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5365A -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5365A
CN111405365A CN202010172950.8A CN202010172950A CN111405365A CN 111405365 A CN111405365 A CN 111405365A CN 202010172950 A CN202010172950 A CN 202010172950A CN 111405365 A CN111405365 A CN 111405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client
authentication
fac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29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5365B (zh
Inventor
张轶君
朱玉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en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en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en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en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729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5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5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5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5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5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13Monitoring of end-user relat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04L9/3231Biological data, e.g. fingerprint, voice or retin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8Client or end-user data management, e.g. managing client capabilities, user preferences or demographics, processing of multiple end-users preferences to derive collaborative data
    • H04N21/25866Management of end-user data
    • H04N21/25875Management of end-user data involving end-user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13Monitoring of end-user related data
    • H04N21/44218Detecting physical presence or behaviour of the user, e.g. using sensors to detect if the user is leaving the room or changes his face expression during a TV progr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客户端采集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当认证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相符时,对图像数据中的人脸进行识别,计算得到人脸特征值;每隔预设时间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值对所述第一客户端实时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验证。通过实施本发明,无需事先进行人脸身份注册,当进行远程活动时,第一客户端可以抓取人脸图片发送至第二客户端,随时认证人脸图片;同时,还可以对人脸特征进行计算,在后续的视频活动中可以根据该人脸特征对其进行监控。该方法在远程视频会议以及互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身份验证的可靠性,并在账户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保密性。

Description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认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远程教学,远程办公,远程视频会议等双向通信在用户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广泛普及。通过网络连接,人们可以在各个地方写作办公,或是共享教学资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目前,很多远程活动都是采用单向的视频直播形式,听讲人或是参会者大多数时间不会分享自己的视频。但是某些远程活动会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不希望无关人员参加。如何在大规模直播中验证观看者的身份是远程活动的重要需求。目前传统的验证方式是通过账号认证、密码登录等方式。但是不排除有人借用、盗用账户,或是内部人员分享密码给他人。因此,目前的身份验证方法可靠性较差,如何在账户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保密性是远程活动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远程活动身份验证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客户端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当认证所述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相符时,对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进行识别,计算得到人脸特征值;每隔预设时间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值对所述第一客户端实时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验证。
进一步地,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人体检测,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体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当人体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当人脸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切图操作。
进一步地,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包括: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判断预设身份列表中是否包含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图片。
进一步地,该身份验证方法还包括:每隔预设时间将第一客户端实时采集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身份验证装置,该装置包括: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客户端采集的图像数据;认证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特征值计算模块,用于当认证所述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相符时,对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进行识别,计算得到人脸特征值;验证模块,用于每隔预设时间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值对所述第一客户端实时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验证。
进一步地,在所述认证模块之前,还包括:人体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人体检测,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体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当人体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切图模块,用于当人脸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切图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身份验证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所述第二客户端将认证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认证结果发送至对应的第一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相符时,对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进行识别,计算得到人脸特征值,所述第一客户端每隔预设时间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值对实时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验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人体检测,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体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当人体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当人脸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切图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无需事先进行人脸身份注册,当进行远程活动时,第一客户端可以抓取参与人的人脸图片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可以随时认证人脸图片;同时,对于认证通过的参与人,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参与人的人脸特征进行计算,在后续的视频活动中可以根据该人脸特征对其进行监控。当参与人改变或是出现无关人员时,自动发出警报,并可以自动切断该参与人设备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在远程办公、远程视频会议以及互动教学过程中,通过管理者和人脸识别技术的双重监控,可以提高身份验证的可靠性,并在账户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保密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身份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验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身份验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验证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身份验证系统的验证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如图1所示,该身份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第一客户端采集的图像数据;具体地,第一客户端可以是用户进行远程活动时采用的客户端,用户可以登录第一客户端进行远程办公、远程视频会议或远程学习、培训等等。当用户登录第一客户端后,客户端可以开启其所在设备的摄像头,例如手机等的前置摄像头,用于获取用户的图像数据。其中,第一客户端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本发明对第一客户端的数量不做限制。
步骤S102:将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具体地,第二客户端可以是远程活动管理者采用的客户端。在进行远程活动时,可以预先确认此次远程活动的参与人,并根据参与人设置预设身份列表。远程活动管理者可以登录第二客户端接收第一客户端采集的图像数据,并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认证,判断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人脸图像是否为此次远程活动的参与者。其中,第二客户端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即可以由多个管理者对图像数据进行认证。
步骤S103:当认证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相符时,对图像数据中的人脸进行识别,计算得到人脸特征值;具体地,当认证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相符时,说明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人脸图片在预设身份列表中,可以对图像数据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计算得到人脸特征值。其中,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是Resnet网络的人脸特征值提取算法,通过计算得到256维数组作为人脸特征值。当认证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不相符时,即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人脸图片不在预设身份列表中,可以发出身份信息错误的提示或告警。
步骤S104:每隔预设时间根据人脸特征值对第一客户端实时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验证。具体地,可以将步骤S103计算得到的人脸特征值进行保存,之后在远程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每隔预设时间或者不定时的从第一客户端所在设备抓取用户的图像数据,并利用保存的对应该客户端的人脸特征值对该图像数据进行验证,判断是否是本人在参与,当验证不符,即参与人改变或出现无关人员时,可以发出身份信息错误的提示,并切断对应客户端的远程活动。此外,对于实时抓取的图像数据,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第二客户端获取该图像数据并进行验证,即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控远程活动的各个参与人是否发生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无需事先进行人脸身份注册,当进行远程活动时,第一客户端可以抓取参与人的人脸图片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可以随时认证人脸图片;同时,对于认证通过的参与人,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参与人的人脸特征进行计算,在后续的视频活动中可以根据该人脸特征对其进行监控。当参与人改变或是出现无关人员时,自动发出警报,并可以自动切断该参与人设备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在远程办公、远程视频会议以及互动教学过程中,通过管理者和人脸识别技术的双重监控,可以提高身份验证的可靠性,并在账户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保密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步骤S102将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对图像数据进行人体检测,判断图像数据中的人体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具体地,在进行认证之前,可以采用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人体检测,即判断图像数据中包含的参与人的数量是否预设目标数。
步骤S202:当人体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判断图像数据中的人脸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具体地,当检测到人体目标数为预设目标数,例如该预设目标数为1,可以对图像数据进行人脸检测;当检测到人体目标数不是预设目标数,例如检测到人体目标数为0,则可以发出位置调整信息,即提醒用户尽快调整摄像头或自身的位置;当检测到目标数大于1,可以发出单独参加的提示信息,提醒用户避免让无关人员出现,之后可以重新获取图像数据,并再次进行人体检测,直到检测到的人体目标数为预设目标数。
步骤S203:当人脸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切图操作;具体地,当确定人体目标数为预设目标数时,可以进行人脸目标的识别,当确定人脸目标数为预设目标数,例如该预设目标数为1,可以对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切图,将图像中的无关位置切除,保留采集的人脸图像,后续管理员可以根据该切图后的图像数据进行认证。当检测到人脸目标数不是预设目标数,也可以发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在摄像头中的人脸数目应为预设目标数。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身份验证装置,如图3所示,该身份验证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第一客户端采集的图像数据;具体地,第一客户端可以是用户进行远程活动时采用的客户端,用户可以登录第一客户端进行远程办公、远程视频会议或远程学习、培训等等。当用户登录第一客户端后,客户端可以开启其所在设备的摄像头,例如手机等的前置摄像头,用于获取用户的图像数据。其中,第一客户端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本发明对第一客户端的数量不做限制。
认证模块2,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具体地,第二客户端可以是远程活动管理者采用的客户端。在进行远程活动时,可以预先确认此次远程活动的参与人,并根据参与人设置预设身份列表。远程活动管理者可以登录第二客户端接收第一客户端采集的图像数据,并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认证,判断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人脸图像是否为此次远程活动的参与者。其中,第二客户端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即可以由多个管理者对图像数据进行认证。
特征值计算模块3,用于当认证所述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相符时,对图像数据中的人脸进行识别,计算得到人脸特征值;具体地,当认证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相符时,说明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人脸图片在预设身份列表中,可以对图像数据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计算得到人脸特征值。其中,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是Resnet网络的人脸特征值提取算法,通过计算得到256维数组作为人脸特征值。当认证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不相符时,即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人脸图片不在预设身份列表中,可以发出身份信息错误的提示或告警。
验证模块4,用于每隔预设时间根据人脸特征值对所述第一客户端实时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验证;具体地,计算得到的人脸特征值进行保存,之后在远程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每隔预设时间或者不定时的从第一客户端所在设备抓取用户的图像数据,并利用保存的对应该客户端的人脸特征值对该图像数据进行验证,判断是否是本人在参与,当验证不符,即参与人改变或出现无关人员时,可以发出身份信息错误的提示,并切断对应客户端的远程活动。此外,对于实时抓取的图像数据,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第二客户端获取该图像数据并进行验证,即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控远程活动的各个参与人是否发生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装置,当进行远程活动时,第一客户端可以抓取参与人的人脸图片发送至第二客户端上,可以随时对参与人的人脸图片进行认证,因此无需事先进行人脸身份注册;同时,对于认证通过的参与人,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参与人的人脸特征进行计算,在后续的视频活动中可以根据该人脸特征对其进行监控。当参与人改变或是出现无关人员时,自动发出警报,并可以自动切断该参与人设备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装置,通过管理者和人脸识别技术的双重监控,可以提高身份验证的可靠性,并在账户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保密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身份验证装置还包括:
人体检测模块11,用于对图像数据进行人体检测,判断图像数据中的人体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具体地,在进行认证之前,可以采用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人体检测,即判断图像数据中包含的参与人的数量是否预设目标数。
人脸检测模块12,用于当人体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判断图像数据中的人脸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具体地,当检测到人体目标数为预设目标数,例如该预设目标数为1,可以对图像数据进行人脸检测;当检测到人体目标数不是预设目标数,例如检测到人体目标数为0,则可以发出位置调整信息,即提醒用户尽快调整摄像头或自身的位置;当检测到目标数大于1,可以发出单独参加的提示信息,提醒用户避免让无关人员出现,之后可以重新获取图像数据,并再次进行人体检测,直到检测到的人体目标数为预设目标数。
切图模块13,用于当人脸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对图像数据进行切图操作;具体地,当确定人体目标数为预设目标数时,可以进行人脸目标的识别,当确定人脸目标数为预设目标数,例如该预设目标数为1,可以对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切图,将图像中的无关位置切除,保留采集的人脸图像,后续管理员可以根据该切图后的图像数据进行认证。当检测到人脸目标数不是预设目标数,也可以发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在摄像头中的人脸数目应为预设目标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装置的功能描述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描述。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身份验证系统,如图5所示,该身份认证系统包括:服务器10、第一客户端20和第二客户端30,服务器10、第一客户端20和第二客户端30之间通过网络通信连接,第一客户端20采集图像数据发送至服务器10;服务器10将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30进行认证;第二客户端30将认证结果发送至服务器10;服务器10将认证结果发送至对应的第一客户端20;第一客户端20判断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相符时,对图像数据中的人脸进行识别,计算得到人脸特征值,第一客户端20每隔预设时间根据人脸特征值对实时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验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20采集图像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之前,可以先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如Faster R-CNN目标检测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人体检测和人脸检测,确定采集的图像数据中是否只有一个目标。当确定目标为1时,再将图像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系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现身份验证:第一客户端获取图像数据,根据获取的图像数据判断人体数和人脸数是否为预设目标数;当确定为预设目标数时,将图像数据切图后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将图像数据下发到管理者(有权限的参与人)的客户端进行认证;当人体数和人脸书检测结果不是预设目标数时,第一客户端可以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发出人数超出的警报,同时可以通过第一客户端再次获取图像数据;当管理者通过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通过时,即确认该图像数据中的人脸图片在预设身份列表中,第一客户端可以对其图像数据进行人脸识别,得到人脸特征值,并在后续过程中根据该人脸特征值对实时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验证,若验证与人脸不符,可以说明参与人改变或有无关人员参与,此时可以发出警报并切断相应客户端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系统,当进行远程活动时,第一客户端可以抓取参与人的人脸图片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可以随时认证人脸图片,因此无需事先进行人脸身份注册;同时,对于认证通过的参与人,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参与人的人脸特征进行计算,在后续的视频活动中可以根据该人脸特征对其进行监控。当参与人改变或是出现无关人员时,自动发出警报,并可以自动切断该参与人设备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系统,在远程办公、远程视频会议以及互动教学过程中,通过管理者和人脸识别技术的双重监控,可以提高身份验证的可靠性,并在账户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保密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系统的功能描述详细参见上述实施例中身份验证方法描述。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如图7所示,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601,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抓屏方法的步骤。该存储介质上还存储有音视频流数据,特征帧数据、交互请求信令、加密数据以及预设数据大小等。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客户端采集的图像数据;
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
当认证所述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相符时,对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进行识别,计算得到人脸特征值;
每隔预设时间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值对所述第一客户端实时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人体检测,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体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
当人体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
当人脸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切图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包括:
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判断预设身份列表中是否包含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图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将第一客户端实时采集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
5.一种身份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客户端采集的图像数据;
认证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
特征值计算模块,用于当认证所述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相符时,对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进行识别,计算得到人脸特征值;
验证模块,用于每隔预设时间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值对所述第一客户端实时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验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身份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认证模块之前,还包括:
人体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人体检测,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体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
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当人体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
切图模块,用于当人脸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切图操作。
7.一种身份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认证;
所述第二客户端将认证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将认证结果发送至对应的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与预设身份列表相符时,对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进行识别,计算得到人脸特征值,所述第一客户端每隔预设时间根据所述人脸特征值对实时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验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身份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人体检测,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体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
当人体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判断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数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数;
当人脸数达到预设目标数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切图操作。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身份验证方法。
CN202010172950.8A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05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2950.8A CN111405365B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2950.8A CN111405365B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5365A true CN111405365A (zh) 2020-07-10
CN111405365B CN111405365B (zh) 2021-09-21

Family

ID=71428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2950.8A Active CN111405365B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536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7400A (zh) * 2020-07-24 2020-10-1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信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931149A (zh) * 2020-08-10 2020-11-13 深圳世间乐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78150A (zh) * 2022-07-07 2022-11-01 海南视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会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1557A (zh) * 2009-09-22 2010-03-03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人脸识别系统及其方法
KR20170043256A (ko) * 2015-10-13 2017-04-21 재단법인대구경북과학기술원 영상 분석 방법 및 장치
CN106982224A (zh) * 2017-04-28 2017-07-25 南京网博计算机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实时身份验证识别的方法和系统
CN108288165A (zh) * 2018-03-28 2018-07-17 成都信达智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人脸确认方法
CN108710833A (zh) * 2018-04-26 2018-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的认证方法、移动终端
CN109285234A (zh) * 2018-09-29 2019-01-29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410026A (zh) * 2018-02-09 2019-03-0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60509A (zh) * 2018-10-29 2019-04-1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登录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871755A (zh) * 2019-01-09 2019-06-1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
CN110414305A (zh) * 2019-04-23 2019-11-05 苏州闪驰数控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人脸识别系统
CN110705451A (zh) * 2019-09-27 2020-01-17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10781795A (zh) * 2019-10-21 2020-02-11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人脸识别进行网络聊天内容保护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1557A (zh) * 2009-09-22 2010-03-03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智能卡的人脸识别系统及其方法
KR20170043256A (ko) * 2015-10-13 2017-04-21 재단법인대구경북과학기술원 영상 분석 방법 및 장치
CN106982224A (zh) * 2017-04-28 2017-07-25 南京网博计算机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实时身份验证识别的方法和系统
CN109410026A (zh) * 2018-02-09 2019-03-0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88165A (zh) * 2018-03-28 2018-07-17 成都信达智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人脸确认方法
CN108710833A (zh) * 2018-04-26 2018-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的认证方法、移动终端
CN109285234A (zh) * 2018-09-29 2019-01-29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660509A (zh) * 2018-10-29 2019-04-1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登录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871755A (zh) * 2019-01-09 2019-06-1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
CN110414305A (zh) * 2019-04-23 2019-11-05 苏州闪驰数控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人脸识别系统
CN110705451A (zh) * 2019-09-27 2020-01-17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10781795A (zh) * 2019-10-21 2020-02-11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人脸识别进行网络聊天内容保护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7400A (zh) * 2020-07-24 2020-10-1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信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931149A (zh) * 2020-08-10 2020-11-13 深圳世间乐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78150A (zh) * 2022-07-07 2022-11-01 海南视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会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5365B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5365B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848927B1 (en) Using social graph for account recovery
CN110213522B (zh)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US109044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call initiation based on biometric data
US9727886B2 (en) Predicting real-world connections based on interactions in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US20130254858A1 (en) Encoding an Authentication Session in a QR Code
CN104038476B (zh) 一种用于登录管理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US886077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king video calls
CN109194906B (zh) 视频会议认证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878016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n individual
US20160063313A1 (en) Ad-hoc, face-recognition-driven content sharing
US8750461B2 (en) Elimination of typing noise from conference calls
US11388159B2 (en) Variable-step authentic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
CN111611562A (zh) 访问服务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47854A (zh) 用于将外部设备关联到视频会议会话的方法和系统
CN106412498B (zh) 一种监控数据获取方法和云终端
WO2015096802A1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261347A (zh) 参会权限的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17733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1970200B1 (ko) 영상 녹화 장치를 이용하여 복수의 sns 서버로 라이브 방송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4520795B (zh) 群组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66623B (zh) 一种跨设备使用摄像头的方法及系统
CN113079146B (zh) 一种验证方法及装置
US11956633B2 (e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for uniform security access on a 5G network
US11694279B1 (en) Dynamic creation of interactive user device poo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47100 workshop C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ubation Park, Jiangnan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zone, Chi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nhui Wenxi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1, 11 / F, building 2, No.15, Ronghua South Road, Da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WENX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