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4583A - 电子设备及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4583A
CN111384583A CN201811641787.4A CN201811641787A CN111384583A CN 111384583 A CN111384583 A CN 111384583A CN 201811641787 A CN201811641787 A CN 201811641787A CN 111384583 A CN111384583 A CN 111384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adiator
antenna
electronic device
move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17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4583B (zh
Inventor
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417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4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4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4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4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4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variation of frequency of radiated w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包括主体、天线辐射体、驱动机构、天线性能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天线辐射体连接;所述天线性能检测单元与所述天线辐射体连接,并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信号强度值;所述天线性能检测单元和所述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并通过所述天线性能检测单元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的信号强度值,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至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实现通过对天线辐射体位置的调整,提高天线信号的质量,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天线信号的强弱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天线辐射体一般固定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某个位置,当天线辐射体被遮挡或者当前位置天线辐射体信号不佳时,出现天线信号强度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天线信号的质量,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主体;
天线辐射体,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天线辐射体连接,且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在所述主体内移动;
天线性能检测单元,所述天线性能检测单元与所述天线辐射体电性连接,并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信号强度值;
控制单元,所述天线性能检测单元和所述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内设置有一转轴;
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绕所述转轴卷绕或者展开以收容于所述主体内或展开于所述主体外;
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天线辐射体,且设置于所述主体内,且可在所述主体内移动;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信号强度值,以及根据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其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体和天线辐射体,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主体为柱状;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当前的第一信号强度值;
当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并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从所述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中,确定最大信号强度值对应的位置为目标位置;
将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其可以根据天线辐射体的信号强度值,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天线辐射体移动实现通过对天线辐射体位置的调整,提高天线信号的质量,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种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种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种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七种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展开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局部装配示意图。电子设备10包括主体12、驱动机构22、天线辐射体24、天线性能检测单元26和控制单元28。天线辐射体24设置于主体12内。驱动机构22与天线辐射体24连接,且可以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24在所述主体12内移动。天线性能检测单元26与天线辐射体24电性连接,并获取天线辐射体24的信号强度值。天线性能检测单元26和驱动机构22均与控制单元28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8用于根据所述天线辐射体24的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2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24移动。
若当前天线辐射体24的天线信号较弱或变弱使,可以通过控制单元28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天线辐射体24移动,从而获取更好的天线信号,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8还可以用于控制驱动机构22驱动天线辐射体24移动时,通过天线性能检测单元26获取天线辐射体24在多个位置的信号强度值,控制单元28将天线辐射体24移动至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
天线辐射体24可以用来收发各个频段的天线信号,如2G、3G、4G和5G天线信号,也可以用来收发WIFI、GPS、蓝牙等信号。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天线辐射体24移动,如驱动天线辐射体24沿电子设备的径向方向移动,也可以驱动天线辐射体24沿电子设备的轴向方向移动。天线性能检测单元26在天线辐射体24移动过程中,实时检测天线辐射体24的信号强度值,天线辐射体24的信号强度值可以天线辐射体24发送和/或接收天线信号的强度值。信号强度值可以用来表示该天线辐射体24当前位置当前时刻的天线辐射体24性能。控制单元28获取天线辐射体24在移动过程中各个位置的信号强度值,并从中选取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接着将天线辐射体24移动至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实现通过对天线辐射体24位置的调整,提高天线信号的质量,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例如,当前用户握持电子设备的底端,天线辐射体24同样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底端,因为用户的握持,影响了天线辐射体24的性能。控制单元28控制天线辐射体24往顶端移动,并获取移动过程中各个位置的信号强度值,若天线辐射体24在顶端时的信号强度值最大,则控制天线辐射体24移动到顶端,提高天线信号的质量,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天线性能检测单元26可以为射频模块,通过检测天线的电压驻波比来获取天线的信号强度值。
其中,主体12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的外部轮廓,主体12可以为规则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2可以为柱状结构,或者说筒状结构,比如圆柱体结构、多边形柱状结构、圆台体结构、圆锥体结构、多面体结构等。即主体12沿其径向的剖视图形成圆形或多边形。需要说明的是,主体12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
当主体12沿其径向的剖视图形成多边形时,该多边形可以是两边形、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当该多边形为两边形时,其可以包括一个直边和一个弧形边。当该多边形为三边形或更多边形时,各个边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也可以部分边相等。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局部装配示意图。驱动机构具体可以包括导轨222和驱动件226,天线辐射体24设置在导轨222上,驱动件226驱动天线辐射体24沿导轨222移动。
通过驱动件226驱动天线辐射体24在导轨222上滑动,可以很好的驱动天线辐射体24移动。其中,驱动件226可以为步进马达、线性马达等驱动件226。其中,导轨222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材料等,避免对天线辐射体24造成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4,导轨222设置于第一端部122。
第一端部122可以为电子设备的顶部。即,导轨222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顶部,天线辐射体24可以在电子设备的顶部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也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底部,导轨222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底部,天线辐射体24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底部移动。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局部装配示意图。第一端部122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222,导轨222设置在第一壳体1222的内表面。导轨222可以设置在第一端部122的第一壳体1222的内表面,天线辐射体24相邻第一壳体1222的内表面,方便天线信号的收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222为环状,天线辐射体24为环状,天线辐射体24沿第一壳体1222的内表面设置。第一壳体1222为环状,也可以说是筒状,第一壳体1222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天线辐射体24对应第一壳体1222的形状设置,天线辐射体24也为环状,并且天线辐射体24沿第一壳体1222的内表面设置。天线辐射体24可以贴合第一壳体1222的内表面,从而减少天线辐射体24占用的空间。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种局部装配示意图。导轨222可以沿第一端部122延伸至第二端部124,天线辐射体24沿导轨222在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4之间移动。
导轨222可以从第一端部122延伸至第二端部124,导轨222贯穿电子设备内部,天线辐射体24可以沿导轨222在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4之间移动,天线辐射体24的移动范围较大,从而可以将天线辐射体24移动到最佳的位置。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种局部装配示意图。主体内可以包括基台部228,导轨222从基台部228向第一端部122延伸。
主体12内部中间设置一个基台部228,基台部228固定在主体12内部,如与主体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或者与主体12内的电路板、中框等结构固定连接。基台部228上可以有一个平台,导轨222对应设置在平台上,导轨222从基台部228向第一端部122延伸,导轨222不再贴合在壳体的内表面,从而使天线辐射体24设置更加方便。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种局部装配示意图。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滑块224,滑块224设置在导轨上,驱动件226驱动滑块224在导轨222上滑动,天线辐射体24设置在滑块224上,驱动件226驱动滑块224滑动,从而带动天线辐射体24滑动。
滑块224可以作为天线辐射体24的载体,滑块224可以很好的在导轨222上滑动,并且与导轨222紧密连接,不容易与导轨222分离,在电子设备振动、跌落等情况下,滑块224和导轨222仍然保持较好连接状态,不影响后续移动。天线辐射体24可以设置在滑块224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滑块224的内部,也可以贯穿滑块224。其中,导轨222、滑块224都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材料等,避免对天线辐射体24造成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辐射体2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24均设置在滑块224上。
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24可以收发相同频段的天线信号,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24均设置在滑块224上,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24可以同时收发相同频段的天线信号。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24的数量可以为4个、8个等,从而形成组成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线辐射体24。
其中,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24沿导轨222方向间隔设置在滑块224上,还可以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24沿垂直导轨222方向间隔设置在滑块22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2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导轨222上的滑块224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每个导轨222上至少有一个天线辐射体24。驱动滑块224在导轨222上移动,可以根据天线信号强度值按大小排序,然后根据滑块224的数量得到排序最前对应数量的位置,从而将滑块224移动到信号强度值最大的几个位置,从而使所有滑块224上的天线辐射体24都能获取较好的天线辐射体24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222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每个导轨222上具有一个滑块224,每个导轨222上至少有一个天线辐射体24。驱动每个导轨222上的滑块224在对应的导轨222上移动,得到每个导轨222上天线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将每个导轨222上的滑块224移动到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从而使所有滑块224上的天线辐射体24都能获取较好的天线辐射体24性能。
其中,至少两个导轨222可以沿主体12轴向方向平列设置,也可以沿主体12径向方向并列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222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每个导轨222上具有至少两个滑块224,每个导轨222上至少有一个天线辐射体24。驱动每个导轨222上的滑块224在对应的导轨222上移动,得到每个导轨222上天线信号强度值最大的几个位置,将每个导轨222上的滑块224移动到信号强度值最大的几个位置,从而使所有滑块224上的天线辐射体24都能获取较好的天线辐射体24性能。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七种局部装配示意图。驱动机构可以包括驱动件226和伸缩件232,伸缩件232一端与驱动件226连接,伸缩件232另一端与天线辐射体24连接,驱动件226驱动伸缩件232伸缩运动,以带动天线辐射体24移动。驱动件226通过驱动伸缩件232做伸缩运动,从而带动天线辐射体24移动,不需要借助外部导轨等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辐射体24的布线方式可以从滑块224往外延伸,例如,从滑块224沿导轨222方向延伸,也可以从滑块224沿垂直导轨222方向延伸。天线辐射体24的布线方式也可以沿主体12的轴向延伸,天线辐射体24的布线方式也可以沿主体12的径向延伸。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柔性显示屏16。柔性显示屏16可被安装在主体12中。柔性显示屏16可显示画面。
柔性显示屏16可为结合导电电容触摸传感器电极层或者其他触摸传感器部件(例如,电阻触摸传感器部件、声学触摸传感器部件、基于力的触摸传感器部件、基于光的触摸传感器部件等)的触摸屏显示屏,或者可为非触敏的柔性显示屏。电容触摸屏电极可由氧化铟锡焊盘或者其他透明导电结构的阵列形成。
柔性显示屏16可包括由液晶显示屏(LCD)部件形成的显示屏像素阵列、电泳显示屏像素阵列、等离子体显示屏像素阵列、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像素阵列、电润湿显示屏像素阵列、或者基于其他显示屏技术的显示屏像素。
可使用柔性显示屏覆盖层诸如柔性透明玻璃层、柔性透光塑料、柔性蓝宝石、或其他柔性透明电介质层来保护柔性显示屏16。
柔性显示屏16可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显示屏16可产生形变。比如:柔性显示屏可进行弯曲、折弯等。柔性显示屏16可收纳于主体12内。柔性显示屏16的一端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0的外部,或者柔性显示屏16的一端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0的主体12上,柔性显示屏16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主体12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柔性显示屏16收纳在主体12内时,柔性显示屏16可以通过主体12上的透光区域诸如透光区域1266进行显示。比如:柔性显示屏16的一部分位于透光区域1262位置,柔性显示屏16可以与透光区域1262位置的主体12侧部邻接,也可以远离透光区域1262位置的主体12侧部。需要说明的是,当柔性显示屏16收纳在主体12内时,柔性显示屏16也可以不显示,可以在透光区域1262位置设置其他显示屏进行显示。
主体12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的载体,有时可被称为外壳或壳体。主体12可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其他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形成。
主体12可以具有第一端部122、第二端部124和第一侧部126。其中,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4可相对设置,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4可位于主体12的相对两端,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4可通过第一侧部126连接,或者说第一侧部126连接在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4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12的轴向为第一端部122朝向第二端部124方向,或者主体12的轴向第二端部124朝向第一端部122的方向。主体12的径向为垂直第一侧部126的方向。主体12的轴向与主体12的径向垂直。
第一端部122、第二端部124和第一侧部126在主体12上形成第一收纳腔1262,第一收纳腔1262可以收纳电子设备10的器件,比如第一收纳腔1262收纳电子设备10的柔性显示屏16、转轴18、主板及电池等。
其中,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4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不平行设置。第一端部122的尺寸和第二端部124的尺寸可以设置相同,也可以设置不同。
第一侧部126可以为圆筒形结构、圆锥形结构,第一侧部126也可以具有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面。当第一侧部126具有两个相互连接的面时,第一侧部12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弧形面,比如侧第一侧部126包括一个弧形面和一个平面,再比如第一侧部126包括两个弧形面。当第一侧部126具有至少三个相互连接的面时,第一侧部126所有的面可以为弧形面,第一侧部126所有的面也可以为平面,第一侧部126的面也可以由至少一个弧形面和至少一个平面连接形成。
其中,主体12上的透明区域1262可以形成在第一侧部126上,透明区域1262可以由开设在第一侧部126上的窗口形成,透明区域1262也可以由透明材料在第一侧部126上形成,透明区域1262还可以由设置在第一侧部126上的透明盖板诸如玻璃盖板形成。从电子设备10的外界可以通过透明区域1262看到电子设备10内部。
其中,主体12上的开口1266可以形成在第一侧部126上,开口1266可以贯穿第一侧部126。开口1266和透明区域1262可以间隔设置。
其中,主体12的第一端部122设有摄像头1462、受话器等。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4设有功能按键1264等,功能按键1264可以集成指纹识别模块。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展开的示意图。柔性显示屏16可从主体12内伸出,柔性显示屏16伸出主体12外可以进行显示。柔性显示屏16可以通过柔性显示屏16的一端拉出电子设备10外进行显示。可在主体12上开设一开口1266,开口1266可以形成在主体12的周缘。柔性显示屏16可以通过开口1266将其一端置于电子设备10外,或者置于开口1266位置。
为了保持柔性显示屏16的一端位于电子设备10外或者置于开口1266位置,主体12可以在开口1266的位置设置定位结构,以通过定位结构将柔性显示屏16的一端定位在主体12外或者开口1266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转轴诸如转轴18,转轴18可以设置在主体12内。转轴18可以相对于主体12转动。可以将柔性显示屏16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轴18上,柔性显示屏16可以卷绕在转轴18上,柔性显示屏16卷绕在转轴18上的过程中,柔性显示屏16逐渐被收纳在主体2内。比如:转轴18沿顺时针转动,可以将柔性显示屏16卷绕在转轴18上,以将柔性显示屏16收纳在主体12内。
将柔性显示屏16的一端定位在电子设备10外或者开口1266位置后,可以通过柔性显示屏16的一端使转轴18转动,以将收纳在主体12内的柔性显示屏16伸出至电子设备10外伸展开,可以进行显示。比如:转轴18沿逆时针转动,可以将柔性显示屏16驱动至电子设备10的外部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6可以围绕在主体12的周缘外表面上进行显示,也可以从主体12内伸出,以伸展开进行显示。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的主体12为圆柱形,主体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4。其中,主体12的第一端部122设有摄像头1462、受话器等,第一端部122包括第一壳体1222。主体12的第二端部124设有功能按键1264等,功能按键1264可以集成指纹识别模块。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显示屏16,柔性显示屏16,主体12为圆柱状,柔性显示屏16在卷绕状态下卷绕于主体12内,柔性显示屏16在展开状态下可自主体12展开并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还包括与天线辐射体配合的匹配电路,天线辐射体和匹配电路配合实现收发天线信号。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包括主体12、柔性显示屏16、天线辐射体24和处理器29。
其中,所述主体12内设置有一转轴18。所述柔性显示屏16绕所述转轴18卷绕或者展开以收容于所述主体12内或展开于所述主体12外。所述天线辐射体24设置于所述主体12内,且可在所述主体12内移动;所述处理器29用于检测所述天线辐射体24的信号强度值,以及根据所述天线辐射体24的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天线辐射体24移动。
若当前天线辐射体24的天线信号较弱或变弱使,可以通过处理器29驱动天线辐射体24移动,从而获取更好的天线信号,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29还用于控制所述天线辐射体24在所述主体12内移动时,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24在多个位置的信号强度值,以及将所述天线辐射体24移动至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
处理器29获取天线辐射体24在移动过程中各个位置的信号强度值,并从中选取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接着将天线辐射体24移动至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实现通过对天线辐射体24位置的调整,提高天线信号的质量,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轨和驱动件,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沿所述导轨移动。通过驱动件驱动天线辐射体在导轨上滑动,可以很好的驱动天线辐射体移动。其中,驱动件可以为步进马达、线性马达等驱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4,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122。
第一端部122可以为电子设备的顶部。即,导轨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顶部,天线辐射体24可以在电子设备的顶部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也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底部,导轨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底部,天线辐射体24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底部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122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具体的,所述第一壳体为环状,所述天线辐射体24为环状,所述天线辐射体24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设置。
第一壳体为环状,天线辐射体24为环状,天线辐射体24沿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设置。第一壳体为环状,也可以说是筒状,第一壳体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天线辐射体24对应第一壳体的形状设置,天线辐射体24可以贴合第一壳体的内表面,从而减少天线辐射体24占用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沿所述第一端部122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部124,所述天线辐射体24沿所述导轨在所述第一端部122和所述第二端部124之间移动。
导轨可以从第一端部122延伸至第二端部124,导轨贯穿电子设备内部,天线辐射体24可以沿导轨在第一端部122和第二端部124之间移动,天线辐射体24的移动范围较大,从而可以将天线辐射体24移动到最佳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内包括基台部,所述基台部固定于所述主体内,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基台部上,且从所述基台部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
主体内部中间设置一个基台部,基台部固定在主体内部,如与主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或者与主体内的电路板等结构固定连接。基台部上可以有一个平台,导轨对应设置在平台上,导轨从基台部向第一端部延伸,导轨不再贴合在壳体的内表面,从而使天线辐射体设置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均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滑块可以作为天线辐射体的载体,滑块可以很好的在导轨上滑动,并且与导轨紧密连接,不容易与导轨分离,在电子设备振动、跌落等情况下,滑块和导轨仍然保持较好连接状态,不影响后续移动。天线辐射体可以设置在滑块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滑块的内部,也可以贯穿滑块其中,导轨、滑块都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材料等,避免对天线辐射体造成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沿所述导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可以收发相同频段的天线信号,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均设置在滑块上,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可以同时收发相同频段的天线信号。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的数量可以为4个、8个等,从而形成组成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线辐射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沿垂直所述导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导轨上的滑块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每个导轨上至少有一个天线辐射体。驱动滑块在导轨上移动,可以根据天线信号强度值按大小排序,然后根据滑块的数量得到排序最前对应数量的位置,从而将滑块移动到信号强度值最大的几个位置,从而使所有滑块上的天线辐射体都能获取较好的天线辐射体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每个导轨上具有一个滑块,每个导轨上至少有一个天线辐射体。驱动每个导轨上的滑块在对应的导轨上移动,得到每个导轨上天线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将每个导轨上的滑块移动到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从而使所有滑块上的天线辐射体都能获取较好的天线辐射体性能。
其中,至少两个导轨可以沿主体轴向方向平列设置,也可以沿主体径向方向并列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每个导轨上具有至少两个滑块,每个导轨上至少有一个天线辐射体。驱动每个导轨上的滑块在对应的导轨上移动,得到每个导轨上天线信号强度值最大的几个位置,将每个导轨上的滑块移动到信号强度值最大的几个位置,从而使所有滑块上的天线辐射体都能获取较好的天线辐射体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天线辐射体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伸缩件伸缩运动,以带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导轨、滑块、驱动件和伸缩件等中的任意一项都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电子设备10可为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监视器、平板电脑、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或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电子设备、较小的设备(诸如腕表设备、挂式设备、耳机或听筒设备、被嵌入在眼镜中的设备或者佩戴在用户的头部上的其他设备,或其他可佩戴式或微型设备)、电视机、不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显示屏、游戏设备、导航设备、嵌入式系统(诸如其中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被安装在信息亭或汽车中的系统)、实现这些设备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备的功能的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在图10的示例性配置中,设备10是便携式设备,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平板电脑、或者其他便携式计算设备。如果需要,其他配置可用于设备10。图10的示例仅是示例性的。
以下将提供至少两种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每种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均可以应用于以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
201,获取天线辐射体当前的第一信号强度值。
电子设备包括天线辐射体,天线辐射体可以用来收发各个频段的天线信号,如2G、3G、4G和5G天线信号,也可以用来收发WIFI、GPS、蓝牙等信号。通过电子设备内部的射频模块获取天线辐射体当前的第一信号强度值。
202,当第一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驱动天线辐射体移动,并获取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当前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阈值时,说明当前天线信号质量较差,不能满足当前需求,从而驱动天线辐射体移动。天线辐射体位置变换后,获取的天线信号质量也改变,获取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导轨,天线辐射体沿导轨移动;驱动天线辐射体移动,并获取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包括:
驱动天线辐射体沿导轨移动,并经过导轨的所有位置;
获取天线辐射体在导轨各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天线辐射体是在导轨上移动,可以方便稳定的驱动天线辐射体移动,并且需要将天线辐射体经过导轨的所有位置,如先到达导轨的一端,再移动到另一端,确保能够在移动范围内找到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可以将导轨平均分成若干段,如10段、20段等,每一段获取一次或多次信号强度值,然后每一段得到一个第二信号强度值。具体的,可以将每一段多次获取的信号强度值求平均值,提高准确性。
203,从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中,确定最大信号强度值对应的位置为目标位置。
从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中,找出最大信号强度值对应的位置为目标位置。当天线辐射体处于目标位置时,天线辐射体性能最好,获取的信号质量最佳。
204,将天线辐射体移动到目标位置。
最后将天线辐射体移动到目标位置,从而通过对天线辐射体位置的调整,提高天线信号的质量,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
301,当检测到电子设备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或间隔预设检测时间段后,获取天线辐射体当前的第一信号强度值。
电子设备包括天线辐射体,天线辐射体可以用来收发各个频段的天线信号,如2G、3G、4G和5G天线信号,也可以用来收发WIFI、GPS、蓝牙等信号。当检测到电子设备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天线辐射体的位置跟随电子设备发生变化,天线辐射体可能移动到一个信号不好的位置,此时通过电子设备内部的射频模块获取天线辐射体当前的第一信号强度值。
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情况,间隔预设检测时间段后,天线辐射体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造成天线辐射体收发天线信号的性能变差,还有可能天线辐射体的位置没有变化,但是周边环境发生了变化,如辐射板被其他物品遮挡、当前信号环境变差等,此时通过电子设备内部的射频模块获取天线辐射体当前的第一信号强度值。预设检测时间段可以为5分钟、10分钟、30分钟等。
预设检测时间段还可以根据当前电子设备的使用情况设置,如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即用户未使用状态,预设检测时间段较长,如30分钟、60分钟、5个小时等,电子设备处于使用状态,预设检测时间段较短,如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等。
302,当第一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驱动天线辐射体移动,并获取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当前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阈值时,说明当前天线信号质量较差,不能满足当前需求,从而驱动天线辐射体移动。天线辐射体位置变换后,获取的天线信号质量也改变,获取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导轨,天线辐射体沿导轨移动;驱动天线辐射体移动,并获取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包括:
驱动天线辐射体沿导轨移动,并经过导轨的所有位置;
获取天线辐射体在导轨各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天线辐射体是在导轨上移动,可以方便稳定的驱动天线辐射体移动,并且需要将天线辐射体经过导轨的所有位置,如先到达导轨的一端,再移动到另一端,确保能够在移动范围内找到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可以将导轨平均分成若干段,如10段、20段等,每一段获取一次或多次信号强度值,然后每一段得到一个第二信号强度值。具体的,可以将每一段多次获取的信号强度值求平均值,提高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电子设备数据更新实时性的需求等级,设置多个对应的预设阈值。
检测电子设备当前的状态,电子设备的状态可以根据数据更新实时性的需求分成多个等级。例如,当电子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数据更新实时性的需求等级为低,当电子设备处于网页浏览状态时,数据更新实时性的需求等级为中,当电子设备处于在线游戏或即时通讯或视频通话状态或通话状态时,数据更新实时性的需求等级为高。
对应数据更新实时性的不同需求等级,设置对应的预设阈值,其中,需求等级越高,对应的预设阈值也越高。
303,从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中,确定最大信号强度值对应的位置为目标位置。
从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中,找出最大信号强度值对应的位置为目标位置。当天线辐射体处于目标位置时,天线辐射体性能最好,获取的信号质量最佳。
304,将天线辐射体移动到目标位置。
最后将天线辐射体移动到目标位置,从而通过对天线辐射体位置的调整,提高天线信号的质量,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305,获取电子设备被握持的第一握持位置。
306,当第一握持位置与第一预设位置至少部分重合,且天线辐射体当前的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阈值时,提示用户改变电子设备的握持位置,第一预设位置为天线辐射体对应的位置。
当天线辐射体移动到目标位置后,后续用户可能更改握持电子设备的位置,有可能会影响天线辐射体对于信号的收发。例如,用户手掌覆盖电子设备的区域正好遮挡了天线辐射体,从而导致了天线辐射体当前信号减弱,不能满足电子设备对于数据的收发,因此需要获取电子设备被握持的第一握持位置,当第一握持位置与第一预设位置至少部分重合,同时天线辐射体当前的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提示用户改变电子设备的握持位置,第一预设位置为天线辐射体在电子设备上对应的位置,每当天线辐射体移动到目标位置,电子设备通过计算得到目标位置在电子设备上对应的位置,预设阈值为预先设定一个用于对比的信号强度值,该信号强度值可以为-95dbm,只有大于该信号强度值时,电子设备才能正常进行数据的收发。例如,用户握持电子设备的第一端部,而当前进行数据收发的天线辐射体位置也在电子设备第一端部,由于用户握持的位置覆盖了天线辐射体一定辐射的区域,使得天线辐射体当前的信号强度值小于-95dbm,因此天线辐射体信号的收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电子设备提示用户改变握持位置,提示用户的方法可以为通过语音提示,或通过柔性屏显示提示,或通过振动提示,或通过提示音提示等,在提示用户改变握持位置后还可以通过将电子设备当前信号强度值实时展示,以方便用户找到最合适的握持位置,该最合适的握持位置为天线辐射体信号强度最好的位置。
307,根据目标位置计算得到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
将将天线辐射体移动到目标位置,可以根据目标位置计算得到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
308,将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展示。
根据目标位置可以计算得到目标位置对应的空间位置,通过计算天线辐射体在该目标位置的辐射范围,根据空间位置和辐射范围计算得到天线辐射体信号强最强的方向,将天线辐射体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用户展示,可以将天线辐射体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通过指示箭头在屏幕展示;或通过语音展示;或通过地图在屏幕展示,或通过坐标轴展示。
309,当检测到电子设备移动时,将天线辐射体当前的信号强度值实时展示。
在将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展示的同时,检测电子设是否移动,电子设备的移动可以通过陀螺仪或重力传感器或GPS等检测,当检测到电子设备移动的位置距离达到第一预设移动距离时,将电子设备当前的信号强度值实时展示,以方便用户找到信号强度更强的位置。第一预设移动距离可以为30cm、50cm、80cm、1m、2m等。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将天线辐射体移动到目标位置之后,当电子设备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移动距离时,将电子设备当前的信号强度值实时展示,第二预设移动距离大于第一预设移动距离。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上述实施例为在向用户展示信号强度最强方向后检测电子设备的移动位置,所以第一预设移动范围设置较小,以方便用户通过调整电子设备位置以使天线辐射体信号达到最佳状态,在该实施例中,只要检测到电子设备移动距离大于第二预设移动距离,就将电子设备当前的信号强度值实时展示,所以第二预设移动范围较大,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用户触发信号实时展示信号,将电子设备当前的信号强度值实时展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比如: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当前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当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并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从所述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中,确定最大信号强度值对应的位置为目标位置;将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者随机存取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8)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天线辐射体,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天线辐射体连接,且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在所述主体内移动;
天线性能检测单元,所述天线性能检测单元与所述天线辐射体电性连接,并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信号强度值;
控制单元,所述天线性能检测单元和所述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时,通过所述天线性能检测单元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的信号强度值,以及将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至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轨和驱动件,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沿所述导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环状,所述天线辐射体为环状,所述天线辐射体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沿所述第一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天线辐射体沿所述导轨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包括基台部,所述基台部固定于所述主体内,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基台部上,且从所述基台部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均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沿所述导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所述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沿垂直所述导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天线辐射体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伸缩件伸缩运动,以带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在卷绕状态下卷绕于所述主体内,所述柔性显示屏在展开状态下可自所述主体展开。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内设置有一转轴;
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绕所述转轴卷绕或者展开以收容于所述主体内或展开于所述主体外;
天线辐射体,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且可在所述主体内移动;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信号强度值,以及根据所述天线辐射体的信号强度值控制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天线辐射体在所述主体内移动时,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的信号强度值,以及将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至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天线辐射体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伸缩件伸缩运动,以带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轨和驱动件,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沿所述导轨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环状,所述天线辐射体为环状,所述天线辐射体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沿所述第一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天线辐射体沿所述导轨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包括基台部,所述基台部固定于所述主体内,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基台部上,且从所述基台部向所述第一端部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均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沿所述导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所述至少两个天线辐射体沿垂直所述导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24.一种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体和天线辐射体,所述天线辐射体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当前的第一信号强度值;
当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并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从所述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中,确定最大信号强度值对应的位置为目标位置;
将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导轨,所述天线辐射体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并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在多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包括:
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沿所述导轨移动,并经过所述导轨的所有位置;
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在所述导轨各个位置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被握持的第一握持位置;
当所述第一握持位置与第一预设位置至少部分重合,且所述天线辐射体当前的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阈值时,提示用户改变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位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所述天线辐射体对应的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当前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或间隔预设检测时间段后,获取所述天线辐射体当前的第一信号强度值。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阈值时,驱动所述天线辐射体移动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数据更新实时性的需求等级,设置多个对应的预设阈值。
CN201811641787.4A 2018-12-29 2018-12-29 电子设备及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384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1787.4A CN111384583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电子设备及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1787.4A CN111384583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电子设备及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4583A true CN111384583A (zh) 2020-07-07
CN111384583B CN111384583B (zh) 2021-06-01

Family

ID=71222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1787.4A Active CN111384583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电子设备及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8458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1324A (zh) * 2020-12-10 2021-03-19 广州星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毫米波天线终端设备
WO2022097975A1 (ko) * 2020-11-06 2022-05-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슬라이딩 가능한 구조를 갖는 전자 장치
US11968630B2 (en) 2020-11-06 2024-04-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lidable structure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53927A (ja) * 2003-02-18 2004-09-09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無線機
JP3600117B2 (ja) * 2000-05-15 2004-12-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US20060119521A1 (en) * 2004-12-02 2006-06-08 Cheng-Chung Cha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antenna rotation mechanism for use therein
CN200944430Y (zh) * 2006-08-29 200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内置天线
CN201839326U (zh) * 2010-08-13 2011-05-1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式移动终端
CN204180411U (zh) * 2014-09-26 2015-02-25 唐宏 一种带弧形活动部件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04408404U (zh) * 2014-12-05 2015-06-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4882078A (zh) * 2015-06-25 2015-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05811075A (zh) * 2016-03-09 2016-07-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04649A (zh) * 2016-11-21 2017-03-1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8390734A (zh) * 2015-06-11 2018-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8521012A (zh) * 2018-03-01 2018-09-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天线切换方法
CN108521499A (zh) * 2018-03-12 2018-09-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00117B2 (ja) * 2000-05-15 2004-12-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2004253927A (ja) * 2003-02-18 2004-09-09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無線機
US20060119521A1 (en) * 2004-12-02 2006-06-08 Cheng-Chung Cha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antenna rotation mechanism for use therein
CN200944430Y (zh) * 2006-08-29 2007-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内置天线
CN201839326U (zh) * 2010-08-13 2011-05-1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式移动终端
CN204180411U (zh) * 2014-09-26 2015-02-25 唐宏 一种带弧形活动部件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04408404U (zh) * 2014-12-05 2015-06-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390734A (zh) * 2015-06-11 2018-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4882078A (zh) * 2015-06-25 2015-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05811075A (zh) * 2016-03-09 2016-07-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504649A (zh) * 2016-11-21 2017-03-1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8521012A (zh) * 2018-03-01 2018-09-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天线切换方法
CN108521499A (zh) * 2018-03-12 2018-09-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97975A1 (ko) * 2020-11-06 2022-05-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슬라이딩 가능한 구조를 갖는 전자 장치
US11968630B2 (en) 2020-11-06 2024-04-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lidable structure
CN112531324A (zh) * 2020-12-10 2021-03-19 广州星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毫米波天线终端设备
CN112531324B (zh) * 2020-12-10 2021-10-22 鸿基无线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5g毫米波天线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4583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4583B (zh) 电子设备及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
EP3720107B1 (en) Ambient light det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8540608B (zh) 电子装置
US10362438B2 (en) Porta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portable apparatus
CN109788092B (zh) 电子设备
US10222750B2 (en) Watch-type wearable device
CN111384584B (zh) 天线辐射体位置调整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102591805B1 (ko)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의 안테나
EP341910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ntenna
CN108521499B (zh) 天线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405994B1 (en) Watch type terminal
EP4036661A1 (en) Wearable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US9774362B1 (en) Adaptive antenna tuning based on a sensed characteristic
CN107179679B (zh) 手表式终端
KR20170076435A (ko) 휴대 장치의 액세서리 장치
KR20170050270A (ko) 롤러블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0798602A (zh)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拍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06530B (zh)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10730295B (zh)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拍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078347A (zh) 一种屏幕显示的方法、电子设备
CN108769310B (zh) 电子装置
CN109144455B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885242B (zh) 显示设备、柔性显示屏的显示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52600B (zh) 天线装置和包括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11381630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