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8854B - 一种双联提钒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联提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8854B
CN111378854B CN202010334450.XA CN202010334450A CN111378854B CN 111378854 B CN111378854 B CN 111378854B CN 202010334450 A CN202010334450 A CN 202010334450A CN 111378854 B CN111378854 B CN 111378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ter
semisteel
steelmaking
furnace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44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8854A (zh
Inventor
周大伟
邱达全
李元廷
王林
王松
杜国权
龚波
朱忠诚
毛朝贵
张兴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zh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zh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zh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zh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44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88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8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8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8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8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4/00Obtaining refractory metals
    • C22B34/20Obtaining niobium, tantalum or vanadium
    • C22B34/22Obtaining vanad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28Manufacture of steel in the converter
    • C21C5/36Processes yielding slags of special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bon Steel Or Casting Steel Manufac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联提钒方法,配置第一转炉和第二转炉,第二转炉为半钢炼钢转炉,包括步骤:S1:第一转炉用作提钒转炉,按照提钒周期进行逐炉提钒,提钒后的半钢水转入第二转炉并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余出的半钢水存储于铁水罐中,直至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量达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对应的总量,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为能够满足半钢水入炉条件的最大等待炉数;S2:第一转炉用作半钢炼钢转炉,并与第二转炉分别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一炉或两炉对应的半钢水量,返回步骤S1。采用该双联提钒方法,仅需要两座转炉即可,节约了生产成本,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联提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联提钒方法。
背景技术
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主要用于钢铁工业。含钒钢具有强度高,韧性大,耐磨性好等优良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造船、铁路、航空、桥梁、电子技术、国防工业等行业,其用量约占钒消耗量的85%。
含钒铁矿石经高炉冶炼获得含钒铁水。转炉用含钒铁水进行冶炼,将铁水中钒氧化生成含钒渣,称为钒渣。钒渣是制造金属钒和含钒合金的主要原料。
转炉提钒技术发展以来,产生了单渣法、双渣法和双联法三种技术。其中,单渣法、双渣法是在同一座转炉内既提钒,又炼钢。前者的提钒渣与炼钢渣混在一起,渣量大,渣中V2O5含量低,无直接使用价值。后者则先将提钒得到的钒渣倒出,后将半钢炼成钢,钒渣质量优于单渣法,但不能获得理想的工业用钒渣,因为粘在炉衬上的炼钢渣在提钒时会进入钒渣中,使钒渣的渣量增大,降低V2O5品位和质量。
双联法则是采用专门的转炉提钒,单独回收钒渣,半钢则移至另外的转炉内造渣炼钢。此法可获得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优质钒渣。在传统的双联法转炉提钒工艺实施过程中,转炉提钒周期13-16min/炉,转炉半钢炼钢周期26-32min/炉,一般采用一座转炉提钒,单独回收钒渣,半钢移至另外两座转炉内造渣炼钢,以匹配生产周期。因此转炉提钒工艺需配置三座转炉。只有两座转炉的炼钢企业不能实现转炉双联法提钒。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只有两座转炉的炼钢企业不能实现转炉双联法提钒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联提钒方法,该双联提钒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只有两座转炉的炼钢企业不能实现转炉双联法提钒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联提钒方法,配置第一转炉和第二转炉,所述第二转炉为半钢炼钢转炉,包括步骤:
S1:第一转炉用作提钒转炉,按照提钒周期进行逐炉提钒,提钒后的半钢水转入第二转炉并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余出的所述半钢水存储于铁水罐中,直至所述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量达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对应的总量,所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为能够满足半钢水入炉条件的最大等待炉数;
S2:所述第一转炉用作半钢炼钢转炉,并与所述第二转炉分别按照所述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所述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一炉或两炉对应的半钢水量,返回步骤S1。
优选地,上述双联提钒方法中,所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为奇数时,所述步骤S2具体为:
所述第一转炉用作半钢炼钢转炉,并与所述第二转炉分别按照所述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所述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一炉对应的半钢水量,返回步骤S1。
优选地,上述双联提钒方法中,所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为偶数时,所述步骤S2具体为:
所述第一转炉用作半钢炼钢转炉,并与所述第二转炉分别按照所述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所述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两炉对应的半钢水量,返回步骤S1。
优选地,上述双联提钒方法中,所述提钒后的半钢水按照先出先进的原则转入第二转炉,所述先出先进的原则指第一转炉提钒先出的半钢水先转入第二转炉进行半钢炼钢。
优选地,上述双联提钒方法中,所述第一转炉用作提钒转炉时,半钢水从所述第一转炉的炉后起吊及转移。
优选地,上述双联提钒方法中,还包括对所述铁水罐内的半钢水保温。
优选地,上述双联提钒方法中,所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是根据所述提钒周期、所述半钢炼钢周期和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确定的,且所述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根据铁水罐内半钢水温降系数、铁水罐内半钢水初始温度、铁水罐内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确定。
优选地,上述双联提钒方法中,所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满足以下公式:
bx-ax=t
式中,x为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b为半钢炼钢周期;a为提钒周期;t为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并由以下公式计算:
t=(t1-t2)/n
式中,t1为铁水罐内半钢水初始温;t2为铁水罐内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n为铁水罐内半钢水温降系数。
优选地,上述双联提钒方法中,所述铁水罐内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取半钢水的液相线温度加10度。
优选地,上述双联提钒方法中,所述提钒周期的范围为14-16min/炉,所述半钢炼钢周期范围为20-23min/炉。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双联提钒方法,配置第一转炉和第二转炉,第二转炉为半钢炼钢转炉,包括步骤:S1:第一转炉用作提钒转炉,按照提钒周期进行逐炉提钒,提钒后的半钢水转入第二转炉并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余出的半钢水存储于铁水罐中,直至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量达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对应的总量,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为能够满足半钢水入炉条件的最大等待炉数;S2:第一转炉用作半钢炼钢转炉,并与第二转炉分别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一炉或两炉对应的半钢水量,返回步骤S1。采用该双联提钒方法,仅需要两座转炉即可,利用铁水罐存放半钢水把传统三座转炉双联提钒法的提钒和炼钢两个工序由刚性连接改为柔性连接。并通过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的设定,确定两座转炉分别用于半钢炼钢的时间,实现了两个转炉的充分利用,尽可能的延长了两座转炉同时用于半钢炼钢的生产循环周期,有利于转炉与后续连铸机等设备之间的匹配,降低生产成本。综上,该双联提钒方法,节约了一套转炉系统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和设备备件、材料及维护费用,在只有两座转炉并使用含钒铁水作为转炉炼钢原料的企业,本发明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双联提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联提钒方法,提出了采用两座转炉来实现转炉提钒的方法,破解了只有两座转炉的炼钢企业不能实现转炉双联法提钒的技术难题,可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双联提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双联提钒方法,配置第一转炉和第二转炉,第二转炉为半钢炼钢转炉,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转炉用作提钒转炉,按照提钒周期进行逐炉提钒,提钒后的半钢水转入第二转炉并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余出的半钢水存储于铁水罐中,直至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量达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对应的总量,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为能够满足半钢水入炉条件的最大等待炉数。
S2:第一转炉用作半钢炼钢转炉,并与第二转炉分别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一炉或两炉对应的半钢水量,返回步骤S1。
也就是双联提钒的生产循环周期包括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中,即整个生产循环周期内,第二转炉均用作半钢炼钢转炉,而第一转炉则在两部分内作用不同。具体的,生产循环周期的一部分即步骤S1对应的,第一转炉用作提钒转炉,另一部分即步骤S2对应的,第一转炉用作半钢炼钢转炉。生产过程中,第一转炉用作提钒转炉,按照提钒周期进行逐炉提钒,提钒后的半钢水转入第二转炉并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余出的半钢水存储于铁水罐中,直至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量达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对应的总量,则第一转炉转为用作半钢炼钢转炉,并与第二转炉分别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一炉或两炉对应的半钢水量,第一转炉再转为用作提钒转炉,如此循环进行生产,直至达到预设产量。也就是步骤S1级步骤S2循环进行生产,直至达到预设产量。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中,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为能够满足半钢水入炉条件的最大等待炉数,由于提钒出钢的半钢水在铁水罐内等待时温度会降低,若等待时间过程则影响后续半钢炼钢。因此,设定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在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量达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对应的总量时,则由生产循环周期的第一部分转入第二部分,即由步骤S1进入步骤S2,第一转炉转为进行半钢炼钢。
步骤S1中,提钒周期和半钢炼钢周期的具体时间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提钒周期小于半钢炼钢周期。提钒后的半钢水转入第二转炉并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余出的半钢水存储于铁水罐中,指在第一转炉逐炉提钒过程中,由于提钒周期小于半钢炼钢周期,故会存在多余的半钢水不能及时进入第二转炉进行半钢炼钢,因而根据第二转炉的生产节拍,对于余出的半钢水先存储于铁水罐中,等待后续进入第二转炉进行半钢炼钢。
具体的,提钒后的半钢水按照先出先进的原则转入第二转炉,先出先进的原则指第一转炉提钒先出的半钢水先转入第二转炉进行半钢炼钢。也就是在第一转炉提钒,第二转炉半钢炼钢过程中,第一转炉提钒出钢的半钢水依次存储于不同的铁水罐中,并按照第二转炉的生产节拍,先存储的半钢水先进入第二转炉进行半钢炼钢。以提钒转炉的第一炉至第三炉为例,第一炉提钒出钢后的半钢水,先进入第二转炉进行半钢炼钢。第二炉提钒出钢的半钢水由于第二转炉内第一炉半钢水还未出炉,故需先进入铁水罐等待,当第一炉半钢水由第二转炉炼钢出钢后,再将第二炉半钢水由铁水罐转入第二转炉内进行半钢炼钢。与第二炉类似,第三炉提钒出钢的半钢水先进入铁水罐等待,待第二炉半钢水由第二转炉炼钢出钢后,再将第三炉半钢水由铁水罐转入第二转炉进行半钢炼钢。
先提钒出钢的半钢水先进转炉炼钢,单个铁水罐内半钢水存放时间相对最短,温度损失相对最少,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生产循环周期中一座转炉提钒,另一座转炉半钢炼钢的生产时间,进而有利于与后续连铸机等设备之间的炉机匹配,实现低成本生产。
在第一转炉逐炉提钒出钢的半钢水分别存储于不同的铁水罐内时,则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量达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对应的总量,为存储有半钢水的铁水罐的罐数达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
步骤S2中,第一转炉和第二转炉均用作半钢炼钢,与之配合的可以分别设置连铸机,则第一转炉和第二转炉分别对应一台连铸机。在第一转炉转为提钒时,也就是步骤S1中则停掉一台连铸机,仅保持第二转炉与对应的连铸机。第一转炉和第二转炉均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铁水罐内半钢水总余量为一炉或两炉对应的半钢水量是,则返回步骤S1,从而保证了第一转炉和第二转炉均不会存在等待状态,充分利用第一转炉与第二转炉,降低生产成本。在第一转炉逐炉提钒出钢的半钢水分别存储于不同的铁水罐内时,则铁水罐内半钢水总余量为一炉或两炉对应的半钢水量,也就是存储半钢水的铁水罐的罐数剩余一罐或两罐时。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双联提钒方法,仅需要两座转炉即可,利用铁水罐存放半钢水把传统三座转炉双联提钒法的提钒和炼钢两个工序由刚性连接改为柔性连接。并通过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的设定,确定两座转炉分别用于半钢炼钢的时间,实现了两个转炉的充分利用,尽可能的延长了两座转炉同时用于半钢炼钢的生产循环周期,有利于转炉与后续连铸机等设备之间的匹配,降低生产成本。综上,该双联提钒方法,节约了一套转炉系统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和设备备件、材料及维护费用,在只有两座转炉并使用含钒铁水作为转炉炼钢原料的企业,本发明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为奇数,则步骤S2具体为:
第一转炉用作半钢炼钢转炉,并与第二转炉分别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一炉对应的半钢水量,返回步骤S1。
也就是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一炉对应的半钢水量时,在第一转炉逐炉提钒出钢的半钢水分别存储于不同的铁水罐内时,则存储有半钢水的铁水罐的罐数剩余一罐时,返回步骤S1,第一转炉转为提钒,第二转炉继续对剩余一罐铁水罐内的半钢水进行半钢炼钢,避免了第一转炉及第二转炉的等待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为偶数,则步骤S2具体为:
第一转炉用作半钢炼钢转炉,并与第二转炉分别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两炉对应的半钢水量,返回步骤S1。
也就是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两炉对应的半钢水量时,在第一转炉逐炉提钒出钢的半钢水分别存储于不同的铁水罐内时,则存储有半钢水的铁水罐的罐数剩余两罐时,返回步骤S1,第一转炉转为提钒,第二转炉继续对剩余两罐铁水罐内的半钢水依次进行半钢炼钢,从而避免了第一转炉及第二转炉的等待时间。
进一步地,第一转炉用作提钒转炉时,半钢水从第一转炉的炉后起吊及转移。也就是第一转炉提钒后出钢的半钢水从炉后转运到铁水存放场地。将传统的双联法转炉提钒工艺的半钢水从提钒转炉炉前起吊改进为从炉后起吊,减少两座转炉炉前物流拥挤现状,优化了半钢水物流,加快了转炉半钢炼钢生产节奏,进而为缩短转炉半钢炼钢周期创造了重要的外部条件,有利于延长生产循环周期中一座转炉提钒,另一座转炉半钢炼钢的生产时间。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对铁水罐内的半钢水保温。具体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保温方式对铁水罐进行保温。通过保温,减小温降系数,增大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从而有利于延长生产循环周期中一座转炉提钒,另一座转炉半钢炼钢的生产时间。
具体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缩短转炉半钢炼钢周期,则减小了半钢炼钢周期与提钒周期差值,减少了相同时间内半钢水存放罐数,有利于延长生产循环周期中一座转炉提钒,另一座转炉半钢炼钢的生产时间。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是根据提钒周期、半钢炼钢周期和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确定的,且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根据铁水罐内半钢水温降系数、铁水罐内半钢水初始温度、铁水罐内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确定。根据上述参数确定半钢水存放时间,是铁水罐的正常周转和稳定半钢水入炉量的关键条件,也是延长生产循环周期中两座转炉同时炼钢时间的重要条件。具体的,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满足以下公式:
bx-ax=t
式中,x为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b为半钢炼钢周期;a为提钒周期;t为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并由以下公式计算:
t=(t1-t2)/n
式中,t1为铁水罐内半钢水初始温;t2为铁水罐内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n为铁水罐内半钢水温降系数。具体的,铁水罐内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取半钢水的液相线温度加10度。提钒周期的范围为14-16min/炉,半钢炼钢周期范围为20-23min/炉。
需要说明的是,由公式bx-ax=t计算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当计算得到的x值有余数时,可将余数舍弃取整数值作为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也可以采用四舍五入后的整数值作为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双联提钒方法,还包括:
S01:统计、测算半钢水的液相线温度T1(℃)并取T1+10(℃)作为铁水罐内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以避免半钢水粘铁水罐;
S02:统计、测算铁水罐内半钢水温降系数n(℃/min),根据转炉提钒出钢后铁水罐内半钢水初始温度、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T1+10(℃)、铁水罐内半钢水温降系数n(℃/min),计算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t(min);
S03:统计提钒周期a(min/炉)和半钢炼钢周期b(min/炉),结合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t(min),由公式bx-ax=t计算铁水罐内半钢水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x(炉)。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方案,以下以两个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对照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实验在80吨第一转炉和第二转炉进行。
统计、测算铁水罐内半钢水液相线温度,取1295℃,则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为1305℃。
统计、测算铁水罐内半钢水温降系数,取0.4,同时取转炉提钒出钢后铁水罐内半钢水初始温度1360℃,则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t=(1360-1305)/0.4=137.5(min)。
取提钒周期15(min/炉)和半钢炼钢周期23(min/炉),则铁水罐内半钢水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x=137.5/(23-15)=17(炉)。
则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双联提钒方法进行生产时,步骤S1对应的第一转炉提钒第二转炉半钢炼钢的时间段内,两座转炉生产时间分别为c(min),且满足c/15-c/23=17,则c=733min,其中第一转炉提钒733/15=49炉,第二转炉半钢炼钢733/23=32炉。
当两座转炉均进行半钢炼钢生产,消化铁水罐内半钢水直到余下1罐时,消化16罐半钢水的生产时间d=16*23/2=184(min),则整个生产循环周期733+184=917min(15.3h)。
整个生产循环周期内转炉提钒炉数49炉,转炉半钢炼钢炉数48炉。取80吨转炉半钢炼钢炉产钢量86吨/炉,则整个生产循环周期内产钢48*86=4128吨。取转炉提钒的含V2O5量10%的标准钒渣回收量32kg/t钢,可回收钒渣4128*32/1000=132.10吨。
实施例2
实验在80吨第一转炉和第二转炉进行。
统计、测算铁水罐内半钢水液相线温度,取1295℃,则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1305℃。
统计、测算铁水罐内半钢水温降系数,取0.3,同时取转炉提钒出钢后铁水罐内半钢水初始温度1360℃,则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t=(1360-1305)/0.3=183.3(min)。
取转炉提钒周期14(min/炉)和转炉半钢炼钢周期21(min/炉),则铁水罐内半钢水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x=183.3/(21-14)=26(炉)。
则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双联提钒方法进行生产时,步骤S1对应的第一转炉提钒第二转炉半钢炼钢的时间段内,两座转炉生产时间分别为c(min),且满足c/14-c/21=26(炉),则c=1092min,其中第一转炉提钒1092/14=78炉,第二转炉半钢炼钢1092/21=52炉。
当两座转炉均进行半钢炼钢生产,消化铁水罐内半钢水直到余下2罐时,消化24罐半钢水的生产时间d=24*21/2=252(min),则整个生产循环周期1092+252=1344min(22.4h)。
整个生产循环周期内转炉提钒炉数78炉,转炉半钢炼钢炉数76炉。取80吨转炉半钢炼钢炉产钢量86吨/炉,则整个生产循环周期内产钢76*86=6536吨。取转炉提钒的含V2O5量10%的标准钒渣回收量32kg/t钢,可回收钒渣6536*32/1000=209.152吨。
对照例1
实验在80吨转炉进行,采用传统双联法转炉提钒工艺。一座转炉提钒,另外两座转炉半钢炼钢。由于转炉提钒周期14-16min/炉,两座转炉半钢炼钢周期必须按28-32min/炉进行控制,因此转炉提钒后的半钢水直接进入转炉半钢炼钢,不需单独存放半钢水,不考虑铁水镇静时间和温度损失。
取转炉提钒周期15(min/炉),则转炉半钢炼钢周期30(min/炉),在实施例1中相同生产循环周期917min内,可以同时提钒和半钢炼钢917/15=61炉。
取80吨转炉半钢炼钢炉产钢量86吨/炉,则整个生产循环周期内产钢61*86=5246吨。比实施例1产钢量4128吨多产钢5246-4128=1118吨,多产标准钒渣35.776吨,但增加一套转炉系统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和设备备件、材料及维护费用。
对照例2
实验在80吨转炉进行,采用传统双联法转炉提钒工艺。一座转炉提钒,另外两座转炉半钢炼钢。由于转炉提钒周期14-16min/炉,两座转炉半钢炼钢周期必须按28-32min/炉进行控制,因此转炉提钒后的半钢水直接进入转炉半钢炼钢,不需单独存放半钢水,不考虑铁水镇静时间和温度损失。
取转炉提钒周期14(min/炉),则转炉半钢炼钢周期28(min/炉),在实施例2中相同生产循环周期1344min内,可以同时提钒和半钢炼钢1344/14=96炉。
取80吨转炉半钢炼钢炉产钢量86吨/炉,则整个生产循环周期内产钢96*86=8256吨。比实施例2产钢量6536吨多产钢8256-6536=1720吨,多产标准钒渣55.04吨,但增加一套转炉系统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和设备备件、材料及维护费用。
对照例3
实验在80吨转炉进行,采用转炉不提钒直接造渣炼钢,不回收钒渣。两座转炉均直接造渣炼钢的冶炼周期27-30min/炉,取28min/炉。
在实施例1中相同生产循环周期917min内,两座转炉可以炼钢2*917/28=65炉。取80吨转炉半钢炼钢炉产钢量86吨/炉,则整个生产循环周期内产钢65*86=5590吨。比实施例1产钢量4128吨多产钢5590-4128=1462吨,但少产钒渣132.10吨。
在实施例2中相同生产循环周期1344min内,两座转炉可以炼钢2*1344/28=96炉。取80吨转炉半钢炼钢炉产钢量86吨/炉,则整个生产循环周期内产钢96*86=8256吨。比实施例2产钢量6536吨多产钢8256-6536=1720吨,但少产钒渣209.152吨。
对上述实施例1-2和对照例1-3进行分析,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分别与对照例1和对照例2对比,在相同生产周期内实施例的产钢量和标准钒渣产量虽比对照例少,但节约了一套转炉系统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和设备备件、材料及维护费用。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分别与对照例3对比,在相同生产周期内实施例的产钢量虽比对照例少,但分别增加了标准钒渣产量132.10吨和211.90吨。
在只有两座转炉并使用含钒铁水作为转炉炼钢原料的企业,本发明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炼钢工业走资源节约型绿色发展道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联提钒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第一转炉和第二转炉,所述第二转炉为半钢炼钢转炉,包括步骤:
S1:第一转炉用作提钒转炉,按照提钒周期进行逐炉提钒,提钒后的半钢水转入第二转炉并按照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余出的所述半钢水存储于铁水罐中,直至所述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量达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对应的总量,所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为能够满足半钢水入炉条件的最大等待炉数;
S2:所述第一转炉用作半钢炼钢转炉,并与所述第二转炉分别按照所述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所述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一炉或两炉对应的半钢水量,返回步骤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提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为奇数时,所述步骤S2具体为:
所述第一转炉用作半钢炼钢转炉,并与所述第二转炉分别按照所述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所述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一炉对应的半钢水量,返回步骤S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提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为偶数时,所述步骤S2具体为:
所述第一转炉用作半钢炼钢转炉,并与所述第二转炉分别按照所述半钢炼钢周期进行逐炉炼钢,直至所述铁水罐内的半钢水总余量为两炉对应的半钢水量,返回步骤S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提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钒后的半钢水按照先出先进的原则转入第二转炉,所述先出先进的原则指第一转炉提钒先出的半钢水先转入第二转炉进行半钢炼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提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炉用作提钒转炉时,半钢水从所述第一转炉的炉后起吊及转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提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铁水罐内的半钢水保温。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双联提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是根据所述提钒周期、所述半钢炼钢周期和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确定的,且所述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根据铁水罐内半钢水温降系数、铁水罐内半钢水初始温度、铁水罐内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联提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满足以下公式:
bx-ax=t
式中,x为等待转炉半钢炼钢最大炉数;b为半钢炼钢周期;a为提钒周期;t为铁水罐内半钢水最大镇静时间,并由以下公式计算:
t=(t1-t2)/n
式中,t1为铁水罐内半钢水初始温;t2为铁水罐内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n为铁水罐内半钢水温降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联提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水罐内半钢水最低入炉温度取半钢水的液相线温度加1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联提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钒周期的范围为14-16min/炉,所述半钢炼钢周期范围为20-23min/炉。
CN202010334450.XA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双联提钒方法 Active CN111378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4450.XA CN111378854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双联提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4450.XA CN111378854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双联提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8854A CN111378854A (zh) 2020-07-07
CN111378854B true CN111378854B (zh) 2022-03-29

Family

ID=71214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4450.XA Active CN111378854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双联提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885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425213A1 (ru) * 1986-01-10 1988-09-23 Ураль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черных металлов Способ конвертерного передела ванадиевого чугуна дуплекс-процессом
RU2201968C2 (ru) * 2000-08-02 2003-04-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ижнетагильский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й комбинат"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ела ванадиевого чугуна
CN101386899B (zh) * 2008-10-30 2011-01-26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提钒冶炼工艺方法
CN102127614B (zh) * 2011-01-01 2013-01-09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实现脱钒保碳的转炉提钒控制方法
CN103205522B (zh) * 2013-04-15 2014-08-06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半钢冶炼普碳钢的方法
CN103773917B (zh) * 2014-01-22 2015-11-18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含钒铁水提钒炼钢的冶炼方法
CN104017932B (zh) * 2014-06-19 2016-01-20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双渣炼钢的方法
CN105039633A (zh) * 2015-08-18 2015-11-11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提钒的方法
CN105112600A (zh) * 2015-08-31 2015-12-02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铁水集中提钒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6086286B (zh) * 2016-08-02 2018-12-25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含钒铁水冶炼控制炼钢转炉出钢磷含量的方法
CN106222357B (zh) * 2016-09-07 2018-08-14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钒铁水转炉生产低磷半钢的方法
CN107058671A (zh) * 2017-05-08 2017-08-18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一种将提钒转炉过渡为炼钢炉的生产方法
CN109652607A (zh) * 2019-01-23 2019-04-19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双联工艺下炼钢增加废钢比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8854A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4097B (zh) 一种电铝热法冶炼钒铁合金的生产工艺
CN104532105B (zh) 倾翻炉电铝热法制备钒铁的方法
CN109280731B (zh) 采用少渣料冶炼高磷铁水生产转炉终点p≤0.01%钢的方法
CN102796948B (zh) 极低Ti含量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冶炼方法
CN102994871B (zh) 一种使用含钒铁水冶炼中高碳硬线用钢的方法
CN102304604A (zh) 一种ⅲ级热轧螺纹钢筋的冶炼工艺
CN102828098A (zh) 一种炉外加锰矿提高钢水终点锰含量的方法
CN103773917B (zh) 含钒铁水提钒炼钢的冶炼方法
CN103045929A (zh) 电铝热法生产钒铁的方法
CN102399917A (zh) 一种连铸钢包注余热态钢渣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CN102199682A (zh) 一种半钢炼钢的方法
CN103866077A (zh) 一种半钢炼钢双渣留渣的炼钢方法
CN104060020B (zh) 一种提高转炉终点钢水锰含量的脱磷炼钢方法
CN103642966B (zh) 提高冶炼高碳高锰钢转炉终点碳含量的方法及炼钢方法
CN101899548A (zh) 废钢预热预熔、高效电炉炼钢新工艺
CN111020105A (zh) 一种含钒铁块的利用方法
CN102796938B (zh) 一种增加钢水钒含量的方法
CN111378854B (zh) 一种双联提钒方法
CN102453786B (zh) 一种转炉冶炼钻杆接头用钢的方法及钻杆接头用钢
CN103276148A (zh) 一种减少铸余渣回收对lf钢水增碳影响的方法
CN103643094B (zh) 高碳锰铁的冶炼方法
CN103484599A (zh) 一种高锰耐磨钢的冶炼方法
CN103643056A (zh) 低碳锰铁的冶炼方法
CN102732791A (zh) 一种抗拉强度为450MPa冷轧双相钢的生产方法
CN103966387B (zh) 采用半钢炼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