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5865A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85865A CN111385865A CN201811647375.1A CN201811647375A CN111385865A CN 111385865 A CN111385865 A CN 111385865A CN 201811647375 A CN201811647375 A CN 201811647375A CN 111385865 A CN111385865 A CN 1113858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band
- network device
- random access
- module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101100533725 Mus musculus Smr3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274486 Mus musculus Cited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96622 Smr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800 disod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该第一频段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根据该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进而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并采用该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该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确定的随机接入过程的发射功率,准确度高,避免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浪费或时延增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系统中引入了补充上行链路(supplementaryuplink,SUL)技术以解决NR通信系统使用较高频段所导致的上行覆盖不足的问题。即,在NR通信系统中,当终端设备距离基站较远时,可以使用频段较低SUL频段进行随机接入;当终端设备距离基站较近时,可以使用频段较高的正常上行链路(Normal Uplink,NUL)频段进行随机接入。
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选择使用SUL进行随机接入时,其根据NR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为其配置的SUL相关参数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具体的,终端设备根据该网络设备为其配置的功率控制参数以及其根据从NR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NR DL)测得的下行信号功率,计算随机接入的发射功率。
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每个终端设备所处环境不同,该网络设备为其服务小区中的所有终端设备配置的相同功率控制参数无法匹配每个终端设备的实际情况,造成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浪费或时延增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浪费或时延增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所述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
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
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采用所述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根据该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进而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因而,终端设备确定的随机接入过程的发射功率比较准确,终端设备采用该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避免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浪费或时延增大的问题,提高了终端设备随机接入时的性能。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在所述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的在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和确定的实际下行路损,确定的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准确度高,降低了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功耗或接入时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终端设备功耗高或接入时延大的问题。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所述第二频段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频段。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的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和确定的实际下行路损,确定的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准确度高,降低了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功耗或接入时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存在的功耗高或接入时延大的问题。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再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包括:随机接入先导和随机接入消息3,所述发射功率包括:随机接入先导的发射功率、随机接入消息3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位于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中,且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新空口NR通信系统中。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适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所述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以及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在所述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
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所述第二频段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频段。
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再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包括:随机接入先导和随机接入消息3,所述发射功率包括:随机接入先导的发射功率、随机接入消息3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位于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中,且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新空口NR通信系统中。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适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
所述第一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以及将所述实际下行路损传输给所述第二模块,所述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
所述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采用所述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在所述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二模块;
所述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所述第二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所述第二频段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频段;
所述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所述第二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在第三方面的再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包括:随机接入先导和随机接入消息3,所述发射功率包括:随机接入先导的发射功率、随机接入消息3的发射功率。
在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位于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中,且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新空口NR通信系统中时,所述第一模块为LTE模块,所述第二模块为NR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在第二频段上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或者在第一频段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
所述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
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二方面的随机接入装置或者为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该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其次根据该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进而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最后采用该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该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确定的随机接入过程的发射功率,准确度高,避免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浪费或时延增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NR系统和LTE系统共址分布时终端设备上下行链路所用频段的示意图;
图3给出了随机接入过程的一般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5A和图5B为终端设备中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设计结构的简化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下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可适用于通信系统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0和位于网络设备10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终端设备。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11至终端设备16。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10作为发送者,可以向终端设备11至终端设备16中的一个或某几个终端设备发送信息。可选的,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4至终端设备16也可组成一个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15作为发送者,可以向终端设备14和终端设备16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发送信息。可选地,该通信系统不限于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只要该通信系统中存在发送信息的实体,以及存在接收信息的实体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所应用的通信系统可以为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高级的长期演进(LTE advanced,LTE-A)、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及其他应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可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即该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络侧的一种用来发送或接收信号的实体。从产品形态上来看,网络设备是具有中心控制功能的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热点(pico)、家庭基站(Femeto)、传输点(TP)、中继(Relay)、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在不同的通信模式下,该网络设备可能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以及可以是5G网络中对应的设备gNB。为方便描述,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网络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任意的终端,比如,终端设备可以是机器类通信的用户设备。终端设备是能够接收网络设备调度和指示信息的设备,终端设备也可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例如,手机、电脑、手环、智能手表、数据卡、传感器、站点(Station,STA)等设备,也就是说,所述终端设备也可称之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终端(terminal)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副链路(sidelink,D2D),例如,手环-手机组成通信系统中手环与手机之间的链路,其中,手环可视为终端设备,而手机视为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首先针对本申请实施例适用场景进行简要说明。
现有的蜂窝通信系统,如GSM、WCDMA、LTE等系统中,所支持的通信主要是针对语音和数据通信的。通常来说,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基站)支持的连接数有限。需要说明的是,在LTE中基站可以称之为4G基站(eNodeB,eNB),在下一代5G移动通信系统中(即新空口(newradio,NR))中,基站可以称为5G基站(gNodeB,gNB)。
相比较LTE系统,NR系统中引入了多种新的特性,其中包括上下行解耦,其中包括补充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SUL)技术。所谓SUL是针对NR系统上下行链路所用频段之间关系的解耦,即允许上行链路(uplink,UL)配置一个相比下行链路较低的频段,以解决或改善终端设备上行覆盖受限的问题。
例如,图2为NR系统和LTE系统共址分布时终端设备上下行链路所用频段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NR系统和LTE系统共址分布,即NR系统包括的第一网络设备21和LTE系统包括的第二网络设备22分布在相同或相近的位置。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假设NR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设备21、终端设备23、终端设备24,LTE系统包括第二网络设备22、终端设备23,即终端设备23既属于NR系统的范围,也属于LTE系统的范围,终端设备23可以利用使用LTE系统的频段范围进行上下行传输,也可以利用NR系统的频段范围进行上下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NR系统使用比LTE系统较高的频段F1(如3.5GHz,标注为3.5GHz@F1)进行上下行传输,LTE系统使用频段F2(如1.8GHz,标注为1.8GHz@F2)进行上下行传输。在NR系统中,NR系统所使用的上行链路可以称为正常上行链路(normal uplink,NUL)、或non-SUL等,NR系统使用的下行链路称为NR下行(downlink,DL)链路。
通常情况下,对比gNB的最大下行发射功率(比如43dBm),由于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相对受限(比如23dBm或26dBm),这会导致当NR系统的上下行传输使用相同或邻近频率时覆盖面积不对等,即NR上行覆盖范围远小于NR下行覆盖范围,在这种情况下NR系统的上行覆盖范围仅能达到数百米,其将要求NR网络部署更加密集,这样可能大大增强运营商的布网成本。
针对该问题,NR系统中引入了SUL特性,即为NR系统的上行链路配置一个较低的频段F2(例如,LTE系统的频段1.8GHz,标注为1.8GHz@F2)来解决NR使用相对较高频段时上行覆盖不足的问题。值得说明的是,经过实践验证,NR系统的上行链路可以使用F2频段(1.8GHz,即SUL)时其覆盖范围是采用F1频段(3.5GHz,即NUL)时的两倍,即采用SUL后NR系统的上行覆盖范围可以拓展至1km以上。因此,SUL特性有助于运营商提供连续覆盖,增强终端设备的移动体验,并可降低网络部署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SUL也可以是其它频段,如800MHz,NUL同样可以是其它频段,如28GHz,NUL频率高于SUL的频率。为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将以NUL为3.5GHz、SUL为1.8GHz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NUL和SUL也可使用其他频段,只要NUL频率高于SUL的频率即可。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广播随机接入资源配置即随机接入过程的功率控制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5G NR系统中的终端设备,根据5G NR标准协议,终端设备通过检测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获得下行同步,并且通过接收系统消息获得使用NUL进行随机接入时的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资源配置、功率控制参数等;如果终端设备可以使用SUL进行随机接入,那么基站还会通过系统消息为终端设备配置SUL相关参数,包括SUL/NUL选择门限参数(例如,SUL频段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门限值sul-RSRP-Threshold)、SUL上的随机接入资源配置、功率控制参数等。其中,功率控制参数包括RA前导(preamble)功率控制参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功率控制参数以及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功率控制参数。
可选的,NUL频段和SUL频段上的RA前导(preamble)功率控制参数、PUSCH功率控制参数以及PUCCH功率控制参数等都是各自独立配置的。终端设备进行随机接入时,首先会将测量到的NR DL链路上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DL RSRP)与gNB配置的SUL/NUL选择门限参数(sul-RSRP-Threshold)进行比对。SUL/NUL选择门限参数(sul-RSRP-Threshold)的物理意义是帮助终端设备确定选择NUL还是SUL进行随机接入,若DL RSRP<sul-RSRP-Threshold,终端设备选择SUL进行随机接入,通常来说,终端设备此时距离gNB可能较远或信道质量较差;若DL RSRP>=sul-RSRP-Threshold,终端设备选择NUL进行随机接入,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此时距离gNB可能较近或信道质量较好。此外,gNB还可以通过调整sul-RSRP-Threshold的大小来控制接入NUL/SUL的终端设备数量多少。
图3给出了随机接入过程的一般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其中,消息1(Msg1)和消息3(Msg3)是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UL消息,称为随机接入消息。在本实施例中,Msg1即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消息2(Msg2)和消息4(Msg4)是基站的响应消息,与现有技术中的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对其进行赘述。
当处于NR系统中的终端设备选择通过SUL链路进行随机接入时,终端设备首先根据从NR DL链路上测得的DL RSRP计算得到NR下行链路(NR DL)的路损,再根据基站配置的SUL链路的功率控制参数以及该路损计算随机接入过程中Msg1和Msg3的发射功率。
具体来说,Msg1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上发送。可选的,该Msg1的发射功率PPRACH,SUL由下述公式(1)确定:
PPRACH,SUL=min{PCMAX,PPRACH,target+PLNR DL} (1)
其中,PCMAX是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PPRACH,target是基站配置的在PRACH上的目标接收功率,PLNR DL为终端设备计算得到的NR下行链路的路损。
Msg3在PUSCH上发送,因此,该Msg3的发射功率PPUSCH,SUL可以由下述公式(2)确定:
其中,PO,PUSCH表示基站配置的在PUSCH上的目标接收功率,μ与在PUSCH上发送消息所使用资源的子载波间隔相关,M表示在PUSCH上发送Msg3所使用资源块数目,例如,2μ*15记为子载波间隔,单位15kHz;α为NR下行链路的路损因子,PLNR DL为终端设备测得的NR下行链路的路损,与PUSCH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相关,具体的MCS越高,Δ越大,因为高阶MCS要求更高的接收功率;f与动态功控相关,动态功控是网络设备在调度信令中指示终端设备本次传输的功率相比上次传输上调/下调一个值,f即用于反映这种动态调整的功率。PO,PUSCH、μ、M、α、Δ、f均有基站配置或由基站配置其它参数决定,且Msg3的α通常情况下取1,f通常情况下取0,仅PLNR DL需要终端设备测量和计算获得。
值得说明的是,公式(1)和公式(3)中的PLNR DL具体取值可能不一致,其分别是终端设备所在场景下实时测得的路损值。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公式(1)和公式(2)中的路损均使用NR DL链路(3.5GHz)的路损,而Msg1和Msg3则是在SUL链路(1.8GHz)上发送,1.8GHz和3.5GHz链路的路损存在较大差异,这会导致Msg1和Msg3的功控不准确。为解决此问题,PPRACH,target和PO,PUSCH中包含了3.5GHz链路和1.8GHz链路的路损差。
具体的,在公式(1)中,PPRACH,target=PPRACH,target,real-ΔPL。
其中,PPRACH,target,real是路基站在SUL链路上进行随机接入的实际目标接收功率,ΔPL为3.5GHz和1.8GHz链路的路损差。终端设备可根据终端设备在NUL和SUL上的上行信号测量结果来估计出ΔPL。由于SUL链路仅用于UL,即SUL频段没有下行参考信号,故终端设备无法通过测量两个频段的路算来获得路损差ΔPL。
同理,在公式(2)中,PO,PUSCH=PO,PUSCH,real-ΔPL。
其中,PO,PUSCH,real是针对SUL链路,基站在PUSCH上的实际目标接收功率。
这样,终端设备根据公式(1)和(2)即可正确确定Msg1和Msg3的发射功率。
然而,对于随机接入过程,公式(1)中的PPRACH,target和公式(2)中的PO,PUSCH都是小区级功率控制参数,即基站为当前小区中所有终端设备配置相同的目标接收功率参数,相应的,每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的目标接收功率参数来确定各自在随机接入过程时Msg1或Msg3的发射功率。PO,PUSCH由小区标称功率和终端设备标称功率构成,其本身是每个终端设备具有不同的配置参数,但对于Msg3而言,终端设备的标称功率为0,故Msg3的PO,PUSCH只包括小区标称功率,实际上是小区级功率控制参数。
由于不同终端设备的周边环境不同,导致不同终端设备的3.5GHz链路和1.8GHz链路之间的路损差不同,进而使得不同终端设备的PPRACH,target和PO,PUSCH不同,而基站不可能配置一个适用于所有终端设备的上述目标接收功率。这导致,在基站配置了PPRACH,target和PO,PUSCH之后,有的终端设备基于它们计算出的Msg1/Msg3发射功率大于实际需要的功率,造成终端设备功耗升高;有的终端设备基于它们计算出的Msg1/Msg3发射功率小于实际需要的功率,终端设备需要多次发送Msg1/Msg3才能成功被基站接收,多次发送同样造成UE功耗升高,且引入额外时延。
所以,在5G NR的上下行解耦(SUL)场景中,当终端设备在SUL上进行随机接入时,由于Msg1和Msg3的功控参数是小区级参数,不能完全匹配每个终端设备的实际情况,导致终端设备的功耗升高,且可能带来时延。
针对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首先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该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其次根据该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在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进而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最后采用该发射功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该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终端设备准确的确定随机接入过程的发射功率,避免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浪费或时延增大的问题。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随机接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
其中,该第一频段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
示例性的,第一网络设备是LTE基站,第二网络设备是5G NR基站,本申请实施例的前提是网络侧采用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方式部署,且LTE系统的基站和5G NR系统的基站共址部署。这样,LTE系统的下行链路和NR系统的补充上行链路SUL才是同一链路,终端设备利用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计算得到的实际下行路损才能用于第一频段链路的功率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上述图2所示的NR系统和LTE系统共址分布时的场景中,该方法适用的终端设备可以图2所述场景中的终端设备23。也即,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位于LTE通信系统中,且该终端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位于NR通信系统中。
通常情况下,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位于LTE通信系统和NR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其可以在第一频段上与LTE通信系统中的第一网络设备进行信息收发,也可以在第二频段上与NR通信系统中第二网络设备进行信息收发。
示例性的,在LTE通信系统中,该第一频段是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的通信链路。具体的,对于LTE的FDD系统,该第一频段可以是下行链路频段;对于LTE的TDD系统,该第一频段可以是上行链路频段或下行链路频段。
在NR通信系统中,该第一频段可以是终端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通信的补充上行链路。该第二频段是终端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通信的正常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段。
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上发送的下行信号,从而获取到该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即下行信号接收功率。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频段上的下行信号通常是下行参考信号,例如,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或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下行信号的具体形式,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其中,第一模块(例如,LTE模块)用于和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上发送的下行信号或者在第一频段上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等;第二模块(例如,5GNR模块)用于和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频段上发送的下行信号或者在第一频段和/或第二频段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等。
步骤42:根据该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一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下行信号获取到在第一频段上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之后,可以基于该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以及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发射功率,确定出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一模块可以是pre-5G模块,例如,可以是LTE模块。第二模块可以是5G NR模块。假设第一频段为1.8GHz(LTE频段,对于5G NR系统来说,为SUL频段),则终端设备首先通过该第一模块即LTE模块接收第一网络设备的LTE下行参考信号,测得1.8GHz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记为PLSUL。
假设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模块在第一频段上测得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为PR,RS,第一网络设备发射下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为PT,Rs,则PLSUL=PT,RS-PR,RS。其中,PT,RS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的,例如,通过系统消息配置;PT,RS也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预定义规则计算得到的。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总发射功率为P,系统带宽为W,子载波间隔为ΔW,则其中,P可以是预定义(例如,P=43dBm)的或第一网络设备通知(如通过系统消息)终端设备的,W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通知(如通过系统消息)终端设备的,ΔW可以是预定义(例如,ΔW=15kHz)的或第一网络设备通知(如通过系统消息)终端设备的。
步骤43:根据该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在上下行解耦场景下,假设终端设备选择通过第一频段接入网络,则终端设备的第一模块(例如,LTE模块)在确定出在第一频段上的实际下行路损PLSUL之后,可以将该实际下行路损PLSUL传送给第二模块即5G NR模块,这样第二模块可以根据该PLSUL确定在第一频段上执行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PSUL。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上述内容可知,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中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该随机接入消息包括:两个消息,即消息1(Msg1)和消息3(Msg3),其中,该消息1(Msg1)也即随机接入先导,消息3(Msg3)也称为随机接入消息3,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的上述发射功率包括上述两个消息分别对应的发射功率,即该发射功率包括:随机接入先导的发射功率、随机接入消息3的发射功率。当然,本方案也可仅用于Msg1和Msg3中的一个消息的发射功率确定。
步骤44:采用上述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第二模块确定出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后,则可以在第一频段上发送该随机接入消息,其中,随机接入消息可以是Msg1或Msg3。即终端设备采用该发射功率通过该第二模块在第一频段上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
值得说明的是,图5A和图5B为终端设备中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可选的,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在实际实现时,终端设备中的该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可能使用不同天线,参照图5A所示;可选的,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中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也可能使用相同天线,参照图5B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使用天线的样式,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通过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该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其次根据该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进而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最后采用该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该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终端设备准确的确定随机接入过程的发射功率,避免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浪费或时延增大的问题。
示例性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上述步骤43(根据该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1: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组成的通信系统,第一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配置在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功率控制参数,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为终端设备进行配置。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NR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若想在第一频段上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所以,终端设备首先需要接收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使用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功率控制参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该功率控制参数称为第一功率控制参数。
值得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的第一模块接收该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并将其传输给该终端设备的第二模块,以使第二模块确定通过第一频段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随机接入消息发射功率。
相应的,如图6所示,上述步骤43(根据该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62:根据该实际下行路损和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该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该实际下行路损和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可以均是终端设备的第一模块确定和/或接收到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模块根据获取到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出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以及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均将其传输给第二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模块可以分别或一起传输获取到上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接收到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传输的方式进行限定,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示例性的,第二模块可以基于该实际下行路损和第一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在该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具体的,对于上述消息1,即Msg1,也称随机接入先导,第二模块(5G NR模块)通过如下公式(3)确定消息1的发射功率:
PPRACH,SUL=min{PCMAX,PPRACH,target,real+PLSUL} (3)
其中,同上述公式(1)中的类似,该PCMAX是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
不同的是,该PPRACH,target,real是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使用第一频段通信时,第一网络设备在PRACH上的实际目标接收功率,而不是第一网络设备在PRACH上的目标接收功率。在本实施例中,公式(3)中的PPRACH,target,real即为前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中的一个目标接收功率。
作为一种示例,若第一模块是LTE模块,则PPRACH,target,real实际上是LTE系统中的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系统消息配置的第一频段(例如,1.8GHz频段)的PRACH目标接收功率。
上述第一频段上的实际下行路损PLSUL为终端设备的第二模块根据在第一频段上获取到的下行信号(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接收功率计算出的在第一频段上的实际下行路损,而不是终端设备的第二模块根据从第二频段的下行链路上测得的下行信号(由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接收功率计算得到在第二频段的下行链路上的路损,所以,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确定的消息1的发射功率比较准确。
对于上述消息3,即Msg3,也称随机接入消息3,第二模块(5G NR模块)通过如下公式(4)确定消息3的发射功率:
Msg3的发射功率类似于Msg1的发射功率确定。具体的,该PCMAX是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不同的是,目标接收功率PO,PUSCH,real是终端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使用第一频段通信时,第二网络设备在PUSCH上的实际目标接收功率,而不是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的其在PUSCH上的目标接收功率。在本实施例中,公式(4)中的PO,PUSCH,real即为前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中的一个目标接收功率。
作为一种示例,若第一模块是LTE模块,则PO,PUSCH,real实际是LTE系统中的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系统消息配置的第一频段(例如,1.8GHz频段)PUSCH目标接收功率。
在第一频段上的实际下行路损PLSUL与公式(3)中的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公式(4)中的μ、M、α、Δ和f与上述公式(2)中的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在根据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还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进而根据该实际下行路损和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该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基于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确定的发射功率,准确度高,降低了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功耗或接入时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终端设备功耗高或接入时延大的问题。
示例性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上述步骤43(根据该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
其中,该第二频段为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频段。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终端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组成的通信系统,第二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配置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随机接入资源和功率控制参数,具体的,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消息为终端设备进行配置。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NR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若想在第一频段上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所以,终端设备可以首先接收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使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功率控制参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该功率控制参数称为第二功率控制参数。
值得说明的是,该第二功率控制参数包括:终端设备使用第二频段时,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接收功率。
相应的,如图7所示,上述步骤43(根据该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72:根据该实际下行路损和第二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该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该实际下行路损是终端设备的第一模块确定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模块根据确定出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之后便将其传输给第二模块。
这样,第二模块可以基于接收到的该实际下行路损和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出在该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消息1,第二模块(5G NR模块)仍通过上述公式(3)确定消息1的发射功率。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公式(3)中的PPRACH,target,real是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利用第二频段随机接入时在PRACH上的目标接收功率。即,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模块(如5G NR模块)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系统消息配置的PRACH目标接收功率,并将该值作为PPRACH,target,real。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将5G NR系统的第二频段(例如,3.5GHz频段)的PRACH目标接收功率,作为其在第一频段(例如,1.8GHz频段)的PRACH目标接收功率使用。因而,根据该公式(3)也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在本实施例中,公式(3)中的PPRACH,target,real即为前述第二功率控制参数中的一个目标接收功率。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消息3,第二模块(5G NR模块)仍通过上述公式(4)确定消息3的发射功率。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公式(4)中的PO,PUSCH,real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利用第二频段随机接入时在PUSCH上的目标接收功率。即,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模块(如5G NR模块)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系统消息配置的在PUSCH上的目标接收功率,并将该值作为PO,PUSCH,real。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将5G NR系统的第二频段(例如,3.5GHz频段)PUSCH目标接收功率,作为其在第一频段(例如,1.8GHz频段)的PUSCH目标接收功率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公式(4)中的PO,PUSCH,real即为前述第二功率控制参数中的一个目标接收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在根据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还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该第二频段为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频段,根据该实际下行路损和第二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该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该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也能够准确的确定出在第一频段上的发射功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存在的功耗高或接入时延大的问题。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终端设备中,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实现。如图8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81、处理模块82和发送模块83。
其中,该获取模块81,用于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所述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
该处理模块82,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以及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该发送模块83,用于采用所述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
示例性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91。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设计中,该接收模块91,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82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在所述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
相应的,上述处理模块82,用于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该处理模块82,具体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接收模块91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该接收模块91,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82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所述第二频段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频段。
相应的,上述处理模块82,用于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该处理模块82,具体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接收模块91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包括:随机接入先导和随机接入消息3,所述发射功率包括:随机接入先导的发射功率、随机接入消息3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位于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中,且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新空口NR通信系统中。
本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装置可用于执行图4至图7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方案,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终端设备中,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实现。如图10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模块101和第二模块102。
其中,该第一模块101,用于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以及将所述实际下行路损传输给所述第二模块102。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
该第二模块1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采用所述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
示例性的,作为一种示例,该第一模块1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在所述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二模块102。
该第二模块1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该第二模块102,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示例性的,作为另一种示例,该第二模块102,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频段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频段。
相应的,该第二模块1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所述第二模块102,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接入消息包括:随机接入先导和随机接入消息3,所述发射功率包括:随机接入先导的发射功率、随机接入消息3的发射功率。
示例性的,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位于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中,且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新空口NR通信系统中时,所述第一模块为LTE模块,所述第二模块为NR模块。
本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装置可用于执行图4至图7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方案,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图8至图10所示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确定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图4至图7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图1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设计结构的简化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收发器111、控制器/处理器112和存储器113。
其中,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收发器111可以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以及采用确定的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
该控制器/处理器112可以对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图4至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技术的其他过程。例如,该控制器/处理器112用于控制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根据该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以及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等操作过程。作为示例,控制器/处理器11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4至图7中的各个步骤。
存储器113用于存储用于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例如,该存储器113可以用于存储收发器111从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的下行信号,以及存储控制器/处理器112的执行指令和执行结果。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该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114。
在调制解调处理器114中,编码器115可以用于接收要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并对上行链路信号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116用于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上行链路信号。解调器117用于处理(例如,解调)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解码器118用于进一步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下行链路信号。编码器115、调制器116、解调器117和解码器118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14来实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
本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装置可用于执行图4至图7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方案,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图4至图7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还一种运行指令的芯片,所述芯片用于执行上述图4至图7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21、第一网络设备122和第二网络设备123。
其中,该终端设备121可以在第一频段上与第一网络设备122进行通信,也可以在第二频段上与第二网络设备123进行通信,还可以在第一频段上向第二网络设备123发送上行信号。
可选的,该第一频段为第一网络设备122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123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121可以是上述图8和图9所示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装置,也可以是上述图10所示的随机接入装置,还可以是上述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121可以用于执行图4至图7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关于终端设备12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Claims (21)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所述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
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
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采用所述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在所述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所述第二频段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频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消息包括:随机接入先导和随机接入消息3,所述发射功率包括:随机接入先导的发射功率、随机接入消息3的发射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位于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中,且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新空口NR通信系统中。
8.一种随机接入装置,适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所述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以及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在所述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所述第二频段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频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消息包括:随机接入先导和随机接入消息3,所述发射功率包括:随机接入先导的发射功率、随机接入消息3的发射功率。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位于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中,且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新空口NR通信系统中。
15.一种随机接入装置,适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
所述第一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根据所述下行信号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第一频段的实际下行路损,以及将所述实际下行路损传输给所述第二模块,所述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
所述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采用所述发射功率通过第一频段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在所述第一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并将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二模块;
所述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所述第二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之前,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在第二频段执行随机接入时的第二功率控制参数,所述第二频段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频段;
所述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所述第二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实际下行路损和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参数,确定在所述第一频段上随机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的发射功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位于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中,且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新空口NR通信系统中时,所述第一模块为LTE模块,所述第二模块为NR模块。
19.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频段上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在第二频段上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或者在第一频段上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
所述第一频段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频段,但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补充上行链路SUL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正常上行链路NUL;
所述终端设备为上述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或上述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或者上述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47375.1A CN111385865B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PCT/CN2019/122549 WO2020134897A1 (zh) | 2018-12-29 | 2019-12-03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647375.1A CN111385865B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85865A true CN111385865A (zh) | 2020-07-07 |
CN111385865B CN111385865B (zh) | 2021-07-16 |
Family
ID=71129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647375.1A Active CN111385865B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85865B (zh) |
WO (1) | WO202013489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95755A (zh) * | 2021-06-09 | 2021-09-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41811A (zh) * | 2016-03-29 | 2017-10-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装置、方法及基站 |
US20170318470A1 (en) * | 2016-04-29 | 2017-11-02 | Intel Corporation | Sas pal gaa co-channe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
CN108401525A (zh) * | 2017-12-25 | 2018-08-1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功率余量报告传输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648522A4 (en) * | 2017-06-22 | 2021-01-20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SS |
-
2018
- 2018-12-29 CN CN201811647375.1A patent/CN111385865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03 WO PCT/CN2019/122549 patent/WO202013489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41811A (zh) * | 2016-03-29 | 2017-10-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用于通信系统的调度装置、方法及基站 |
US20170318470A1 (en) * | 2016-04-29 | 2017-11-02 | Intel Corporation | Sas pal gaa co-channe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
CN108401525A (zh) * | 2017-12-25 | 2018-08-1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功率余量报告传输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ERICSSON: "Further discussion on Power control for SUL", 《3GPP》 * |
ERICSSON: "NR and LTE Coexistence", 《R1-1716532,3GPP》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95755A (zh) * | 2021-06-09 | 2021-09-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395755B (zh) * | 2021-06-09 | 2022-12-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34897A1 (zh) | 2020-07-02 |
CN111385865B (zh) | 2021-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64006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 |
CN110049557B (zh) |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
US20200022096A1 (en) | Controlling power in non-licensed band | |
EP2753037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control | |
WO2019080817A1 (zh) | 一种信号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
WO2019028850A1 (en) |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MULTIPLE SS BLOCKS AND MEASURING RRM IN A BROADBAND CARRIER | |
CN109479247B (zh) | 用于报告功率余量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9287000B (zh) | 在双连接中设定次要节点及回报的装置及方法 | |
US20210289561A1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20200022090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0139382B (zh) | 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 |
EP418502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ower | |
CN110351822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30171704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22147735A1 (zh) | 确定发送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336260A1 (en) | Method for signal processing,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11297579B2 (en) |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low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 |
CN111385865B (zh)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1771338B (zh) | 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跳频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
JP2024514131A (ja) | 処理能力が制約されたシナリオにおいてマルチrtt測位を改善するためにprsとsrsとの関連付けを定義すること | |
CN116868637A (zh) | 无线通信中定时提前的验证 | |
RU2826534C1 (ru) |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и передач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 |
WO2022067735A1 (zh) | 频域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397319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23213602A1 (en) | Methods for beam specific power contro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