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3411A - 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及配置该系统的环境仓 - Google Patents

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及配置该系统的环境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3411A
CN111383411A CN202010242087.9A CN202010242087A CN111383411A CN 111383411 A CN111383411 A CN 111383411A CN 202010242087 A CN202010242087 A CN 202010242087A CN 111383411 A CN111383411 A CN 111383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temperature
environmental chamber
fire fighting
alarm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20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跃兴
闫红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ongfeng Fir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ongfeng Fir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ongfeng Fir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ongfeng Fir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20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34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3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3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06Electric actuation of the alarm, e.g. using a thermally-operated swit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02Nozz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re-extinguis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7/00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 A62C37/36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n actuating signal being generated by a sensor separate from an outlet device
    • A62C37/38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n actuating signal being generated by a sensor separate from an outlet device by both sensor and actuator, e.g. valve, being in the danger zone
    • A62C37/40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n actuating signal being generated by a sensor separate from an outlet device by both sensor and actuator, e.g. valve, being in the danger zone with electric connection between sensor and actua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2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g. of infrared radiation or of ions
    • G08B17/125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g. of infrared radiation or of ions by using a video camera to detect fire or smok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08Alarm setting and unsetting, i.e. arming or disarming of the security system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Fire Alarms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及配置该系统的环境仓,所述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包括:设在环境仓内的热成像摄像机、第一温度检测元件和第一烟雾检测器;用于检测待测试车辆的目标部件的温度和烟雾浓度;与热成像摄像机、第一温度检测元件和第一烟雾检测器连接的信号处理器,其在满足预设条件时产生报警信号;与信号处理器连接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设在环境仓内并被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的消防设备;当信号处理器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提供给火灾报警控制器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消防设备操作而向位于目标部件喷洒消防介质。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对环境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监测以及消防措施的即时处置。

Description

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及配置该系统的环境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仓火灾检测及消防灭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以及应用或配置该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的环境仓。
背景技术
环境仓可模仿各种路况、气候环境用来测试车辆性能(例如尾气排放)的设备,其内的测试温度跨度较大,既要模拟极寒天气,又要模拟沙漠气候,所以测试的环境温度从零下40度到零上50度。然而,在环境仓内温度极低的情况下,国内外对环境仓的防火及灭火均没有比较好的方案。但环境仓由于需要对被测车辆进行高低温的极限测试,因此被测车辆的锂电池仓和/或发动机仓都有可能发生火灾。由于没有好的消防方案,国外目前一般都采用工作人员站在车辆旁边用肉眼观察的方法,但这种方案显然使工作人员被置于比较危险的境地。
发明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以及应用或配置该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的环境仓,可较佳的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当所述环境仓中停放有待测试车辆时,所述待测试车辆的目标部件位于所述环境仓中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部件包括发动机仓和/或锂电池仓;所述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包括:
设在所述环境仓内的第一温度检测元件、热成像摄像机和第一烟雾检测器;所述热成像摄像机、第一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测试车辆的目标部件的温度,所述第一烟雾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位置及其附近区域的烟雾浓度;
信号处理器,与所述热成像摄像机、第一温度检测元件和第一烟雾检测器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在满足预设条件时产生报警信号,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待测试车辆的目标部件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热成像摄像机检测到所述待测试车辆的目标部件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一烟雾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目标位置及其附近区域的烟雾浓度达到第三预设阈值;
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
设在所述环境仓内并被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的消防设备,所述消防设备的至少部分出口端指向所述目标位置;
当所述信号处理器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提供给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时,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所述消防设备操作而向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的目标部件喷洒消防介质。
优选地,当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后延迟预定时间再控制所述消防设备操作。
优选地,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设在远离所述环境仓的控制室内,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有紧急启停按钮;当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但所述紧急启停按钮被触发时,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所述消防设备不操作。
优选地,所述环境仓的顶壁和/或侧壁敷设有第二温度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环境仓内整体的温度;
当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环境仓内整体的温度达到第四预设阈值时,所述信号处理器产生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元件为不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设在所述待测试车辆的目标部件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为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优选地,所述环境仓的顶壁设有第二烟雾检测器,所述第二烟雾检测器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环境仓内整体的烟雾浓度;
当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环境仓内整体的温度达到所述第四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烟雾检测器也同时检测到所述环境仓内整体的烟雾浓度达到第五预设阈值,所述信号处理器才产生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消防设备包括:设在所述环境仓的设备层中的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所述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通过管路引出高压细水雾消火栓水枪,所述高压细水雾消火栓水枪设在所述环境仓中并靠近所述目标位置。
优选地,所述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连接喷洒管网,所述喷洒管网设在所述环境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消防设备还包括:设在所述环境仓的设备层中的悬挂式灭火装置,所述悬挂式灭火装置连接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喷口对应所述目标位置,并能向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的目标部件喷射灭火介质,所述灭火介质为六氟丙烷。
优选地,当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且所述环境仓中当前的整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仅控制所述悬挂式灭火装置操作;
当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且所述环境仓中当前的整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所述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和/或所述悬挂式灭火装置操作。
一种环境仓,所述环境仓配置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
随着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的要求,用于对车辆进行检测的环境仓今后必然会被广泛应用,各大汽车厂商以及政府相关检测部门也必然会加大环境仓的建设力度。那么,车辆在环境仓中进行短时间的极限测试时(例如令发动机维持5000-6000rpm甚至更高转速一定时间),车况不好或者车龄较长的车辆极容易发生发动机或锂电池爆燃的事故。加之环境仓内长期处于密闭状态,车辆检测时排放的尾气、发动机锂电池升温等,也会使得环境仓内温度较高,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而环境仓是造价十分昂贵的设备(抛却基建成本不论,光一座环境仓的购置价格可达1亿元人民币),那么不论是环境仓内的待测试车辆的发动机或锂电池发生爆燃,还是环境仓内部发生火灾,及时灭火以尽可能的抢救车辆并保护环境仓不受损毁,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可实现对环境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监测,以判断环境仓是否存在发生火灾的隐患,并可在火灾出现萌发状态时即执行降温、灭火等消防措施,从而将基本将火灾杜绝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定的避免了火情的扩大,最大限度的保护待测试车辆以及环境仓不被烧毁。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可自动实现火灾监测和消防措施的执行,无需人员值守,避免人员受到伤害,用户体验较佳。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的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感温线缆在环境仓顶棚铺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感温线缆在环境仓侧墙铺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仓中设置的第一和第二烟雾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温度检测元件采用不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终端型车载及动力电池专用线型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联接型车载及动力电池专用线型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和图9所示的两种车载及动力电池专用线型温度传感器中的温度传感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温度检测元件采用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以及应用或配置该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的环境仓100。如图1至图6所示,当环境仓100中停放有待测试车辆200时,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位于环境仓100中的目标位置,目标部件包括发动机仓和/或锂电池仓等较容易因高温而出现火灾隐含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位置可以为环境仓100内部空间中一个虚拟的空间位置,其依据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而变化。也就是说,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所在的位置,即为目标位置。
如图2和图6所示,环境仓100大致可为屋状的构筑物,其可包括设于地面的侧壁或侧墙以及设在侧壁或侧墙顶部的顶壁或顶棚。此外,环境仓100还可包括设备层,设备层可大致位于地面以下,用于设置对待测试车辆200进行测试的设备,例如转鼓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进行火灾隐患监测和消防。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解决的是对环境仓100整体进行火灾隐患监测和消防。为方便描述,将对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进行火灾隐患监测和消防的部分称之为局部监测和消防部分300。相应的,将对环境仓100整体进行火灾隐患监测和消防称之为整体监测和消防部分4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局部监测和消防部分300具体包括:
设在环境仓100内的第一温度检测元件1、热成像摄像机2和第一烟雾检测器3;热成像摄像机2、第一温度检测元件1用于检测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的温度,第一烟雾检测器3用于检测目标位置及其附近区域的烟雾浓度;
信号处理器4(未示出),与热成像摄像机2、第一温度检测元件1和第一烟雾检测器3连接;信号处理器4在满足预设条件时产生报警信号,预设条件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第一温度检测元件1检测到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热成像摄像机2检测到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第一烟雾检测器3检测到目标位置及其附近区域的烟雾浓度达到第三预设阈值;
火灾报警控制器5,与信号处理器4连接;
设在环境仓100内并被火灾报警控制器5控制的消防设备6,消防设备6的至少部分出口端指向目标位置;
当信号处理器4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提供给火灾报警控制器5时,火灾报警控制器5控制消防设备6操作而向位于目标位置的目标部件喷洒消防介质。
第一温度检测元件1用于检测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发动机仓和/或锂电池仓)的温度。因此,第一温度检测元件1越靠近目标部件,检测的温度越能反应实际的温度情况。并且,考虑到目标部件是存在火灾隐患较大的部位,一旦出现火灾,第一温度检测元件1一般会收到波及而导致其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损毁。此外,由于第一温度检测元件1用于对火灾隐患的重点部位进行温度检测,要求其应具有较佳的灵敏性。
因此,鉴于上述要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检测元件1优选采用不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如图5所示,不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呈线型或缆状,可呈“S”形敷设在锂电池外壳上或发动机仓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为S,最外侧的探测器与锂电池外壳上或发动机仓边缘的距离为S/2。此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过程为一不可逆过程,即报警后,探测器将不能复原,需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不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可采用公开号为CN101256704、CN100495458、CN201203924、CN201000662、CN200986733、CN201000661、CN100552737等系列专利或专利申请提供的已知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或几种。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该类感温线缆的大致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三根铜芯导体101,其中两个铜芯导体101外包裹热敏绝缘层102(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该两根包裹NTC材料102的铜芯导体101与另一根未包裹NTC材料102的铜芯导体101缠绕在一起,三根缠绕在一起的铜芯导体101外再包裹铝塑复合带103,其具体可为金属编织状结构,用于对铜芯导体提高强度支持。铝塑复合带外再包裹一层外护套104,其可以为阻燃PVC,用于对整个感温线缆起到保护作用。
该类感温线缆的工作原理大致为:当温度上升并达到一定值(上文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两根铜芯导体101所包覆的NTC热敏材料102发生软化熔融,从而两根铜芯导体101在绞合应力的作用下线间电阻发生阶跃变化,导致两根铜芯导体101短接在一起,从而触发报警。
上述第一预设阈值报警温度,此温度可以发生在不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沿线的任意一点或一段,并且均触发报警。因此,不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具有连续的灵敏度,沿感温电缆任意一段或任意一点均可以探测由温度过热引发报警。因此,特别适合用于针对局部温度监测和火灾隐患的防控。
上述不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为车载及动力电池专用线型温度传感器,即此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可专用于车载及动力电池的温度检测。该车载及动力电池专用线型温度传感器包括两种结构:终端型车载及动力电池专用线型温度传感器和联接型车载及动力电池专用线型温度传感器。
如图8所示,终端型车载及动力电池专用线型感温传感器由三部分组成:温度传感部件105、终端密封器、连线密封器106。其中:温度传感部件105为线型热感应传感器,此部分为温度探测核心元件。终端密封器将温度传感部件105连接的终端电阻板密封在里面,防水防潮。连线密封器106将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端连接柔性线后密封引出,方便连接其他配套设备。
如图9所示,联接型车载及动力电池专用线型感温传感器由二部分组成:温度传感部件105’、两端连线密封器106’。该类车载及动力电池专用线型感温传感器两端均带有连线107’,可方便应用于温度传感器需要断续及中间联接的应用。
如图10所示,为上述两种车载及动力电池专用线型感温传感器中的温度传感部件105、105’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结构为两根金属镀铜钢丝108包覆NTC热敏材料层109后双绞在一起,包覆绝缘包带110,外层为防腐耐磨型外护套层111。该温度传感部件105、105’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相同或相似,具体为:温度传感部件105、105’具有高阻特性,两根线芯外包裹的绝缘层是用一种特殊的可融NTC热敏材料106、106’制成,当温度上升并达到一定值(上文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探测器两根金属线芯108间所包覆的NTC热敏材料109发生软化熔融,两根金属线芯108在绞合应力的作用下直接短路在一起,触发报警(报警时间小于8秒)。上述车载及动力电池专用线型感温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锂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发动机仓和/或锂电池仓)的温度,其在零下40℃仍可用。
如图2和图3所示,热成像摄像机2可采用工业级红外线热成像摄像机2,其数量可以为两个,固定在环境仓100两侧墙壁上,用于对被测待测试车辆200的发动机仓和/或锂电池仓进行不间断监测。标定基础温度(具体数值根据现场情况设定),当发动机仓和/或锂电池仓温度持续快速上升时,发出声光警报,同时使信号处理器4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传递到控制室内的火灾报警控制器5。热成像摄像机2主要用于常温状态下的监测,同时可通过显示器实时传输发动机仓和/或锂电池仓内热成像的温度变化,比较直观,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提前发出预警。热成像摄像机2主要用于常温监测,即在环境仓100中的整体温度为常温状态下检测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的温度。
第一烟雾检测器3可包括第一采样管路301以及与第一采样管路301连接的主机302。同上文描述,第一采样管路301用于对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发动机仓和/或锂电池仓)附近的气体进行采样。因此,第一采样管路301越靠近目标部件,采集的气体越接近目标部件的气体,相应的,也越能反应目标部件附近的真实烟雾浓度。有鉴于此,第一采样管路301应尽量靠近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
如图6所示,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采样管路301可敷设在环境仓100左和/或右墙壁。或者,如图3所示,第一采样管路301分两股从环境仓100内设置的固定支架500悬垂下来,形成类似于桥状的结构,并固定在锂电池外壳附近或发动机仓两侧附近。主机302可设置在环境仓100左和/或右墙壁上,用于检测目标位置及其附近区域的烟雾浓度,实现对被测待测试车辆200发动机仓和/或锂电池仓进行不间断监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附近区域”可以为以目标部件为圆心、预定半径的球形空间区域。
信号处理器4用于检测第一温度检测元件1和热成像摄像机2的温度变化信号,以及第一烟雾检测器3的烟雾浓度变化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及时产生并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为火灾报警控制器5控制消防设备6启动的触发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器4可采用任意合适的现有构造,例如气体灭火控制盘,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信号处理器4处理感温电缆的信号,再通过输入模块传递给火灾报警控制器5,火灾报警控制器5是整套系统地控制中枢,通过输入模块接收信号,在通过输入输出模块发出喷洒介质的信号。
如图1所示,局部监测和消防部分300所包含的检测元件:第一温度检测元件1、热成像摄像机2和第一烟雾检测器3分别通过各自的输入模块与信号处理器4连接。以此,可避免各个检测元件之间出现信号串扰的问题。同样的,整体监测和消防部分400所包含的检测元件:第二温度检测元件8、第二烟雾检测器9也分别通过各自的输入模块与信号处理器4连接。
当满足第一温度检测元件1检测到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热成像摄像机2检测到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第一烟雾检测器3检测到目标位置及其附近区域的烟雾浓度达到第三预设阈值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时,信号处理器4将被触发产生报警信号。随后,信号处理器4将报警信号发生给与之通过输入模块连接的火灾报警控制器5,火灾报警控制器5基于该报警信号,控制消防设备6启动,向目标部件喷洒消防介质,执行降温、灭火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第一和第二预设阈值都是报警温度阈值,因此两个预设阈值可以相等,例如均为75℃,第三预设阈值可以为10%,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火灾报警控制器5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延迟预定时间再控制消防设备6操作。预定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30s,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火灾报警控制器5可连接有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在环境仓100和控制室均有设置。一旦火灾报警控制器5接收到信号处理器4发来的报警信号后,火灾报警控制器5可控制声光报警器报警。从而,在延迟的预定时间内,现场人员可快速撤离环境仓100,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在该延迟的预定时间内确定是否为误报。当确定不是误报时,在延迟的预定时间过后,火灾报警控制器5即可控制消防模块进行作业。
进一步地,火灾报警控制器5设在远离环境仓100的控制室内,火灾报警控制器5可连接有紧急启停按钮。当火灾报警控制器5接收到报警信号但紧急启停按钮被触发时,火灾报警控制器5控制消防设备6不操作。因此,当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通过排查后发现报警信号为误报时,可手动按下紧急启停按钮,停止继续报警,并切断消防设备6的工作。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消防设备6可以包括:设在环境仓100的设备层中的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还可通过管路引出2套高压细水雾消火栓水枪6011,高压细水雾消火栓水枪6011设在环境仓100中并靠近目标位置,左、右各1套。高压细水雾消火栓水枪6011可向目标部件喷洒的消防介质为致密的细水雾,从而可以对目标部件起到降温的作用,以抑制火灾隐患。或者,对已经出现的明火进行灭火。
由于锂电池一旦发生热失控则不可逆转,在对被检测待测试车辆200进行极限测试时(高温、极低温、瞬间提速等),极易发生锂电池过载或内部击穿造成的热失控,一旦形成热失控,则会快速形成连锁反应,锂电池仓内的温度由60℃瞬间飙升到700-800℃,并产生明火,同时,其他锂电池组会被快速加热-热失控-产生明火,在密闭的电池仓内发生如此剧烈的化学反应,并引发明火对待测试车辆200及环境仓100以及环境仓100内的各种精密仪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本方案将对锂电池仓的监控及灭火、控温放在首位,在扑灭明火的同时,通过高压细水雾消火栓水枪6011对锂电池仓进行不间断的喷水降温,可提供3小时以上的时间,将锂电池仓的温度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让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将待测试车辆200按照既定的方案安全的移出环境仓100。
进一步地,消防设备6还可以包括:设在环境仓100的设备层中的悬挂式灭火装置602,悬挂式灭火装置602连接有喷射器603,喷射器603的喷口对应目标位置,并能向位于目标位置的目标部件喷射灭火介质,灭火介质为六氟丙烷。悬挂式灭火装置602可包括容置有灭火介质的高压罐体,喷射器603可通过高压软管连接高压罐体。喷射器603具体可以为气体灭火器专用喷头或喷枪。
在本实施例中,火灾报警控制器5控制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和悬挂式灭火装置602操作的方式可以为,连接高压细水雾消火栓水枪6011和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之间的高压软管上设有电磁阀;同样的,连接喷射器603和悬挂式灭火装置602之间的高压软管上也设有电磁阀。当火灾报警控制器5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可控制电磁阀开启,从而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和悬挂式灭火装置602操作喷洒消防介质。
由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喷洒的消防介质是水,而水在外界温度较低(低于0℃)时会凝固结冰。因此,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一般在常温环境下操作,至少应在环境仓100中的温度高于0℃以上操作。而悬挂式灭火装置602喷洒的消防介质为六氟丙烷,其在喷出后呈气体状。因此,悬挂式灭火装置602不仅可在常温环境下操作,还可以在低温环境下操作。
因此,当火灾报警控制器5接收到报警信号且环境仓100中当前的整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火灾报警控制器5仅控制悬挂式灭火装置602操作。而当火灾报警控制器5接收到报警信号且环境仓100中当前的整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火灾报警控制器5控制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和/或悬挂式灭火装置602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值可以为0℃。此外,环境仓100中的整体温度可由下文的第二温度检测元件8获得。火灾报警控制器5可根据第二温度检测元件8获得的环境仓100内的整体温度情况,对应相应的消防灭火装置操作。举例为,如当前的测试是在常温(25℃左右)的环境中进行的,则当火灾报警控制器5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可控制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或悬挂式灭火装置602先后启动操作,以提高灭火效率。而若当前的测试是在低温(例如,零下40℃)的环境中进行的,则当火灾报警控制器5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仅控制悬挂式灭火装置602操作,而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暂时不操作,避免低温时结冰,损坏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若此时火势仍不可控制,在火灾初起时的断电(低温环境靠电制冷调节)会使环境仓100内的温度上升,同时火焰的热辐射也会使环境仓100的温度上升。则一旦环境仓100内的温度升高至设定值以上时,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随即便可投入使用,因此环境仓100的整体火灾风险是可控的。
上述即为局部监测和消防部分300。在完成局部监测和消防部分300的部署后,可进一步对整体监测和消防部分400进行部署,原因在于:虽然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是引发环境仓100火灾的最大隐患,但并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可能引起的火灾风险。例如,环境仓100中的设备线路老化、设备电压过载等均可能引发环境仓100火灾。因此,需要针对除待测试车辆200的目标部件这一主要和局部的火灾隐患之外的其他可能导致环境仓100出现火灾的情况进行处置。
参照图4所示,整体监测和消防部分400具体包括:设在环境仓100的顶壁和/或侧壁的第二温度检测元件8,第二温度检测元件8与信号处理器4连接,用于检测环境仓100内整体的温度。当第二温度检测元件8检测到环境仓100内整体的温度达到第四预设阈值时,信号处理器4产生报警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预设阈值低于第一或第二预设阈值,这是由于第一和第二预设阈值为目标部件的报警温度,而第四预设阈值为环境仓100的报警温度。而目标部件的温度是局部温度,且其在测试过程中处于运行工作状态,因此其温度较高。因此,相应的,其报警温度即第一和第二预设阈值也较高。而环境仓100虽然受目标部件热辐射的影响,但由于其内部空间较大,因此环境仓100受目标部件的热辐射影响温升可忽略不计。从而,环境仓100的报警温度即第四预设阈值比目标部件的报警温度要低。
进一步地,环境仓100的报警温度即第四预设阈值还与环境仓100当前正在进行的测试类目所需的环境温度有关。例如,如当前的测试是在常温(25℃左右)的环境中进行的,那么第四预设阈值应大于常温,例如30℃、40℃等。若当前的测试是在低温(例如,零下40℃)的环境中进行的,则第四预设阈值大于该极限低温,例如零下20℃、零下10℃、0℃。因此,第四预设阈值低于第一或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环境仓100当前测试的环境温度。
第二温度检测元件8为可采用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此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过程可逆,即报警后,探测器可复原,再次使用。同样的,如图4所示,该类探测器也呈线状或缆状,其可呈“S”形铺设或敷设在环境仓100的顶壁或顶棚上。此外,该类线型感温探测器宜以平行悬挂的形式敷设,同样的,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为S,探测器的端部与顶壁或顶棚边缘的距离宜为S/2。
在本实施例中,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可采用公开号为CN100495455、CN2549448、CN100588921、CN201017427、CN201000663等系列专利或专利申请提供的已知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或几种。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该类感温线缆的大致结构如图11所示,包括:两根铜芯导体801,两个铜芯导体801外包裹热敏绝缘层802(NTC),两根包裹NTC材料802的铜芯导体801缠绕在一起,再在其外包裹铝塑复合带803,其具体可为金属编织状结构,用于对铜芯导体801提高强度支持。铝塑复合带802外再包裹一层外护套804,其可以为阻燃PVC,用于对整个感温线缆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12所示,该类感温线缆的工作原理大致为:感温电缆探测回路的变化引发感温电缆电阻变化,即温度升高,电阻下降。可恢复缆式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的感温电缆具有高阻抗特性,信号处理器4可以通过监测材料电阻的变化来反映出当前温度的变化。一旦检测到当温度上升并达到一定值(上文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时,即可触发信号处理器4产生报警信号。
此外,为降低误报的概率,如图6所示,环境仓100内还设有第二烟雾检测器9,第二烟雾检测器9与信号处理器4连接,用于检测环境仓100内整体的烟雾浓度。第二烟雾检测器9包括敷设在环境仓100顶棚的第二采样管路901以及与第二采样管路901连接的主机302。其中,第二采样管路901的设置形式可参考上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8的设置,也可以为多根第二采样管路901平行设置。优选地,第一烟雾检测器3和第二烟雾检测器9可采用工业级双地址码吸气式极早期烟雾火灾探测器,从而两个烟雾检测器可共用一台主机302。
当第二温度检测元件8检测到环境仓100内整体的温度达到第四预设阈值,且第二烟雾检测器9也同时检测到环境仓100内整体的烟雾浓度达到第五预设阈值,信号处理器4才产生报警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预设阈值同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并且同样的,参照上文对第四预设阈值的解释说明,第五预设阈值低于第三预设阈值,大于环境仓100当前测试的环境的烟雾浓度。
因此,当第二温度检测元件8和第二烟雾检测器9同时触发报警信号后,可基本排除误报可能。随后,用于环境仓100整体灭火的消防设施即可被火灾报警控制器5控制启动,执行降温、灭火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环境仓100整体灭火的消防设施可以为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连接出来的喷洒管网6012,喷洒管网6012设在环境仓100的顶部。喷洒管网6012通过不锈钢管与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连接,其设在环境仓100的顶部,并交错或平行设置,以将整个环境仓100至于该喷洒管网6012的覆盖之下。同样的,当火灾报警控制器5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可延迟预定时间例如30s后再控制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开启,以便工作人员在该预定时间内排查是否为误报,以决定是否执行急停操作。同样的,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601适用于常温或高温环境,当环境仓100在执行低温或极寒测试时,可采用悬挂式灭火装置602进行灭火。具体可参照上文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同样的,消防设备6所包含的各个子装置:高压细水雾消火栓水枪601、喷洒管网6012和悬挂式灭火装置602也分别通过各自的输入输出模块与火灾报警控制器5连接。具体可以为,控制上述各个子装置的启闭的电磁阀通过各自的输入输出模块与火灾报警控制器5连接,以此避免各个子装置之间出现信号串扰的问题,保证火灾报警控制器5能够对每一个子装置均能实现控制,而不受其他子装置是否操作的影响。例如,使三个子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操作,而其他子装置不操作,或者使三个子装置同时操作等。
随着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的要求,用于对车辆进行检测的环境仓今后必然会被广泛应用,各大汽车厂商以及政府相关检测部门也必然会加大环境仓的建设力度。那么,车辆在环境仓中进行短时间的极限测试时(例如令发动机维持5000-6000rpm甚至更高转速一定时间),车况不好或者车龄较长的车辆极容易发生发动机或锂电池爆燃的事故。加之环境仓内长期处于密闭状态,车辆检测时排放的尾气、发动机锂电池升温等,也会使得环境仓内温度较高,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而环境仓是造价十分昂贵的设备(抛却基建成本不论,光一座环境仓的购置价格可达1亿元人民币),那么不论是环境仓内的待测试车辆的发动机或锂电池发生爆燃,还是环境仓内部发生火灾,及时灭火以尽可能的抢救车辆并保护环境仓不受损毁,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这一问题,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环境仓100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可实现对环境仓100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监测,以判断环境仓100是否存在发生火灾的隐患,并可在火灾出现萌发状态时即执行降温、灭火等消防措施,从而将基本将火灾杜绝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定的避免了火情的扩大,最大限度的保护待测试车辆以及环境仓不被烧毁。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环境仓100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可自动实现火灾监测和消防措施的执行,无需人员值守,避免人员受到伤害,用户体验较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1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当所述环境仓中停放有待测试车辆时,所述待测试车辆的目标部件位于所述环境仓中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部件包括发动机仓和/或锂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包括:
设在所述环境仓内的第一温度检测元件、热成像摄像机和第一烟雾检测器;所述热成像摄像机、第一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测试车辆的目标部件的温度,所述第一烟雾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位置及其附近区域的烟雾浓度;
信号处理器,与所述热成像摄像机、第一温度检测元件和第一烟雾检测器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在满足预设条件时产生报警信号,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待测试车辆的目标部件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热成像摄像机检测到所述待测试车辆的目标部件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一烟雾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目标位置及其附近区域的烟雾浓度达到第三预设阈值;
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
设在所述环境仓内并被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的消防设备,所述消防设备的至少部分出口端指向所述目标位置;
当所述信号处理器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提供给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时,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所述消防设备操作而向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的目标部件喷洒消防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后延迟预定时间再控制所述消防设备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设在远离所述环境仓的控制室内,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有紧急启停按钮;当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但所述紧急启停按钮被触发时,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所述消防设备不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仓的顶壁和/或侧壁敷设有第二温度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环境仓内整体的温度;
当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环境仓内整体的温度达到第四预设阈值时,所述信号处理器产生报警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元件为不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设在所述待测试车辆的目标部件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为可恢复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仓的顶壁设有第二烟雾检测器,所述第二烟雾检测器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环境仓内整体的烟雾浓度;
当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环境仓内整体的温度达到所述第四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烟雾检测器也同时检测到所述环境仓内整体的烟雾浓度达到第五预设阈值,所述信号处理器才产生报警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设备包括:设在所述环境仓的设备层中的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所述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通过管路引出高压细水雾消火栓水枪,所述高压细水雾消火栓水枪设在所述环境仓中并靠近所述目标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连接喷洒管网,所述喷洒管网设在所述环境仓的顶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设备还包括:设在所述环境仓的设备层中的悬挂式灭火装置,所述悬挂式灭火装置连接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喷口对应所述目标位置,并能向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的目标部件喷射灭火介质,所述灭火介质为六氟丙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且所述环境仓中当前的整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仅控制所述悬挂式灭火装置操作;
当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且所述环境仓中当前的整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所述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和/或所述悬挂式灭火装置操作。
11.一种环境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仓配置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
CN202010242087.9A 2020-03-31 2020-03-31 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及配置该系统的环境仓 Pending CN111383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2087.9A CN111383411A (zh) 2020-03-31 2020-03-31 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及配置该系统的环境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2087.9A CN111383411A (zh) 2020-03-31 2020-03-31 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及配置该系统的环境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3411A true CN111383411A (zh) 2020-07-07

Family

ID=71218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2087.9A Pending CN111383411A (zh) 2020-03-31 2020-03-31 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及配置该系统的环境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8341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9351A (zh) * 2020-11-30 2021-03-12 北京华正明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图片识别的学校火灾预警方法
CN113947860A (zh) * 2021-10-16 2022-01-18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探测方法、装置及火灾探测器
CN115372015A (zh) * 2022-07-18 2022-11-22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温环境舱电机台架实验系统
CN116036533A (zh) * 2023-04-03 2023-05-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防系统和测试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9351A (zh) * 2020-11-30 2021-03-12 北京华正明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图片识别的学校火灾预警方法
CN113947860A (zh) * 2021-10-16 2022-01-18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探测方法、装置及火灾探测器
CN115372015A (zh) * 2022-07-18 2022-11-22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温环境舱电机台架实验系统
CN116036533A (zh) * 2023-04-03 2023-05-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防系统和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3411A (zh) 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及配置该系统的环境仓
CN111672040A (zh) 一种电气柜的火灾监控与灭火系统
CN110947120A (zh) 一种机车火灾防控系统
CN204246713U (zh) 一种智能车载预警与防火装置
CN107469257A (zh) 一种车用电池箱预警灭火系统及方法
CN206228804U (zh) 电力机车及其灭火系统
CN106669084A (zh) 一种便携式复合式灭火系统
CN106798992A (zh) 灭火装置及系统
CN108744370A (zh) 一种智能无源半球形定向自动灭火装置
CN106669062A (zh) 一种组合式喷射灭火装置
US11670151B2 (en) Integrated fire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CN106730549A (zh) 一种独立式火灾报警灭火末端设备
CN110339503A (zh) 一种电站硐室大空间用分级预警快速灭火系统
CN107982824B (zh) 一种客车客舱用固定式全氟己酮自动灭火系统
CN110448841A (zh) 一种智能灭火机器人的智能灭火控制系统
CN206660385U (zh) 一种便携式复合式灭火系统
CN206642231U (zh) 灭火装置及系统
CN212032319U (zh) 用于环境仓的火灾监测及消防系统及配置该系统的环境仓
CN206660356U (zh) 一种组合式喷射灭火装置
CN219896881U (zh) 一种用于地上车库的联动超细干粉灭火设备
CN206198524U (zh) 一种充电设备着火检测灭火系统
CN208582886U (zh) 一种电缆接头防爆灭火装置及其监控系统
CN215850816U (zh) 一种充电站的防护系统
CN206660350U (zh) 一种组合式喷射降温装置
CN114796949A (zh) 一种自控型电气设备防火灾预防检测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