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6743A - Pdcp ul划分和预处理 - Google Patents

Pdcp ul划分和预处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6743A
CN111386743A CN201880075841.5A CN201880075841A CN111386743A CN 111386743 A CN111386743 A CN 111386743A CN 201880075841 A CN201880075841 A CN 201880075841A CN 111386743 A CN111386743 A CN 111386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lc
transmission path
uplink transmission
pdc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58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6743B (zh
Inventor
琼·路易斯·普拉达斯
托尔斯滕·杜达
亨利克·恩布斯克
亨宁·维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1386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6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6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6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7/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mathematical models
    • G06N7/01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 e.g. probabilistic network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mining of medical data, e.g. analysing previous cases of other pat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5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entities in the up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95Network integration; Enabling network access in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Path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根据一方面,处于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配置的UE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U。UE根据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来确定数据量总量。UE基于该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决定是允许将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还是仅提交给第一RLC实体。UE还基于该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将PDCP数据量报告给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和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两者,或者仅报告给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

Description

PDCP UL划分和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并且更具体地涉及UE的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配置,所述UE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分组数据单元PDU。
背景技术
在3GPP长期演进(LTE)中,用户设备(UE)可以配置有双连接(DC),其中,UE被连接到经由单独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小区组而相关联的两个单独的eNB。在DC的上行链路(UL)划分承载配置中,UE维护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该PDCP实体经由两个单独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通过两个小区组来将数据路由到两个eNB。
当UE配置有DC和UL划分承载时,UE配置有与两个单独的RLC实体相关联的两个UL传输路径。这些传输路径上的传输通过针对相应的路径从eNB接收到UL传输许可来触发。在LTE中,当针对该路径较低层指示传输机会时,或者当较低层请求传输机会时(即,在接收到许可时),PDCP实体将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传递给RLC实体以用于传输。然后将PDCP PDU传递给RLC实体,并且RLC实体建立RLC PDU。这意味着PDCP存储PDCP PDU,并且不将它们传送给较低层,直到被较低层请求为止。仅当PDCP将PDCP PDU传递给RLC实体时,才更新RLC状态变量。
当PDCP数据量高于配置的划分阈值时,UE将数据报告为可用于传输给两个eNB;否则,报告仅指向配置的优先的eNB(即,用于单个优先的路径)。在两种情况下,网络然后可以独立地向每个路径发布许可。该行为允许网络控制每个路径所承载的负载。目前,这被指定为当超过预先配置的阈值数据量时将PDCP处可用的上行链路数据报告给主小区组(MCG)和辅小区组(SCG)的过程。
在3GPP新无线电(NR)中,PDCP实体可以在任何时间点将PDCP PDU传递给RLC实体,并且RLC实体也可以在任何时间点建立RLC PDU,甚至是在较低层指示传输机会之前。这意味着UE预先选择放置PDCP PDU的路径,而不管UE在该路径中是否具有许可。与LTE相反,NR中的UE将可用数据部分报告给第一路径,将其他数据部分报告给第二路径,并且仍然可以将尚未传递给两个RLC实体之一的数据部分报告给两个路径。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NR的现有解决方案极大地降低了网络控制每个路径上的负载的能力。与LTE相比,在NR中,RLC实体将缓冲数据(RLC PDU),并将等待接收许可。每当创建新的RLCPDU并将其排队时,都会更新RLC状态变量TX_NEXT(其指示要为即将到来的RLC SDU设置的下一个序列号)。
在没有传输机会的情况下创建RLC PDU产生多个问题。例如,网络不能控制每个路径中的业务负载,因为UE预先确定UE在哪个路径中存储数据以及在哪个路径中请求许可。另外,如果由于没有接收到许可的事实而将RLC PDU存储了很长的时间段,则会接收到非常少的许可或接收到小的许可大小。如果在存储有RLC PDU的至少一个RLC实体中存在多次RLC PDU重传,则可能发生不期望的事件。PDCP丢弃定时器可能到期,从而导致数据丢失。PDCP接收机侧的T重新排序定时器可能到期,从而导致丢弃未接收到的数据。另一个问题是不能丢弃数据(即,用于RLC SDU丢弃的当前LTE过程已过时)。当UE没有根据上行链路许可比率来划分要发送的数据时,也可能引入不期望的抖动。
RLC实体对PDU进行预处理所涉及的另一个考虑因素包括要与PDCP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阈值进行比较的缓冲区数据量。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出于预处理的目的而将PDCP PDU移动到RLC并且尚未发送数据时,一个或多个RLC实体处的预处理的数据应被视为用于与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阈值进行比较的数据量计算部分。该阈值确定为在优先的UL路径上传输而缓冲的数据量,因此应考虑RLC和PDCP两者上尚未发送的所有数据。
对于任何缓冲区状态报告(BSR)或数据量的报告,如果数据量低于划分阈值,则将数据仅指示给配置的UL路径。如果数据量高于阈值,则将数据指示给两个UL路径。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由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U的UE执行的方法包括:确定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该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至少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报告PDCP数据量。该报告包括: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和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两者指示PDCP数据量;以及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仅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指示PDCP数据量。
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可以被配置为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并且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可以被配置为非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第一RLC实体可以属于主小区组(MCG),而第二RLC实体可以属于辅小区组(SCG)。
尽管用于BSR操作的(PDCP)数据量与LTE中的相同,但是为了实施有效的预处理,向较低过程的实际提交可能需要与LTE中的稍有不同。也就是说,当数据量低于划分阈值时,其必须经由配置的UL来发送(而在LTE中,可以经由任一UL来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确定数据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该方法包括仅向第一RLC实体提交数据量。
根据某些实施例,当数据量低于PDCP划分阈值时,不期望UE具有可用于在非优先的UL路径上传输的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由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U的UE执行的方法包括:确定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该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相关联的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决定是允许将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还是仅提交给第一RLC实体。该决定包括: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以及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PDCP数据量仅提交给第一RLC实体。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该决定来提交PDCP数据量。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决定允许将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将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请求PDCP数据量的任一个。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UE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U。该UE包括:收发机电路,该收发机电路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可操作地与收发机电路相关联。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确定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基于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至少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报告PDCP数据量。该报告包括: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和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两者指示PDCP数据量;以及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仅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指示PDCP数据量。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UE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U。该UE包括:收发机电路,该收发机电路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可操作地与收发机电路相关联。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确定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相关联的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基于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决定允许向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还是仅向第一RLC实体提交PDCP数据量。该决定包括: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以及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PDCP数据量仅提交给第一RLC实体。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针对这些或其他挑战的解决方案。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UE被配置为:1)确定何时RLC PDU将被传递得太晚(导致数据丢失);2)当RLC PDU不能在第一路径中被及时传递时,将数据重新路由到第二路径;3)从第一路径中移除RLC PDU。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UE被配置有最大预处理限制。该配置可以在来自gNB的RRC信令中指示。在时间方面,最大预处理限制将预处理限制到关闭传输间隙,该传输间隙例如在发送PDU n+1而未发送PDU n时产生。UE可以不超过预处理限制,并且因此UE可以丢弃用于经由一个路径(小区组)传输的预处理的PDU,和/或经由另一路径(另一小区组)重传预处理的PDU。
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解决了PDU的上行链路划分承载传输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某些实施例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技术优点。例如,某些实施例可以避免在引入过高的重新排序延迟时可能发生的分组丢失。也可以避免不期望的抖动。根据某些实施例,可以针对具有UL划分配置的UL资源聚合来实现高吞吐量。所有这些好处导致更高的终端用户性能。某些实施例可以提供这些特定优点中的全部优点、一些优点或不提供其中的任何优点,并且其他优点可能是显而易见的。
附加实施例可以包括由装置、无线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和功能实现来实现的方法。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特征和优点。实际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并在查看附图时将认识到其他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
图2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由UE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由UE执行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UE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虚拟化环境。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经由中间网络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电信网络。
图7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过部分无线连接经由基站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主机计算机的概括框图。
图8至图11是示出了在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用户设备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UE的功能实现的框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UE的另一功能实现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文中设想的一些实施例。然而,其他实施例包含在本文所公开的主题的范围内,所公开的主题不应解释为仅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这些实施例仅作为示例提供,以将主题的范围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配置来改进了UE操作。为了提高传输决定的准确性,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在将PDCP数据量与PDCP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阈值进行比较时,出于预处理的目的而移动到RLC并且在RLC实体中待用于初始传输的任何PDCP PDU与PDCP数据量一起考虑。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阈值确定为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上的传输而缓冲的数据量,并且因此,应当考虑RLC和PDCP两者上的尚未发送的所有数据。
然后,缓冲区状态报告(BSR)或其他PDCP数据报告包括考虑以下两者的数据量总量:在接收到上行链路许可之前和在发送数据之前RLC层中正在被预处理或缓冲的数据量以及PDCP数据量。如果总数据量低于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阈值,则将PDCP数据量仅指示给配置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如果PDCP数据量高于阈值,则将PDCP数据量指示给两个上行链路传输路径。
虽然本文描述的主题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组件在任何适合类型的系统中实现,但是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是关于无线网络(例如图1中所示的示例无线网络)描述的。为简单起见,图1的无线网络仅描绘了网络106、网络节点160和160b、以及无线设备(WD)110、110b和110c。实际上,无线网络还可以包括适于支持无线设备之间或无线设备与另一通信设备(例如陆线电话、服务提供商或任何其他网络节点或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的任何附加元件。在所示组件中,利用附加细节对网络节点160和WD 110进行了描绘。无线网络可以向一个或多个无线设备提供通信和其他类型的服务,以便于无线设备访问和/或使用由无线网络提供或经由无线网络提供的服务。
无线网络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通信、电信、数据、蜂窝和/或无线电网络或其他类似类型的系统,和/或与任何类型的通信、电信、数据、蜂窝和/或无线电网络或其他类似类型的系统接口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网络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特定标准或其他类型的预定义规则或过程来操作。因此,无线网络的具体实施例可以实现通信标准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长期演进(LTE)和/或其他合适的2G、3G、4G或5G(NR)标准,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例如IEEE 802.11标准,和/或任何其他适当的无线通信标准例如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蓝牙、Z-Wave和/或ZigBee标准。
网络10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回程网络、核心网络、IP网络、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分组数据网络、光网络、广域网(WAN)、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城域网和其他网络,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网络节点160和WD 110包括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各种组件。这些组件一起工作以提供网络节点和/或无线设备功能,例如在无线网络中提供无线连接。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无线网络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有线或无线网络、网络节点、基站、控制器、无线设备、中继站和/或可以促进或参与数据和/或信号的通信(无论是经由有线连接的还是经由无线连接的通信)的任何其他组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网络节点指的是能够、被配置、被布置和/或可操作以直接或间接地与无线设备和/或与无线网络中的其他网络节点或设备通信的设备,以实现和/或提供向无线设备的无线接入和/或执行无线网络中的其他功能(例如,管理)。网络节点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接入点(AP)(例如,无线电接入点)、基站(BS)(例如,无线电基站、NodeB、以及演进NodeB(eNB))。可以基于基站提供的覆盖总量(或换言之,基站的发射功率电平)为基站分类,因此也可以把基站称为毫微微基站、微微基站、微基站或宏基站。基站可以是中继节点或控制中继的中继施主节点。网络节点还可以包括分布式无线电基站的一个或多个(或所有)部分,例如集中式数字单元和/或远程无线电单元(RRU),有时被称为远程无线电头端(RRH)。这些远程无线电单元可以与天线集成为集成了天线的无线电,或可以不与天线集成为集成了天线的无线电。分布式无线电基站的部分也可以称为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中的节点。网络节点的又一些示例包括多标准无线电(MSR)设备(如MSR BS)、网络控制器(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或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机站(BTS)、传输点、传输节点、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核心网络节点和定位节点。作为另一示例,网络节点可以是虚拟网络节点,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然而,更一般地,网络节点可以表示如下的任何合适的设备(或设备组):该设备(或设备组)能够、被配置、被布置和/或可操作以实现和/或提供无线设备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接入,或向已接入无线网络的无线设备提供某种服务。
在图1中,网络节点160包括处理电路170、设备可读介质180、接口190、辅助设备184、电源186、电源电路187和天线162。尽管图1的示例性无线网络中示出的网络节点160可以表示包括所示硬件组件的组合的设备,但是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具有不同组件组合的网络节点。应当理解,网络节点包括执行本文公开的任务、特征、功能和方法所需的硬件和/或软件的任何适合组合。此外,虽然网络节点160的组件被描绘为位于较大框内的单个框,或嵌套在多个框内,但实际上,网络节点可包括构成单个图示组件的多个不同物理组件(例如,设备可读介质180可以包括多个单独的硬盘驱动器以及多个RAM模块)。
类似地,网络节点160可以由多个物理上分开的组件(例如,NodeB组件和RNC组件、BTS组件和BSC组件等)组成,其可以具有各自的相应组件。在网络节点160包括多个单独的组件(例如,BTS和BSC组件)的某些场景中,可以在若干网络节点之间共享一个或多个单独的组件。例如,单个RNC可以控制多个NodeB。在这种场景中,每个唯一的NodeB和BSC对在一些示例中可以被认为是单个单独的网络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160可被配置为支持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在这种实施例中,一些组件可被复制(例如,用于不同RAT的单独设备可读介质180),并且一些组件可被重用(例如,可以由RAT共享相同的天线162)。网络节点160还可以包括用于集成到网络节点160中的不同无线技术(例如,GSM、WCDMA、LTE、NR、WiFi或蓝牙无线技术)的多组各种所示组件。这些无线技术可以被集成到网络节点160内的相同或不同芯片或芯片组和其他组件中。
处理电路170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为由网络节点提供的任何确定、计算或类似操作(例如,某些获得操作)。由处理电路170执行的这些操作可以包括由处理电路170通过以下处理获得的信息:例如,将获得的信息转换为其他信息,将获得的信息或转换后的信息与存储在网络节点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和/或基于获得的信息或转换后的信息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并根据所述处理的结果做出确定。
处理器电路170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中央处理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计算设备、资源、或硬件、软件和/或编码逻辑的组合,其可操作为单独地或与其他网络节点160组件(例如设备可读介质180)一起提供网络节点160功能。例如,处理电路170可以执行存储在设备可读介质180中或存储在处理电路170内的存储器中的指令。这样的功能可以包括提供本文讨论的各种无线特征、功能或益处中的任何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70可以包括片上系统(SOC)。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70可以包括射频(RF)收发机电路172和基带处理电路174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RF收发机电路172和基带处理电路174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芯片组)、板或单元(例如,无线电单元和数字单元)上。在备选实施例中,RF收发机电路172和基带处理电路174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同一芯片或芯片组、板或单元组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为由网络节点、基站、eNB或其他此类网络设备提供的一些或所有功能可由处理电路170执行,处理电路170执行存储在设备可读介质180或处理电路170内的存储器上的指令。在备选实施例中,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例如以硬连线方式由处理电路170提供,而不执行存储在单独的或分立的设备可读介质上的指令。在任何这些实施例中,无论是否执行存储在设备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指令,处理电路170都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由这种功能提供的益处不仅限于处理电路170或不仅限于网络节点160的其他组件,而是作为整体由网络节点160和/或通常由终端用户和无线网络享用。
设备可读介质180可以包括任何形式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永久存储设备、固态存储器、远程安装存储器、磁介质、光学介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大容量存储介质(例如,硬盘)、可移除存储介质(例如,闪存驱动器、光盘(CD)或数字视频盘(DVD))和/或任何其他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非暂时性设备可读和/或计算机可执行存储器设备,其存储可由处理电路170使用的信息、数据和/或指令。设备可读介质180可以存储任何合适的指令、数据或信息,包括计算机程序、软件、包括逻辑、规则、代码、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应用、和/或能够由处理电路170执行并由网络节点160使用的其他指令。设备可读介质180可以用于存储由处理电路170做出的任何计算和/或经由接口190接收的任何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认为处理电路170和设备可读介质180是集成的。
接口190用于网络节点160、网络106和/或WD 110之间的信令和/或数据的有线或无线通信。如图所示,接口190包括端口/端子194,用于例如通过有线连接向网络106发送数据和从网络106接收数据。接口190还包括无线电前端电路192,其可以耦合到天线162,或者在某些实施例中是天线162的一部分。无线电前端电路192包括滤波器198和放大器196。无线电前端电路192可以连接到天线162和处理电路170。无线电前端电路可以被配置为调节在天线162和处理电路170之间通信的信号。无线电前端电路192可以接收数字数据,该数字数据将通过无线连接向外发送给其他网络节点或WD。无线电前端电路192可以使用滤波器198和/或放大器196的组合将数字数据转换为具有适合信道和带宽参数的无线电信号。然后可以通过天线162发送无线电信号。类似地,当接收数据时,天线162可以收集无线电信号,然后由无线电前端电路192将其转换为数字数据。数字数据可以传递给处理电路170。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口可包括不同组件和/或组件的不同组合。
在某些备选实施例中,网络节点160可以不包括单独的无线电前端电路192,作为替代,处理电路170可以包括无线电前端电路并且可以连接到天线162,而无需单独的无线电前端电路192。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RF收发机电路172的全部或一些可以被认为是接口190的一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口19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端口或端子194、无线电前端电路192和RF收发机电路172,作为无线电单元(未示出)的一部分,并且接口190可以与基带处理电路174通信,它是数字单元(未示出)的一部分。
天线16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或天线阵列,被配置为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天线162可以耦合到无线电前端电路190,并且可以是能够无线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和/或信号的任何类型的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16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全方向、扇形或平面天线,所述天线可操作以发送/接收在例如2GHz的和66GHz之间的无线电信号。全向天线可以用于在任何方向上发射/接收无线电信号,扇形天线可以用于相对于在特定区域内的设备发射/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面板天线可以是用于以相对直线的方式发射/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视线天线。在一些情况下,使用多于一个天线可以称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在某些实施例中,天线162可以与网络节点160分开,并且可以通过接口或端口连接到网络节点160。
天线162、接口190和/或处理电路17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为由网络节点执行的任何接收操作和/或某些获得操作。可以从无线设备、另一网络节点和/或任何其他网络设备接收任何信息、数据和/或信号。类似地,天线162、接口190和/或处理电路17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的由网络节点执行的任何发送操作。可以将任何信息、数据和/或信号发送给无线设备、另一网络节点和/或任何其他网络设备。
电源电路187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电路或耦合到电源管理电路,并且被配置为向网络节点160的组件提供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电力。电源电路187可以从电源186接收电力。电源186和/或电源电路187可以被配置为以适合于各个组件的形式(例如,在每个相应组件所需的电压和电流水平处)向网络节点16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186可以被包括在电源电路187和/或网络节点160中或外部。例如,网络节点160可以经由输入电路或诸如电缆的接口连接到外部电源(例如,电源插座),由此外部电源向电源电路187供电。作为另一个示例,电源186可以包括电池或电池组形式的电源,其连接到或集成在电源电路187中。如果外部电源发生故障,电池可以提供备用电力。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电源,例如光伏器件。
网络节点160的备选实施例可以包括超出图1中所示的组件的附加组件,所述附加组件可以负责提供网络节点的功能性(包括本文描述的功能性中的任一者和/或支持本文描述的主题所需的任何功能性)的某些方面。例如,网络节点160可以包括用户接口设备,以允许将信息输入到网络节点160中并允许从网络节点160输出信息。这可以允许用户针对网络节点160执行诊断、维护、修复和其他管理功能。
如本文所使用的,无线设备(WD)指的是能够、被配置、被布置和/或可操作以与网络节点和/或其他无线设备无线通信的设备。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WD在本文中可与用户设备(UE)互换使用。无线通信可以包括使用电磁波、无线电波、红外波和/或适于通过空气传送信息的其他类型的信号来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WD可以被配置为在没有直接人类交互的情况下发送和/或接收信息。例如,WD可以被设计为当由内部或外部事件触发时,或者响应于来自网络的请求,以预定的调度向网络发送信息。WD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话、移动电话、蜂窝电话、IP语音(Vo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电话、台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摄像头、游戏机或设备、音乐存储设备、回放设备、可穿戴终端设备、无线端点、移动台、平板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便携式嵌入式设备(LEE)、便携式-安装设备(LME)、智能设备、无线客户端设备(CPE)、车载无线终端设备等。WD可以例如通过实现用于副链路通信的3GPP标准来支持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被称为D2D通信设备。作为又一特定示例,在物联网(IoT)场景中,WD可以表示执行监测和/或测量并将这种监测和/或测量的结果发送给另一WD和/或网络节点的机器或其他设备。在这种情况下,WD可以是机器到机器(M2M)设备,其在3GPP上下文中可以被称为机器型通信(MTC)设备。作为一个具体示例,WD可以是实现3GPP窄带物联网(NB-IoT)标准的UE。这种机器或设备的具体示例是传感器、计量设备(例如,功率计)、工业机器、或者家用或个人用具(例如,冰箱、电视等)、个人可穿戴设备(例如,手表、健身追踪器等)。在其他场景中,WD可以表示能够监测和/或报告其操作状态或与其操作相关联的其他功能的交通工具或其他设备。如上所述的WD可以表示无线连接的端点,在这种情况下,该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终端。此外,如上所述的WD可以是移动的,在这种情况下,它也可以称为移动设备或移动终端。
如图所示,无线设备110包括天线111、接口114、处理电路120、设备可读介质130、用户接口设备132、辅助设备134、电源136和电源电路137。WD 110可以包括用于WD 110支持的不同无线技术(例如,GSM、WCDMA、LTE、NR、WiFi、WiMAX或蓝牙无线技术,仅提及少数)的多组一个或多个所示组件。这些无线技术可以集成到与WD 110内的其他组件相同或不同的芯片或芯片组中。
天线11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或天线阵列,被配置为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并且连接到接口114。在某些备选实施例中,天线111可以与WD 110分开并且可以通过接口或端口连接到WD 110。天线111、接口114和/或处理电路12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为由WD执行的任何接收或发送操作。可以从网络节点和/或另一个WD接收任何信息、数据和/或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前端电路和/或天线111可以被认为是接口。
如图所示,接口114包括无线电前端电路112和天线111。无线电前端电路112包括一个或多个滤波器118和放大器116。无线电前端电路114连接到天线111和处理电路120,并且被配置为调节在天线111和处理电路120之间通信的信号。无线电前端电路112可以耦合到天线111或者是天线111的一部分。在某些备选实施例中,WD 110可以不包括单独的无线电前端电路112,作为替代,处理电路120可以包括无线电前端电路并且可以连接到天线111。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RF收发机电路122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被认为是接口114的一部分。无线电前端电路112可以接收数字数据,该数字数据将通过无线连接向外发送给其他网络节点或WD。无线电前端电路112可以使用滤波器118和/或放大器116的组合将数字数据转换为具有适合信道和带宽参数的无线电信号。然后可以通过天线111发送无线电信号。类似地,当接收数据时,天线111可以收集无线电信号,然后由无线电前端电路112将其转换为数字数据。数字数据可以传递给处理电路120。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口可包括不同组件和/或组件的不同组合。
处理器电路120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中央处理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计算设备、资源、或硬件、软件和/或编码逻辑的组合,其可操作为单独地或与其他WD 110组件(例如设备可读介质130)一起提供WD 110功能。这样的功能可以包括提供本文讨论的各种无线特征或益处中的任何一个。例如,处理电路120可以执行存储在设备可读介质130中或处理电路120内的存储器中的指令,以提供本文公开的功能。
如图所示,处理电路120包括RF收发机电路122、基带处理电路124和应用处理电路126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电路可以包括不同的组件和/或组件的不同组合。在某些实施例中,WD110的处理电路120可以包括SOC。在一些实施例中,RF收发机电路122、基带处理电路124和应用处理电路126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芯片组上。在备选实施例中,基带处理电路124和应用处理电路126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组合成一个芯片或芯片组,并且RF收发机电路122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芯片组上。在另外的备选实施例中,RF收发机电路122和基带处理电路124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同一芯片或芯片组上,并且应用处理电路126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芯片组上。在其他备选实施例中,RF收发机电路122、基带处理电路124和应用处理电路126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组合在同一芯片或芯片组中。在一些实施例中,RF收发机电路122可以是接口114的一部分。RF收发机电路122可以调节RF信号以用于处理电路120。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为由WD执行的一些或所有功能可以由执行存储在设备可读介质130上的指令的处理电路120提供,在某些实施例中,设备可读介质130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备选实施例中,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例如以硬连线方式由处理电路120提供,而不执行存储在单独的或分立的设备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指令。在那些特定实施例的任一实施例中,无论是否执行存储在设备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指令,处理电路120都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由这种功能提供的益处不仅限于处理电路120或者不仅限于WD 110的其他组件,而是作为整体由WD 110和/或通常由终端用户和无线网络享用。
处理电路12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为由WD执行的任何确定、计算或类似操作(例如,某些获得操作)。由处理电路120执行的这些操作可以包括由处理电路120通过以下处理获得的信息:例如,将获得的信息转换为其他信息,将获得的信息或转换后的信息与由WD 110存储的信息进行比较,和/或基于获得的信息或转换后的信息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并根据所述处理的结果做出确定。
设备可读介质130可操作以存储计算机程序、软件、包括逻辑、规则、代码、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应用、和/或能够由处理电路120执行的其他指令。设备可读介质130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只读存储器(ROM))、大容量存储介质(例如,硬盘)、可移除存储介质(例如,紧凑盘(CD)或数字视频盘(DVD))、和/或存储可由处理电路120使用的信息、数据和/或指令的任何其他易失性或非易失性、非暂时性设备可读和/或计算机可执行存储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认为处理电路120和设备可读介质130是集成的。
用户接口设备132可以提供允许人类用户与WD 110交互的组件。一些交互可以具有多种形式,例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用户接口设备132能够为用户产生输出,并允许用户向WD 110提供输入。交互的类型可以根据安装在WD 110中的用户接口设备132的类型而变化。例如,如果WD 110是智能电话,则交互可以经由触摸屏进行;如果WD 110是智能仪表,则交互可以通过提供用途的屏幕(例如,使用的加仑数)或提供听觉警报的扬声器(例如,如果检测到烟雾)进行。用户接口设备132可以包括输入接口、设备和电路、以及输出接口、设备和电路。用户接口设备132被配置为允许将信息输入到WD 110中,并且连接到处理电路120以允许处理电路120处理输入信息。用户接口设备132可以包括例如麦克风、接近或其他传感器、按键/按钮、触摸显示器、一个或多个相机、USB端口或其他输入电路。用户接口设备132还被配置为允许从WD 110输出信息,并允许处理电路120从WD 110输出信息。用户接口设备132可以包括例如扬声器、显示器、振动电路、USB端口、耳机接口或其他输出电路。通过使用用户接口设备132的一个或多个输入和输出接口、设备和电路,WD 110可以与终端用户和/或无线网络通信,并允许它们受益于本文描述的功能。
辅助设备134可操作以提供可能通常不由WD执行的更具体的功能。这可以包括用于针对各种目的进行测量的专用传感器,用于诸如有线通信之类的其他通信类型的接口等。辅助设备134的包含的组件和组件的类型可以根据实施例和/或场景而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136可以是电池或电池组的形式。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电源,例如外部电源(例如电源插座)、光伏器件或电池单元。WD 110还可以包括用于从电源136向WD 110的各个部分输送电力的电源电路137,WD 110需要来自电源136的电力以执行本文描述或指示的任何功能。在某些实施例中,电源电路137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电路137可以附加地或备选地可操作以从外部电源接收电力;在这种情况下,WD 110可以通过输入电路或诸如电力电缆的接口连接到外部电源(例如电源插座)。在某些实施例中,电源电路137还可操作以将电力从外部电源输送到电源136。例如,这可以用于电源136的充电。电源电路137可以对来自电源136的电力执行任何格式化、转换或其他修改,以使电力适合于向其供电的WD 110的各个组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WD 110是UE并且以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配置来将UE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U。UE的处理电路120被配置为确定为PDU传输而缓冲的数据量总量,其中,数据量总量包括PDCP数据量和如下数据:该数据已经从PDCP移动至第一和/或第二RLC实体以进行预处理,并且尚未针对该数据接收到对上行链路资源的许可(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RLC数据量)。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基于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向至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报告PDCP数据量。该报告包括: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和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两者指示PDCP数据量;以及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仅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指示PDCP数据量。
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可以被配置为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而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可以被配置为非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第一RLC实体可以属于MCG,而第二RLC实体可以属于SCG。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20被配置为在如下UE中执行对应的方法(例如,图2中所示的方法200):以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配置来将UE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U。方法200包括确定为PDU传输而缓冲的总数据量(框202)。总数据量包括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方法200还包括:基于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向至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报告PDCP数据量(框204)。该报告包括: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和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两者指示PDCP数据量;以及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仅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指示PDCP数据量(框208)。
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仅向第一RLC实体提交PDCP数据量。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UE的处理电路120被配置为确定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RLC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处理电路120还被配置为基于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决定允许向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还是仅向第一RLC实体提交PDCP数据量。该决定包括: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以及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PDCP数据量仅提交给第一RLC实体。
根据某些实施例,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对应于与第一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并且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对应于与第二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20被配置为在如下UE中执行对应的方法(例如,图3中所示的方法300):以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配置来将UE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U。方法300包括确定为PDU传输而缓冲的总数据量(框302)。总数据量包括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方法300还包括:基于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决定是允许将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还是仅提交给第一RLC实体(框304)。该决定包括: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框306),以及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PDCP数据量仅提交给第一RLC实体(框308)。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该决定来提交PDCP数据量。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决定允许将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将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请求PDCP数据量的任一个。
根据某些实施例,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对应于与第一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并且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对应于与第二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
图4示出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UE的一个实施例。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用户设备”或“UE”可能不一定具有在拥有和/或操作相关设备的人类用户的意义上的“用户”。作为替代,UE可以表示意在向人类用户销售或由人类用户操作但可能不或最初可能不与特定的人类用户相关联的设备。UE还可以包括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识的任何UE,包括不意在向人类用户销售或由人类用户操作的NB-IoT UE。如图4所示,UE 400是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布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标准(例如3GPP的GSM、UMTS、LTE和/或5G标准)配置用于通信的WD的一个示例。如前所述,术语WD和UE可以互换使用。因此,尽管图4是UE,但是本文讨论的组件同样适用于WD,反之亦然。
在图4中,UE 400包括处理电路401,其可操作地耦合到输入/输出接口405、射频(RF)接口409、网络连接接口41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417、只读存储器(ROM)419和存储介质421等的存储器415、通信子系统441、电源433和/或任何其他组件,或其任意组合。存储介质421包括操作系统423、应用程序425和数据427。在其他实施例中,存储介质421可以包括其他类似类型的信息。某些UE可以使用图4中所示的所有组件,或者仅使用组件的子集。组件之间的集成水平可以从一个UE到另一个UE而变化。此外,某些UE可以包含组件的多个实例,例如多个处理器、存储器、收发机、发射机、接收机等。
在图4中,处理电路401可以被配置为处理计算机指令和数据。处理电路401可以被配置为实现任何顺序状态机,其可操作为执行存储为存储器中的机器可读计算机程序的机器指令,所述状态机例如是:一个或多个硬件实现的状态机(例如,以离散逻辑、FPGA、ASIC等来实现);可编程逻辑连同适当的固件;一个或多个存储的程序、通用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连同适当的软件;或上述项的任何组合。例如,处理电路401可以包括两个中央处理单元(CPU)。数据可以是适合于由计算机使用的形式的信息。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输入/输出接口405可以被配置为向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或输入和输出设备提供通信接口。UE 400可以被配置为经由输入/输出接口405使用输出设备。输出设备可以使用与输入设备相同类型的接口端口。例如,USB端口可用于向UE 400提供输入和从UE 400输出。输出设备可以是扬声器、声卡、视频卡、显示器、监视器、打印机、致动器、发射机、智能卡、另一输出设备或其任意组合。UE 400可以被配置为经由输入/输出接口405使用输入设备以允许用户将信息捕获到UE 400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触摸敏感或存在敏感显示器、相机(例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网络相机等)、麦克风、传感器、鼠标、轨迹球、方向键盘、触控板、滚轮、智能卡等。存在敏感显示器可以包括电容式或电阻式触摸传感器以感测来自用户的输入。传感器可以是例如加速度计、陀螺仪、倾斜传感器、力传感器、磁力计、光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另一类传感器或其任意组合。例如,输入设备可以是加速度计、磁力计、数码相机、麦克风和光学传感器。
在图4中,RF接口409可以被配置为向诸如发射机、接收机和天线的RF组件提供通信接口。网络连接接口411可以被配置为向网络443a提供通信接口。网络443a可以包括有线和/或无线网络,诸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电信网络、另一类似网络或其任意组合。例如,网络443a可以包括Wi-Fi网络。网络连接接口411可以被配置为包括接收机和发射机接口,用于根据一个或多个通信协议(例如,以太网、TCP/IP、SONET、ATM等)通过通信网络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通信。网络连接接口411可以实现适合于通信网络链路(例如,光学的、电气的等)的接收机和发射机功能。发射机和接收机功能可以共享电路组件、软件,或者备选地可以单独实现。
RAM 417可以被配置为经由总线402与处理电路401接口连接,以在诸如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设备驱动程序之类的软件程序的执行期间提供数据或计算机指令的存储或高速缓冲。ROM 419可以被配置为向处理电路401提供计算机指令或数据。例如,ROM 419可以被配置为存储用于基本系统功能的不变低级系统代码或数据,基本系统功能例如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基本输入和输出(I/O)、启动或来自键盘的击键的接收。存储介质421可以被配置为包括存储器,诸如,RAM、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盘、光盘、软盘、硬盘、可移除磁带或闪存驱动器。在一个示例中,存储介质421可以被配置为包括操作系统423、诸如web浏览器应用的应用程序425、小部件或小工具引擎或另一应用以及数据文件427。存储介质421可以存储供UE 400使用的各种操作系统中的任何一种或操作系统的组合。
存储介质421可以被配置为包括多个物理驱动单元,如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软盘驱动器、闪存、USB闪存驱动器、外部硬盘驱动器、拇指驱动器、笔式驱动器、钥匙驱动器、高密度数字多功能光盘(HD-DVD)光盘驱动器、内置硬盘驱动器、蓝光光盘驱动器、全息数字数据存储(HDDS)光盘驱动器,外置迷你双列直插式存储器模块(DIM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外部微DIMM SDRAM,诸如用户识别模块或可移除用户身份(SIM/RUIM)模块的智能卡存储器,其他存储器或其任意组合。存储介质421可以允许UE400访问存储在暂时性或非暂时性存储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应用程序等,以卸载数据或上载数据。诸如利用通信系统的制品之类的制品可以有形地体现在存储介质421中,存储介质421可以包括设备可读介质。
在图4中,处理电路401可以被配置为使用通信子系统431与网络443b通信。网络443a和网络443b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相同的网络或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网络。通信子系统431可以被配置为包括用于与网络443b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收发机。例如,通信子系统431可以被配置为包括用于根据一个或多个通信协议(例如IEEE 802.2、CDMA、WCDMA、GSM、LTE、UTRAN、WiMax等)与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另一设备(例如,另一WD、UE)或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的基站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收发机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收发机。。每个收发机可以包括发射机433和/或接收机435,以分别实现适合于RAN链路的发射机或接收机功能(例如,频率分配等)。此外,每个收发机的发射机433和接收机435可以共享电路组件、软件或固件,或者备选地可以分别实现。
在所示实施例中,通信子系统431的通信功能可以包括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多媒体通信、诸如蓝牙的短程通信、近场通信、基于位置的通信(诸如用于确定位置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使用)、另一个类通信功能,或其任意组合。例如,通信子系统431可以包括蜂窝通信、Wi-Fi通信、蓝牙通信和GPS通信。网络443b可以包括有线和/或无线网络,诸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电信网络、另一类似网络或其任意组合。例如,网络443b可以是蜂窝网络、Wi-Fi网络和/或近场网络。电源413可以被配置为向UE 400的组件提供交流(AC)或直流(DC)电力。
本文描述的特征、益处和/或功能可以在UE 400的组件之一中实现,或者在UE 400的多个组件之间划分。此外,本文描述的特征、益处和/或功能可以以硬件、软件或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在一个示例中,通信子系统431可以被配置为包括本文描述的任何组件。此外,处理电路401可以被配置为通过总线402与任何这样的组件通信。在另一个示例中,任何这样的组件可以由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表示,当由处理电路401执行时,程序指令执行本文描述的对应功能。在另一示例中,任何这样的组件的功能可以在处理电路401和通信子系统431之间划分。在另一示例中,任何这样的组件的非计算密集型功能可以用软件或固件实现,并且计算密集型功能可以用硬件实现。
图5是示出虚拟化环境500的示意性框图,其中可以虚拟化由一些实施例实现的功能。在本上下文中,虚拟化意味着创建可以包括虚拟化硬件平台、存储设备和网络资源的装置或设备的虚拟版本。如本文所使用的,虚拟化可以应用于节点(例如,虚拟化基站或虚拟化无线电接入节点)或设备(例如,UE,无线设备或任何其他类型的通信设备)或其组件,并且涉及一种实现,其中至少一部分功能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虚拟组件(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应用、组件、功能、在一个或多个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处理节点上执行的虚拟机或容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一些或所有功能可以实现为由在一个或多个硬件节点530托管的一个或多个虚拟环境500中实现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机执行的虚拟组件。此外,在虚拟节点不是无线电接入节点或不需要无线电连接的实施例(例如,核心网络节点)中,网络节点然后可以完全虚拟化。
这些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应用520(其可以替代地被称为软件实例、虚拟设备、网络功能、虚拟节点、虚拟网络功能等)来实现,其可操作以实现本文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一些特征、功能和/或益处。应用520在虚拟化环境500中运行,虚拟化环境500提供包括处理电路560和存储器590的硬件530。存储器590包含可由处理电路560执行的指令595,由此应用520可操作以提供本文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益处和/或功能。
虚拟化环境500包括通用或专用网络硬件设备530,其包括一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电路560,其可以是商用现货(COTS)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包括数字或模拟硬件组件或专用处理器的任何其他类型的处理电路。每个硬件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590-1,其可以是用于临时存储指令595的非永久存储器或由处理电路560执行的软件。每个硬件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控制器(NIC)570,也被称为网络接口卡,其包括物理网络接口580。每个硬件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中存储有软件595和/或可由处理电路560执行的指令的非暂时性、永久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90-2。软件595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软件,包括用于实例化一个或多个虚拟化层550(也被称为管理程序)的软件、用于执行虚拟机540的软件以及允许其执行与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例相关描述的功能、特征和/或益处的软件。。
虚拟机540包括虚拟处理、虚拟存储器、虚拟联网或接口和虚拟存储、并且可以由对应的虚拟化层550或管理程序运行。可以在虚拟机540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实现虚拟设备520的实例的不同实施例,并且可以以不同方式做出所述实现。
在操作期间,处理电路560执行软件595以实例化管理程序或虚拟化层550,其有时可被称为虚拟机监视器(VMM)。虚拟化层550可以呈现虚拟操作平台,其看起来像虚拟机540的联网硬件。
如图5所示,硬件530可以是具有通用或特定组件的独立网络节点。硬件530可以包括天线5225并且可以通过虚拟化实现一些功能。备选地,硬件530可以是更大的硬件集群的一部分(例如,在数据中心或客户住宅设备(CPE)中),其中许多硬件节点一起工作并且通过管理和协调(MANO)5100来管理,其尤其监督应用520的生命周期管理。
在一些上下文中,硬件的虚拟化被称为网络功能虚拟化(NFV)。NFV可以用于将众多网络设备类型统一到可以位于数据中心和客户住宅设备(CPE)中的工业标准高容量服务器硬件、物理交换机和物理存储上。
在NFV的上下文中,虚拟机540可以是物理机器的软件实现,其运行程序就像它们在物理的非虚拟化机器上执行一样。每个虚拟机540以及硬件530中的执行该虚拟机的部分(无论其是专用于该虚拟机的硬件和/或由该虚拟机与虚拟机540中的其它虚拟机共享的硬件)形成了单独的虚拟网元(VNE)。
仍然在NFV的上下文中,虚拟网络功能(VNF)负责处理在硬件网络基础设施530顶上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机540中运行并且对应于图5中的应用520的特定网络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机5220和一个或多个接收机5210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5200可以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天线5225。无线电单元5200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适合的网络接口直接与硬件节点530通信,并且可以与虚拟组件结合使用以向虚拟节点提供无线电能力,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或基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控制系统5240来实现一些信令,控制系统5240可替代地用于硬件节点530和无线电单元5200之间的通信。
通过限制基于UE的预处理或者在接收到上行链路许可之前在RLC层用于创建RLCPDU的RLC实体中限制对PDCP PDU的处理,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还可以避免可以被描述为“不良”UE行为的行为。为了避免这种不良UE行为,需要解决一些问题。一个问题可能是未根据指定的许可比率来执行预处理,从而导致重新排序延迟。另一个问题可能是,当无法发布进一步的许可时,一个上行链路方向的预处理数据可能卡住,从而导致最终的数据丢失。鉴于这些问题,显然,由于UE无法完全估计gNB的调度行为(UE不知道许可大小或传输路径之间的比率),因此以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配置将预处理水平留给UE可能是不可行的。
无论预处理是否过于广泛和/或未根据指定的上行链路许可比率,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例都限制了UE进行的可能表现出不良UE行为的PDU预处理的量。例如,可以限制直到发射机关闭传输间隙为止的最大时间。UE通过经由一个路径发送PDU序列号(SN)n+1、而经由另一路径发送PDU SN n可能引入传输间隙。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传输间隙:在PDU n之前发送PDU n+1,这可能在针对PDU n+1的许可比针对PDU n的许可更早可用时发生。UE被要求在可配置时间内关闭传输间隙。
可以以多种方式来限制UE处的预处理。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限制后续的PDCP PDU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分支/RLC实体/小区组之间的最大传输时间差。最大传输时间差可以是直到传输间隙关闭为止的(不同的上行链路路径上的传输之间的)时间。预处理可能受到一个RLC实体上的最大缓冲/排队时间的限制,而之前的/随后的PDCP PDU的传输发生在另一RLC实体上。在另一个示例中,预处理可以进行,直到发射机侧重新排序定时器到期为止,该定时器在引入传输间隙时开启,并且在关闭传输间隙时停止。
为了避免过于广泛的预处理,例如当最大预处理时间即将达到或当定时器到期时,UE必须重新预处理要在另一个RLC实体中(即,在另一个上行链路路径上)发送的数据。UE可以在达到最大时间或定时器到期之前这样做,因为重新预处理也花费一些时间。在示例中,用于关闭传输间隙的最大时间为5ms,但是重新预处理花费2ms。在这种情况下,当传输间隙存在3ms时,UE将决定重新预处理等待在与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相关联的一个RLC中传输的PDU,以准备在与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相关联的另一个RLC实体中进行传输。如果该另一个RLC中存在数据的传输队列,则UE甚至可能更早地进行额外的预处理(重新预处理),以便还考虑此处的该队列延迟。备选地,UE可以重新预处理要作为传输队列的第一元素发送的PDU(将其放在队列的前面)。
PDCP PDU的重新预处理可以经历若干个步骤。这些步骤可以包括:在旧的RLC实体中,丢弃PDCP PDU(即,RLC SDU和相关联的RLC PDU),这可以通过如3GPP TS 38.322中指定的RLC SDU/PDU丢弃功能来实现。可以从RLC向PDCP提供PDCP PDU以在此进行处理。RLC丢弃步骤包括:更新TX_NEXT状态变量以及对队列中的其他RLC PDU进行重新预处理(报头/SN分配/更新)。在不能丢弃RLC SDU的情况下(例如,因为已经发送了至少一个相关联的RLCPDU),跳过上述步骤。这意味着仅在尚未将RLC SDU的任何片段提交给较低层来传输的情况下,才丢弃RLC SDU。
PDCP实体可以仍然具有该PDU的指针/与该PDU的关联,或者可以在前一步骤中从旧的RLC实体接收该PDU。PDCP可以向新的RLC实体重新发送该PDU。在新的RLC实体中,PDCPPDU被预处理(即,被分配了RLC PDU报头/SN)。UE可以将该PDU放在队列的末尾。如果UE将该PDU放在队列的前面(以便较早传输),则需要相应地更新后续的(现在移回的)PDU的RLCPDU报头/SN。
存在两个主要选项来避免这些问题:
选项1:完全指定的解决方案
在第一选项中,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数据高于划分阈值时,在任何时候都允许将PDCP PDU数据提交给任何较低层。为了避免过多的重新排序延迟,可以指定最大偏斜(skew)时间。例如,这可以通过类似于接收重新排序定时器的发送重新排序定时器来完成。数据提交也可以通过每个PDU定时器执行,该PDU定时器对一个PDU相对于在另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或小区组上发送的后续PDU的最大传输时间差进行计数。
为了防止预处理的上行链路数据在这样的定时器到期时被卡住,RLC实体必须丢弃被卡住的预处理的PDU并继续进行重传操作。这可以涉及对后续数据的RLC报头/SN重新计算。可能需要更新TX_NEXT。这也可以涉及经由另一个RLC实体来重传数据。理想地,这些重传是在该另一RLC实体中对其他PDU进行预处理之前执行的。也就是说,可以在队列的前面添加要重传的数据,从而涉及对后续数据的另一RLC报头/SN重新计算。请注意,在一些情况下,RLC可能无法丢弃卡住的RLC SDU和相关联的RLC PDU。这可能是由于发射机已经发送了至少一个相关联的RLC PDU这一事实。如果使用RLC确认模式(AM),则丢弃RLC SDU和相关联的PDU将导致接收机侧请求重传这些PDU。但是,对于RLC未确认模式(UM),可以无任何风险地丢弃RLC SDU和相关联的RLC PDU。可以在PDCP或每个RLC实体上预见到定时器实现和丢弃过程。PDCP重传过程可以被标准化用于RLC实体之间的数据的“改组(reshuffling)”。
选项2:仅应请求进行提交,除了允许的受限制的预处理之外。
在这种方法中,继承了LTE协议设计和向PDCP较低层的提交的建模,包括针对划分承载的“仅应请求提交”。这样,不需要影响其他过程(例如,丢弃、PDCP重传等)的另外的规范。
为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排除预处理,事先允许到较低层的传输,但是是受限制的。为了避免由于UE错误地估计上行链路许可比率而导致的不良UE行为,可能需要指定预处理限制。
避免上述问题的有效方式是仅在以下条件下允许预处理:由于引入的传输间隙而导致的潜在引入的抖动受到指定的延迟阈值限制。例如,当UE对数据(例如,PDCP PDU SNn)进行预处理以经由SN进行传输,而后续的PDU SN n+1经由MN进行传输时,引入传输间隙。
根据某些实施例,可以通过限制直到发射机关闭传输间隙为止的最大时间来避免广泛的预处理或不符合UL许可比率的预处理。如果已经发送PDU n+1,则这是发送PDU n的最大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PDCP PDU的提交是应较低层的请求的。
根据某些实施例,作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的例外,在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之间的潜在的传输间隙在指定时间阈值内被关闭情况下,允许向较低层RLC提交PDCP PDU(用于预处理的目的)。
根据某些实施例,当UE应用预处理时,UE被要求在指定时间阈值内关闭传输间隙。即,UE重新处理PDCP PDU以经由另一传输路径或小区组进行传输。这样,限制了由基于UE的上行链路承载划分(不同RLC实体上的预处理)而引入的潜在的抖动。此外,该限制确保了对要使用的无线电资源的网络控制,即,UE可以预先确定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从而允许预处理,但是这并不要求网络在该路径上发布上行链路许可。因此,通过确保重排序深度(关闭间隙的时间)低于阈值,UE还暗示UE必须潜在地重新处理从一个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到另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例如,SCG RLC到MCG RLC)的数据-如果对该数据进行了过于积极的预处理,并且未正确估计上行链路许可比率的话。因此,重新处理可能花费一些时间。UE必须仅确保最大重排序深度(关闭间隙的时间),其可以处于最大期望抖动的量级,例如5ms。尽管RLC实体(和PDCP)之间的交互可以留给UE实现,但在指定模型中,PDCP仅在请求时才将数据提交给较低层。
例如,UE对主小区组(MCG)和辅小区组(SCG)上的估计的许可大小的数据量进行预处理。在UE将SCG许可大小错误地估计为实际许可大小的10倍情况下,它将在数据传输的末尾处引入10TTI的重新排序深度(例如,在1ms内在MCG上发送10个PDU,但在10ms内在SCG上发送另外10个PDU)。然而,UE被要求确保5ms的最大重新排序深度。因此,在最初的1ms之后,UE还有4ms来发送剩余的数据,并且因此应当将SCG的错误预处理的数据移动到MCG RLC以用于在那里进行传输,从而涉及到PDU的重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允许预处理,将数据量与PDCP划分阈值进行比较。当出于预处理的目的而将PDCP PDU移动到RLC且尚未发送数据时,仍可以将数据量计算与划分阈值进行比较。该阈值确定被缓冲用于在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上传输的数据量,并且因此,应当考虑RLC和PDCP两者上的尚未发送的所有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PDCP数据量之外,还应当考虑尚未在RLC上发送的所有预处理的数据,用于与PDCP划分阈值进行比较。
然后,缓冲区状态报告(BSR)或数据量报告更为通常地可以遵循LTE操作,从而意味着如果数据量低于划分阈值,则将数据仅指示给配置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如果数据量高于阈值,则将数据指示给两个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尽管用于BSR操作的数据量与LTE中的数据量相同,但是为了有效的预处理实现,要注意,实际提交给较低层的过程需要与LTE中的过程稍有不同。也就是说,当数据量低于PDCP划分阈值时,其必须经由配置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来发送(而在LTE中,可以经由任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来发送)。
根据某些实施例,当数据量低于PDCP划分阈值时,不期望UE具有可用于在非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上传输的数据。
下面示出了可以添加到TS 38.323v1.0以限制直到关闭传输间隙为止的最大时间的示例文本。添加内容以粗体显示。
5.2.1发送操作
在从较上层接收到PDCP SDU时,发送PDCP实体应当:
-开启与该PDCP SDU相关联的discardTimer(如果配置了的话);
对于从较上层接收的PDCP SDU,所述发送PDCP实体应当:
-将与TX_NEXT相对应的COUNT值与该PDCP SDU相关联;
注意:当例如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丢弃或发送PDCP SDU时,将连续PDCP SDU的PDCP SN空间的一半以上与PDCP SN相关联可能导致HFN失步问题。如何防止HFN失步问题取决于UE实现。
-执行PDCP SDU的报头压缩,如在子条款5.7.4中指定的;
-执行完整性保护,并使用TX_NEXT进行加密,如分别在子条款5.9和5.8中指定的;
-将PDCP数据PDU(PDCP Data PDU)的PDCP SN设置为将TX_NEXT取2[pdcp-SN-Size]的模;
-将TX_NEXT增加1;
-将所产生的PDCP Data PDU提交给较低层,如下所述。
当向较低层提交PDCP Data PDU时,所述发送PDCP实体应当:
-如果该发送PDCP实体与一个RLC实体相关联,则:
-将PDCP Data PDU提交给相关联的RLC实体;
-否则,如果该发送PDCP实体与两个RLC实体相关联,则:
-如果配置并激活了pdcpDuplication,则:
-复制PDCP Data PDU并将PDCP Data PDU提交给两个相关联的RLC实体;
-否则,如果配置但未激活pdcpDuplication,则:
-将PDCP Data PDU提交给配置的RLC实体;
-否则:
-如果PDCP数据量小于ul-DataSplitThreshold,则:
-PDCP Data PDU应当可用于传输给配置的RLC实体;
-当被较低层请求时,将PDCP Data PDU提交给配置的RLC实体;
-否则:
-PDCP Data PDU应当可用于每个相关联的RLC实体的传输;
-当被较低层请求时,将PDCP Data PDU提交给请求的相关联的RLC实体。
注意:出于预处理的目的,当所述发送PDCP实体与两个RLC实体相关联时,在两个相关联的RLC实体之间的后续PDCP PDU内潜在引入的传输间隙在X ms内被关闭的情况下,允许向RLC提交PDCP PDU。当采用预处理时,除了PDCP数据量之外,还考虑两个相关联的RLC实体上尚未发送的RLC PDU的数据量,以与ul-DataSplitThreshold进行比较。
根据一些实施例,UE限制预处理的替代方法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识别将PDCP PDU传递到的RLC实体。注意,在整个说明书中,将模糊地使用PDCP PDU和RLC SDU。PDCP PDU是PDCP实体传递给RLC实体的内容。RLC SDU是RLC实体从PDCP实体接收的内容。第二部分是监侧PDCP PDU,并决定是否在第二RLC实体中发送PDCP PDU。
标识RLC实体以传递PDCP PDU。
第一部分(或标识要传递PDCP PDU的RLC实体)包括两个步骤。在步骤1处,UE计算用于对RLC SDU进行发送的时间(TtT)(也称为TtT_SDU)。该测量是针对每个RLC实体计算的。该测量还可以被处理以在连续操作中使用,并且可以是例如RLC SDU的平均TtT、中值TtT或最大TtT。RLC SDU的TtT是从PDCP实体向RLC实体传递PDCP PDU直到RLC实体发送完整的RLC SDU为止的时间或者直到UE已经接收到足够的许可以发送完整的RLC SDU的时间。
在步骤2处,UE决定首先利用哪个RLC实体来传递PDCP PDU。通常,UE将PDCP PDU传递给具有最短TtT(即时/平均/中值/最大)的RLC实体。不等式“TtT_SDU_1-TtT_SDU_2>偏移量”意味着第二RLC实体比第一RLC实体更快地传递PDCP PDU(索引1和2在此与RLC实体或小区组相关)。因此,UE可以偏向利用第二RLC实体对PDCP PDU进行传输。不等式“偏移量>TtT_SDU_1-TtT_SDU_2”意味着第一RLC实体比第二RLC实体更快地传递PDCP PDU。因此,UE可以偏向利用第一RLC实体对PDCP PDU进行传输。不等式“偏移量≤TtT_SDU_1-TtT_SDU_2≤偏移量”意味着由任一RLC实体进行的PDCP PDU的传输在偏移窗口内发生,因此PDCP实体可以将PDCP PDU传递给任一RLC实体。利用该实施例,实现了传输队列之间的负载平衡。TtT_SDU_1是第一RLC实体中的RLC SDU的(平均/中值/最大等)TtT,而TtT_SDU_2是第二RLC实体中的RLC SDU的(平均/中值/最大等)TtT。偏移量是(通过来自gNB的RRC信令)硬编码的值或配置的值。
根据一些实施例,UE 110的处理电路120可以被配置为获得对PDU进行预处理以便经由第一和/或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进行传输的最大预处理限制,并且执行一个或多个动作来防止对PDU的预处理超过最大预处理限制。这可以包括:丢弃被预处理以便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进行传输的PDU。这还可以包括: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来重传从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的传输中丢弃的预处理的PDU。
最大预处理限制可以包括对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上的第一PDU的传输与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上的第二PDU的传输之间的传输时间差的限制。
处理电路12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利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上的最大缓冲或排队时间来限制对PDU的预处理从而执行一个或多个动作,而PDU的前一或后一传输发生在第二RLC实体上。处理电路120还可以被配置为允许发生对PDU的预处理,直到发射机侧重新排序定时器到期为止,其中,当在第一PDU的传输和接下来的第二PDU的传输之间引入传输间隙时,开启定时器,并且其中,当传输间隙关闭时,停止定时器。
在接收到来自RLC实体的请求之前,可以允许对PDU进行预处理。在接收到来自RLC实体的请求之前,可以允许将PDU提交给RLC实体。
监测PDCP PDU并决定是否在第二RLC实体中发送PDCP PDU
备选方法的第二部分涉及监测PDCP PDU,并决定是否在第二RLC实体中发送PDCPPDU或者将PDCP PDU移动到第二RLC实体中。该第二部分包括步骤3,在步骤3中,UE监测并决定由第一RLC实体传递的PDCP PDU实际上是否应当由第二RLC实体发送。通常,UE可以估计传递给第一RLC实体的PDCP PDU是否可以由第二RLC实体发送。这可以通过考虑以下不等式来评估。TtT_SDU_1+TtT_SDU_2<T_delay-delta,其中T_delay是类似于T_reordering time参数的参数。它与发射机处的最大抖动或最大引入的重新排序时间相关,并且可以由RRC配置。
TTT_SDU_1+TTT_SDU_2>T_delay意味着:如果PDCP PDU缓冲在第一RLC实体中并且之后在第二个RLC实体中发送,则在接收机侧,PDCP PDU可能在T_delay到期之后到达。这意味着PDCP PDU将被丢弃。因此,当TTT_SDU_1+TTT_SDU_2>T_delay时,UE可能在将PDCP PDU缓冲在第一RLC实体中之后不会尝试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CP PDU。
TTT_SDU_1+TTT_SDU_2≤T_delay意味着:如果PDCP PDU缓冲在第一RLC实体中并且之后在第二RLC实体中发送,则在接收机侧,PDCP PDU可能在T_delay到期之前到达。这意味着PDCP PDU仍将被接受。因此,当TTT_SDU_1+TTT_SDU_2≤T_delay时,如果第一RLC实体在一段时间之后没有发送PDCP PDU,则UE仍然可以尝试利用第二RLC实体来传递PDCP PDU。
当满足不等式TTT_SDU_1+TTT_SDU_2≤T_delay时,当PDCP PDU被发送给第一RLC实体时,UE开启定时器(Waiting_timer)。当不等式Waiting timer=T_delay–TTT_SDU_2成立时,PDU实体将PDCP PDU传递给第二个RLC实体。为了避免RLC实体之间的乒乓现象,等式可以引入增量因子,例如Waiting timer=T_delay–TTT_SDU_2–delta_1。在首先通过第一RLC实体发送PDCP PDU并且随后决定要通过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U的情况下,增量可以是不同的。该等式可以是Waiting timer=T_delay–TTT_SDU_1–delta_2。
为了最小化UE处理,UE可以针对每n个PDCP PDU或每次存在传输间隙时发起测量/定时器。例如,如果每n个PDCP PDU发起测量,则步骤2和步骤3中做出的决定可以适用于SN=X且SN=X+n-1的所有PDCP PDU。同样,如果在存在间隙的情况下开启定时器,则步骤2和步骤3中做出的决定应当适用于所有PDU,直到下一个间隙为止。也可以使用两种方法的组合。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除了在本小节中描述的导致更均衡的数据队列并且因此导致更低的重新排序延迟/抖动的方法之外,UE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来进一步限制每个队列的预处理的绝对量:如果针对RLC实体缓冲的数据量高于配置的阈值,则不针对特定的RLC实体进行预处理;如果RLC实体的TtT_SDU高于配置的阈值,则不针对该RLC实体进行预处理。
存在两种思路。一方面,除非接收到上行链路许可,否则不应当将PDCP PDU提交给RLC实体进行传输。这种想法针对UL划分承载重用基于LTE阈值的机制。为了支持运营商和网络控制,不应当由UE来决定用于PDCP PDU的UL传输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需要在接收到UL许可之前确定路径,以允许有效的预处理。如果预先确定的UL划分比率不与UL许可比率相对应,则由UE进行的预处理或确定UL传输方向可能在PDCP接收机处导致大量的重新排序延迟。即,由重新排序延迟引起的抖动成为UE实施方式特定的。在RLC层上处理或丢弃数据、重新配置优先的UL路径、或动态地重新配置PDCP UL复制时,可能存在额外的标准化复杂性。有效的切换/复制激活/停用时间可能因一个RLC上的预处理的数据而延迟,该数据无法用于另一RLC上的传输/复制。
但是,在另一方面,为了实现有效的预处理而仅在请求时才将PDCP PDU提交给RLC可能造成显著负担。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避免不良UE行为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以包括:当无法发布另外的许可时,不根据许可比率进行预处理(导致重新排序延迟),或者使针对一个UL方向的预处理的数据卡住(导致最终的数据丢失)。
在本文中认识到,由于UE无法完全估计gNB的调度行为,所以将UL划分承载中的预处理留给UE是不可行的。通过限制直到发射机关闭传输间隙为止的最大时间(在PDCP n+1传输之后的用于发送PDCP PDU n的最大时间),可以避免不良的UE行为。
在一些实施例中,UE的PDCP确保不超过一半的PDCP SN空间被分配。复制也可以适用于PDCP控制PDU(PDCP Control PDU)。
根据一些实施例,处理电路120被配置为以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配置来操作,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RLC实体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U。处理电路120被配置为:标识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中的哪一个将传递第一PDU;将第一PDU缓冲在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中所标识的RLC标识中;监测对所标识的RLC标识中的第一PDU的预处理;以及基于监测来确定是否在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中的另一个中发送第一PDU。
标识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中的哪一个将传递第一PDU可以包括:针对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计算用于运送完整的RL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时间,其中,用于运送RLC SDU的时间包括从将RDU传递给相应的RLC实体直到相应的RLC实体发送完整的RLC SDU为止的时间或者直到UE已经接收到足够的许可来发送完整的RLC SDU的时间。处理电路120还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用于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中每一个实体的运送时间来确定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中的哪一个实体传递第一PDU。响应于确定用于第一RLC实体的运送时间和用于第二RLC实体的运送时间之和小于预定的时间延迟阈值,可以确定将在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中的另一个RLC实体中发送第一PDU。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经由中间网络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电信网络。参考图6,根据实施例,通信系统包括:电信网络610,如,3GPP类型的蜂窝网络,其包括接入网络611(如无线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614。接入网络611包括多个基站612a、612b、612c,例如NB、eNB、gNB或其他类型的无线接入点,每个基站定义对应的覆盖区域613a、613b、613c。每个基站612a、612b、612c可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615连接到核心网络614。位于覆盖区域613c中的第一UE 691被配置为无线连接到对应的基站612c或由对应的基站612c寻呼。覆盖区域613a中的第二UE 692可无线连接至对应的基站612a。虽然在该示例中示出了多个UE691、692,但是所公开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唯一的UE位于覆盖区域中或者唯一的UE连接到对应基站612的情况。
电信网络610本身连接到主机计算机630,主机计算机630可以体现在独立服务器、云实现的服务器、分布式服务器的硬件和/或软件中,或者体现为服务器群中的处理资源。主机计算机630可以由服务提供商所有或在服务提供商控制之下,或者可以由服务提供商操作或代表服务提供商操作。电信网络610与主机计算机630之间的连接621、622可以直接从核心网络614延伸到主机计算机630,或者可以经过可选的中间网络620。中间网络620可以是公共、私人或托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于一个的组合;中间网络620(如果有的话)可以是骨干网络或互联网;特别地,中间网络62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子网络(未示出)。
图6中的通信系统作为整体实现了连接的UE 691、692与主机计算机630之间的连接性。该连接可以被描述为过顶(OTT)连接660。主机计算机630和所连接的UE 691、692被配置为使用接入网络611、核心网络614、任何中间网络620和可能的其他中间基础设施(未示出)经由OTT连接650传送数据和/或信令。OTT连接650所通过的参与通信设备不知道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路由,在此意义上,OTT连接650可以是透明的。例如,基站612可以不被告知或不需要被告知关于进入的下行链路通信的过去路由,该下行链路通信具有源自主机计算机630并要被转发(例如,移交)到所连接的UE 691的数据。类似地,基站612不需要知道源自UE 691并朝向主机计算机630的输出的上行链路通信的未来路由。
现在将参考图7来描述在先前段落中讨论的UE、基站和主机计算机的根据实施例的示例实施方式,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部分无线连接上经由基站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主机计算机。在通信系统700中,主机计算机710包括硬件715,硬件1015包括通信接口716,通信接口716被配置为与通信系统700的不同通信设备的接口建立并保持有线或无线连接。主机计算机710还包括处理电路718,其可以具有存储和/或处理能力。特别地,处理电路718可以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这类器件的组合(未示出)。主机计算机710还包括软件711,软件711被存储在主机计算机710中或可由其访问,并且可以由处理电路718执行。软件711包括主机应用712。主机应用712可以被操作为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远程用户例如是经由OTT连接750连接的UE730,该OTT连接750终止于UE 730和主机计算机710。在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时,主机应用712可以提供使用OTT连接750发送的用户数据。
通信系统700还包括在电信系统中设置的基站720,基站720包括使其能够与主机计算机710和UE 730通信的硬件725。硬件725可以包括:通信接口726,用于建立和维护与通信系统700的不同通信设备的接口之间的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以及无线电接口727,用于建立和维护与位于基站720所服务的覆盖区域(在图7中未示出)中的UE 730的至少一个无线连接770。通信接口726可以被配置为便于与主机计算机710的连接770。连接770可以是直连,备选地,该连接可以经过电信网络的核心网络(在图7中未示出)和/或经过电信网络外部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网络。在所示实施例中,基站720的硬件725还包括处理电路728,处理电路728可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它们的组合(未示出)。基站720还具有内部存储或可经由外部连接访问的软件721。
通信系统700还包括已经提到的UE 730。UE 730的硬件735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口737,其被配置为与服务于UE 730当前所在的覆盖区域的基站建立并保持无线连接760。UE730的硬件735还包括处理电路738,处理电路738可以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这类器件的组合(未示出)。UE 730还包括软件731,软件731被存储在UE 730中或可由其访问,并且可以由处理电路738执行。软件731包括客户端应用732。客户端应用732可以被操作为在主机计算机710的支持下,经由UE 730向人类或非人类用户提供服务。在主机计算机710中,正在执行的主机应用712可以经由OTT连接750与正在执行的客户端应用732通信,该OTT连接750终止于UE 730和主机计算机710。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客户端应用732可以从主机应用712接收请求数据,并响应于请求数据来提供用户数据。OTT连接750可以传送请求数据和用户数据两者。客户端应用732可以与用户交互以生成其提供的用户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7中示出的主机计算机710、基站720、以及UE 730可能分别与图6中的主机计算机630、基站612a、612b、612c中的一个基站、以及UE 691、692中的一个UE相似或等同。也就是说,这些实体的内部工作方式可以如图7所示,并且独立地,周围网络拓扑可以是图6的网络拓扑。
在图7中,已经抽象地画出OTT连接750,用以说明主机计算机710与UE 730之间经由基站720的通信,但是没有明确地提及任何中间设备和经由这些设备的准确的路由消息。网络基础设施可以确定路由,其可以被配置为对于UE 730或运营主机计算机710的服务提供商或这二者隐藏起来。当OTT连接750是活跃的时,网络基础设施可以进一步做出动态改变路由的决定(例如,基于负载平衡考虑或网络的重新配置)。
UE 730与基站720之间的无线连接760与本公开的全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一致。各种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改进了使用OTT连接750提供给UE 730的OTT服务的性能,在OTT连接750中,无线连接760形成最后的部分。可以减少UE不佳行为,并且也可以减少接收上行链路许可的时间与发送非上行链路传输的时间之间的时间。更确切地,实施例的教导可以改进数据速率、时延和功耗,并且因此提供诸如减少的用户等待时间、更好的响应性、延长的电池寿命等益处。
可以提供测量过程以用于监测数据速率、时延和作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改进对象的其他因素。还可以存在可选的网络功能,用于响应于测量结果的变化而重新配置主机计算机710与UE 730之间的OTT连接750。用于重新配置OTT连接750的测量过程和/或网络功能可以在主机计算机710的软件711和硬件715中实现,或者在UE 730的软件731和硬件735中实现,或者在二者中实现。在实施例中,传感器(未示出)可以被部署在OTT连接750穿过的通信设备中或与这些通信设备相关联地被部署;传感器可以通过提供上文例举的监控量的值或者提供软件711、731可以从中计算或估计监控量的其他物理量的值,来参与测量过程。OTT连接750的重新配置可以包括消息格式、重传设置、优选路由等;重新配置不需要影响基站720,并且该重新配置对于基站720可以是不知道或察觉不到的。这种过程和功能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和实践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测量可以涉及专有UE信令,专有UE信令促进主机计算机710对吞吐量、传播时间、延迟等的测量。测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软件711和731使用OTT连接750发送消息(特别是空消息或“虚拟”消息),同时对传播时间、错误等进行监测。
图8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6和图7所描述的那些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为了简化本公开,在这部分中将仅仅包括图8的附图标记。在步骤810中,主机计算机提供用户数据。在步骤810的子步骤811(可以是可选的)中,主机计算机通过执行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820中,主机计算机发起至UE的传输,该传输携带用户数据。在第三步骤830(可以是可选的)中,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基站向UE发送在主机计算机发起的传输中携带的用户数据。在步骤840(其也可以是可选的)中,UE执行与主机计算机执行的主机应用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图9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6和图7所描述的那些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为了简化本公开,在这部分中将仅仅包括图9的附图标记。在方法的步骤910中,主机计算机提供用户数据。在可选子步骤(未示出)中,主机计算机通过执行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920中,主机计算机发起至UE的传输,该传输携带用户数据。根据本公开的全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传输可以经由基站进行传递。在步骤930(可以是可选的)中,UE接收传输中携带的用户数据。
图10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6和图7所描述的那些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为了简化本公开,在该部分中仅包括对图10的参考。在步骤1010(可以是可选的)中,UE接收由主机计算机提供的输入数据。附加地或备选地,在第二步骤1020中,UE提供用户数据。在步骤1020的子步骤1021(可以是可选的)中,UE通过执行客户端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步骤1010的子步骤1011(可以是可选的)中,UE执行客户端应用,该客户端应用响应于所接收的由主机计算机提供的输入数据而提供用户数据。在提供用户数据时,执行的客户端应用还可以考虑从用户接收的用户输入。无论提供用户数据的具体方式如何,UE都在子步骤1030(可以是可选的)中向主机计算机发起用户数据的传输。在所述方法的步骤1040中,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主机计算机接收从UE发送的用户数据。
图11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6和图7所描述的那些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为了简化本公开,在这部分中将仅仅包括图11的附图标记。在步骤1110(可以是可选的)中,根据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基站从UE接收用户数据。在步骤1120(可以是可选的)中,基站向主机计算机发起所接收的用户数据的传输。在第三步骤1130(可以是可选的)中,主机计算机接收由基站发起的传输中携带的用户数据。
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虚拟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单元或模块来执行本文公开的任何适合的步骤、方法、特征、功能或益处。每个虚拟装置可以包括多个这些功能单元。这些功能单元可以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所述处理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以及其他数字硬件(可以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数字逻辑等)。处理电路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该存储器可以包括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高速缓冲存储器、闪存设备、光学存储设备等。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一种或多种电信和/或数据通信协议的程序指令,以及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一种或多种技术的指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电路可以用于使相应的功能单元执行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一个实施例的对应功能。
因此,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UE的功能实现,以上行链路划分承载配置来将UE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U。该实现包括确定模块1202,用于确定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该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该实现还包括报告模块1204,用于基于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向至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报告PDCP数据量。该报告包括: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和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两者指示PDCP数据量;以及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仅向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指示PDCP数据量。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实现包括发送模块1206,用于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将PDCP数据量仅提交给第一RLC实体。
图1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UE的另一功能实现,该UE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PDU。该实现包括确定模块1302,用于确定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该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该实现还包括决定模块1304,用于基于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决定是允许向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还是仅向第一RLC实体提交PDCP数据量。该决定包括: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以及响应于确定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PDCP数据量仅提交给第一RLC实体。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实现包括发送模块1306,用于根据决定来提交PDCP数据量。
将理解,上述各种方法和实施例用于说明性目的,并且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可以根据需要对各种步骤进行组合、省略或重新排序,以实现期望的目标。通常,除非明确给定和/或从上下文中暗示不同的含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将根据其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普通含义来解释。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对“一/一个/元件、设备、组件、装置、步骤等”的所有引用应被开放地解释为指代元件、设备、组件、装置、步骤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必须明确地将一个步骤描述为在另一个步骤之后或之前和/或隐含地一个步骤必须在另一个步骤之后或之前,否则本文所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以所公开的确切顺序执行。在适当的情况下,本文公开的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可以应用于任何其他实施例。同样地,任何实施例的任何优点可以适用于任何其他实施例,反之亦然。通过描述,所附实施例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7)

1.一种用户设备UE(110)执行的方法,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分组数据单元PDU,所述方法(200)包括:
确定(202)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所述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以及
基于所述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将所述PDCP数据量至少报告(204)给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其中,所述报告(204)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将所述PDCP数据量指示(206)给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两者,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不满足所述第一阈值,将所述PDCP数据量仅指示(208)给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200),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是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是非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200),其中,所述第一RLC实体属于主小区组MCG,而所述第二RLC实体属于辅小区组SCG。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200),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不满足所述第一阈值,将所述PDCP数据量仅提交给所述第一RLC实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200),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对应于与所述第一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对应于与所述第二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
6.一种用户设备UE(110),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分组数据单元PDU,所述UE(110)包括:
收发机电路(122),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电路(120),可操作地与所述收发机电路(122)相关联,并且被配置为:
确定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所述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以及
基于所述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将所述PDCP数据量至少报告给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其中,所述报告(204)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将所述PDCP数据量指示(206)给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两者,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不满足所述第一阈值,将所述PDCP数据量仅指示(208)给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E(110),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是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是非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UE(110),其中,所述第一RLC实体属于主小区组MCG,而所述第二RLC实体属于辅小区组SCG。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UE(110),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20)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不满足所述第一阈值,将所述PDCP数据量仅提交给所述第一RLC实体。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UE(110),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对应于与所述第一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对应于与所述第二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
11.一种用户设备UE(110)执行的方法,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分组数据单元PDU,所述方法(300)包括:
确定(302)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所述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相关联的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以及
基于所述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决定(304)是允许将所述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还是仅提交给所述第一RLC实体,其中所述决定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决定(306)允许将所述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不满足第一阈值,决定(308)允许将PDCP数据量仅提交给所述第一RLC实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300),还包括:根据所述决定来提交所述PDCP数据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300),还包括:响应于决定允许将所述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将所述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请求所述PDCP数据量的任何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300),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是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是非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300),其中,所述第一RLC实体属于主小区组MCG,而所述第二RLC实体属于辅小区组SCG。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300),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对应于与所述第一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对应于与所述第二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
17.一种用户设备UE(110),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分组数据单元PDU,所述UE(110)包括:
收发机电路(122),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电路(120),可操作地与所述收发机电路(122)相关联,并且被配置为:
确定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所述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以及
基于所述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决定是允许将所述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还是仅提交给所述第一RLC实体,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20)被配置为: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所述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不满足所述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所述PDCP数据量仅提交给所述第一RLC实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UE(110),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2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决定来提交所述PDCP数据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UE(110),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20)被配置为:响应于决定允许将所述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将所述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请求所述PDCP数据量的任何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UE(110),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是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是非优先的上行链路传输路径。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UE(110),其中,所述第一RLC实体属于主小区组MCG,而所述第二RLC实体属于辅小区组SCG。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UE(110),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对应于与所述第一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对应于与所述第二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
2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无线设备(110)中的处理器(120)的程序指令,其中,所述程序指令被配置为当所述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120)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设备(11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和11-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200、300)。
24.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130),包括所存储的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25.一种无线设备(110),适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和11-16所述的任一方法(200、300)。
26.一种用户设备UE(110),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分组数据单元PDU,所述UE(110)包括:
确定模块(1202),用于确定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所述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以及
报告模块(1204),用于基于所述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将所述PDCP数据量至少报告给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其中,所述报告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将所述PDCP数据量指示给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两者,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不满足所述第一阈值,将所述PDCP数据量仅指示给所述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
27.一种用户设备UE(110),被配置为经由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和/或经由第二上行链路传输路径利用第二RLC实体来发送分组数据单元PDU,所述UE(110)包括:
确定模块(1302),用于确定被缓冲用于PDU传输的数据量总量,其中,所述数据量总量包括两个RLC实体中的待用于初始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量和RLC数据量;以及
决定模块(1304),用于基于所述数据量总量是否满足或超过第一阈值来决定是允许将所述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还是仅提交给所述第一RLC实体,其中,所述决定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满足或超过所述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所述PDCP数据量提交给两个RLC实体中的任一个,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数据量总量不满足所述第一阈值,决定允许将所述PDCP数据量仅提交给所述第一RLC实体。
CN201880075841.5A 2017-09-28 2018-09-26 Pdcp ul划分和预处理 Active CN1113867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64640P 2017-09-28 2017-09-28
US62/564,640 2017-09-28
PCT/IB2018/057464 WO2019064204A1 (en) 2017-09-28 2018-09-26 SHARING AND PRE-PROCESSING UL PDCP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6743A true CN111386743A (zh) 2020-07-07
CN111386743B CN111386743B (zh) 2023-09-26

Family

ID=63963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5841.5A Active CN111386743B (zh) 2017-09-28 2018-09-26 Pdcp ul划分和预处理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2241B2 (zh)
EP (2) EP4087357A1 (zh)
JP (1) JP6882525B2 (zh)
KR (2) KR102089358B1 (zh)
CN (1) CN111386743B (zh)
DK (1) DK3689076T3 (zh)
ES (1) ES2927830T3 (zh)
HU (1) HUE060101T2 (zh)
MX (1) MX2020003474A (zh)
PL (1) PL3689076T3 (zh)
PT (1) PT3689076T (zh)
RU (1) RU2736634C1 (zh)
WO (1) WO2019064204A1 (zh)
ZA (1) ZA2020016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8698A (zh) * 2020-12-23 2021-05-11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507725A (zh) * 2021-07-14 2021-10-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42195A1 (en) 2017-06-02 2023-03-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Determining data available for transmission
EP4087357A1 (en) * 2017-09-28 2022-1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dcp ul split and pre-processing
US11825537B2 (en) * 2017-09-28 2023-1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DCP UL split and pre-processing
US10701755B2 (en) * 2018-04-16 2020-06-30 Phazr,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virtualized base stations network
KR102598001B1 (ko) * 2018-06-18 2023-11-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패킷 중복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246178B2 (en) 2018-07-06 2022-02-08 Apple Inc. Balanc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for dual connectivity
EP3826220B1 (en) * 2018-07-19 2022-06-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10993277B2 (en) 2018-12-04 2021-04-27 Apple Inc. Enhanced PDCP duplication handling and RLC failure handling
US11146992B2 (en) 2019-02-25 2021-10-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uplink bearer split configuration in multi-connectivity system
JP7088121B2 (ja) * 2019-04-16 2022-06-2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CN113490234B (zh) * 2021-06-07 2023-08-11 苏州博联科技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无线链路协议子层am实体数据传输优化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1622A (zh) * 2012-11-07 2015-08-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中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和逻辑信道优先化
WO2017007147A1 (en) * 2015-07-06 2017-0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iggering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dual connectivity and a device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96712C2 (ru) * 2005-05-03 2010-08-10 Эл 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Изменение настройки радиосвязи между терминалом и сетью
WO2016159528A1 (en) * 2015-03-30 2016-10-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7018538A1 (ja) * 2015-07-30 2017-02-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
JP6405476B2 (ja) * 2016-01-25 2018-10-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及び基地局
CN115996363A (zh) * 2016-02-03 2023-04-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WO2018131987A1 (en) * 2017-01-16 2018-07-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142195A1 (en) * 2017-06-02 2023-03-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Determining data available for transmission
EP4087357A1 (en) * 2017-09-28 2022-1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dcp ul split and pre-process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1622A (zh) * 2012-11-07 2015-08-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中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和逻辑信道优先化
WO2017007147A1 (en) * 2015-07-06 2017-0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iggering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dual connectivity and a device therefo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8698A (zh) * 2020-12-23 2021-05-11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507725A (zh) * 2021-07-14 2021-10-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137169A (ko) 2019-12-10
WO2019064204A1 (en) 2019-04-04
EP3689076B1 (en) 2022-08-10
ES2927830T3 (es) 2022-11-11
DK3689076T3 (da) 2022-10-10
HUE060101T2 (hu) 2023-01-28
MX2020003474A (es) 2020-08-03
RU2736634C1 (ru) 2020-11-19
KR20200028509A (ko) 2020-03-16
EP3689076A1 (en) 2020-08-05
ZA202001650B (en) 2021-07-28
KR102123781B1 (ko) 2020-06-16
JP6882525B2 (ja) 2021-06-02
CN111386743B (zh) 2023-09-26
US20190132897A1 (en) 2019-05-02
US10492241B2 (en) 2019-11-26
JP2020528677A (ja) 2020-09-24
EP4087357A1 (en) 2022-11-09
PT3689076T (pt) 2022-10-19
KR102089358B1 (ko) 2020-03-16
PL3689076T3 (pl)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6743B (zh) Pdcp ul划分和预处理
CN112544056B (zh) 用于集成接入回程(iab)网络的流量控制
EP3858053B1 (en) Enhanced uplink scheduling in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iab) networks
US20200228260A1 (en) Buffer handling utilizing in-band control signaling
EP4186277A1 (en) Handling of buffered traffic during inter-cu migration of an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iab) node
US20220408325A1 (en) Conditional Configuration in Multi-Connectivity Operation
US20240057185A1 (en) PDCP UL Split and Pre-Processing
US20230328604A1 (en) Handling of buffered traffic during inter-cu migration of an ancestor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iab) node
US20230269646A1 (en) Dual Active Protocol Stack (DAPS) Handover During URLLC Packet Duplication
EP3753141B1 (en) Nr rlc segment concatenation
CN114402551A (zh) 与使用数据复制来传输和重建数据流相关的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US20230403614A1 (en) Inter Base Station Handover with Dual Active Protocol Stack
EP4338529A1 (en) Buffer status report overhead estimation
WO202403927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implement configurable timers at the radio link control lay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4360399A1 (en) L1 signal to activate pdcp dupl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