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1630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1630A
CN111381630A CN201811647142.1A CN201811647142A CN111381630A CN 111381630 A CN111381630 A CN 111381630A CN 201811647142 A CN201811647142 A CN 201811647142A CN 111381630 A CN111381630 A CN 111381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main body
display
electronic device
flexib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71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1630B (zh
Inventor
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471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16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1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1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1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1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主体、柔性显示屏以及处理器,所述主体呈柱状,所述主体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站立,所述柔性显示屏,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或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所述柔性显示器具有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以实现分屏显示,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柔性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可根据分屏指令控制所述显示区域的不同子显示区分别进行独立显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分屏显示。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电子设备通常均为扁平状,同一化严重,随着电子设备功能日益多样化,现有电子设备的整体构造已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个屏幕能够显示多个画面的电子设备。
主体,呈柱状,所述主体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站立;
柔性显示屏,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或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所述柔性显示器具有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以实现分屏显示;
处理器,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可根据分屏指令控制所述显示区域的不同子显示区分别进行独立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主体为柱状结构,并能够通过所述主体的端部实现电子设备沿主体的轴站立,可以提高电子设备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通用性,同时柔性显示屏能够从主体内伸出到主体外,这样能够在改变柔性显示屏的显示面积的,另外,柔性显示屏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字显示区域实现分屏显示,这样能够在一个柔性显示屏上显示多个画面,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在同一柔性显示屏上同时使用更多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主体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第一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主体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第二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主体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第三剖视图。
图6为图2所示主体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第四剖视图。
图7为图2所示主体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第五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站立状态的第一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一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立体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立体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立体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立体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立体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七立体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八立体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九立体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十立体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站立状态的第二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站立状态的第三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站立状态的第四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二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三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四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五示意图。
图26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主体、柔性显示屏及支撑结构沿剖面线P2-P2方向的剖面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十一立体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六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七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立体图。电子设备10可为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监视器、平板电脑、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或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电子设备、较小的设备(诸如腕表设备、挂式设备、耳机或听筒设备、被嵌入在眼镜中的设备或者佩戴在用户的头部上的其他设备,或其他可佩戴式或微型设备)、电视机、不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显示器、游戏设备、导航设备、嵌入式系统(诸如其中具有显示器的电子设备被安装在信息亭或汽车中的系统)、实现这些设备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备的功能的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在图1的示例性配置中,电子设备10是便携式设备,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平板电脑、或者其他便携式计算设备。如果需要,其他配置可用于电子设备10。图1的示例仅是示例性的。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可包括主体诸如主体11,主体11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的载体,有时可被称为外壳或壳体。主体11可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其他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形成。其中,金属比如为铝合金、镁合金、镁铝合金、不锈钢等。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主体11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的外部轮廓,主体11可以为规则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1可以为柱状结构,或者说筒状结构,比如圆柱体结构、圆台体结构、圆锥体结构、多面体结构等。即主体11沿其径向的剖视图形成圆形或多边形。需要说明的是,主体11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其中,主体11沿其径向的剖视图为围绕主体11周缘的剖视图,或者说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3,图3为图2所示主体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第一剖视图。其中,主体11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剖视图形成的多边形可以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的至少两个边可以相等。比如:主体11沿B-B方向或C-C方向的第一剖视图形成三边形,三边形的其中两个边大致相等,三边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1101、第二边1102和第三边1103,其中第一边1101的长度和第二边1102的长度相等,第三边1103的长度分别与第一边1101的长度和第二边1102的长度不等。再比如四边形的其中两个边大致相等或其中三个边大致相等。
请参阅图4,图4为图2所示主体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第二剖视图。多边形可以大致为正多边形,即多边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均大致相等。比如:主体11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第二剖视图形成正四边形,正四边形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边1101、第二边1102、第三边1103和第四边1104,第一边1101的长度、第二边1102的长度、第三边1103的长度和第四边1104的长度均相等。
请参阅图5,图5为图2所示主体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第三剖视图。主体11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第三剖视图形成多边形,多边形可以不是正多边形,多边形中的各个边也可以均不相等。比如:多边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1101、第二边1102、第三边1103和第四边1104,第一边1101的长度、第二边1102的长度、第三边1103的长度和第四边1104的长度均不相等。
请参阅图6,图6为图2所示主体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第四剖视图。主体11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剖视图还可以形成其他形状,主体11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剖视图形成至少两个边,包括至少一个弧形边和至少一个直边。比如:主体11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剖视图形成两个边,包括一个弧形边1101和一个直边1102,直边1102和弧形边1101连接。
请参阅图7,图7为图2所示主体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第五剖视图。主体11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剖视图还可以形成其他形状,主体11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剖视图形成至少两个边,其中至少两个边的均是弧形边。比如:主体11沿剖面线P1-P1方向的剖视图形成的形状包括四个弧形边,第一弧形边1101、第二弧形边1102、第三弧形边1103和第四弧形边1104,第一弧形边1101、第二弧形边1102、第三弧形边1103和第四弧形边1104依次连接。
如图2所示,主体11包括至少一个端部和至少一个侧部。例如,主体11可以具有第一端部诸如第一端部111、第二端部诸如第二端部112和第一侧部诸如第一侧部113。其中,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可相对设置,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可位于主体11的相对两端,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可通过第一侧部113连接,或者说第一侧部113连接在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11的径向为环绕第一侧部113的方向,主体11的轴向为第一端部111朝向第二端部112方向,或者主体11的轴向第二端部112朝向第一端部111的方向。主体11的轴向与主体11的径向垂直。
第一端部111、第二端部112和第一侧部113在主体11上形成一收纳腔,收纳腔可以收纳电子设备10的器件,比如第一收纳腔收纳电子设备10的柔性显示屏、滚筒、主板及电池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
第一端部111可以承载电子设备10,比如第一端部111可以为平面结构,再比如第一端部111可以为中部朝向电子设备10内部方向凹陷的结构,第一端部111可以承载电子设备10以使得电子设备10处于站立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部111也可以不承载电子设备10,比如第一端部111可以为尖端形状,再比如第一端部111可以为中部朝向电子设备10外部方向凸出的结构。
第二端部112可以承载电子设备10,比如第二端部112可以为平面结构,再比如第二端部112可以为中部朝向电子设备10内部方向凹陷的结构,第二端部112可以承载电子设备10以使得电子设备10处于站立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端部112也可以不承载电子设备10,比如第二端部112可以为尖端形状,再比如第二端部112可以为中部朝向电子设备10外部方向凸出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至少一者用于承载电子设备10。比如:第一端部111可承载电子设备10,而第二端部112不承载电子设备10。再比如:第二端部112可承载电子设备10,而第一端部111不承载电子设备10。还比如第一端部111可承载电子设备10,第二端部112可承载电子设备10。
其中,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不平行设置。第一端部111的尺寸和第二端部112的尺寸可以设置相同,也可以设置不同。
第一侧部113可以为圆筒形结构、圆锥形结构,第一侧部113也可以具有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面。当第一侧部113具有两个相互连接的面时,第一侧部11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弧形面,比如侧第一侧部113包括一个弧形面和一个平面,再比如第一侧部113包括两个弧形面。当第一侧部113具有至少三个相互连接的面时,第一侧部113所有的面可以为弧形面,第一侧部113所有的面也可以为平面,第一侧部113的面也可以由至少一个弧形面和至少一个平面连接形成。
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电子设备处于站立状态的第一示意图。电子设备10由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承载以处于站立状态。也即所述第一端部用于承载所述本体以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竖立放置。其中,第一侧部113的长度大于第一端部111的长度,以及第一侧部113的长度大于第二端部112的长度。且第一侧部113的面积大于第一端部111的面积,以及第一侧部113的面积大于第二端部112的面积。即承载电子设备10的一面为面积较小的一面,在此将其定义为站立状态。
主体11的第一侧部113设置有第一通孔114。第一通孔114可以贯穿第一侧部113。第一通孔114可以为条形,第一通孔114可以形成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之间。第一通孔114用于供电子设备10的器件诸如柔性显示屏从主体11内伸出至主体外或收纳在主体11内。
主体11的第一侧部113设置有透光区域115。透光区域115可以由开设在第一侧部113上的窗口形成,其可以贯穿第一侧部113。透光区域115也可以由透明材料在第一侧部113上形成,透光区域115还可以由设置在第一侧部113上的透明盖板诸如玻璃盖板形成。从电子设备10的外界可以通过透光区域115看到电子设备10内部。其中,第一通孔114和透光区域115可以间隔设置。
主体11设置有多个传输部诸如传输部116,传输部116用于传输信号,诸如传输部116用于传输光学信号、声学信号。传输部116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传输部116可为通孔结构、透明结构。
示例性的,一个或多个传输部116可以设置在第一侧部113上,且靠近第一端部111。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靠近第一端部111位置的传输部116朝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传输声音信号,诸如将电子设备10内部的声音信号发送至主体11外。
示例性的,一个或多个传输部116可以设置在第一侧部113上,且靠近第二端部112。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靠近第二端部112位置的传输部116朝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传输声音信号,诸如从主体外接收信号至电子设备10的器件诸如麦克风。
如图1和图8所示,电子设备10可包括柔性显示屏诸如柔性显示屏12。柔性显示屏12可被安装在主体11诸如主体11中,柔性显示屏12可收纳在主体11内,也可从主体11内伸出至主体11外。柔性显示屏12可显示画面,柔性显示屏12可在主体11内显示画面,柔性显示屏12也可在主体11外显示画面。即柔性显示屏12可相对于主体11运动。
示例性的,在第一状态下,柔性显示屏12收容于主体11中。在第二状态下,柔性显示屏12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通孔114延伸出至主体外。第一状态可以为柔性显示屏12收纳在主体11内的状态,第二状态可以为柔性显示屏12伸出至主体11外的状态。其中,驱动力可以是外力作用,诸如用户手动作用。驱动力也可以电子设备10内部产生的作用力,诸如电子设备10的驱动机构产生驱动力。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显示屏12收纳在主体11内时可以成卷绕状态或折叠状态,即卷绕设置或折叠设置。
柔性显示屏12可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显示屏12可产生形变。比如:柔性显示屏可进行弯曲、折弯等。柔性显示屏12可收纳于主体11内,如图1和图8所示。柔性显示屏12的一端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0的外部,或者柔性显示屏12的一端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0的主体11上,柔性显示屏12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主体11内部。
柔性显示屏12可为结合导电电容触摸传感器电极层或者其他触摸传感器部件(例如,电阻触摸传感器部件、声学触摸传感器部件、基于力的触摸传感器部件、基于光的触摸传感器部件等)的触摸屏显示器,或者可为非触敏的柔性显示屏。电容触摸屏电极可由氧化铟锡焊盘或者其他透明导电结构的阵列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柔性显示屏12收纳在主体11内时,柔性显示屏12可以通过主体11上的透光区域诸如透光区域115进行显示。即在第一状态下,柔性显示屏12可通过透光区域115进行显示。比如:柔性显示屏12的一部分位于透光区域115位置,柔性显示屏12可以与透光区域115位置的主体11侧部邻接,也可以远离透光区域115位置的主体11侧部。需要说明的是,当柔性显示屏12收纳在主体11内时,柔性显示屏12也可以不显示,可以在透光区域115位置设置其他显示器进行显示。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一示意图。柔性显示屏12可从主体11内伸出,柔性显示屏12伸出主体11外可以进行显示。柔性显示屏12可以通过柔性显示屏12的一端拉出主体11外进行显示。柔性显示屏12可以通过柔性显示屏12的一端从主体11的第一侧部113拉出主体11外进行显示。示例性的,柔性显示屏12可以通过柔性显示屏12的一端从第一通孔114拉出主体11外进行显示。柔性显示屏12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14将其一端置于主体11外,或者置于第一通孔114位置,以便于柔性显示屏12从主体11内伸出或拉出。
为了保持柔性显示屏12的一端位于主体11外或者置于第一通孔114位置,主体11可以在第一通孔114的位置设置定位结构,以通过定位结构将柔性显示屏12的一端定位在主体11外或者第一通孔114位置。
可使用柔性显示屏覆盖层诸如柔性透明玻璃层、柔性透光塑料、柔性蓝宝石、或其他柔性透明电介质层来保护柔性显示屏12。
示例性的,柔性显示屏12可包括显示区域121和非显示区域122。非显示区域122可以围绕显示区域121设置,非显示区域122可以形成在显示区域121的周缘。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显示屏12固定在主体11内部的一端为柔性显示屏12的非显示区域122进行固定连接,以及柔性显示屏12在收纳主体11内部时,柔性显示屏12的一端位于主体11外或第一通孔114位置为柔性显示屏12的非显示区域122。即在第一状态下,柔性显示屏12的显示区域121可完全收纳在主体11中,非显示区域133的一部分外露于主体11。
如图1、图8及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转轴诸如转轴13,转轴13可以设置在主体11内。转轴13可以相对于主体11转动。转轴13可以为空心结构,可以在转轴13中空位置设置电子设备10的器件诸如主板、电池等。转轴13不仅可以相对于主体11转轴,还可以相对于电子设备10内部的器件转动。
转轴13转动可以带动柔性显示屏12转动。诸如可以将柔性显示屏12的一端固定在转轴13上,柔性显示屏12可以卷绕在转轴13上,柔性显示屏12卷绕在转轴13上的过程中,柔性显示屏12逐渐被收纳在主体11内。比如:转轴13沿顺时针转动,可以将柔性显示屏12卷绕在转轴13上,以将柔性显示屏12收纳在主体11内。
可以通过柔性显示屏12定位在主体11外或者第一通孔114位置的一端使转轴13转动,以将收纳在主体11内的柔性显示屏14伸出至主体11外伸展开,可以进行显示。比如:转轴13沿逆时针转动,可以将柔性显示屏12驱动至主体11的外部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的处理器及驱动机构自动控制转轴13转动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2跟随转轴13的转动收纳在主体11内或从主体11内伸出至主体11外。也可以手动控制的方式,诸如通过拉动柔性显示屏12的一端可以将柔性显示屏12拉出至主体11外。还比如通过手动转动转轴13的方式可以控制柔性显示屏12收纳在主体内或伸出至主体11外。
示例性的,柔性显示屏12可以围绕在主体11的周缘外表面上进行显示,也可以从主体11内伸出,以伸展开进行显示。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立体图。电子设备10可包括驱动机构诸如第一驱动机构14。第一驱动机构14可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组,驱动电机可与齿轮组啮合,齿轮组可与转轴13固定连接,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组转动以带动转轴13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的驱动机构并不限于此。
电子设备10还可包括功能器件,诸如受话器、麦克风、电声器件、投影光学模组、摄像头模组、指示灯、受话器、麦克风、辐射体、充电模组、散热模组、装饰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立体图。电子设备10还可包括辐射体诸如辐射体151,辐射体151可设置在第一侧部113上。辐射体151可以直接形成在第一侧部113上,诸如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辐射体151也可以通过固定结构安装固定在第一侧部113上,诸如通过胶水粘接、通过螺丝螺接等。辐射体15可以形成在第一侧部113的外表面,可以增加辐射体151的净空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辐射体15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侧部113的内表面。还可以在第一侧部113上设置通孔结构或槽结构以放置辐射体151。辐射体151可以环绕第一侧部113设置辐射体151也可以为多个,且在环绕第一侧部113方向上间隔设置。或者说多个辐射体151沿主体11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诸如在环绕第一侧部113且靠近第一端部111的位置间隔设置三个辐射体151。
示例性的,一个或多个辐射体151可靠近第一端部111设置,诸如辐射体151邻接第一端部111。即辐射体151可以设置在主体11的边角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辐射体151也可以与主体11的其中一个端面间隔预设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辐射体151可靠近第二端部112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辐射体151并不限于设置在第一侧部113上。辐射体15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端部111的端面上,辐射体151还可以设置在第二端部112的端面上。
辐射体151可以传输射频信号、WiFi信号。其中辐射体151传输射频信号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的无线通信功能,诸如通话。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导轨和驱动件,辐射体151可设置在导轨上,驱动件可驱动辐射体沿导轨移动,以将辐射体151移动至信号强度值最大的位置。导轨可沿主体11的轴向排布,辐射体15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辐射体151可间隔设置在导轨的相对两端。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立体图。电子设备10可包括受话器152和麦克风153,受话器152和麦克风153可传输声学信号。受话器152和麦克风153可设置在主体11内。其中传输部11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进音孔116和一个或多个出音孔116。受话器152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出音孔116向主体11外部传输声音信号。麦克风153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出音孔116从外界接收声音信号。
示例性的,受话器152和麦克风153相互间隔设置,诸如受话器152和麦克风153沿主体11的轴向上位于透光区域115的相对两端。受话器152可位于第一端部111,麦克风112可位于第二端部112。
通过多个进音孔116和多个出音孔116,电子设备10可实现多方位传输声音信号,可以供多人共同使用,诸如在会议场景下。
需要说明的是,受话器152和/或麦克风153可沿主体11的圆周方向旋转,以实现电子设备360度环向传输声学信号。即受话器152和/或麦克风153可环绕主体11的径向转动。
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立体图。电子设备10可包括扬声器154,扬声器154可传输声学信号。其中传输部116可包括一个或出声孔116。扬声器154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出声孔116向主体11外部传输声音信号。扬声器154可通过多个出声孔116朝不同方向传输声音信号,以供多人使用。其中,扬声器154可设置在第二端部112,扬声器154也可设置在第一端部111。
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立体图。电子设备10可包括电声器件155,电声器件155可传输声学信号。其中传输部116可包括一个或出声孔116。电声器件155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出声孔116向主体11外部传输声音信号。其中,电声器件155可设置在第二端部112,扬声器154也可设置在第一端部111。示例性的,电声器件155采用扬声器154。需要说明的是,电声器件155可在柔性显示屏12延伸出主体11外的过程中,电声器件155可发出预设声音。其中,预设声音可以为金属质感的音效,诸如齿轮转动的声音。比如:咔嚓咔嚓的声音、哗啦啦的声音等。
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七立体图。电子设备10可包括摄像头模组156,摄像头模组156可传输光学信号,诸如采集图像。其中传输部116可包括一个或透光结构116,摄像头模组156可具有一个或多个镜头组件。当摄像头模组156具有多个镜头组件时,可分别通过多个透光结构116从不同方向采集图像。其中,摄像头模组156可设置在第一端部111。摄像头模组156的镜头组件可从主体11的第一侧部113朝外,也可以从主体111的第一端部111朝外。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模组156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诸如第二端部112。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摄像头模组156朝向不同方向采集图像。摄像头模组156可沿主体11的圆周方向运动,以实现摄像头模组156的360度环向采集图像。即摄像头模组156可环绕主体11的径向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摄像头模组156采集图像,可以在摄像头模组156的位置设置补光灯,补光灯发射光线的方向可以为摄像头模组156采集图像的方向。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1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传感器可检测触发信号。当传感器检测到触发信号时,摄像头模组156可旋转至预设位置以采集人脸头像,以通过人脸识别对电子设备10进行解锁。主体11上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按键,可以为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按键的颜色和主体11颜色相同,摄像头模组156可旋转至按键对应的位置采集人脸头像。
示例性的,功能模组可包括载体,摄像头模组156可设置在载体上。在第一状态下摄像头模组156及载体收容并隐藏于主体11中,当检测到摄像头启动的触发信号时,摄像头模组156及载体可沿主体11的轴向延伸出主体11而外露,以便摄像头模组156采集图像。当载体及摄像头模组156外露于主体11时,载体及摄像头模组156可相对于主体11移动而实现错位,以实现摄像头模组156对焦和采集景深信号。
请参阅图16,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八立体图。电子设备10可包括投影光学模组157,传输部116可包括透光结构116,投影光学模组157可通过透光结构116传输光学信号,诸如实现投影功能,可以向外界投影画面。投影光学模组157可设置在第一端部111。需要说明的是,投影光学模组157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诸如第二端部112。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投影光学模组157朝向不同方向投影画面。投影光学模组157可沿主体11的圆周方向运动,以实现投影光学模组157的360度投影画面。即投影光学模组157可环绕主体11的径向转动。
示例性的,投影光学模组157可设置在载体上。在第一状态下投影光学模组157及载体收容并隐藏于主体11中,当检测到投影启动的触发信号时,投影光学模组157及载体可沿主体11的轴向延伸出主体11而外露,以便投影光学模组157投影。当载体及投影光学模组157外露于主体11时,载体及投影光学模组157可相对于主体11移动而实现错位,以实现投影光学模组157调焦。
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九立体图。电子设备10可包括指示灯158,传输部116可包括透光结构116,指示灯158可通过透光结构116传输光学信号,诸如实现照明功能,可以向外界发射光线信号。指示灯15可设置在第一端部111。需要说明的是,指示灯158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诸如第二端部112。示例性的,指示灯158可沿主体11的轴向方向进行出光,以实现电子设备10的照明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指示灯158也可以朝向其他方向出光。
示例性的,指示灯158可发出不同的光信号。指示灯158可为多个,多个指示灯158可通过多个透光结构116朝向电子设备10不同位置出光,也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信号。
请参阅图18,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十立体图。电子设备10可包括充电模组159,传输部116可包括充电接口116,充电模组159可通过充电接口116进行充电,以为电子设备10的电池充电。充电模组159可设置在第一端部111。需要说明的是,充电模组159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诸如第二端部112。示例性的,充电模组159可沿主体11的轴向方向设置,诸如充电模组159设置在主体11的其中一个端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充电模组159并不限于通过充电接口116为电子设备10充电,充电模组159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为电子设备10的电池充电,诸如充电模组159通过无线的方式为电子设备10的电池充电,诸如采用无线充电线圈。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充电模组159还可以通过充电接口116及无线充电线圈采用有线及无线的方式共同为电子设备10充电。
示例性的,充电模组159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充电模组为电子设备10充电当充电模组159具有多种充电模式时,其可以包括普通充电模式和闪充模式。其中闪充模式的充电功率大于普通充电模式的功率。其中,闪充模式为利用低电压高电流的模式来增加电流,并在低电压高电流的前提下通过开电压环实现分段横流的电流的输出。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10还可包括装饰件,装饰件可以为形成在主体11外表面上的图案。装饰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诸如指南针等。装饰件可起到装饰或指示作用。
请参阅图19,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站立状态的第二示意图。电子设备10还可包括功能模组诸如功能模组100,功能模组100可包括载体16和设置在载体16上的功能器件15。功能模组100可设置在主体11的其中一个端部诸如第一端部111。功能模组100可相对于主体11转动,诸如功能模组100可沿主体11圆周方向旋转,即功能模组100可沿环绕主体11的进行转动。其中功能器件15可包括受话器、麦克风、扬声器、投影光学模组、摄像头模组、指示灯、辐射体、充电模组、散热模组、装饰件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功能模组100的转动可使得功能器件15进行不同方向传输信号,以实现电子设备360度进行信号的传输,诸如360度采集图像、投影画面、传输声音信号、照明等。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模组100可以为两个,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端部111及第二端部112,以分别实现转动。
请参阅图20,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站立状态的第三示意图。电子设备10还可包括功能模组诸如功能模组100,功能模组100可包括载体16和设置在载体16上的功能器件15。功能模组100可设置在主体11的其中一个端部诸如第一端部111。功能模组100可相对于主体11进行伸缩运动。功能模组100可隐藏于主体11内,且可从主体11内伸出至主体11外。在第一状态下,载体16及其上的功能器件15可收容并隐藏于主体11内,需要进行信号传输时,诸如当检测到伸出指令时,载体16及其上的功能器件15可沿主体11的轴向延伸出主体11外而外露,以便进行信号的传输。其中功能器件15可包括受话器、麦克风、扬声器、投影光学模组、摄像头模组、指示灯、辐射体、充电模组、散热模组、装饰件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功能模组100的伸缩运动可使得功能器件15收缩在主体11内以实现保护,以及可使得功能器件15伸出至主体11外进行信号的传输,诸如采集图像、投影画面、传输声音信号、照明等。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1,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站立状态的第四示意图。当载体16及其上的功能器件15外露于主体11外时,载体16可相对于主体11移动实现错位。功能器件15包括摄像头模组时,可以进行对焦和采集景深信号。功能器件15包括投影光学模组时,可以进行调焦。
请参阅图22,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二示意图。电子设备10还可包括支撑结构17,柔性显示屏12可设置在支撑结构17上,当柔性显示屏12自主体11延伸而出时,支撑结构17跟随柔性显示屏12伸展,当柔性显示屏12展开完成后,支撑结构17将柔性显示屏12限定在展开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结构17可支撑在柔性显示屏12的非显示面,以确保柔性显示屏12伸展开。需要说明的是,当柔性显示屏12收纳在主体11内时,支撑结构17可收纳在主体11内。
请参阅图23,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三示意图。支撑结构17可包括支撑部171和伸缩部172。支撑部171和伸缩部172可相互伸缩,支撑部171和伸缩部172处于拉伸状态的长度大于处于收缩状态的长度。示例性的,支撑部171可设置有伸缩槽173,伸缩槽173可从支撑部171的一端端部形成。伸缩部172的一端可从支撑部171的一端伸缩至支撑部171的伸缩槽173内,以实现伸缩部172和支撑部171收纳在一起而形成伸缩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伸缩部172可完全收纳在支撑部171内,也可以部分收纳在支撑部171内。伸缩部172可从支撑部171内伸出而形成拉伸状态。
支撑部171的一端端部可与主体11固定连接,诸如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支撑部171可相对于主体11转动,以实现支撑部171和主体11可转动连接。伸缩部172的一端端部可与柔性显示屏12固定连接,诸如通过销轴、铰链等固定连接,伸缩部172可相对于柔性显示屏12活动,以实现伸缩部172和柔性显示屏172可活动连接。其中伸缩部172的一端端部可连接至柔性显示屏12的边缘位置,诸如伸缩部172可连接至柔性显示屏12的第一边角123。需要说明的是,伸缩部172也可以连接在柔性显示屏12的第二边角124,伸缩部172还可连接至第一边角123和第二边角124之间。
由此,当柔性显示屏12从主体内伸出至主体11外时,支撑部171和伸缩部172相互拉伸以伸展开,以使得支撑部171和伸缩部172共同支撑柔性显示屏12。或者说柔性显示屏12从主体11内往主体11外运动时,柔性显示屏12与支撑结构17一起运动,支撑结构17的支撑部171和伸缩部172随着柔性显示屏12朝向主体11外部运动而相互进行伸展运动。在柔性显示屏12朝向主体11外部运动过程中,支撑部171与主体11连接的位置转动,伸缩部172与柔性显示屏12连接的位置转动,以及伸缩部172从支撑部171的伸缩槽173内逐渐伸出。从而,使得伸缩部172和支撑部171可共同支撑在柔性显示屏12的非显示面,以限定柔性显示屏12的伸展状态。
当柔性显示屏12从主体11外部收纳至主体11内时,支撑部171和伸缩部172相互收缩以收纳在一起。柔性显示屏12从主体11外朝向主体11内运动过程中,伸缩部172和柔性显示屏12连接的位置运动,伸缩部172逐渐收缩在支撑部171的伸缩槽173内,以及支撑部171和主体11连接的位置转动。当柔性显示屏12的显示区域完全收纳在主体11内时,伸缩部172可收缩在支撑部171的收纳槽173内,且支撑部171可收纳在主体11内。
从而,支撑结构17可以跟随柔性显示屏12的运动而运动,并可实现在柔性显示屏12伸出主体11时对柔性显示屏12进行支撑,以及柔性显示屏12收纳在主体11内时,可收纳在主体11内。进而便于用户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结构17和柔性显示屏12连接的一端并不限于可活动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诸如伸缩部172和柔性显示屏12可拆卸固定连接,伸缩部172可固定在柔性显示屏12上,也可以从柔性显示屏12上拆卸下来。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结构17和主体11的连接的一端并不限于可转动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诸如支撑部171和主体11可拆卸固定连接,支撑部171可固定在主体11上,也可以从主体11上拆卸下来。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部171及伸缩部172的个数并不限于一个。诸如支撑部171为一个,伸缩部172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伸缩部172可相互伸缩。其中一个伸缩部172和支撑部171固定连接,其中一个伸缩部172和柔性显示屏12连接。再比如:支撑部171为两个,伸缩部172为一个,两个支撑部171连接在伸缩部172的两端,两个支撑部171均可相对于伸缩部172运动,一个支撑部171可与主体11连接,另一个支撑部171可与柔性显示屏12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支撑结构17和柔性显示屏12连接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时,支撑结构17也可以不进行伸缩。
请参阅图24,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四示意图。支撑结构17可以为一杆状结构,诸如支撑结构17为一支撑杆17。支撑杆17一端和主体11可转动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支撑杆17的一端和柔性显示屏12可拆卸连接。当柔性显示屏12从主体11内运动至主体11外时,可以将支撑杆17的一端和柔性显示屏12固定连接在一起,以对柔性显示屏12进行支撑。而当柔性显示屏12需要从主体11外收纳在主体11内时,可以将支撑杆17和柔性显示屏12连接的一端拆卸,可以分别将柔性显示屏12及支撑杆17收纳在主体11内。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结构17并不限此。
请参阅图25,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五示意图。支撑结构17包括第一支撑杆178和第二支撑杆179。第一支撑杆178和第二支撑杆179可共同支撑柔性显示屏12。第一支撑杆178可连接于柔性显示屏12的第一边角123,第二支撑杆178可连接于柔性显示屏12的第二边角124。第一支撑杆178和第二支撑杆179可相互交叉支撑柔性显示屏12的非显示面。第一支撑杆178和第二支撑杆179可以等长设置,第一支撑杆178和第二支撑杆179交界位置可沿主体11轴向方向位于柔性显示屏12的中间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结构17还可包括其他支撑杆,诸如第三支撑杆。
其中,第一支撑杆178可包括第一支撑部171和第一伸缩部172,第一支撑部171具有第一伸缩槽173。其中第一支撑部171可参阅图23所示的支撑部171,其中第一伸缩部172可参阅图23所示的伸缩部172,其中第一伸缩槽173可参阅图23所示的伸缩槽173。
其中,第二支撑杆179可包括第二支撑部174和第二伸缩部175,第二支撑部174可具有第二伸缩槽176。其中第二支撑部174可参阅图23所示的支撑部171,其中第二伸缩部175可参阅图23所示的伸缩部172,其中第二伸缩槽176可参阅图23所示的伸缩槽173。
请参阅图26,图26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主体、柔性显示屏及支撑结构沿剖面线P2-P2方向的剖面图。主体11可设置有放置槽116,放置槽116可用于放置支撑结构17。即当柔性显示屏12收纳在主体11内时,支撑结构17可放置在放置槽116内。放置槽116可与第一通孔114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放置槽116也可以与第一通孔114不连通。
请参阅图27,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十一立体图。电子设备10可包括主板诸如主板18。主板18可以设置在主体12内部。主板18可以设置成板状结构,主板18也可以设置在弧形结构。主板18可与电子设备10的器件电性连接,以控制电子设备10进行信号的传输。
请参阅图28,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10可包括处理器182,处理器182可集成在主板18上。处理器182可与电子设备10的器件电性连接,以控制电子设备10进行信号的传输。
示例性的,处理器182可与柔性显示屏12电性连接。处理器182可控制柔性显示屏12显示画面。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82还可以与其他显示器电性连接,以控制其他显示器进行显示。
示例性的,处理器182可与驱动机构诸如第一驱动机构14电性连接,第一驱动机构14可与转轴13传动连接。处理器182可根据控制指令诸如第一操作指令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产生驱动力,以驱动转轴13转动,进而可以驱动柔性显示屏12运动,使得柔性显示屏12从主体11的第一侧部113伸出至主体11外或收纳在主体11内。其中,第一操作指令可包括滑动操作,处理器182用于根据预设方向的滑动操作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转轴13朝向预设方向转动,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2朝向预设方向运动。其中,滑动操作诸如为在电子设备10的显示器上进行的滑动操作。具体控制方式比如为:朝第一方向进行滑动操作,处理器182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转轴13朝第一方向转动;朝第二方向进行滑动操作,处理器182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转轴13朝第二方向转动。
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为与主体1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相反,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至少存在一个相反的分量。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主体11的轴向不垂直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至少存在与主体12的轴向垂直的分量。转轴13可朝向与主体11的轴向垂直的分量转动。
示例性的,处理器182用于根据滑动操作的滑动距离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转轴13转动的角度以及控制柔性显示屏12外露或收纳的尺寸,或者说处理器182用于根据滑动操作的滑动距离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柔性显示屏12转动的角度以及控制柔性显示屏12外露或收纳的尺寸。该滑动距离可以是垂直于主体11轴向的距离,或者该滑动距离可以是环绕第一侧部113的距离。处理器182用于根据滑动操作的滑动力度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转轴13转动的速度,或者说驱动柔性显示屏12运动的速度。其中滑动操作的滑动力度可以为按压电子设备10的显示器的力度,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诸如滑动操作的滑动力度较大,则处理器182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转轴14转动的速度加快;滑动操作的滑动力度较小,则处理器182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转轴13转动的速度变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指令还包括点击操作或长按操作,处理器182用于根据预设位置的点击操作或长按操作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转轴13按照第一转动速度转动,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2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电子设备10上设置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通过对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的点击操作或长按操作,处理器182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转轴13按照第一速度运动。该第一转动速度可以是平均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指令并不限于此。诸如根据重力、加速度、加速方向、声音控制等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转轴13转动。
示例性的,柔性显示屏12可包括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可以通过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分别独立显示,以实现分屏显示。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可以根据不同的伸出操作从主体11内伸出至主体11外,处理器182可用于根据不同的伸出操作控制显示区域的不同子显示区域分别进行独立显示,以控制子显示区域的尺寸。
其中伸出操作可以是处理器182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转轴13运动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2至少一个子显示区域伸出主体11外。不同的伸出操作可以是处理器182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4驱动转轴13通过几次运动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2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伸出主体11外。需要说明的是,伸出操作也可以是处理器182检测到柔性显示屏12至少一个子显示区域伸出主体11外。
需要说明的是,伸出操作并不限于此,伸出操作也可以是触控操作,诸如在电子设备10的显示器上的操作操作,其可以是点击操作、长按操作、滑动操作等。
请参阅图29,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12处于伸展状态的第六示意图。柔性显示屏12的显示区域121可包括多个子显示区域诸如为四个,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第三子显示区域1213和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区域121并不限于四个子显示区域,诸如显示区域121包括2个子显示区域、3个子显示区域、5个子显示区域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器182根据分屏指令控制显示区域121的不同子显示区分别进行独立显示尺寸。显示区域121的子显示区域是针对显示区域121伸出至主体11外部而言的,即本申请实施例将柔性显示区域121伸出至主体11外的部分且分屏进行独立显示时不同区域定义为不同的子显示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处理器182可控制显示区域121独立显示画面,也可以控制显示区域121通过多个子显示区域分别独立显示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屏指令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10上的触控操作,所述处理器182用于:接收到在电子设备100上的触控操作时、控制转轴13转动,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2的第一子显示区域从主体11内伸出至主体11外,以进行独立显示。
分屏指令可以是,按压电子设备10中的触发按键,触发按键与处理器182连接,当触发按键的信号传输到处理器182,生成操作指令。需要说明的是,触发按键可以设置在主体上。当按压触发按键,触发按键的信号传输到处理器182,处理器182则生成操作指令。采用这种控制方式能够快速将柔性显示屏12伸出或收缩。
需要说明的是,分屏指令可以是声控指令。比如,处理器182获取声音信号,处理器182将获取到的声音信号与预设的声音信号匹配,得出匹配结果。若匹配,则生成操作指令,操作指令可以控制转轴运行。转轴驱动柔性显示屏12从主体11内伸出到主体11外,这种操作方式非常方便,在某些场合,通过声音信号控制柔性显示屏12伸出或收缩,这无疑提供了操作便利。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屏指令包括在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上的触控操作,当柔性显示屏12的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位于主体11外、且处理器182接收到在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上触控操作的第一触控指令时,控制柔性显示屏12的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从主体11内伸出至主体11外,以进行独立显示。
触控操作可以是在收纳在主体内的柔性显示屏12进行滑动操作,滑动操作包括在预设位置朝预设方向进行滑动。具体控制方式比如为:朝第一方向进行滑动操作,处理器182控制转轴朝第一方向转动;朝第二方向进行滑动操作,处理器182控制转轴13朝第二方向转动。
还比如,滑动操作还包括在预设位置接触时间达到阈值后朝预设方向进行滑动。具体的控制方式可以是,在柔性显示屏上长按,比如在柔性显示屏12上长按2秒后,处理器182控制传转轴朝第一方向转动;朝第二方向进行滑动操作,处理器控制转轴朝第二方向转动。
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为与主体1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相反,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至少存在一个相反的分量。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主体11的轴向不垂直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至少存在与主11的轴向垂直的分量。转轴可朝向与主体11的轴向垂直的分量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转轴13需要将柔性显示屏12伸展的时候,第一方向也可以是朝转轴13需要转动的方向进行画圈。当转轴13需要将柔性显示屏12收缩的时候,第二方向则是与第一方向相对的反向画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2可以用于根据滑动操作的滑动距离控制转轴转动的角度。该滑动距离可以是垂直于主体轴向的距离。滑动操作的长度用于控制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从主体11内伸出至主体11外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2可以用于根据滑动操作的滑动力度控制转轴13转动的速度。其中滑动操作的滑动力度可以为按压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12的力度,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诸如滑动操作的滑动力度较大,则处理器182控制转轴转动的速度加快;滑动操作的滑动力度较小,则处理器182控制转轴13转动的速度变慢。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指令并不限于此。诸如根据重力、加速度、加速方向、声音控制等控制转轴转动。
其中,分屏指令可以是在柔性显示屏12伸出主体11外在柔性显示屏12上进行的分屏操作。通过在柔性显示屏进行分屏操作,可以将所述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沿所述柔性显示屏12的延伸方向并列排布,或者将所述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沿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延伸方向并列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该分屏操作还可以是检测柔性显示屏12的显示区域121伸出至主体外的面积得到,也可以是检测转轴转动的时间、速度、角度等确定,还可以是检测柔性显示屏12伸出的长度等。至少两次伸出操作可以与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对应,每一次伸出操作可以确定出一个子显示区域。而当仅有一次伸出操作时,则可以确定出整个显示区域或显示区域的一部分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屏操作指令包括第一子分屏操作指令和第二子分屏操作指令、第三子分屏操作指令以及第四子分屏操作指令,所述第一子分屏操作指令用于确定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所述第二子分屏操作指令用于确定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所述第三子分屏操作指令用于确定第三子显示区域1213,所述第四子分屏操作指令用于确定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第三子显示区域1213以及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的尺寸相同。子显示区域的划分可以是等比例划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第三子显示区域1213以及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的尺寸也可以不相同。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第三子显示区域1213以及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的尺寸相同可以在应用时更加适合用户习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子显示区域可显示不同类型的应用,诸如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可显示通信类应用诸如邮箱应用、即时通讯应用等。诸如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可显示浏览器应用。诸如第三子显示区域1213可显示游戏类应用,诸如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可显示银行类应用。
请参阅图30,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柔性显示屏处于伸展状态的第七示意图。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2包括至少两个子柔性显示屏,所述子柔性显示屏可分别从所述主体内伸出到所述主体外。比如,柔性显示屏12包括第一子柔性显示屏12A和第二子柔性显示屏12B。当然柔性显示屏12还可以包括三个、四个甚至多个子柔性显示屏。
具体的应用方式可以为,比如,当在电子设备10查看的信息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只需要将其中一个子柔性显示屏转出,以显示画面。比如,只需要查看时间或者查看信息的时候,只需要将一块子柔性显示屏伸展出用于显示。当需要的显示区域121面积较大时,将所有子显示柔性显示屏全部伸展出主体11外以共同显示画面,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多个子柔性显示屏逐一伸出的方式,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的分屏显示。而且这种方式,使得柔性显示屏12在左右两侧能够调整显示区域12的大小,在上下两端也能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采用分屏显示使得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10时,可以根据需要更加灵活的调整柔性显示屏12的显示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柔性显示屏可以沿从所述主体内多个方向伸出到所述主体外。
示例性的,柔性显示屏12包括第一子柔性显示屏12A和第二子柔性显示屏12B,第一子柔性显示屏12A和第二子柔性显示屏12B反向运动,这样可以将柔性显示屏12分成两个屏后,使得柔性显示屏12还可以朝相背方向显示,这样在多个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中,能够更加方便。比如,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观看视频。如果坐在一起观看,因为屏幕小,两个人需要挤在一起看,通常有一个人在观看时更加远离电子设备10,使得观看舒适度下降。但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两个人可以坐在对面,一人观看一个柔性显示屏1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在某些场景下使用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子显示区域具有不同的隐私等级。诸如柔性显示屏12的至少一部分显示区域121伸出至主体11外,处理器182可控制显示区域121独立显示,也可以分屏显示。诸如通过两个子显示区域分别独立显示,处理器182用于根据不同隐私等级的子显示区域控制不同的子显示区域显示不同的隐私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柔性显示屏12在分屏显示时,即当柔性显示屏12的显示区域至少一部分伸出至主体11外,且根据伸出操作或分屏指令等具有多个子显示区域分别显示画面时,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可沿柔性显示屏12的延伸方向并列排列,或者说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可沿柔性显示屏12从主体11内伸出至主体11外的方向并列排列。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可根据至少两次伸出操作从主体11内伸出至主体11外。需要说明的是,该伸出操作可以是检测柔性显示屏12的显示区域121伸出至主体11外的面积得到,也可以是检测转轴13转动的时间、速度、角度等确定,还可以是检测柔性显示屏12伸出的长度等。至少两次伸出操作可以与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对应,每一次伸出操作可以确定出一个子显示区域。而当仅有一次伸出操作时,则可以确定出整个显示区域121或显示区域121的一部分进行显示。
示例性的,伸出至主体11外的不同子显示区域从远离主体11的子显示区域至邻接主体11的子显示区域的隐私等级逐渐增加。
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具有第一隐私等级,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具有第二隐私等级,第三子显示区域1213具有第三隐私等级,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具有第四隐私等级,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远离主体11,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邻接主体11,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第三子显示区域1213及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依次排列,第一隐私等级、第二隐私等级、第三隐私等级及第四隐私等级的隐私等级逐渐增加。即第一显示区域1211的隐私等级大于第二显示区域1212的隐私等级,第二显示区域1212的隐私等级大于第三显示区域1213的隐私等级,第三显示区域1213的隐私等级大于第四显示区域1214的隐私等级。
隐私等级高的子显示区域所显示的内容不可在隐私等级低的子显示区域显示。诸如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所显示的内容不可以在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第三子显示区域1213、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中显示。隐私等级低的子显示区域所显示的内容可以在隐私等级高的子显示区域显示。诸如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所显示的内容可在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第三子显示区域1213或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中显示。
示例性的,不同的子显示区域可显示不同类型的应用,诸如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可显示通信类应用诸如邮箱应用、即时通讯应用等。诸如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可显示浏览器应用。诸如第三子显示区域1213可显示游戏类应用,诸如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可显示银行类应用。
下面进行举例说明。
诸如用户触发伸出操作诸如手动拉动柔性显示屏12触发或根据触控操作(诸如触控电子设备10上的物理按键、虚拟按键、显示器上的滑动操作、点击操作等)触发,柔性显示屏12的一部分从主体11内伸出至主体11外,且显示区域121的一部分伸出至主体11外,诸如第一子显示区域1211伸出至主体11外。在柔性显示屏12根据用户的操作伸出一部分后经过短暂的间隔诸如0.5秒、0.6秒后,用户再次控制柔性显示屏12将位于主体11内的伸出至主体11外一部分,诸如第二子显示区域1212伸出至主体11外。在柔性显示屏12根据用户的两次操作伸出一部分后经过短暂的间隔诸如0.5秒、0.6秒后,用户又一次控制柔性显示屏12将位于主体11内的伸出至主体11外一部分,诸如第三子显示区域1213伸出至主体11外。在柔性显示屏12根据用户的三次操作伸出一部分后经过短暂的间隔诸如0.5秒、0.6秒后,用户再次控制柔性显示屏12将位于主体11内的伸出至主体11外一部分,诸如第四子显示区域1214伸出至主体11外。
由此,用户可通过几次相互之间形成间隔的操作控制柔性显示屏12每一次伸出不同的部分,以使得处理器182控制柔性显示屏12将显示区域121进行不同区域的显示。且越往后的操作而伸出的子显示区域对应的隐私等级越高,其所显示的内容也越具有保密效果。用户可以将其保密级别高的内容显示在隐私等级高的子显示区域,或者用户可以将其不常用的内容显示在隐私等级高的子显示区域。用户可以将其保密级别低的内容显示在隐私等级低的子显示区域,或者用户可以将其常用的内容显示在隐私等级低的子显示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显示屏12的显示区域121进行多个子显示区域显示画面时,也可以通过分屏指令实现,诸如通过触发物理按键、虚拟按键等实现。
还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排布的方向并不限于此,诸如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可以沿主体11的径向或轴向并排排布。
示例性的,当电子设备10的电池电量低于预设值时,处理器182可用于控制柔性显示屏12收缩至主体11内。其中,预设值诸如为总电量的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等。以实现电子设备10中柔性显示屏12的复位。
示例性的,当电子设备10的柔性显示屏12处于息屏且超过预设时长时,处理器182可用于控制柔性显示屏12收缩至主体11内。其中,预设时长诸如为五秒、十秒等。
示例性的,当处理器182接收到复位指令时,处理器182可用于控制柔性显示屏12收缩至主体11内。其中,复位指令可以包括对电子设备10中显示器的操作指令。
示例性的,处理器182可控制驱动机构诸如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功能器件诸如功能器件15转动,诸如处理器182可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辐射体151、受话器152、麦克风153、摄像头模组156、投影光学模组157等转动。处理器182可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功能器件15沿主体11圆周方向转动,或者说处理器182可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功能器件15沿主体11的径向转动。以使得功能器件15可以进行多方位信号传输,以实现电子设备360度进行信号传输,诸如360度采集图像、360度投影画面、360度传输声音信号、360度照明。其中,第二驱动机构可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组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机构并不限于驱动电机、齿轮组,第二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电磁铁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2用于在预设场景下,控制功能器件15沿主体11的圆周方向运动,或者说控制功能器件15沿主体11的径向运动,以实现功能器件15的360度环向信号传输。其中,预设场景包括会议场景、音乐场景、监控场景中的一种或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82可控制第二驱动机构直接驱动功能器件15转动,也可以控制载体16及其上的功能器件15转动,即处理器182也可以控制功能模组100转动。
功能器件15包括摄像头模组154时,处理器182可控制摄像头模组154采集图像,以实现拍照或拍摄。比如,用户需要拍照、或需要人脸识别(诸如人脸识别解锁、人脸识别验证支付)时,可处理器182通过拍照指令、人脸识别指令等指令来启动摄像头模组156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当摄像头模组156的镜头方向未对准用户的脸部或所需拍摄位置时,可以由处理器182控制摄像头模组154转动至所需位置。从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处理器182对摄像头模组156的控制即可以实现采集图像的目的,又方便用户使用,提高便利性。
功能器件15包括投影光学模组157时,处理器182可控制投影光学模组157进行投影。比如,当用户开会需要将画面进行投影时,可以通过处理器152进行控制,以将需要投影的画面通过该投影光学模组157投影到预设的位置,以便用户观看。
功能器件15包括声学器件(诸如受话器152、麦克风153)时,处理器182可控制声学器件发出声音信号或接收声音信号。比如,当用户开会需要将多方位出音或进音时,可以通过处理器182进行控制,以将声学器件转动,以朝向不同位置不断的传输声音信号或接收声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82控制功能器件15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以及控制功能器件15转动的方式并不限于此,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凡是涉及到通过处理器182控制功能器件15进行信号传输以及功能器件15转动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示例性的,处理器182可控制驱动机构诸如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功能器件诸如功能器件15进行伸缩运动,诸如处理器182可控制第三驱动机构驱动辐射体151、受话器152、麦克风153、摄像头模组156、投影光学模组157等进行伸缩运动。处理器182可控制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功能器件15沿主体11轴向运动以伸出至主体11外或收纳在主体11内。以使得功能器件15可以收纳在主体11内进行保护,或伸出至主体11外进行信号传输。其中,第三驱动机构可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组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驱动机构并不限于驱动电机、齿轮组,第三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电磁铁、弹性件等。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82可控制第三驱动机构直接驱动功能器件15沿主体11轴向运动伸出至主体11外或收纳在主体11内,也可以控制载体16及其上的功能器件15沿主体11轴向运动伸出至主体11外或收纳在主体11内,即处理器182也可以控制功能模组100沿主体11轴向运动伸出至主体11外或收纳在主体11内。
而当处理器182控制功能模组100沿主体11轴向运动伸出至主体11外时,还可以控制功能模组100相对于主体11移动实现错位,处理器182可控制摄像头模组诸如摄像头模组156拍摄对焦和采集景深信号,以及处理器182可控制投影光学模组157调焦。
示例性的,处理器182可控制驱动件驱动位于导轨上的辐射体151移动。其中驱动件可以为第四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可以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组件等。需要说明书的第四驱动机构并不限于驱动电机、齿轮组,第四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电磁铁、弹性件等。
如图28所示,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84,存储器184可存储数据,诸如存储器184存储处理器182待处理的数据,或存储器184存储有处理器182已处理过的数据。
如图27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电池诸如电池19。电池19可以设置在主体内。电池19可以设置成长方体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圆柱体结构。电池19可以与主板18电性连接,电池13可以为电子设备10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板18和电池19可以设置在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12之间。主板18和电池19可以并排排列在主体11内。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申请柔性显示屏的状态,下面进行进一步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31,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拆分示意图。电子设备10还可包括内壳诸如内壳21,内壳21可设置在主体11内部。转轴13可为空心转轴,转轴13可套设在内壳13周缘,即转轴13位于内壳21和主体11之间。内壳21可为圆筒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内壳21的形状可与主体11的形状相同,也可以不同。
电子设备10的主板18及电池19可设置在内壳21内。电子设备10的器件诸如辐射体151可设置在主体11上。电子设备的器件诸如受话器152、麦克风153、摄像头模组156、投影光学模组157等可设置在内壳21和主体11的端部之间。
电子设备10还可包括转盘22,转盘22可与驱动机构诸如第一驱动机构14传动连接。示例性的,第一驱动机构14可包括驱动电机141和齿轮组142,驱动电机141和齿轮组142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41可驱动齿轮组142转动,齿轮组142可带动转盘22转动,且转盘22转动的方向为沿主体11的径向转动。转轴13套设在内壳21周缘,且转轴13和转盘22固定连接,转盘22转动过程中可带动转轴13转动,进而可以驱动柔性显示屏12卷绕在转轴13上或伸展开。
内壳21和主体11可相互固定连接,转盘22可相对于主体11及内壳21转动,以及转轴13可相对于主体11及内壳21转动。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状态下,柔性显示屏12可卷绕在转轴13上,以收纳在主体11和内壳21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在第二状态下,柔性显示屏12可相对于转轴13伸展开,柔性显示屏12可通过第一通孔114伸出至主体11外进行伸展,以便于显示画面。且在第一状态下,柔性显示屏12的一部分可通过透明区域115进行显示,也可以不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31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10具体结构的一种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10的结构、驱动机构并不限于此。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呈柱状,所述主体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设备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站立;
柔性显示屏,一端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可收纳在所述主体内或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所述柔性显示器具有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以实现分屏显示;
处理器,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可根据分屏指令控制所述显示区域的不同子显示区分别进行独立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屏指令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触控操作,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到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触控操作时,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子显示区域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以进行独立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操作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进行的点击物理按键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屏指令包括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上的触控操作,当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子显示区域位于所述主体外、且所述处理器接收到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上触控操作的第一触控指令时,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二子显示区域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以进行独立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上的触控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上沿所述柔性显示屏伸出方向滑动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操作的长度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域从所述主体内伸出至所述主体外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屏指令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沿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延伸方向并列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屏指令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子显示区域沿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轴向并列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子显示区域内可分别对应不同应用,且不同所述应用可以独立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子显示区域具有不同的隐私等级,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不同隐私等级的子显示区域控制不同的子显示区域显示不同的隐私内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屏指令包括第一子分屏指令和第二子分屏指令、第三子分屏指令以及第四分屏指令,所述第一子分屏指令用于确定第一子显示区域,所述第二子分屏指令用于确定第二子显示区域,所述第三子分屏指令用于确定第三子显示区域,所述第四子分屏指令用于确定第四子显示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域、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域及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域依次排列,所述第一隐私等级、第二隐私等级、第三隐私等级及第四隐私等级的隐私等级逐渐增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隐私等级低的子显示区域所显示的隐私内容可显示于隐私等级高的子显示区域,隐私等级低的子显示区域所显示的隐私内容不可显示于隐私等级低的子显示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第二子显示区域以及第三子显示区域的尺寸相同。
CN201811647142.1A 2018-12-29 2018-12-29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381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7142.1A CN111381630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7142.1A CN111381630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1630A true CN111381630A (zh) 2020-07-07
CN111381630B CN111381630B (zh) 2022-01-07

Family

ID=71214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7142.1A Active CN111381630B (zh) 2018-12-29 2018-12-2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8163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2508A1 (zh) * 2021-05-17 2022-11-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扬声器声道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3044726A1 (en) * 2021-09-24 2023-03-30 Intel Corporation Hinge and chassis for flexible display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8998A (zh) * 2015-06-05 2015-09-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纳式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05427750A (zh) * 2015-12-19 2016-03-23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US20160239091A1 (en) * 2015-02-12 2016-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led display of content on wearable displays
CN106201055A (zh) * 2015-05-27 2016-12-07 Lg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6302886A (zh) * 2016-09-28 2017-01-04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6484174A (zh) * 2015-08-26 2017-03-08 Lg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20170090681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Display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073378A (zh) * 2016-11-17 2018-05-2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和方法
CN108322573A (zh) * 2018-03-27 2018-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13663A (zh) * 2017-05-09 2018-09-0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及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8877532A (zh) * 2018-07-16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US20180373329A1 (en) * 2015-12-24 2018-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formabl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u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39091A1 (en) * 2015-02-12 2016-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led display of content on wearable displays
CN106201055A (zh) * 2015-05-27 2016-12-07 Lg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4898998A (zh) * 2015-06-05 2015-09-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纳式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06484174A (zh) * 2015-08-26 2017-03-08 Lg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20170090681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Display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427750A (zh) * 2015-12-19 2016-03-23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US20180373329A1 (en) * 2015-12-24 2018-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formabl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using same
CN106302886A (zh) * 2016-09-28 2017-01-04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073378A (zh) * 2016-11-17 2018-05-2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和方法
CN108513663A (zh) * 2017-05-09 2018-09-0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及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8322573A (zh) * 2018-03-27 2018-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877532A (zh) * 2018-07-16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2508A1 (zh) * 2021-05-17 2022-11-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扬声器声道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3044726A1 (en) * 2021-09-24 2023-03-30 Intel Corporation Hinge and chassis for flexible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1630B (zh)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8092B (zh) 电子设备
CN109788091B (zh) 电子设备
CN207304636U (zh) 移动终端
CN207150658U (zh) 移动终端
TWI582640B (zh) 具可捲式螢幕的掌上型電子裝置及其顯示方法
CN207427212U (zh) 移动终端
EP3141947A1 (en) Smart devic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EP4036661A1 (en) Wearable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CN111385393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602291B (zh) 电子设备
WO2020119413A1 (zh) 摄像头的启动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81630B (zh) 电子设备
CN109348020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1190599A1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09218591A (zh) 一种全景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788174A (zh) 一种补光方法及终端
CN109348093A (zh) 一种图像采集装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8956091U (zh) 移动终端
CN108924422A (zh) 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24312A (zh) 一种终端及控制方法
CN108881721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1064876A (zh) 电子设备、拍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8384912U (zh) 可折叠装置
CN109743486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控制方法
CN111385388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