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0400A - 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 - Google Patents

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0400A
CN111400400A CN202010163023.XA CN202010163023A CN111400400A CN 111400400 A CN111400400 A CN 111400400A CN 202010163023 A CN202010163023 A CN 202010163023A CN 111400400 A CN111400400 A CN 111400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l
data
information
databas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30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泉霖
赵振华
李岩涛
孙虹洁
李洪涛
罗振江
郝杰
崔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Zhong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No 801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Shando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Zhong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No 801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Shando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Zhong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No 801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Shando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filed Critical Jinan Zhong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30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04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0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0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包括中心服务器、中心数据库、多个本地服务器、多个本地数据库;中心服务器与中心数据库相互连接;本地服务器对应连接至一个或多个本地数据库;中心服务器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本地服务器相互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管理提供了准确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能够逐步完善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的动态管理体系,提高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水平。

Description

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新区规划建设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岩土工程、地下管线、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活动的开展,已积累了大量的地下空间资料,对后续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和借鉴,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应急预案出台中,这些相关资料为建设者、管理者进行风险分析、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
然而,发明人经研究发现,数量繁多的地下空间的地质数据都是存于档案馆的纸质资料,使得一些信息的查找无法进行或耗时过多,不利于大众的查询和对地下空间知识的普及,不利于地下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同时纸质资料很容易丢失和损坏。
地下空间数据信息是地下空间维护、整修、设计、事故应急的基础数据,对于整个地下空间的安全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如何对相关专业数据进行合理地存储、分析和查询,尤其是在城市建设的新区规划中,如何高效地利用地下空间数据信息来实现合理、优化的规划方案,是地下空间科学管理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特提出了一种用于新区规划建设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包括中心服务器、中心数据库、多个本地服务器、多个本地数据库;
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所述中心数据库相互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对应连接至一个或多个本地数据库;所述中心服务器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本地服务器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中心数据库中存储有与中心服务器相连接的所有本地服务器及其对应本地数据库的状态信息,以及本地数据库的索引信息;所述中心服务器通过调取所述中心数据库中的状态信息及索引信息来管理所有的本地服务器及本地数据库;
其中,所述本地数据库存储有其本地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所述本地服务器管理与其相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本地数据库,并且与所述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地下空间地质数据平台通过分布式的服务器及数据库结构对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共享管理。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本地服务器连接状态信息、本地数据库连接状态信息、本地服务器访问控制状态信息、本地数据库访问控制状态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数据库中存储了所有本地服务器及对应本地数据库的状态信息,以及本地数据库的索引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描述各个本地服务器、本地数据库的状态,所述索引信息用于描述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的索引;
当本地服务器或本地数据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本地服务器发送变化后的状态信息至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接受该状态数据信息后更新中心数据库中的相应状态信息;当本地数据库的索引发生变化时,本地服务器首先由对应的本地数据库获取变化后的索引信息,并发送变化后的状态信息至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接受该索引信息后更新中心数据库中的相应索引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服务器具有用户访问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该用户访问接口访问各个本地服务器,并通过本地服务器获取其对应本地数据库中存储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本地服务器包括数据输入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库管理单元、数据输出单元;
其中,所述数据输入单元用于数据采集及输入,所述数据输入单元提供多种数据获取方式,包括图纸扫描屏幕数字化、从测量仪器直接获取以及外部数据文件输入;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外部数据格式转换,并且提供数据交换接口,支持直接录入数据模式;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数据编辑与处理,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图形编辑和属性编辑;
其中,所述数据库管理单元用于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对本地数据库中的数据修改和更新进行管理;同时,所述数据库管理单元用于数据共享服务的管理,当本地服务器接收到中心服务器传输来的数据共享请求时,所述数据库管理单元根据请求从本地数据库中查询得到相应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并将该数据信息反馈传输至中心服务器;
其中,所述数据输出单元用于数据格式转换、注记符号编辑及打印输出。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本地数据库存储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包括地质构造数据、水文地质数据、地震地质数据、环境地质数据、地质资源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其用于存储、查询、分析地下空间地质信息,并且可以共享其中的地下空间地质信息,对于地下空间的维修、防灾减灾来说是一种重要依据。
所述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包括中心服务器、中心数据库、多个本地服务器、多个本地数据库;
其中,所述中心服务器及所述中心数据库设置于政府管理部门中,由政府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所述本地服务器及所述本地数据库设置于参与共享交换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的单位中,包括各个高校、科研机构及地方管理部门。
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所述中心数据库相互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与所述本地数据库相互连接,并且一个本地服务器可以对应连接至一个或多个本地数据库;所述中心服务器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本地服务器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中心数据库中存储有与中心服务器相连接的所有本地服务器及其对应本地数据库的状态信息,以及本地数据库的索引信息;所述本地数据库存储有其本地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
所述地下空间地质数据平台通过分布式的服务器及数据库结构实现了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的数据共享管理,具体包括:
所述中心数据库中存储了所有本地服务器及对应本地数据库的状态信息,以及本地数据库的索引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描述各个本地服务器、本地数据库的状态,所述索引信息用于描述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的索引,所述中心服务器通过调取与其相连接的中心数据库中的状态信息及索引信息来管理所有的本地服务器及本地数据库;
当本地服务器或本地数据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本地服务器发送变化后的状态信息至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接受该状态数据信息后更新中心数据库中的相应状态信息;当本地数据库的索引发生变化时,本地服务器首先由对应的本地数据库获取变化后的索引信息,并发送变化后的状态信息至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接受该索引信息后更新中心数据库中的相应索引信息。
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本地服务器连接状态信息、本地数据库连接状态信息、本地服务器访问控制状态信息、本地数据库访问控制状态信息;
所述中心服务器具有用户访问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该用户访问接口访问各个本地服务器,并通过本地服务器获取其对应本地数据库中存储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
所述本地服务器管理与其相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本地数据库,并且与所述中心服务器进行通信交互、数据传输;所述本地服务器包括数据输入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库管理单元、数据输出单元;
其中,所述数据输入单元用于数据采集及输入,所述输入单元提供多种数据获取方式,包括图纸扫描屏幕数字化、从测量仪器直接获取数据以及外部数据文件输入;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外部数据格式转换,支持各种数据交换格式,可以与多种图形处理系统交换数据,提供数据交换的程序接口,同时提供直接录入数据模式;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数据编辑与处理,提供图形编辑和属性编辑,属性编辑与数据库相关联,图形编辑与可视化交互功能相关联;
其中,所述数据库管理单元用于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对数据库中的数据修改和更新进行管理;同时,所述数据库管理单元用于数据共享服务的管理,当本地服务器接收到中心服务器传输来的数据共享请求,所述数据库管理单元根据请求从本地数据库中查询得到相应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并将该数据信息反馈传输至中心服务器;
其中,所述数据输出单元用于数据格式转换、注记符号编辑及打印输出。
其中,所述本地数据库存储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包括地质构造数据、水文地质数据、地震地质数据、环境地质数据、地质资源数据;不同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可以存储在一个本地数据库中,也可按照以上的分类分别地存储在不同的本地数据库中;
其中,地质构造数据包括褶皱信息、断层信息和裂隙信息:
褶皱信息包括褶皱名称、褶皱轴向、褶皱倒向、褶皱面向、枢纽走向、枢纽倾伏向、枢纽倾伏角、两翼产状、压扁率、褶皱尺度、褶皱类型和性质、褶皱核部地层、褶皱翼部地层和褶皱地质年代;
断层信息包括断层名称、断层线或断层带产状走向、断层线或断层带产状倾向、断层线或断层带产状倾角、断裂带宽度、延伸长度、断裂破碎带特征、断层延伸深度、断层性质、断层切割地层、断层位移、断层相对位移、断层岩类型、断层期次和年代、断层现代活动性、活断裂年龄测定方法和活断裂年龄测定数据;
裂隙信息包括裂隙编号、裂隙性质、所在构造单元、所在构造部位、产状走向、产状倾向、产状倾角、裂隙面连通率、糙度、充填情况、闭合度、裂隙密度、间距、长度和裂隙面抗剪强度。
其中,水文地质数据包括地下水源地信息、含水层或含水带信息、泉点信息:
地下水源地信息包括名称、水源地面积、含水层个数、主要含水层、水质等级、地下储水量、补给条件、补给量、取水段深度范围、允许开采量、地下水资源开发情况、实际开采量、超采量、可扩大开采量、环境地质问题、潜力分析和评价精度;
含水层或含水带信息包括编号、含水层或含水带面积、所属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类型、水质等级、地层名称、年代地层单位名称、含水层起止深度、含水层厚度、地下水位、渗透系数、导水系数、储水系数、给水度、越流系数、水力坡度、单位涌水量、地下水储量、允许开采量、主要补给来源、补给带宽度、总补给量、降水入渗量、地下水入渗量、越流补给量、侧向补给量、开采补给量、人工补给量、实际开采量和评价精度;
泉点信息包括编号、泉点类型、出露部位、泉口高程、泉口数目、水温、地下水类型、水头高度、间歇性、出水量、引泉量、可开发程度和开发情况。
其中,地震地质数据包括地震震中信息、地应力及地形变点信息:
地震震中信息包括编号、发震时间、震级、震中位置、与活动断裂的关系;
地应力及地形变点信息包括编号、监测点位置、监测点类型、观测周期、监测值;
其中,环境地质数据包括隐伏溶洞与土洞信息、地裂缝信息、沉降范围信息、地下水回灌区信息、地下水污染范围信息、地下采空区和地下垃圾填埋场信息:
隐伏溶洞与土洞信息包括编号、洞穴埋深、洞穴体积、洞穴充填情况、顶板厚度、顶板强度、覆盖层厚度、连通情况、溶洞稳定性等级和地面变形特征等;
地裂缝信息包括编号、裂缝带或裂缝线宽度、裂缝产状、裂缝组密度和裂缝成因;
沉降范围信息包括编号、沉降面积、漏斗中心、沉降起始日期、最大沉降时间、最大沉降值、沉降速率、沉降因素和地下水位;
地下水回灌区信息包括编号、回灌类型、回灌期、回灌量、回灌压力、回灌水位、地下水位回升值和地面回升值;
地下水污染范围信息包括编号、地下水污染面积、地下水污染离子组分、地下水污染离子含量、水质等级和水质恶化趋势;
地下采空区信息包括编号、采空区类型、开采深度、开采区域面积、开采年限、采空区支撑状况、回填物质和回填区域面积等;地下垃圾填埋场信息包括编号、填埋区域面积、填埋范围、填埋结构、垃圾类型、垃圾组成、垃圾预处理方式、垃圾填埋高度、盖层组成和盖层厚度。
其中,地质资源指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地质资源信息包括名称、矿产种类、矿产组合、共生矿、体生矿、矿床或矿体分布、矿床成因类型、地质赋存条件、矿体产状、矿体规模、组分名称、矿石品位、矿石储量、成矿年代和计量单位。
所述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通过中心服务器的用户访问接口向用户提供数据信息搜索服务、数据信息获取服务;其中,所述数据信息搜索服务包括通过所述中心服务器对用户所需要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进行搜索;数据信息获取服务包括通过所述中心服务器浏览、订购和下载用户所需要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管理提供了准确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能够逐步完善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的动态管理体系,提高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水平。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服务器、中心数据库、多个本地服务器、多个本地数据库;
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所述中心数据库相互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对应连接至一个或多个本地数据库;所述中心服务器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本地服务器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中心数据库中存储有与中心服务器相连接的所有本地服务器及其对应本地数据库的状态信息,以及本地数据库的索引信息;所述中心服务器通过调取所述中心数据库中的状态信息及索引信息来管理所有的本地服务器及本地数据库;
其中,所述本地数据库存储有其本地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所述本地服务器管理与其相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本地数据库,并且与所述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地下空间地质数据平台通过分布式的服务器及数据库结构对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共享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本地服务器连接状态信息、本地数据库连接状态信息、本地服务器访问控制状态信息、本地数据库访问控制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中心数据库中存储了所有本地服务器及对应本地数据库的状态信息,以及本地数据库的索引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描述各个本地服务器、本地数据库的状态,所述索引信息用于描述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的索引;
当本地服务器或本地数据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本地服务器发送变化后的状态信息至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接受该状态数据信息后更新中心数据库中的相应状态信息;当本地数据库的索引发生变化时,本地服务器首先由对应的本地数据库获取变化后的索引信息,并发送变化后的状态信息至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接受该索引信息后更新中心数据库中的相应索引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服务器具有用户访问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该用户访问接口访问各个本地服务器,并通过本地服务器获取其对应本地数据库中存储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地服务器包括数据输入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库管理单元、数据输出单元;
其中,所述数据输入单元用于数据采集及输入,所述数据输入单元提供多种数据获取方式,包括图纸扫描屏幕数字化、从测量仪器直接获取以及外部数据文件输入;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外部数据格式转换,并且提供数据交换接口,支持直接录入数据模式;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数据编辑与处理,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图形编辑和属性编辑;
其中,所述数据库管理单元用于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对本地数据库中的数据修改和更新进行管理;同时,所述数据库管理单元用于数据共享服务的管理,当本地服务器接收到中心服务器传输来的数据共享请求时,所述数据库管理单元根据请求从本地数据库中查询得到相应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并将该数据信息反馈传输至中心服务器;
其中,所述数据输出单元用于数据格式转换、注记符号编辑及打印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本地数据库存储的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包括地质构造数据、水文地质数据、地震地质数据、环境地质数据、地质资源数据。
CN202010163023.XA 2020-03-10 2020-03-10 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 Pending CN1114004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3023.XA CN111400400A (zh) 2020-03-10 2020-03-10 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3023.XA CN111400400A (zh) 2020-03-10 2020-03-10 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0400A true CN111400400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4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3023.XA Pending CN111400400A (zh) 2020-03-10 2020-03-10 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040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8477A (zh) * 2011-11-04 2012-06-20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组网控制系统
CN104881500A (zh) * 2015-06-19 2015-09-02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 一种煤矿瓦斯地质及瓦斯涌出动态预测局域网系统
CN105893619A (zh) * 2016-04-30 2016-08-24 安徽硕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质模型全景展示方法
CN110222373A (zh) * 2019-05-09 2019-09-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面向岩土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勘察数据处理方法
CN110807023A (zh) * 2019-11-08 2020-02-18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基于gis的勘测管理及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8477A (zh) * 2011-11-04 2012-06-20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组网控制系统
CN104881500A (zh) * 2015-06-19 2015-09-02 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 一种煤矿瓦斯地质及瓦斯涌出动态预测局域网系统
CN105893619A (zh) * 2016-04-30 2016-08-24 安徽硕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质模型全景展示方法
CN110222373A (zh) * 2019-05-09 2019-09-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面向岩土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勘察数据处理方法
CN110807023A (zh) * 2019-11-08 2020-02-18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基于gis的勘测管理及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99210B (zh) 一种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与决策系统、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13293A (zh) 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专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arrera-Hernández et al. The Basin of Mexico aquifer system: regional groundwater level dynamics and database development
Zhang et al. The BIM-enabled geotechn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a construction project
CN110807023A (zh) 基于gis的勘测管理及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及方法
Dearden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uitability map for infiltration sustainable drainage systems (SuDS)
CN106522187A (zh) 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Ma et al. Safety risk analysis based on a geotechnical instrumentation data warehouse in metro tunnel project
Ademovic et al. Influence of site effects on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masonry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in Tuzla (Bosnia and Herzegovina)
Farrell et al. The Environment Agency Chalk groundwater level monitoring network in England
Zhang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vee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ebGIS
Allen et al. Data integr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in cross-border hydrogeological studies: a novel approach to hydrostratigraphic model development
CN111400400A (zh) 地下空间地质数据信息平台
Zhang et al.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or digital mine
CN116578628A (zh) 一种长江航道大数据业务分析方法及装置
Zhou et al. GIS-based geospatial infrastructure of water resource assessment for supporting oil shale development in Piceance Basin of Northwestern Colorado
Royse et al. The modelling and visualization of digital geoscientific data as a communication aid to land-use planning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 example from the Thames Gateway
Bendixson et al. The Northern Guam Lens Aquifer Database
Maclean et al. The use of variability diagrams to improve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gital soil maps in a GIS
Shan-jun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a digital coalmine
Alberico et al. GEOCITY: a drill-hole database as a tool to assess geological hazard in Napoli urban area
Zdechlik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OR PREPARING GROUNDWATER FLOW MODEL, ON THE EXAMPLE OF POLAND
KR102419604B1 (ko) 급경사지 재해위험도 평가절차를 토대로 한 급경사지 상세정보 관리시스템
CN116644116A (zh) 场地级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因子提取方法
Watson et al. Data Acquisition & Management: TU1206 COST Sub-Urban WG2 Re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