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5001B - 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5001B
CN111385001B CN201811620016.7A CN201811620016A CN111385001B CN 111385001 B CN111385001 B CN 111385001B CN 201811620016 A CN201811620016 A CN 201811620016A CN 111385001 B CN111385001 B CN 111385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users
root node
capacit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00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5001A (zh
Inventor
钱欣瑞
程巍
杜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6200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500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0383 priority patent/WO20201347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5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5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5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5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根节点用户,根据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将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将加入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将能够提高系统容量的用户加入空分组,既考虑了相关性对空分组内用户带来的干扰影响,又考虑了用户信道质量对空分组容量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英文:Multi-User 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缩写:MU-MIMO)技术是目前提升系统容量最主要的技术手段,该技术是利用不同用户间的空间分割构成不同的信道,可以使得具有一定空间隔离的用户复用相同的物理资源,从而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可以让小区中不同用户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进行调度。MU-MIMO技术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有限的时频域资源,可以大幅提升系统容量。
MU-MIMO技术复用时频资源时引入了用户间干扰,相比于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英文:Single-User 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缩写:SU-MIMO)用户单次可传输数据量下降;同时,正因为时频资源的复用,增加了系统内每个用户的调度机会。因此,有需要平衡两者的关系,提高系统容量。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提高系统容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通过以下各方面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包括: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包括:将所述用户队列中的第一个用户确定为所述根节点用户,将所述用户队列中的其他用户确定为所述非根节点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包括:根据空分组用户之间的平均相关性,当前空分流数,查取空分组的干扰参数;根据所述干扰参数和各个所述空分组用户的SU SINR预估系统容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包括: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从低到高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包括:对于相关性区间划分相同的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参考信号的信干燥比SRS-SINR从高到低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包括: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左上角第一个用户作为所述特定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包括: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包括: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小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不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并结束所述用户分组的方法。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分组的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分组模块,用于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队列中的第一个用户确定为所述根节点用户,将所述用户队列中的其他用户确定为所述非根节点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空分组用户之间的平均相关性,当前空分流数,查取空分组的干扰参数;根据所述干扰参数和各个所述空分组用户的SUSINR预估系统容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从低到高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对于相关性区间划分相同的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参考信号的信干燥比SRS-SINR从高到低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模块用于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左上角第一个用户作为所述特定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小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不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并结束所述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控制客户端流量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控制客户端流量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将能够提高系统容量的用户加入空分组,既考虑了相关性对空分组内用户带来的干扰影响,又考虑了用户信道质量对空分组容量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提高系统容量主要的策略一般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策略利用空间信息将用户进行分组,按照用户空间信息对用户进行分组分类。将不同分类的用户一起调度,期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用户间干扰。
第二类策略通过遍历用户配对组合,评估不同组合预期流量,基于流量最大化原则选取配对组,尽可能使整个配对组流量最大。
第一类策略思路简单可以稳定提升小区流量,但是由于完全按照用户空间信息对用户进行分类,无法完全挖掘系统潜力。第二类策略增加了对配对组用户整体流量分析,但是由于遍历次数较多,预估方法可能较为复杂,计算复杂度很高,较为耗时。在测量准确,预估方法可靠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最大的系统容量。
因此,本申请的设计人认为切实可行的调度策略可以结合两者的思想,充分利用用户空间信息,结合预估计算,尽可能地挖掘系统潜力。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例如用户设备或基站设备。换言之,所述方法可以由安装在用户设备或基站设备的软件或硬件来执行。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
从服务质量(英文:Quality of Service,缩写:Qos)模块获取待调度用户队列。QoS指网络能够利用各种基础技术,为指定的网络通信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技术。从用户队列中确定MU-MIMO的根节点用户,将所述根节点用户加入空分组,初始状态时空分组可以只有根节点用户一个用户。
S20: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
S30: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
S40: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
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说明该特定用户的加入能够提高系统容量,因此,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通过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将能够提高系统容量的用户加入空分组,既考虑了相关性对空分组内用户带来的干扰影响,又考虑了用户信道质量对空分组容量的提升。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例如用户设备或基站设备。换言之,所述方法可以由安装在用户设备或基站设备的软件或硬件来执行。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
从服务质量(英文:Quality of Service,缩写:Qos)模块获取待调度用户队列。QoS指网络能够利用各种基础技术,为指定的网络通信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技术。将所述根节点用户加入空分组,初始状态时空分组可以只有根节点用户一个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步骤可以具体包括步骤S11。
S11:将所述用户队列中的第一个用户确定为所述根节点用户,将所述用户队列中的其他用户确定为所述非根节点用户。
S20: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步骤可以具体包括步骤S21~S22。
S21:根据空分组用户之间的平均相关性,当前空分流数,查取空分组的干扰参数。
S22:根据所述干扰参数和各个所述空分组用户的SU SINR预估系统容量。
S30: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步骤可以具体包括步骤S31~S33。
S31: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从低到高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
S32:对于相关性区间划分相同的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参考信号的信干燥比SRS-SINR从高到低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
S33: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左上角第一个用户作为所述特定用户。
S40: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步骤可以具体包括步骤S41~S42。
S41: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
此时,说明该特定用户的加入能够提高系统容量,因此,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更新空分组用户,并返回执行步骤S21。
S42: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小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不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并结束所述用户分组的方法。
举例进行说明,假设现仅存在6UE在该系统内。
Qos模块输出用户顺序为UE1UE2UE3UE4UE5UE6
用户SRS SINR(dB)依次为:[23,27,23,25,30,18]
用户间相关性如下:
UE<sub>1</sub> UE<sub>2</sub> UE<sub>3</sub> UE<sub>4</sub> UE<sub>5</sub> UE<sub>6</sub>
UE<sub>1</sub> 1.00 0.17 0.08 0.07 0.45 0.15
UE<sub>2</sub> 0.17 1.00 0.33 0.62 0.15 0.25
UE<sub>3</sub> 0.08 0.33 1.00 0.43 0.12 0.41
UE<sub>4</sub> 0.07 0.62 0.43 1.00 0.05 0.54
UE<sub>5</sub> 0.45 0.15 0.12 0.05 1.00 0.21
UE<sub>6</sub> 0.15 0.25 0.41 0.54 0.21 1.00
根据步骤S11,从Qos模块获取待调度用户队列,将第一个用户作为MU-MIMO的根节点用户,其余待调度用户作为非根节点参与后续配对流程。
UE1作为空分配对根节点,UE2-UE6作为待配对用户。根据配对组内用户之间相关性、SRS SINR、总空分流数,预估小区容量,记做Cgroup
Cgroup的计算流程:
1、根据根节点SU SINR查表获得当前空分组单流频谱效率SElayer_group
SINR和空分组单流频谱效率需要通过实测或者仿真获取,下表仅供参考。
SINR(dB) SE
-3 0.2344
-1.5 0.3770
0.5 0.6016
1.5 0.8770
3 1.1758
4.5 1.4766
5.5 1.6953
6.5 1.9141
7 2.1602
8 2.4063
8.5 2.5703
10 2.7305
11 3.0293
12 3.3223
13 3.6094
13.5 3.9023
14.5 4.2129
15.5 4.5234
16.5 4.8164
17.5 5.1152
18.5 5.3320
19 5.5547
20 5.8906
21.5 6.2266
22 6.5703
23.5 6.9141
24 7.1602
26 7.4063
2、根据Layegrrou和SElayer_group计算空分组容量Cgroup
Cgroup=Layergroup×SElayer_group×REnum
REnum是每一次调度可用的RE数,以100RB,sch有效符号数12计算,则可以认为REnum=14400。
Layergroup是当前空分组的层数,只有根节点的情况下,按照SU层数计算。
根据步骤S31~S32,对于非根节点用户(配对用户),按照该用户与空分组内用户相关性的最大值从低到高进行排序,以0.1为区间划分;对于相关性相同的按照SRS-SINR从高到低排序;输出待配对用户矩阵,配对优先级每一行递减;同一行内从左到右,优先级逐渐降低。
当前场景下初始相关性矩阵如下:
0.1 UE<sub>3</sub>(32) UE<sub>4</sub>(25)
0.2 UE<sub>2</sub>(27) UE<sub>6</sub>(18)
0.3
0.4
0.5 UE<sub>5</sub>(30)
0.6
0.7
0.8
0.9
1.0
根据步骤S33,从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左上角第一个用户尝试空分配对(UE3);
根据步骤S40,根据新加入待配对用户的配对组内用户相关性、SU SINR、总空分流数,预估加入新的配对用户后小区容量,记做Cgroup';
Cgroup'的计算流程:
1、计算空分组内用户SU SINR的线性平均值,记为SINRSU_group,单位dB;
2、根据空分组层数Layergroup和空分组内各用户间最大相关性Corgroup,查取空分组干扰参数Igroup,由于加入过程中是相关性优先加入,Corgroup可以简化为当前加入用户在待配对用户矩阵中行对应的相关性;
空分组干扰表格是根据实际测试数据总结,下表仅作参考。
... 4 ... 20 ... 24
0.1 ... 0.32 ... 1.92 ... 2.36
0.2 ... 0.6 ... 2.4 ... 2.85
0.3 ... 1.02 ... 2.97 ... 3.42
0.4 ... 1.57 ... 3.64 ... 4.08
0.5 ... 2.27 ... 4.42 ... 4.88
0.6 ... 3.16 ... 5.4 ... 5.85
0.7 ... 4.35 ... 6.64 ... 7.09
0.8 ... 6.07 ... 8.39 ... 8.84
0.9 ... 9.04 ... 11.41 ... 11.87
每一行代表不同的相关性,每一列对应的不同的空分组层数,表格中的值为干扰参数(dB)。
3、计算空分组平均调度SINR SINRsch_group,单位dB,如果空分组中仅有根节点用户则Igroup=0;
SINRsch_group=SINRSU_group-Igroup
4、根据SINRsch_group查表获得空分组单流频谱效率SElayer_group
SINRsch_group和空分组单流频谱效率通过实测结果获取,下表仅供参考。
Figure BDA0001926653230000121
Figure BDA0001926653230000131
5、根据Layergroup和SElayer_group计算空分组容量Cgroup
Cgroup=Layergroup×SElayer_group×REnum
REnum是每一次调度可用的RE数,以100RB,sch有效符号数12计算,则可以认为REnum=14400
对比Cgroup和Cgroup'决定是否将该用户加入空分组,以及判断是否结束配对流程。
具体地,根据步骤S41,如果Cgroup'大于Cgroup则认为新用户的加入将提升系统容量,则更新用户配对结果;重新计算待配对用户与空分用户之间相关性,按照步骤21的方法更新待配对用户矩阵,重复步骤30~40;
UE3加入空分组后待配对用户矩阵计算结果:
UE2相关性min(0.17,0.33)SRS SINR 27dB
UE4相关性min(0.07,0.43)SRS SINR 25dB
UE5相关性min(0.45,0.12)SRS SINR 30dB
UE6相关性min(0.15,0.41)SRS SINR 18dB
0.1
0.2
0.3
0.4 UE<sub>2</sub>(27)
0.5 UE<sub>5</sub>(30) UE<sub>4</sub>(25) UE<sub>6</sub>(18)
0.6
0.7
0.8
0.9
1.0
根据步骤S42,如果Cgrou'p小于Cgroup则认为新用户的加入会降低系统容量,并且待调度用户中不存在其他用户可以使系统容量提升,结束配对流程:结束当前配对流程,输出调度结果。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通过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SU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将能够提高系统容量的用户加入空分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矩阵维护的开销小,排序简单易行,本发明实施例既考虑了相关性对空分组内用户带来的干扰影响,又考虑了用户信道质量对空分组容量的提升,实时计算每加入一个配对用户对系统容量的贡献,当与根节点用户相关性最低的特定用户都不可以提升系统容量时结束用户分组,有效提高分组效率。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100包括:确定模块110、计算模块120、生成模块130和分组模块140。
确定模块110,用于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计算模块120,用于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生成模块130,用于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分组模块140,用于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10具体用于将所述用户队列中的第一个用户确定为所述根节点用户,将所述用户队列中的其他用户确定为所述非根节点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模块120具体用于根据空分组用户之间的平均相关性,当前空分流数,查取空分组的干扰参数;根据所述干扰参数和各个所述空分组用户的SU SINR预估系统容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生成模块130用于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从低到高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生成模块130用于对于相关性区间划分相同的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参考信号的信干燥比SRS-SINR从高到低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生成模块130用于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左上角第一个用户作为所述特定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组模块140用于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组模块140用于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小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不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并结束所述方法。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的装置,通过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将能够提高系统容量的用户加入空分组,既考虑了相关性对空分组内用户带来的干扰影响,又考虑了用户信道质量对空分组容量的提升。
图4示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子设备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存储器702中可以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或数据。其中,存储器702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器702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未示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该电子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更进一步地,处理器7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702通信,在该电子设备上执行存储器702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703,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704,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705,一个或一个以上键盘706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流程: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
由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分组的方法的电子设备,通过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将能够提高系统容量的用户加入空分组,既考虑了相关性对空分组内用户带来的干扰影响,又考虑了用户信道质量对空分组容量的提升。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流程: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
由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通过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将能够提高系统容量的用户加入空分组,既考虑了相关性对空分组内用户带来的干扰影响,又考虑了用户信道质量对空分组容量的提升。
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
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
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
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包括:
将所述用户队列中的第一个用户确定为所述根节点用户,将所述用户队列中的其他用户确定为所述非根节点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包括:
根据空分组用户之间的平均相关性,当前空分流数,查取空分组的干扰参数;
根据所述干扰参数和各个所述空分组用户的SU SINR预估系统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包括:
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从低到高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包括:
对于相关性区间划分相同的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参考信号的信干燥比SRS-SINR从高到低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包括:
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左上角第一个用户作为所述特定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包括:
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包括:
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小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不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并结束所述用户分组的方法。
9.一种用户分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
分组模块,用于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队列中的第一个用户确定为所述根节点用户,将所述用户队列中的其他用户确定为所述非根节点用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空分组用户之间的平均相关性,当前空分流数,查取空分组的干扰参数;根据所述干扰参数和各个所述空分组用户的SU SINR预估系统容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从低到高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对于相关性区间划分相同的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参考信号的信干燥比SRS-SINR从高到低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用于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左上角第一个用户作为所述特定用户。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小区容量小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时,不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所述空分组,并结束用户分组。
1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用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
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
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
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
1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从用户队列中确定根节点用户和非根节点用户,空分组用户包括所述根节点用户;
根据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单用户信干燥比SU SINR和空分流数,预估第一小区容量;
将所述非根节点用户按照与所述空分组用户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生成待配对用户矩阵,并从所述待配对用户矩阵中选择特定用户;
将加入所述特定用户之后的第二小区容量与所述第一小区容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特定用户加入空分组。
CN201811620016.7A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385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0016.7A CN111385001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CT/CN2019/120383 WO2020134771A1 (zh) 2018-12-28 2019-11-22 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0016.7A CN111385001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5001A CN111385001A (zh) 2020-07-07
CN111385001B true CN111385001B (zh) 2022-09-30

Family

ID=71129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0016.7A Active CN111385001B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85001B (zh)
WO (1) WO202013477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4146A (zh) * 2007-12-21 2010-12-01 摩托罗拉公司 Wimax中的上行链路协同sdma用户配对的方法
CN102316597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Mimo系统中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2932113A (zh) * 2011-08-12 2013-02-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多用户mimo 配对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5611640A (zh) * 2015-10-30 2016-05-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公平度可调的CoMP下行用户调度方法
CN107846266A (zh) * 2016-09-18 2018-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频资源空分调度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44288B2 (en) * 2008-07-31 2014-02-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Uplink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DMA) user pairing and scheduling
CN101997583B (zh) * 2009-08-21 2015-07-01 索尼株式会社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的上行多用户mimo用户配对方法和装置
CN101667896B (zh) * 2009-09-18 2013-02-27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基于码本的多用户mimo通信系统的用户选择方法
CN102142880A (zh) * 2011-05-10 2011-08-03 广州大学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多用户分集系统的用户快速调度方法
CN105406905B (zh) * 2014-09-10 2019-11-29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配对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US20180176743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ased determination of channel-correlation-based grouping metrics for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4146A (zh) * 2007-12-21 2010-12-01 摩托罗拉公司 Wimax中的上行链路协同sdma用户配对的方法
CN102316597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Mimo系统中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2932113A (zh) * 2011-08-12 2013-02-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多用户mimo 配对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5611640A (zh) * 2015-10-30 2016-05-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公平度可调的CoMP下行用户调度方法
CN107846266A (zh) * 2016-09-18 2018-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频资源空分调度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5001A (zh) 2020-07-07
WO2020134771A1 (zh) 2020-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1323B2 (en)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Liao et al. An efficient downlink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in LTE-advanced networks
CN106716865B (zh) 下行链路开环多用户协同多点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US9055603B2 (en) Scheduling of up-link transmission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132264B (zh) 多用户mimo-noma系统下行链路的用户分簇方法
JP6438597B2 (ja) アダプティヴダウンリンクCoMP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1028518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ing and selecting transmission points
JP2011524143A (ja) Ofdmaシステム内でのパフォーマンステストについて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4010511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and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3297180A1 (en)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23005448A1 (zh) 无线资源利用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43269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Leng et al. Client scheduling in wireless federated learning based on channel and learning qualities
RU2014134070A (ru) Систем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диосвязи, способ радиосвязи и машиночитаемый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CN104901732B (zh) 一种密集节点配置系统中的导频复用方法
CN111385001B (zh) 一种用户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401853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arrier load balancing
Li et al. QoS and channel state aware load balancing in 3GPP LTE multi-cell networks
Meng et al. Multi-user grouping based scheduling algorithm in massive MIMO uplink networks
CN106572536B (zh) 一种上行共享信道中多簇资源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Ramadan et al. Uplink cluster-based radio resource scheduling for HetNet mMTC scenarios
Sohn et al. Pilot reuse strategy maximizing the weighted-sum-rate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CN113286373B (zh) 一种上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Schito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sharing in multi-carrier networks
CN105101265B (zh) 一种用于解决小区服务中断的协作补偿服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