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6393B - 参数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参数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6393B
CN111406393B CN201880076790.8A CN201880076790A CN111406393B CN 111406393 B CN111406393 B CN 111406393B CN 201880076790 A CN201880076790 A CN 201880076790A CN 111406393 B CN111406393 B CN 111406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logical channel
entity
mac entity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67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6393A (zh
Inventor
石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06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6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6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6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方法包括: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实体的指示,所述指示用于指示调整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灵活调整逻辑信道的参数,进而灵活调整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参数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一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来说,通常包括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实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实体、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实体。在MAC实体收到上行调度资源或预配置调度资源的情况下,MAC实体开始执行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生成,然后MAC实体通过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将生成的MAC PDU传输出去。每一个逻辑信道的数据能够在上行调度资源或预配置调度资源上的传输效率由该逻辑信道的参数决定。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灵活调整逻辑信道的参数,进而灵活调整数据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实体的指示,所述指示用于指示调整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控制MAC实体接收来自PDCP实体的指示,所述指示用于指示调整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参数调整单元,用于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收发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见,本申请中,首先,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接收用户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的一指示,该指示用于指示MAC实体调整数据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然后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数据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这样可实现MAC实体灵活调整逻辑信道的参数,进而达到灵活调整数据传输效率的目的。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4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的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图1示出了本申请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不限于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还可以是未来演进的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5G)系统、新空口(NR)系统,机器与机器通信(Machine to Machine,M2M)系统等。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101和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102。其中:
网络设备101可以为基站,基站可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具有部分用户设备功能的基站进行通信(比如宏基站与微基站,如接入点,之间的通信)。基站可以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系统中的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也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以及5G系统、新空口(NR)系统中的基站。另外,基站也可以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传输节点(Trans TRP)、中心单元(Central Unit,CU)或其他网络实体,并且可以包括以上网络实体的功能中的一些或所有功能。
用户设备102可以分布在整个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2可以是移动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移动单元(mobile unit)、M2M终端、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等等。
具体的,网络设备101可用于在网络设备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下,通过无线接口103与用户设备102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控制器可以是核心网的一部分,也可以集成到网络设备101中。网络设备101与网络设备101之间也可以通过回程(blackhaul)接口104(如X2接口),直接地或者间接地,相互通信。
本申请中,首先,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接收用户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的一指示,该指示用于指示MAC实体调整数据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然后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数据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这样可实现MAC实体灵活调整逻辑信道的参数,进而达到灵活调整数据传输效率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仅仅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200。如图2所示,用户设备2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处理器201、存储器202、通信接口203、接收器205、发射器206、耦合器207、天线208、用户接口209,以及输入输出模块(包括音频输入输出模块210、按键输入模块211以及显示器212等)。这些部件可通过总线204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2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其中:
通信接口203可用于用户设备200与其他通信设备,例如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具体的,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图3所示的网络设备300。具体的,通信接口203可以是长期演进(LTE)(4G)通信接口,也可以是5G或者未来新空口的通信接口。不限于无线通信接口,用户设备200还可以配置有有线的通信接口203,例如局域接入网(Local Access Network,LAN)接口。
发射器206可用于对用户设备处理器201输出的信号进行发射处理,例如信号调制。接收器205可用于对天线208接收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信号解调。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206和接收器205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在用户设备200中,发射器206和接收器205的数量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天线208可用于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换成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或者将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转换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耦合器207用于将天线208接收到的移动通信信号分成多路,分配给多个的接收器205。
除了图2所示的发射器206和接收器205,用户设备200还可包括其他通信部件,例如GPS模块、蓝牙(Bluetooth)模块、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等。不限于上述表述的无线通信信号,用户设备200还可以支持其他无线通信信号,例如卫星信号、短波信号等等。不限于无线通信,用户设备200还可以配置有有线网络接口(如LAN接口)来支持有线通信。
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可用于实现户设备200和用户/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可主要包括音频输入输出模块210、按键输入模块211以及显示器212等。具体的,所述输入输出模块还可包括:摄像头、触摸屏以及传感器等等。其中,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均通过用户接口209与用户设备处理器201进行通信。
存储器202与终端处理器201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具体的,存储器2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的存储器,并且也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存储器2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下述简称系统),例如ANDROID,IOS,WINDOWS,或者LINUX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存储器202还可以存储网络通信程序,该网络通信程序可用于与一个或多个附加设备,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202还可以存储用户接口程序,该用户接口程序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操作界面将应用程序的内容形象逼真的显示出来,并通过菜单、对话框以及按键等输入控件接收用户对应用程序的控制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2可用于存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调整方法在用户设备200侧的实现程序。关于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调整方法的实现,请参考下述方法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处理器201可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的,用户设备处理器201可用于调用存储于存储器202中的程序,例如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调整方法在用户设备200侧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用户设备200可实施为移动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移动单元(mobile unit),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等等。
需要说明的,图2所示的用户设备200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用户设备20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这里不作限制。
参考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300。如图3所示,网络设备3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处理器301、存储器302、通信接口303、发射器305、接收器306、耦合器307和天线308。这些部件可通过总线304或者其他式连接,图4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其中:
通信接口303可用于网络设备300与其他通信设备,例如用户设备或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具体的,所述用户设备可以是图2所示的用户设备200。具体的,通信接口303可以是长期演进(LTE)(4G)通信接口,也可以是5G或者未来新空口的通信接口。不限于无线通信接口,网络设备300还可以配置有有线的通信接口303来支持有线通信,例如一个网络设备300与其他网络设备300之间的回程链接可以是有线通信连接。
发射器305可用于对网络设备处理器301输出的信号进行发射处理,例如信号调制。接收器306可用于对天线308接收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信号解调。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305和接收器306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在网络设备300中,发射器305和接收器306的数量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天线308可用于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换成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或者将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转换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耦合器307可用于将移动通信号分成多路,分配给多个的接收器306。
存储器302与网络设备处理器301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具体的,存储器3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的存储器,并且也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存储器3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下述简称系统),例如uCOS、VxWorks、RTLinux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存储器302还可以存储网络通信程序,该网络通信程序可用于与一个或多个附加设备,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网络设备处理器301可用于进行无线信道管理、实施呼叫和通信链路的建立和拆除,并为本控制区内的用户提供小区切换控制等。具体的,网络设备处理器301可包括:管理/通信模块(Administration Module/Communicat ion Module,AM/CM)(用于话路交换和信息交换的中心)、基本模块(Basic Module,BM)(用于完成呼叫处理、信令处理、无线资源管理、无线链路的管理和电路维护功能)、码变换及子复用单元(Transcoder andSubMultiplexer,TCSM)(用于完成复用解复用及码变换功能)等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存储器302可用于存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调整方法在网络设备300侧的实现程序。关于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调整方法的实现,请参考下述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处理器301可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的,网络设备处理器301可用于调用存储于存储器302中的程序,例如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调整方法在网络设备300侧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300可实施为基站收发台,无线收发器,一个基本服务集(BSS),一个扩展服务集(ESS),NodeB,eNodeB,接入点或TRP等等。
需要说明的,图3所示的网络设备300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30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这里不作限制。
基于前述无线通信系统100、用户设备200以及网络设备300分别对应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调整方法。
请参见图4A,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用户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一指示;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PDCP实体的所述指示,所述指示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步骤402: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参数调整方法应用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承载为分叉承载(split bearer)。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LogicalChannel Prioritization,LCP)过程。
DC技术的主要思想是将经过非理想回程链路(backhaul)相连的不同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的载波进行聚合,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在DC中,一个用户设备将同时连接两个eNB,一个是主基站(Master eNB,MeNB),另一个是辅基站(Secondary eNB,SeNB),MeNB和SeNB之间通过非理想的backhaul连接。
在DC下,MeNB和SeNB的协议栈如图4B所示,对于数据无线承载(Dada RadioBearer,DRB)1,仅仅通过MeNB向用户设备发送。对于DRB2,一部分通过MeNB向用户设备发送,另一部分通过X2接口首先发送给SeNB,然后SeNB向用户设备发送。具体地,MeNB将该DRB2的一部分数据包以PDCP PDU的数据包形式首先发给SeNB,然后经过SeNB发送给用户设备。进一步,为了提升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对于DRB2的上行传输,用户设备可以将部分PDCP数据包向MeNB发送,同时将部分PDCP数据包向SeNB发送。由于上述DRB2的数据被分叉成两部分分别通过不同的eNB进行传输,所以这个DRB2成为分叉承载。
在DC中,一个用户设备会配置两个小区组(Cell group,CG),一个是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MCG),另一个是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
MCG是指与MeNB相关联的一个小区组,由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以及零个或更多个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构成。
SCG是指与SeNB相关联的一个小区组,由主的辅小区(Primary Secondary Cell,PSCell)以及零个或更多个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构成。
其中,PCell是指用户设备建立RRC连接的小区,PCell提供安全相关的参数以及配置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资源。PSCell是指在辅小区组内配置有PUCCH的辅小区。除了PCell和PSCell外,MCG和SCG内的SCell都不配置PUCCH资源。PUCCH信道主要用于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等信息。
对于一个用户设备而言,可能同时存在多个业务,或多个DRB需要进行传输,则在MAC实体用户设备需要根据eNB分配的上行资源,将多个DRB的数据进行复用后传输。每个DRB对应一个逻辑信道并配置一个逻辑信道优先级。将多个DRB的数据进行复用传输的过程称为LCP过程。
在现有的LCP过程执行当中,RRC实体通过控制以下几个参数来对MAC调度进行控制,这些参数包括逻辑信道优先级、优先级比特率(priority Bit Rate,PBR)以及持续时间参量(Bucket Size Duration,BSD)。那么上述逻辑信道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逻辑信道优先级、PBR以及BSD。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述MAC实体为预配置的主primary RLC实体对应的MAC实体。
举例来说,如图4C所示,DRB2为分叉承载,用户设备有两个RLC实体和两个MAC实体,假如MeNB所对应的RLC实体预配置为primary RLC实体,SeNB所对应的RLC实体预配置为Secondary RLC实体,那么primary RLC对应的MAC实体为primary MAC实体(即MeNB所对应的MAC实体),Secondary RLC对应的MAC实体为Secondary MAC实体(即SeNB所对应的MAC实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指示为用户设备的实体间交互指示。其中,实体间交互指示是一个层间监护的indication,体现在协议里在MAC层,可能是“upon reception ofindication from upper layers”。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PDCP PDU的数量和RLC PDU的数量的总和小于所述数据承载所配置的门限值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
具体地,由于分叉承载有时候可以仅仅通过一个eNB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而有时候,当该分叉承载的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需要同时通过两个eNB进行上行数据传输。
举例来说,如图4C所示,DRB2为分叉承载,假如用户设备的PDCP PDU的数量和用户设备的RLC PDU的数量的总和小于DRB2所配置的门限值时,表示DRB2的数据量比较小,此时用户设备仅通过一个eNB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假如用户设备仅通过MeNB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由于相对于通过两个eNB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而言,仅通过一个eNB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传输效率较慢,为了保证在仅通过一个eNB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不影响数据传输效率,需要调整DRB2的MeNB所在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有:
用户设备的MAC实体将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比特率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二数值;
其中,所述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n,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实施例1:
请参见图4D,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执行LCP过程。
其中,所述MAC实体为预配置的primary RLC实体对应的MAC实体。
步骤502:在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执行LCP过程中,用户设备的PDCP发送一指示。
其中,所述指示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所述数据承载为分叉承载。
步骤503: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PDCP的所述指示;用户设备的MAC实体将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二数值。
其中,所述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n,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举例来说,如图4C所示,DRB2为分叉承载,用户设备有两个RLC实体和两个MAC实体,这两个RLC实体有primary RLC实体和Secondary RLC实体,这两个MAC实体有primaryMAC实体和Secondary MAC实体,DRB2对应两个逻辑信道,这两个逻辑信道有primary RLC实体和primary MA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1和Secondary RLC实体和Secondary MA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2。
在primary MAC实体执行LCP过程中,如果primary MAC实体接收来自PDCP实体发送一指示,该指示用于指示调整DRB2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由于该指示是PDCP实体在PDCP PDU的数量和RLC PDU的数量的总和小于DRB2所配置的门限值的情况下发送的,此时用户设备仅通过MeNB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即用户设备仅使用DRB2对应的逻辑信道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假设第一值=a,n=2,那么primary MAC实体在接收到PDCP实体发送该指示后,primary MAC实体将DRB2对应的逻辑信道1的PBR值从a调整至a*2。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有:
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三数值;
其中,所述第三数值=所述第一数值+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
实施例2:
请参见图4E,图4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执行LCP过程,所述MAC实体为预配置的primary RLC实体对应的MAC实体。
步骤602:在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执行LCP过程中,用户设备的PDCP发送一指示。
其中,所述指示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所述数据承载为分叉承载。
其中,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为所述Second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步骤603: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PDCP的所述指示;用户设备的MAC实体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三数值。
其中,所述第三数值=所述第一数值+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
举例来说,如图4C所示,DRB2为分叉承载,用户设备有两个RLC实体和两个MAC实体,这两个RLC实体有primary RLC实体和Secondary RLC实体,这两个MAC实体有primaryMAC实体和Secondary MAC实体,DRB2对应两个逻辑信道,这两个逻辑信道有primary RLC实体和primary MA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1和Secondary RLC实体和Secondary MA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2。
在primary MAC实体执行LCP过程中,如果primary MAC实体接收来自PDCP实体发送一指示,该指示用于指示调整DRB2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由于该指示是PDCP实体在PDCP PDU的数量和RLC PDU的数量的总和小于DRB2所配置的门限值的情况下发送的,此时用户设备仅通过MeNB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即用户设备仅使用DRB2对应的逻辑信道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假设第一值=a,DRB2对应的逻辑信道2原始配置的PBR值=b,那么primaryMAC实体在接收到PDCP实体发送该指示后,primary MAC实体将DRB2对应的逻辑信道1的PBR值从a调整至a+b。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有:
用户设备的MAC实体将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四数值;
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第四数值为网络设备为所述逻辑信道配置的PBR值,所述第四数值大于所述第一数值,所述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实施例3:
请参见图4F,图4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执行LCP过程,所述MAC实体为预配置的primary RLC实体对应的MAC实体。
步骤702:在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执行LCP过程中,用户设备的PDCP发送一指示。
其中,所述指示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所述数据承载为分叉承载。
步骤703: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PDCP的所述指示;用户设备的MAC实体将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四数值。
其中,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第四数值为网络设备为所述逻辑信道配置的PBR值,所述第四数值大于所述第一数值,所述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举例来说,如图4C所示,DRB2为分叉承载,用户设备有两个RLC实体和两个MAC实体,这两个RLC实体有primary RLC实体和Secondary RLC实体,这两个MAC实体有primaryMAC实体和Secondary MAC实体,DRB2对应两个逻辑信道,这两个逻辑信道有primary RLC实体和primary MA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1和Secondary RLC实体和Secondary MA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2。
在primary MAC实体执行LCP过程中,如果primary MAC实体接收来自PDCP实体发送一指示,该指示用于指示调整DRB2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由于该指示是PDCP实体在PDCP PDU的数量和RLC PDU的数量的总和小于DRB2所配置的门限值的情况下发送的,此时用户设备仅通过MeNB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即用户设备仅使用DRB2对应的逻辑信道1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假设第一值=a,第四数值=c,c>a,那么primary MAC实体在接收到PDCP实体发送该指示后,primary MAC实体将DRB2对应的逻辑信道1的PBR值从a调整至c。
可见,本申请中,首先,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接收用户设备的PDCP实体发送的一指示,该指示用于指示MAC实体调整数据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然后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数据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这样可实现MAC实体灵活调整逻辑信道的参数,进而达到灵活调整数据传输效率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中所述的示例仅仅用于解释,不应构成限定。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500,该用户设备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收发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控制MAC实体接收来自PDCP实体的指示,所述指示用于指示调整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承载为分叉承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MAC实体为预配置的primary RLC实体对应的MAC实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MAC实体执行LCP过程。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实体间交互指示。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程序包括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数量和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 PDU的数量的总和小于所述数据承载所配置的门限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方面,所述程序包括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控制所述MAC实体将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比特率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二数值;
其中,所述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n,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在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方面,所述程序包括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控制所述MAC实体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三数值;
其中,所述第三数值=所述第一数值+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方面,所述程序包括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控制MAC实体将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四数值;
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第四数值为网络设备为所述逻辑信道配置的PBR值,所述第四数值大于所述第一数值,所述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内容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方法,在此不再叙述。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600,用户设备600包括处理单元610、通信单元620和存储单元630,所述处理单元6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参数调整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控制MAC实体接收来自PDCP实体的指示,所述指示用于指示调整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参数调整单元,用于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承载为分叉承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MAC实体为预配置的primary RLC实体对应的MAC实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执行LCP过程。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实体间交互指示。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610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数量和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 PDU的数量的总和小于所述数据承载所配置的门限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指示。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方面,所述参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MAC实体将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比特率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二数值;
其中,所述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n,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在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方面,所述参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MAC实体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三数值;
其中,所述第三数值=所述第一数值+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方面,所述参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控制MAC实体将所述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四数值;
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第四数值为网络设备为所述逻辑信道配置的PBR值,所述第四数值大于所述第一数值,所述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其中,处理单元610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620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射频芯片、通信接口等,存储单元630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单元610为处理器,通信单元620为通信接口,存储单元630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用户设备可以为图5所示的用户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接入网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接入网设备、目标网络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数量和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 PDU的数量的总和小于分叉承载split bearer所配置的门限值的情况下,用户设备的媒体介入控制MAC实体接收来自所述用户设备的PDCP实体的指示,所述指示用于指示调整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实体为预配置的主primary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实体对应的MAC实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实体间交互指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将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比特率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二数值;
其中,所述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n,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比特率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三数值;
其中,所述第三数值=所述第一数值+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调整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将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比特率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四数值;
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第四数值为网络设备为所述逻辑信道配置的PBR值,所述第四数值大于所述第一数值,所述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数量和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 PDU的数量的总和小于分叉承载split bearer所配置的门限值的情况下,控制PDCP实体发送用于指示调整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的指示;
接收单元,用于控制媒体介入控制MAC实体接收来自所述PDCP实体的指示;
参数调整单元,用于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AC实体为预配置的主primary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实体对应的MAC实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MAC实体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过程。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为所述用户设备的实体间交互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方面,所述参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MAC实体将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比特率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二数值;
其中,所述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n,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在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方面,所述参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MAC实体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三数值;
其中,所述第三数值=所述第一数值+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MAC实体调整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方面,所述参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控制MAC实体将所述分叉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PBR值从第一数值调整至第四数值;
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逻辑信道原始配置的PBR值,所述第四数值为网络设备为所述逻辑信道配置的PBR值,所述第四数值大于所述第一数值,所述逻辑信道为所述primary 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
1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收发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CN201880076790.8A 2018-01-19 2018-01-19 参数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14063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73402 WO2019140634A1 (zh) 2018-01-19 2018-01-19 参数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6393A CN111406393A (zh) 2020-07-10
CN111406393B true CN111406393B (zh) 2022-05-31

Family

ID=67301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6790.8A Active CN111406393B (zh) 2018-01-19 2018-01-19 参数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6393B (zh)
WO (1) WO2019140634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705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分配上链路资源至逻辑信道的方法及相关通讯装置
CN103945540A (zh) * 2014-03-14 2014-07-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5064931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a bearer
WO2015063964A1 (ja) * 2013-10-31 2015-05-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無線端末、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CN107113821A (zh) * 2015-09-24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35547A (zh) * 2016-02-26 201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连接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4665A1 (en) * 2016-03-24 2017-09-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705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分配上链路资源至逻辑信道的方法及相关通讯装置
WO2015063964A1 (ja) * 2013-10-31 2015-05-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無線端末、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WO2015064931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a bearer
CN103945540A (zh) * 2014-03-14 2014-07-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13821A (zh) * 2015-09-24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35547A (zh) * 2016-02-26 201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连接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BR configuration for duplication DRB》;Huawei等;《3GPP》;20180112;第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0634A1 (zh) 2019-07-25
CN111406393A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6919B (zh) Srs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83915B (zh)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和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888627B2 (en) Configuration and/or activation method for duplic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duplication transmission and apparatuses thereof
EP3637940A1 (en) Path switching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627889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EP3606276B1 (en) Radio bearer determin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CN105429736B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反馈的方法及设备
KR20200108237A (ko) 업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관련 장비
CN105103636B (zh) 一种中继节点RN、宿主基站DeNB及一种通信方法
CN109644100B (zh) 数据复制下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65681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691066B (zh) 数据复制下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51821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40735B2 (en) Data replication controll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9644359B (zh) Rlc实体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406393B (zh) 参数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691025B (zh) Pdcp实体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A315303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2230701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240064588A1 (e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23068356A1 (ja) 通信装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WO2022234781A1 (ja) 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19090964A1 (zh) 数据复制下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9090828A1 (zh) 数据复制下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EP431610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on uplin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