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4249A - 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及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及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4249A
CN111404249A CN202010243815.8A CN202010243815A CN111404249A CN 111404249 A CN111404249 A CN 111404249A CN 202010243815 A CN202010243815 A CN 202010243815A CN 111404249 A CN111404249 A CN 111404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pin
diode
transistor
tr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38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Arp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rp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rp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rp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38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42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4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424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 G01K7/2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 G01K7/24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in a specially-adapted circuit, e.g. bridge circu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直流充电一体机领域,具体是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及监测方法,包括:电源控制单元、自动保护单元、辅助单元、以及温度监测单元;其中,电源控制单元进行输入电压的控制与变换,从而使输进蓄电池的电压符合汽车所需的工作电压,且进行输入电压的稳定;自动保护单元进行当枪头温度值过高,会触发自动断电,从而更好的保护充电一体机;辅助单元进行充电一体机的故障报警和信号反馈;温度监测单元进行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的监测;本发明通过对电动汽车充电一体充电电压进行改进,利用交流电与直流电进行变换,从而可以一个充电箱对不同汽车电池的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及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直流充电一体机领域,尤其是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意识到在进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传统的汽油汽车虽然动力上的效果十分卓越,但是它排除的尾气却对环境和人体都有着很大的伤害,而且对汽车的过度使用,使得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在逐渐消失。
电动汽车是利用电力为能量的新型能源汽车,也是汽车重点发展的方向,电动汽车无论在外形,内饰、操作上与传统汽车都无差异,主要它的动力来源为可再生资源,而且现在的可再生能源都可以转换成电能,而且电动的汽车不会排除尾气,从而大大的保护了环境、以及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充电一体机是进行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装置,是对电池充电时用到的有特定功能的电力转换装置;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充电一体机在工作时,虽然可以对蓄电池进行温度保护,但是无法进行充电一体机机枪头的温度监测,从而加速枪头的老化问题,从而降低充电效率,危险时,会引起设备短路,造成更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及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包括:电源控制单元、自动保护单元、辅助单元、以及温度监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单元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信号反馈模块;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进行输入电压的控制与变换,从而使输进蓄电池的电压符合汽车所需的工作电压,且进行输入电压的稳定;
所述辅助单元进行当充电一体机出现故障或者电路出现问题时,进行故障报警提醒故障人员,并进行故障信号反馈至控制终端;
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利用温度检测模块进行充电一体机枪头的温度检测,当枪头温度达到工作最大承受值时,通过信号反馈模块进行信号输出,进行充电一体机的保护;
所述自动保护单元通过接收充电一体机的各类反馈信号,进行自动断电保护,从而更好的保护设备与蓄电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晶体管Q8、晶体管Q9、放大器U6、放大器U7、放大器U8、可调电阻RV2、二极管D5、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三脚稳压二极管D6、电容C7电阻R8;其中,所述放大器U6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晶体管Q8的集电极、基极和所述可调电阻RV2的一端、可调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6的1号引脚、2号引脚与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同时与所述放大器U7的6号引脚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V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所述三脚稳压二极管D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8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和所述晶体管Q9的集电极、基极连接,所述放大器U8的1号引脚、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7的5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8与所述晶体管Q9的发射极接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所述三脚稳压二极管D6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输入电压,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输出电压;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进行充电一体机枪头的温度检测,同时进行温度的计算,以及信号放大,并且将温度进行差动总和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反馈模块包括:A/D变换器U9、电阻R11、电阻R12、译码器U10、译码器U11、译码器U12、三极管Q10、电阻R14、电阻R13、稳压二极管 D7、电容C8、电容C9、三极管Q11、电感L3、电容C10、发射器U13;其中,所述A/D变换器U9的4号引脚输入信号,所述A/D变换器U9的5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且输入信号,所述A/D变换器U9的2号引脚与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所述A/D变换器U9的1号引脚接地,所述A/D变换器U9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所述译码器U12的1号引脚、所述电容C8的一端和所述发射器U13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译码器U12的2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且接地,所述译码器U12的3号引脚与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0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接地,所述A/D变换器U9的7号引脚同时与所述译码器U11的2号引脚和所述发射器U13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发射器U13的6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和所述译码器U10的2号引脚、3号引脚连接,所述译码器U10的1号引脚与所述译码器U11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译码器U11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和所述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且射频输出,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输出电压,所述发射器U13的3号引脚接地,所述发射器U13的4号引脚输入工作电压;所述信号反馈模块进行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且通过发射器将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和自动保护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热敏电阻RT1、变压器TR1、桥式稳压二极管BR1、开关SW1、电感L1、电容C1、稳压器U1、二极管D1、电容C2、电阻R2、电阻R1、发光二极管D2、可调电阻RV1、三极管Q1、电R3、电容C4、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变压器TR2、电感L2、电容C3;其中,所述变压器TR1的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一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所述变压器TR1的负极输入端接电源负极,所述变压器TR1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R1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负极输入端连接述,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开关SW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SW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稳压器U1的1号引脚和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2号引脚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可调电阻RV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可调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可调电阻RV1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Q4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5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R2的正极输入端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R2的负极输入端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R2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R2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且输出,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且输出;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进行输入电压的转化,通过给不同蓄电池进行供电,从而在交流电压与直流电压之间进行转化,同时进行电路电压的保护与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单元包括:与非门U2、与非门U5、触发器U4、触发器U3、电阻R4、电阻R5、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电容C5、电容C12、电阻R6、三极管Q7、三极管Q6、极性电容C6、扬声器LS1;其中,所述与非门U5的2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与非门U2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触发器U3的1号引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触发器U3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和所述与非门U5的4号引脚连接,所述与非门U5的5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与非门U5的6号引脚同时与所述触发器U3的3号引脚、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触发器U3的4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6的一端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与非门U2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所述扬声器LS1的一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扬声器L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辅助单元进行当充电一体机枪头出现温度过高时,利用扬声器LS1发出警报,从而提醒工作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保护单元包括:三极管Q14、二极管D8、极性电容C11、电阻R15、电阻R16、继电器RL1、三极管Q13、三极管Q12、二极管D9;其中,所述三极管Q14的基极与所述极性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4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同时属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1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13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1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继电器RL1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继电器RL1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所述自动保护单元当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过高时,进行自动断电,从而保护电路与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温度监测单元中的温度检测模块和信号反馈模块进行工作,利用晶体管作为检测元件,通过将检测的模拟信号进行转换,同时进行运算放大传输并通过信号反馈模块进行指令输出和终端反馈;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使用两只性能一致的晶体管Q8与晶体管Q9作为测温探头,且晶体管Q8所检测的温度通过放大器U6进行运算放大,晶体管Q9所检测的温度通过放大器U8进行运算放大,并且两只温度信号同时发送至放大器U7进行差分放大且进行输出;
步骤1-1、三脚稳压二极管D6稳定工作在模块中的电压,可调电阻RV2通过调节阻抗,从而控制放大器U7的输出电平,二极管D5进行导通输入信号;
步骤2、A/D变换器U9的4号引脚接收输入的温度信号,工作电压通过A/D变换器U9的8号引脚输入,通过A/D变换器U9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且通过其6号引脚输出进行解码工作,译码器U10与译码器U11配合进行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并发送至发射器U13,发射器U13给出输出指令,通过三极管Q13进行导通,解码器U13进行指令输出,并通过A/D变换器U9的7号引脚输出,此时三极管Q11作为触点开关,通过电压,进行射频信号输出;
步骤2-1、通过A/D变换器U9的1号引脚进行保护接地,从而在进行枪头温度检测时,可以更好的保护设备与工作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步骤1-1与步骤2-1得到;
步骤1-2、电容C7进行三脚稳压二极管D6的工作电压输入稳定,且使其工作电流进行滤波,电阻R9与电阻R10并联从而使得输入放大器U8的电压进行变小,电压过大导致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准确性;
步骤2-2、当射频信号输出,会通过自动保护单元进行设备自动断电,且辅助单元中的扬声器LS1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进充电一体机进行蓄电池供电时,通过电源控制单元进行输入电压的控制与变换,从而使输进蓄电池的电压符合汽车所需的工作电压,且进行输入电压的稳定;辅助单元进行当充电一体机出现故障或者电路出现问题时,进行故障报警提醒故障人员,并进行故障信号反馈至控制终端;温度监测单元利用温度检测模块进行充电一体机枪头的温度检测,当枪头温度达到工作最大承受值时,通过信号反馈模块进行信号输出,进行充电一体机的保护;自动保护单元通过接收充电一体机的各类反馈信号,进行自动断电保护,从而更好的保护设备与蓄电池;本发明减小温度对枪头的老化问题,从而提高充电效率和使用寿命,且在电路发生危险时,进行自动断电保护设备和蓄电池,减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温度监测单元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温度检测模块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信号反馈模块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源控制单元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的辅助单元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的自动保护单元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包括:电源控制单元、自动保护单元、辅助单元、以及温度监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单元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信号反馈模块;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进行输入电压的控制与变换,从而使输进蓄电池的电压符合汽车所需的工作电压,且进行输入电压的稳定;
所述辅助单元进行当充电一体机出现故障或者电路出现问题时,进行故障报警提醒故障人员,并进行故障信号反馈至控制终端;
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利用温度检测模块进行充电一体机枪头的温度检测,当枪头温度达到工作最大承受值时,通过信号反馈模块进行信号输出,进行充电一体机的保护;
所述自动保护单元通过接收充电一体机的各类反馈信号,进行自动断电保护,从而更好的保护设备与蓄电池。
如图3所示,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晶体管Q8、晶体管Q9、放大器U6、放大器U7、放大器U8、可调电阻RV2、二极管D5、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三脚稳压二极管D6、电容C7电阻R8。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大器U6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晶体管Q8的集电极、基极和所述可调电阻RV2的一端、可调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6的1号引脚、2号引脚与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同时与所述放大器U7的6号引脚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V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所述三脚稳压二极管D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8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和所述晶体管Q9的集电极、基极连接,所述放大器U8的1号引脚、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7的5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8与所述晶体管Q9的发射极接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所述三脚稳压二极管D6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输入电压,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输出电压。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晶体管Q8与晶体管Q9的发射极进行枪头感温,并通过放大器U6与放大器U8进行运算输出,从而一致发送至放大器U7进行差分放大输出,其中三脚稳压二极管D6进行电路的电压稳定,二极管D5进行信号导通,调节可调电阻RV2进行电路的阻抗控制,电阻R10进行输出电压保护,电容C7进行输入工作电压保护。
如图4所示,所述信号反馈模块包括:A/D变换器U9、电阻R11、电阻R12、译码器U10、译码器U11、译码器U12、三极管Q10、电阻R14、电阻R13、稳压二极管 D7、电容C8、电容C9、三极管Q11、电感L3、电容C10、发射器U13。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A/D变换器U9的4号引脚输入信号,所述A/D变换器U9的5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且输入信号,所述A/D变换器U9的2号引脚与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所述A/D变换器U9的1号引脚接地,所述A/D变换器U9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所述译码器U12的1号引脚、所述电容C8的一端和所述发射器U13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译码器U12的2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且接地,所述译码器U12的3号引脚与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0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接地,所述A/D变换器U9的7号引脚同时与所述译码器U11的2号引脚和所述发射器U13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发射器U13的6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和所述译码器U10的2号引脚、3号引脚连接,所述译码器U10的1号引脚与所述译码器U11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译码器U11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和所述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且射频输出,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输出电压,所述发射器U13的3号引脚接地,所述发射器U13的4号引脚输入工作电压。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A/D变换器U9的4号引脚接收输入的温度信号,工作电压通过A/D变换器U9的8号引脚输入,通过A/D变换器U9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且通过其6号引脚输出进行解码工作,译码器U10与译码器U11配合进行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并发送至发射器U13,发射器U13给出输出指令,通过三极管Q13进行导通,解码器U13进行指令输出,并通过A/D变换器U9的7号引脚输出,此时三极管Q11作为触点开关,通过电压,进行射频信号输出。
如图5所示,电源控制单元包括:热敏电阻RT1、变压器TR1、桥式稳压二极管BR1、开关SW1、电感L1、电容C1、稳压器U1、二极管D1、电容C2、电阻R2、电阻R1、发光二极管D2、可调电阻RV1、三极管Q1、电R3、电容C4、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变压器TR2、电感L2、电容C3。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TR1的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一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所述变压器TR1的负极输入端接电源负极,所述变压器TR1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R1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负极输入端连接述,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开关SW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SW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稳压器U1的1号引脚和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2号引脚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可调电阻RV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可调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可调电阻RV1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Q4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5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R2的正极输入端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R2的负极输入端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R2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R2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且输出,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且输出。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市电经过热敏电阻RT1进行电压温度保护,变压器TR1进行电压变换,桥式稳压二极管BR1进行稳压导通,电压通过开关SW1进行选择输入电压类型;当开关SW1进行向上闭合时,进行电压整流,从而进行直流电压输出,稳压器U1配合电容C1进行整流滤波工作,同时可调电阻RV1调节阻抗,从而稳定电路的阻抗,三极管Q1进行导通输出,且发光二极管D2进行发光,提醒工作人员此时电路进行直流供电;当开关SW1进行向下闭合时,进行电压逆变,从而进行交流电压输出,此时电阻R3与电容C4并联阻止直流信号通过,而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组成逆变电路,从而进行电压转化,并通过变压器TR2进行电压变换,电感L2与电容C3并联进行保护输出。
如图6所示,辅助单元包括:与非门U2、与非门U5、触发器U4、触发器U3、电阻R4、电阻R5、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电容C5、电容C12、电阻R6、三极管Q7、三极管Q6、极性电容C6、扬声器LS1。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与非门U5的2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与非门U2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触发器U3的1号引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触发器U3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和所述与非门U5的4号引脚连接,所述与非门U5的5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与非门U5的6号引脚同时与所述触发器U3的3号引脚、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触发器U3的4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6的一端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与非门U2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所述扬声器LS1的一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扬声器LS1的另一端连接。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与非门U2和触发器U4组成第一可控振荡电路,且与非门U5和触发器U3第二可控振荡电路,当正常工作时,电路电压低于阈值电压,且第一可控振荡电路与第二可控振荡电路不工作,此时,发给二极管D3发光,显示绿色,扬声器LS1无声;当枪头温度过高或者电路出现答题时,与非门U2打开,从而第一可控振荡电路工作,从而第二可控振荡电路也进行工作,发光二极管D3熄灭,发光二极管D4发光,显示红色,同时扬声器LS1发出音响。
如图7所示,自动保护单元包括:三极管Q14、二极管D8、极性电容C11、电阻R15、电阻R16、继电器RL1、三极管Q13、三极管Q12、二极管D9。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Q14的基极与所述极性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4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同时属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1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13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1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继电器RL1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继电器RL1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报警信号时,三极管Q14作为触点开关,关闭电压输入,同时继电器RL1因没有电压输入,从而继电器RL1断开,从而电路自动断电,此时,电路电阻R15与电阻R16阻抗增大,保护电路及元器件,当电路恢复正常时,三极管Q13作为复位开关导通,三极管Q12进行复位信号输出,同时继电器RL1得电,继电器RL1吸合,从而二极管D9导通输出,电路正常工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温度监测单元中的温度检测模块和信号反馈模块进行工作,利用晶体管作为检测元件,通过将检测的模拟信号进行转换,同时进行运算放大传输并通过信号反馈模块进行指令输出和终端反馈;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使用两只性能一致的晶体管Q8与晶体管Q9作为测温探头,且晶体管Q8所检测的温度通过放大器U6进行运算放大,晶体管Q9所检测的温度通过放大器U8进行运算放大,并且两只温度信号同时发送至放大器U7进行差分放大且进行输出;
步骤1-1、三脚稳压二极管D6稳定工作在模块中的电压,可调电阻RV2通过调节阻抗,从而控制放大器U7的输出电平,二极管D5进行导通输入信号;
步骤2、A/D变换器U9的4号引脚接收输入的温度信号,工作电压通过A/D变换器U9的8号引脚输入,通过A/D变换器U9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且通过其6号引脚输出进行解码工作,译码器U10与译码器U11配合进行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并发送至发射器U13,发射器U13给出输出指令,通过三极管Q13进行导通,解码器U13进行指令输出,并通过A/D变换器U9的7号引脚输出,此时三极管Q11作为触点开关,通过电压,进行射频信号输出;
步骤2-1、通过A/D变换器U9的1号引脚进行保护接地,从而在进行枪头温度检测时,可以更好的保护设备与工作人员。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根据步骤1-1与步骤2-1得到;
步骤1-2、电容C7进行三脚稳压二极管D6的工作电压输入稳定,且使其工作电流进行滤波,电阻R9与电阻R10并联从而使得输入放大器U8的电压进行变小,电压过大导致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准确性;
步骤2-2、当射频信号输出,会通过自动保护单元进行设备自动断电,且辅助单元中的扬声器LS1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
工作原理,当交直流充电一体机进行工作时,市电通过电源控制单元进行输入电压的控制与变换,电压通过热敏电阻RT1进行保护输出,热敏电阻RT1温度越高,从而电压温度越大,当热敏电阻RT1温度过大是,会自动断电,通过变压器TR1与桥式稳压二极管BR1进行调节稳定输入,当开关SW1进行向上闭合时,进行电压整流,从而进行直流电压输出,稳压器U1配合电容C1进行整流滤波工作,同时可调电阻RV1调节阻抗,从而稳定电路的阻抗,三极管Q1进行导通输出,且发光二极管D2进行发光,提醒工作人员此时电路进行直流供电;电阻R2与电容C2串联进行吸收峰值电压,减小干扰;电阻R8进行保护发光二极管D1;当开关SW1进行向下闭合时,进行电压逆变,从而进行交流电压输出,此时电阻R3与电容C4并联阻止直流信号通过,而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组成逆变电路,从而进行电压转化,并通过变压器TR2进行电压变换,电感L2与电容C3并联进行保护输出;同时在进行蓄电供电时,温度监测单元进行枪头检测,通过温度检测模块进行枪头温度检测,利用晶体管作为检测元件,晶体管Q8与晶体管Q9的发射极进行枪头感温,并通过放大器U6与放大器U8进行运算输出,从而一致发送至放大器U7进行差分放大输出,其中三脚稳压二极管D6进行电路的电压稳定,二极管D5进行信号导通,调节可调电阻RV2进行电路的阻抗控制,电阻R10进行输出电压保护,电容C7进行输入工作电压保护;信号反馈模块中A/D变换器U9的4号引脚接收输入的温度信号,工作电压通过A/D变换器U9的8号引脚输入,通过A/D变换器U9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且通过其6号引脚输出进行解码工作,译码器U10与译码器U11配合进行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并发送至发射器U13,发射器U13给出输出指令,通过三极管Q13进行导通,解码器U13进行指令输出,并通过A/D变换器U9的7号引脚输出,此时三极管Q11作为触点开关,通过电压,进行射频信号输出;当枪头温度过高时,辅助单元进行工作,温度信号通过与非门U2和触发器U4组成的第一可控振荡电路,和与非门U5和触发器U3第二可控振荡电路,发光二极管D3熄灭,发光二极管D4发光,显示红色,同时扬声器LS1发出音响;当正常工作时,电路电压低于阈值电压,且第一可控振荡电路与第二可控振荡电路不工作,此时,发给二极管D3发光,显示绿色,扬声器LS1无声;其中,三极管Q6与三极管Q7连接作为触点开关使用,进行信号输出以及放大;且电阻R4与电容C5并联和电阻R5与电容C12并联其作用时为了减小温度对第一可控振荡电路和第二可控振荡电路的干扰;当接收到报警信号时,三极管Q14作为触点开关,关闭电压输入,同时继电器RL1因没有电压输入,从而继电器RL1断开,从而电路自动断电,此时,电路电阻R15与电阻R16阻抗增大,保护电路及元器件,当电路恢复正常时,三极管Q13作为复位开关导通,三极管Q12进行复位信号输出,同时继电器RL1得电,继电器RL1吸合,从而二极管D9导通输出,电路正常工作。
总之,本发明通过进充电一体机进行蓄电池供电时,通过电源控制单元进行输入电压的控制与变换,从而使输进蓄电池的电压符合汽车所需的工作电压,且进行输入电压的稳定;辅助单元进行当充电一体机出现故障或者电路出现问题时,进行故障报警提醒故障人员,并进行故障信号反馈至控制终端;温度监测单元利用温度检测模块进行充电一体机枪头的温度检测,当枪头温度达到工作最大承受值时,通过信号反馈模块进行信号输出,进行充电一体机的保护;自动保护单元通过接收充电一体机的各类反馈信号,进行自动断电保护,从而更好的保护设备与蓄电池。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9)

1.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控制单元、自动保护单元、辅助单元、以及温度监测单元;
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进行输入电压的控制与变换,从而使输进蓄电池的电压符合汽车所需的工作电压,且进行输入电压的稳定;
所述辅助单元进行当充电一体机出现故障或者电路出现问题时,进行故障报警提醒故障人员,并进行故障信号反馈至控制终端;
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利用温度检测模块进行充电一体机枪头的温度检测,当枪头温度达到工作最大承受值时,通过信号反馈模块进行信号输出,进行充电一体机的保护;
所述自动保护单元通过接收充电一体机的各类反馈信号,进行自动断电保护,从而更好的保护设备与蓄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单元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信号反馈模块;其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晶体管Q8、晶体管Q9、放大器U6、放大器U7、放大器U8、可调电阻RV2、二极管D5、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三脚稳压二极管D6、电容C7电阻R8;其中,所述放大器U6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晶体管Q8的集电极、基极和所述可调电阻RV2的一端、可调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6的1号引脚、2号引脚与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同时与所述放大器U7的6号引脚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V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所述三脚稳压二极管D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8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和所述晶体管Q9的集电极、基极连接,所述放大器U8的1号引脚、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7的5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8与所述晶体管Q9的发射极接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所述三脚稳压二极管D6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输入电压,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输出电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反馈模块包括:A/D变换器U9、电阻R11、电阻R12、译码器U10、译码器U11、译码器U12、三极管Q10、电阻R14、电阻R13、稳压二极管 D7、电容C8、电容C9、三极管Q11、电感L3、电容C10、发射器U13;其中,所述A/D变换器U9的4号引脚输入信号,所述A/D变换器U9的5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且输入信号,所述A/D变换器U9的2号引脚与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所述A/D变换器U9的1号引脚接地,所述A/D变换器U9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所述译码器U12的1号引脚、所述电容C8的一端和所述发射器U13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译码器U12的2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且接地,所述译码器U12的3号引脚与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0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接地,所述A/D变换器U9的7号引脚同时与所述译码器U11的2号引脚和所述发射器U13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发射器U13的6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和所述译码器U10的2号引脚、3号引脚连接,所述译码器U10的1号引脚与所述译码器U11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译码器U11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和所述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且射频输出,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输出电压,所述发射器U13的3号引脚接地,所述发射器U13的4号引脚输入工作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热敏电阻RT1、变压器TR1、桥式稳压二极管BR1、开关SW1、电感L1、电容C1、稳压器U1、二极管D1、电容C2、电阻R2、电阻R1、发光二极管D2、可调电阻RV1、三极管Q1、电R3、电容C4、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5、变压器TR2、电感L2、电容C3;其中,所述变压器TR1的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一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所述变压器TR1的负极输入端接电源负极,所述变压器TR1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R1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负极输入端连接述,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开关SW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SW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稳压器U1的1号引脚和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R1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2号引脚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可调电阻RV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可调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可调电阻RV1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Q4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5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R2的正极输入端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R2的负极输入端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R2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R2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且输出,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且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单元包括:与非门U2、与非门U5、触发器U4、触发器U3、电阻R4、电阻R5、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电容C5、电容C12、电阻R6、三极管Q7、三极管Q6、极性电容C6、扬声器LS1;其中,所述与非门U5的2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与非门U2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触发器U3的1号引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触发器U3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和所述与非门U5的4号引脚连接,所述与非门U5的5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与非门U5的6号引脚同时与所述触发器U3的3号引脚、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触发器U3的4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6的一端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与非门U2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所述扬声器LS1的一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扬声器LS1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保护单元包括:三极管Q14、二极管D8、极性电容C11、电阻R15、电阻R16、继电器RL1、三极管Q13、三极管Q12、二极管D9;其中,所述三极管Q14的基极与所述极性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4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同时属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1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13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1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继电器RL1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继电器RL1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D变换器U9的型号为LTC1096。
8.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温度监测单元中的温度检测模块和信号反馈模块进行工作,利用晶体管Q8与晶体管Q9作为检测元件,通过将检测的模拟信号进行转换,同时进行运算放大传输并通过信号反馈模块进行指令输出和终端反馈;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使用两只性能一致的晶体管Q8与晶体管Q9作为测温探头,且晶体管Q8所检测的温度通过放大器U6进行运算放大,晶体管Q9所检测的温度通过放大器U8进行运算放大,并且两只温度信号同时发送至放大器U7进行差分放大且进行输出;
步骤1-1、三脚稳压二极管D6稳定工作在模块中的电压,可调电阻RV2通过调节阻抗,从而控制放大器U7的输出电平,二极管D5进行导通输入信号;
步骤2、A/D变换器U9的4号引脚接收输入的温度信号,工作电压通过A/D变换器U9的8号引脚输入,通过A/D变换器U9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且通过其6号引脚输出进行解码工作,译码器U10与译码器U11配合进行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并发送至发射器U13,发射器U13给出输出指令,通过三极管Q13进行导通,解码器U13进行指令输出,并通过A/D变换器U9的7号引脚输出,此时三极管Q11作为触点开关,通过电压,进行射频信号输出;
步骤2-1、通过A/D变换器U9的1号引脚进行保护接地,从而在进行枪头温度检测时,可以更好的保护设备与工作人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1-1与步骤2-1得到:
步骤1-2、电容C7进行三脚稳压二极管D6的工作电压输入稳定,且使其工作电流进行滤波,电阻R9与电阻R10并联从而使得输入放大器U8的电压进行变小,电压过大导致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准确性;
步骤2-2、当射频信号输出,会通过自动保护单元进行设备自动断电,且辅助单元中的扬声器LS1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
CN202010243815.8A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及监测方法 Withdrawn CN1114042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3815.8A CN111404249A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及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3815.8A CN111404249A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及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4249A true CN111404249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13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3815.8A Withdrawn CN111404249A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及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42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662A (zh) * 2020-08-26 2020-12-29 南京云天致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传输的跳频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6749811A (zh) * 2023-08-10 2023-09-15 湖南艾德迅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662A (zh) * 2020-08-26 2020-12-29 南京云天致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传输的跳频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2152662B (zh) * 2020-08-26 2021-06-25 南京云天致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传输的跳频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6749811A (zh) * 2023-08-10 2023-09-15 湖南艾德迅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器
CN116749811B (zh) * 2023-08-10 2023-10-31 湖南艾德迅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4249A (zh) 一种交直流充电一体机枪头温度监测电路及监测方法
CN103321814B (zh) 汽车应急点火设备
CN107733102B (zh)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接收端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车辆
JP2013198297A (ja) 電源回路
CN105539083B (zh) 车载加湿器
CN116039384A (zh) 一种新能源大功率充电电路
CN11143916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充电保护电路及其保护方法
CN105846400B (zh) 单级开环应急供电电路
CN218006223U (zh) 一种高低压开关调节电路
CN2174006Y (zh) 多功能充电装置
CN216216517U (zh) 一种车载电源电路
CN214314544U (zh) 一种电动汽车igbt驱动电路
CN203047033U (zh) 日行灯控制电路及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CN210062609U (zh) 一种车载空调启动保护电路
CN111478386A (zh) 一种快速充电箱降温电路及降温方法
CN11143916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及可控电压源调节方法
CN210469721U (zh) 一种用于智能音箱的远程控制电路
CN206349787U (zh) 一种电池包打开防护电路
CN111162509A (zh) 一种锂电池短路保护电路及锂电池管理系统
CN218141387U (zh)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启动电路
CN211239843U (zh) 一种信号转换安防控制电路
CN205535940U (zh) 一种燃气动力工具高压发生电路
CN216610899U (zh) 一种可识别充电器和电池健康状况的电动车充电桩
CN112776743B (zh) 使用法拉电容电池的车载控制系统
CN110712538A (zh)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放电模块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