配送风段的数量的步骤具体为: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变化量等于1,且用户数量大于原用户数量时,根据用户的方位信息,抽取分配与该新增用户距离相邻的、且送风段长度最长的旧用户的送风段,其他送风段保持不变;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变化量等于1,且用户数量小于原用户数量时,根据用户的方位信息,合并分配与该减少用户距离相邻的、且送风段长度最短的旧用户的送风段,其他送风段保持不变;
当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变化量大于1时,重新分配所有送风段的数量、长度和顺序。
10.一种送风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检测模块、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物体的红外信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和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其中,人体红外信息包括距离、姿势、温度检测值和红外辐射面积,送风段参数包括送风段的数量、长度和顺序;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送风区域内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用于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按照预先存储人体红外信息与送风段参数的映射关系进行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并用于将组合排布的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智能出风设备,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多个所述出风栅板按分配信息组成若干段送风段,各送风段执行各自的送风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采集时间内,获取送风区域内的红外动态影像;判断红外动态影像中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当某一物体的红外辐射面积发生变化,对该物体标记为用户,并确认用户的数量;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距离和温度检测值,根据获取到的用户的距离、姿势和温度检测值,判断用户的预测体温,根据用户的预测体温确定送风段的长度;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息获取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还原用户的实际高度;根据用户的实际高度,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和/或用于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还原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根据送风区域的实际场景,获取用户实际高度的基准点的高度距离;将多个高度距离按照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且将分配到用户的送风段根据高度距离的顺序进行排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重叠判断模块:
所述重叠判断模块,用于预先设置重叠检测阈值,获取送风区域不同方向的多个红外图像,根据重叠检测阈值,判断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是否有重叠的红外辐射区域,当具有重叠的红外辐射区域时,按照重叠的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和/或用于预先设置水平宽度阈值,根据送风区域的红外图像,将送风区域的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与水平宽度阈值进行对比;当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于水平宽度阈值时,按照重叠的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当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小于水平宽度阈值时,将当前用户的红外辐射面积当作单个用户,并按照用户数量对多个出风栅板进行送风段的分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监测步骤: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停留时间的时间范围;
所述监测步骤,用于当用户的人体红外信息发生变化时,判断人体红外信息停止变化后的停留时间是否超于设定时间范围,当停留时间小于设定时间范围时,保留原分配后的送风段参数;当停留时间大于设定时间范围时,重新分配。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所述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45520.4A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12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5520.4A CN111412169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5520.4A CN111412169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2169A true CN111412169A (zh) 2020-07-14
CN111412169B CN111412169B (zh) 2022-02-11

Family

ID=71489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5520.4A Active CN111412169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216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747A (zh) * 2021-12-25 2022-05-1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风方法、送风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7052703A (zh) * 2023-08-11 2023-11-14 深圳市众志联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风扇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0693A (ja) * 1993-12-21 1995-07-18 Utec:Kk 人体検知扇風機
CN105509231A (zh) * 2015-12-18 2016-04-20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智能控制方法
CN106837844A (zh) * 2017-04-23 2017-06-13 陈昭良 一种风扇
CN106870427A (zh) * 2016-12-26 2017-06-2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的控制方法及人体感应风扇
CN107388509A (zh) * 2017-08-22 2017-11-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7990524A (zh) * 2016-10-25 2018-05-04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百叶、空调器及百叶驱动方法
CN207350710U (zh) * 2017-06-26 2018-05-11 深圳市亿联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摄像头的高智能新型空调设备
CN109114032A (zh) * 2018-08-07 2019-01-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风扇
CN109989936A (zh) * 2019-05-09 2019-07-09 广东顺德臻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感应风扇的控制方法和人体感应风扇
CN209483665U (zh) * 2018-12-12 2019-10-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设备
CN110567138A (zh) * 2019-09-12 2019-12-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0693A (ja) * 1993-12-21 1995-07-18 Utec:Kk 人体検知扇風機
CN105509231A (zh) * 2015-12-18 2016-04-20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智能控制方法
CN107990524A (zh) * 2016-10-25 2018-05-04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百叶、空调器及百叶驱动方法
CN106870427A (zh) * 2016-12-26 2017-06-2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的控制方法及人体感应风扇
CN106837844A (zh) * 2017-04-23 2017-06-13 陈昭良 一种风扇
CN207350710U (zh) * 2017-06-26 2018-05-11 深圳市亿联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摄像头的高智能新型空调设备
CN107388509A (zh) * 2017-08-22 2017-11-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9114032A (zh) * 2018-08-07 2019-01-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风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风扇
CN209483665U (zh) * 2018-12-12 2019-10-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设备
CN109989936A (zh) * 2019-05-09 2019-07-09 广东顺德臻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感应风扇的控制方法和人体感应风扇
CN110567138A (zh) * 2019-09-12 2019-12-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747A (zh) * 2021-12-25 2022-05-1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风方法、送风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4484747B (zh) * 2021-12-25 2024-05-2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风方法、送风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7052703A (zh) * 2023-08-11 2023-11-14 深圳市众志联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风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052703B (zh) * 2023-08-11 2024-03-29 深圳市众志联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风扇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2169B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2169B (zh) 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189687B (zh) 能量管理系统
US10176381B2 (en) Video analysis system for energy-consuming building equipment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CA2849007C (en)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control with motion sensing
CN111425973B (zh) 一种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56253B (zh) 一种天井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EP362706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CN111306091B (zh) 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出风系统及其出风段变化的控制方法
CN106815590A (zh) 一种电缆架和电缆管理系统
CN110274367A (zh) 空调控制装置、方法、控制器、空调以及存储介质
CN111425435B (zh) 送风段的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54B (zh) 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36B (zh) 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37B (zh) 一种送风方式运行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03622A (zh) 一种中央空调智能控制调控方法、调控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12166B (zh) 一种送风参数配置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67B (zh) 送风方式的运行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72B (zh) 一种送风参数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27B (zh) 一种出风段段长的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53B (zh) 送风方式运行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56299B (zh) 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出风系统及其控制出风段变化的方法
CN111412170B (zh) 送风方式的运行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41982B (zh) 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68B (zh) 一种送风方式运行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36126B (zh) 输出出风段变化的装置及使用其的出风系统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