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5004A - 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5004A
CN111405004A CN202010152388.2A CN202010152388A CN111405004A CN 111405004 A CN111405004 A CN 111405004A CN 202010152388 A CN202010152388 A CN 202010152388A CN 111405004 A CN111405004 A CN 111405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nfiguration file
controller
information
version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23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5004B (zh
Inventor
李凌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23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50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5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5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5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5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41/0856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by backing up or archiv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控制器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Description

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快速的部署基础网络设备尤为重要。现有交换机部署分为受控模式和独立模式两种。(1)受控模式可以对交换机进行集中管理,但是首次部署交换机时,由于网络复杂,很难做到在上线的情况下配置复杂的交换机协议,然后再连接到控制器。当连接到控制器时,若交换机配置丢失,则会造成网络故障。此外,在受控模式下,若网络管理员操作失误而导致交换机离线,管理员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使其重新上线。(2)独立模式可以进行独立管理和配置,但是不方便集中对设备进行管理和查看状态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器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
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交换机未获取到配置文件时或者通过特定配置方式获取到配置文件时,生成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确定自身未在控制器上线时,发送发现报文,所述请发现报文中携带有标记信息;
在所述交换机配置有配置文件时,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的激活报文,
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激活响应,所述激活响应中携带有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第一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未获取到配置文件时或者通过特定配置方式获取到配置文件时,生成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确定自身未在控制器上线时,发送发现报文,所述请发现报文中携带有标记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交换机配置有配置文件时,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的激活报文,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激活响应,所述激活响应中携带有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交换机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文件交换机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首先,控制器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然后,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最后,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这样,可以反向同步交换机的配置文件给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根据交换机上报的配置文件,智能生成控制器上的配置策略,如此便可以与本身携带的配置文件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相关技术提供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受控模式管理页面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独立模式管理页面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交换机管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交换机管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交换机管理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下面介绍一些相关的名词。
受控交换机:不再独立的进行工作和配置,由控制器统一管理和配置,必须和控制器一起使用,适用于大型网络拓扑结构。
独立交换机:可以独立的工作和配置,适用于小型企业,酒店等小型网络拓扑结构。
多模管理交换机:不再区分受控交换机和独立交换机,既可以独立的工作和配置,也可以由控制器统一管理和配置。
网络控制器(Net Access Controller,NAC)用于集中化控制交换机,作为一个网络管理的平台出现。管理内容包括:下发配置文件给交换机、修改交换机的相关配置参数、射频智能管理交换机、交换机的接入安全控制和交换机的状态信息展示等。
独立管理页面:多模管理交换机在没有网络控制器,或者网络控制器离线时,用户可以通过独立管理页面对交换机进行独立配置的管理页面。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控制器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这里,所述交换机是指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产品的统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换机可以为广域网交换机或局域网交换机;还可以为多端口交换机(多端口网桥),即交换机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或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工作站。本申请的交换机又可以为网络交换机,应用在以太网技术下的网络交换机能为子网络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以便连接更多的计算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交换机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状态为连接正常(例如上线)时,可以认为该交换机处于受控模式之下,当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时,可以认为该交换机处于独立模式之下。
这里,所述配置文件是指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的文件。一个配置文件包括至少一个配置项内容,配置项内容其实就是一个一个的键值对的记录,记录的是每一项配置对应的配置参数。本申请的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内容可以为端口分组信息和交换机端口参数:例如,这些配置项内容可以为端口接收报文时的处理、端口发送报文时的处理、设置入口允许、设置出口允许、配置端口的IP地址、激活端口和关闭端口等。
这里,所述标记信息是指交换机通过任意方式获取到配置文件时,或者未获取到配置文件时,会生成用于表征所述交换机包括或者不包括配置文件的标记信息,这些标记信息会被添加在报文信息(发现报文)中,用以在网络中交换传输。
示例性地,通过任意方式配置网络交换机时,会根据配置文件,生成标记信息。控制器激活交换机时,解析交换机的发现报文,得到发现报文中携带的交换机包括或者不包括配置文件的标记信息。
步骤102:控制器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
当控制器通过标记信息得知被激活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控制器向交换机发送用于获取交换机已有配置文件的请求,交换机在收到该请求后,向控制器发送配置文件,以实现从交换机到控制器的反向配置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包括:向所述交换机发送用于请求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的激活报文;接收所述交换机发送的激活响应,所述激活响应中携带有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
步骤103:控制器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控制器获得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后,根据交换机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内容,设置该交换机的参数以实现管理该交换机。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换机的参数可以为各个交换机端口的端口参数。
在实际过程中,网络交换机通过独立管理页面进行配置时,会根据配置文件,生成标记信息。控制器激活交换机时,解析交换机的发现报文。当控制器通过标记信息得知被激活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控制器向交换机发送用于获取交换机已有配置文件的请求,控制器接收交换机的响应后,获得交换机的配置文件,根据交换机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内容,设置该交换机各个端口的参数,以实现管理该交换机。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控制器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然后,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最后,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这样,可以反向同步交换机的配置文件给控制器,使得控制器能根据交换机上报的配置文件,智能生成控制器上的配置策略,如此便可以与本身携带的配置文件保持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交换机未获取到配置文件时或者通过特定配置方式获取到配置文件时,生成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这里,所述特定配置方式是指任意配置网络交换机的方式,例如,通过交换机的独立管理页面、故障扫描工具和后台命令行等方式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通过后台命令行对交换机进行配置,获取到配置文件时,会生成包括配置文件的标记信息。若未获取配置文件时,会生成不包括配置文件的标记信息。例如,当包括配置文件时,标记信息的值可以置为1;当不包括配置文件时,标记信息的值可以置为0。
步骤202:确定自身未在控制器上线时,所述交换机发送发现报文,所述发现报文中携带有标记信息;
这里,所述发现报文用于发送给控制器,请求与控制器建立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现报文可以包括交换机的基础信息和是否包括配置文件的信息。
示例性地,交换机检测到自身未与控制器建立连接,不处于控制器控制的状态时,采用发送私有二层广播或者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发送发现报文,该报文携带交换机的基础信息和是否包括配置文件的标记信息。
步骤203:控制器接收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
步骤204:控制器确定所述发现报文满足条件时,将所述交换机的标识信息加入待激活交换机列表;
这里,所述发现报文需要满足的条件为含有特定的标记信息。这里,特定的标记信息可以为不同公司根据公司规范定义在报文信息(例如发现报文)中的标记信息。
这里,所述交换机的标识信息指用于表示交换机的号码,不同交换机具有不同的标识信息。例如,所述交换机的标识信息可以为交换机的标识号(Identity document,ID),这里用SwitchID表示。
示例性地,发现报文可以二层广播报文或UDP报文,控制器收到交换机的二层广播报文或UDP报文后,解析该报文后,若是有根据公司规范定义在报文中的标记信息,则将该交换机加入到待激活交换机列表中。
步骤205:控制器从所述待激活交换机列表中获取待激活的交换机的发现报文;
步骤206:控制器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步骤207:控制器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生成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
示例性地,当控制器通过标记信息得知被激活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控制器生成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该交换机已有其他配置文件。例如,所述提示信息可以为“该交换机已有其他配置文件,是否保存当前配置文件”。
步骤208:控制器获取对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响应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或不保存现有配置文件;
当控制器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之后,会得到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例如,所述反馈信息可以为“保存现有配置文件”。
步骤209:控制器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发送用于请求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的激活报文;
这里,所述激活报文用于告知交换机,当前控制器需要请求该交换机上的配置文件。在实际过程中,当需要保存被激活交换机的配置文件时,控制器向交换机发送激活报文,请求交换机上存储的配置文件。
步骤210:交换机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激活报文,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激活响应,所述激活响应中携带有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
示例性地,交换机收到激活的报文后,通过发送的激活响应,将已有的配置项信息上报给控制器。
步骤211:控制器接收所述交换机发送的激活响应,所述激活响应中携带有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
步骤212:控制器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举例说明,通过任意方式(如独立管理页面,故障扫描工具,后台命令行等)配置交换机时,会根据配置文件生成标记信息;交换机未在控制器上线时,发送私有二层广播或者UDP报文,该报文携带交换机的基础信息和是否包括配置文件的信息;控制器收到交换机的二层广播或UDP报文后,解析后,若是有根据公司规范定义的标记信息,将该交换机加入到待激活交换机列表中;控制器激活交换机时,解析报文信息中携带的是否包括配置文件的标记信息,如果包括配置文件,提示用户该交换机已有其他配置文件,是否保存当前配置文件,如果保存配置文件,控制器向交换机发送激活报文,请求交换机上存储的配置文件,交换机收到激活报文后,通过项控制器发送的激活响应,将已有的配置项信息上报给控制器,控制器获得交换机的配置文件,根据交换机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内容,设置该交换机各个端口的参数,以实现管理该交换机。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交换机未获取到配置文件时或者通过特定配置方式获取到配置文件时,生成标记信息;控制器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生成第一提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确定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时,获得交换机发送的配置文件,并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这样,既可以给用户提供是否保存现有配置文件的选择,又可以在需要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时,反向同步交换机的配置文件给控制器。由此,使得控制器能根据交换机上报的配置文件,智能生成控制器上的配置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控制器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步骤302A: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
步骤303:获取对所述提示信息响应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或不保存现有配置文件;
步骤304: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不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时,根据版本值生成算法对所述默认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得到第一版本值;
这里,所述版本值生成算法可以为加密算法,例如,可以为对称性加密算法、或者,可以为非对称性加密算法,或者,也可以为线性散列算法,例如信息摘要算法5(Message-Digest Algorithm,MD)。所述第一版本值是根据版本值生成算法对默认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得到的。例如,第一版本值可以是根据MD5算法对默认配置文件的日期属性进行计算得到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默认配置文件不再包括控制器独有的配置信息,例如端口分组信息;而是包括与交换机有关的配置信息,例如交换机端口配置信息。
在实施过程中,当不需要保存被激活交换机的配置文件时,控制器对准备下发给交换机的默认配置文件进行版本值的计算,生成默认配置文件对应的第一版本值。
步骤305:将所述默认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一版本值下发给所述交换机;
控制器将下发一份默认配置文件给交换机,所述默认配置文件有对应的第一版本值。
步骤306:根据所述默认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控制器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步骤302B: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不包括配置文件时,根据版本值生成算法对所述默认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得到第一版本值;
当所述交换机不包括配置文件时,控制器对准备下发给交换机的默认配置文件进行版本值的计算,生成默认配置文件对应的第一版本值。
步骤305:将所述默认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一版本值下发给所述交换机;
步骤306:根据所述默认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控制器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步骤402:控制器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
当控制器通过标记信息得知被激活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控制器向交换机发送用于获取交换机已有配置文件的请求,交换机在收到该请求后,向控制器发送配置文件,以实现从交换机到控制器的反向配置功能。
步骤403:控制器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步骤404:获取多台交换机之间的受控状态信息;
这里,所述受控状态信息是指多台交换机可以使用配置文件进行配置的协商结果和所述多台交换机之间的邻居信息。这里所述邻居信息为多台交换机物理或逻辑上的连接关系。交换机会向控制器实时上报状态信息,控制器获取多台交换机之间的受控状态信息。
步骤405:根据所述多台交换机之间的受控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多台交换机的关联关系;
这里,所述关联关系可以为多台交换机的物理地址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实施过程中,控制器分析多台交换机上报的状态信息,可以分析得到交换机之间的关联信息。
步骤406:根据所述关联关系,为所述多台交换机生成配置策略,以管理所述多台交换机。
这里,所述配置策略是指一个可以控制多台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是根据多台交换机上报的配置文件生成的。
在实际过程中,控制器分析多台交换机上报的状态信息,可以分析得到交换机之间的关联信息,根据关联关系再生成控制多台交换机的的配置策略,完成对多台交换机的管理。
这里,以跨设备链路聚合组(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M-LAG)为例进行说明。M-LAG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功能,当不同交换机M-LAG协商成功后,交换机会将协商的结果和邻居信息上报给控制器;控制器收到这些M-LAG的状态信息后,同时分析多台交换机上报的M-LAG配置和状态信息,如果交换机A和交换机B同时配置了M-LAG功能,且分析状态信息得到,交换机A的邻居物理地址是B交换机,而B交换机的邻居物理地址是A交换机,而且其中一台交换机为主,另一台交换机为备,则认为A交换机和B交换机是在同一台,并根据两台交换机的MAC值生成一条名字唯一的策略,以避免对交换机A和交换机B的重复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所述多台交换机之间的受控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多台交换机的关联关系。这样,可以同时对多台交换机进行操作,生成一条管理所以交换机的配置文件,简化控制器管理多台交换机的操作,避免对交换机A和交换机B的重复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控制器接收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
步骤502:控制器确定所述发现报文满足条件时,将所述交换机的标识信息加入待激活交换机列表;
步骤503:控制器从所述待激活交换机列表中获取待激活的交换机的发现报文;
步骤504:控制器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步骤505:控制器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生成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
步骤506:控制器获取对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响应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或不保存现有配置文件;
步骤507: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时,控制器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
步骤508:控制器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步骤509:当所述交换机重新上线后,交换机禁用所述web管理页面或输出第一子提示信息;所述第一子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连接正常能够在所述控制器上配置所述交换机;
步骤510:所述交换机重新上线后,交换机向所述控制器上报第二版本值,所述第二版本值为重新上线后的交换机上的当前配置文件对应的版本值;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交换机在离线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根据交换机的管理页面对自身进行配置的修改,导致交换机配置文件的改变。因此,在交换机重新上线时,需要将当前配置文件对应的第二版本值上报给控制器。这里,所述第二版本值是所述交换机重新上线后当前配置文件的,可以为对当前配置文件的日期属性进行MD5加密得到的。
步骤511:控制器获取所述交换机在重新上线后上报的第二版本值,所述第二版本值为重新上线后的交换机上的当前配置文件对应的版本值;
控制器接收交换机上报的第二版本值后,可以根据比对存储的版本值与上报的第二版本值,检查更新配置文件。
步骤512:控制器获取第三版本值,其中,所述第三版本值为根据版本值生成算法对所述交换机在重新上线前上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得到的;
这里,所述第三版本值是所述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对应的版本值。所述配置文件为交换机重新上线前,控制器保存的所述交换机的配置文件。
这里,根据版本值生成算法对所述交换机在重新上线前上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是指,交换机上线前,控制器对后台存储的该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计算第三版本值。
步骤513:当所述第三版本值不同于第二版本值时,控制器向所述交换机请求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
待控制器检测到该交换机上线后,将第二版本值与第三版本值进行比较,当第三版本值不同于第二版本值时,说明控制器存储的配置文件与交换机存储的配置文件不同,因此,控制器可以向交换机请求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在进行比较时,有两种情况:当交换机重新上线后上报的第二版本值低于控制器存储的第三版本值时,控制器下发第三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给交换机;当交换机重新上线后上报的第二版本值高于控制器存储的第三版本值时,控制器向交换机请求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
步骤514:所述交换机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请求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的请求;
在实施的过程中,所述交换机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更新请求,所述更新请求用于请求上线后的当前配置文件;交换机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更新响应,所述更新响应中携带有所述交换机上线后的当前配置文件。
步骤515:交换机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
步骤516: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控制器获取交换机上传的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根据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设置该交换机各个端口的参数,管理该交换机。
举例说明,当交换机重新上线时,上报当前配置文件的版本值;控制器比较上报的版本值与当前存储的该交换机的配置文件版本不同时,向交换机请求该上报的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交换机收到该请求后,将相应的配置文件上报给控制器,控制器同步该配置文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检测所述交换机为重新上线时,对比当前控制器存储的配置文件的版本值和交换机重新上线后上报的版本值,保存版本值最大的配置文件和对应文件版本值。这样,交换机重新上线后,控制器可以保存所述交换机最新的配置文件,极大的方便一线部署受控模式交换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交换机未获取到配置文件时或者通过特定配置方式获取到配置文件时,生成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步骤602:交换机确定自身未在控制器上线时,发送发现报文,所述请发现报文中携带有标记信息;
步骤603:在所述交换机配置有配置文件时,交换机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的激活报文;
步骤604:交换机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激活响应,所述激活响应中携带有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
步骤605:交换机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默认配置文件和第一版本值,所述第一版本值为所述默认配置文件的版本值;
步骤606:如果所述第一版本值与之前保存的配置文件的版本值不同,交换机更新自身的配置文件为所述默认配置文件,更新配置文件的版本值为所述第一版本值。
举例说明,交换机收到该配置消息后,交换机根据当前的版本值与自己保存值进行比较,如果某个配置的版本值不同,更新相应的配置,并更新相应配置文件的版本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701:交换机未获取到配置文件时或者通过特定配置方式获取到配置文件时,生成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步骤702:确定自身未在控制器上线时,交换机发送发现报文,所述请发现报文中携带有标记信息;
步骤703:在所述交换机配置有配置文件时,交换机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的激活报文;
步骤704:交换机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激活响应,所述激活响应中携带有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
步骤705:当登录web管理页面时,检测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状态;
这里,所述web管理页面为交换机的独立管理页面,通过web管理页面可以检测出当前交换机与控制器建立或未建立连接。
步骤706:根据所述连接状态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在所述连接状态下配置所述交换机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包括第一子提示信息和第二子提示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连接状态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包括:
步骤7061:当所述连接状态为连接正常时,禁用所述web管理页面或输出第一子提示信息,所述第一子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连接正常能够在所述控制器上配置所述交换机;
示例性地,交换机与控制器连接正常时,禁用用户登录独立管理页面,或者,用户登录独立管理页面后,页面提示用户“控制器与交换机连接正常,请到控制器上配置”,避免多种方式同时对交换机进行操作,需要反复同步信息,影响交换机和控制器性能。
步骤7062:当所述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时,停止禁用所述web管理页面或输出第二子提示信息,所述第二子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连接异常,能够通过所述web管理页面配置所述交换机;
当所述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时,交换机处于独立管理模式,独立模式通过在交换机上启用web服务器,用户通过web客户端登录交换机进行管理。示例性地,当交换机因网络原因与控制器断开连接时,用户登录独立管理页面,提示用户“未与控制器连接时可通过此页面管理,当与控制器建立连接后,请到控制器上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web管理页面的退出之前,定时获取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状态,以输出所述第一子提示信息或第二子提示信息。
示例性地,在独立管理页面,定时获取交换机与控制器的连接状态,如果交换机重新上线,输出所述第一子提示信息禁用独立管理页面;如果断开,输出所述第二子提示信息恢复独立管理页面。举例说明,独立管理模式通过在交换机上启用web服务器,用户通过web客户端登录交换机进行管理;而受控模式通过交换机与控制器建立数据隧道,在控制器上开启web服务器,用户通过web客户端登录控制器web服务器对交换机进行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禁用和使用web管理页面管理所述交换机,可以使交换机工作在多种模式下。这样,解决了交换机在不同模式下工作不兼容的问题,使交换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交换机进行管理。受控制器控制的交换机离线后,自动提供web管理页面。这样,可以直接在交换机上进行配置,而在交换机重新上线后自动关闭web管理页面,极大的方便一线部署受控模式交换机。
图5为相关技术提供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网络中包括路由器50、网络控制器(图中表示为控制器51)、交换机52和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53等设备。在这样的网络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管理交换机52,例如,将交换机52激活在网络控制器51上,用户通过网络控制器51管理交换机52。或者,用户登录交换机52独立管理页面,直接管理交换机52,其中,网络控制器51,用来集中化控制交换机52,作为一个网络管理的平台出现。管理内容包括:下发配置文件、修改相关配置参数、射频智能管理、接入安全控制,状态信息展示等。
随着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快速的部署基础网络设备尤为重要。现在交换机部署分为受控模式和独立管理模式两种,以下是这两种模式的不足:
(1)受控模式虽然方便集中管理,但是首次部署交换机时,由于网络复杂,很难做到在上线的情况下配置复杂的交换机协议,然后再连接到控制器时,交换机配置文件丢失,造成网络故障。(2)在受控模式下,由于网络管理员操作失误导致交换机离线时,管理员便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使其重新上线。(3)独立管理模式虽然可以进行独立管理和配置,但是不方便集中对设备进行管理和查看状态信息。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受控模式管理页面示意图,如图6A所示,控制器管理了用户名为Zjl_mlag的交换机61和用户名为wlq_test的交换机62,通过受控模式管理页面可以查看每台受控交换机的各个端口63状态。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独立管理模式管理页面示意图,如图6B所示,交换机通过独立管理模式管理页面中的运行状态菜单64可以查看自身的各个端口63状态。
针对上面的三个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部署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不再区分独立交换机和受控交换机,不用切换工作模式,将交换机统一为多模管理交换机。其中,多模管理交换机是指不区分受控交换机和独立交换机,既可以通过独立的工作和配置,也可以由控制器统一管理和配置。受控交换机为不独立的进行工作和配置,由控制器统一管理和配置,必须和控制器一起使用,适用于大型网络拓扑。独立交换机是可以独立的工作和配置,功能比较齐全,使用于小型企业,酒店等小型网络。(2)解决原来独立管理模式和受控模式配置项信息不兼容的问题。(3)在部署网络过程中,通过独立管理页面对交换机进行管理,等网络部署完成时,将控制器在交换机上激活,并通过反向配置功能,网络控制器同步交换机配置文件。其中,独立管理页面是指多模管理交换机在没有网络控制器,或者网络控制器离线时,用户可以通过独立管理页面进行独立的配置的管理页面。(4)管理员可以通过独立管理页面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当网络恢复正常时,交换机重新上线,并将修改后配置文件,通过反向配置功能,上报给控制器,使得网络恢复正常。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C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10:交换机在控制器上激活;
控制器激活交换机时,检测交换机配置文件。
步骤620:控制器判断交换机是否已有配置文件;是时,进入步骤630,否时,进入步骤680;
当控制器检测到已有配置文件时,判断是否保留交换机配置文件;当控制器未检测到已有配置文件时,控制器集中管理交换机。
步骤630:控制器判断是否保留交换机配置文件;是时,进入步骤670,否时,进入步骤680;
当保留交换机配置文件时,控制器同步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当不保留交换机配置文件时,控制器集中管理交换机。
步骤640:控制器判断交换机状态是否在线,是时,进入步骤680,否时,进入步骤650;
当交换机状态在线(可以理解为连接正常)时,控制器集中管理交换机;控制器管理同步过配置文件的交换机。当交换机状态不在线(可以理解为断开连接)时,使用胖瘦一体页面管理交换机,这里,胖瘦一体页面管理的是胖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瘦AP。无线接入点,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机,也是无线网络的核心。其中,胖AP自己会集成很多功能,瘦AP所有功能通过后端服务器交换机的控制器等加载功能。
步骤650:控制器通过胖瘦一体页面管理在线状态的交换机;
当交换机不在线时,该交换机为胖AP,可以通过独立管理页面管理自己的配置文件。
步骤660:控制器判断交换机是否重新上线,是时,进入步骤670,否时,进入步骤650;;
当交换机重新上线时,控制器同步交换机最新配置文件;当交换机保持离线状态时,通过独立管理页面管理自己的配置文件。
步骤670:控制器同步交换机最新配置文件;
步骤680:控制器集中管理交换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兼容独立管理模式和受控模式
相关技术的交换机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在受控模式下,控制器可以对多台交换机集中管理;而在独立管理模式下,交换机只知自己,不知其他,故下发的配置文件也有所区别;原来控制器下发配置文件时,会携带部分控制器独有的配置信息,如端口分组信息,现在不在下发该信息,因为该信息在交换机上实际上也没有作用,所以,本实施例中下发的配置文件只保留了交换机需要的相关配置信息,如此便可以与独立管理页面下发的配置保持一致。
2)激活时反向配置
通过任意方式(如独立管理页面,故障扫描工具,后台命令行等)配置交换机时,会生成标记信息;交换机未在控制器上线时,发送私有二层广播或者UDP发现报文,该报文携带交换机的基础信息和是否包括配置文件的信息;控制器收到交换机的二层广播或UDP报文后,解析该报文信息后,若是定义的私有的发现报文,将该交换机加入到待激活交换机列表中;激活交换机时,解析报文信息中携带的是否包括配置文件的标记信息;如果有配置文件,提示用户该交换机已有其他配置文件,是否保存当前配置文件;如果保存配置文件,激活时,控制器不会下发默认配置文件给交换机。交换机收到激活的报文后,上报已有的配置文件,控制器同步交换机配置文件。如果不保存配置文件,或者交换机无其他配置文件,则控制器将下发一份默认配置给交换机。
3)多种方式协同管理交换机
独立管理模式通过在交换机上启用web服务器,用户通过web客户端登录交换机进行管理;而受控模式通过交换机与控制器建立数据隧道,在控制器上开启web服务器,用户通过web客户端登录控制器web服务器对交换机进行管理。
交换机与控制器连接正常时,用户登录独立管理页面,提示用户“控制器与交换机连接正常,请到控制器上配置”,避免多种方式同时对交换机进行操作,需要反复同步信息,影响交换机和控制器性能。当交换机因网络原因与控制器断开连接时,用户登录独立管理页面,提示用户“未与控制器连接时可通过此页面管理,当与控制器建立连接后,请到控制器上配置”。在独立管理页面,定时获取交换机与控制器的连接状态,如果交换机重新上线后,禁用独立管理页面,如果断开后,则恢复独立管理页面。
4)重新上线后反向配置
控制器给交换机下发配置文件时,会根据特定的私有算法,对每个配置文件生成唯一的版本值,控制器保存该版本值;交换机根据当前的版本值与自己保存值进行比较,如果某个配置文件的版本值不同,更新相应的配置文件,并更新相应配置文件的版本值;当通过独立管理页面配置,交换机通过与控制器相同的特定的私有算法,对每个配置文件生成唯一的版本值。当交换机重新上线时,上报当前所有配置文件的版本值,控制器比较与当前存的该交换机配置文件版本时,向交换机请求该配置文件,交换机收到该消息后,将相应的配置文件上报给控制器,控制器同步该配置文件。
5)智能生成控制器配置
在受控模式下,网络控制器端,可以同时对多台交换机(如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VRRP),M-LAG,堆叠等)进行操作,并生成一条策略,但最终下发给交换机的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内容和独立管理页面中的配置选项的信息是相同的,所以只根据单台交换机上报的信息,如果控制器仅根据单台交换机上报的配置文件,无法生成一条包含多台交换机的策略。但是交换机会向控制器实时上报状态信息,控制器分析多台交换机上报的状态信息,可以将关联的交换机智能生成一条策略。以M-LAG功能为例,当不同交换机M-LAG协商成功后,交换机会将协商的结果和邻居信息上报给控制器;控制器收到这些M-LAG的状态信息后,同时分析多台交换机上报的M-LAG配置文件和状态信息,如果A和B同时配置了M-LAG功能,且交换机A的邻居MAC是B交换机,而B交换机的邻居MAC是A交换机,而且其中一台交换机为主,另一台交换机为备,则认为A交换机和B交换机是在同一台,并根据两台交换机的MAC值生成一条名字唯一的策略。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模块,可以通过控制器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交换机管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700包括解析模块710、第一请求模块720和第一设置模块730,其中:
解析模块710,用于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第一请求模块720,用于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
第一设置模块730,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700还包括第一生成模块和第一获取模块: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生成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响应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或不保存现有配置文件;
对应地,第一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700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添加模块、第二获取模块,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
添加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现报文满足条件时,将所述交换机的标识信息加入待激活交换机列表;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待激活交换机列表中获取待激活的交换机的发现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下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不包括配置文件时,或者,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不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时,将默认配置文件下发给所述交换机;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默认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版本值生成算法对所述默认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得到第一版本值;
对应地,所述下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不包括配置文件时,或者,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不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时,将所述默认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一版本值下发给所述交换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交换机在重新上线后上报的第二版本值,所述第二版本值为重新上线后的交换机上的当前配置文件对应的版本值;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三版本值,其中,所述第三版本值为根据版本值生成算法对所述交换机在重新上线前上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得到的;
第二请求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三版本值不同于第二版本值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
第三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请求模块包括:发送子模块和接收子模块,其中: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交换机发送用于请求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的激活报文,所述激活报文;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机发送的激活响应,所述激活响应中携带有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700还包括第五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第二生成模块,其中: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台交换机之间的受控状态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台交换机之间的受控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多台交换机的关联关系;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联关系,为所述多台交换机生成配置策略,以管理所述多台交换机。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包括的各子模块,可以通过交换机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交换机管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800还包括第三生成模块810、第一发送模块820、第二接收模块830和第二发送模块840,其中:
第三生成模块810,用于未获取到配置文件时或者通过特定配置方式获取到配置文件时,生成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第一发送模块820,用于确定自身未在控制器上线时,发送发现报文,所述请发现报文中携带有标记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830,用于在所述交换机配置有配置文件时,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的激活报文;
第二发送模块840,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激活响应,所述激活响应中携带有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800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和更新模块,其中: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默认配置文件和第一版本值,所述第一版本值为所述默认配置文件的版本值;
更新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版本值与之前保存的配置文件的版本值不同,更新自身的配置文件为所述默认配置文件,更新配置文件的版本值为所述第一版本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800还包括检测模块和输出模块,其中:
检测模块,用于当登录web管理页面时,检测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状态;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状态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在所述连接状态下配置所述交换机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包括第一子提示信息和第二子提示信息;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一禁用子模块和停止子模块,其中:
禁用子模块,用于当所述连接状态为连接正常时,禁用所述web管理页面或输出第一子提示信息,所述第一子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连接正常能够在所述控制器上配置所述交换机;
停止子模块,用于当所述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时,停止禁用所述web管理页面或输出第二子提示信息,所述第二子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连接异常,能够通过所述web管理页面配置所述交换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800还包括第六获取模块,其中:
第六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web管理页面的退出之前,定时获取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状态,以输出所述第一子提示信息或第二子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800还包括禁用模块、上报模块、第四接收模块和第三发送模块,其中:
禁用模块,用于当所述交换机重新上线后,禁用所述web管理页面或输出第一子提示信息;
上报模块,用于所述交换机重新上线后,向所述控制器上报第二版本值,所述第二版本值为重新上线后的交换机上的当前配置文件对应的版本值;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请求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的请求;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交换机管理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控制器或交换机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机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交换机管理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设备900的硬件实体包括:处理器901、通信接口902和存储器903,其中
处理器901通常控制设备900的总体操作。
通信接口902可以使设备通过网络与其他设备通信。
存储器903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901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待处理器901以及设备900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实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器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
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生成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
获取对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响应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或不保存现有配置文件;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
确定所述发现报文满足条件时,将所述交换机的标识信息加入待激活交换机列表;
从所述待激活交换机列表中获取待激活的交换机的发现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不包括配置文件时,或者,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不保存现有配置文件时,将默认配置文件下发给所述交换机;
根据所述默认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默认配置文件下发给所述交换机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版本值生成算法对所述默认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得到第一版本值;
对应地,将所述默认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一版本值下发给所述交换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交换机在重新上线后上报的第二版本值,所述第二版本值为重新上线后的交换机上的当前配置文件对应的版本值;
获取第三版本值,其中,所述第三版本值为根据版本值生成算法对所述交换机在重新上线前上的配置文件进行计算得到的;
当所述第三版本值不同于第二版本值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
根据所述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台交换机之间的受控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多台交换机之间的受控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多台交换机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为所述多台交换机生成配置策略,以管理所述多台交换机。
8.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交换机未获取到配置文件或者通过特定配置方式获取到配置文件时,生成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确定自身未在控制器上线时,发送发现报文,所述请发现报文中携带有标记信息;
在所述交换机配置有配置文件时,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的激活报文;
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激活响应,所述激活响应中携带有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默认配置文件和第一版本值,所述第一版本值为所述默认配置文件的版本值;
如果所述第一版本值与之前保存的配置文件的版本值不同,更新自身的配置文件为所述默认配置文件,更新配置文件的版本值为所述第一版本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登录web管理页面时,检测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连接状态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在所述连接状态下配置所述交换机的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包括第一子提示信息和第二子提示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连接状态输出第二提示信息,包括:
当所述连接状态为连接正常时,禁用所述web管理页面或输出第一子提示信息,所述第一子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连接正常能够在所述控制器上配置所述交换机;
当所述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时,停止禁用所述web管理页面或输出第二子提示信息,所述第二子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连接异常,能够通过所述web管理页面配置所述交换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web管理页面的退出之前,定时获取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状态,以输出所述第一子提示信息或第二子提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交换机重新上线后,禁用所述web管理页面或输出第一子提示信息;
所述交换机重新上线后,向所述控制器上报第二版本值,所述第二版本值为重新上线后的交换机上的当前配置文件对应的版本值;
所述交换机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请求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的请求;
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版本值对应的配置文件。
14.一种交换机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待激活的交换机发送的发现报文,得到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第一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时,向所述交换机请求所述配置文件;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文件设置所述交换机的参数,以管理所述交换机。
15.一种交换机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未获取到配置文件时或者通过特定配置方式获取到配置文件时,生成标记信息,其中,所述标记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交换机包括配置文件或不包括配置文件;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确定自身未在控制器上线时,发送发现报文,所述请发现报文中携带有标记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交换机配置有配置文件时,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请求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的激活报文;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激活响应,所述激活响应中携带有所述交换机当前的配置文件。
16.一种交换机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0152388.2A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050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2388.2A CN111405004B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2388.2A CN111405004B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5004A true CN111405004A (zh) 2020-07-10
CN111405004B CN111405004B (zh) 2023-07-18

Family

ID=71428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2388.2A Active CN111405004B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500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8828A (zh) * 2021-12-30 2022-05-0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双活功能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160203A1 (zh) * 2022-02-23 2023-08-3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交换机配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0569A (zh) * 2011-05-09 2012-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管理方法及网元设备
CN103634145A (zh) * 2013-11-25 2014-03-12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云设备中交换机独立管理和集中管理的方法
CN104618156A (zh) * 2015-01-26 2015-05-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80058A (zh) * 2014-01-13 2015-07-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配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6452860A (zh) * 2016-09-29 2017-02-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06789305A (zh) * 2016-12-30 2017-05-31 中科同德(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调整参数的智能网关及控制方法
CN107547239A (zh) * 2016-10-27 2018-0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配置对象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US20180026854A1 (en) * 2016-07-25 2018-01-25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Intuitive user interface (ui) for device or vendor independent network switch management via embedded management controller
CN108566301A (zh) * 2018-04-23 2018-09-21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交换机离线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CN108632074A (zh) * 2017-08-24 2018-10-09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配置文件下发方法和装置
CN109347675A (zh) * 2018-10-31 2019-02-15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配置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EP3570505A1 (en) * 2018-05-17 2019-11-20 Juniper Networks, Inc. Symmetric path/link over lag interface using lldp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wo nodes using ptp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0569A (zh) * 2011-05-09 2012-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管理方法及网元设备
CN103634145A (zh) * 2013-11-25 2014-03-12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云设备中交换机独立管理和集中管理的方法
CN104780058A (zh) * 2014-01-13 2015-07-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配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4618156A (zh) * 2015-01-26 2015-05-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026854A1 (en) * 2016-07-25 2018-01-25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Intuitive user interface (ui) for device or vendor independent network switch management via embedded management controller
CN106452860A (zh) * 2016-09-29 2017-02-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07547239A (zh) * 2016-10-27 2018-0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配置对象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6789305A (zh) * 2016-12-30 2017-05-31 中科同德(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调整参数的智能网关及控制方法
CN108632074A (zh) * 2017-08-24 2018-10-09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配置文件下发方法和装置
CN108566301A (zh) * 2018-04-23 2018-09-21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交换机离线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EP3570505A1 (en) * 2018-05-17 2019-11-20 Juniper Networks, Inc. Symmetric path/link over lag interface using lldp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wo nodes using ptp
CN109347675A (zh) * 2018-10-31 2019-02-15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配置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RATH BABU等: ""A Novel Framework for Resource Discovery and Self-Configuration in Software Defined Wireless Mesh Networks"", 《IEEE》 *
常甫: ""OpenFlow交换机的远程配置与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8828A (zh) * 2021-12-30 2022-05-0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双活功能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448828B (zh) * 2021-12-30 2023-08-0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双活功能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160203A1 (zh) * 2022-02-23 2023-08-3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交换机配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5004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330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a dynamic high-availability mode based on current wide area network connectivity
US20200267069A1 (en) Link switching method, link switching device,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8774054B2 (en) Network policy configuration method, management device, and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device
EP1830515B1 (en) A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the network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s
CN103117876B (zh) 用户状态信息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2953774B (zh) 一种网络拓扑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05004A (zh) 一种交换机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42878A (zh) Sdn运维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084656B2 (en) TRILL network establishing method, node, and system
KR102547701B1 (ko) 네트워크 토폴로지 발견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CN110178345B (zh) 用于提供备用链路的方法和设备
CN101404594A (zh) 热备份性能的测试方法与装置、通信设备
JP2004306200A (ja) ロボット制御システム
CN114124803B (zh)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26258B (zh)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交换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61651A (zh) 一种sdn控制器数据管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2069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铁路沿线车站路由远程重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767584A (zh) 核心网开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719205B (zh) 一种接入交换机及上线恢复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407095B (zh) 不同网络间安全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14143904A (zh) 一种基于5g融合网络分流器的cpe管理方法
WO2015100743A1 (zh) 网络设备发现方法、网络设备及网络设备发现系统
CN110224950B (zh) 堆叠系统检测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44686A (zh) 通讯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32078B (zh) dot1x用户认证系统、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