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6888A - 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6888A
CN111396888A CN202010168708.3A CN202010168708A CN111396888A CN 111396888 A CN111396888 A CN 111396888A CN 202010168708 A CN202010168708 A CN 202010168708A CN 111396888 A CN111396888 A CN 111396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carbide
thermal decomposition
carbide layer
equipment body
decomposi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87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晟
蒲曼
蒲文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Youp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Youp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Youp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Youp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87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68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6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68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F23G5/027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pyrolising or gasifying st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1/00Pretreatment
    • F23G2201/30Pyroly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分解设备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包括热分解设备本体,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设有碳化硅层。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容易被物料腐蚀击穿的问题,不仅延长了热分解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保证了自身良好的导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分解设备制造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和环保领域在对物料进行热分解时,物料往往具有一定的酸性和碱性,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很容易被腐蚀击穿,缩短了热分解设备的使用寿命。如在对生活垃圾进行热分解时,因氯离子的存在,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很快就被击穿而无法使用。又如在对酸性污油泥进行热分解时,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使用寿命很短。
面对这种状况,很多厂家会在热分解设备的内表面涂刷一层耐腐蚀涂层,以此来避免热分解设备直接与物料接触,但是由于耐腐蚀涂层容易脱落或被击穿,设备仍然难于长期使用,因此研究一种既能延长热分解设备使用寿命,又能不降低热分解设备导热性能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及方法。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容易被物料腐蚀击穿的问题,不仅延长了热分解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保证了自身良好的导热性能。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包括热分解设备本体,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设有碳化硅层。
优选的,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涂刷有碳化硅层,碳化硅层上均布有间隔槽。
优选的,间隔槽的宽度为1mm~100mm。
优选的,碳化硅层通过耐高温胶泥粘接在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
优选的,碳化硅层由多个碳化硅板拼接构成,且碳化硅板为多边形碳化硅板。
优选的,碳化硅层的形状与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腔的形状一致。
上述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方法,包括热分解设备本体、碳化硅粉与胶泥搅拌混合成的软体,将软体涂抹在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并在涂抹后刮出间隔槽;或者将软体烘干成板后通过耐高温胶泥粘接在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因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设有碳化硅层,所以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腔不会与物料直接接触,避免了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容易被物料腐蚀击穿的情况,从而延长了热分解设备本体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中因碳化硅层的导热系数高、耐高温、耐腐蚀,所以热分解设备本体能及时把热量通过碳化硅层传递给物料,使物料达到热分解所需要的温度。
(3)本发明中因碳化硅层上均布有间隔槽,所以热分解设备本体产生热膨胀时,能为热分解设备本体提供热膨胀的空间,从而避免了碳化硅层会因热分解设备产生热膨胀而出现裂口的情况。
(4)本发明中耐高温胶泥可将碳化硅层粘接在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以防止碳化硅层掉落。
(5)本发明中因碳化硅层通过多个碳化硅板拼接构成,所以碳化硅层避免了物料与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的直接接触,所以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就不易被腐蚀,从而保证了热分解设备的使用寿命。
(6)本发明中碳化硅层的形状与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腔的形状一致才能使热分解设备本体的热量传递给物料。
附图说明
图1是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为平面,且碳化硅层是涂刷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为平面,且碳化硅层是碳化硅板拼接构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为曲面,且碳化硅层是涂刷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热分解设备本体内表面为曲面,且碳化硅层是碳化硅板拼接构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多边形碳化硅板的示意图;
其中,1热分解设备本体,2碳化硅层,21间隔槽,22碳化硅板,3耐高温胶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考图1或图3,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包括热分解设备本体1,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设有碳化硅层2。
优选的,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涂刷有碳化硅层2,碳化硅层2上均布有间隔槽21。
优选的,间隔槽21的宽度为1mm~100mm。
上述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方法,包括热分解设备本体1、碳化硅粉与胶泥搅拌混合成的软体,将软体涂抹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并在涂抹后刮出间隔槽21。
优选的,胶泥占软体的10%~30%。
优选的,碳化硅粉占软体的70%~90%。
在本实施例中间隔槽21的宽度为1mm。热分解设备本体1受热产生热膨胀时,宽度为1mm的间隔槽21能为热分解设备本体1提供热膨胀的空间,从而避免碳化硅层2出现裂口的情况,因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设有碳化硅层2,所以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腔不会与物料的直接接触,避免了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容易被物料腐蚀击穿的情况,从而延长了热分解设备本体1的使用寿命。因碳化硅层2的导热系数高、耐高温,所以热分解设备本体1能及时把热量通过碳化硅层2传递给物料。
具体的,胶泥占软体的30%,碳化硅粉占软体的70%,且软体在涂刷的过程中延展性较好,且容易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并形成碳化硅层2,且碳化硅层2具有耐腐蚀、高硬度、高熔点等优异的化学性能,其中耐腐蚀性能避免了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容易被物料腐蚀击穿的情况,从而延长了热分解设备本体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参考图1或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间隔槽21的宽度为50mm。
在本实施例中,热分解设备本体1受热产生热膨胀时,宽度为50mm的间隔槽21能为热分解设备本体1提供比较大的热膨胀空间,从而避免碳化硅层2出现裂口的情况,因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设有碳化硅层2,且碳化硅层2上均布有间隔槽21,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碳化硅层2既能避免用金属制成的热分级设备很容易被物料腐蚀击穿的问题,又能避免碳化硅层2会因热分解设备产生热膨胀而出现裂口的问题。因碳化硅层2的导热系数高、耐高温,所以热分解设备本体1能及时把热量通过碳化硅层2传递给物料。
具体的,胶泥占软体的10%,碳化硅粉占软体的90%,碳化硅粉和胶泥混合后涂刷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并形成碳化硅层2,且碳化硅层2具有耐腐蚀、高硬度、高熔点等优异的化学性能,其中耐腐蚀性能避免了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容易被物料腐蚀击穿的情况,从而延长了热分解设备本体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参考图1或图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间隔槽21的宽度为100mm。
在本实施例中,热分解设备本体1受热产生热膨胀时,宽度为100mm的间隔槽21能为热分解设备本体1提供较大的热膨胀空间,从而避免碳化硅层2出现裂口的情况,因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设有碳化硅层2,且碳化硅层2上均布有间隔槽21,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碳化硅层2既能避免用金属制成的热分级设备很容易被物料腐蚀击穿的问题,又可避免碳化硅层2会因热分解设备产生热膨胀而出现裂口的问题。因碳化硅层2的导热系数高、耐高温,所以热分解设备本体1能及时把热量通过碳化硅层2传递给物料。
具体的,胶泥占软体的20%,碳化硅粉占软体的80%,且软体在涂刷的过程中延展性较好,容易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并形成碳化硅层2,且碳化硅层2具有耐腐蚀、高硬度、高熔点等优异的化学性能,其中耐腐蚀性能避免了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容易被物料腐蚀击穿的情况,从而延长了热分解设备本体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4:
参考图2、4、5,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包括热分解设备本体1,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设有碳化硅层2。
优选的,碳化硅层2通过耐高温胶泥3粘接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
优选的,碳化硅层2由多个碳化硅板22拼接构成,且碳化硅板22为多边形碳化硅板22。
优选的,碳化硅层2的形状与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腔的形状一致。
上述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方法,包括热分解设备本体1、碳化硅粉与胶泥搅拌混合成的软体、耐高温温胶泥,将软体烘干成碳化硅板22后通过耐高温胶泥3粘接成与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形状一致的碳化硅层2。
具体的,胶泥占软体的10%~30%。
具体的,碳化硅粉占软体的70%~90%。
在本实施例中,碳化硅层2由多边形碳化硅板22拼接构成可使碳化硅层2具有可塑性,并使得碳化硅层2的形状与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腔的形状一致,从而使碳化硅层2快速传递热量到物料,因碳化硅层2是通过耐高温胶泥3粘接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的,所以碳化硅层2避免了物料与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本体1容易被物料腐蚀击穿的问题,延长了热分解设备本体1的使用寿命;耐高温胶泥3可将碳化硅层2粘接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以防止碳化硅层2掉落。
具体的,耐高温胶泥3只起到粘接作用,不会影响热分解设备本体1与碳化硅层2之间的热传递,因此也保证了热分解设备本体1及碳化硅层2的导热性能。
具体的,胶泥占软体的30%,碳化硅粉占软体的70%,将胶泥和碳化硅粉混合成软体后有利于工作者烘干制成多边形碳化硅板22。
具体的,多边形碳化硅板22拼接构成碳化硅层2时,可选但不限制于通过耐高温胶泥3进行粘合拼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多边形碳化硅板22可选但不限制于矩形碳化硅板22。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参考图4,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腔的形状为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多个多边形碳化硅板22在拼接的过程中具有可塑性,所以容易将碳化硅层2拼接成曲面,使得碳化硅层2的形状与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腔的形状一致,从而使碳化硅层2快速传递热量到物料。因碳化硅层2是通过耐高温胶泥3粘接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的,所以碳化硅层2避免了物料与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本体1容易被物料腐蚀击穿的问题,延长了热分解设备本体1的使用寿命;耐高温胶泥3可将碳化硅层2粘接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以防止碳化硅层2掉落。
具体的,胶泥占软体的10%,碳化硅粉占软体的90%,将胶泥和碳化硅粉混合成软体后有利于工作者烘干制成多边形碳化硅板22。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6:
参考图2、5,在实施例4、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腔的形状为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多个多边形碳化硅板22在拼接的过程中具有可塑性,所以容易将碳化硅层2拼接成平面,使得碳化硅层2的形状与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腔的形状一致,从而使碳化硅层2快速传递热量到物料。因碳化硅层2是通过耐高温胶泥3粘接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的,所以碳化硅层2避免了物料与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用金属制成的热分解设备本体1容易被物料腐蚀击穿的问题,延长了热分解设备本体1的使用寿命;耐高温胶泥3可将碳化硅层2粘接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以防止碳化硅层2掉落。
具体的,胶泥占软体的20%,碳化硅粉占软体的80%,将胶泥和碳化硅粉混合成软体后有利于工作者烘干制成多边形碳化硅板22。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发明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包括热分解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设有碳化硅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涂刷有碳化硅层(2),所述碳化硅层(2)上均布有间隔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槽(21)的宽度为1mm~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层(2)通过耐高温胶泥(3)粘接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层(2)由多个碳化硅板(22)拼接构成,且碳化硅板(22)为多边形碳化硅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层(2)的形状与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腔的形状一致。
7.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分解设备本体(1)、碳化硅粉与胶泥搅拌混合成的软体,将软体涂抹在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并在涂抹后刮出间隔槽(21);或者将软体烘干成碳化硅板(22)后通过耐高温胶泥(3)粘接成与热分解设备本体(1)内表面形状一致的碳化硅层(2)。
CN202010168708.3A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及方法 Pending CN1113968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8708.3A CN111396888A (zh)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8708.3A CN111396888A (zh)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6888A true CN111396888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4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8708.3A Pending CN111396888A (zh)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688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882A (zh) * 2005-10-27 2008-10-29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不定形耐火材料
CN202152284U (zh) * 2011-08-01 2012-02-29 胡光雄 一种复合防腐文丘里塔
CN103836958A (zh) * 2012-11-26 2014-06-04 宜兴中村窑业有限公司 一种窑用碳化硅凹边火道板
CN207413635U (zh) * 2017-07-18 2018-05-29 汉江弘源襄阳碳化硅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碳化硅陶瓷材料为内衬的旋风器
CN208794861U (zh) * 2018-08-17 2019-04-26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882A (zh) * 2005-10-27 2008-10-29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不定形耐火材料
CN202152284U (zh) * 2011-08-01 2012-02-29 胡光雄 一种复合防腐文丘里塔
CN103836958A (zh) * 2012-11-26 2014-06-04 宜兴中村窑业有限公司 一种窑用碳化硅凹边火道板
CN207413635U (zh) * 2017-07-18 2018-05-29 汉江弘源襄阳碳化硅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碳化硅陶瓷材料为内衬的旋风器
CN208794861U (zh) * 2018-08-17 2019-04-26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干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32762B1 (en) Oxidation resistant coating for carbon
CN101712563A (zh) 一种飞机炭刹车盘的表面防氧化处理方法
KR20180074735A (ko) 코팅액, 코팅액용 조성물 및 코팅층을 갖는 내화물
WO2007138409A1 (en) Organic coated metallic substrate with enhanced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thereof
CN1844277A (zh) 高温远红外绝缘节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6888A (zh) 一种防止热分解设备腐蚀的结构及方法
JP2018039691A (ja) 無機繊維質断熱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Mandel et al. Long‐term corrosion behaviour of EN AW‐6060‐T6 in an aluminium/carbon‐fibre reinforced polymer self‐piercing rivet joint: Langzeitkorrosionsverhalten von EN AW‐6060‐T6 in einer Aluminium/kohlenstofffaserverstärkten Kunststoff Halbhohlstanzniet‐Verbindung
Hsain et al. Low‐energy room‐temperature healing of cellular metals
US6416889B2 (en) Anti-corrosion ceramic member
US4841409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rona discharge electrode and a corona discharge electrode produced by the method
US2398809A (en) Process for casehardening hollow metal members
Rudolph Compos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atings based on boron nitride
KR101485059B1 (ko) 허니콤 구조의 탄화규소(SiC) 세라믹 히터를 이용한 입자 제거 장치
US7267869B2 (en) Conductive corrosion-resistant coating
US4733055A (en) Heat transfer heating element and method
Madani et al. The effect of calcination on the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TiO2 sol–gel coatings doped with benzotriazole on steel CK45
CN101298675B (zh) 绝缘导热金属基材的制造方法
CN107142479A (zh) 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涂层的形成方法
US20140027270A1 (en) Cathodic protection by coating for cooling circuits or other holes or channels
CN111365995A (zh) 一种提高加热炉热能转化的装置及方法
JP3136300B2 (ja) 導電性セラミックス、導電性セラミックス膜の製造方法、導電性セラミックス成形物の製造方法、導電性セラミックス成形用組成物及び電気発熱体
KR102376191B1 (ko) 발열유닛 및 그 제작방법
Ovari et al. ELECTROCHEMICAL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RMAL TREATMENT AND THE 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THIN SILICA COATINGS ON ZINC SUBSTRATES.
CN220995727U (zh) 高阻燃导热离型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