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4373B - 倍压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倍压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4373B
CN111404373B CN202010220354.2A CN202010220354A CN111404373B CN 111404373 B CN111404373 B CN 111404373B CN 202010220354 A CN202010220354 A CN 202010220354A CN 111404373 B CN111404373 B CN 111404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sampling
determining
voltage doubling
mo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03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4373A (zh
Inventor
袁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03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4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4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4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4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4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21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parts of a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 B60H1/00428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parts of a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85Means for monitoring, testing or servicing the air-condi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B60R16/03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al cells or batt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8Failure diagno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2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using digit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316Testing of analo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倍压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倍压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升压型电路和第二升压型电路,第一升压型电路设有用于进行调制的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升压型电路设有用于进行调制的第二开关器件;采样电阻,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的公共端连接至采样电阻的第一端,采样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地线,采样电阻被配置为检测流经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或第二升压型电路的电流值,其中,电流值被配置为确定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倍压电路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运行期间的任何时刻都可有效进行检测,没有负载功率的限制。

Description

倍压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倍压电路、一种故障检测方法、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外挂型车载空调采用低压蓄电池(12v-48v)供电,通过两相交错并联倍压电路升到高压以满足空调运行需要。此种升压电路效率高,且功率器件两端承受的电压应力是输出电压的一半,有效地降低了对功率器件耐压特性的要求,因而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但如果在生产或运行过程中,升压电路两路通道中任何一路通道损坏,另一路负载将大大更加,且失去倍压效果,这时功率器件所承受的电压是正常工作时的两倍,因而极易损毁,严重甚至造成爆炸、起火等更严重后果,因而在生产及运行过程中,能有效对这种故障进行诊断,并作出相应的保护动作尤其必要,现有的故障检测方法及缺陷如下:
(1)根据驱动开关器件的占空比与实际升压比的理论对等关系来判定是否存在单路损坏,但是,仅仅在输出功率较大,且升压电路进入CCM模式的时候才能判定,而在输出功率较小时无法判定是否损坏,而在功率大时电路风险可能已经存在。
(2)两路通道中分别设置采样电阻进行电流采集,根据电流有无进行判断,硬件成本高,且电路功耗大。
另外,整个说明书对背景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该背景技术一定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整个说明书中的对现有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认为该现有技术一定是广泛公知的或一定构成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倍压电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故障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倍压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升压型电路和第二升压型电路,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设有用于进行调制的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设有用于进行调制的第二开关器件;采样电阻,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公共端连接至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地线,所述采样电阻被配置为检测流经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或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的电流值,其中,所述电流值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采样电阻对流经第一开关器件和/或第二开关器件的电流进行检测值,可以依据电流值随时检测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是否存在故障,也即是否存在单路故障信息,并且基于电流值的实时性,有利于提高对倍压电路进行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且硬件成本低,有利于推广生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采样端连接至所述采样电阻,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确定流经所述采样电阻的电流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器确定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并对电流值进行计算,以确定是否存在上述单路损坏故障,进一步地提升了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包括:确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确定流经采样电阻的电流值;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以及确定流经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基于此,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有利于提高对倍压电路进行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且硬件成本低,有利于推广生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大于预设占空比;判定所述占空比大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在第一采样时刻和第二采样时刻计算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分别记作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根据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大于预设占空比,并在判定所述占空比大于所述预设占空比时,根据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进一步地提高了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譬如,预设占空比为50%,在PWM占空比大于50%时,若其中一路损坏不再工作,则采样电阻上的电流只有其中一路通道流通的电流,在Ton对应的导通时间段内,开关器件开通,感性元件充电,电流以固定斜率上升,此时按照T/2周期来采样电流,会发现相邻两次电流值相差较大,基于此,可以灵敏准确地及时检测到单路损坏故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判定所述电流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是所述倍压电路的电感值和所述倍压电路的供电电压确定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并在判定所述电流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也即通过准确计算确定相邻两次电流值相差较大,基于此,可以灵敏准确地及时检测到单路损坏故障。
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是所述倍压电路的电感值和所述倍压电路的供电电压确定的,使得本申请的故障检测方案适用于任何倍压电路,也即可以灵活根据倍压电路的具体元件设置第一电流阈值,并写入控制器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时刻的作差,并将所述作差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一采样时刻;和/或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时刻的加和,并将所述加和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二采样时刻。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通时长记作Ton,驱动周期记作T,则第一采样时刻为Ton/2-T/4,第二采样时刻为Ton/2+T/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还包括: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占空比;判定所述占空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在第三采样时刻和第四采样时刻计算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分别记作第三采样电流和第四采样电流;根据第三采样电流和/或第四采样电流,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占空比,并在判定所述占空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在第三采样时刻和第四采样时刻计算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分别记作第三采样电流和第四采样电流,根据第三采样电流和/或第四采样电流,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譬如,预设占空比为50%,在PWM占空比小于50%时,第三采样电流I3与第四采样电流I4没有重叠部分,因为各自有电流的时间都短于T/2。此时若正常运行,Rs的前T/2与后T/2电流还是一样,当一路损坏时,则对应损坏那路的T/2时间的电流将为0,而另一路电流翻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三采样电流和/或第四采样电流,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第三采样电流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电流阈值,和/或判断所述第四采样电流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判定所述第三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和/或判定所述第四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其中,所述第二电流阈值是根据控制器的检测精度确定的最小电流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定所述第三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和/或判定所述第四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第二电流阈值是根据控制器的检测精度确定的最小电流值,也即控制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电流值,基于此,来确定是否有一路电路的电流近似为0,进而更加准确地确定倍压电路的单路损坏故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并确定为所述第三采样时刻;和/或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中间时刻的加和,并将所述加和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四采样时刻。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通时长记作Ton,驱动周期记作T,则第三采样时刻为Ton/2,第四采样时刻为Ton/2+T/2。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倍压电路;倍压电路的故障检测装置,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检测装置电连接于所述倍压电路,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故障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倍压电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故障检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倍压电路的故障检测方案的时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倍压电路的故障检测方案的时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倍压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升压型电路和第二升压型电路,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设有用于进行调制的第一开关器件Q1,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设有用于进行调制的第二开关器件Q2;采样电阻Rs,所述第一开关器件Q1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Q2的公共端连接至所述采样电阻Rs的第一端,所述采样电阻Rs的第二端连接至地线,所述采样电阻Rs被配置为检测流经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或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的电流值,其中,所述电流值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采样电阻Rs对流经第一开关器件Q1和/或第二开关器件Q2的电流进行检测值,可以依据电流值随时检测第一开关器件Q1和第二开关器件Q2是否存在故障,也即是否存在单路故障信息,并且基于电流值的实时性,有利于提高对倍压电路进行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且硬件成本低,有利于推广生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采样端连接至所述采样电阻Rs,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确定流经所述采样电阻Rs的电流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器确定采样电阻Rs的电流值,并对电流值进行计算,以确定是否存在上述单路损坏故障,进一步地提升了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具体地,倍压电路的输入电压U可以是蓄电池电压,高压母线V+与低压母线V-之间的电压记作U,倍压电路输出至负载端P,负载端P与地线之间接入一个电解电容E,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阶段1:第一开关器件Q1和第二开关器件Q2都处于导通状态,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储能,两个电感电流都线性上升,负载由电解电容E供电。
其中,为第一开关器件设置第一稳压二极管DZ1,以及为第二开关器件设置第二稳压二极管DZ2。
阶段2:第二开关器件Q2关断,第一开关器件Q1保持导通,第一电感L1继续储能,第二电感L2一方面跟第二倍压电容C2串联通过第四二极管D4向负载供能,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开关器件Q1和第二二极管D2给第一倍压电容C1充电,第二开关器件Q2承受的电压应力为Vc1或Vo-Vc2的差值。
阶段3:第二开关器件Q2开通,第一开关器件Q1保持导通,工作过程与阶段1相同。
阶段4:第一开关器件Q1关断,第二开关器件Q2保持导通,第二电感L2继续储能,第一电感L1一方面跟第一倍压电容C1串联通过第一开关器件Q1关断,第二开关器件Q2保持导通,第二电感L2继续储能,第一电感L1一方面跟C1串联通过第三二极管D3向负载供能,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开关器件Q2和第一二极管D1给第二倍压电容C2充电,第一开关器件Q1承受的电压应力为Vc2或Vo-Vc1的差值。
t4时刻第一开关器件Q1开通,重新进入阶段1,开始下一个开关周期。
其中,第一开关器件的采样电流Iq1和第一开关器件的采样电流Iq2均通过采样电阻Rs采集。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故障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02,确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步骤S104,确定流经采样电阻的电流值;步骤S106,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以及确定流经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基于此,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有利于提高对倍压电路进行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且硬件成本低,有利于推广生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大于预设占空比;判定所述占空比大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在第一采样时刻和第二采样时刻计算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分别记作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根据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大于预设占空比,并在判定所述占空比大于所述预设占空比时,根据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进一步地提高了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譬如,预设占空比为50%,在PWM占空比大于50%时,若其中一路损坏不再工作,则采样电阻上的电流只有其中一路通道流通的电流,在Ton对应的导通时间段内,开关器件开通,感性元件充电,电流以固定斜率上升,此时按照T/2周期来采样电流,会发现相邻两次电流值相差较大,基于此,可以灵敏准确地及时检测到单路损坏故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判定所述电流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是所述倍压电路的电感值和所述倍压电路的供电电压确定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并在判定所述电流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也即通过准确计算确定相邻两次电流值相差较大,基于此,可以灵敏准确地及时检测到单路损坏故障。
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是所述倍压电路的电感值和所述倍压电路的供电电压确定的,使得本申请的故障检测方案适用于任何倍压电路,也即可以灵活根据倍压电路的具体元件设置第一电流阈值,并写入控制器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时刻的作差,并将所述作差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一采样时刻;和/或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时刻的加和,并将所述加和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二采样时刻。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通时长记作Ton,驱动周期记作T,则第一采样时刻为Ton/2-T/4,第二采样时刻为Ton/2+T/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还包括: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占空比;判定所述占空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在第三采样时刻和第四采样时刻计算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分别记作第三采样电流和第四采样电流;根据第三采样电流和/或第四采样电流,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占空比,并在判定所述占空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在第三采样时刻和第四采样时刻计算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分别记作第三采样电流和第四采样电流,根据第三采样电流和/或第四采样电流,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譬如,预设占空比为50%,在PWM占空比小于50%时,第三采样电流I3与第四采样电流I4没有重叠部分,因为各自有电流的时间都短于T/2。此时若正常运行,Rs的前T/2与后T/2电流还是一样,当一路损坏时,则对应损坏那路的T/2时间的电流将为0,而另一路电流翻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三采样电流和/或第四采样电流,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第三采样电流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电流阈值,和/或判断所述第四采样电流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判定所述第三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和/或判定所述第四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其中,所述第二电流阈值是根据控制器的检测精度确定的最小电流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定所述第三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和/或判定所述第四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第二电流阈值是根据控制器的检测精度确定的最小电流值,也即控制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电流值,基于此,来确定是否有一路电路的电流近似为0,进而更加准确地确定倍压电路的单路损坏故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并确定为所述第三采样时刻;和/或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中间时刻的加和,并将所述加和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四采样时刻。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通时长记作Ton,驱动周期记作T,则第三采样时刻为Ton/2,第四采样时刻为Ton/2+T/2。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故障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202,判断Duty>50%是否成立,若是,则执行步骤S204,若否,则执行步骤S206;步骤S204,设置采样时刻Ton/2-T/4及Ton/2+T/4,并在采样时刻采集电流,记为I1与I2;步骤S206,设置采样时刻Ton/2及Ton/2+T/2,并在采样时刻采集电流,记为I3与I4;步骤S208,判断|I1-I2|>Ith1是否成立,若是,则执行步骤S212,若否,则执行步骤S202;步骤S210,判断I3、I4任一值小于Ith2是否成立,若是,则执行步骤S212,若否,则执行步骤S202;步骤S212,单路损坏,禁止空调运行,并进行提示。
结合图4和图5,对倍压电路的故障检测方案的步骤进行以下说明:
步骤1:判断驱动脉冲占空比duty是否大于50%,若大于则进入步骤2,否则进入步骤4。
步骤2:对Rs上的电流进行采样,大于50%,采样时刻设置在Ton/2-T/4及Ton/2+T/4,对应电流记录为I1与I2。
步骤3:比较Ip与Ic,若其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阈值Ith1,则认为单路损坏,跳至步骤6,若小于则认为没有通道损坏,返回步骤1在下一周期重新执行。
步骤4:对Rs上的电流进行采样,小于等于50%,采样时刻设置在Ton/2及Ton/2+T/2,对应电流记录为Ip与Ic。
步骤5:若I3、I4有任何一个小于Ith2,则认为单路损坏,执行步骤6,否则返回步骤1在下一周期重新执行。
步骤6:当单路损坏时,立刻进行停机处理,且显示屏报故障以提示用户空调出现问题,不可以再使用。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流过开关管Q1的电流Iq1,与流过开关管Q2的电流Iq2相同但相差T/2。采样电阻Rs上流过的是两路通道的总电流,即两路电流的和,其周期变为T/2。Rs上的电流Irs每个周期几乎完全相同,即使略微小的波动也不是很大。此时按照T/2周期对电流进行采样,则电流几乎相同。
其中,步骤2与步骤4中采样时刻的计时起始时刻为两路中任何一路Ton开始的时刻,即与任一路同步即可。每个开关管PWM周期为T,占空比为duty=Ton/T,在Ton时刻开通,开关管流过电流,其余时刻关断,没有电流。
另外,公式的目的是设置采样时刻位于正常运行时Rs上电流较大时段的中点,如图4所示。
另外,第一电流阈值Ith1根据所用电感的感抗值L与产品所用蓄电池电压V决定,Ith1=a×V/L,a为余量系数,在0.5~1之间。
另外,第二电流阈值Ith2根据MCU的AD转换精度及电路板设计质量决定,电路板的设计质量影响电路干扰的强弱,AD的精度决定能设置的最小值。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400,包括:倍压电路402;倍压电路的故障检测装置300,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检测装置300电连接于所述倍压电路402,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检测装置300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步骤。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空调器400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限定的故障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确定流经采样电阻的电流值;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以及确定流经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基于此,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有利于提高对倍压电路进行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且硬件成本低,有利于推广生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大于预设占空比;判定所述占空比大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在第一采样时刻和第二采样时刻计算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分别记作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根据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大于预设占空比,并在判定所述占空比大于所述预设占空比时,根据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进一步地提高了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譬如,预设占空比为50%,在PWM占空比大于50%时,若其中一路损坏不再工作,则采样电阻上的电流只有其中一路通道流通的电流,在Ton对应的导通时间段内,开关器件开通,感性元件充电,电流以固定斜率上升,此时按照T/2周期来采样电流,会发现相邻两次电流值相差较大,基于此,可以灵敏准确地及时检测到单路损坏故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判定所述电流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是所述倍压电路的电感值和所述倍压电路的供电电压确定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并在判定所述电流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也即通过准确计算确定相邻两次电流值相差较大,基于此,可以灵敏准确地及时检测到单路损坏故障。
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是所述倍压电路的电感值和所述倍压电路的供电电压确定的,使得本申请的故障检测方案适用于任何倍压电路,也即可以灵活根据倍压电路的具体元件设置第一电流阈值,并写入控制器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时刻的作差,并将所述作差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一采样时刻;和/或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时刻的加和,并将所述加和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二采样时刻。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通时长记作Ton,驱动周期记作T,则第一采样时刻为Ton/2-T/4,第二采样时刻为Ton/2+T/4。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还包括: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占空比;判定所述占空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在第三采样时刻和第四采样时刻计算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分别记作第三采样电流和第四采样电流;根据第三采样电流和/或第四采样电流,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占空比,并在判定所述占空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在第三采样时刻和第四采样时刻计算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分别记作第三采样电流和第四采样电流,根据第三采样电流和/或第四采样电流,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譬如,预设占空比为50%,在PWM占空比小于50%时,第三采样电流I3与第四采样电流I4没有重叠部分,因为各自有电流的时间都短于T/2。此时若正常运行,Rs的前T/2与后T/2电流还是一样,当一路损坏时,则对应损坏那路的T/2时间的电流将为0,而另一路电流翻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三采样电流和/或第四采样电流,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第三采样电流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电流阈值,和/或判断所述第四采样电流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判定所述第三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和/或判定所述第四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其中,所述第二电流阈值是根据控制器的检测精度确定的最小电流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判定所述第三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和/或判定所述第四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第二电流阈值是根据控制器的检测精度确定的最小电流值,也即控制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电流值,基于此,来确定是否有一路电路的电流近似为0,进而更加准确地确定倍压电路的单路损坏故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并确定为所述第三采样时刻;和/或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中间时刻的加和,并将所述加和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四采样时刻。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通时长记作Ton,驱动周期记作T,则第三采样时刻为Ton/2,第四采样时刻为Ton/2+T/2。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倍压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确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以及确定流经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基于此,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有利于提高对倍压电路进行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且硬件成本低,有利于推广生产。
本发明方法中的步骤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发明装置中的单元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并联的第一升压型电路和第二升压型电路,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设有用于进行调制的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设有用于进行调制的第二开关器件;
采样电阻,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公共端连接至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一端,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地线,所述采样电阻被配置为检测流经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或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的电流值,
其中,所述电流值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采样端连接至所述采样电阻,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确定流经所述采样电阻的电流值;
所述控制器,用于确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
确定流经采样电阻的电流值;
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大于预设占空比;
判定所述占空比大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在第一采样时刻和第二采样时刻计算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分别记作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
根据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时刻的作差,并将所述作差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一采样时刻;
和/或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时刻的加和,并将所述加和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二采样时刻。
2.一种故障检测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压型电路和所述第二升压型电路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
确定流经采样电阻的电流值;
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大于预设占空比;
判定所述占空比大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在第一采样时刻和第二采样时刻计算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分别记作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
根据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时刻的作差,并将所述作差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一采样时刻;
和/或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时刻的加和,并将所述加和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二采样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采样电流和第二采样电流之间的电流差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流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
判定所述电流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
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是所述倍压电路的电感值和所述倍压电路的供电电压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电流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还包括:
判断所述占空比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占空比;
判定所述占空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在第三采样时刻和第四采样时刻计算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分别记作第三采样电流和第四采样电流;
根据第三采样电流和/或第四采样电流,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
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并确定为所述第三采样时刻;
和/或计算导通时长的中间时刻与驱动周期的中间时刻的加和,并将所述加和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四采样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三采样电流和/或第四采样电流,确定所述倍压电路的故障信息,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采样电流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电流阈值,和/或判断所述第四采样电流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
判定所述第三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和/或判定所述第四采样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确定所述倍压电路存在单路损坏故障,
其中,所述第二电流阈值是根据控制器的检测精度确定的最小电流值。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倍压电路;
故障检测装置,连接至所述倍压电路,所述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能够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故障检测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故障检测方法。
CN202010220354.2A 2020-03-25 2020-03-25 倍压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04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0354.2A CN111404373B (zh) 2020-03-25 2020-03-25 倍压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0354.2A CN111404373B (zh) 2020-03-25 2020-03-25 倍压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4373A CN111404373A (zh) 2020-07-10
CN111404373B true CN111404373B (zh) 2021-06-18

Family

ID=71431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0354.2A Active CN111404373B (zh) 2020-03-25 2020-03-25 倍压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43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6546B (zh) * 2021-11-04 2023-08-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倍压型电路的电流采样电路、控制方法和空调
CN113991995B (zh) * 2021-12-27 2022-03-18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过流保护控制方法、电路、开关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973A (zh) * 2014-12-31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中交错式pfc电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210673A (zh) * 2015-03-27 2017-09-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升压装置以及转换器装置
CN108089111A (zh) * 2017-11-06 2018-05-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交错式pfc电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702089A (zh) * 2016-02-24 2018-10-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转换器装置
KR20190060220A (ko) * 2017-11-24 2019-06-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인터리브드 pfc 제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973A (zh) * 2014-12-31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中交错式pfc电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210673A (zh) * 2015-03-27 2017-09-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升压装置以及转换器装置
CN108702089A (zh) * 2016-02-24 2018-10-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转换器装置
CN108089111A (zh) * 2017-11-06 2018-05-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交错式pfc电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KR20190060220A (ko) * 2017-11-24 2019-06-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인터리브드 pfc 제어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增益非隔离型Boost变换器拓扑及其衍生方法研究;胡雪峰;《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20160115;第80-83页第3.4节,图3.17b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4373A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4373B (zh) 倍压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1669405B (zh) Led故障检测电路
US9350156B2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apparatus of electric load
CN110971115B (zh) 雷击浪涌防护电路、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0479314C (zh) 检测电源中操作故障条件的系统和方法
US20060034123A1 (en)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non-zero-voltage switching operation of a ballast of fluorescent lamps, and ballast
CN111796196B (zh) Buck变换器故障检测方法
CN109428476B (zh)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模拟控制装置
CN110461064A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led驱动方法和led照明设备
CN110045170A (zh) 一种升/降压电路的电感电流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257728A (zh) 升压倍压电路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路和存储介质
US20080043499A1 (en) Buck converter fault detection method
CN102474184B (zh) 用于控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的升压转换器的方法和电路
CN109324222A (zh) 基于反激式拓扑的快速掉电检测系统以及方法
CN111391609A (zh) 倍压电路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91612A (zh) 倍压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US6882121B2 (en) Control device
CN218733209U (zh)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111781531B (zh) 开关电源故障检测方法
CN111366804B (zh) 供电电路、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线路板及车载空调器
CN102255513A (zh) 一种桥式同步整流电路
CN111231607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外挂式空调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1930043B (zh) 驰返式电源供应器的输出短路检测方法
US2023007886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agnosing failure of inverter initial charging circuit
CN107437893B (zh) 一种pfc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